失业问题解决透视论文

2022-04-24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失业问题解决透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作者简介:张书林(1974-),男,山东冠县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副教授,博士;济南250021[摘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紧迫性、挑战性、选择性,构成其现实坐标。就其紧迫性而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紧迫需要。

失业问题解决透视论文 篇1:

马克思贫困理论初探

摘 要: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贫困本质上是一种制度性贫困,要彻底摆脱贫困,必须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入手,以生产资料公有化来保证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不被剥夺,并在此经济基础之上,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制度、物质和精神层面彻底解决贫困问题。

关键词:贫困;生产力;生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可见,摆脱贫困,让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不再为稻粱谋,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古今中外关注民生的先贤们的共同理想。在东方,儒家学派的孔子和孟子为这一理想勾画了美好的蓝图,孔子的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孟子更进一步,将这一美好蓝图落实到了具体政策层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在孟子看来,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人民的道德自然会提高,这种朴素的民本思想闪耀着圣贤人性的光辉。然而,这一理想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资源匮乏,犹如空中楼阁,很难实现。尽管为了这一理想,中国士大夫们前赴后继,上下求索,终究是黄粱一梦,所以才有元人张养浩振聋发聩的悲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近代以降,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古老的、年轻的国家,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物质生产与资本运作的全球化运动中。但这一生产方式所筹划的社会非但没有惠及全民,反而加速了阶级分化,出现富者恒富,贫者愈贫的局面,饱受压抑的工人群体为了反抗这种不义,开始发起各种形形色色的反抗,但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这些对抗虽有星火燎原之势,然大都方生方死,直到马克思和他的一系列理论著作横空出世,天才的指出富者恒富,贫者恒贫背后的真正病因,并为这一病因开出了行之有效的药方,才彻底将贫困阶层从资本的虎口营救出来,指导他们虎口拔牙,将理论变成武器,向压迫阶级开战,夺取他们对经济和政治的支配权,通过经济和制度变革,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与孟子都是民本思想的典范。本文挖掘马克思贫困理论,旨在远协古圣以民为本的理念,近切习近平主席精准扶贫的思想。

一、马克思的贫困理论

马克思在对历史、社会和现实清晰认识、充分体察的基础上,一针见血的指出:无产阶级的贫困本质上是一种制度贫困。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生产社会化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按照资本运作的逻辑安排和筹划自己的人生,寻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然而资本逻辑的悖论——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必然导致这一愿望犹如镜花水月。在整个资本生产和运作中,工人阶级犹如一台按照资本指令运作的机器,劳动强度和工作量越来越大,生产效率越来越高,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产品越来越丰富,价格越来越低,工人的工资在抛物线般短暂提升之后逐渐下降,而居间的资本家却永远旱涝保收,从占有生产资料开始,到占有产品,再占有利润,表面上,是占有了物质,本质上却是占有了工人的时间和生命。而工人阶级的辛勤劳动,既得不到充分的物质回馈,更得不到任何精神效益,只能挣扎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中。资本越是野蛮扩张,人性的扭曲、异化和摧残程度越深,人类的精神危机越严重。更可怕的是,按照资本逐利的逻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终将取代人类,贫困、失业和战争,埋藏在资本逻辑的终端,图穷匕见,磨刀霍霍,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立场,使他具备契合历史和命运的透视能力,从而洞察到资本逻辑背后的深刻危机。这一危机,既是资本自身的悖论与危机,也是充分资本化的现代人和现代世界的危机。这种危机的根源,在于物质与精神贫困的恶性循环,这一恶性循环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维持和掩盖起来,表面光鲜亮丽,内在危机四伏。物质贫困加剧了精神贫困,而精神贫困转化为制度贫困,那些物质神话许诺的富裕和充盈犹如海市蜃楼,每一代人都将在清贫而饱受剥削中仰望这一神话,并参与这一神话建构,但没有人住进去,享受神话。马克思的制度贫困论断,戳破了资本逻辑营造的物质神话,把公平和正义重新换回人间,他所唤回的公平正义,并非抽象的概念游戏和观念角逐,而是新的制度建设,以及奠基于这一制度之上的生产、分配政策。

二、贫困与拯救

馬克思将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本原因归结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本身,这就意味着解救贫困之道在于制度革新,他说“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不应当到这些小的弊病中去寻找,而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1当然,这绝不意味着人们要沿着历史惯性在改良和革命的痛苦抉择中千年如一日的陷入两难之境,制度革新绝不意味着顺遂盲目求变的激情驱使和毕其功于一役的乌托邦幻想,而是建立在坚定而清晰的思想认知和制度设计之上,这一道路必然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的正反合中不断开拓和奠定。在马克思看来,制度革新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变革,这四者的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而言,生产力变革的关键是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变革,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会诱发整个生产关系的变革。在马克思看来,只有生产资料充分公有化,才能摆脱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解决剩余价值被资本所有者侵占的悲剧,在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上层建筑——无产阶级专政的共产主义制度。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指出,“在新社会制度中,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这样才能“保证一切生活成员有富足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2。共产主义制度的提出,既从经济层面保证工人的剩余价值不被剥夺,又从政治体制上保证了工人阶级参政议政的权力,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得以纾解,在良性的互动关系中,不断提高生产力,改善生产关系,夯实经济基础,建立良好的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解放之道,也是贫困问题的终极拯救之道。

三、马克思贫困理论的终极导向

马克思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和利益出发,探索贫困与拯救之道,将贫困问题还原为制度问题,又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关系的辩证分析,把经济与政治的一体变革作为终极的解决方案,为无产阶级自我解放和自我解救提供了经济与政治的康庄大道,并在道路的尽头,勾画出共同富裕的伟大蓝图,当然,这一伟大蓝图并非建立在凭空幻想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坚实的经济与政治洞悉之上。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批判并否定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体制,指出资本主义的漫长发展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建立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每个个体才能自由而全面的开展劳动,并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力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3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才能摆脱劳动的压迫,将劳动变成一种生命的物性绽放,同时摆脱低级的享乐观,不断寻求人性与物性的开释与解放,这才是贫困的终极拯救之道。说到底,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需要从经济和政治制度方面先行变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发展生产力,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在健康的经济生活与良好的制度实践的基础上,人类才能逐渐从各种压迫中脱开身来,寻求人性的解放、人格的培植之道,最终实现制度、物质与人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也只有那个时候,才能真正实现宋人张载的理想:“民胞物与”,实现人性与物性的双溶浸、双解放,双舒张。

结语

在探索贫困的根源与终极解救之道方面,马克思始终坚守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凭借伟大而深邃的洞察力和坚定不移的人道主义精神,为广大无产阶级摆脱物质和精神的贫困开拓出宽广的拯救之道。使贫困无告的无产阶级走出了数千年来听天由命、逆来顺受的宿命论,也走出了官逼民反,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陈胜吴广式的起义——这种起义,往往因官逼民反而起,打着替天行道、为民请命的旗帜,最终起义者自己做了皇帝,变成了新的压迫者,无论如何,这两种道路都无法解决贫困问题。只有马克思的贫困拯救理论探索跳出了这两条道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出发,从经济与政治两方面同时入手,矢志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政治体制,使所有生产者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關系中参与社会生产和治理,从经济和政治上保证了无产阶级的合法权益,解除了凌驾于他们之上的剥削关系和剥削制度,解放了广大无产阶级,也就解放了生产力,使他们能够充分的享受自己劳动成果,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摆脱物质贫困的压迫,不断探索物质丰富与精神圆满之道,实现共产主义的终极理想:物质资源极大丰富,按需分配,人人能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与物性的终极解放。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8.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3.

作者简介:李琰(1991.10—),女,甘肃省平凉人,成都市郫都区四川传媒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作者:李琰

失业问题解决透视论文 篇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坐标

作者简介:张书林(1974-),男,山东冠县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副教授,博士;济南250021

[摘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紧迫性、挑战性、选择性,构成其现实坐标。就其紧迫性而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紧迫需要。就其挑战性而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面临着来自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坚持群众路线的动力供给不足、干部的群众工作水平低、联系群众的环境日渐复杂等方面的挑战。就其选择性而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从查摆问题、正视问题、剖析问题、整改问题顺序入手,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根本要求贯穿始终。

[关键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现实坐标

2013年6月18日,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标志着活动全面启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有其历史坐标,更有其现实坐标。就其现实坐标而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中央立足党群干群关系的实际状况,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现实需要出发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一、群众路线教育的现实紧迫性

我们党是坚持对历史负责、现实负责、未来负责相统一的党。既然如此,从现实维度来审视,党在十八大后着力组织领导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必然有其现实紧迫性、现实必要性。

(一)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紧迫需要。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承载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民族复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高远理想追求,又与每一个人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这就充分表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中国梦的具体承载者、积极实践者和实际享有者。

因此,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自觉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教育群众又要引导群众前进等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必须自觉坚持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必须自觉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及由此衍生而来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等等。而在当前我们党面临着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被腐蚀、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不断加重的情势下,党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去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考虑如何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如何进一步加强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问题。由此出发,按照十八大要求在全党集中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生逢其时、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的重大举措,就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必须切实抓好的关键行动。

(二)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紧迫需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1]因此,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紧迫需要。

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从来都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不断保持和强化的。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内在地要求我们党,必须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真正成为站在人民前列、时代前列、历史前列的先锋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依靠力量,民心向背关系党的长期执政,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要坚定地成长为“两个先锋队”,就必须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否则,人民群众不承认我们是先锋队。要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必须与人民群众多联系、多沟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发挥这样的功效。因此,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使人民群众继续拥护和支持党,党就有资格继续成为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而能够继续保持其先进性、纯洁性。

(三)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从总体上看,全党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情况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总体上也是好的。这是主流,必须予以充分肯定。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各项改革深化所引发的利益格局调整,随着我们党面临的内外部形势环境的急剧变化,随着党的事业发展中的显性或潜在矛盾、困难、挑战以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脱离群众的现象有所抬头,在有的领域甚至还较为严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1]“四风”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表现形态尽管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都是群众立场上的摇摆、群众感情上的缺失、群眾观念上的淡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都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因此,从保持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优势、规避党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入手,我们有必要针对以“四风”为主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踏踏实实地解决好“四风”问题。因为“四风”问题解决不好,党群干群关系就不能向好的方向良性发展;“四风”问题解决好了,不仅有利于密切与群众的关系,同时对党内和国家层面其他问题的解决也能起到很好的推动、示范作用。

二、群众路线教育的现实挑战性

在“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3](P11)的历史方位转换之下,党所处的现实方位也基本锁定。长期执政的执政党、开放执政的执政党、推崇市场经济的执政党、身兼领导党的执政党,这在总体上构成党执政的现实方位。在此方位之下,我们党坚持和贯彻好群众路线的政治生态较之以前有了显著不同,从而在不同层面、程度、维度上对党密切联系群众、坚守群众路线、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构成现实挑战。

(一)党掌握权力与脱离群众的危险。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善于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政治危险是脱离群众。保持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规避党的最大政治危险,就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在执政后出现脱离群众的危险,根源在于执政后掌握了公共权力。一方面是因为党掌了权,许多事情借助权力系统、执政行为就能办到,不需要借助群众。群众对党的必需性降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共权力具有两面性,既是天使又是恶魔,特别是公共权力具有腐蚀性。如果党的组织和干部用权不当,党内的以权谋私、公权私用等腐败现象就会增加。久而久之,人民群众对这样的党就会产生厌恶情绪,从开始不愿意与党内的腐败分子同流合污,进而扩展到从思想到行动全面疏远党,甚至最终抛弃党。

(二)坚持群众路线的动力供给不足。党在执政以后,革命战争环境“要活命”的联系群众内在动力消失,而新的动力系统又迟迟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党面临着联系群众的动力供给不足问题。對此,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透视。

1.从党的生命维护看。党执政以后掌握了国家机器,靠国家机器完全可以保护自己,同时也完全可以打击敌人。这就造成了党事实上离开了群众也能活命的新境况。由此,相比于性命难保的战争年代,自然导致党联系群众的动力不足。

2.从党的干部政治生命的维护看。在现行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的干部选拔任用体制下,党的干部的政治升迁基本是由领导定,干部的政治利益获取基本依赖官僚体系。人民群众基于权力授受关系对干部政治生命的决定权被稀释,对干部政治升迁及其利益获取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就极易呈现“密切联系领导显然要比密切联系群众更加划算”的博弈图景,从而使得干部联系群众的动力严重不足。

(三)干部的群众工作水平低

1.立场不稳。不相信群众,认为群众与干部是死对头,群众是难缠的刁民;办事不依靠群众,完全在那里自导自演、自娱自乐,不考虑人民群众的感受与期冀;做事不是一切为了群众,许多时候坚持的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人民”,甚至打着人民的旗号为个人或小团体捞好处。

2.感情淡漠。不能准确及时把握群众思想动态、情感与情绪,从心底里没有把群众当作亲人;在工作生活中与群众接触较少,即使到群众中去搞调研也吃不惯群众饭、睡不惯群众床,从内心深处认定群众素质低、不卫生、不文明;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上访所反映的冤屈麻木不仁,对群众急切需要办理的事情往往能推则推、能拖则拖、能躲则躲。

3.维护群众利益不力。有的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中出现了决策失误、决策偏差,使得决策在实施中损害了群众利益,对党群干群关系造成伤害;有的仅仅是站在政府、单位、部门利益的角度,甚至是小团体、个人利益的角度,在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等过程中疯狂地与民争利,瓜分土地出让金、拆迁补偿款,从城乡居民手中低价购地,然后再高价出售给开发商,从中牟取暴利;等等。

4.工作方法欠妥。做群众工作时存在着“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问题,不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管理服务、民主协商和必要经济手段去做群众工作。有的坚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坚持“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币解决”,结果是治标不治本,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有的在群众工作中过于迷信人治的功效,往往滥用权力,搞强迫命令甚至对群众进行专政,结果造成群众越级上访,酿成群体性事件。

(四)需要重新对群众进行定位与认识

1.人民群众的群体性分化加剧。改革开放之前,群众的内涵与外延都很明确,就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这“两个阶级、一个阶层”。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公民社会发展的刺激及影响下,我国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已经呈现出不断加剧的群体性分化。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的阶级阶层结构已经分化为纵向科层式的10个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业主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以及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4]。在人民群众出现群体性分化的情势下,做群众工作的难度、复杂性无疑都将增大。

2.人民群众的组织化程度提升。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公民社会成长、民众民主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群众由单位游离到社会上,逐渐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由“政治人”变为“经济人”。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为了在表达利益诉求、抗击市场风险及其他风险中形成合力,群众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联合起来,组建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组织(或曰民间组织、新社会组织)。在此态势下,做群众工作就不单单是与一盘散沙的个体打交道的问题,而必须同时直面形形色色的群众性组织,直面日益组织化的群众。群众的组织化显然对党密切联系群众提出了新课题,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构成新挑战。

3.人民群众“倒逼”态势凸显。在革命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代,传统群众工作的基点是“群众吃不饱饭,只有一个烦恼”,即群众诉求单一、头绪简单,工作的主动权在党,党会主动自觉地去做群众工作。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新形势下,新型群众工作的基点是“群众吃饱了饭,有无数个烦恼”,即群众诉求复杂、头绪繁多,对党和政府工作形成“倒逼”态势,各级领导干部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财力主动从源头上对纷繁复杂的群众问题除病根,开展起群众工作来往往陷入被动局面,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被动应变。

(五)联系群众的环境日渐复杂。相比于革命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当下我们党联系群众的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充满了更多的变数与不确定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1.群众利益考验。党联系群众的核心是给群众利益。不给人民群众利益,他们就不会向党凝聚靠拢过来。目前,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复杂多样和既得利益者垄断利益蛋糕的情势下,我们党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调整利益格局进而实现维护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疑将面临挑战。

2.多元思想文化冲击群众精神世界。一般说来,人民群众的思想信仰、文化认同越是纯粹单一,越有助于群众路线的贯彻,越有助于党联系群众。但是,当前除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之外,我国还在一定范围及领域内存在着传统文化思潮、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民主主义、宗教伦理文化等多元思想文化。多元思想文化并存的态势,强烈冲击了群众的精神世界,对党凝聚群众、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形成阻力。

3.网络虚拟空间兴起。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手机微博用户规模达到2.02亿[5]。网络虚拟空间的兴起对群众路线的坚持与贯彻构成巨大挑战,使党联系群众的环境变得复杂起来。网络虚拟空间兴起之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必须统筹虚拟与现实“两个世界”、“两个空间”、“两个舆论场”,需要充分利用好虚拟与现实两种资源、两套体系。这无疑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模式构成挑战。

三、群众路线教育的现实选择性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1]从逻辑视角去审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这四个层面的基本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融查摆问题、正视问题、剖析问题、整改问题于一体,总体上构成我们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路径选择。

(一)查摆问题:对照群众路线照镜子。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首要任务是查摆问题、找准问题、定位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对照群众路线“照镜子”的过程。“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1]因此,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对照群众路线照镜子,重点是三个方面。

1.宗旨意识强不强。党章规定,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干部为人民服务是全心全意、一心一意,不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更不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群众”。照镜子看宗旨意识强不强,可以从两个侧面去审视。一是看人民群众是不是真正从内心满意。人心都是肉长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如果党员、干部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干好事,人民群众就会从心底里认可干部身上所展示的群众观念、宗旨意识。二是对照先进找差距。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杨善洲是全党公认的优秀模范干部,是党员、干部进行宗旨意识修养与锻炼的标杆。党员、干部只有自觉做到见贤思齐,对照优秀模范找不足、找差距,才能在比较中认清自己在宗旨意识方面需要着力弥补之处,也才能有的放矢地加以修炼。

2.工作作风实不实。我们党是一个讲究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党,在工作作风上从来都反对玩“花架子”,反对搞虚头巴脑的东西,倡导要铸就实打实干实创业的风格。党员干部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深刻透视和查摆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好大喜功、表里不一、言行悖离、假公济私、奢靡浪费等突出问题,对工作作风之弊来一次全面透视。

3.廉洁自律硬不硬。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领导干部要切实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看一看自身的廉洁自律到底是不是真的过硬。其一,要以苛刻的自我批评眼光去透视自身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等方面,是不是严格做到了按照党规、党法、党纪去规约自己,是不是严格做到了在党的纪律范围内行权用权。其二,要客观审视群众对自身的廉洁自律是不是从心底里真正认同,尤其是身边的、周围的群众是不是心口一致地说好,按照客观标准去判定自身的廉洁自律与群众的期盼到底还有多大的差距。其三,要以先进典型的廉洁自律行为尺度来丈量自身,查清自身在清廉方面的短板,下决心去将短板补长。

(二)正视问题:对照群众路线正衣冠。查摆出问题来之后,就要正视问题,再不能采取简单回避的态度。这个过程就是对照群众路线“正衣冠”。“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1]将此剖开来,党员、干部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自觉做到正衣冠,就必须切实把握以下要点。

1.正衣冠的标准。正衣冠的目的是导向“衣冠正”,什么样的衣冠穿戴才算是“正”呢?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的讲话中都明确提出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正衣冠标准。“为民”就是看宗旨观念、执政行动上是不是做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务实”就是看工作中是否做到了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清廉”就是看用权过程中是否做到了清清白白、坦坦荡荡。群众路线教育中對照这样的正衣冠标准去正视自身问题,才能明确坚持群众路线的主攻方向。

2.正衣冠的态度。态度决定行动、决定成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在正衣冠时一定要端正态度,从思想深处进行革命,深刻认清自身存在的“衣冠不整”问题,勇于正视自身存在的缺点、不足,对问题敢正视、不回避。由于“衣冠一天不整,则问题一天不明”,所以正衣冠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自觉坚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端正具体的工作行为、用权行为开始。

3.正衣冠的目的。按照群众路线的要求正视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在习近平看来就是要实现三个目的。一是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党性修养是将党性内化的基本路径,其方向判定是阶级性、先进性、人民性。党员干部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正一正党性修养,就要检查一下是否站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是否做到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是否始终代表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二是自觉把党员义务理一理。党员义务是党员忠诚于党的基本标志,是党员之所以成为党员的基础支撑。党员、干部在群众路线教育中正视自身问题,就必须自觉审视是否严格将八项党员义务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行动中,自觉克服不同程度存在的党员权利与义务脱节问题。三是自觉把党纪国法紧一紧。党纪国法是约束党员干部的,但最终受益者是人民群众。在群众路线教育中正视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党纪国法的权威性,将其当作绝对不能触碰的“高压线”,自觉紧一紧可能出现松垮的党纪国法理念,不断强化党纪国法意识,努力保持共产党人遵纪守法的良好形象。

(三)剖析问题:对照群众路线洗洗澡。在查摆问题、正视问题的基础上,更要深刻剖析造成问题的根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便于在治理问题时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党员干部深刻剖析自身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习近平将其称为“洗洗澡”。那么,这个“澡”到底该怎么洗呢?习近平指出:“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1]这就明示了我们剖析问题必须把握的三个基点。

1.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剖析问题,一定要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应切实把握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批评他人要出于公心,遵循组织原则,与人为善;二是批评自己要出于自觉,切中问题要害。要坚决防止由于极端个人主义、庸俗关系学所导致的畏手畏脚、缩头缩脑、流于形式等问题,使得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做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

2.深刻查摆发生问题的原因。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查摆清楚发生问题的原因。因此,在深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础上,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对照党章、对照群众路线要求,深刻查摆自己在坚持群众路线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一般说来,我们对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无非是要关注主观原因、客观原因这两大基本范畴。党员、干部对于群众路线方面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重心是在主观原因方面,即要更多地从自身找原因,从思想深处找原因。

3.深度清洗思想与行为灰尘。在坚持群众路线的过程中,一些党员之所以会出现思想与行动上的问题,说到底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上沾满了灰尘,从而变得思想不纯洁了,行为不规范了。因此,解决贯彻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必须注意清洗思想与行为上的灰尘。毛泽东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掃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满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6](P1096)清洗思想与行为灰尘不能是简单地擦洗了事,必须经常清洗、深度清洗。深度清洗就要深挖思想根源,着重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哲学建构上去审视,从人性、德性、党性的一脉相承中去透视,着力剖析自身的“总开关”是不是出了问题。

(四)整改问题:对照群众路线治治病。“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1]这就明确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整改问题必须对症下药、辨证施治的“治治病”原则。根据病情、病因的不同,主要采取三种方案。

1.一般性问题:教育提醒。对于教育实践活动中暴露的党员、干部在坚持群众路线中存在的一般性问题,在治理整改时应主要采取教育提醒的方式,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对问题苗头及时予以警示。主要包括以下情形:群众观点模糊或不正确;联系群众的作风没有形成习惯;与群众感情不浓厚,在与群众的联系中态度冷漠,没有真正把群众当亲人;遇事不同群众商量;等等。

2.严重性问题:进行查处。对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的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党员、干部,无论是什么层次、级别、资历、背景,都要依据党纪、政纪、法纪严肃查处,决不姑息纵容。其一,不搞“法不责众”。不能因为存在严重性问题的干部人数众多,在查处时就不敢下手。党和人民不需要违法乱纪的干部,也不会给他们立足空间。要坚持违法乱纪的人有多少就必须查处多少。唯其如此,才能真正起到震慑作用。其二,不搞“下不为例”。干部出现了严重性问题,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能因为某些干部是“初犯”,某些干部是有发展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某些干部有很硬的后台、复杂的背景,就对他们暂放一马,搞“下不为例”。须知有很多干部的腐化变质、疯狂滥用权力,在违法乱纪、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致最后再也无法回头,就是由于我们“下不为例”的纵容造成的。

3.突出性问题:专项治理。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明确要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当前,就全党而言,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此次教育活动中一开始就重点指向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对“四风”进行专项治理,就要从强化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入手,在党内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出重拳、下大力狠刹吃喝风、浪费风、享乐风、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之风,真正做到以改进工作作风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坚定人民群众跟党走的信心与决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N].人民日报,20130619.

[2]习近平.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2,(3).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30715].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htm.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责任编辑:张英秀

启事

本刊已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录入,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5期

作者:张书林

失业问题解决透视论文 篇3:

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

摘要: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黑龙江省10所普通高校问卷调查结果,透视与分析了普通高校实践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探索并构建了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就业能力;实践教学;模式;高校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 造成人才市场供过于求,增加了毕业生就业难度,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企业效益下滑、破产或者停产而产生的失业者和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以及大量“海归”,都将与大学毕业生争夺就业岗位,这必然使得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大学生就业能力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与就业能力开发的桥梁,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与保障。因此,本课题组通过调查分析拟提出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高校实践教学模式,以期对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完善。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课题组从教师、学生两个维度对实践教学与就业能力现状及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目的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无记名并当场回收方式填写。选取黑龙江省内 10所包括医学类、理工类、师范类、经管类等不同类型的本专科院校,共发放问卷 600 份,回收问卷 568份,回收率94.7%,甄别和筛选后有效问卷560份,有效率93.3%,就调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一)调查问卷设计信度的检验

调查问卷设计运用态度测量技术,用五级李科特量表,五级态度及赋予分值为:非常满意(5分)、比较满意(4分)、一般(3分)、不太满意(2分)和非常不满意(0分)。调查指标信度采用L.J.Cronbach’s α系数检验, 计算公式为[1]:

其中k为问卷总题数,S2为问卷总分变异量,S2i为问题项得分变异量;以600份问卷作为原始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计算,结果为:问卷合理问题项为15,α=0.7231,说明该调查问卷信度相当好。

(二)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由表1数据按五级李科特量表法赋予分值(以下同)计算得,大学生基本就业能力平均为2.736分,就业发展能力平均为2.389分,就业人格平均为3.23分,社会应对能力平均值为3.11分,就业能力总体平均为2.866分。

计算结果发现,由高到低依次为就业人格、社会应对能力、基本就业能力和就业发展能力,前两者高于就业能力总体平均值,后两者低于就业能力总体平均值;可见大学生在就业人格方面表现较好,而在就业发展能力方面最为欠缺。根据所设定的平均数表现水平等级,就业人格及社会应对能力平均值均高于中等水平(一般3分,以下同),基本就业能力及就业发展能力平均值均低于中等水平,而就业能力整体低于中等水平,所以,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三)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对现行实践教学现状的调查。由表2数据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实践教学总体现状得分为2.966,居于中等水平偏下。

表2实践教学总体现状调查

2.对现行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现状调查。由表3数据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现状得分分别为2.434和2.628,分别居于中等水平偏下,但实践教学内容反映学科前沿情况稍好于实践课程开设情况。

表3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现状调查

3.对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现状的调查。由表4数据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现状得分分别为2.468,2.619,3.308和3.157,平均得分为2.888,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作用良好,但对教学内容更新及实验室硬件设备的满意程度较低,总体平均得分为中等水平偏下。

表4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现状调查

4.对教育实习与专业实习现状的调查。由表5数据教育实习与专业实习现状得分分别为2.656,2.959,3.608,2.305,平均得分为2.363,总体上对教师的教学经验及责任心表示满意,对实践教学基地不满程度较高。

表5教育实习与专业实習现状调查(只限已参加过实习的对象)

综上,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的薄弱环节,具体为实践教学模式缺乏科学体系且有待优化、保障资源有限、教学目标不能达到综合能力要求、实践教学基地不受重视等,实践教学水平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二、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是实现就业能力提升这一特色的具体教学目标集合体,如图1。

图1目标体系

在基础知识基础上,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培养大学生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同时与社会知识相结合,形成其融入社会并能较好胜任岗位的就业能力;通过学习获得文化素质,通过知识运用获得能力素质,文化和能力内在心理强化活动体现为精神素质;基本就业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学习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就业发展能力包括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主动就业能力,就业人格包括积极乐观、职业责任感及敬业精神,社会应对能力,具体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抗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2]。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对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与延伸,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根本性保障(如图2)。

基础性实践由学生参与完成,结合专业特点及社会实践,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组织设计并操作完成,基础性实习突出内容丰富性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综合性实践突出其系统性特征及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提升知识综合运用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和素养;创新性实践充分利用大学的丰富活动形式、科研成果、工程实践等优势资源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实践性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程和实施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系统(如图3)。

硬件保障是教师要专业理论知识擅长,要指导生产实践和实习操作,要实践教学经验丰富和科研能力较强;实验室条件和环境要满足实践教学环节的性质、内容;校内外实习基地以实际的生产、科研、管理等为基础,满足生产实际的实习需要,真正实现校企合作。软件保障创建实践活动环境及丰富校园文化和科技活动,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和资助大学生成立各种学术团体,开展各类讲座、竞赛和科技活动。经费保障主要为学校和二级学院对中心的专项资金投入和企业资金的投入等,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提供经费保障。

(四)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判断实践教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方向等是否科学、是否正确(如图4)。

教学条件评价针对硬件及软件条件进行评估评价,硬件条件与软件条件二者有效结合会收到事半功倍效果。教学内容评价教学课程设置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学队伍评价是基于专家、学生不同的视角及教师自评做出全面评价、自我认知、自我提高的过程。教学效果评价着重评价教学质量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实际效果,通过评价结果,校方可以及时获取教师、学生对开设课程的反馈意见,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课程做出合理的调整和变动[3]。

参考文献:

[1]金昕.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现状的实证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2]吕耀中,许志.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培养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2,(12).

[3]宋淑丽.浅谈学生网络评教[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1).

收稿日期:2013-10-10

作者简介:宋淑丽(1972—),女,黑龙江庆安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2013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作者:宋淑丽 杨学丽 翟绪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益广告创作分析论文下一篇:改善出口贸易困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