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操作比赛总结

2023-04-16

时间过得很快,四季轮回的过程中,一年忙碌的工作时间结束。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大家通过工作,可学到更多方面的工作知识,也留下了众多的学习回忆。为记录这一年的成长,可编写一份年终总结。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理实验操作比赛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物理实验操作比赛总结

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总结

三十八团学校九年级物理实验技能考查总结

4月10日早上在学校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校初中毕业综合素质测试小组对全校初三65名学生进行了实验操作考查理化生实验技能考查工作,已经在我校结束,针对这次实验操作的考查,做出以下总结我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前期筹备工作。

3月份,在学校总务处组织下对物理实验室进行了验收,并对所缺少的仪器、药品进行了补充。

二、中期练习操作。

在这学期,练习操作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开学到三月中旬之间,班级统一上实验课,规定必做的实验,由教师讲解并演示,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操作,并互相帮助,提示和提出问题一起改正;第二个阶段是三月中下旬到考试,在这期间再将每个班级分为五人一组的实验小组,每个人一台试验台独自进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熟悉并掌握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

三、 后期模拟加强

在考试之前,在理化生教师的帮助下我们开展了一次试验模拟考试,专门设置了学生抽签,尽可能的接近中考。应该说这次模拟考试也在这次实验考察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心理和操作上都有了一定的适应。

四、考试成绩与问题:

由全校理、化、生教师的共同努力,今年我校理、化、生实验技能考查工作也顺利结束。物理实验平均分7.2,与去年的成绩几乎没大的变化,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为是理化生、艺术学科同场,同时进行考查,学生难免有手忙脚乱的行为,另外,有部分学生挑选实验器材时,实验器材把乱拿一通,影响了他人实验,在以后的实验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总结经验,扬长避短,认真开展好常规实验教学,保证理化生实验技能考查工作成绩能够进行突破。

一、实验教学中过程学生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

1、基本工具使用得不正确,其主要表现为:

(1)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有的学生没有进行校零就直接使用;测拉力时没有 作匀速直线运动就读数;校零时不在使用位置上。 (2) 用量筒测水的体积时拿在手里读数,而且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凹形水面相平,甚至量筒都没放平就读数。

(3) 在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时,没有试触就直接使用;不注意接合适的量程。

(4)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连接滑动变阻器及判断阻值的变化情况。

2、操作不规范,如(1) 学生操作不按实验要求,操作过程中对器材的使用不够规范。

(2)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不是移动光屏呈接像,而是移动透镜去找像。

(3) 连接电路的方法不正确;表的刻度盘没有正对观察者;没有排除电路故障的一般经验,有的甚至根本不会连接电路。

3、背实验和数据,违背实验事实。很多学生一开始就马上在实验册上填写有关 内容,根本没有看器材,甚至是先填出实验结论、数据,再做实验。其实验数据与填写数据根本不符,如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根本没有呈接到清晰的像就在题单上填 写了结论。

二、造成上述错误的原因从上述现象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比较盲目,缺乏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有的问题虽然存在某一部分学校的学生或个别学生身上,但反映了我们一部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不到位,而是为了实验操作考试而做实验。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方法的指导。其次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操作时,让学生的自我认识不够,操作不认真。教师讲得太多,包办做得太多,有意识地提供一些数据和结论让学生记住。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规定太死,如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测小灯泡的功率,测平均速度,观察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教师先把一些数据给学生规定好,让学生按教师事先设想的数据去做实验。这些做法抹杀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养成了在实验操作中的依赖性和封闭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通过这几次实验操作考试,我们也发现学生整体实验操作能力比较强,这是与平时教学和后期训练分不开的,更要在八年级实验课的过程当中就有意识的去训练。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所提高,我们应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第二篇:2013年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总结(一中考点)

2013年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总结

——亳州一中考点

物理组 2013年4月

0

2013年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总结

——亳州一中考点

谯城区2013年的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于4月20日至26日如期举行,老师们通过一星期的努力工作,终于顺利完成了此项任务,现就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方面作如下总结:

虽说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已经进行了12年,但每年的考试前、考试时、考试后,参加评分的老师们都会谨慎思考、细致观察、激烈讨论。

一、考试前,精心准备,确保无误:

参加评分的老师都是谯城区的物理骨干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考试前,老师们再次对考点准备实验器材进行检测、提出合理建议,对评分标准进行统一,对实验中的细节问题进行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了本次考试的顺利进行。

二、考试时,细致观察,精心打分:

考试时,老师们全神贯注,确保公平、公正打分,不出现任何纠纷问题。并把该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改进的方法、学生的得分情况„„,形成书面小结,希望对明年的考试会有帮助。

本次考试试题中,《试题一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试题二 测量水加热时的温度》、《试题三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题七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的滑动摩擦力》为较简单实验,学生得分率较高;《试题八 用电流表测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试题九

用电压表测串联电路的电压》、《试题十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难度较大,失分较多,但与去年相比,试题难度已有降低。

1

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主要失误之处在如下几点:

1、“试题一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由于比去年多加了“光屏”,旨在辨别实、虚像,但很多学生并不理解用光屏的实际意义,老师也没来得及指导,都是透过玻璃看光屏,而不是直接看光屏。

2、在“试题二 测量水加热时的温度”时,学生倒水太少,不能浸没温度计的玻璃泡;温度计接触烧杯底部;有个别学生把温度计倒插在水中测量;还有的把温度计往水中一放,就不问了。

3、在“试题三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许多学生在“三心等高”调节时没有点燃蜡烛,导致在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不能完整成像于光屏;有的学生找到像即可,不再前后移动找到最清楚的像;不是移动光屏呈接像,而是移动透镜去找像;有的学生填写实验单时没看清表格要求写的“物距范围、像距范围”,而是直接写物距、像距的具体数值。

4、“试题四 组装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装置”时,有的学生天平不平衡就测物体;个别学生竟然把水和沙子直接倒在天平托盘上;测量中,天平快平衡时,又去移动游码使其平衡;先点燃一个酒精灯,再点燃另一个,导致加热时间不同。

5、“试题五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中,多数学生不会用停表,尤其是农村学生,更不用说读数了;许多学生不看实验单,不审题,直接做,自认为很成功,但其实与报告单要求不符;求速度时,路程与时间不对应;不进行单位换算;还有的学生没做实验,就先完成报告单,显然不是当时的实验数据。

6、“试题六 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中,天平调节平衡时,不少学生

2

游码没归零就去调节平衡螺母,也有学生用手直接移动游码;学生在增减砝码时不知道“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用量筒测水的体积时,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凹形水面相平,甚至拿在手里读数;还有学生发现计算结果与记忆中的金属密度值有差别时,就回头修改所测质量值(多为风华学生)。

7、“试题七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的滑动摩擦力”中,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有的学生没有进行校零就直接使用,或者校零时不在使用位置上;弹簧测力计斜着向上拉;没有作匀速直线运动就开始读数;操作过程中不随时记录实验数据,而是等操作结束后,再回忆记录有关数据和现象,造成记录错误。

8、“试题八 用电流表测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实验”试卷分占9分,分值较高,学生在填写量程和分度值时错误也多。有些学生把量程写成“-0.2A——0.6A”、“-1A——3A”;画电路图不规范;操作中分不清干路和支路;电流表的量程选错和正负接线柱接错也较为普遍。

9、“试题九

用电压表测串联电路的电压”失分点是:连接电路时开关未断开;电压表的量程选错,偏转角度太小;有的只见灯亮,不知读数,很盲目;表的刻度盘没有正对观察者;没有排除电路故障的一般经验,有的甚至根本不会连接电路。

10、“试题十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学生容易遗忘带单位;力臂没有进行单位换算;还有计算力与力臂乘积时频频出错;计算分析第一组实验数据耗时太长,耽误第二组实验没能完成;挂钩码困难;部分学生先在记录中把数据、结论都填好后,再按照填写的数据动手做实验。

11、“试题十一

组装省2/3力的滑轮组”实验中,有的学生忘记检查

3

器材;填写物重是写成了100g和150g;忘记画绕线方法。

12、“试题十四 探究决定液体压强的因素”实验中,不会读U型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有的是从“0”往上读数,有的把两管距“0”的距离相减;刻度板上没有单位,有些学生不知两格为1cm,造成读数不对;对5cm、10cm的估计偏差太大。

经过前几次的修改完善,实验报告单和评分表已经非常合理,但老师们还是在探求更好的方法,追求更加完美。老师们提出的建议总结如下:

1、“试题一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该实验的器材本次已经有所创新:用三角铁和夹子固定平面镜,效果不错,但老师又发现了更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光具座来做该实验,更方便移动蜡烛和读取像距和物距。

2、“试题二 测量水加热时的温度”

建议试题内容改为“测量水加热一段时间后的温度”,因为测量水加热时的温度是动态过程,随意性很大,不易评分。记录水的温度栏建议加上单位。

3、在“试题三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建议填写实际的物距、像距数值,而不是填写物距、像距的范围,因为只靠找到三个像,并不能说明“范围”问题。再者,实验单出现错别字,“象”应改为“像”。

4、“试题四 组装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装置”

该试题卷面分为0,全为操作分,建议增加填空: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或者_____中的温度计示数上升得快,以便考察学生对本实验的认识。

5、“试题八 用电流表测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实验”

建议填空中给出单位;操作中不指定干路、支路;电路图给出一部分,让学生补充完整;把评分表中的

2、3合并。

4

6、“试题十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建议力臂的单位改为“厘米”,不用单位换算,更减少计算错误;填写结论处空格留得太少,文字表达写不下。

7、“试题十二

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建议结论中“电路的一部分”后加“导体”二字,更加准确些。

8、“试题十三

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

建议“检查器材是否齐全”改为“完好”;步骤中的“N极朝上”应该删掉,这样太拘束;“评分老师事先调整方形线圈的高度”可否删掉,因为学生力所能及,而且即使调好,学生还是去动手调整。

9、“试题十四 探究决定液体压强的因素”

建议夹子很难固定住拉杆,就算固定,也不是竖直的,转动金属盒时,造成深度变化;转动金属盒时,会使皮管折叠,内部气压变化,导致U型管的示数也变化。

三、考试后,深思熟虑,精益求精:

在考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应该特别关注: 情景一:考生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有一批学生都是用同一种方法:把凸透镜固定在30cm处,然后把蜡烛放在5cm、15cm、25cm处,然后找像„„学生的大脑惊人的一致?老师训练产生的奇效!老师们,考前辛苦了!学生们考前受累了。实验操作考试想检测学生的什么呢?什么也没测出来!只不过,学生的大脑被老师训练得更僵化了而已。

情景二:考生做“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有的学生将老师的讲解完整的搬进了考场,左边挂2个钩码,放在15厘米处,右边挂3个钩码,放在10厘米处,按理论上说应该平衡呀,可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如上面放置,

5

就有可能不平衡。学生拿下钩码,重新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再放在相同的位置,还是不能成功,反复这样做,都没能成功,最后只好放弃,不能得分,是谁的过,我认为是老师,如果不是考前限制性训练,学生能不会移动找找平衡位置吗?实验不允许误差的存在吗?老师们,你们这样做是在限制学生的思维呀!

情景三:考生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不会用停表,不会读数,可在实验终了实验数据却跃然纸上,只看数据一点都没问题,但从他的实验怎么也得不到这些数据,这不能不佩服学生的记忆力呀,考前得到的数据,已经复制进了学生的大脑,这样的给分不应该,不给分也委屈了学生,我们好为难呀 !你们说不是吗? „„„„

从上述现象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比较盲目,缺乏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有的问题虽然存在部分学校的学生或个别学生身上,但反映了我们一部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不到位,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方法的指导,而是为了实验操作考试而做实验。其次,是教师在指导学生操作时,规定太死,让学生按教师事先设计的数据去做实验,讲得太多,包办得太多,并有意识地提供一些数据和结论让学生记住,致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太少。这些做法抹杀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养成了在实验操作中的依赖性和封闭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指导实验时一定不能程序化,要充分发扬和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允许方法的多样性,要培养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意识和掌握基本方法。在评分上,要更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能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并改正,也应该不扣分,要谨防把操作考试

6

变成另外一种形式的应试考试。

通过这几天的实验操作考试,我们也发现有的学校的学生整体实验操作能力比较强,这是与平时教学和后期训练分不开的。为了在今后实际教学工作中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所提高,我们应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虽然此次考试工作已顺利完成,但是对于实验操作考试中出现问题,我们应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求真务实,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各项工作。

亳州一中考点 物理组

2013.04.26

7

第三篇:初中物理实验基本操作小结

1、三个"零"

1.1 天平调零前,游码应放在横梁的零刻度处。

1.2 使用弹簧秤、电压表、电流表、欧姆表时要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处。

1.3 一切非零数字和非零数字后的零都是有效数字。

2、四个"不估读"

2.1 秒表在读数时无须估读。

2.2 欧姆表读数时无须估读。

2.3 电阻箱读数时无须估读。

2.4 游标卡尺读数时无须估读。

3、五个"位置"

3.1 测单摆周期时,应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

3.2 选择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时,要估读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1/2到2/3为宜。

3.3 使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电阻时,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尽可能使指针处在中央附近。

3.4 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入射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

3.5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入射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

4、五个"标志"

4.1 天平平稳的标志是: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或指针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

4.2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摩擦力平衡的标志是: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3 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气体不漏气的标志是:用像皮帽堵住小孔,将活塞拉至某一刻度后再放开,能恢复到原刻度处。

4.4 在"用描点法画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中,待测等势点与基准点等势的标志是:电流表的指针不偏转。

4.5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选择"分压电路"的标志是:"零电压"标志(如果题目明确要求待测电路电压变化范围较大,如电压从零开始连续调节,则必须使用分压式电路,因为限流式电路不可能使待测电路的电压为零。)、

"大电阻"标志(如果滑线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远小于待测电阻的阻值,若使用限流式电路,则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范围很小,不利于多次测量,测量偶然误差较大,因此,必须采用分压式电路)。

5、五个"应大"

5.1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小车包括砝码的质量应远大于砂和砂桶的总质量。

5.2 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入射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球的质量。

5.3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为减小误差,玻璃砖每一侧的两个大头针距离应大些,入射角也应大些。

5.4 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封入气体的体积应尽可能大些,每次体积的变化也应尽可能大些。

5.5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使用弹簧秤测拉力时,拉力应适当大一些,但不要超出量程。

6、六个"平行"

6.1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拉弹簧时一定要使弹簧与木板平面平行。

6.2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细绳应与木板平行。

6.3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方木板应竖直且与小球下落的平面平行。

6.4 用游标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时,应使狭缝与线光源的灯丝(或灯管)平行。

6.5 用公式法或共轭法测凸透镜的焦距时,应调整物体、透镜、光屏的位置,使三者中心在同一平行于光具座的直线上。

6.6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和"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要保证斜槽口必须与水平面平行。

7、七个"不变"

7.1 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要保证气温度不变。

7.2 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白纸铺好后位置不能改变。

7.3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7.4 在"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的实验中,物和屏的距离是不变的,且物和屏的距离大于4倍焦距。

7.5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后结点位置应不变。

7.6 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要保证气质量不变。

7.7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倾角不变。

8、八个"数据"

8.1 10分度游标卡尺的精确度是0.1mm, 20分度和50分度游标卡尺的精确度分别为0.05mm和0.02mm.

8.2 螺旋测微器读数要准确到0.01mm,估读到0.001mm。

8.3 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

8.4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测量下落高度时要从第一个点的位置算起,纸带第

一、第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

8.5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摆球的摆角应小于50。

8.6 打点计时器使用4---6V的交流电,如果电源的频率是50Hz,则每隔0.02s打一次点。

8.7 用卡尺观察光的衍射宽度一般小于0.5mm.

8.8 10分度游标卡尺上刻度总长为9mm, 20分度游标卡尺上刻度总长为19mm,50分度游标卡尺上刻度总长为49mm。

9、九个"不宜"或"不能"

9.1 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移动活塞不宜迅速,不能用手握注射器。

9.2 电流不宜长期接在电路中。

9.3 手拿玻璃砖时,不能触摸光洁的光学面。

9.4 打点计时器不能接直流电。

9.5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时,不宜将电流调得过大。

9.6 使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电阻时,待测电阻不能与别的元件和电源相连;两手不能接触表笔的金属部分。

9.7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测电阻时,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宜过长。

9.8 使用温度计时,测量时间还过短,应有足够的时间让其达到热平衡。温度计不能做搅棒。

9.9 在"用描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中,探测等势点不宜靠近导电纸的边缘。

10、十个"顺序"

10.1 用游标卡尺测工件时,应先用制动螺丝把游标尺固定后再读数。

10.2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要先接通电源,再让纸带运动。

10.3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先加大砝码,后加小砝码;取下时应先取小砝码,后取大砝码。

10.4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安装完实验器材后,首先应平衡摩擦力。

10.5 在"用描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中,在木板上铺纸的先后顺序是白纸、复写纸、导电纸。

10.6 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应先查明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再连接电路。

10.7 连接电路实物图时,应先画电路图,再连接实物;先连接干路,再连接支路;电键先断开,最后再合上。

10.8 换用欧姆档的另一量程时,先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再测量。

10.9 使用多量程电表测未知电路的电压、电流时,先用大量程试探,再用小量程测试。10.10 测凸透镜焦距,先用太阳光初测后再用一次成像法和共轭法精确测量。 -----------

第四篇:八年级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卷分析

韩村中学物理教师:孟庆丰陈银海

1 实验操作得分方面

可喜之处,由于大多数学校对物理的重视,所以考生实验操作的四个步骤完成的比较顺利,得分一般在7—10分,且满分较多。由于少数学生不重视;其考生得分一般在4分左右。 2 实验操作方面

(1)不注意实验操作步骤。试题一有的考生把第二步和第三步搞颠倒了,导致很难得出直尺振动的频率和直尺的长度有关。

(2)在试题二中有的学生把蜡烛B与蜡烛A所成的像没有完全重合,这样就不能得出物到镜的距离等于像到镜的距离,也不能得出物和像相等。

(3)找物像难。有的考生用了好长时间找不到像,急得双手发抖,浑身冒汗,(因为考试只有10分钟时间)。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操作出现失误:①没有透过暗玻璃仔细观察蜡烛A的像。②没有移动仔细蜡烛B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

3 实验操作易得分的没有抓住

如实验的第一步“检查用品去”和第四步“整理器材”最容易得分,只要你检查、整理放回原处了即可得2分,可惜有部分考生却忘了这简单的两步。

三 提出建议

1 、首先,各校校长重视物理教学不能放在口头上,应落实在行动上,如要加大物理实验器材资金的投入,这样分班教学基本上能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动手做实验。其次,各个校长应关心和爱护物理教师,让物理教师能够享受到其他教师同等待遇,这样学校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 、物理教师本人也应该始终保持积极向上、不卑不亢的良好心态,平时认真搞好教学,教学千万不能马虎,因为你越马虎,学生就越不尊重你。物理教师平时一定要做到认真备课,课后认真批改作业,多学习一些业务知识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如多看一些物理教学杂志,多使用一些网络上先进的教学资源。总之,我们的学校领导和物理教师只要平时高度重视物理教学,我们的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在明年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第五篇:2014年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实验通知单[范文]

滁州市2014年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

实验器材通知单

试题一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附砝码)1台,量筒1个(100ml),烧杯1个(250ml),待测物体1个,适量水,细线。

试题二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光具座1套,凸透镜(f=10cm)1只,蜡烛1支,光屏1个,火柴1盒(或打火机1只),污物缸1个。

试题三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器材:干电池3节,电池盒1个,小灯座1个,小灯泡(2.5V)1只,电流表1只,电压表1只,开关1只,滑动变阻器(20Ω)1个,导线若干,小螺丝刀1把 。

试题四组装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实验器材:单滑轮2个,细线1根(长度适宜,两端系好绳套),铁架台1个(安装好悬挂定滑轮的支架),钩码(50g)若干,弹簧秤1个。

试题五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1套,细线2根,相同质量的钩码6-8个,弹簧秤1个。

试题六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实验器材: 同样大小的蜡烛2支,打火机1个,玻璃板1块,玻璃板支架1个,大白纸1张, 三角板1对,刻度尺1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下一篇:物流知识实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