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材料解析题

2022-09-09

第一篇:工业革命材料解析题

材料解析题

1.

阅读材料

材料一:”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

材料二:”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材料三:”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之.”

(1)

材料一中”货”指什么?”人”指什么?

“货”指鸦片.”人”指贩卖鸦片的人.

(2)

材料二中的”本大臣”指的谁?表现了他何种态度和精神?

林则徐 坚决禁绝鸦片的决心和爱国主义精神.

(3)

材料三中的”本大臣”为”国家生死”进行了哪些斗争?应如何评价他?

他领导中国人民组织虎门硝烟,取得了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他加强了海防,迫使英国侵略者在鸦片战争初期不敢进攻广州,只好沿江北上.

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

上述三段材料是什么条约的内容?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

上述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严重影响是什么?

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乾隆给英国的敕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清朝中期,内外交困。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1)根据材料一,清朝前期统治者实行的是什么政策此政策对中国产生的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闭关政策。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和顽固派对立的派别是什么?他们掀起了什么运动。

洋务派,洋务运动。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山东是外国教会势力猖獗的地区之一。

甲午战争后,山东有教堂1000多处,外国传教士150余人,------广大群众对外国侵略者仇恨情绪日益高涨。

材料二:“1900年4月,英、美、德、法四国公使照会清政府,限令两个月悉将义和团“一律剿除”,否则直接出兵“代为剿平”------6月10日,八国联军共两千一百多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材料三:1901年6月,瓦德西在写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中承认:“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接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天下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1)

根据材料一的描述,概括义和团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侵略,特别是传教士打着传教的幌子,在中国胡

作非为, 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恨。

(2)

割据材料二的描述,概括把国联军入侵目的是什么?

为了消灭义和团,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

根据材料三的描述,概括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义和团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中国人民的反抗使帝国主义列强意识到瓜分中国是不可能的。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全国田地,不论男女,按年龄都可以分到一份”。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三:“在现阶段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材料一是哪个阶级的革命纲领?颁布于什么运动?意义如何?

农民阶级 : 太平天国运动。

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态度。

(3)

材料二是哪个阶级的革命纲领?是什么机构颁布的?意义如何?

资产阶级;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将其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

材料三是哪个阶级的革命纲领?哪次会议颁布的?意义如何?

无产阶级:中共二大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6、阅读下列材料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我民”“爱国之豪杰共图之”

(1)

此段材料选自谁写的文章?孙中山

(2)

“忘共和”的“民贼”是指谁?袁世凯

(3)

“在爱国之豪杰共图之”的号召下,发生了什么运动?护国运动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

(1)

材料一和材料二是哪一次学生运动中的传单和口号?

五四运动

(2)

材料二中的“二十一条”是谁与日本订立的?袁世凯

(3)

这次运动取得了哪些初步胜利?

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撤消曹汝霖、陆宗舆、张宗祥的职务,拒绝和约签字。

7、阅读下列材料

“帝国主义者及其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及其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本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之势力。”

----北伐宣言

(1)

从北伐宣言中看,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

(2)

宣言中所指的根据地是在何处?

广

东。

(3)

宣言中的“本党”是哪个党?

民 党。

8、阅读下列材料:

“现在国府诸公反共清党,与此间宗旨相同,彼此使者往来,一切真相更加明彻,自应承先大帅遗志,力谋和平,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1)

上述通电是谁发表的?

张学良

(2)

通电宣布的内容是什么?

遵守三民主义,服从中央政府,改易旗帜。

(3)

史称这一事件为什么?它标志着什么?

东北易帜 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统一。

9、阅读下列材料: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1)

歌中提到的“九一八”指什么?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

(2)

歌词的内容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屠杀我同胞,掠夺我财产,大批东北人民被迫逃到关内,盼望早日收复祖国山河的历史。(3)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10、阅读下列材料: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1)

此话出自何人之口?此人是属于哪支部队的?

佟麟阁

二十九军。

(2)

指挥的哪次战斗

保卫北平的南苑战役。

11、阅读下列材料:

北平学生几千人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高呼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游行队伍遭到国民党军警的镇压,学生同反动军警展开搏斗。

(1)

上述游行示威发生于何时?

1935年.

(2)

上述斗争后,学生采取了哪些行动?

他们组织了南下宣传团,到工厂、农村、士兵中宣传抗日救国,走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3)

上述斗争有何影响?

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4)“一二九”时的学生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爱国主义精神。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密电

材料二:“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实行全民族的抗战,才是我们的唯一出路。

---------中共抗日通电

(1)

根据材料一,当时日本军队在东北有何行动?蒋介石对日本寻衅采取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

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东北军10万多人撤入关内,不到半年,东三省全部沦于敌手。

(2)

根据材料二,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它表明了中共的什么态度?

卢沟桥事变坚决抗日的决心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

13、.阅读下列材料:

日本军一时不敢向前推进,把很大数量的军队停留下来,企图用以消灭那些游击队,但是,它却没有根本影响到那些游击队的发展,他们反而在山西、河北、察哈尔三省的边界上建立起了和日本军长期作战的根据地。现在这个根据地已经成为中国北方人民在日本军包围下和日本军继续战斗的最坚实的一个堡垒。

-----安特尔《晋察冀边区视察记》

(1)

材料中提到的抗日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它在各根据地中处于什么地位?

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 第一快敌后抗日根据地。

(2)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方针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洛川会议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窃近者朝鲜之衅,日人内犯,致割地赔饷,此圣清二百年未有之大辱,天下臣民所发愤痛心者也。然辱国之事小,外国皆启凯亏,则瓜分之患大,割地之事小,边民皆不自保,则瓦解之患大,社稷之危未有若今日者。”

-

------康有为上清帝第三书

材料二:“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漏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盛清二百年未有之大辱”指的是什么?中国被迫同清政府签定《马关条约》

(2) 康有为是怎样看待中国当时的处境的?

德国强占胶州湾,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

(3)康有为上书的目的是什么?是否起到了作用?为什么?

目的是:请求光绪帝进行变法;

起到了;因为康有为的言词是光绪帝感动,光绪帝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

15、材料

(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材料

(二):“核定全国地价,国家通过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

材料

(三):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废除农民借地主富农的债务:

材料

(四)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材料

(五)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1、

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天朝田亩制度》

2、

材料二被概括为什么?反映了哪个阶级解决土地问题的主要政策?

民权主义---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

3、

材料三是中国历史什么时期的土地政策?土地革命时期;

4、

材料四是哪一个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其目的如何?

抗日战争时期----为克服抗日战争的严重困难;

5、

材料五出自什么文献?反映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

《中国土地发大纲》----解放战争时期;

30、材料一:“地位高于六部,最初经管外交、通商、海关等事物,后来又扩展到经管修路、开矿、制造机械等事物,权力很大。”

材料二: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材料三:“为了需要,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人才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1、

材料一反映的事件是什么?总理衙门的建立;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个阶级哪一事件哪一方面的主张?从事件的结果分析你得到什么启示?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

文化方面

资产阶级的救国方案性不同,无法挽救中国;

3、

材料三反映的哪一阶级什么事件的内容?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

31、材料一:“日军一夜之间占领了沈阳城,在沈阳残害中国人民。”

材料二:“无论日军军队伺候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三:“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实行全民族的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日本为什么要发动这一事件?

九一八事变

为了摆脱经济危机;

2、

材料二是谁发给谁的通电,是在哪次事件之后?

蒋介石发给张学良

九一八事变后;

3、

材料二反映出的是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结果怎样?之后日本又在东北采取什么行动?

不抵抗政策

东北三省沦陷敌手; 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4、

材料三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出的?反映了何党派怎样的主张?

七七事变后,日本向中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形势下;

表明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的决心和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

32、材料: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却多次被占领或被割让,但经过中国人民不懈努力也曾两次回归。

1、

两次被长期占领的史实。

1624---荷兰

1895----日本《马关条约》;

2、

两次回归的时间及其标志?

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

1945----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

33、材料:“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

1、

此材料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材料被称作什么?

中共七大

党的政治路线

2、

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1945年4月---延安

3、

材料中“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时间?1945年8月15日

4、

会上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

34、材料一:联军一路烧杀,不久占领北京,野蛮洗劫了北京城,他们还闯入北京西郊圆明园,大肆抢劫,放火焚毁了这座华美的皇家园林。

材料二:联军统帅瓦德西在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之抢劫,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1、

两则材料中的“联军”分别指哪一联军?

(一)英法联军

(二)八国联军

2、

他们占领北京分别是在哪一年?当时逃跑的清朝统治者?

(一)1860年 -- 咸丰;

(二) 1900年

--- 光绪;

3、

近代史上还有哪个国家也曾两次占领北京?日

4、读了两则材料后,你有何感想?

充分暴露了列强的侵略本质,同时也反映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35、俄国的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

上述材料出自何人之口?

李大钊

2)

他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有哪些?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3)在近代史上,他与陈独秀共同领导了哪两大运动?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4)后来他被哪一军阀所害?

张作霖

36、中国共产党„„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制,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位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一)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打倒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

统一中国本部位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

这是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的宣言?中共二大

2)

宣言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什么重大问题?

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

宣言中提到的中国共产党的“目的”和目前的“奋斗目标”各是什么?

目的是:建设共产主义;目标: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1、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鸦片)战争领导权掌握在腐朽的封建统治者手里,他们和本国的广大人民处于尖锐对立的地位。他们不但不能利用在本土作战能够取得的有利条件。--„.反而使对敌方本来不利的条件变成了有利的条件。„..在整个战争中一贯地没有坚定的方针,和战不定„..封建统治者既然没有决心反对侵略者,既然在抵抗侵略的战争中仍然纵兵继续扰民,当然它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主要是由于社会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社会制度腐败集中地反映为清政府和军队里投降派活动的猖獗,在他的强烈影响下道光帝缺乏抵抗的决心。------中国经济技术落后明显的表现在军队的装备上。

徐凤臣《中国近代史》

根据以上材料,归纳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清政府腐败,和战不定,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

2、阅读下列材料:

1898年12月美国总统麦金莱递交我国咨文:“正在中国发生着的重大事件,美国并不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由于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由于我们国土有很长的太平洋海岸线,由于我们对远东的直接贸易日升月盛,我们有理由要求这方面的利益获得友好的待遇,我们的目的,是要用一切适当的、合乎美国传统的手段,来促进美国在该地区的巨大利益。

(1)

文中所提到的“正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指什么?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

(2)

此后,美国在何时采取了什么“适当的、合乎美国传统的手段?采取这一手段的目的是什么?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与列强享有同等的侵略权益,扩大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3)

美国采取的这一手段产生了什么影响?

各帝国主义国家先后同意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

3、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革命六年之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权威之帝国主义推翻,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诸多问题。这种革命,真实彻底的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中国之革命党经验不多,遂令反对派得尽其技,没有俄国那种好方法以防范反革命派,使其不能从中破坏。故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

(1)

材料中孙中山提到的“中国革命”指什么?

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2)

孙中山总结俄国革命的原因是什么?方法良好。

(3)

孙中山对俄国革命成功,中国革命失败的原因分析的准确吗?为什么?

(4)

不正确。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辛亥革命的失败,不仅仅是“方法”问题中国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4、阅读下列材料: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而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上清帝第五书》

(1)这段材料出自谁之口?他是在什么背景下讲的?

康有为

德国强占胶州湾

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背景下。

(2)“瓜分豆剖,”“揭竿斩木”的意思暗指什么?

“瓜分豆剖”指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揭竿斩木”指农民起义。

(4)

此次上书后,为呼吁救国,宣传变法,作者又采取了什么行动?

1898年,与梁启超在北京组织保国会,呼吁变法。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拳会蔓延,诛不胜诛,不如抚而用之,统以将帅,编入行伍,因其仇教之心,用作果敢之气。

材料二:“决计不将义和团剿除,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年力精壮者,即往招募成军。”

材料三:1900年9月7日,慈禧太后在太原发布上谕,宣称:“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拨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严行查办,务尽根除。”

(1)

材料

一、二中,请政府对义和团采取什么态度?为什么?

“抚而用之”即利用。

借义和团抵御帝国主义,同时达到削弱义和团的目的。

(2)

材料三中,请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由利用改为剿灭。因为利用义和团抵御帝国主义的目的没有达到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其进行剿杀。

7、阅读下列材料:

此时统治中国的是封建军阀,不是资产阶级。军阀政府名为独立政府,其实事事听命于帝国主义列强,不绨是他们的经理人,财政交通工业几乎完全操于国际帝国主义之手,而资产阶级所占者仅仅是日用品及少部分,帝国主义利用其在华政治势力,妨碍中国工业之展,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中共“三大”决议案

(1)

中共“三大”分析中国形式时,认为中国当前的主要敌人是谁?

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

(2)“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为了开展“国民革命运动”中共三大制定了什么政策?

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本党今天所提出的抗日救国的十大纲领,即是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具体的道路。”

材料二:“今天的抗战,中间包含着极大的危险性。这主要是由于国民党还不愿意发动全国人民参加抗战。相反地,他们把抗战看成指是政府的事,处处惧怕和限制人民参加运动,阻碍政府、军队同民众结合起来,不给人民以抗日救国的民主权利------。这种抗战可能取得局部的胜利,

然而决不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1)

上述决定出自哪次会议?洛川会议

(2)

根据材料归纳出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各自推行怎样的抗战路线?结果如何?

路线: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结果:国民党正面战场丧失失地、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丧失;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建立了一个个抗日根据地,严重威胁着敌人的后方。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讨袁宣言》

材料二:国会被毁------国体动摇,兴师讨贼----救我黔黎,以谋统一,以图应变。

-------非常国会议员通电

(1)

材料一中“一人冠冕”和“共和”各指什么?

前者指1915年12月袁世凯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后者指中华民国。

(2)

材料二中“国会被毁”“国体动摇”指的是什么?

指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破坏共和制度。

(3)

孙中山“拯吾民”和“救我黔黎”的斗争各是什么?

前者指护国运动,后者指护法运动。

10、材料一:中国现在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党„„共产党应加入国民党

——中共三大《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本党应当经常不断地对工人及一般劳动民众解释,中国人民要完全战胜帝国主义,只有推翻统治阶级,建立新的革命政权。

——1928年1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扩大会议决议》

材料三: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

——1937年5月31日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根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当时“共产党应加入国民党”?(2分)

因为当时“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党”。

材料二“推翻统治阶级”是指什么?为什么要推翻它?(2分

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它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促使共产党与国民党由合作到分裂到再次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后来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④以上变化说明在一定条件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关系是什么?阶级矛盾服从于民族矛盾。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材料二:整个过渡时期存在着阶级矛盾;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两条道路斗争。忘记十几年来我党的这一条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就会走到斜路上去。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集的全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5年1月)

材料三: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是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报》1966年5月4日

通过材料一内容分析,中共“八大”提出关于我国当时主要矛盾的论断的历史根据是什么 ?现实根据又是什么?(6分)

历史根据:符合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现实根据:由于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不仅消灭了资产阶级,也消灭了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要矛盾由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通过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分析,为什么将我国的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变为阶级矛盾?为 什么说是错误的?(4分)

由于党中央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再加上以后连续犯“左”倾错误,就提出阶级斗争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经过三大改造,中国最后一个剥削阶级——资产阶级已经不存在了,仍然以阶级斗争为主要矛盾就是错误的。

12、它是人民革命的建国纲领,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他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是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政府和全体人民的行动准则。

1)

材料中的大宪章指的是?

《共同纲领》

2)

当时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它的临时宪法的作用何时被取缔?1954年

13、.表一:1966年——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工业总产值

国家财政总收入

1966年

2534亿元

558.7亿元

比上年增加

17.3%

24.4%

1967年

2104.5亿元

419.4亿元

比上年下降

近10%

25%

1968年

2015.3亿元

361.3亿元

比上年下降

4.2%

13.9%

表二:197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

工农业总产值

3967亿元

比上年增长9.2%

国家财政总收入

809.7亿元

比上年增长5.6%

国民收入

2318亿元

比上年增长8.3%

表三:1975年国民经济回升情况(部分)

总产值或收入

比上年增长

工农业

4504亿元

11.9%

工业

3219亿元

15.1%

国家财政收入

815.6亿元

回答:①比较表

一、表二,你看出了什么,为什么?(4份)

-----①表一:1966—1968年国民经济状况部分统计显示出工业总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普遍处于下降状态:其原因是“文革”**扩到经济领域。表二是197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各项指标比上年有所增长;其原因是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批极左思潮,着手恢复国民经济而取得的“文革”中的最好局面。

通过表

一、表

二、表三的比较,你又获得了什么?你有什么看法?(3分)

----②表三对比表一表二,1975年国民经济回升情况统 计 对比上年各项指标都处于增长趋势:其原因是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这说明邓小平同志的思路是正确的。

③三表和示意图比较,你再获得了什么?你有什么认识?(3分)

-----③表一是“文革”冲击,国民经济下降严重,图四是在“**十年”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还取得了一些成就,表

二、表三说明调整、整顿才有国民经济的生机。图四是在这种调整、整顿中获得的成就,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的根基没有动摇;只有安定的政治环境,经济就可以发展,否则反之。

14、阅读材料:

材料

(一)“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材料

(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材料

(三)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1)

上述材料出自何人之口?反映的是我国哪一个历史时期的事?

毛泽东

(一)土地革命时期;

(二)抗日战争时期;

(三)解放战争时期;

2)

材料

(一)之后发动了什么起义?秋收起义。

3)

材料

(二)描述的是哪次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军民渡过了严重的困难时期,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15、材料:“甲午孝钦皇太后六旬万寿应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线扬历,备极一时着盛。”

材料:“1895年,京师城门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甲午”指哪一年?“孝钦皇太后”指谁?

1894年

慈禧太后

2、

材料二中“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指的是什么?

慈禧太后60寿辰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

3、

“割地求和”的结果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6、材料一:至恭亲奕忻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摘自《复陈购买外洋船炮奏折》

材料二:“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摘自《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三:“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斯萧然。一切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太平。”---摘自《拳匪纪实》

材料四:“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从之羁缚,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以期建立中华共和国

。”

-------摘自《革命》

1、

以上四则材料分别出自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

(一)地主阶级洋务派

(二)资产阶级维新派

(三)农民阶级

(四)资产阶级革命派;

2、

四个派别分别掀起了什么运动,结果如何?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

(一)洋务运动

(二)戊戌变法

(三)义和团运动

(四)辛亥革命;

3、

四个派别在对待清王朝的态度如何?

(一)

(二)

(三)基本上是主张维护清朝统治;

(四)主张推翻清王朝;

17、材料:陕北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讨伐全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决不宜以逆曰直„..

1、

材料中提到的“陕北事起”指的是什么?

西安事变

2、

张学良为什么有所行动?

根本因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直接因素----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

3、

材料中有“强邻压境”一句中“强邻”指什么?日本帝国主义

4、

此事件的最终结果如何?有何意义?

和平解决---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公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联合抗日的新局面即将到来;

18、材料

(一):“俄国不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材料

(二)“1861年的这场宫廷政变使那些最可能和外国人维持友好关系的政治家掌握了政权”

材料

(三)“对于中华帝国沿海省份的一些地方被几个欧洲列强所控制的非常事件,美国并不是一个袖手旁观者”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史实与哪一次战争有关?

第二次鸦片战争

2、

材料二中的“更多的好处”指的是什么?

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战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3、

材料二中的宫廷政变是谁发动的?文中的政治家与外国人是什么关系?

慈禧太后

政治家是外国人在中国寻找的替他们效劳的代理人;

4、材料三中的非常事件指的是什么?美国为何不愿做“袖手旁观者”?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

美国向与列强享有同等的侵略权益,扩大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19、材料

(一)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材料

(二)中国资产阶级虽然在某种历史时机可以参加革命战争,然而由于它的自私自利和政治上缺乏独立性,不愿意也不可能领导中国走上彻底革命的道路;

材料

(三)中国农民„..愿意积极地参加革命战争„..然而,他们小生产的特点,使他们的政治眼光受到限制„„他们不能成为战争的正确领导者;

材料

(四)中国革命战争领导责任,就不得不落到共产党的肩上„„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才最没有狭隘性和自私性,最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组织性„„因此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才能使革命走上胜利的道路;

1、

由材料一可知,中国的革命运动都具有什么性质?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2、

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例证材料二的正确性?

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但结果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3、

材料三主要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成立的?革命在哪一年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

1949年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0、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决议,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决议。

1、

上述材料出自何处?反映了我党的什么政策?

中共三大

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

当时我国社会性质如何?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为了完成这一革命,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进行了一场什么战争?北伐战争

21、材料

(一)“夷犯定海公守城,手轰巨炮烧夷兵。夷兵人城公步战枪洞公胸刀劈面。”

----张维屏《三将军歌》

材料

(二)“第念开仗以后,我胜法必添兵再战,我败,则尚可退回本境,法必不遂深入,亦尚不牵动大局,届时再徐议分界划定。

-----李鸿章《越事论》

材料

(三)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自知不逮,不可应战,只有议定。

------李鸿章《据实陈奏军情折》

1、

材料

一、

二、三各指哪次战争?

(一)鸦片战争

(二)中法战争

(三)甲午中日战争

2、

材料一中的“公”指何人?

葛 云 飞

3、

材料二中李鸿章对待此事的态度怎样?“大局”指什么?

妥协投降

暂时求和

22、至恭亲王奕忻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况今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其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继而试造。不够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1、

引文反映了曾国藩的什么主张?目的是什么?他在这一活动中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活动----洋务运动

2、

曾国藩的主张反映了哪个阶级派别的意思?这一派别在中央的代表是谁?

阶级---封建地主阶级

中央代表---奕 ;

3、

曾国藩等人的主张后期有什么变化?

有创建近代军事工业求“自强”转变为创办近代民用工业“求富”。

4、

剿发捻、勤远略各指什么?

剿发捻—泛指镇压人民起义

勤远略---帮助皇帝接触外患,进而维护清朝统治;

23、亲爱的同胞们!中国共产党以极大的热忱,向我国父老兄弟宣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辱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同胞们起来一致团结啊,我们伟大又旧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屈服的。起来,为巩固民族的团结而奋斗,为推翻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而奋斗,胜利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

1)

共赴国难的主要标志及其时间?

1937年9月下旬-----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公共合作宣言;

2)

共赴国难后,国共两党不同的战场抗战路线各是什么?

国民党-----正面战场----不发动人民群众的片面抗战路线;

共产党-----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人民战争路线)

24、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工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至,„..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北京政府教育部

1)

此次罢工**是什么?

五四运动

2)

材料中的“伪”说主要指的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学说

3)

引起此次罢工**的“近因”和“远因”个指什么?

“近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远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25、材料一:“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谈,至为欣慰。唯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周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决定,国家前途实利赖之。”---------蒋介石

材料二:“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

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材料三: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渝开幕,参加会议得出国民党以外,还有中国共产党、各民族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在共产党代表的坚决斗争和人民的压力下,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1)“渝”指的是哪座城市?

重庆

2)“周恩来先生来渝洽谈”具体指的是?

重庆谈判

3)蒋介石为什么邀请中共到渝洽谈?中共为什么去渝洽谈?

---蒋介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中共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4)恩来同志赴渝的结果怎样?双方签订《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5)材料三中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哪些具体内容?这些内容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实施为什么?

---和平建国纲领、根据民主原则整编全国军队、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等;

---没有得到有效实施,蒋介石公开撕毁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不断向解放区发动进攻。

26、毛泽东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直到现在的抗日战争,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敢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

上述材料中的哪些文字精辟地概括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2)

上述历史事件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什么精神?

顽强的反抗精神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27、„.各国在中国的任何所谓“势力范围”内阁口岸之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率收税,其税款概归中国政府征收;„.各国对于进入自己“势力范围”内的他国船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船舶之港口税,在其“势力范围”内所建筑、控制后经营的铁路上运输他国货物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商品的运费。美国主张将这个政策的内容应用到“中国一切地方去”,要求“利益均贴”。

1)

上述材料出自于哪国的什么政策?政策提出的时间?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

2)

最早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是哪国?最早成为西方列强的势力范围的是什么地方?

德国----山东

3)

这一政策的提出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各帝国主义国家先后表示同意美国的政策,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

28、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经济力量的增长,要求建立一个符合自己阶级利益的政权,在中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因为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关系比较密切,保持着较多的联系,因而选择了不流血的手段;而下层,因为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关系比较淡薄,选择了革命的道路。

1)

料中的资产阶级上层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哪一派别?为挽救危机掀起了什么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2)

文中的“下层”在这里指的是哪一派别?掀起了什么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3)

在此间,另一挽救危机的是哪一运动,领导阶级是什么?

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4)

上述各阶层救亡的结果如何?从结果中尼得到什么启示?

都以失败告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启示: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无法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29、-----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所以他们企图通过修约来达到扩大侵略目的。当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就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1859年下,英国和法国公使接口到北京换约,各率一直舰队到达大沽口„„

清军爱国官兵奋勇还击,重创英法舰队„„.英法舰队惨败的消息传到英国和法国。英法侵略者叫嚣:“实行大规模的报复”,“占领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让英国人成为中国人的主人!”

1)“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指的是什么?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主要指的是什么?

占领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30、“外甥是先皇帝的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上书

1、

尺带珠丹是唐朝哪一个民族的首领,是今天什么民族的祖先?

吐蕃

藏族

2、

清政府在清朝前期曾设种官职对这一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

驻藏大臣

3、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民族何时获得解放?党和政府对此地少数民族实施什么原则和政策?

1951年5月

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31、材料一: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住大清沿海至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南京条约》

材料二: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潮州、琼州等港口,„---《天津条约》

材料三: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马关条约》

1)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我国的东南沿海;

2)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说明列强的侵略控制整个沿海地区并深入长江流域;

3)

与材料一和二比较,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说明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伸向内地;

32、材料一:丞相李斯曰:“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噬种树之书。---《史记》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

1)

材料一中李斯的建议被哪位皇帝接受?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秦始皇

焚书坑儒

2)

材料而中董仲舒的建议被哪位皇帝接受?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

两位皇帝采取的措施虽然不同,但其根本目的都是什么?巩固中央集权,加强思想控制

33、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留了多少血,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指有者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此时正是我们中国用德先生的意思,君主第八年的开始,所以我要写本志得罪社会的原因,布告于天下。

1、“德、赛”两个先生“是指什么?德—民主

赛—科学

2、我们用德先生的意思废了君主是指什么?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

3、

陈独秀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德赛两先生为其指在哪一年?掀起了什么运动?

1915年

新文化运动

34、“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

材料是由谁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邓小平

中共十二大

2、

材料反映的内容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哪些挫折或失误后总结出来的?

大跃进运动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3、

材料的内容被确定为重大理论在全党起到指导地位是在哪次大会上?中共十四大

第二篇:中考材料题解析

1、请分析取得天宫一号发射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答:因素:①中国共产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战斗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③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综合国力明显增强;④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精神;世界人民的国际援助。

2、‘维护民族团结,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1)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为促进民族团结做贡献。(2)就是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3.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1)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经济实力的增强;科技不断创新,科技实力的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力有了极大的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发扬中华民族精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等等。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将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3)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应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必然要求;(4)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是实现经济跨越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5)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

5.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办?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

答: 1)我们中学生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创新意识;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等社会实践活动(如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2)口号或广告:(1)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2)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3)自主创新,以人为本。(4)勇于开拓进取,争做创新人才。

7、、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我们应该怎么做?

国家: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大科技和教育投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依法保护公民智力成果权;打击各种侵犯公民智力成果的

违法犯罪行为;完善科教创新激励制度。

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转变被动学习方式,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依据自身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进行创造性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创造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丰富想象力、创造力,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8、人大代表做什么?

会前:要深入调查、广泛征求广大人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收集人民普遍关心的大事要事,写成书面材料,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会中:代表人民审议各级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积极献计献策,代表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会后:自觉贯彻执行大会精神,采取多种形式监督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做好人民群众和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

9、国家性质、人大代表、人民地位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因此,人大代表的法律意识必须增强,人大代表的素质和民主意识需要不断增强,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真正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广大人民主要以间接的方式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

第三篇: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训练

1、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①上述材料引自哪个国家的什么文件、哪一年通过?这个文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②该文件限制了什么人的权利?又维护了哪一机构的权利?

③该文件有什么作用?④对英国政体产生了什么影响?(确定了哪一种政治体制?)

2、材料一: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议,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材料二:1938年夏至秋,英国首相张伯伦三次会见希特勒。第三次,与德、意、法政府首脑在德国慕尼黑城签订协定后,他飞回伦敦对群众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

材料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张伯伦政策的结果。

①慕尼黑会议召开于哪一年?②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③为什么说慕尼黑会议是个大阴谋?④张伯伦的预言正确吗?为什么?

⑤慕尼黑会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⑥简要谈谈你对材料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理解?

3、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世界历史》第一册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①上述材料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内容?

②这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③通过这次革命,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④明治维新前,日本政府的对外政策上什么?

4、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这标志着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世界性的技术革命。

回答:三次科技革命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由此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次革命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些影响?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以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远胜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二: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要领导"自由世界"。

材料三:二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为,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

①根据材料分析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②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6、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初中《世界历史》课本 ①这段史料摘自哪一文献?这一文献是何时由何机构发布的?

②这个国家为自由独立而进行过什么样的斗争?其领导者是谁?(1分)

③这一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意义?(1分)

7、.以下为《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我们应知道,此歌是歌颂一位中国伟人的。 现请回答:

①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1分)这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指什么?(1分)

②哪一次会议确定老人的指导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分)

③简要列举这位老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历史功绩(2分)(至少列出两点)

8、材料一:首先,从整顿改革危机最深的金融业开始,恢复银行的信用,使私人的现款又存入银行,重新流通。其次,在农业方面,政府让农民缩减耕地面积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偿。再次,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整顿。

--选自《世界历史》第二册

材料二: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尽成枯枝残叶;农业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美国一总统1933年3月4日就职演说》

①这些措施是谁实施的?②他就职时美国的情况怎样?③他上台后采取什么手段缓和这种局面?

④其目的是什么?

⑤采取以上措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9、法国大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侵略军的暴行,他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皇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皇宫的全部财富。„„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口袋都塞得满满的,至于那另外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口箱子。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这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

①你知道材料中的"两个强盗"分别是指谁?

②材料反映何时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③圆明园残迹给我们什么启示?

10、"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指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发生、发展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掘墓人的历史使命。„„"

①上述材料是谁为哪一个组织起草的什么文献的同内容?

②该文献何时发表?它的发表标志着什么?

11、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项 目

全国总产量

平均每人占有量

国民收入

358亿元

66元

粮 食

1.1亿吨

209公斤

15.8万吨

0.29公斤

材料二: “大跃进”运动破坏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土法炼钢浪费大,质量差。1958年底,全国生产钢1073万吨,其中300万吨土钢无法使用。由于从农业上抽调几千万青壮年劳力上山炼铁、炼钢„„1960年与1957年相比,农业总产值下降22.7%;粮食产量减少了1030亿斤。

材料三: 袁隆平,一个闻名世界的杂交水稻专家。他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每亩增产20%至30%,现国内已推广种植12亿亩,每年增产粮食300亿公斤。籼型杂交水稻技术,已推广到美国,日本,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被人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00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请回答:

①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前夕我国残破不堪的国民经济。试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3分)

②结合材料二概括“大跃进”运动给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哪些严重后果?(3分) ③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带来了我国乃至世界粮食产量的大幅增产。这充分体现了一个什么道理?(1分)

12、材料:"一八六三年元月一日起,凡在当地人民沿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

①这份文件的名称是什么?

②这一文件颁布的年份是哪一年?

③它有什么作用?

13、斯大林给丘吉尔的信说:"在法国北部开辟战场,不仅能牵制希特勒在东线的兵力,而且能使希特勒无法入侵英国。"

①开辟第二战场是在什么会议上决定的?②欧洲第二战场最终于何时何地开辟?指挥官是谁?意义如何?

14、材料1: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做到了。

材料2: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①根据材料一,指出1861年改革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②1861年改革是因为当时出现了什么危机?

③农民为什么会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15、材料:战败的德国由苏、美、英三国军队分区占领;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里,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①本段话引自何会议的内容?

②欧洲战争结束于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

③该会议还规定建立何国际机构?这个机构中五大常任理事国是哪几国?

16、材料一: “共同体的目标应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以及成员国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摘自《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材料二: 1975年,欧洲经济共同体(以下简称“欧共体”)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近年来,我国与欧洲联盟(由“欧共体”发展而来)的关系发展十分密切。欧洲的西门子等跨国公司纷纷投资中国。中欧间的经贸总额不断增长,增幅较大。

----教参等资料摘抄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课文分析“欧共体”成立的必然性。(3分) ②结合课文,试析“欧共体”的成立对世界政治格局和资本格局各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③如果说“欧共体”(欧洲联盟)的成立体现了当今的经济区域化发展趋势,那么,材料二的中欧经济交往,则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

17、林肯总统1858年一次演说中的部分内容:"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变成另一种东西。" ①文中的"房子"是指什么?

②"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分别是指哪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

③双方矛盾的焦点是什么?结果如何?

18.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般有三种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或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②它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

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7分)

说明:本题意在鼓励同学们独立思考,不论持上面三种观点中的哪一种,只要答出四点以上(含四点)的理由即可。

19、材料一: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世界文明最新成果的盛会。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行的世博会上,电话、发电机、冰库车等大量的美国科技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首次派代表参加此次博览会,展品有丝绸、茶叶、瓷器等。

材料二:2002年12月3日在国际博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上,成员国代表经过4轮投票,最终中国上海以54票对韩国34票胜出,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即将举办的这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费城世界博览会的举办也是为了纪念100前发生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一件大事,这一件事应该是什么?

(2)材料中所列举的美国展品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3)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获得“世博会”的主办权说明了什么?

(4)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请你为建设家乡的美好城市(或美好乡村)提出一条建议。

20、以下是古代一些法律条文: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六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杀一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三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杀一个首陀,(应同样立誓守戒)一年,并交出10头公牛和一头母牛。

①这是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

②体现了什么制度?

21、材料一: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歌曲《爱我中华》中唱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请回答:

(1)56个民族中的维吾尔族主要生活在我国的新疆地区,这一地区开始接受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是什么?

(2)56个民族中形成于元朝的是什么民资?

(3)56个民族中的藏族主要生活在西藏地区。为加强这一地区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在此设置什么机构?

(4)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5)请用一句话揭示材料二歌曲的主题. (6)结合当前形势,谈谈我们中学生应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22、材料一:2007年4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16家日本新闻媒体驻京记者联合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温家宝: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这种交往的规模之大、领域之广、影响之深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材料二: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9年9月21日在纽约会见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胡锦涛就中日关系发表五点意见:

一、加强高层交往,增进政治互信;

二、加强经贸合作,强化利益纽带;

三、增进国民感情,夯实民意基础;

四、加强亚洲事务合作,推动国际事务协调;

五、妥善处理分歧,维护有好大局。胡锦涛强调,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 (1)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请举两个中日友好交往来的事例。 (2)材料中提到“中日历史问题”,你知道近代以来日本发动参与的二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吗?试举一例说明其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3)五点意见中提到“妥善处理分歧”,你认为中日的分歧主要源于什么? (4)作为中学生的你,会为中日友好发展做怎样的贡献?谈谈你的想法。 (5)通过对以上主题的探讨,谈谈你的感悟。

23、材料:西方国家控制我们的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亚非国家的命运应该由亚非人民自己掌握。

①这是谁在什么会议上的发言?②这次会议是哪一年召开的? ③这次会议中提出了什么方针?

24、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控制世界。苏联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强国,从50年代后期起,也开始推行霸行主义政策。两国都走上了进行全球争夺的道路。80年代,美苏控制世界的能力下降。美苏关系由对抗转为对话,从紧张走向缓和。东欧发生变以后,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同年年底苏联解体。以美苏对峙和东西方冷战为特征的旧世界格局不复存在了。

材料2:1991年6月,南斯拉夫的两个共和国斯洛文亚和克罗地亚宣布独立。此后,南斯拉夫人民军同这两个共和国的武力量在克罗地亚发生大规模冲突。1992年上半年,随着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大批进驻南斯拉夫,这一武装冲突基本告一段落,但波黑的紧张局势愈演愈烈。近年来,巴以冲突不断。在亚洲,有印巴之争,南海领土之争。

材料3: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出兵,轰炸南联盟,我驻南使馆也遭到轰炸,造成重大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2001年4月1日,美国飞机撞毁我战机,我飞行员王伟壮烈牺牲,事后,世界人民对美国的这一行径进行了强烈遗责。

回答问题:

①根据材料1,请你说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②材料2说明世界新旧格局交替过程中出现的什么问题?

③材料3说明世界新旧格局交替过程中,世界还是动荡不安的,那么,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④当代世界人民面临的两大课题与重大任务是什么?

25、材料一: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91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欧洲战场战争结束。二战中英国、法国和德国死亡人数分别为37.5万、60余万和650万人,战争使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处于瘫痪状态,1944年法国工业产量只相当于1938年的40℅,1946年德国工业产量仅为1937年的34℅。 材料二:„„考虑结束欧洲大陆分裂的历史和创立未来欧洲建设之坚实基础的需要„„决定实现经济的强大和同步发展、并根据条约的规定建立一个包含单一稳定货币的经济和货币联盟„„决定建立欧洲联盟。——《欧洲联盟》 请回答:

(1)今年(2012年)分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结束多少周年?

(2)据材料一概括二战给欧洲带来的灾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单一稳定的货币”是指什么?

(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一个重要史实。 (5)从战争走向和平,从分裂走向合作,欧洲的发展历史给我国哪些启迪?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标志剃掉,那理发师的手应砍掉。"

①这部法典维护的是什么人的利益?

②这部法典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7、材料: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

--《田令》

①这是哪一个国家的法令?

②该制度规定土地所有权属于谁?

③该制度是当时什么改革中的一项内容?这一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 --恩格斯 ①文中所提到的"变革"指的是什么?

②这场"变革"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在哪一个首先国家兴起?

③在这场"变革"中被称为先驱是谁?

④试举出在绘画、诗歌、天文学和方面的巨人各一人?

29、有人说文艺复兴为西方从传统的中世纪迈向近代社会开启了思想大门,新航路的开辟为西方进入近代文明开阔了视野,提供了经济保障,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最终使西方迈入近代社会,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1)在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诞生了代表资产阶级思想的法律文献,你能列举出来吗?

(2)文艺复兴中不同的代表人物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一个共同的心声,这个心声是什么? (3)文艺复兴产生了许多文化名人、新航路开辟出现了许多探险家,资产阶级革命中诞生了许多革命家,政治家你最佩服其中哪一位?说说理由。

30、材料一: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随着刀光血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飞跃。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材料三多利羊

(1)材料一中所说“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是指什么?请举例说明这次“变革”是如何“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

(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什么?“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是从哪两种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开始的?

(3)材料三反映的革命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是什么?三则材料反映的主题最重要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4)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道理?作为中学生,你决定怎么做? (5)人类的发展过程也是能源消耗的过程。请围绕上述三则材料说说分别促进哪些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6)科技革命是一柄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给人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请举2例负面影响。 31题:

思想解放运动史革命的前奏曲,它吹响了新社会产生的号角;思想解放运动也是改革的动员令;它是社会变革的先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西方社会的近代化历程中,哪一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请列举此运动期间的文学作品。(最少两部)

(2)民国初年,我国经历了一次动摇封建正统思想根基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请简要评价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并举一例反映此思想解放运动的文学作品。

(3)反思近代以来的历史思想解放运动,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32题:

2010年3月5日12时5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的将“遥感卫星九号”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材料一: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 材料二: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邓小平

材料三:二次大战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江泽民

材料四: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孕育着新一轮重大创新突破和革命性变革,各国更加重视运用科技力量创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胡锦涛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1964年我国在第一次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开始探索和平利用核能,目前已经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指出邓小平在科技方面的重要论断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指出二战后“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的这次变革叫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在政治和经济发展方面的表现各是什么?

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训练参考答案

1、①英国;《权力法案》;1689年通过;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②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维护了议会的权利。③该文件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使国王不能滥用权力,为所欲为。④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2、①1938年9月。②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把苏台德割让给德国;③因为它是帝国主义国家英、法牺牲小国利益,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④不正确。因为德国得寸进尺,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后,接着又将侵略矛头指向波兰,加速了二次的爆发。⑤加速"二战"的全面爆发;⑥德国发动"二战"后,把战火烧到了英国。

3、①明治维新②资产阶级性质③日本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④闭关锁国。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发展进程高速化。用电脑上网查资料;使用手机通话。

5、①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扩张②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6、①《独立宣言》、1776-7-4 大陆会议②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而进行独立战争;华盛顿③标志着美国独立

7①“春天”喻指中国的改革开放。(或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1分)

“圈”指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分) ②党的十五大③土地革命时期,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答对两点就行)(2分)

8、①罗斯福②美国遭受到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政治、经济出现了严重危机。③实行罗斯福新政。④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缓解美国经济危机)⑤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9、①英国、法国②1860年火烧圆明园。③控诉了英法侵略者的暴行;警示国人“落后就要挨打”;要发奋图强

10、①马克思;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党宣言》②1848年2月。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1 ①原因: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政府肆意搜刮;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3分) ②严重后果:农业生产下降,粮食产量锐减;矿产、森林等不可再生资源遭到了毁灭性开发;1959—1961年出现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3分)③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分)

12、①《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②1862年③大大提高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13、①德黑兰会议②1944年6月;法国诺曼底海岸;艾森豪威尔;使德军陷入盟军的两面夹击之中。

14、①在尽量维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被迫实行废除农奴制制度的改革。②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③农民获得解放的同时,必须出钱购买份地,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

15、①雅尔塔会议②1945年5月8日③联合国。中、美、英、法、苏。

16、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壮大)(1分),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感到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抗衡美苏)(1分),促进经济发展,有必要加强相互间的合作。(1分)②“欧共体”的建立,有力地冲击着美国的霸主地位和美苏两极格局(1分)(或答“使美国的政治霸权衰落”亦可)。在经济上,资本主义世界由美国独霸变为“欧共体”、日本、美国三足鼎立局面。(1分)③经济全球化趋势。(1分)

17、①美国联邦政府②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南方种植园经济制度③焦点:奴隶制度的存废。结果: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8、(1)观点①正确(1分)主要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结束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冲击了封建制度,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是亚洲的觉醒的组成部分。

(2)观点②正确(1分)主要理由有: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制度的基础,列强在华势力依旧;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根本的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辛亥革命后,中国形成割据、混战、分裂局面,列强侵略加剧。(6分)

(3)观点③正确(1分)说辛亥革命的胜利或成功,主要是从其历史作用、功绩方面而言的。理由见(1)(或答:由于„„,从这些意义上而言,辛亥革命是成功的)(3分) 说它又是失败了的,主要是从它没有完成其历史任务这一方面而论的。„„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根本的,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3分)

19、《独立宣言》的颁布(美国诞生);第三次;中国的国力日益强盛,国际地位提高;加大对城市(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加大精神文明教育力度,提高市(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20、①古代印度。②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21、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管理西域,这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府的开始。回族。驻藏大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6个民族同属于中华民族,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努力学习;热爱祖国,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的行径;与少数民族朋友和睦相处。

22、鉴真东渡、阿倍仲麻吕来华、日本派出遣唐使来华;甲午中日战争:旅顺大屠杀;全面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日本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努力促进中日友好往来;努力学习,倡导和平理念。感悟:中日友好传统,历史悠久;当今中日关系的发展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落后就要挨打。

23、①周恩来;万隆会议②1955年③求同存异方针。

24、①标志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的彻底瓦解②总的特点是走向缓和,但世界并不安宁,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③威胁和平与安全的霸权主义仍然存在。④课题:和平与发展。任务: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5、73;67年。造成大量人员的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战争的正义性;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士兵的英勇作战。欧元。1993年欧盟成立。和睦相处,妥善处理边界争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斗则两败,和则双赢。

26、①答: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②答: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7、①答:日本。②答:属于国家。③答:大化改新。意义:标志着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8、①答:指文艺复兴运动,即资产阶级文化兴起。②答:14~15世纪;首先在意大利兴起。③答:但丁被称为文艺复兴的先驱。④答:绘画--达·芬奇;诗歌--但丁;天文学--哥白尼。

29、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人文主义。略。 30、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来带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电子计算机。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努力学习,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第一次:煤炭资源;第二次:石油资源和电力;第三次:原子能、太阳能。核武器的制造给人来安全带来威胁;工业污染。

31:、文艺复兴;《神曲》《哈姆雷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略;《阿Q正传》。启示:建设社会主义,首先要解放思想,把理论与具体国情结合起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进行指导;只有思想统

一、步调一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第四篇:工业革命材料题

两次工业革命主题综合材料题

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70-1861年英国煤产量变化图 1870-l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2分)

电力能源和内燃机动力;

(3)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1分)

环境污染;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1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发展科技的时候,要注意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科技。

三、19世纪中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下图所示交通工具是什么?其发明者是谁? 飞机;(2分)莱特兄弟;

材料二 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英国在几年时间内所实现的那种革命。谷物、煤炭、各种贷物的运输,几乎只需要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材料三 英国艺术家约瑟夫〃特纳画出了汽车的速度,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了音乐……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粱的开幕式时,乐队演奏:“好啊!英雄来了!。”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四 l931年,爱迪生逝世,全美各地同时熄灯1分钟以示哀悼;1999年l2月26日,爱因斯坦被20世纪的最后一期《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不同时期的煤炭、石油产量呈现怎样相同的变化?(1分)分别简析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

上升幅度大;煤炭用量的上升,主要是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石油产量的上升,主要是因为内燃机的发明和大量使用。

(2)根据材料二,列举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具体影响。(4分)

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于人之间的交流。 (3)材料

三、四表达了人们对科学和科学家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热爱、崇敬等感情(有理即可)。

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2)列举两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器方面的重大发明。(4分)

电灯、电话、电报等 (3)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其广泛使用有哪些影响?(4分)

①推动了交通行业的发展,间接导致了飞机,汽车的出现,改变了船舶动力来源,使船舶的航速大大提高,使全球的工业化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②导致大量开采石油,让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危险,广泛使用使空气质量恶化,污染环境等。(两个方面回答)

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两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 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各种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

材料三:苏联的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飞入太空的人,美国人随后又登上了月球,中国也在2004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①材料一中所说的革命是指哪一次革命?这次革命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 ①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轮船、火车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②材料二中所说的以电为能源的新发明有哪些? _②电灯、电话等。 ③材料三中所提到的技术属于哪一次科技革命?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 ④三则材料说明什么道理?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 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

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请回答:

(l)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1分)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1分)

工业革命(或第一次工业革命);因为这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

材料一 美国华裔能源部长朱棣文曾说:“第一次工业革命让人类摆脱劳力与使用牛马等动物帮忙的生活,但成本却带来让人类暴露在二氧化碳的污染下。下次工业革命将会使人类在享受便利能源之余,对于环境的污染也会相对减少。”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1

材料三 (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 “让人类摆脱劳力与使用牛马等动物帮忙的生活”的重大发明是什么?“让人类暴露在二氧化碳的污染下”的能源是什么?“下次工业革命”中的“便利能源”是指什么? (3分)

蒸汽机

煤炭

电力

(2)根据材料二回答,1870年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1913年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超过英国,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2分)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1分)

原因:①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鼓励创新。(或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重视并采用最新的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分)②美国内战(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1分)

英国满足现状,坐享其成,不重视技术创新和应用,科技投入少等。

(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什么认识?(1分)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竭之源;要保护发明创造;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答任意一点,意思相近即可。

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近代„„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我们知道,我们将制造出越来越完善的机器;这一点,是以前的人们所未曾认识到的。 ——【美】沃尔特·李普曼:《道德序论》

材料二: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但是,英国控制着100万匹马力的蒸汽机,依靠1700多万枚机械化纺锤,每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挖掘了数量达5000万吨的原煤„„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英国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工厂”。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时代:1789——1848》 请回答:

(1)近代史上第一台真正意义的机器是什么?(1分)它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一场革命的开始,依据材料一,

说说这场革命的基本特征。(1分)

珍妮机(珍妮纺纱机)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2)材料二中大量原煤的挖掘与这场革命中的哪项发明有关?(1分)它对人类社会进程有何影响?(1分)这项发明也带来了交通领域的变革,请举例说明。(1分)

瓦特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1分);把人类带进蒸汽时代(1分);火车(蒸汽机车)或汽船(蒸汽轮船)

(3)依据材料二,谈谈这场革命带来的影响。(2分)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分);造成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七、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世界性大国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材料一:英国的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制度,这个制度保证让社会„„最大程度发挥创造力;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种称为“珍妮 机”的纺纱机,1785年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

(1)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基本因素。(4分)

英国比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或建立 资本主义制度,或确立君主立宪制)(2分)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2)图一中的人物被美国人称为“国父”,图二是19世纪60年代与之其名的总统,他们分别是谁?(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对美国历史的发展共同的作用(1分)

华盛顿(1分),林肯(1分);推动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三:1871年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随后派人到欧美考察教育。考察团回国后,明治政府决定推行全民教育政策,逐渐在全国建立小学、中学、大学和工业、农业、商业等实业学校及师范学校、业余学校等,重点普及小学教育,搞好师范教育。创办东京大学,设立法、理、文、医等学部,成为当时输入近代科学,培养造就科学技术人员的中心。为学习欧美科技,还高薪聘请外籍教师。

明治政府各部门中,文部省经费开支最多,政府逐步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拨款, 不惜重金建设学校。 ——王斯德主编《初中历史教师用书》

(3)根据材料三,概述明治政府文化教育的主要措施。(2分)你认为这些措施对促进日本发展有什么作用?(1分)

推行全民教育政策;加大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各级各类学校;输入欧美科技和人才。(答对其一得1分,最高不超过2分。)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培养各种人才;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向欧美等先进国家学习。

(4)综上所述,大国崛起的历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2分)

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维护国家独立和统

一、重视科学和教育、善于学习

八、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谁能够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先机,实现经济的飞跃发展。某中学初三(5)班准备开展“探寻科技文明的足迹,勇攀科学技术的高峰”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

【开启工业之门】

2 材料一 英国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正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瓦特,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 【进入高科技时代】

材料二 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反思过去岁月】

材料三 工业化之后,伦敦的工厂如雨后春笋,高大的烟囱林立,处处浓烟滚滚,能见度极低。„„(其他城市)正如恩格斯说的,“凡是可以用来形容伦敦的也可以用来形容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形容所有的大城市”。在19世纪后期的英国,呼吸系统的疾病,特别是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和气喘等,已成为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1873年、1880年和1892年,伦敦相继发生由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先后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 ——梅雪芹在《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

材料四 各国温室气体的相对排放量为:美国30.3%.欧洲27.7%.俄罗斯13.7%„„

材料三:见下图(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中的英国陈列馆)

【以史为鉴促发展】

(4)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瓦特在英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贡献。(1分)

贡献:瓦特改良蒸汽机,为机器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请以第

一、

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各一例,论证材料二所表达的观点。(3分)

第一次:火车、轮船;第二次: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电影等;第三次:移动电话、互联网等。(各举一例即可

(3)依据材料

三、四,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1分)

环境污染、公共健康问题突出。(任意答1点即可

(4)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1分)

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总结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使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1分)

九、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1)据《广州日报》消息:来自剑桥大学赠送的一株“牛顿苹果树”移植将在汕头大学扎根„„这与材料一中的哪一个科学巨匠相关?(写出序号,1分),其重大的科研成就有哪些?(至少列举两项,2分) 图A,发现了“万有引力”,创建数学微积分,力学三定律(写出两点即可)

(2)材料二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情?“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英国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2分)

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

(3)依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在英国陈列馆中 “这些神奇的机器”使用的动力机器是什么?这种动力机器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

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4)在当时,各国要把世博会展品运往展览地可使用哪些最为先进的交通工具?(2分) 汽船和火车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原因(2分),由此得到哪些启示?(1分)

原因:政治上,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经济,率先进行并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2分) 启示:注重制度的完善和创新、重视科技发展和创新(1分)

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让我们沿着科技的发展轨迹,结合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有关史实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 【知识再现】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把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结合后在动力方面的重要发明成果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2分)

成果:改良蒸汽机的发明。(1分)意义: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三次科技革命中,得到发展或大规模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各举一例)(3分)

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原子能、太阳能等。 【能力提升】

(3)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请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关系:各领域相互渗透(或相互促进)。(1分)史实: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新材料和火箭技术是空间技术的基础,空间开发又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也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历史感悟】

(4)科技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这说明了什么道理?(1分)

科技是一柄双刃剑。

材料二 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第五篇:历史专门:工业革命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就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以坐汽船浏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1)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何时?这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其深度与广度而言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举出二例说明人们今天仍然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恩惠”。 (3)材料二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思考? 答案:

⑴ 19世纪70年代;(2分) 电力的广泛使用。 (2分)

⑵ 深度: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2分) 广度: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2分)

举例:如电灯、汽车(学生举例只要切合题意即可适当得分)。(2分) 电灯和汽车在今天的生活中仍给我们带来光明和交通的便捷。(2分)

⑶ 技术进步与环境恶化问题。(1分)

思考:使用先进技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应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要切合题意即可给分)。(1分)

2、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有过三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享受着科技所带来的成果,感受着科学技术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神奇而巨大的力量。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次工业革命相继把人类历史带入了什么时代?你能分别说出它们都有哪些成就吗?(各举2例) (2)这些成就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3)请你谈谈如何从自身做起尽量减少这些负面影响?

答案:(1)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成果有火车、汽船、珍妮机等。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成果有汽车、飞机、电话等。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成果有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基因工程等。

(2)如空气污染、交通堵塞,资源过度开采等。

(3)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使用环保产品,

1 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等。 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全国划为三府七十二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反映的是哪方面的举措?(2分)

(2)除上述内容外,这一历史事件还有哪些内容?(举一例)(2分)

(3)从促进国家发展来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4分) (1)日本明治维新。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3)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发展经济等。 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二: „„在电力的运用上,电报、电话、电灯、电梯、电影放映机等新兴电器相继问世,电报电话公司.电影公司等企业纷纷建立。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电报、电话等新兴电器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2分)

(3)两次工业革命都出现了新能源,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这两个新时代分别是什么?(4分)

(4)学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以后,你有何感想?(2分)

一战启示:世界大战的发生是整个人类的悲剧,一切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都是对人类社会犯下的罪行;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社会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规范请假的通知下一篇:高压电缆头制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