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旅游企业改革论文

2022-04-2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国有旅游企业改革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市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基础上,市场主体——企业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也逐步提升。以国有旅游企业为例,国有旅游企业作为一种典型的服务型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以最大程度上匹配市场发展水平、增强自身竞争力为目的,最近几年国有旅游企业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上开始进行改革与创新,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国有旅游企业改革论文 篇1:

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发布三大报告

11月2日下午,第三屆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报告发布会在济南召开,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山东省发改委、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分别发布了《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报告》和《2019中国企业传播分析报告》。同时,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办组织编辑出版的《国企改革历程1978-2018》和《改革实践:国资国企改革试点案例集》正式首发。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表示,希望通过报告的发布,向社会各界介绍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关方面的工作情况,同时也拉开论坛交流对话的序幕。

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由主报告和15家中央企业分报告构成,遥相呼应、点面结合,全面展示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情况。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明星表示,企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主体。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顶梁柱”“压舱石”的作用,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报告显示,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勇于自我改革,着力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改进监管方式 ,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充分激发企业活力,以点带面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充分发挥改革合力 ,全面加强国有资产监督工作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 ,出台有关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加大创新创造力度 ,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绿色共享发展,加强党的领导以高质量党建保障高质量发展。

得益于此,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主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央企业利润增速超过收入增速,提质增效成绩凸显 ;聚焦主业实业,收入及占比不断提升;协调发展有序推进,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素质显著增强;创新发展全面发力,产业链向高端迈进 ;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日趋完善;稳步推进国际化经营,开放发展实力不断增强;严守经营发展底线,风险防控工作扎实有效;贯彻绿色共享理念,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企业发展强根固本 。

主报告指出,下一步中央企业应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并取得良好成效。其一,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优化企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其二,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其三,不断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调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人才积极性。其四,切实增强协同创新效应,培育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其五,着重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布局企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其六,切实做好重大风险防范,严守企业高质量发展底线。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地方也在行动,山东正是勇立潮头者之一。2018年1月,国务院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全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山东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周连华发布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报告》显示,山东省新动能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6年的39%提高到2018年的48%,“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6年的20.7%提高到2018年的25%左右,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

山东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背后是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周连华介绍说,山东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存量变革与增量崛起,从供给侧发力,坚定淘汰落后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十强”产业集群。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报告》显示,山东集中力量布局一批重大创新载体。省财政每年至少拿出100亿元,实施省级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海洋大科学中心、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等高层次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跻身世界海洋科研领域前五强,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21家,省重点实验室244家。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瞄准“十强”产业和前沿技术领域,实施重大关键技术产学研协同攻关,尽快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瓶颈。2018年,全省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176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64项,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751件。集中力量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91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878家。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报告》还指出,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国企“倒计时”改革,3年内省属企业混改户数和资产占比均超过75%,资产证券化率达到70%,改出“国企资源+民营机制”的新优势新活力。

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山东推出了一批项目进行推介,包括130个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其中“十强”产业合作项目105个,总投资约7300亿元;还有25个园区类项目,主要涉及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此外,还筛选了82个资产优、企业优、资源优的混改项目,涉及重要权属企业72户,涵盖了资源、海洋、服务业、检验、勘探等行业和领域。

报告研判中国企业舆情走势倾向

当前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传播,离不开媒体的鼓与呼。继去年发布国企舆论传播分析报告之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和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此次扩展企业样本,发布《2019中国企业传播分析报告》,对2018年全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国资国企、民营企业、在华外资企业的舆情进行跟踪和分析,以助力企业调整发展战略,完善自身建设。

新华社《經济参考报》总编辑张超文在会上介绍说,2018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舆论对中国企业关注热度持续高位,整体报道量较此前年份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国资国企报道量不断创新高 ;民营企业热点舆情多,搜索指数平均水平最高;外资企业报道总量整体平稳。

《2019中国企业传播分析报告》显示,从舆情走势来看,2018 年以来,以改革开放 40 周年、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民营企业座谈会、外商投资法出台等为标志的重要时间节点,相关报道热度明显增加。

在舆论倾向方面,包括中国企业成就、结构升级、国际竞争力提升等正面舆情占据主流。其中,国有企业全年持续开展了多项主题宣传活动,国企改革的良好舆情态势进一步巩固。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以来,主流媒体不负担当,在提供权威信息、传播主流价值等方面持续发力,共同营造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舆论场。”张超文指出。

展望下一阶段舆情研判,《2019中国企业传播分析报告》认为,总体看来,2020年国内外环境依旧复杂,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交织,将给企业带来持续影响。为此,建议,第一,顺应经济大势,加速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第二,主动设置议题,做好企业品牌形象传播。第三、运用多种手段,进一步提升传播影响力。第四,制定应急预案,增强舆情风险防控能力。

两大新书聚焦国企改革进展成就

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尹义省在现场发布了两本最新出版的关于国企改革的书籍。

其中,《国企改革历程1978-2018》是国资委政策研究制订部门组织编写的国企改革史类专论,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近80万字,分上下两册,完整记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企改革40年极不平凡的历程,系统总结国企改革40年的政策、实践、成就和宝贵经验,特别是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取得的新的重大进展和历史性伟大成就。

国资委改革办和国资委新闻中心组织编写的《改革实践:国资国企改革试点案例集》,由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近27万字,通过51个案例,系统展现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中央企业兼并重组,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中央企业信息公开,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几个方面试点工作最新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据了解,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已在北京成功举办两届。此次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于11月2日-4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由国务院国资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新华社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山东省国资委、济南市人民政府、经济参考报社共同承办。1400余名政府、企业界人士及专家学者将围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讨论交流“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形象”、“科技创新”、“改革创新”、“5G时代”等热点话题。

作者:本刊编辑部

国有旅游企业改革论文 篇2: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创新探讨

摘要:市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基础上,市场主体——企业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也逐步提升。以国有旅游企业为例,国有旅游企业作为一种典型的服务型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以最大程度上匹配市场发展水平、增强自身竞争力为目的,最近几年国有旅游企业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上开始进行改革与创新,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文章阐述国有旅游企业创新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必要性,找出其现存的问题、给出对应的优化举措,希望对国有旅游企业改革起到相应的作用。

关键词:国有;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一、旅游业的行业特征

(一)旅游业的特点

旅游业的具体发展水平是直接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挂钩的。当经济水平逐步提高时,百姓才会拥有充足的金钱、精力、时间去选择其它方面的爱好。当下,百姓生活水平正逐步提高的状态,这也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第三产业的活力。旅游行业的兴衰与经济水平同向变化,经济发展越快,旅游业则越旺盛,反之则可能萎靡不振。

(二)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特点

通常来讲,旅游业的职工大多是青年人员,此类人员不仅思想超前,且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此类人员对于各类事物的整体接受能力很强,也能够更好的匹配时代的发展。在旅游业逐步发展的基础上,此类人员也开始发展起来。对于旅游业人员来讲,较高的旅游文化素养与知识储备是必要的基础,而此类旅游从业人员也大多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因此其与当代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匹配程度是很高的。

(三)经营旅游业的特点

旅游业本质上属于服务业,所涉内容很广,因此旅游公司在招聘培养旅游人才的基础上同样需注重管理人才的发展。与其它行业比较能够发现,旅游业整体薪酬偏高,因此其在服务人员方面的素养也会有相应的要求,这便需要旅游人员进一步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与专业素养。不过旅游业也相对特殊,整体的人员流动性很大。举例来讲,导游外出带团时,和上层领导之间无法直接接触,这样便会导致彼此之间的沟通较弱,而公司在导游方面的整体管理程度也相对较低。

(四)依然存在专业人才不足的现象

旅游业从业人员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便导致人才难以长期留存下来。因此旅游业在高素质、专业人才方面的渴求程度是很大的。旅游业属于中国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产业,人才队伍在持续壮大,所以在人才方面的需求也很大。而这均能反映出当下旅游业的人才缺乏。

二、国有旅游企业创新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国有旅游企业的市场份额具有恒定性,当市场份额处于固定体量时,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借助产量的提升来增大销量。但国有企业也需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为了解决市场份额恒定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创新成为国有旅游企业获得发展的重要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推动国有旅游企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如果企业能够投入一定的培养成本和一定的研發费用,且该投入能够不完全以成果为导向,才可能形成创造性的成果。创新初期,对该事物的投资回报率可能会非常低,甚至没有回报,这个时候如果企业的决策者能够顶住压力,继续进行稳定的投入,才可能打破原有的市场份额的划分,获得更大的利益。这一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能够合理的评价人才资源对企业的贡献,让绩效管理形成正向反馈,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

三、国有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绩效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下来看,诸多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的认知水平均是较低的,直接将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划等号,但是涉及绩效考核的计划制定、内容实施等各项内容,其本质上均是绩效管理。关于员工方面的工作判定和考核工作,仅为绩效管理活动当中的部分内容,并非是全部。所谓绩效管理,是关于员工工作方面的体系化考核标准体系,并非是员工方面的自主、相互评价的简单堆砌。若企业方面无法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方式引导员工的工作,则可能造成员工无法清晰定位工作,关于评价方面也仅仅是简单的敷衍。所以,企业必须关注绩效管理措施的应用,让其发挥应有的效用。

(二)旅游企业战略不实的问题

一些新兴旅游公司的文化氛围较差,也无专门的企业文化来引导员工发展,甚至没有确定出企业的使命与发展愿景,此种状况下员工的凝聚力自然会很低。但是就当下来看,一些旅游企业在企业文化方面的整体关注程度是很低的,关于文化方面的培养仅仅是表面文章。

(三)缺乏专业人才

当下诸多的旅游企业均处于求贤若渴的状态。管理层人员的经营理念落后,导致企业整体的发展规划不明确;前端的工作人员服务理念较差,整体服务质量水平偏低,最终造成游客整体满意度的偏低。对于旅游企业来讲,其无法拥有专业人员的原因很多:首先,各大高校关于旅游专业的设置偏少,人才的专业培养无法匹配市场需求;其次,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此外,我国国有旅游企业内部约束较多,由于用人机制的限制,无法招进更多的专业人才。

(四)绩效管理指标不合理、考核人才的指标不合理

从大多数国有企业绩效管理情况来看,国有企业内部对于员工的考核指标基本一致,几乎都是根据员工的业绩来评价员工的。从目前来看,旅游企业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关于旅游业整体的发展,企业方面需按照自身特色设置相对完善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实现对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以此来确定出企业发展方面的具体目标。

对于绝大部分的旅游企业来讲,其内部无专门的人才考评制度。关于人才的具体考核评价也无明确的标准,所有的工作均是管理层的主观决定,这便导致各类决策具有主观、片面的特点,无法很好的实现对人才的利用。此种状况下,员工的工作需求领导不重视,员工整体的工作热情会降低,同时企业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也会降低,最终造成的结果是绩效考核无法展现自身效用,企业的发展也相对滞后。

四、加强国有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人本管理,即基于“人本”理念发展而来的人性化管理。其需要景区将员工当作重要的资源,在秉持“人本”理念的基础上尊重员工理念,最大程度上维护员工劳动权益,用积极向上、凝聚力高的企业文化提升员工的发展信心。此类方式一方面能够提升员工的发展自信心,同时也能够增强员工的忠诚度,真正把企业当作是自己的“家”,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做贡献的基础上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服务。

(二)建立事业部式结构,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从国有旅游企业方面来看,关于部门方面的设置大多是职能式结构,此种模式下部门间的协调性偏低,人力资源所发挥的作用也有限。对此,国有企业可改革现有结构,设置事业部式结构:对于日常的工作仍旧使用职能式结构,借助业务的分配来划分人力资源,举例来讲,对于某个大项目,可直接抽调不同职能部门的人员来参与到项目组当中,这样便能更好的借助项目工作的开展展现出不同员工的优势,之后具体的进行岗位的划分,优化企业总体的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搭建业务财务一体化模式同样能够一定程度上扩大财务人员的职能范畴。当下很多国有、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和企业业务之间是分离的状态,财务的工作仅仅是出现各类经济活动时,相关人员直接到财务进行报销,关于其中的具体事件,财务人员无从了解。此种状况下,财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会逐步降低,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对此,若可构建事业式结构进而发展业务财务一体化模式的话,便能够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参与程度,在减少企业支出成本的同时优化企业的工作效率。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

从国有企業方面来看,整体人员流动速率很低,所以国有企业可以在优化物质、福利条件的基础上,从“人本”理念出发,提高员工的企业参与感。岗位设置方面,国企的流通度也很低,诸多人员可能会持续担任自身岗位几十年。此种状况下若无法充分展现“人本理念”,提高员工的主人公意识,则企业的各项工作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可搭建相应的信息交流平台,提升员工、管理层之间的沟通频率,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

(四)引入社会资本,学习先进的资源绩效管理经验

中国一直以来就是公有制经济,但是当部分国企变成行业垄断企业的时候,对应行业的产品竞争力均会降低。此种状况下若能够实现社会资本的融入,优化现有的所有制经济成份,便可更好的为国企的发展增添活力。除此之外,当纳入社会资本后,国有企业的竞争对手也会相应增加,也有利于提高市场的竞争活力。而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讲,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是主要的竞争力,这便需国有企业不断进行改革,在优化自身竞争力的基础上为企业的发展更好的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童斌.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创新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20(02):53-54.

[2]李翘楚.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J].管理观察,2020(02):28-29.

[3]尚鑫.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9(19):88-89.

[4]邹晓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14):76-77.

(作者单位:珠海大横琴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作者:赵春丽

国有旅游企业改革论文 篇3:

旅游业向民资开放重在产权激励

旅游产业改革的重心并非管理体制改革,而是产权改革。旅游产业振兴的根本并非经营权的开放,而是产权激励。

6月29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宣布旅游业“向民间资本全方位开放”,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第一次,标志着中国旅游产业进入“自由化”的市场经济新阶段,验证了笔者2011年作出的“中国旅游有望提前实现贸易自由化”的预判。

《意见》体现着国家旅游发展战略正在发生重大转折,即产业改革由增量改革转变为存量改革,政府行政部门的工作从以政策优惠为主转变为以健全市场体制为主。1976—2006年旅游业改革的本质是增量改革,产业发展模式是粗放地投入大量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环境等资源,结果是投入太大,成本太高,不可持续。

到2008年年底,4万亿刺激政策出台后,旅游业被赋予“刺激内需”使命,2009年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旅游市场一度兴旺,但行业繁荣很快就被2010年二季度的恶性通胀所吞噬。2010年《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其中规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但是缺乏细则,民资疑心重重。2011年下半年旅游市场陷入严重萧条。

此次《意见》的亮点有四:一、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明确自由准入、自由竞争,“清理限制跨区域旅游经营的地方保护壁垒”,民企和国企开始享有同等待遇,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车船旅游业、旅游装备和用品制造业,此举将对旅游企业IPO有重大利好。

二、支持民资参与国企改制。《意见》规定:“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旅游企业的改制重组。”除了个别央企和地方大型国企之外,绝大多数的旅游国企实为中小企业,民资大举并购旅游国企在部分省市实际上已普遍开展。

三、旅游土地“松绑”和市场化。《意见》规定:“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民间旅游投资的土地保障力度……要统筹考虑旅游项目用地需求,合理安排用地指标。”这是旅游地产开发重大利好的政策信号。同时,由于旅游局的自我定位是“积极协调”,所以,企业应结合不同地区特性,审慎地进行差异化分析。

四、为民资护航。《意见》规定:“为民间旅游资本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产业自由化改革必然引发行业利益的重新洗牌,《意见》对民资护航,意义非常深远。

但是,《意见》令人遗憾地“回避”了产权问题,《意见》规定:“对于民间资本独立或参与建设形成的旅游景区,切实保障其经营管理权益。”但仅仅保障经营管理权益,是远远不够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严格界别“文化产业供给(市场属性)”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公益属性)”,产业的归市场,服务的归公益,显然,旅游景区归市场,自然文化保护区归公益。因此,民资独资或控股的旅游景区,其私有使用权、收入的私享权、自由转让权应该明确落实到个人,并得到明文保障。对那些不以保护为第一目的,稀缺性不强和省级及其以下的旅游景区,政府应该鼓励实施整体出让或转让。

旅游产业改革的重心并非管理体制改革,而是产权改革。旅游产业振兴的根本并非经营权的开放,而是产权激励。旅游业向民资全面开放,就是坚定不移地进行产权激励。笔者相信,产权改革将很快启动,旅游产业亦将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裴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士官学校学风建设论文下一篇:农机化新农村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