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2022-11-04

2018年11月在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上,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劲松院长指出: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 教育改革只有进入课堂的层面, 才真正进入深水区。课堂不变, 教育就不变, 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 高职的教育才能真正发展。课堂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主要渠道, 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因素, 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水平和发展。如何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基础及其内涵

(一)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是从基础教育延伸至高等教育的。在19世纪末,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针对当时基础教育呆板的教学方法, 提出了“新三中心论”, 即“儿童中心”, “活动中心”, “经验中心”取代传统教育的“课堂中心”, “教材中心”和“教师中心”。他反对机械式的教学模式, 反对教师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儿童。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等口号, 主张儿童应该在实践和体验中获取知识, 而教师只需要创造充分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即可。他认为培养出学习者自习的能力是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他的这些教育理念对中国近代的教育起着重大的影响。

1952年, 基于对人的潜能和自我实现倾向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首次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当时的教育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他强调非指导性教学。他认为,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学校和教师应本着人本主义的精神关注每个学生并“共情式”地理解学生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自己承担学习的责任和选择学习的方法, 教师只是“不明确”“非命令性”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为学生创造可学习的氛围。罗杰斯还认为, 非指导性教学的核心是赋予学生“安全感”, 情感领域是促进学习的关键因素,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正面影响。

(二) “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而言, 主张从教师的“教”转向于学生的“学”。学术界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外延诠释不同, 但其基本内涵却是一致的。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归纳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和中心者, 教师只是引导者和辅助者;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和谐的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教师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给与学生理解和尊重。

二、高职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 高职课堂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高职院校大多数课程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 即, 为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 以单向性的知识灌输为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大多数采用讲授法教学, 即老师在教室内集中授课, 教学以教师为主, 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是老师“独舞”的舞台, 学生只是旁观者, 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经常忽视对学生“学”的有效性和差异性。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 课堂就会变得沉闷、枯燥, 最后多数学生变成了“低头族”。即使是采用多元化教学, 由于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课前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及较强的理论支撑, 最后往往也是流于形式, 对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作用微乎其微;教学内容陈旧, 不能反映本专业最新的发展动向和理论成果, 脱离行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传统的教材多偏向于理论和系统性, 弱化了应用技能的训练, 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多数教师通常按照也依赖于滞后的教材准备教案, 向学生一刀切式地传授知识, 因此教师的讲授往往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 然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学生摄取的信息量也与日俱增, 对教学内容的诉求则越来越高。上述的矛盾对学生学习起到反面的作用;师生关系淡漠;随着时代的不同和个性化的发展, 学生对老师的尊重程度已不比以往, 而教师的某些权威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 这导致了师生的关系淡化, 同时由于课程教学模式的变化, 师生实际交往的时间减少, 情感交流机会不多, 缺乏相互的了解, 一学期下来, 老师不认识学生, 学生不知道老师名字的情况比比皆是。在课堂上, 部分教师只一味地传输知识, 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和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忽略学生情感和心理的变化, 对师生关系造成负面的影响, 从而不利于课堂和谐气氛的形成。

(二) 调查问卷的分析

为了切实了解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做了一次针对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18级三个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涉及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师生关系等方面。数据如下:

对“课堂教学满意度”的选择上:36%的学生选择满意, 47%的学生选择“一般”, 17%的学生则选择“不满意”;在“现有教材是否引起学习兴趣”的选择上:53%的学生选择“一般”, 只有38%的学生选择“满意”, 其余的是“不满意”;在“教材哪方面存在不足的地方”的选项中, 43%的学生认为内容不够新颖, 31%的学生认为内容与实际脱轨;26%的学生认为内容对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关联不强;在“增加课堂内容吸引力”的选项中, 30%的学生选择“引导学生讨论互动”, 66%的学生选择“引入热点问题并与课堂知识点相结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 学生则都选择了“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样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在“喜欢的教学方式”上;34%的学生选择“以老师讲述为主”, 47%的学生选择“师生互动, 老师启发为主”, 而只有19%的学生选择了“以学生为中心, 因材施教”的选项;在“自主学习讨论和教师讲授的比例安排”上, 在“教学手段的偏好”上, 选择“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选择比例较高, 占了71%, 选择“传统教学”手段的只占了29%;对“课堂气氛是否会影响学习”的选择上;认为“会”的学生占了72%, “不会”的占了17%, 剩下的学生则选择了“不确定”;在“情绪是否影响上课效率”选项中, 64%的学生选择了“会”, 剩下的学生则认为“不会”;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否对学习有帮助”的选项上, 认为“是”的学生占了76%, 觉得“不确定”的学生是15%。而只有9%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不会影响学习;对“任课老师角色定位”上, 37%的学生选择“知识的传输者”, 而63%的学生选择了“知识的传输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这一选项。

上述的数据表明:学生对课堂的总体满意度不高, 具体表现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上。他们普遍认为教材内容过时、沉闷, 不利于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教学方式单一, 倾向于师生互动的多样化教学方式;认为良好的情绪和师生关系对学习有正面的影响, 对教师的要求更趋向于多面性。这也说明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和较高的学习诉求,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影响着学生, 同时对老师“教”和“让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以学生为中心”高职课堂教学探索

通过对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调查问卷的分析, 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 转变师生观念和角色

首先, 教师要转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高高在上的单向性的知识灌输者, 以传输知识为主要目标, 控制着教学内容、方法、进程和结果。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 除了传授知识, 教师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要努力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 主动学习的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各种可迁移能力的培养。同时, 在信息更替快速的时代背景下, 教师要摒弃“一次性学习”, 转为“终身学习”, 不断拓展自身知识的深度和宽度。教师要重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改进教学方式, 丰富教学经验, 做到“因材施教, 因生制宜”, 是优质课堂教学的保证。再者, 学生要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其影响已根深蒂固, 这点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有明显的反应。要想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 帮助他们树立课堂主体的自我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二) 深化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依赖于教材, 围绕教材, “埋头”备课, 往往脱离学生和行业的实际需求, 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创新型思维的形成。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 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和专业的需求, 融合当下热点和最新前沿成果进行课堂内容重组。针对重点难点, 教师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动手中了解掌握所学知识, 锻炼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做到在“做中学, 学中做”。教师要做到“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教学内容只是一个载体, 其本质是通过学习让学生获得批判性思维和各种应用能力,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 这需要教师较强的整合能力。

(三) 创新教学方式

高职学生学习的热情不似本科学生, 因此学习的自律性不高, 如果教师采用单一的模式化教学方式, 则会导致教师在讲台上激情四射, 而学生埋头玩手机发呆的现象频频发生, 教学效果适得其反。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不能局限于某种教学方式, 要教无定法, 大胆创新, 利用各种有趣的课堂活动吸引学生参加, 如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引入情景模拟, 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 将知识情景化。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慕课、翻转课堂等到课堂教学中以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 启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

(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调查表明, 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与学生对授课教师的喜爱成正比, 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的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 与学生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下, 教师要持续有效的关注学生,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 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改变自己权威的形象, 以平和, 平等的心态与之交流, 了解他们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 包容他们的情感;如此才能营造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建立宽容, 自由的课堂气氛,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 就业为导向,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强, 面向行业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需要借助课堂教学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 契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关链接】

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或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

课堂是一种有结构的时期, 学生在这个时期打算学习知识。教师或导师会在上课时, 教导最少一个学生, 甚至更多的。

课堂的英文单词"lesson"来自拉丁语"lectio", 代表阅读和说出来。

本质: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因此, 在教学中, 要根据教学实际, 创设必要的情境, 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 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 体验情感, 规范行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学习的主人。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 挖掘蕴涵其中的无限生机和活力, 把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 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自然、有序地学习和操练, 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给学生提供了课内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实践体验, 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 体验情感, 反思自己的所为, 规范行为。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 直接决定教育质量的优劣和高职院校的发展。如何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试着从分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入手, 结合高职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综合分析调查问卷, 提出高职课堂教学的探索性建议。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高职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嘉嘉.浅谈高校英语课堂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J].金田, 2014 (4) :254.

[2] 宋鑫.“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的北京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15 (11) :27-30.

[3] 张晓玲.“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高专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 2014 (1) :58-61.

[4] 韩燕.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课堂教学诊改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 2018 (29) :45-48.

[5] 何江斌, 陈国升.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探讨与改进建议[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8 (3) :136-39.

[6] 皮卫.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 (9) :191-19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管理弊端及对策下一篇:勒温的紧张系统说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