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产过程强化会展学生市场能力的培养——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9-11

近十年来我国会展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在“助推产业、促进开放、拉动消费、传播文化、营销城市”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据《2018中国会展产业年度报告》显示, 2017年全国共举办展览数为11232场相比2016年增幅为8.9%, 展出面积为14594万平米相比2016年增幅为11.9%。综合贡献GDP为5.1万亿人民币, 占国内生产总值6.2%。总体呈稳健增长之势, 对我国经济拉动较大。随着中国会展业的迅猛发展, 会展已经成为各区域扩影响、促转型的重要抓手之一。专业人才缺口日益明显, 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会展人才培养日益为各地区教育部门所重视。据《2018中国会展会展教育发展蓝皮书》显示, 2017年招生共计12646人, 其中专科5893人, 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163所职业院校开设会展专业教育。其中浙江省开设有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职业院校开设有“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截止2017目前浙江省高职会展教育累计招生9472人, 当前在校生总量为2960人, 总体呈平稳有升态势。会展教育的快速发展, 如何适应区域行业发展需求, 突显职教特色, 快速融入岗位实际。在工作语境下锻炼学生专业能力, 有效提升学生应对能力、商务能力以及交流能力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一、突出基于生产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是基本途径

据《浙江省会展视野教育发展报告》显示, 浙江省会展职特色课程以实训、实操类为主:项目管理实训、会展承办操作实务、会奖旅游实务、会议速录等。其中实践课程共计63门, 主要为:项目管理综合实训、会展综合实训、会展承办操作实务、会议与展览接待服务技能实训、会展营销技能实训、毕业设计、实习等。每所院校平均开设3-6门实训课程, 可以显见会展职业教育中实验实训环节已经成为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关键途径, 在实践教学特别是项目化教学过程中

(一) 依岗位能力需求, 突出基于生产性的体验式教学

据调查显示, 会展行业对于相关岗位的专业知识素质主要集中于:行业知识、管理知识、营销知识、信息技术处理知识、视觉设计处理知识、商务礼仪以及法律知识与客户心理知识等方面。由此可以明确会展专业基本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市场谈判能力、语言 (外语) 英语交流能力、抗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查分析能力、项目策划能力。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可以分析出, 会展专业教学中学生市场能力的培养已然成为其专业技能的核心。市场能力的提升首先要进入市场, 以市场的语境或者虚拟市场环境进行体验式教学以有效提升其市场能力。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学习体验, 以自我为中心主动学习所需专业知识。关键在于实践教学中通过市场情景学习, 根据不同项目进行角色设定, 由学生成立项目执行委员会, 形成项目实施的组织架构, 具体实施项目。条件不成熟的课程则可以进行虚拟项目进行实施, 进行决赛扮演, 并处理项目活动中所遇问题, 将理论知识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实际体验, 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项目技能与职业素养。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展专业构建的“三阶段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校园展销会、校园商业展、校园会展文化节等实体项目中, 由学生构建项目实施团队, 项目总监下设策划部、设计部、市场部、管理部、外宣部、后勤部、外联部等相关部门, 在总监领导下各部门分工合作完成各个项目。教师作为指导者不参与项目的具体实施, 只负责项目的选题、考勤、评价等方面, 学校只负责确保场地、安保等硬件, 经费由项目组自负盈亏不予以支助。

(二) 课程理论教学中突出市场理念的融入

应对市场需求去解决问题不停留于技术教学, 真正做到实处, 真正为企业为市场服务, 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首先是观念上的改变, 在大一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有意识的融入市场概念, 要让学生明确方案说到底是为客户服务的, 应时时处处将市场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一般可以在会展概论、项目管理、商务谈判、市场营销以及会展英语等课程中进行体现, 突出市场能力提升的概念融入, 首先解决市场概念问题, 明确市场能力的作用、市场基本要素以及基本途径。学生在概念明确的前提下, 在后续实践课程教学中进行一一印证, 有针对性的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三) 校内外双导师推进市场能力教学

会展教育的市场化应加强教师与市场间的联系, 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 将教学相关环节结合到实际项目中去。聘请校外导师, 条件允许可以建立校企共建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校外导师进入校园作为项目团队导师指导具体项目实施。在校外导师进校时往往会带着企业实际项目进校, 这样学生可以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 深入到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去, 若条件许可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洽谈、调研、搭建等实际操作环节, 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学校也应该定期邀请企业一线到学校进行交流座谈、宣讲等。以此将行业前沿、热点问题、实践经验带给学生, 为专业教学提供良好的案例支持。

二、对接市场, 教师自身能应对市场做项目

教师在授之以渔的同时, 教师自身是否具有“渔”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当前许多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则过分强调“术”, 将技术操作能力作为培养根本, 闭门造车者多。未能将市场、客户、买家以及观众等因素融入其间, 未能应对市场需求去解决问题。介于此, 在会展教学中, 切实有效的改变原有教学形式与内容, 强化学生创新力、市场力十分必要。国外一些会展经济领先国家如德国、美国等, 在会展学生能力培养上多以商业项目化运营模式来进行培养, 校企双导师从商业语境来进行教学, 在项目实际操作环境完善学生专业知识构架。借鉴其有效的课程形式, 对目前会展课程的教学内容、形式、考核接轨市场进行必要调整。首要的便是教师教环节, 学生能否学会“渔”具备创造性学习能力, 具有创新性创作思维, 能否树立为市场的理念, 前提是教师自身是否沟通市场建立了生产性的教。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展专业为例, 专业要求所有专任教师必须在一个职阶考评时段 (3年) 内进入企业进行为期六个月以上的脱教锻炼。在锻炼期内学校给予相应的课时补贴, 在锻炼期间进行不定期的走岗访问了解情况, 由企业为教师进行年度或学期业绩考核, 锻炼结束进行岗位锻炼分享, 确定该教师的实践教学岗位设置。第一, 专业教师自身应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以及市场实际项目的操作经验。教师作为学生市场能力的引导者, 负有示范、引导与指导职责。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会以自己老师为示范对象进行有意或无意间的模仿和跟进, 在无形中教师的行为、态度与气质会影响自己学生的学习与态度。老师锐意创新则学生亦锐意创新, 老师因循守旧则学生亦因循守旧。因而, 教师在具备专业知识之外还应有深厚的人文素养以及营销、策划、商务乃至财务、法规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体系。第二, 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进入相关行业进行沉入式锻炼是极有必要的, 进入企业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锻炼, 完全以一个企业职工的角色完成普通员工的工作。跟进一个或几个年度项目, 具体负责项目的实际操作, 参与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如策划、设计、招展、谈判、现场、展后等内容, 参与企业员工的业绩考评, 以企业考评来定该老师年度业绩。只有如此方能将企业的实际教给学生, 将操作的关节点告诫学生。第三, 专业教师应以敏锐的市场嗅觉去发现新理念、新技术、新的行业趋势, 引导学生进程创新。会展行业属于信息类行业, 具有前瞻性特点, 最新的理念技术总是在会展当中得到体现。学生能力培养应具有超前意识, 教师在教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引导学生认识新事物新理念新元素, 立足专业特质, 适应快速发展的行业实际。第四, 及时调整教学手段与形式, 由传统单向线性传播式教学转变双向互动式教学, 由传统课程教学转变为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将相关专业知识融合到项目中。让课堂多一些讨论和思辨, 如案例分析、演示、点评、展示乃至经济效益等环节。使学生养成一个思辨的习惯, 鼓励其在市场限制中去求新求变, 提升其独立决策与自我剖析的能力。

三、基于生产过程的应用型会展基层团队建设是关键

强人先强师, 一个富有创新与实战能力的基层教学团队是专业不断获取后续发展力的关键。建设应用型会展基层团队, 形成一个专为实践教学服务的应用型教学基层单位, 整合各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 系统开发实践教学项目, 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实践教学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与成效。按实训项目分解任务, 岗位到人, 每个项目由校内外导师指导下分工协作, 师生共同协作完成。使实践项目真正依照生产过程在工作语境下进行落实, 以项目为载体训练学生展会操作技能, 提升项目运作能力, 市场交流与商务谈判等能力。基层教学组织的创新与研究是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细化与趋势。高职院校突出实践性教学, 在教研室这一教学单位之外, 整合资源形成会展应用性教学基层单位。通过学科融合、团队协作、取长补短, 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与项目成效, 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加强师资团队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为浙江省级教学团队, 经过16年的建设探索, 在团队建设方面专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专业以“会展策划”、“会展设计”、“会展营销”、“会展服务”4门核心课程教学为载体, 各课程之间有联系, 有交叉, 形成团队内部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良好环境。结合校内三阶段递进式综合综合实训:项目管理综合实训 (校园展销会) ——会展实务综合实训 (校园会展文化节) ——下沙高校电商展, 以及会展设计模块化教学。从实践指导、分工任务、创新改革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专业从“会展综合实训教学团队”、“会展网络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团队”、“会展设计模块教学团队”、“会展竞赛指导团队”、“会展实习实践教学团队”等个方面来完善实践型教学团队的建设。以此来完善基于“校企会对接、能力引领、实战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应用型创新性团队建设。

现代会展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彰显国家综合实力, 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得到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的重视。而会展究其本质则是一种新型的商业营销模式, 是在固定的时间、空间内集中呈现相关内容, 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各类信息传递为主要目的的活动。会展是一种嫁接型产业, 需要了解各行各业与各行各业进行交流合作, 沟通买卖双方, 搭建沟通桥梁, 它与市场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 一旦脱离了市场会展就不能形成自身的价值。因此, 在展示教育中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应当注重市场概念的融入, 从教学之初就必须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市场观念”。无论从教学理念还是课程设置都应强化学生的市场意识, 潜移默化中融入市场, 在职场语境下以一个会展职业人的角色进行培养。

摘要:职业教育有别于本科教育的最大处便在于紧跟社会需求, 依行业需求设专业, 依岗位需求设课程, 人才培养需面向企业、面向市场, 要随着行业环境的改变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会展经济急速变更大环境需求, 突出实践性、应用性特点。文章总结会展专业教学经验, 重点分析会展专业应用性实践教学, 从问题着手分析会展学生基于生产过程市场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关节点。

关键词:生产过程,市场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牧.2018中国会展产业年度报告[R].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8-10-26.

[2] 陈瑞华.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经贸实践, 2016 (14) :235-236.

[3] 胡昌送.突出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19) :46-47.

[4] 郭广军, 刘兰明, 龙伟, 等.新形势下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关键能力定位与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 (5) :22-28.

[5] 王胜英、吴峰.2017中国会展教育发展蓝皮书[R].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8年9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图书管理中的条码技术及条码管理系统研究下一篇:享受语文课堂品三维空间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