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022-09-10

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安全类人才的主要途径, 是安全科学发展的基础, 也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虽然高等教育已经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 但高新技术的快速推进带来了人类生产、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增强, 各种安全事故层出不穷, 这就对高等安全工程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成为学界普遍的共识。

1 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介于学术研究型人才和技能应用型人才之间的一种符合型人才。这种人才一方面着眼于应用实践能力的锻炼, 同时加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系统理论知识能分析问题成因、演变趋势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合适方案, 并可自我使用生产工具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人才。而创新型人才则是相对于常规人才而言的, 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无论是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艺型人才, 都需要有创造性, 都需要成为创新人才。

2 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

安全工程是以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 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和成就, 辨识和预测生产、生活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损失的工程领域。因此, 安全工程学科是交叉型学科, 融合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哲学等学科知识。安全工程是个综合性强、实践性强、政策性强、法律性强的学科。因此, 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应该具有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等特征。同时, 由于安全事故带有很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应对安全问题不仅需要技术领域的突破, 同时也需要根据差异化的情境, 做出恰当的决策与管理, 乃至制度上的突破, 这就需要创新型人才。安全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开发:基础知识积累;实践能力培养;创造创新精神的引导。

3 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 必须将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 通过推动安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将知识拓展、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精神引导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课外活动以及德育工作等各个环节, 通过夯实理论基础, 创新实践训练和科技竞赛活动等三个模块的再设计来实现培养目标。

3.1 理论知识教学模块

知识结构的改进是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基础。良好的人文素养、宏观视野是工程学科学生的薄弱环节。因此, 应当在课程设置上进行调整, 针对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 应当增加人文经管知识的学习。专业选修课中可以设置管理、法律方面的课程, 如安全管理、安全法规等。在院级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中, 可以设置像诗歌欣赏、经典小说鉴赏、公共礼仪、大学生创业、音乐欣赏等方面的课程, 提高安全工程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课外兴趣。安全工程中矿业、发电、石化等行业一般都设置在边远山区, 娱乐活动相对较少, 培养学生某种兴趣爱好, 能够提高学生从事安全工作的热情和乐观精神, 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树立在艰苦行业建功立业的精神品质。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安全工程技术人才, 设置不同的专业, 如消防工程、工业通风与除尘、安全评价、矿山安全等, 并且专业的设置应与当地经济紧密联系起来, 根据不同的专业, 设立相关的专业课程, 尤其是主干课程的设置应当合理, 主干课程的学分应当高, 并且配备实践环节。除此之外, 还应组织各种知识讲座, 如安全法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最新发展、安全工程应用等。

3.2 创新实践训练模块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强调“学以致用”, 因此除了理论讲授中注重实际应用外, 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通过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社会和企业分层次、分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由于目前高校扩招比较严重, 在每个学期都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践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应当扩大校内的实习工厂和实验室的教学实习。建立校内、外两种形式的产学研实践基地, 周期短的项目可在校内的产学研实践基地进行, 周期长的项目在校外的产学研实践基地进行。加大安全实验室的建设投入, 如通风、防爆、火灾、安全仪表及装置等实验室, 为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应充分利用校内工厂和高校校区扩建, 为安全工程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解决实际问题。除此之外, 应当扩建实习基地, 优化安全基地建设, 选择技术装备和技术条件好的大中型企业建设实践基地, 保证有较好的实习条件。矿业、化工、电力、消防、机械、电子、建筑等行业的安全问题比较复杂, 学校应重点建设这些领域的实习基地, 并且聘请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工程实践, 提高实习效果。实行科研项目带动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尤其是毕业实践环节, 改变过去那种集中实习和多人一个设计的单一模式, 鼓励学生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结合起来。在安全工程领域, 环保技术开发及运用、环境工程、环境测试等都有大量实际的项目, 学生应对这些进行提炼, 将毕业设计与现场生产实际相结合。另外, 指导教师如果有横向科研课题, 就应当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研究。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方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科技竞赛活动模块

鼓励大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 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提高其综合素质。目前各高校都建立了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科技竞赛机制, 通过层层评比, 筛选出优秀的参赛队伍参加国际级的比赛。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新精神,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并且有不少参赛作品得到了企业的青睐, 实现了产业化和经济效益。针对环境与安全工程学科, 应积极组织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节能减排竞赛、环保实践竞赛、安全法宣传月、“119宣传日”等社会实践活动, 使之成为一种常规化、规范化、规模化的赛事或活动。

摘要:安全工程领域具有复杂多变的特征, 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胜任。本文从安全工程专业的特点出发, 从理论知识教学、创新实践训练和课外科技竞赛三个方面提出应用创新型安全工程人才的培养思路。

关键词:安全工程,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葛秀坤, 邵辉, 赵庆贤.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8 (3) .

[2] 郑丹, 刘剑, 贾进章.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

[3] 闫梅红.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9 (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我国企业的品牌战略实施——以华为公司为例下一篇: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