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工程制图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由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第一线从事施工技术工作的专业人才,强调培养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实践性教学至关重要。围绕这一点,图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就只应以能完成读懂并完成绘制建筑工程设计图为目标。在实践教学上,形成相对独立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形成以实物教学、演示教学等为主的较为完整的教学手段体系。

第一篇:工程制图论文范文

独立院校《工程制图与CAD制图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CAD制图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業。CAD制图技术被称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从实践出发,以独立院校的《工程制图与CAD制图技术》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模式,以及考核纬度的完善。

CAD制图技术教学方法独立院校一、引言

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创新设计必不可少的有力工具,它在土木、机械、工业设计等行业领域发挥出了巨大的技术优势。与传统的绘图方式相比较,CAD制图具有上手快、效率高、精度好、使用便捷等特点,AutoCAD是目前是工程领域应用最广的制图软件之一。特别是对于土木工程这样的工科专业,CAD制图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是一所依托于南京大学的独立民办本科院校,秉承了南京大学的教学传统和特色,结合自身的特点,一直坚持以培养创新型的应用人才为办学宗旨。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必须的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工程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育等工作及科技开发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因此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上,特别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很早就开设了《工程制图与CAD制图技术》这门专业课程,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推进,在授课过程中出现了学生难入手、理解不全面和绘图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如何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理论知识,熟练运用软件进行具体的操作和制图,授课教师必须要进行深入全面的思考、研究和实践。

二、《工程制图与CAD制图技术》教学现状及特点

1.教学现状

目前,《工程制图与CAD制图技术》课程大多采用的是2+2授课模式,即每周进行一次两节课的理论知识讲解,再进行一次两节课的操作实践。这种授课模式下,老师在课堂上首先把知识点和操作命令进行集中讲解,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具体的上机实践。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课堂讲解尤为重要,但是不可否认的一个现状是,在理论课堂上,老师在黑板或电脑上讲解原理或实操演示时,学生只能面对投影,他们或多或少会感到有点枯燥,很难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如果理论课程和上机实践的课时安排衔接的不够紧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没有及时进行操作实践,缺少有效的连贯性,往往上机操作时,学生已经部分遗忘课堂讲授的知识,与预期的教学效果相去甚远。

《工程制图与CAD制图技术》,不仅是一门软件操作课程,更是一门制图、读图、绘图的课程,在教材选用方面也颇有讲究。目前市面上的教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首先对CAD各个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然后根据CAD各个命令的使用方法举例说明;另一类是直接给出制图的规范,根据要求,使用CAD命令进行画图实例操作。这两种教材的编写模式将制图要求和CAD实践操作分割开来,没有把制图规范和软件操作进行有机的结合,给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学习增加了难度。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创新型的应用人才。学生毕业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将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创新创造能力。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进行了长时间的摸索和反思。务求做到在学习软件绘图前,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后续上机操作实践过程中,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而不是一名机械的绘图、制图员。

2.教学特点

CAD是一门实践操作课程,该课程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掌握基本命令和画图技巧。虽然是实践课程,但是课堂上的基础理论知识讲解也非常重要。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往往单纯的原理讲解会造成教学乏味枯燥无趣,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部分学生甚至还会出现厌学的情绪,这给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授课教师不仅需要讲授知识点,同时要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更为重要的是,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独立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特别注重创新性,在课堂授课方式上以启发式的教学为主。对于CAD的课程来说,需要学生有足够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而不是乏味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伊始,先抛出具体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已学的方法制图,帮助学生在脑海中重现上机实践的操作过程,复习前期学习成果。知识巩固后,引入新的教学内容,这样使得学生们感受到学习节奏的连贯顺畅性。另外,直观操作演示对学生掌握本课程知识也十分重要,这是一个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掌握命令操作的关键点。大部分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演示中掌握命令的使用方法,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非常受用。演示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消除心中疑问的过程。

三、《工程制图与CAD制图技术》教学方法探讨

1.教学理念模式的更新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职责。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是教学的核心,学生作为知识的承受者。这种教学理念是一种单向的传输模式而非双向的互动模式,教师和学生处在一种不平等的教育状态中。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共同学习,密切互动,相互交流的平等状态。

CAD课程的理论知识基础非常重要,但它又是一门注重实践操作的课程。学生只有在上机实践操作后,才能真正掌握软件使用方法和技巧。在独立院校的课堂中,教师更要看重学生实践的能力,需要改变传统课堂的备课讲解、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规定动作。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种模式会造成学生主动思考能力的蜕化,有较强的依赖性,导致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薄弱,缺乏自信,学习的主动性进而缺失。因此,CAD的教学模式应强调上机绘图实践,只有通过大量的实际工程图纸绘制,才能让学生掌握各种命令和绘图技巧。而课堂讲授,则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改善授课方式,将理论教学和操作实践有机结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机房进行理论授课,老师一边实例操作,学生一边跟着练习。另外,教师授课的时间应该尽量简短,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实际操作,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命令。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去思考解决。最后,在每节课下课前,汇总在上机操作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给学生做有针对性的操作总结。

2.与相关专业课程相结合

CAD課程对许多初学者来说是一门陌生的学科,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一般在大二、大三阶段会开设CAD制图课程。在这之前学生们很少接触相关的绘图软件,因此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的。但根据课程设置,学生们在大一、大二已经学习过《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与计算》等相关专业课程,这些课程中涉及到许多工程图纸,这些图纸大部分都是用CAD软件绘制而成,所以这给学生们学习CAD打下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学习的动力。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应简单的以教材为中心,按照呆板的章节编排来安排课程进度,而是将CAD的教学与相关专业课程进度相结合,使学生深入理解CAD知识如何在其他专业课程中运用,从而强化学生对CAD的理解。另外,可以通过土木专业的毕业设计加强学生对CAD的理解和运用熟练度。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地绘制工程图纸,要求学生将CAD的基础知识和具体的工程实例相结合。毕业设计的制作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基本绘图命令的掌握,提高制图的规范性,激发学习CAD的兴趣。好的毕业设计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CAD制图这门技术。

3.完善的考核制度

教学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和学生课程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CAD制图应根据其课程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考核制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CAD操作实践大部分是在机房进行,在上机过程中会有个别学生不专心学习,趁老师不注意或者在辅导其他同学操作的时候,开小差,不认真练习,甚至打游戏,下课时直接提交复制粘贴其他同学的作业。因此,有必要将平时上机实操效果列入本课程考核的重要维度之一。同时,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教师对学生的上机要求不能千篇一律。在平时上机操作时,应布置多套操作实践例题,要求学生建立不同的图层名称和线条颜色。不定时地抽查学生上机操作练习的完成情况,作为本课程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对学生的课程考核需要划分时间段。CAD制图课程操作命令复杂繁多,不容易记住。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进度,有序划分考核时间。一般来讲,4周课程结束后,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一次全面细致的考察,掌握学生本阶段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能够督促学生主动复习巩固。对于平时阶段考核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其进行公开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触动那些敷衍了事的学生。

学期末考核建议采取笔试加上机操作的模式,该模式既能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有效地检验实际操作绘图的能力。实际操作部分的内容应该和专业知识相结合,不能脱离理论基础,盲目地去绘图,以期强化学生在考核过程中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四、结语

各行各业对计算机技术的依附度越来越强,土木工程行业对其从业人员的CAD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独立民办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备更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独立院校的授课教师应该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行业需求,在CAD课程教学上有所创新和改革,结合制图技术的学科特点,及时调整授课方式方法和教学内容,完善考核目标和制度。独立院校的CAD制图教育及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牢牢抓住行业发展的脉搏,向社会输送更多更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立峰.工程实例教学法在CAD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10):194-196.

[2]谢生荣.ATUO CAD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54-55.

[3]郝朝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安全工程CAD教学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3,(15):660-666.

课题项目: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土木工程系实践教学及毕业论文改革与研究,项目编号:0010111237。

作者:燕晓莹

第二篇:土木工程制图课程评述

[摘要]由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第一线从事施工技术工作的专业人才,强调培养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实践性教学至关重要。围绕这一点,图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就只应以能完成读懂并完成绘制建筑工程设计图为目标。在实践教学上,形成相对独立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形成以实物教学、演示教学等为主的较为完整的教学手段体系。通过生产实践,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适用性 培养目标 应用型 课程设计模式

课程地位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研究建筑工程图样的绘制和识读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门必修课。服务的主要教学专业为: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为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建筑制图与识图》作为建筑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课程内容与“应用型”教育目标的适用性

这门课程主要包括画法几何部分、专业制图部分、读图部分、AutoCAD四部分。因为专业制图基础部分、专业读图部分是在学生初次接触专业知识(第一学期还未开设房屋建筑学和建筑结构课程)的情况下讲授,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补充专业知识,而大部分的大专院校一学期18周,周课时为4课时或6课时,即便前三部分内容紧缩课时量,AutoCAD部分也是讲授不完的,并且AutoCAD需要上机操作,所以个人建议AutoCAD可以在第二学期单独开设课程,周课时宜为4课时,给学生留下了自己操作训练的时间。

传统的画法几何除了为专业图提供投影理论外,更多的是研究在平面上用作图方法来解决空间的几何问题,与实际读图的联系不大,因此作适当的压缩,使学生了解点、线、面的投影理论和初步建立空间立体到平面图形的逻辑思维基础。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制图标准摘要,绘图工具的使用,几何作图,简单尺寸标注,点、线、面的投影,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求法。可将此部分内容淡化,降低要求,不细讲作图过程,让学生可以先知其结果。投影变换部分作舍弃处理。

组合体部分是贯穿整门课程的要点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起着主导作用。标高投影、断面图、剖面图以及建筑工程图是学习专业图的重点。这部分内容应加强,尤其要强调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AutoCAD部分,除熟悉各种命令的使用之外,应注重训练学生如何又快又准地画好专业图,也为以后的CAD考证以及就业作好准备。

这样的调整使土木工程制图更适应于大专院校“应用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教学设计

1.实践课时方面。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土木工程制图的总课时是较为合适的,总课时是78课时。我们将理论和实践课时的比例进行了调整,画法几何部分大幅度压缩,原先占总课时的35%,现在调整为20%,实践课时只占20%,现在调整至40%。通过课堂上学生的反映以及对学生的调查来看,调整后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比例是合适的,那么接下来会尝试进行进一步调整。

2.课程设计模式。这门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常采用的是“理论+实践”的模式,即画法几何和绘图基础知识等这些理论讲完后,就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工程图,读图这部分是在绘图的时候边画边讲,图纸完成时读图也讲完。这种课程设计模式的好处是,学生绘图和读图是同时进行的,在绘图中读图,在读图中绘图,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的缺点是识读每份图纸的时间间隔比较长,读图不够系统化,前后所看过的图纸学生联系不起来,应该将学生学习的所有图纸制成多媒体,放给学生看并讲解,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所以建议应该改变为“理论+实践+多媒体”的模式,画法几何和绘图的基础知识仍然黑板讲授,制图应在制图教室完成,最后采用多媒体讲解图纸。

3.教学方法与手段。当前,大多数制图课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还是以教学挂图和模型作为主要教具,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被动教学方法。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应尝试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入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其次,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思维方法,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曾经做过如下尝试效果良好:

(1)采用多媒体教学。建筑制图是专业基础课,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比如,对于建筑工程制图,要画一些结构图,学生必须了解房屋的基本结构,而制图课先开于其它专业课,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较少。因此为了让学生对一些专业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把在施工现场拍的照片以及有关的课件,通过多媒体放给学生看,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强调培养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实践性教学至关重要。课程结束学生自己将所有三号图纸作业装订成册,并作为学生毕业时重要考核。

现在大部分图纸是用AutoCAD画的,而绘图员的岗位较多,所以在学校时就应该多让学生上机练习,多画一些专业图,把这部分练熟练精。

(3)灵活采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老师演讲,学生听讲”的单一模式,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三面投影各种位置平面投影特性部分,老师先讲三面投影是如何形成的,那么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我们引导学生利用他们的想象力去想象。这样学生的印象就会比较深刻。

对课程“应用型”教学与教育的设想和构思

由于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强调培养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实践性教学至关重要。围绕这一点,图学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以能完成读懂并完成绘制建筑工程设计图为目标。在实践教学上,形成相对独立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形成以实物教学、演示教学、多媒体教学为主的较为完整的教学手段体系。通过对实物的讲解,较为直观的使学生掌握知识。通过参加实际的绘图操作,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在建筑施工场地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而建筑施工图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建议应该安排一周的“建筑施工”生产实习。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我们除了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外,应该努力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形成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且增加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

作者:苏晓蓓

第三篇:浅议工程制图教学改革

[摘 要]课题组对工程制图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三维建模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制图教学,进行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行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同时结合制图技能竞赛引领制图教学。这些改革必将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和绘制工程图的能力。

[关键词]工程制图;教学改革;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项目驱动;制图竞赛

工程制图是工科类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是一种“工程语言”,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不仅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直接影响,而且直接影响学生今后从事相关行业,尤其是机械设计的工作水平,因此学好工程制图非常重要。

工程制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教会学生掌握技术行业最基础的“工程语言”;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构图能力;使学生懂得如何使用国家标准的图纸呈现设计结果。工程制图教学要注重课程的实用性,运用新技术和新手段,教师要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改革。

一、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制图教学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制图教学

我国直到20世纪末高校还在沿用黑板、粉笔加教鞭的传统教学模式[1]。工程制图的课堂上,教师一般都是边讲解边在黑板上用尺规和粉笔画图,并且借助于相应的模型、挂图等教具来传递教学内容。

2000年之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经费的投入,很多高校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学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2004年8月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多媒体授课课时占必修课课时的比例是衡量“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效果的一项指标[2]。工程制图课程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计算机屏幕将工程制图立体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规避了模型数量和大小的限制,更加形象具体地刻画形体内外结构。与此同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节省了在黑板上书写文字,特别是画图所消耗的大量时间,加大了课堂教学传递的信息量,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图像、声音和文字等多种信息综合于一体,进行编排处理,改变了传统教学“粉笔+黑板”相对单一的局面,由原来的静止、平面的画面效果进步到動态、立体的影像效果,使抽象的视图变得直观,课堂教学效率获得很大的提高。多媒体的形象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看图能力和绘图能力,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激发了学生对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挥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作用。

(二)三维建模软件应用于制图教学

进入21世纪以来,基于特征的三维实体建模软件如UG、Pro/E、Solidworks等孕育而生,它是面向现代设计要求产生、发展的新型智能设计方法的重要工具。工程制图课程中出现的所有零部件实例都可以构建模型,将零部件各个细节用三维建模软件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用图物对照,以物代言,简化教师对零件结构的讲解,使学生能从整体到局部地认识零件的空间结构,由表及里地了解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空间概念的逐步形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实物模型进行教学,对于一些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内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相贯线的求解和三视图的绘制等,形象生动,学生更易于理解接受。

与此同时,现代设计首先运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产品的实体造型,然后直接在三维建模软件中根据三维模型转换并绘制二维工程图。因此,工程制图课程理应培养学生使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以及三维向二维转换、绘制出符合国标的工程图的能力,这是现代图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数字化机械产品设计和制造对工程制图教学提出的要求。

(三)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制图教学

虚拟现实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是一种以沉浸性、交互性和想象性为基本特征的,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3]。

由于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在校接触零部件的机会不多,无专业工作经验,当他们在书本或课件中见到一些机构和零件的二维视图时,无法勾勒出物体的正确轮廓,感到学习枯燥没吸引力。因此,在工程制图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感性认知问题。对此,可以在工程制图教学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4]。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一些典型机构进行模型的创建,并采用虚拟仿真和动态演示的方式,学生戴上特殊的眼镜、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或利用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便可以进入虚拟空间,清楚认识机械零件的结构、机构运动规律及其工作原理,更容易理解机械零件的二维设计图,显著提高学生的接受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制图教学

(一)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

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将课程相关教学视频或多媒体课件等文献资料放置在网络上,在上课之前,学生要自觉主动观看并学习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料,整理反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中,教师依据学生课前反馈的问题做出归纳总结,通过各种教学形式,例如小组讨论、作业、个性化辅导等,完成知识的进一步消化吸收。

在工程制图的教学中,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的方式和工程制图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不谋而合,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工程制图教学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举措[5]。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制作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等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学生课前学习教学资料提供有利条件,学生课前学习是实现翻转课堂的前提条件,课堂中学生的积极讨论和教师的引导是实现翻转课堂的核心环节。针对制图课的具体内容,教师合理安排章节实施翻转课堂必定会提高学生实际阅读和绘制工程图的能力。对于制图教学中的习题课和讨论课更应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教学事半功倍。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网络时代下学生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固化思维已发展到多元化、丰富化的认知水平,传统课程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物质文化追求的需要,在线课程可以解决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探索求知欲和创新主观能动性不强的问题。同时,在线课程可以解决传统课堂课时受限,学生难以“身临其境”,阻碍学生建立课程整体知识体系的教学难点问题。首先,工程制图是从三维空间向二维工程图转变的过程,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利用在线课程,将大量的二维工程图和所对应的三维模型关联起来,展示给学生,利于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其次,工程制图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零部件的加工制造场景的构建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之间的矛盾特别明显,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展示的教学内容,例如各种加工方法和加工典型零件的实例,都可以充分利用在线课堂平台深入展开。

为此,可以构建线上和线下混合式制图教学,以线下(课堂)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课堂上仍要讲授制图规范、绘图要领等知识点,并且增加讨论和互动环节。线上教学浓缩知识点,进行习题详解,以及播放一些零件加工工艺、零件工艺结构、装配体拆装等视频,针对学习难点,辅助学生学习工程制图。具体改革思路如图1所示。

三、基于项目任务的课程教学

对比外国工程制图的教材,国内教材各章节内容虽详尽,但国内教材理论性、概念性的内容偏多[6-7],又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学习被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很难深入。学生即使听“会”了,但面临实际问题时,仍会出现束手无策的情况,而且与机械相关的课程安排在工程制图课程之后进行,使得工程制图授课对象缺乏相应的实践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继而在后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践时对所学的工程制图内容大多已遗忘,导致设计实践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些问题,基于工程制图的实用性,教学过程应适当增加将制图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环节,以项目任务的形式进行。

基于项目任务的工程制图教学,围绕具体的项目任务进行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参与完成[8]。学生按需学习,亲身实践,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得学生能更深入地掌握工科行业的“工程语言”,可以说基于项目任务的学习是一种“仿工作”模式的学习形式。对于一个具体项目的方方面面,教师不可能每一点都跟学生讲解清楚,这就需要学生自主地学习,根据问题查阅相关资料,这一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今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进行项目任务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进行引导性指导,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结合制图技能竞赛引领制图教学

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竞赛和全国CAD技能等级考试等,为学生搭建创新学习、交流和展示个人才能的平台,以提升学生高技能创新水平。目前主要的工程制图相关竞赛有:世界技能大赛CAD机械设计项目、“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和各省市及学校组织的竞赛[9]。通过这些课外相关竞赛活动,从思想上解决学生“为什么学习”工程制图的问题,使学生重视学习并认真掌握制图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参加制图相关的各种技能竞赛,将工程实践知识与工程制图有效衔接,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理性思考能力及技能,可以促进理论学习向实践能力的转化,以便学生更顺利地学习和理解工程制图内容,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和师生互动的热情及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结语

工程制图是工科专业的基础与核心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后续课程的学习,为此,各个高校的制图教师一直都在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课程特点和时代特点的教学方法,从将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引入制图教学,到基于项目驱动教学、结合制图竞赛来引领教学。这些教学方法与改革都将提升学生阅读和绘制工程制图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将课堂学习有效地运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勇,范修文,张宏. 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研究進展[J]. 新疆农机化,2014(6):37-41+48.

[2] 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R]. 2018.

[3] 李欣. 虚拟现实及其教育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 朱文博,陈龙,崔怡,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机械制图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9):57-58.

[5] 朱文博,崔怡,瞿元赏.基于翻转课堂的工程制图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2016(9):55-57.

[6] 舒宏,胡清泥,高菲. 中日机械制图教材的比较及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 工程图学学报,2010(4):166-171.

[7] 张彦娥,Chulho Yang,李丽. 中美工程制图及CAD系列课程及教育比较:以中国农业大学和OSU为例[J]. 图学学报,2013,34(2):125-129.

[8] 冯冬菊,王丹虹,徐占国. 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J]. 实验室科学,2012,15(3):25-27.

[9] 许国玉,张梦,兰朝凤. 依托“技能竞赛和考试”提升机械制图创新教育[J]. 图学学报,2015,36(2):631-637.

[责任编辑:钟 岚]

作者:朱文博 李海渊 纪海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引导艺术论文范文下一篇:故障处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