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设计内容

2022-10-29

第一篇:污水处理厂设计内容

观《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心得

通过学习《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后,我的感悟非常深刻,受益匪浅,这些知识内容对我这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而言是一次很好的充电,能够很好的指导我日后在教学中如何备课、如何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有了借鉴的依据和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认识,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发现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义。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从语文课程标准的解析入手,给出22个教学设计案例的详细分析,旨在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参考。新的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和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变化。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新课程实施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只有教师真正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了解具体的设计与操作,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才能使新课程得以落实。我有以下体会:

一、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

二、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切实做到了以人为本,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写作能力等放在了首位,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一特点在教学设计中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计上,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最后在作业设计时再加以巩固。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从头至尾都把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重中之重。

三 、教给学生方法。

教给学生方法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又一大亮点,在学一些典型文体的文章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远远重于教给学生文本知识。

四、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在课堂设计环节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采用了多种多样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融入了课堂,做了课堂的主人。

五、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语文的动态特征使学生的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显重要。教师要充分创设条件,刺激学生动眼看、动脑读、动笔写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读写过程、听说过程、读与写、听与说的训练可以相互结合。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坚决摒弃那种“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洋洋洒洒口干舌燥,学生听课埋头笔录手忙脚乱头昏脑胀”的局面。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自我,还学生一片洁净的天空。

六、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1)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2)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一般包含有下列5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

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3)教学设计构想:

①教学目标设计(方向)解决为什么教,明确教学任务、教学重点、难点

②教学内容设计(载体)解决“教什么”、“选什么”、“教什么最好”、“采取什么呈现方式”

③教学组织设计(措施)解决“怎么教”、“怎么学”,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设想安排

④教学评价设计(强化)解决激励和鉴别问题。

(4)新课程教学设计思想:

①关注学生学——以学定教

⑴换位思考,教为学服务⑵给学生创设参与表现的机会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⑷分析学生的个别差异

②拓宽教学思路——设计开放式教学

⑴教学内容开放⑵教学过程开放⑶教学问题开放

③考虑情知因素——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⑴让课堂教学情境化、生活化⑵加强人情味与幽默感⑶在教学中开展竞赛活动④以问题为中心——开启学生思维

⑤创设活动平台——让学生体验感悟探究

⑥营造民主氛围——让课堂宽松和谐民主

⑴教师要真诚爱学生⑵教师要尊重学生⑶良好的教学评价

第二篇:2014国培初中语文作业《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

课程《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中提出了语文教学活动设计“要有阶段性”的观点,请用具体的教学案例证明这个观点。

正如孩子成长具有阶段性特征一样,我们整体教学工作也应该具备该特性。三年一周期,要有总目标,每个学期要有阶段性目标,无论是哪一个版本,每册书大约有三十篇课文,这三十篇的编排大有讲究,古今并存,中外混杂,各类文体也都粉墨登场。因此,就王老师提出的“语文教学活动具有阶段性”的观点,我持赞同的观点。现在,以写作为例来阐述本观点。 初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从走出小学的大门,大多数学生掌握的知识相对于整个初中阶段来说比较浅显,知识还未系统化。因此,我们在初一上半学期的教学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适应初中的语文学习上面,使孩子明确初中的语文学习和小学是不一样的,并逐渐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这一阶段,在写作教学上不能着急,应该领着孩子们多读、多看、多背诵、多积累。使孩子明白,语文不只是课本上的一个个生字、一篇篇课文,在课本以外语文还有更加广阔的天地。这个阶段的学生就像是呀呀学语的孩子,为了能够通顺地说出一句话,他(她)必须用几个月的时间去听别人说,去积累和实践开口说话的方法。初二下半学期,学生们已经充分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并为此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个学期,就可以试着让孩子们摘抄、背诵名家语段,可以给孩子布置常规的写作作业,例如:生活日记、仿写片段等。这时我们需要做好的工作就是帮助孩子克服写作的厌烦情绪甚至是恐惧心理,我们要引导孩子体会语文写作就是把心里想说的话用另外一种形式表达出来,那就是文字的形式。为了使孩子们品尝到写作的乐趣,我往往会为孩子们提供交流日记的机会。这时候的孩子们在心理上仍然保留小学生的好奇,同时也渴望别人能够关注自己。通过这种交流形式,孩子们慢慢喜欢上写日记、说日记,为了在课上说得更好,课下他们会想办法写得更好。

初二学生已经摆脱小学生的稚嫩,他们已经为中学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这时候,有的孩子已经拥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规划。我们需要做的是引领他们站到更高的平台上感受语文的魅力不仅仅是在内容上、人物上,还在于文章的语言上、结构上。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带着学生读一些名著经典,品味语言,分析结构。之后,学生可以写读书笔记和感悟。在写作上,我们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写命题日记和仿写文章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

初一初二阶段是学生充分积累的阶段,在信息上属于高速输入阶段,这一阶段为初三的快速输出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定也会有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第三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实施内容

一、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工程实施内容

对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并且建有污水排放基础设施的连片村庄,主要采用管道和排水沟渠;原有农村采取合流制排放污水可采取截流式合流制收集污水;对于人口分散、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欠发达的连片村庄,可采用边沟和自然沟渠输送。对于部分新农村建设点,有条件的可采用分流制收集污水。

主要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主干管(沟、渠)、支干管(沟、渠)等,不支持以单纯改变污水排放去向的污水收集系统。

实施方案应结合所采用的技术模式,按自然村为单位给出具体工程量清单(具体项目、具体材料、管径或断面、计量单位、工程量等)作为验收依据。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实施内容

村庄布局相对密集、人口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村镇企业或旅游业发达、连片生活污水量在3000t/d以上的连片村庄宜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集中式二级生化污水处理方式。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上游、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的村庄建议采用集中式二级生化污水处理方式,并按照功能区水体相关要求及排放标准处理达标后排放,原则上要求达到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其他排污单位”的一级标准。

村庄布局相对集中、人口规模不大、连片生活污水量在3000t/d以下的村庄宜采用无动力处理设施、人工湿地、氧化塘等分散式污水处理方式,排放标准可参照执行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其他排污单位”的二级标准。

村庄布局分散、人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无法进行收集或污水收集成本过高的村庄,宜采用庭院式小型湿地处理、土地灌溉处理、户用成套污水处理等方式。

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符合总规高程等接入要求的村庄污水宜采用城乡统筹模式,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实施方案应结合所采用的技术模式,按自然村为单位给出具体工程量清单(具体项目、处理规模、占地面积、仪器设备、计量单位、工程量等)作为验收依据。

第四篇:环保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审批实施程序内容

1990年6月 国家环境保护局公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16号《关于废止、修改部分环保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中,2010年12月22日实施。决定予以废止的规范性文件中,包含《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因此该规范性文件已废止。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86)国环字第00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工业、能源、交通、机场、水利、农业、林业、商业、卫生、文教、科研、旅游、市政等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切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议书至建设竣工投产过程中,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必须依各自职责按以下程序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办理审批手续。

一、建设项目是指一切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包括涉外项目(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建设项目)

二、国家环保局负责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审批:

1、跨越省、自治区、直辖市界区的建设项目;

2、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如核设施,绝密工程等);

3、特大型的建设项目(报国务院审批)。即总投资限额2亿元以上,由国家计委批准,或计划任务书由国家 计委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

4、由省级环境保护部门提交上报,对环境问题有争议的建设项目。

三、建设项目五个主要阶段的环境管理及程序 (一)项目建议书阶段或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管理

1、建设单位结合选址,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简要说明(或环境影响初步分析);

2、环保部门参加厂址现场踏勘;

3、省级环境保护部门签署意见,纳入项目建议书做为立项依据。 (二)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阶段的环境管理

1、国家环保局及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计委及有关部门立项批复,督促建设单位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查制度;

2、建设单位征求国家环保局意见,确定作报告书或报告表。委托持甲级评价证书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评价大纲(环评实施方案)。

3、建设单位向国家环保局申报表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环评实施方案),抄送行业主管部门,同时附立项文件环评经费概算,国家环保局根据情况确定审查方式(组织专家评审会,专家现场考察及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提出审查意见;

4、根据国家环保局对“大纲”审查的意见和要求(主要包括评价范围,选用的标准,确定的保护目标,环境要素的取舍和评价经费等)及确定的大纲内容,评价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开展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5、建设项目如有重大变动,建设单位及评价单位应及时向环保部门报告;

6、建设单位将编制完成的“报告书(表)”,按审批权限上报主管部门的环保机构,抄报国家环保局和项目所在地省、市环保部门;

7、主管部门组织报告书(表)预审,将预审意见和修改确定的两套环评报告书报国家环保局审批。省级环保部门应同时向国家环保局报送审查意见。国家环保局在接到预审意见之日起,2个月内批复或签署意见,逾期不批复或未签署意见,可视其上报方案已被确认;

8、国家环保局可委托省级环保部门审查“大纲”或审批“报告书”;

9、国家环保局参加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 (三)设计阶段的环境管理

一般建设项目按两个阶段进行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对于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的项目,经行业主管部门确定,可能增加技术设计阶段;为解决总体开发方案和建设部署等重大问题,有些行业,可包括总体规划设计或总体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管理

1、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必须按照(87)国环字第002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编制环境保护篇章,具体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投资概算;

2、建设单位在设计会审前向政府环保部门报送设计文件;

3、特大型(重点)建设项目按审查权限由国家环保局或国家环保局委托省级政府环保部门参加设计审查,一般建设项目由省级政府环保部门参加设计审查。必要时环保部门可单独审查环保篇章;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环境管理

1、根据初步设计审查的审批意见,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单位,在施工图中落实有关环保工程的设计及其环保投资;

2、环保部门组织监督检查;

3、建设单位报批开工报告。批准后,建设项目列入年度计划,其中应包纳相应环保投资。

(四)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

1、 建设单位会同施工单位做好环保工程设施的施工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等资料、文件的整理建档工作备查。以季报的形式将环保工程进度情况上报政府环保部门;

2、环保部门检查环保报批手续是否完备,环保工程是否纳入施工计划及建设进度和资金落实情况,提出意见;

3、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负责落实环保部门对施工阶段的环保要求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主要是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防止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应有的破坏;防止和减轻粉尘、噪声、震动等对周围生活居住区的污染和危害,建设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当修整和恢复在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环境。

(五)试生产和竣工验收阶段的环境管理

1、建设单位向主管部门和政府环保部门提交试运转申请报告;

2、经批准后,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做好试运转记录,并应由当地环保监测机构进行监测;

3、建设单位向行业主管部门和政府环保部门提交环保工程预验收申请报告,附试运转监测报告;

4、省级政府环保部门组织环保工程的预验收;

5、建设单位根据环保部门在预验收中提出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预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竣工验收;

6、特大型(重点)建设项目国家环保局参加或委托省级政府环保部门参加正式竣工验收并办理建设项目环保工程验收合格证。

四、涉外项目管理

涉外项目除按上述程序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外,应执行国务院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有关规定。在签订项目合同时应明确当事人各方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义务和责任,执行“三同时”制度,落实防治措施,合同中不得有违反国家和地方环保法律、法规的内容。

工程前期:首选建设单位预先做好市场调查,看是否在此开发会有什么样的前景,随后编制可行型研究报告,规划蓝图,办理土地使用证,城市规划许可证,地质勘探单位进行勘探,设计单位招标,确立设计单位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及甲方的规划蓝图开始设计施工图纸,设计图纸审批,去消防部门备案,去所在地建委备案,去当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备案,办理施工许可证,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的招标,确立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然后进入施工阶段的工作。

施工阶段:首先又规划部门给出该建筑的施工红线范围、坐标、高程,施工单位首先作好场地的平整,再根据规划给出的坐标点及高程进行工程定位测量放线,报监理单位验收,验收合格后有监理单位报甲方,甲方报规划审批,审批合格后通知施工单位进行下道工序即基槽开挖——基槽验收(甲方、设计、勘探、施工、质检站、监理六方验收)——基槽放线——基础垫层——基础结构施工——基础验收——基础回填(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主体结构施工——主体结构分部验收——建筑装饰装修——水暖系统、电气系统、通风与空调、消防报警系统安装与调试——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施工资料移交——甲方备案、消防验收——投入使用

项目建设分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无论是基建项目还是技改项目,在条件许可范围内都可以充分利用外资。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设程序基本相同,由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文件,国家都有成文的规定,而且要有一定资质的设计研究单位来承担,这里只对它们的主要内容作标题式的介绍。同时要说明的是目前正在进行审批制度的改革,项目建设的审批程序均按现已公布的办法办理。

(一)项目建议书1.项目建议书的地位和作用项目建议书是上级主管部门选择项目的依据。批准后的项目建议书是编制可行性研究的依据;涉及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设备的项目,只有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才能开展对外咨询工作。 2.项目建议书的内容项目建议书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1)提出建设项目的背景、必要性及依据。 扩建项目和技改项目需说明企业现状,要引进技术和设备的需说明国内外技术差别及引进理由。 (2)市场预测。对国内外同类产品生产能力、产品市场容量进行分析和预测,确定本项目产品销售方向和预测价格。 (3)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的分析和确定。 (4)建设地点[厂址选择]有利和不利条件的初步分析。 (5)资源、能源、协作条件、建设条件的初步分析。即资源、能源、水、电、协作条件和建设条件、材料供应的可能性。对利用矿藏资源的,须有经过省级储委会批准的储量报告。 (6)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的初步分析。估算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说明资金来源。申请银行贷款需银行贷款意向书。 (7)经济效益的初步估算。对利润、税收、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必要指标进行估算。 根据简化审批程序的要求,2000万元投资以下的一般项目可以直接进入可行性研究。 外资项目都必须从建议书做起。

(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最终决策的重要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项目才算正式立项。初步设计、银行贷款、签订有关合同和协议及生产准备都以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总的要求是:内容完整、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件齐全、结论明确。按照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应报批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报主管部门报批,凡未经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一律不准进行下一步工作。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是:(1)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中长期规划、地区规划、行业规划;(2)项目建议书批文;(3)国家和行业关于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的有关规定;(4)国家、行业和地区关于工程、卫生、安全、消防、环境保护的定额、标准、指标等有关规定;(5)所需基础资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主要内容(1)总论。 (2)市场预测。 (3)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4)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供应。 (5)厂址方案及建厂条件。 (6)生产工艺方案选择。 (7)土建工程和公用工程方案。 (8)总图运输,包括总图布置和运输。 (9)节能。包括能耗指标及分析;节能措施综述;单项节能工程;建筑节能。 (10)环境保护、安全及工业卫生,并附有经批准的环境评价报告。 (11)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 (12)项目实施进度。 (13)投资估算(包括前期工作中各种费用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14)经济效益分析和财务评价。 (15)综合评价

第五篇:热处理作业指导书内容.

1.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1.1概况: 本工程由黑龙江华隆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建设,建设规模为 3台 260T/h中温次高 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 B25MW 背压式汽轮发电机两套。本指导书工作范围包括锅炉汽水 连接管道和主蒸汽管道,热处理依据《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869-2004和《焊接 施工组织设计》 。

1.2主要工程量:

2. 编制依据: 2.1 DL/T869-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2.2 DL/T819-2002《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 2.3 DL/T752-2001《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 2.4 DL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2.5《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 [1996]276号 2.6《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 [1990]8号

2.7 项目部提供焊评及相关技术资料 3. 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做的准备

3.1 熟悉热处理焊缝规格、材质、质量要求等方面内容; 3.2 热处理材料、设备准备齐全; 3.3 焊缝并经外观检查等验收合格; 3.4热处理工艺已交底签字; 3.5一次电缆敷设完毕; 3.6电源控制柜接线完毕; 3.7二次电缆经短路及断路检查合格; 3.8加热器经检查完好,电阻带无断头、断股现象,瓷管、套管无破损、松动现象; 3.9控温测温设备等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3.10保温材料干燥完好,不得发潮,且满足施工需要; 3.11做好防风防雨措施。

4. 参加工作人员的资格要求、职责分工、权限 4.1人员资格要求:持热处理工、电工资格证上岗; 4.2职责分工:班长、技术员、热处理工; 4.3班长权限: 4.3.1负责组织人员进行热处理施工监督检查施工中质量,安全,环境措施实施情况。 4.3.2负责热处理原始资料的形成

4.3.3负责废弃物的整理 4.4责任技术员权限: 4.4.1负责编制并交底处理工艺卡; 4.4.3负责热处理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 4.4.4负责检查热处理施工记录并签发热处理报告。 4.5热处理工职责:见标准

4.6热处理人员应报施工进度以满足现场需要。 5. 所需工器具和计量器具的规格和精度

5.1温控设备:采用 WKG-C 智能热处理控温装置进行热处理的过程控制,可根据输入的工 艺参数实现热处理工艺的自动控制; 5.2测温元件:采用电加热时,选用 K 型(L=1m热电偶,其测量范围为 0-1100℃,与其 配合使用的补偿导线为 KC 型, 规格为 2*1.5; 采用火焰加热时, 采用红外线温度枪 (CENTER 350/352进行非接触式测温; 5.3供热:采用电加热时,选用远红外电加热器,其规格为:12KW (220V 、 5KW (110V 、 3.2KW (70V 、 2.5KW (55V 、 1.6KW (36V 、 1.1KW (24V 以及绳式加热器(220V ; 采用火焰加热时,使用液化气、氧 -乙炔,利用专用加热工具加热; 5.4供电:采用电加热时,选用电源控制柜(PGL-21以及电缆(规格为:YC3*35+1*16, YC3*16+1*6提供电源; 5.5保温:采用硅酸铝保温棉进行保温,其厚度 δ=30mm;采用 16#铁线进行捆绑固定。

6. 作业程序和内容

6.1作业程序

6.1.1焊前火焰加热预热:

6.1.2焊前电加热预热

6.1.3焊后热处理(电加热

6.2作业内容: 6.2.1 12Cr1MoV 热处理工艺

6.2.2 12Cr1MoV 热处理部位分布及规格 12Cr1MoV 热处理工艺曲线参见下图: 6.854.63.6

时 间 h 87 6 543 211000900

800700600500400300200100 6.2.3预热: 6.2.3.1预热方式:跟踪电加热。 6.2.3.2预热温度:打底前 150-200℃ 6.2.3.3预热宽度:坡口边缘算起每侧 180mm 。

6.2.3.4温度监测:采用热电偶进行测温,采用 XCT-101仪表进行控温。 6.2.3.5热电偶设置:热电偶设置于距焊缝 30mm 处。

6.2.3.6当预热温度低于下限时,停止施焊;待均匀加热至预热温度后,方可继续施焊。 6.2.3.7焊缝整体焊接完毕,保温宽度为焊缝每侧 250mm ;冷却至 100-120℃恒温 1h 后, 及时进行焊后热处理。

6.3.3.8如焊接接头不能及时进行焊后热处理时,焊后应立即进行后热消氢处理。后热温 度为 300-350℃,恒温时间为 1h 。

预热简图如下图所示:

6.2.4焊后热处理: 6.2.4.1焊后热处理采用电加热法。

6.2.4.2降温至 300℃以下时可不控制其速度,在保温层内冷却至常温。 6.2.4.3为保证热处理的连续性,避免由于意外断电导致热处理非正常中断 . 6.2.4.4热处理现场需配备热处理专用电源 2套,其中 1套为备用电源。

6.2.4.5为保证焊后热处理质量,热处理的加热宽度、保温层宽度和厚度须符合要求。

A 测温控温: (1测温利用热电偶,采用接触法测定焊口的温度。 (2热电偶数量:每个焊口 1点 , 直径 φ≥ 273对称 2点

(3热电偶固定:采用 16#铁线将热电偶热端牢固固定于焊缝中心处,以保证热 电偶 4的热端与焊缝接触良好。热电偶冷端应暴露于大气中。 (5补偿导线连接时,其极性必须与热电偶相匹配。 (6热电偶布置参见下图。

(6控温设备:采用 WKG-C 热处理智能控温装置进行自动控温;控温设备水平摆 放,防潮防尘防震动。

B 供热供电

(1加热器数量:每道焊口敷设 1片。 (2加热器布置:沿焊缝中心对称纵向敷设。

(3加热宽度:焊缝每侧 80mm 。参见下图。 6.2.4.6接线时应采用高压绝缘胶布做好绝缘处理。

6.2.4.7加热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电阻丝不得有断头、断股现象;瓷管、套管不得有松 动、脱落、破损现象。加热器在搬运过程中不得拖拽,以防加热器损坏。

6.2.4.8搬运加热器时应注意安全,以免被加热器砸伤。

6.2.4.9加热器布置前,应将焊件表面的焊瘤、焊渣、飞溅等处理干净,以保证加热器与 焊件表面贴紧。

6.2.4.10加热器采用 16#铁线牢固固定。铁线固定时,不得与加热器电阻丝相接。 6.2.4.11供电电缆采用 YC3*16+1*6电缆。

6.2.4.12一次电缆由甲方指定电源处接至电源控制柜上侧; 二次电缆由电源控制柜下侧接 至加热器。

6.2.4.13电缆使用前应采用绝缘电阻表进行检查,确认无短路及断路后方可使用。 6.2.4.14一次电缆不准拖地敷设, 必须架空敷设; 其接头处必须采用高压绝缘胶布进行良 好的绝缘处理。

6.2.4.15电缆过道时,须采用穿管过道,以保证安全。

6.2.4.16电缆在送电过程中需采用电流表进行监视,不得过载送电。

6.2.4.17电源控制柜应设置在施工现场适当位置, 并配锁。 停电时应上锁, 以防安全隐患。 6.2.4.18电源控制柜内的漏电保护器应经检定合格;使用时应定期检测;一但漏电失灵, 应及时更换。

6.2.4.19电源控制柜停送电应设监护人,并由有关人员统一操作。送电过程中应挂“有电

危险”

6.2.4.20标志牌。停电进行电路处理时,应挂“禁止合闸”标志牌。 6.2.4.21小型机具使用时,应在漏电保护器下侧。 6.2.5保温

6.2.5.1采用 γ=30mm硅酸铝保温棉 2层进行保温,保温厚度为 60mm 。保温宽度为焊缝每 侧 200mm ,合计 400mm 。

6.2.5.2保温棉沿焊缝对称均匀敷设于加热器的外部,并采用 16#铁线牢固固定,在热处 理过程中保温层不得松动脱落。

6.2.5.3焊缝所在管道两侧应适当采用保温棉封堵以免管内气体流动。 6.2.5.4保温时应穿戴保温服,佩戴口罩,以防止保温棉对人体的伤害。 6.2.5.5热处理结束后,应及时清理保温棉废弃物,丢送到指定地点。 7. 质量保证措施及作业后应达到的质量标准: 7.1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及工艺卡。 7.2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

7.3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热处理作业人员应持热处理资格证书。 7.4作业人员严格按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7.5电缆、加热器、保温材料应符合有关要求。

7.6作业的质量应达到《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869— 200

4、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 处理技术规程》 DL/T819— 2002及其它相关规范规程要求。

8. 作业中对控制点的设置: 8.1 热处理工艺参数的正确执行: 8.1.1仔细核对热处理工艺卡与现场焊缝的材质、规格以及热处理工艺参数; 8.1.2设置两人负责热处理工艺参数的正确输入。

8.1.3准备备用电源一套以提供不间断电源; 8.1.4严格执行工艺卡热处理工艺参数;过程控制过程中加强检查,以确保热处理的加热 宽度、保温层宽度、厚度均符合要求,保证热处理工艺水平正确实施。

9. 危险点或危险源的辨识及防护措施:

10. 作业的环境应达到的要求: 10.1场地平整或搭设架子安全可靠; 10.2高空作业架子必须由专业人员搭设; 10.3设置“有电危险”警戒区; 10.4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 10.5电缆敷设整齐。 11. 作业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11.1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需遵守项目部安全管理规定。

11.2作业人员应穿戴好劳动保护。操作时应设置监护人。加热区周围应设置警戒线。

并挂“有电危险”标志牌,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

11.3室外电缆、电源线不准拖地敷设,其接头处必须绝缘良好。 11.4加热器引出线接头绝缘良好,不得与管件相接,以防短路。 11.5送电前,应进行检查,检查无误后方可送电。

11.6小型电动工具使用,必须接至漏电保护器下侧,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11.7采用火焰加热器时,应对加热源进行仔细检查,无漏气、无破损情况;使用过程中 11.8应注意不得泄露;应使用瓶装气体,并装设止回阀,防止回火。

11.9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应按规定做好三保利用。

11.10登高作业人员应使用具有试验合格标记的安全带,并应正确佩挂。 11.11登高作业时应检查作业面跳板是否牢固。

11.12交叉作业时,应注意周围环境,以防物体打击及意外事故发生。 12.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完毕,应切断电源,并及时回收各种材料、机具、清理现场,做到工尽料清。 对施工中产生的保温棉等废弃物及时清理,并丢弃到指定的地点。

13. 热处理工艺流程: 14. 《电力建设强制性条文》 -电力工程部分 2006年版(热处理内容 3.3焊接检验

3. 3. 1. 1 钢材材质必须符合设计选用标准的规定,进口钢材必须符合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是保证 工程质量的前提。 钢材只有附有材质合格证书, 才能证明是合格的材料。 首次使用的钢材只有收集到焊 接性资料和焊接、焊接热处理以及其他热

加工方法的指导性工艺资料,按照 DL/T 868确认焊接工艺。 3.3.2.7 首次使用的新型焊接材料应由供应商提供该材料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含常、高 温 、 Acl 、指导性焊接及热处理工艺参数等技术资料,经过焊接工艺评定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4. 1. 6 管孔应尽量避免开在焊缝上,并避免管孔接管焊缝与相邻焊缝的热影响区重合。必须在焊缝 附近开孔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a 管孔周围大于孔径且不小于 60mm 范围内的焊缝,应经无损检验合格。 b 孔边不在焊缝缺陷上。

c 管接头需经过焊后消应力热处理。

4. 2. 4 管道(管子管口端面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其偏斜度△ f 不得超过表 2规定

5.3.11 施焊过程除工艺和检验上要求分次焊接外,应连续完成。若被迫中断时,应采取防止裂纹产 生的措施(如后热、缓冷、保温等) 。再焊时,应仔细

检查并确认无裂纹后,方可按照工艺要求继续施 焊。 5.3.13 对需做检验的隐蔽焊缝,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其他工序。 5.3.14 焊口焊完后应进行清理,经自检合格后应做出可追溯的永久标识。 5.3.15 焊接接头有超过标准的缺陷时,可采取挖补方式返修。但同一位置上的挖补次数一般不得超 过三次,耐热钢不得超过两次,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彻底清除缺陷: 2)补焊时,应制定具体的补焊措施并按照工艺要求实施; 3)需进行热处理的焊接接头,返修后应重做热处理。 5.3.16 安装管道冷拉口所使用的加载工具,需待整个对口焊接和热处理完毕后方可卸载。 5.3.17 不得对焊接接头进行加热校正。 6.1.4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焊缝,不允许进行其他项目检验。 6.1.5 对容易产生延迟裂纹和再热裂纹的钢材,焊接热处理后必须进行无损检验。 7.3.1 同种钢焊接接头热处理后焊缝的硬度,一般不超过母材布氏硬度值加 100HBW,且不超过下列 规定: 合金总含量〈3%时 合金总含量 3%~10%时 合金总含量〉10%时 7.3.3 耐热合金钢焊缝硬度不低于母材硬度。 布氏硬度值≤27HBW 布氏硬度值≤300HBW 布氏硬度值≤350HBW 7.4.1 焊缝金相组织合格标准是: a没有裂纹。 b没有过烧组织。 c没有淬硬的马氏体。 第 11 页 共 11 页

第 1 页共 12 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卫生监督所工作制度下一篇:五四红旗团支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