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庭教育影响论文

2022-04-29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曾国藩家庭教育影响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是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之源,曾氏家庭教育思想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孝友”为德教之首;修身以达“天德”;首倡虚心的治学之道;包含老庄哲学的养生之道。

曾国藩家庭教育影响论文 篇1: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

摘 要 晚清重臣曾国藩高度关注家庭教育,其“重视理想教育,提倡树立坚卓之志;重视品德教育,认为孝、勤、恕可“致祥”;提倡虚心向学、修身养性、明理进德;注重言传身教和因材施教;注重循循善诱和严爱殷责;注重人文关怀和评价激励”的理念促使曾氏家族人才辈出,教育理念对当下家庭教育也不无裨益。

关键词 曾国藩 家庭教育思想 启示

Key words Zeng Guofan; family education thought; enlightenment

曾国藩是晚清的“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曾国藩位极人臣,却始终高度关注家庭教育,其家书、信札、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独到的家庭教育思想,曾氏家族代代出英才就是明证。

1 重视理想教育,提倡树立坚卓之志

曾国藩参悟父亲及自身求学经历后感悟: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在天资而在于有无坚韧之志和恒心。“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曾国藩要求子弟早日树立理想和抱负,他认为“士人第一要有志,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人若无志,则茫然不知方向,势必碌碌一生无所作为。曾国藩有“立志即丹”的说法,他认为想要成功总须先立坚卓之志,立志是可以使人脱胎换骨的“金丹”妙药。在曾国藩看来,立志要立大志,立志须有恒。“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添父母之生,无愧为天地之完人”,曾国藩以此告诫子弟,要以圣贤为榜样,立下高远之志并不断完善自身,“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这是阐述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锲而不舍,即使受挫也要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方能有所成就。由此可知,立下追求卓越的大志和追逐梦想过程中的坚韧恒心是曾国藩教育子弟成就事业的两大利器。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鼓励孩子追求卓越早树理想,敢于梦想,将自己的梦想和中国梦结合起来。注重恒心的培育,将曾国藩“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的理念告知孩子,使孩子具有坚毅不拔之志,能直面挫折和失败并战胜追逐梦想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用恒心确保梦想成真。

2 重视品德教育,认为孝、勤、恕可“致祥”

曾国藩有“三致祥”之说,也就是“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他认为孝悌、勤劳、宽恕可以为家庭带来祥瑞。首先,曾国藩十分重视“孝悌”,将之放在家庭教育的重要位置。他认为,孝友是家庭的祥瑞,孝友可以使家庭“立获吉庆”远离“殃祸”。曾国藩认为孝敬长辈和兄弟友爱是家庭和谐和睦发达兴盛的基石。曾国藩告诫家族子弟,孝悌在他心目中的位置远胜于获取功名,他希望家族子弟入则孝、能孝敬父母长辈,出则悌、能做到兄恭弟谦,将孝悌视为立家之本。其次,曾国藩认为勤俭可以兴国兴家。曾国藩认为:“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曾国藩重视子弟的勤俭教育,督促子弟秉持半耕半读的家风,要求“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以勤劳为第一要义”。他教育子弟要近勤俭远奢糜,强调世家子弟衣食起居与寒士相同。第三,曾国藩一生推崇恕道。他认为“恕”的本质是“仁”,也就是对待他人能表现出宽厚仁爱、律己恕人。曾国藩教育子弟对“恕”字要“刻不可离”,要与人为善、宽以待人、助人为乐,要有同情心、能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要时刻“戒傲惰”,不许刻薄下属辱骂仆从。曾国藩教育子弟对“恕”字要“细加体认”,要从严律己,“反求诸己”,做到“不忮不求”,也就是做到不嫉贤害能、不妒功争宠、不贪利贪名、不患得患失、不居功、不诿过。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善于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孝、勤、恕”等精华运用到子女教育中,使子女在家能孝敬长辈、生活懂勤俭、与人相处懂宽恕,使孩子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后能自觉浸润其中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 提倡虚心向学、修身养性、明理进德

曾国藩认为读书可以开启进德、修业的路径。他说:“我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泰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齐身。”经历宦海沉浮后的曾国藩眼中则淡化了公明利禄,更加看重读书明理的重要性,他表示:做人比做官更重要,一般人都希望子孙能做大官,我则只愿后辈子孙都成为读书明理、勤俭自持、处乐处约的谦谦君子。曾国藩非常注重修身养性,并以此来完善自身的品德修养,曾国藩说:“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天德者约有数端,如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程子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子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润身睟面,孔、颜、曾、盂之旨也;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陶、白、苏、陆之趣也。”他主张见贤思齐,以古代圣哲为榜样,修身养性使自己具有博大的心胸,逐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关于修身之道,曾国藩教育子弟每天都要重视四项内容:“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教育引导子弟:一人独处之时更是养炼内心的大好时光,需保持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不胡言不妄为;要自信自强自立,对待生活充满信心不敷衍了事;要心怀大爱,做能爱人的“仁者”;要勤奋地学习、工作。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体悟曾国藩虚心向学、修身养性、明理进德的理念并运用到子女教育中,教育孩子保持平常心和虚心,在孩子容易骄傲自满的时候出言警醒,注重孩子良好品德和心态的养成,使之心胸开阔、心态平稳、品性高洁。

4 注重言传身教和因材施教

首先,曾国藩认为,家长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弟的成长,德高者方可为子弟的第一任教师,身正方可令子弟信服。曾国藩特别重视教育者本人的榜样作用,认为“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好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曾国藩在日记中写到:“孔子所谓性相近,习相远。上智下愚不移者,凡事皆然。……若在上者不自咎,其德才不足以移人,而徒致慨上智之不可得,是犹执策而叹无马,是真无马哉。”基于此,曾国藩在教育子第时要求子弟做到的自己都首先垂范。言传加身教是曾国藩教育子弟的方法。如要求子弟远离奢靡保持节俭,曾国藩自己首先做到。曾国藩规定子弟不得穿华丽衣服 ,他自己位极人臣始终保持俭朴本色,平时着布衣布袜,迎宾时方着青缎马褂,吃饭食一荤一素。其次,曾国藩认为家长对子弟的教育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如曾国藩一面夸赞季弟的“谦虚可爱”,同时又谆谆告诫“徒谦亦不好,总要努力前进”,告诫其要立志进取。曾国藩认为家长教育子弟还要主动考虑子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反复告诫封官晋爵的几位弟弟其要正确对待富贵权位,频繁去信安慰激励处于人生低谷的曾国荃,指出曾纪泽性格轻浮以至于书法缺骨力,需临摹颜真卿书法学其厚重。针对儿子兴趣聘请外教教其学英文、数学、物理、化学,长子曾纪泽后留名于中国外交史,次子曾纪鸿在数学领域也有所建树。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明白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说做两层皮只能让孩子无所适从,并降低自身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家长也要因材施教,放下身段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关注孩子的兴趣所在,依据孩子的擅长点来提供助力。

5 注重循循善诱和严爱殷责

曾国藩善于用以循循善诱的口吻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所感所思灌输给子弟,教他们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他说:“凡读书有难解者,不必急求甚解,有一字不能记者,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涌,今日看几遍,明日看几遍,久久自然有益。”强调学习的顺其自然反对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曾国藩主张教育子弟要严爱殷责,认为严教是爱、偏宠是害,反对有爱无教和严而失爱。曾国藩主张对子弟要严要求,对于原则问题寸步不让,决不迁就纵容。曾国藩认为,“惟得肉之情愈挚,则望之愈殷;望之愈殷,则责之愈切。”但严教不可无度,无度严教最终是简单生硬粗暴的教育方式只会导致子弟的不理解和亲人之情的丧失。唯有以情动人、以理喻人,才能使受教育者易于接受。曾国藩教育兄弟时都是心平气和地劝诫,而不是以老大自居、以官位压人:“至于兄弟之际,吾惟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也。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守朴,爱兄弟以德也;丰衣美食,俯仰如意,爱兄弟以姑息也。姑息之爱使兄弟惰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亏行,是即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交流,平等、民主的家长更容易受到孩子的欢迎,其观点也更容易为孩子所接受;对于孩子的错误,小错可以以宽容待之、一笑了之、忽略不计,大错则绝不姑息纵容、有错必罚。把握惩罚不是体罚、惩罚要有度,多讲道理使之心服口服,而不是棍棒教育动辄施以体罚。

6 注重人文关怀和评价激励

曾国藩主张在教育子弟的过程中引入教育评价,认为适当的奖励和惩罚都可以起到在教育过程中正面作用。曾国藩主张家庭教育中实行奖惩制度,做到奖励先进、惩罚后进,他认为适当的奖励可以给子弟成长以注入动力,恰到好处的惩罚可以给子弟成才以鞭策。曾国藩称奖励“若甘雨之兴苗”,能使人才“勃然奋起”。基于此,曾国藩把“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一大乐事。他总是让弟子们定期写信给他,且批阅回复加以指导,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勉励子弟上进。曾国藩可以说是忙于事业但也重视家庭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治家模范。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多给予孩子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子女即使不能天天耳提面命但也要抽出时间、挤出时间用家书、电话、邮件等方式与孩子保持良性沟通,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善于帮助孩子出谋划策指点迷津,善于引导孩子走好成才路上的每一步,与孩子共同成长。家长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表扬鼓励,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和喜悦,使孩子能体验进步成功的快乐进而将快乐转化成为再攀高峰的动力和勇气。

参考文献

[1] 曾国藩家书家训日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2] 曾国藩全集(第20卷)[M].长沙:岳麓书社,1985.

[3] 曾国藩家书(上)[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宁茜

曾国藩家庭教育影响论文 篇2:

浅析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

摘要: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是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之源,曾氏家庭教育思想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孝友”为德教之首;修身以达“天德”;首倡虚心的治学之道;包含老庄哲学的养生之道。曾氏家教思想启示当代教育应以培养良好向善的人性为首要目标:曾氏家教思想昭示家庭教育是社会文明进程中需要编译的“源程序”:曾氏家教思想启迪当代教育实现其育人功能的“培养基”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传统文化

文献标识码:A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率湘军残酷地镇压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使腐朽的晚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他也因而落下了一个“曾剃头”的名号;另一方面他作为一代鸿儒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其道德文章、为官治军可谓卓绝一世,特别是他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为后世所传颂。历朝官宦贵族之家,往往一代人便享用殆尽,由于教育不当,其子孫骄奢淫逸,放荡不羁,最终走向堕落,家势因而衰败。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是海内极为少见的长盛之家。究其原因,就是曾国藩那套独特的集传统文化之精华而不同于传统,有着开拓品质的家庭教育思想。

一、曾氏家庭教育思想之源

曾国藩自幼发奋读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从其求学历程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曾氏获取传统文化之精深,接触面之广博,这在清代列臣之中,实属罕见。他是清代的大儒学家,毕生信守儒学,信奉孔孟之道,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在他精心挑选认为足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十二位圣哲中,孔子就居其中,他对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推崇备至的。但曾氏并不是一位儒家思想的纯粹守望者,他并非一成不变地接纳儒学,儒学思想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传承又发展,融汇又创新的特质。

他的儒学思想有其自己的特点:一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人世思想。曾国藩的人生态度是人世的,这从其奋斗不止的人生历履及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中可看出来。当晚清政府面对势如破竹的太平军而束手无策时,曾氏以一介儒生,无权的在籍侍郎,苦心操办团练,亲自率领湘军与数倍于自己的太平军作战,虽历经挫折磨难,九死一生,但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取得胜利,挽救了行将崩溃的晚清王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曾氏是参透了这一道理的。他一生高度关注家庭教育,把教育子弟视为自己的重要义务和职责,这与他人世的人生态度是密切相关的,这种积极人世的人生态度看重自身的社会作用,追求“立德”、“立言”、“立功”的人生价值,他是按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来规范自己和家人的。他深知家族要兴旺发达,要长盛不衰的道理:“……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知其不可而为之”出自孔子的《论语》,它是儒家思想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永不服输的进取精神,一种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成为曾氏应对变幻莫测的社会人生,复杂诡异的官场宦海的至理箴言,也是他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二是“调和汉宋,博采众长”的学术思想。此处讲的“汉宋”是指儒学在不同时代产生的两个学术流派,“汉”即汉代儒学,其特点是重视对五经的考证;“宋”即宋明理学,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对于懦学内部的各种流派,曾氏力持博采众长,无所偏倚的态度,因此他申明:“国藩一宗宋儒,不废汉学。”除了儒学,他还吸纳了墨家、道家的思想,他特别推祟老庄的道家思想,列庄周为圣哲贤人,盛赞其才,屡予征引。甚至对与儒学分庭抗礼的法家他也能择善而从,他对法家思想的吸收,这也许是作为儒家“仁、义”思想信守者的曾国藩而日后为何会成为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曾剃头”的最好注脚了。曾氏对传统文化兼收并蓄,既表明他治学的博大胸怀,更是其家庭教育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三是“经世致用”的实用哲学。曾氏在学术上整合了各家各流派的思想,他这种吸收众长不是毫无原则的,其基本出发点就是经世致用,不论哪门学问、哪个流派,都要讲求在实际人世生活中践行的效用,这是曾氏所特别看重的。他认为治学应当循序渐进,踏踏实实,“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这种治学态度便是他笃于实践、勤恳踏实的实务精神的体现,更是他教育后代为人处世、治学为官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四是“治国、平天下”为其人格理想的必然追求。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的自觉,这是儒家的优秀传统。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就是其所谓“大丈夫”必须具备的理想人格,千百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传统意义上的仁人志士品格的形成,“浩然之气”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自然也影响到了曾国藩。他是很富有民族忧患意识的,面对着积贫积弱的当时之旧中国,一再发出建立机器局,派遣留学生等倡议,主张学习西洋科学技术,这种主张在顽固保守、固步自封的晚清统治者眼中无异于 “洪水猛兽”,将会受到朝野方方面面的排挤和打击,而他不顾个人成败得失和性命安危,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并亲自参与,这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而这种勇气就源于他对“治国、平天下”始终有强烈追求的理想人格。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追求也成为曾氏家教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直接影响了子孙后代们爱国主义思想的铸就。在这方面,他儿子曾纪泽就是一个典范,为收复新疆伊犁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清朝政府外交史上的唯一胜利。

曾国藩的博学源于他毕生坚持不懈的读书习惯。曾氏自幼励志学习,广泛阅读,且勤作笔记,就是到他宫运亨通、地位显赫时也未曾停止过,读书是他每日必作的功课,如此勤奋研读古代书籍,如此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得他能博览群书,遨游于书海之中,并能源源不断地汲取传统文化之精髓,获取历代圣贤之灵气,融合自己颇有见地的思考,从而化为具有他自己独立人格品位的人文思想体系,以儒学为核心融汇众家之精要的传统文化便是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之源头。

二、曾氏家庭教育思想

曾国藩对其子孙后代的教育可谓是“诲人不倦”,从为人、为官到为学全方位地加以教导,这集中体现在他写的一封封家书中,家书是他对家人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从中折射出他颇有独特之处的家庭教育思想。

(一)揉合儒、墨两家的德教思想

儒家历来就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注重气节与操守,讲究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强调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逐渐形成了一个长远而深厚的道德教育传统。作为近代有名的儒家硕学,曾国藩也十分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一向主张德才兼备,甚而他更为注重的还是德这方面,认为“德若水之源,才即其波澜;德若木之根。才即其枝叶。”

1,“孝友”为德教之首

“孝”被奉为“人道之始,百行之原”,数千年来,遵守孝道就是中国传统家教思想的核心内容。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孝敬父母更是儒家思想所一贯倡导的传统风尚。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孟子·尽心上》);孟子又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儒家把“孝悌之义”作为德教的基础内容是为了实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的教育目标和“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的社会理想。

曾国藩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也非常重视这个“孝”字,他在家训中写道:“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他认为孝敬和友爱是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的基础,是家庭和睦祥瑞的体现,是家庭能兴旺发达的根本。人们常说的因果报应,在其他事情上未必全部能应验,只有在只要孝悌友爱就立即获得吉庆,不孝悌友爱就立即招来灾祸这个问题上,没有不应验的。曾国藩反复告诫诸子弟说:“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因为孝敬父母是博爱的起点,而拥有一颗博爱之心不仅是一个人培养善良品质和高尚情操的内在要求,更是他能否成就一番事业的品格前提。

2,修身以达“天德”

历来人们对“天德”这一概念的阐释颇多:“天德”者即“性也”,这源自《孟子·尽心上》:“尧、舜,性之也”的“性之”二字。而荀子在《劝学》中云:“变化代兴,谓之天德。”认为“天德”乃天体运转生生相息之特性。郭店楚简《成之闻之》:“圣人天德,曷?言慎求之于己,而可以至顺天常矣。”认为“天德”意为自然宇宙之规律,只有对自己处事谨慎、严格要求即“言慎求之”的人才是圣人,才能达到顺乎天地宇宙万物之内在规律的至高境界。明代阳明学的核心人物王龙溪说:“刚健中正纯粹,天德也。”两者的阐释着眼予以“天”为本体,强调人之一切行为要顺应天性;而后两者的阐释着眼于以“人”为本体,强调要达到“刚健中正纯粹”的理想境界之人性。后学多将以上两者的阐释合二为一,追求那种天人合一的理想道德境界,而达到这种至高境界是要经过严格的修身养性的,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道德教育与修养手段。

曾国藩非常注重修身养性,并以此来完善自身的品德修养,他在同治十年三月初十的《日记》中写道:“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天德者约有数端,如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程子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子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润身睟面,孔、颜、曾、盂之旨也;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陶、白、苏、陆之趣也。”他建议学习古代圣哲贤人,他们通过修身养性而使胸怀宽广,消除物我之见,达到天人合一境界之品德。

关于修身之道,曾氏有很多具体的做法:他向子女们提出了日课四条:“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慎独,即谨慎独处:一个人在独处时也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不妄取不苟为。在儒家学说中,慎独是修身的最高境界。养生首在养心,最大的快乐在于心情的愉悦。慎独则是最好的养心,将可使人得到最大的快乐。“主敬则身强”,实际上讲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的重要性,他希望儿子做精神状态好的人,自强自信自立,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庄敬严肃。日课第三条就是要告诉儿子们要有爱心,做到“仁者爱人”。曾氏是固守儒学“仁”的基本理念的,“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故《礼记·中庸》曰:“仁者,人也。”“仁”又是主體内在意识,是自己决定自己的,所以孔子曰:“为仁由己”(《论语·颜渊》),“吾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内在的仁具有伟大而崇高的道德价值,因此在儒学范畴内,“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一种爱心,这是儒家建立起来的那一整套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起点和基石。“仁”在曾氏的家教思想体系中被转化为:对父母的爱,即为“孝”;对兄长的爱,即为“悌”;对他人的爱,即为善;对社会对国家的爱,即为“忠”。那么“习劳则神钦”则是来自墨家 “节俭、节用”的教育思想了,在曾氏看来,能够俭约自持者,才可谓君子。他说:“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他以此来告诫儿子无论智慧也好,才技也好皆来自于勤劳艰苦,困知勉行。他还告诫家人,生活要“以俭字为主。情意宜厚,用度宜俭,此居家居乡之要诀也。”

(二)首倡虚心的治学之道

在教育儿子做学问方面,曾国藩可称得上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导师。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自古以来,谦虚是中国读书人的传统本色,曾氏也如此,他说:“吾人为学,最要虚心”,㈣这是曾氏最想要告诉儿子的治学之道。曾氏虽满腹经纶,但他非常谦虚,每每在教育子弟如何治学时,从无吹嘘自夸之辞,总是说到自己的不足。如一封家书所说:“余所作古文,黎莼斋钞录颇多,顷渠已照抄一份寄余存稿,此外黎所未钞之文,寥寥无几,尤不可发刻送人。不特篇帙太少,且少壮不克努力,志亢而才不足以副人,刻出适以彰其陋耳。如有知旧劝刻余集者,婉言谢之可也,切嘱切嘱。”曾国藩律己极严,从他不乏谦词的反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克己的苛刻,当其弟弟来信向他请教有关读书事项时,他回信说:“说到此处,兄不胜悔恨,恨早岁不曾用功,如今虽欲教弟,譬盲者而欲导人之迷途也,求其不误难矣。”如此谦虚谨慎,这不正是后辈们学习的榜样吗?

(三)包含老庄哲学的养生之道

曾国藩给儿子的信中写道:“吾于凡事皆守‘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二语,即养生之道亦然”。“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与我们现在常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同义语,原本说的是一种处世办事的态度,曾氏认为也是养生之道,抱这种态度对待生老病死,可以免去许多烦恼和忧虑,顺其自然,心境平和,就可以健康长寿,这与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还告示儿子可借山水花竹来怡养身心,看重自然景物对人的身心的陶冶培植作用,这与他深受“天人合一”思想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即追求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在这种境界里,人是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能达到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境界,这样就可以使心灵免受来自外界的一切痛苦和烦恼的煎熬和折磨,人自然就会身心舒畅,延年益寿。

三、曾氏家教思想的现代意义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曾氏家教思想还以其开放性的品质给当代教育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其一,曾氏德教思想启迪当代教育应以培养良好向善的人性为首要目标。

曾氏家教思想非常重视指向“德”的人才培养,他认为首先应教会子女如何做人,中国有句古话:“先成人,后成才”,说的就是这一道理。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人”,教育必须高度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完善,这应该成为教育始终如一的信仰 ,要立足于它的本体价值和本体功能,要将教育目的定位于培养“人”,“人”是教育这一庞大系统工程要研究和解决的核心问题。在这里“人”的意义指向应是“人本思想”中的“人”,教育思想也应该是以人为本的,那么教育的首要目标应是指向“德”这一教育内容的,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指向“才”,把“德”忽视了,这就本末倒置了。因而造成很多负面效果。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滑坡,高校内出现很多道德沦丧的事件,如作为生命工程科学系的学生马加爵竟如此漠视生命,真是令人震撼,又令人深思。

曾氏家教还重视培养子女的社会责任感,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虽然在当时来说具有维护封建统治的旧时代局限性,但我们只要剔除这一在当时看来是不可避免的时代烙印,吸取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就能把这种跨越任何时代跨越任何阶级而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宝贵传统精神元素融入到家庭教育中,使其发扬光大。现代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过分溺爱,造成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取向,他们的为人处事、思维方式都是“个人主义”色彩的,心胸狭隘自私,看待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是个人利益,容不得半点批评,可想而知,这类孩子长大后是不会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什么贡献的。因此我们要从曾氏家教思想中汲取有益成份,这有助于纠正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些不恰当的做法。

其二,曾氏家教思想昭示家庭教育是社会文明进程中需要编译的“源程序”。

建设文明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社会要文明,必然要求组成社会的成员(即个体意义上的人)是文明的,社会成员即个体意义上的“人”如何才能达到文明的程度?这就离不开一个文明的家庭氛围的塑造和培养,因为人从出生起就生活在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中,家庭是每个人的人生启蒙之所,也是每个人终生接受教育的地方。在文明社会、文明人与文明家庭这三种处于不同层次的“文明生态圈”中,家庭文明应是社会文明的本源。因此家庭成为社会文明进程中要解析的一个“源代码”,而家庭文明的建设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从而家庭教育便是社会文明进程中要编译的“源程序”,因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曾氏家教为当代家庭教育提供了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

曾国藩非常重视家教,以他自己广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和超人的智慧对其子女们进行谆谆教诲。这种严格的家教又造就了一个兴盛不已的曾氏家族,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钧、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它给我们当代教育以很大的启发。现代很多人都忽视或是忽略了家庭教育,总认为学校才是孩子受教育的唯一场所,无形中人为地缩小了“教育”这一名词的概念内涵,学校成为培育人才的一个“孤岛”。其实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作用下,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迅速成才。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中首当其冲的还是家庭教育,因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就是家庭。因此我们当代教育应从曾氏家教思想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使良好的家庭教育成为教育这一系统工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助推中国教育质量迅速提升。

其三,曾氏家教思想启示当代教育实现其育人功能的“培养基”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自然万物的生长都需要源源不断的养料供给,教育也需要得到丰富“养料”的滋养,那么绵延几千年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便是当代教育得以健康发展的营养丰富的“培养基”。曾国藩是一个善于从古代先哲吸取智慧的人,也是一个善于把书本与人生联系起来思考的人,而且他特别善于从中抽取出可以指导人生的信条与经验。这些信条与经验无不反映出他与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它是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曾氏对社会人生独特思索的结晶,于是他就用这些承载着传统文化思想的信条和经验来教育其子女,曾家世代处于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之中。曾氏家教非常重視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这也给当代教育以很大的启示。时下校园里的学生,特别是高校的大学生非常缺乏传统文化素养,缺少良好的传统道德观念的熏陶和浸染,在当今校园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传统文化思想土壤很贫瘠,学生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很脆弱,因此在疯狂追求物质效益的现代社会,极易造成人的心理失衡,校园自杀、他杀事件屡屡发生,学生整体道德水平下降,一些与大学生身份极不相称的言行,随时可闻,随处可见,尊师之风每况愈下,难怪不少有识之士在强烈呼吁“传统人文思想的回归”。

作者:严俊杰 黄正泉

曾国藩家庭教育影响论文 篇3:

曾国藩品格与太平天国运动研究

[摘要]曾国藩一生最大功绩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品格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论述曾国藩品格主要从三个方面忠君、坚毅,任用贤才,把这三个方面品格放在历史事件中分析,更好突出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的作用,同时把他的品格和太平天国领导人的品格加以对比,使其品格更加鲜明,更好的分析曾国藩品格对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影响。

[关键词]曾国藩;太平天国;任用贤才

在中国历史中对曾国藩评价有正反两个方面,而我觉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把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客观历史环境中,不应脱理历史以现代人的价值标准加以横量,曾国藩生活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里。中国的主权遭到外国侵略者的践踏。在那样的环境下他所做出的决定多数考虑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同时对这个人物评价应从历史角度多方面的分析,曾国藩还是是学者、政治家、军事家,曾国藩的品格铸成了他一生的成就,同时正是忠君品格对农民起义的镇压和天津教案处理导致了后人对他不同的评价。

一、中国封建儒将勤学仕途

曾国藩自幼接受中国传统儒家恩想文化教育,推崇理学。成为一名儒将和他的成长环境、学习经历是分不开的。曾国藩的父亲曾多次考科举,最终中了秀才,他侍亲至孝,积苦力学,柔而能忍,这些品性,都熏陶了曾国藩;曾国藩总是将祖父所教的为人准则转教子弟:“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他后来尊为家训的所谓八字诀和三不信均出祖父之口,父辈以家庭教育形式把做人道理、品格等传授给曾国藩。曾国藩进入学堂后,在书院读书时,受到了湖湘文化的影响,湖湘文化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形成了理学与经世相结合的传统。倡导经世致用,早期求学的经历和父辈的言传身教,为曾国藩创办军工奠定了思想基础。

曾国藩在仕途上的发展是颇为顺利,他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以后仕途都很顺利,曾国藩进京不久就发生了鸦片战争,这时清政府统治上出现了危机,一些有识之士和官员开始从义理、辞章研究走出来,开始寻求治国良策,提倡经世之学,力图挽救清王朝统治,不久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已使清政府的统治摇摇欲坠,清政府号召各地举办团练。曾国藩于咸丰二年接到寄谕。令其协同巡抚办理湖南团练,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反抗。曾国藩在举办团练的基础创办湘军,湘军最终成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主力之一。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使得曾国藩从封建士大夫转变成为维护封建清王朝统治的一位将领。

二、持之以恒的坚毅品格

曾国藩提出士人读书做学问要做到“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他也是这样作的,“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不管是在朝为官,还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仍坚持看书和练字,虽然事务很忙,今天的读书计划不会因昨天的事情耽搁,也不会因明天有事预做。以上表明曾国藩在学术上的“恒”能够以身作则,曾国藩提出读书要专精,但要做到“专”一定要有恒心曾国藩说:“凡看书只宜看一种,一种未毕而另换一种,则无恒之弊,终无一成;若同时并看数种,尤难有恒,将来必不能看毕一种,不可不戒。”;在军事方面,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战斗中湘军屡败如兵败靖港在这场战役中领导失败在外界的压力下写下遗书,“作遗书折,具陈办理军务不善,并抄檄文进呈御览。”可以说当时的曾国藩心情非常沉重。兵败靖港这只是曾国藩在失败战争中,其中之一,但曾国藩并没因战争失败而放弃,而是在战斗中总结经验教训,曾国藩军事的恒心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最终成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功臣。

三、维护清政府统治的忠君思想

曾国藩自幼接受儒家思想文化教育,对皇帝要忠诚,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湘军的势力不断壮大,他并没有反对清王朝,而是忠于自己的职责,一生勤勤恳恳效忠于清王朝。“默观近日之吏治,人心及各省之督抚将帅,天下似无戡定之理。吾惟以一勤字报吾君,以爱民二字报吾亲。才识平常,断难立功,但守一勤字,终日劳苦,以少分宵旰之忧。”表明曾国藩要通过勤政来报效皇上,表达对皇上的忠心,太平天国运动打破封建的纲常礼教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争取农民阶级的利益,动摇封建清王朝的统治,曾国藩势必会担当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重任。

天津教案对曾国藩一生的评价中有重要影响,天津教案的发生虽然有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背景,但最终激发矛盾,引起案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却是法国领事丰大业两次当众向中国官员开枪,引起众怒把他打死并且焚烧教堂等,曾国藩处理结果是偏袒洋人,正法和处理了天津教案中的人员,赔偿白银和修复教堂。派崇厚去法国赔礼道歉。正是天津教案处理使他背上“卖国贼”的称号。对一个人物的评价应还原到历史中。曾国藩所处时代是外国侵略者对中国侵略的一个年代,中国在近代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清政府已经沦为外国侵略者的殖民机构。曾国藩在接受天津教案的时候以想到它对自己的利害,“余即日前赴天津,查办殴毙洋人焚毁教堂一案。外国性情凶悍,津民习气浮嚣,俱难和叶,将来构怨兴兵,恐致成大变。余此行反复筹思,殊无良策。余自咸丰三年募勇以来,即自誓效命疆场,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断不肯吝于一死自负其初心。恐邂逅及难,而尔等诸事无所禀承,兹略示一二,以备不虞。”曾国藩了解外国侵略者和中国人民的矛盾,处理天津教案本着为国尽忠的想法,去办理,“天津人心汹汹,拿犯之说,势不能行,而非此又不能交卷。崇帅欲余撤道、府、县三官以悦洋人之意,余虽知撤张守即失民心,而不得不勉从以全大局。”表现出以从大局考虑进行处理。为护清王朝的统治防止外国侵略者的入侵。多年后曾纪泽和慈禧一段对话,慈禧对曾国藩在天津教案处理上评价是“公忠体国”称誉。这也对曾国藩忠君品格的极大赞同。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培养和任用贤才

曾国藩创立湘军后广泛招揽人才。任用人才有自己的见解“求人自辅,时时不可忘此意。人才至难,往时在余幕府者,余亦平等相看,不甚钦佩。泊今思之,何可多得?弟当常以求急才为急,其冗者,虽至亲密友,不宜久留,恐贤者不愿共事一方也。”表明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并且平等相待;虽是自己的亲人没有才能的人也不任用,说明曾国藩任人方面不任人唯亲,这样招来许多的贤能人士对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任用贤才方面例举一个曾国藩起用的人物李鸿章“李鸿章兵事之生涯,实与曾国藩相终始,不徙荐主之感而已。不宁惟是,李鸿章曾军数年,砥砺道义,练习兵机,盖其一生立身行己耐劳任怨坚忍不拔之精神,与其治军驭将推诚布公团结士气之方略。无一不自国藩得之。故有曾国藩然后有李鸿章。其事之如父母,敬之如神明,不亦宜乎?”可以分析出曾国藩和李鸿章更可以说是师生关系,并扶植李鸿章创立

淮军成为当时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力部队,同时继承曾国藩的思想。也成为了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的人物。

曾国藩重视军事人才的培养,就要提到罗泽南学馆和幕府。罗泽南学馆可以称作曾国藩的军校,曾国藩最得力的高级将领大多是罗泽南的得意门生。则曾国藩的幕府就是一所有计划兴办的随军军政学校了。要夺取战争的胜利,不仅要有一批能征惯战的将才,还要有一批擅长文案,营务人员等。因此曾国藩非常重视人才,把是否拥有足够质量与数量的人才。作为战争成败的关键。

以上分析了曾国藩品格几个方面,为了使他的品格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表现的更加鲜明,把他和太平天国运动中一些领导人物品格进行对比。曾国藩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维护封建社会的统制秩序,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成为封建社会的一名儒将,再看一下太平天国领导人洪秀全也是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在清朝政府的统治下要考取功名,但他就没有曾国藩幸运,曾国藩说过,“余平生科名,极名顺遂。”;而洪秀全在道光八年十六岁的时候,洪秀全曾经数次到广州去应秀才考试,结果屡试不中。科举不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科场的考试腐败,营私舞弊,许多真正的人才不能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洪秀全说:“不考清朝试。不穿清朝服,要自己来开科取试”;从此走向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道路,创立拜上帝会,信奉基督教,批判维护封建社会的儒学创始人孔子,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

曾国藩的坚毅和忠君品格,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定都天京后,在胜利面前没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侵蚀到革命队伍,革命的进取心也相对减弱,出现腐败现象,作为太平国运动的领导人洪绣全,在战争期间在天京大兴土木。建筑王宫一改革命前期艰苦朴紊的作风;同时领导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太平天国领导层为争取最高领导权。发生“天京事变”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和领导力量,政治思想上造成了极大混乱,与清军的军事斗争形势急转直下。自“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由盛转衰。

曾国藩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任用了一些政治和军事、科技人才。在天京事变后杨秀清被杀太平天国失去军事和政治的领导核心。而任用石达开可以加强领导核心,但洪秀全不信任石达开以致加封他的大哥洪仁发为安王。二哥洪仁达为福王,洪秀全既将军政大权交由洪氏亲族来行使,石达开和洪氏亲族之间不能相互信任,石达开决定离开天京。削弱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力量。

以上分析了曾国藩的品格对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又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对比使其品格更加鲜明,通过曾国藩品格的研究,不仅对曾国藩有了深入了解,同时对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同时曾国藩品格如读书要勤勉,行事要恒,今天仍可以做为,为人处世和读书的原则,其实使他成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功臣还有诸多因素,这就需要历史学者不断的钻研和进取。通过我的文章阐述使对曾国藩有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2](5][9](11]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陈书凯,译,北京:蓝天出版社,2006:14,26,244,230,24

[3]曾国藩,汤效纯,等,曾国藩全集(书信二)[M],长沙:岳麓书社,1991:993

[4]梁绍辉,曾国藩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89

[6][7](8]唐浩明,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2:401,407,417

[10]梁启超,李鸿章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38

[12]广西师范学院历史系,金田起义:23[C]//民间流传的口碑资料

[责任编辑:冯延臣]

作者:杨忠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际反恐怖主义研究论文下一篇:有效性教学高中物理论文

热门文章

曾国藩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