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和谐企业文化

2022-08-13

第一篇:营造和谐企业文化

营造家庭安全文化 助推企业和谐发展

2010-03-21 本文访问次数:82

3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工会女职工委员会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地跨晋蒙两省6市、45个县区,拥有48座煤矿54对矿井、70万员工家属(其中女职工5万人),是一个以煤炭、电力、化工、冶金、煤机制造五大产业为主导,工程建设、建材、物业、旅游等多业并举,产销量连续四年突破亿吨的新型综合能源集团。近年来,集团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以服务企业安全生产为宗旨,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发展大局,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发挥组织优势,构建“五大”体系,营造家庭安全文化,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先后被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中国能源化学工会、省总工会、省妇联、省煤矿工会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一、找准定位,创新思路,构建家庭安全文化目标体系

我们的综合区队有这样的说法:“事故发生的原因三分在井下,七分在家庭”。从对全公司近年来发生的500例井下轻伤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有78%与家庭有直接关系,94%与家庭有间接关系。主要是,夫妻之间闹矛盾、子女就业有困难、家里有重病人、生活住房困难等产生烦恼;有的员工下班后承担过多家务或娱乐过度不休息造成疲劳;有的员工对安全知识、作业标准、操作技能掌握不好,还有的员工班前喝酒、下井偷带烟,妻子不管或管不了,等等。针对家庭隐患的危害性,结合全国安全生产月提出的“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目标内涵,综合集团公司在安全管理中提出的打造“零事故现场,零事故环境”的奋斗目标,我们把家庭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确定为“创建零隐患家庭,争当零事故丈夫”,通过不断充实内涵,逐步形成了家庭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这一定位,进一步指明了家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和目标,全公司各级联保组织以家庭、社区为阵地,集中安全联保员、志愿者、安全光荣户以及好矿嫂三支队伍骨干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了抓安全、保安全的巨大合力。

二、加强宣教,营造氛围,构建家庭安全文化宣教体系

实践证明,提升职工夫妻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安全联保工作的当务之急。我

们紧紧围绕家庭这块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知识和“人人都是通风员”,“居安思安、居安想安、居安干安、居安紧安”的安全理念学习和宣传教育活动,构建家庭安全文化宣教体系。一是开展安全知识、标准化知识进家庭活动,把员工要掌握的300道安全准入题分批打印后由联保员送到员工家中,督促员工夫妻熟记熟背,员工准入知识考试成绩与联保员津贴挂钩。二是组织员工妻子参加员工班前安全宣誓,当场签订由联保员、区队、职工夫妻三方参与的安全联保责任书,强化员工夫妻对安全生产的责任。三是每年组织十星级安全光荣户到区队、社区巡回演讲90多场,以现身说法、视听并重的形式开展宣教活动,让职工家属感受到安全联保工作的重要性。四是组织员工妻子参观白洞“5•9”事故纪念馆,用血的教训警示员工妻子一定要让丈夫遵章守纪。全公司每年举办多种形式的夫妻安全知识笔试、竞猜、抢答、趣味赛等60多场,参加的职工夫妻达3000多人次。通过抓学习、抓宣传,在员工家庭中形成了浓厚的安全学习氛围,出现了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夫妻“学安全标兵”、夫妻“学安全状元”等等。

三、明确主旨,发挥优势,构建家庭安全文化服务体系

围绕服务企业安全生产和员工群众家庭生活的宗旨,我们在家庭安全文化建设中积极推进了人性化、精细化、亲情化服务,从党政组织为职工想办而没有组织办、职工想办而没有时间办、职工家属该办而没有想到办这三个方面着眼创新载体,构建家庭安全文化服务体系。利用安全联保井口服务站这块阵地,组织开展了“有事您说话”承诺服务活动。将承诺内容条款、服务热线电话公布于众,建立服务登记簿,设立服务信箱,制定承诺服务制度。承诺服务活动开展以来,从照顾职工妻子坐月子、接孩子、为大龄职工介绍对象,到雨季为职工买油毡苫房顶、为困难职工子女捐款上学,再到为职工领工作服、补水靴、打袜子,接送车缝座垫等,为党政分忧,为员工解难。服务站坚持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日常送安全知识、节日送慰问等活动,把女工家属安全井口服务站建设成为安全宣传的平台、服务职工的窗口、传递安全信息的枢纽、联系井下员工的桥梁,得到了员工的广泛赞誉,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和高度赞扬。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吴永平等领导为多数服务站题词鼓励,国务院张德江副总理在2008年来同煤考察时为四台矿井口服务站题词:“向煤矿工人致敬”。

四、突出重点,深化内涵,构建家庭安全文化帮教体系

我们针对一些家庭不文明、不和谐甚至不道德的现象,把帮教员工树立正

确的婚姻观、价值观、幸福观、苦乐观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深化家庭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收到了良好成效。一是积极推广了挖金湾煤业公司安全联保工作一访、二谈、三讲、四帮工作法,联保员每天走访了解员工家庭,针对员工夫妻的思想状况,因人而宜进行帮助教育。二是以六月安全月活动为契机,在一二线员工家属中开展了“写爱心悄悄话,架幸福平安桥”、征集安全治家格言、万户家庭“保安全、促和谐”倡议签名等活动,起到了警示教育、亲情感化的作用。为了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我们从一万多封家信,3千多条安全短信中选出67封家信、100多条短信,分成恩爱篇、嘱咐篇、期盼篇、祝福篇、劝诫篇、悔悟篇、警醒篇编制印发到员工家属手中,成为家庭安全教育的特殊教材。三是组织当班员工妻子下井送饭,让她们身临其境感受丈夫的辛苦,增进理解,呼唤亲情。四是与员工妻子和员工家长联手,以“三违”青工为帮教重点,抓好安全不放心人、安全不放心户的安全帮教工作。三年来,全体联保员共走访井下员工家庭30806户,其中走访不放心人18432人次,帮教“三违”员工2108人次,绝大部分“三违”员工得到了转变,有的还成为安全生产骨干。广大员工家属在参与保安全活动中看到了自身价值,也找到了为家庭幸福、企业发展、社会和谐做贡献的位置。

五、完善机制,培养队伍,构建家庭安全文化激励体系

为推进活动长期有效开展,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机制,构建家庭安全文化激励体系。我们坚持做到,一是评选表彰奖励制度。每年隆重举行两次星级安全光荣户、好矿嫂、安全联保员、志愿者评选表彰活动,组织联保员、好矿嫂到南戴河健康疗养,进一步增强了员工家属的光荣感和自豪感,以更大热情投身到群众安全文化建设中。二是安全联保员考核管理长效机制。用好用活安全联保员的选聘、考核、津贴发放制度,做到选聘严格、考核认真,津贴及时发放。三是安全联保员、安全联保服务志愿者培训制度。每年自上而下脱产培训不少于一周,并且自编培训教材供联保员、志愿者参考学习。2009年开展了向矿工贴心“好矿嫂”、连续两届全国道德模范欧学联学习的活动,使联保员、志愿者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鼓舞。在2009年四老沟矿“6•12”垮顶事故抢险中,全体联保员从外地自发赶到矿井口服务站,为抢险的干部群众熬制绿豆汤,在抢险的两天三夜中无一人离岗,直到抢险胜利。在矿党政召开的抢险庆功会上,全体联保员荣立集体三等功。

党政工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坚强保证。每年工会群安表彰

大会,集团公司领导都亲临参加并讲话,联保干部和联保员倍受鼓舞;联保员津贴和联保活动费用都及时批准划拨;各二级单位党政也主动为联保员办实事、办好事,形成了干好联保工作的强大动力。目前,全公司25个安全联保委员会、108个联保分会、227个联保小组,在工作中做到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激励,建立起上下联动、高效运转的安全文化体系和机制,682名联保员、1026名安全联保志愿者各司其职、各显身手,以“企业是我家,第一为企业”的信念和决心,为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第二篇:班级建设: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生长之源,代表的是班级的基本素养,也是融学生个性与班级特色为一体的精神财富。班级文化通常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的思想、作风和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班级精神的具体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班级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教室环境、人际关系、学生精神状态等。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因此,班主任要十分重视,展现自己的魅力、才华,积极营造一1个和谐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

一、班主任是舵手: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和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带出什么的班集体、形成什么样的班风和班级文化。而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是班级文化的最高境界如有的班生机盎然,有的班严谨规范,有的班级积极乐观,有的班级透出一股活力,有的班级显出一股拼劲,有的班级弥散着深厚的艺术气息,有的班级表现出时尚的现代风采……。所以说:班主任是班级的关键人物和灵魂。

二、班主任是巧妇:

在现实的工作中,班主任要面对来自社会、上级领导、家长、学生、自身的工作压力等几大方面的因素使得班主任纵有好的班级文化建设思路也往往落实不下去,就仿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时间、无人力),也必然导致班级文化建设成效欠佳。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是不是就没有解决的途径呢?

我认为:每位班主任应:树立资源意识,巧抓教育契机;树立精品意识,巧设活动环节;树立渗透意识,巧用课堂载体。这样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才会有时间的保证、有品位的提升、有人员的支持,“巧妇”也才能有“米”可“炊”,而且能把米“炊”得香香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工作才能既做到位又做得有成效。

1、让“墙壁说话”,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班级的四周的墙壁上,设计“各种学习园地”,利用这一空间,组织学生不定期地展示不同专题、不同形式的园地专栏,在这里,时而展示班级活动剪影,时而粘贴学生日记佳作,时而展出学生获奖作品,时而刊出课前收集的资料。一篇篇折射学生思想火花的日记经过电脑版面设计,图文并茂,文质精美;一张张反映学生假期愉快生活的照片经过学生的文字润色编辑,能勾起甜美、难忘的记忆;一期期集学科知识、国事要闻、社会百科于一成的各种资料,让学生从这里开阔视野,了解社会,走向世界;一份份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报告,融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于一体……诸如此类的活动作品展示外,学生还结合自评活动时时更新“学习园地”小小的一块墙就是大大的一片天,它成了班级信息交流,师生互相沟通了解的重要媒体。(班主任工作)一块小小的“园地”产生效果是不可估量的,从文化舆论导向上影响了学生,使他们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学习园地”成了学生发表作品的处女地,成了学生展示个性特长的大展台。不单使许多优秀生找到自我感觉,满足了自我表现的欲望。甚至连一些平时不被老师同学关注的“灰色学生”,也有显示其闪光点的机会,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同学间你追我赶,积极进取,勤奋好学,学生的心灵世界得到了净化,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2、抓班级活动开展,以健康活跃的气氛感染人:

人的认识能力是在活动中获得的,丰富的班级活动是进行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自尊自信的班级团队精神能起很大的作用,也是树立班主任威信,塑造班级形象的大好时机。所以,活动前,班主任要精心组织,认真辅导,活动后要及时总结,表彰先进。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班会课,如在班会课可以开展故事会、演讲会、让新闻走出班会、收购缺点等等,这类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细水长流,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重视这类活动的开展,并使活动形成专题性、系列性、系统性。在活动中,班主任还可以通过设“小标兵”、“小能手”、“小先进”奖项等等一系列激励措施,有效地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3、另起一行争第一: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等等特点。在学生的心目中,每个人都期待得到第一。其实要拿到第一也容易,只要班主任换个角度多一把尺子来衡量赏识每一位学生,另起一行每个学生都是第一了:语文第

一、数学第

一、体育第

一、品德第

一、创新第

一、金话筒第一……。只要我们抓住时机,以此为教育的切入点,打开学生的心窗,引导他们走向辉煌,“另起一行争第一”,学生自然就少了许多莫名的烦恼,多了一些成功的快乐。

三、班主任是朋友、伙伴:

新《课标》指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平等、和谐和发展精神的关系。我认为,这种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的沃土。新型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何呢?我想,教师应把学生视为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既体现了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又反映了一种科学的教育思想。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的追求、感情、体验、需要和感受,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学生在校生活主要是在班级中度过的。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在班级中营造一个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得到发展。因此,作为班主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多层面奏响班级文化建设“变奏曲”,让每位学生在营造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去实践,在实践中获得,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使班级成为陶冶学生的“熔炉”。

第三篇: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由“文化软实力”想到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表明我们党将发展文化软实力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为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软实力”(soft power)这个术语是由美国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上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其内容主要包括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和吸引力等。他认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在国际竞争中,不仅依靠其军事实力、经济规模、科技发展水平等硬实力(hard power),更要依靠软实力,即“有共同的价值观产生的吸引力,及为实现这些价值观作贡献的正义感和责任心”。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非常重要。高度重视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新时期时代发展的要求。大学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高地,大学自身文化建设情况势必影响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的大学精神在其中又发挥更为核心的作用。而大学精神应该是一所大学在其成长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追求、文化传统和行为准则。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支柱和灵魂。它影响着每个大学人的成长过程和人生轨迹,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发展与影响力。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生长发展在高等教育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学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且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随着我国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校园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加强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已经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校园文化蕴含着学校的灵魂,也凝聚着学校的形象。一个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的高等院校,必须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因此要想提高九江学院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近年来,九江学院始终把良好育人环境的建设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对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进行整体规划,使学校在校园环境基础设施、绿化、美化等物质环境和校园文化、校风等精神环境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整体育人功能的全面提升。

一、优美的自然环境陶冶人

“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校园内清洁整齐、宽敞明亮是一种美,它有利于学习、工作和休息;校内园林布局合理、花草树木宜人,鸟语花香、曲径通幽更是高层次的环境美,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高雅的享受。

一走进九江学院,你便进入了一片绿色的海洋。主干道上红花木和映山红交错相间,层次分明;教学楼前杨梅树、桂花树掩映成林,生机勃勃;校园里随处可见的茶梅、红玉兰、紫薇、樱花等花卉争奇斗艳;学生宿舍区的草坪也在环卫工人的精心修护下愈显整洁、清雅……

绿色是校园的突出特征。近年来,学校每年投入绿化资金百余万元,做到了“楼起绿成阴、路起树成行”。绿化率达52%。校基建处还专门设置了园林绿化科,设有专职管理人员,有具体的绿化管理办法及岗位职责。学校还在校园绿化用地中划出片区,作为土木系园林花卉专业的学生实习基地。同时,学校还在校园绿化集中地方建有风格各异的凉亭,供师生读书休憩。学校还鼓励毕业生毕业前种下纪念树,为母校留下绿色的纪念。 近年来,九江学院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坚持“建设一处、绿化一方、美化一片”的指导思想,把保持水土、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作为行为准则,打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校园,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三统一。九江学院主校区地处丘陵地带,山坡起伏绵延。在校园建设过程中,不仅坚持“三同时”(水保工程与扩建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做到施工不流土、竣工不露土;还充分发挥了校基建处和土木工程系的人才、仪器优势,依山就势,因地制宜,通过科学的测量、规划,在校舍建设中做到了“不入一分土,不出一分土”,所有土方全部实现自我消化,自我平衡。

现在,当学生站在翠木排排、四季长青的校园,面对繁花似锦的花坛,设计独特的假山和高大明快、建筑风格各异的教学楼时;当学生迈步于幽奇静巧的生活区和曲径通幽及繁花、硕果、亭榭别有天地的林果园区时;当学生走在校园每条道路上,不会见到纸屑、果皮、痰迹,每处墙壁上不会有涂印痕,穿梭于树木花草间,不会发现有人攀枝折花时;当校园似有公园的美化、绿化、净化的感觉时,学生们会惊叹这里的高楼解人意,这里的花草会唱歌。优美的自然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校园成了育人的载体。

二、高雅的人文环境启迪人

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智能发展具有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熏陶功能。九江学院用文化的理念建设校园环境,让每条道路会说话,让每一个景点能育人,把校园变成主体的画,无声的诗,充分发挥隐性教材的教育功能。强大的文化力,使不想学习的学生都变得爱好学习。

1、校训、校徽——激发学生爱校热情。一进校门,远远就会看到主干道正前方有一面红色的墙,上面刻着“竞知向学,厚德笃行”的八个大字,这是该校前任党委书记、现国务院副秘书长项兆伦同志亲自拟定、校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一致通过、著名书法家崔廷瑶先生题写的校训。“竞知向学、厚德笃行”,是九江学院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追求境界和校园文化精神的凝结与外在体现,是勉励全校师生积极进取、健康成长的格言。“竞知向学、厚德笃行”的基本内涵,要而言之,就是:努力学习,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与知识,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深厚个人的道德修养,并切实实践,躬行所学,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学识广博、知行统

一、全面发展的人。与此同时,校园醒目处悬挂着九江学院校徽,校徽采用了能鲜明映现九江独特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和体现九江学院自身形象的视觉元素,并将它们转化为一组具有视觉张力和文化意蕴的象征符号,由此构成融涵着九江学院办学理念、文化情怀和人文自然生态环境的图案。校训和校徽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发人深省,予九江学院学子以光大学术,恢宏文化的启示,一入校门便油然而生对国家、民族崇高无上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的热情。

2、文化景观——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中国古代先贤都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感化、熏陶作用。《荀子.劝学》篇有“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说法,就是讲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学生的潜意识中具有较强的认识功能和吸纳环境信息的的敏锐性,作为九江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如何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九江特色,充分发挥校园物质环境的育人作用,成为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发挥校园物质文化环境育人的作用,学校在学生宿舍比较集中的九江路上建成了名人长廊,立有包括牛顿、爱迪生、华罗庚、杨叔子等50多位中外著名科学家的雕像,激励广大学子努力学习,早日成为祖国栋梁之材。每天清晨和傍晚,一群群大学生们徜徉在九江路上,看名人成长经历,交流学习体会,思考未来人生,使名人长廊和其他雕塑一起构成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还变废为宝,利用学校基建施工过程中挖出的鹅卵石,刻上名言警句,在校园教室和寝室空旷的草坪上布置了60多块文化石,激励学生竞知向学,在人成才,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还对校园道路进行重新命名,用九江市历代名人的名字命名为校园道路命名,濂溪大道、乐天路、东坡路等路名给学校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

同时,学校还对校园内外环境和教室、食堂进行了全面的人文美化,增加了大量刻有名言警句灯箱。后勤部门还在校园内还树起了许多文明警示牌。“小草依依,需要你的关爱”、“请不要让垃圾拥抱大地”、“文明去愚昧、礼貌表真诚”……友好的话语、温馨的提示和点缀在校园各处的文化石交相辉映,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在校园内构建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学们在这些“文明使者”的陪伴中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争做文明大学生。

3、人文景观——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九江历史悠久。积聚了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景观,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淀深厚。在九江学院周边,有享誉海内外的白鹿洞书院,有濂溪书院遗址,有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佛教中国化的东林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等。哺育出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北宋“苏门四学士”之首黄庭坚等众多历史杰出人物。中国历史上一大批文化名人都曾在这里放歌山水,记叙游踪,抒发情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题记、墨迹和佳话。承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我校根据“办成高质量的新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新思路,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凝聚我校办学特色。

学校先后成立了国际农村医学教育研究中心、庐山文化研究中心、会计与审计研究所、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数控技术研究所、土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材料与成型工程研究所、外贸研究中心、应用数学和计算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发挥特长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医学院、护理学院立足于为基层、农村和社区培养医护人才,着重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文化传播学院与白鹿洞书院共同建立文化研究所、做强陶渊明隐逸文化研究,与东林寺开展佛教中国化的代表——净土宗的合作研究,为学校文化建设系统思维全面推进;生命科学学院利用人才优势,加强产、学、研的结合,与地方合作进行植物、水产的科研活动;艺术学院为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积极帮助地方保护和传承光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成立青阳腔戏曲艺术中心,促进民间艺术进校园;土木建筑学院深入到德安、永修等县,帮助乡镇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体育学院积极开展民族体育活动,舞龙狮、划龙船,扩大了九江学院在外的影响,又为促进和丰富地方体育活动增添了亮丽的风景。在一次次活动中,多方位、多渠道向同学们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接受中华文明史的洗礼,同时让同学们汲取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精华,树立民族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

此外,学校还通过举行升旗仪式、文明窗口建设等活动,对师生进行爱国、爱校、爱岗敬业教育,增强师生员工的凝聚力。还加强了学生的艺术教育,成立了大学生艺术团,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拓宽了学生成才之路,这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整体办学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和谐的人际环境鼓舞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什么是从事教师工作的才能时,把“心灵与理智的和谐”作为教师工作才能的一个重要牲,并指出教师“应当把自己的心分给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人的欢乐和苦恼。同情心、对人由衷的关怀同教育才能是血肉相连的。”学校中师生的人格应当是平等的,这是社会主义学校中新型师生关系的体现。尊师爱生应是创设校园和谐的人际环境的前提条件。

近年来,九江学院党委确立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任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由于各项举措得力,校生关系和谐融洽。

1、密切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为牢牢掌握学生工作主动权,学校专门成立了学生工作委员会,由校党委书记兼任主任。党委提出了学生工作的20字要求:让学生“安心学习、安全学习、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能成才”。2005年9月份以来,学校党政领导干部全部下到各个二级学院,兼任新生班班主任,并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电子信箱向学生公布。在学生宿舍区成立了“学生办事大厅”,九个职能部门进驻大厅,为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学校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进驻宿舍,担任学生宿舍专职辅导员或指导员;在学生宿舍区成立了学生宿舍党工委和学生宿舍团工委,在各楼栋成立了学生临时党支部和临时团总支,组织开展党团活动;教师、学生党员照片和联系方式上墙。学校在每幢学生宿舍楼设立综合值班室,24小时接受学生的请求并提供服务。

2、健全贫困生奖助学体系。学校成立了资助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学生自助管理中心,建立了校、院、系三级联动的奖助学体系。发动全校教职工与特困生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全校有1378名教职工与1000多名特困生结对子,每名特困生每年可获得1000元的资助。学校还与银行加强联系合作,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启动了外省及除三设区(九江、景德镇、上饶)省内其他地区的助学贷款工作。学校在校内挖掘固定勤工助学岗位300余个,同时支持学生会成立家教服务中心和学生二手物资交易市场,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中国扶贫基金会已将学校正式列入新长城大学生扶贫项目。通过“奖、贷、减、助、免”等方式,学校每年拿出1100多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目前有15000多名学生受益。

3、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报告会、指导课、座谈会、职业倾向测试等多种形式,使广大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建立和扩大就业基地,组织精干队伍展开就业推介。组织学生参加多种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增加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经常性开展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仅2006年,学校就举办了四次大型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用人单位来自全国16个省市,为毕业生提供8000余个岗位。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2007年,有二十多家用人单位与旅游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旅游学院每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以上;护理学院不断迎来招聘毕业生的“老用户”和“新朋友”,很多医院为了确保优秀生源,早早订下了用人计划。

4、加强后勤服务,确保校园一方平安。学校建立了食堂工作责任制和招标采购制,引入竞争机制,成立了学生膳食工作委员会,定期倾听学生意见与建议。学校党政领导经常在学生食堂用餐,掌握第一手情况。为保证饮食安全,学校建立了净菜配送中心,荤菜、素菜统一采购、清洗、加工、配送。食堂增加花色品种,既有大众菜,也有特色菜,还专门开设了印度留学生餐厅和少数民族学生餐厅,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学校建立了灵敏的信息系统、令行禁止的动员系统和校园治安防控体系,设立了校园“110”报警电话,成立了九江学院派出所。构建了以人防、物防、技防为基础的三道保障网,有效地遏制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总之,校园文化环境作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提高学生育人水平,是其它任何社会因素所无可替代的。它的各方面因素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对学生品德中的知情、意、行等心理活动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优良的校园文化会让学生品德形成终生受益。因此,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利用合理因素,是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所以,我们必须以校园精神为底蕴,营造和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和浓厚素质教育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德育功能,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第四篇:如何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

(办公室氛围)

云里雾里的大谈管理方法纯粹是扯淡。

所以,今天不扯淡!

现实中,一些企业总是在抱怨自己公司的气氛不好,那如何营造企业和谐的氛围呢? 一个企业的氛围取决于四大要素

1、你所信奉和推崇的总体管理模式;(人性假设理论)

2、最高领导的个人领导风格、方式;(性格、思维和潜意识)

3、基于上述层面的管理制度及执行;

4、各个主管的管理风格和组织成熟度。

前两个要素是定调,后两个是正强化或负强化。

【用人模式】信任模式下激发的是员工的自主自发工作热情和能动性,可以让积极的人不计得失,不要钱或少要钱的忘我工作,培养工作狂式的团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勤奋、牺牲精神,从而营造出包容、和谐、创新、民主的氛围和决策机制;怀疑模式下产生的是死磕、看管、逼问、压制,公司要求多少,员工做多少,尽可能少做或不做。

【认识人】正确地认识人。了解人之常情,理解人的正常反应、基本情绪常态,既实时控制、收敛自己的情绪言行,又能客观看待和准确预期主管或下属的反应。防止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避免琢磨事忽视人,琢磨人忽视事,更忌讳领导整天琢磨员工。

【各有所忌】在理解人的氛围中实施管理,说话前要换位思考,把感化和教化密切结合起来。忌讳生硬、尖锐的批评,空洞的说教。上司拿下属说事做到错误点到为止,忌讳唠叨不休;下属收到上司批评指正要随即反思,如无申述必要,虚心接受,忌讳反驳。

【善于引导】通过引导、鼓励,让员工参与进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意见和想法;而不是一言堂,强加式、指令式,只有自己对去,其他人只有服从。最后公司没了创新,员工也没了发言的心情。

【区别监督和管理】管理包括监督,过问跟进属于监督的一部分。后者属于总经办履行自己职能穿针引线、确保高层想法落地的必须,并不意味着在干涉或干扰业务工作。

【区分主动和被动】区分主动反馈与催问。一对多时,只能是多数人自觉反馈而不是上司主动催问。他也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个个催问。

【文化活动】以多种活动为载体,凝聚人心,软化人的关系和矛盾。拉近疏离感,消除敌对情绪。

【上下级沟通】员工要把上级的过问看做是正常工作需要,忌讳(脸一仰、别人跟你讲话只顾盯着电脑不看对方)呛人、反问、嘲弄的口气,上级要注意自己过问的口气和沟通方式。

【正确理解民主和处罚】民主和谐的管理不代表闯红灯的人可以不受约束,制度仍然是神圣、严明的。

【闭上嘴,扔掉你的个人坏习惯】

组织沟通由不得你不理谁,更由不得你茶余饭后跟同事张三李短,请回家关起门跟家人说。

【找好位,做好事】不要说公司气氛。。。。。。这了,那了。。。。。。考勤、卫生、办公室纪律能基本遵守,是谁的事谁操点心,也不至于出制度、出流程,也不至于频繁培训和

会议,一切是被逼,优秀的管理者其实是很讨厌繁文缛节的。配合默契管理可以稍微简化点,配合不默契只能靠分工责任来约束。

【企业最大的无形成本是姑息顶牛、闯红灯者】当一个管理者与领导对同一个人的看法相悖,却又无法改变的时候,组织妥协、内耗、低效、压抑就开始从一个点向一个面蔓延。 之后就会出现很多组织并发症。所以,有的员工领导必须下决心拿下。

不要随便说这个主管不优秀,那个员工不行,这了,那了。。。。。。做老板,先把你的总体人性假设(模式)调好;做主管先把你的兵带好,做员工先把你和周围人的说话口气、方式和情绪控制好。(当然,当【找好位,做好事】这栏基本的要求你都不愿意做好,甚至经常出现低级错误还自以为理直气壮,那他对你不满只能是活该!)

说话要多用陈述的口气,忌讳使用“那不就是。。。”“不是已经。。。了吗?!”“下次你记住。”这往往是个别人给团队制造紧张气氛、不快情绪的直接原因。看了这些,你对下属说话还会装腔作势吗?你对同事或领导说话慢条斯理的吗?你还在习惯性的使用质问、反问的口气污染别人的耳朵吗?

要想组织气氛健康,人人都要找对位、说对话,做对事。 (不要误会,找对位,不是让你拉帮结派,而是准确理解自己的分内外职责)

播下一种文化,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潮萌试衣间:http://kuter.taobao.com

OL、通勤族、职业装、时尚商务,让您干练、精神!

第五篇: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山阳县小河口镇初级中学校长 张存才

[文章摘要]深刻认识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正确处理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关系;加强学校领导管理育人能力和优化德育工作;合理布局校园自然和人文环境;加大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力度;构建和谐民主师生关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育人水平;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德育空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多渠道开辟德育工作新局面;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关键词] 德育为首 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民主科学 和谐发展

学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校园文化是其有机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使学生们在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认真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课内到课外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利于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有利于学生从各个方面摄取精神营养,增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增长才干。

校园文化氛围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具有潜移默化的激发力、导向力和感染力,无时无刻不对学生起着熏陶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

1、物质表现

校园物质文化主要表现在优雅的校园、宁静的教室、整洁的宿舍这些校园环境中的硬件,是学校各类活动的载体。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文化内涵,它是校园形象和精神风貌的物质依托,对于增强学生的凝聚力,陶冶情操,享受美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营造宜人的物质文化形态,不仅能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而且使学校的建设与学生素质的提高能协调同步。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着最基础、最形象、最直接的促进作用。

2、精神文化

搞好校园文化不仅是育人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它除了具有培养学生的功能外,还担负着创造先进的科技文化的重任。它主要体现为学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各种创建活动,涉及到学生的理想追求、观念转变、道德修养、行为自律、心理优化、纪律约束等各个方面,从而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精神文化与其他几种文化是相互依赖、互为作用的,它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主导地位,是衡量校园文化氛围优劣的主要指标。

3、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属于校园环境中的软件,它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特征,通过社会政治活动、学术活动、知识活动、健身活动、娱乐活动、服务活动进行表现。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们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生以自主活动为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由参加。形式灵活多样。学生们通过参与活动,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增强自信,勇于竞争,经受挫折磨练,努力追求成功,从而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弥补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综合发展,全面提高。

4、媒体文化

它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画廊、板报、以及校歌、校训等。这些媒体的内容,往往也带有该学校所特有的的文化特征,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而又深远的。它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与这些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所产生的思维震荡,而且还包括学生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或者说对学校开展德、智、体、美诸方面的一切活动所引起的感召力,都直接起到了思想指导和宣传教育的作用。

二、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深化学校德育工作,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在当前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如何改革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建设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进一步优化德育环境和德育工作过程,使德育工作效果更为突出,这正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而面对全新的意识结构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加之师生的复杂的思想状况,学校只有真正地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的办学方针政策,形成一系列有成效的整体化推进的德育工作新机制,切实抓好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民主的校园文化气氛,才能适应新形势对现代教育的要求。

众所周知,德育工作是建设校园文化的主线。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内容包括正确的办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管理,开辟第二课堂和文体活动等方面。而校园文化的建设核心是德育工作,良好校园文化也促进了师生的共进,协调的师生关系,团结奋进的精神形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健全的品质和性格,也有利于我们教师的成熟和教学有成,更有利于学校管理有序高效进行。显而易见,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民主和谐氛围,没有德育工作的优化管理,便成了纸上谈兵。如果离开校园文化建设谈学校德育工作,便空洞无味,可知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赖,互为紧密的关系。

1、正确处理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的关系

建设校园文化,少不了德育工作的加强,开展德育工作,少不了校园文化的建设的倡导。学校领导班子应明确这一点,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对教育教学管理以及政团工和课外活动顺利进行起着推动作用。学校应制定一系列的有效管理机制,分工明确,奖惩分明,求真务实,落实到位。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因地制宜发挥其功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育人环境,倡导人人参与,齐管理、共奋进、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学校领导班子应明确分工负责,实行年级管理制度和班主任负责制,分管领导督促制。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应大力抓牢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以旧带新促进教师的飞速成长,对外还要注重社会形象和影响,要有创品牌和名校意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突出“以德为首,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办学方针,正确处理学校德育工作带来诸多与实际教育教学活动相冲突的问题。

2、加强学校领导育人管理能力和优化德育工作过程

在过去,学校教育由于诸多原因,被应试教育的模式束缚,培养出的学生很难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新世纪是素质和创新教育时代,学校领导班子和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学习,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统一认识,过好德育关和能力关,大力加强德育工作和提高政治意识,把培养新型人才作为德育工作的明确目标。为此,学校行政领导及政团干事应大力加强领导,提升育人质量,注重科研,提高育人艺术和成效。在日常的学校工作中,将德育真正放在首位,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飞跃。其次,在学校的德育工作管理过程中,完善和优化日常行为规范,实行分工负责制。对于班主任的任用实行年级招聘制,学校形成班主任、年级组长,政教处到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的一条龙的管理模式。政教处尤其要以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核心,带头搞好学生的纪律、卫生和思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为优化学校管理创造好条件和提供优越的舞台。

3、合理布局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陶冶学生情操

人离不开环境的存在,同样环境也须人的改造,二者相辅相成。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优美宜人的工作学习场所和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社会教育的需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实施素质创造教育的需要。就学校的整体校园自然环境布局而来,要做到合理协调,体现人文教育和审美价值,体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当然,在学校绿化时,还须体现文化艺术价值,巧妙设计学校的一砖一瓦,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常识融为一体,具有独特的教育魅力。在进行人文环境的设计时,应注意国旗、国微、国歌和《中学生守则》、名言警句、名人雕像和宣传栏等合理设计,还有学生的衣着打扮和校风校貌。在精心设想人文环境时,应做好校园内人文和自然的和谐,做好教室、宿舍、实验室、办公室等室内的合理设计,陶冶师生情操,丰富人格内容,提升道德水平。

4、加大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管理,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应依据国家大政教育方针政策制定一系列的校纪校规,促使师生形成一股巨大的凝聚力。落实到各个部门,制定相应的教研计划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每个班制定相对应的班级管理制度和班规。政教处工作繁杂,涉及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寝室的管理,学生的出勤和清洁卫生的保持以及爱国主义,理想,人生教育等方面。只有在严明的校纪校规前提条件下,校园文化建设和民主和谐气氛才能有奠基和前提保证。针对学生中表现不好的现象,学校德育工作小组应带头作好学生思想转化教育工作,也可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咨询室。有了强有力且奖惩分明的校纪班规,全校师生才能统一认识,看清形势,明确目标,统一行动,共同管理,才能有力促进民主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优越的育人和工作环境。

5、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提升德育工作的能动性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促使学校德育工作彰显更大的活力。

6、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育人水平,塑造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管理能力刻不容缓。在新形势下,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求知欲较以往更复杂,其思想的复杂性决定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所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只有我们的教育水平上来了,学生、社会和家长才能满意,才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只有我们具有优秀的教学质量和高超的育人能力艺术,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和栋梁。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这一环节上,每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注重在教学的同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人生、理想,价值观等教育。开展好每一周的主题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人格品质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塑造健康乐观的人格和心态。

7、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多渠道开辟德育工作新局面 学校课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陶冶情操,调整紧张的学习气氛。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泛味,并可能被一些不健康的活动所支配。因此,学校应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课外活动的开展不是盲目随意的,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休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8、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德育空气

禁止传阅不健康的书报杂志,禁止学唱不健康的歌曲,清理课桌、书本文具盒上的不健康的图画及语言文字,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针对倾向性问题或热点文化,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辨论会,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引导正确舆论。

9、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校园制度文化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其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制度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面。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等;二是细致。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肃。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师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10、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学校“三风”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学校领导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要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总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其复杂性不言而喻。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学校德育工作的关系,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全面营造和谐的校园德育育人氛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押运中队工作总结下一篇:英语中考单句改错

热门文章

营造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