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蹈教学论文

2022-05-05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芭蕾舞蹈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各类学科的教育教学体系也不断完善。针对高校中的芭蕾舞蹈教学现状进行相对清晰的阐述,对高校芭蕾舞蹈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对完善的叙述,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建议。关键词:高校;芭蕾舞蹈;教学方法芭蕾舞蹈,源于西方,是一种用音乐、舞蹈和哑剧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的舞蹈。

芭蕾舞蹈教学论文 篇1:

浅谈中国芭蕾舞蹈教学现状与改革

摘要:芭蕾舞作为外来舞种,之所以受到国内外高校以及社会的认可,是其四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以及内涵,可以塑造优美的人体线条以及培养高贵典雅的气质。对于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而言,引入芭蕾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素养以及气质,无论是舞蹈专业还是非舞蹈专业,都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能动性以及内涵。

关键词:芭蕾舞 教学现状 改革

芭蕾舞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末在俄罗斯走入鼎盛时期,发展到现在已经是全球公认的舞种。我国社会对芭蕾舞也是比较认可,很多舞蹈训练室以及舞蹈专业等,都或多或少引进了芭蕾舞,非舞蹈专业例如师范专业也在近年引入了芭蕾舞教学。因此芭蕾舞在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发展中,基础较为薄弱,很多高校的芭蕾舞教学课堂气氛压抑,学生创造力以及能动性受限,教学理念落后。目前高校正在积极探索芭蕾舞实踐教学的改革之道,以促进芭蕾舞教学的优化发展,诠释出芭蕾舞艺术美感以及重要性。

一、中国芭蕾舞教学现状

(一)芭蕾舞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芭蕾舞在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比较出众的是幼儿舞蹈教学,很多幼儿机构以及舞蹈培训机构比较重视芭蕾舞教学。高校芭蕾舞教学是近年来新发展的课程,两相对比下,由于高校芭蕾舞教学学生基础不足,其教学方法也比较老套,不同于幼儿芭蕾舞的启蒙,其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发展以及兴趣追求等,加之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所以芭蕾舞在我国虽然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发展前景良好。但目前发展中,高校芭蕾舞教学处于瓶颈期,很多高校的芭蕾舞教学并不是以舞蹈训练为主,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芭蕾舞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主要的不是芭蕾舞技巧的掌握,而是芭蕾舞历史文化以及内涵的运用,所以很多高校的芭蕾舞教学过程都比较理论化,虽然突出芭蕾舞的优势,但是教学中并没有摆正芭蕾舞教学的方向。素质教育的觉醒使得芭蕾舞走进高校课堂,实际活动以及课程规划中,芭蕾舞教学的发展没有得到全面的认识[1]。

(二)高校芭蕾舞教学现状

教材失当。教材失当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材选择失当,芭蕾舞蹈作为一种舶来舞种,其教学教目前我国并没有进行专门的撰写,直接都是从动作以及技巧开始,我国并没专业的芭蕾舞蹈教学材料。二是教材内容失当,为了弥补教材缺失的问题,很多高校为了让学生打下优良的芭蕾舞学习基础,所以课堂教学中都是通过长篇大论讲解芭蕾舞的发展史以及历史文化,没有调整好理论以及实践训练的比例。教师通过一些书籍与光碟的组合,没有能够达到芭蕾舞教学要求,使得高校大学生芭蕾舞学习质量较低,也没有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教育理念落后。教学理念落后,一方面是没有充分认识到芭蕾舞教学两大核心,对其文化以及审美特征的培养不足,没有做到均衡培养,不是倾向于实践教学,都是着重于文化教学,难以平衡两者之间的发展,导致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以及能动性受限制。另一方面,是对芭蕾舞教学培养存在偏差,首先芭蕾舞教学需要注重内容、理念、方法以及课堂呈现四方面的相得益彰,才能够突出芭蕾舞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优质化。但是芭蕾舞并不止步于审美需求以及文化内涵,进入高校也不仅仅是为了补充舞蹈教学,更多地是要促进国内舞蹈的繁荣以及学生素质的提升。但是高校芭蕾舞教学中本末倒置,只注重加强提高芭蕾舞蹈的动作要素,导致芭蕾舞教学的重要性难以凸显,也降低了学生对芭蕾舞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2]。

二、中国芭蕾舞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提炼芭蕾精髓,贯彻四大原则

芭蕾四大原则,既是芭蕾舞艺术的核心精髓,也是芭蕾舞教学的基本准则。高校芭蕾舞教学改革应该贯彻芭蕾舞原则以及精髓,根据芭蕾舞艺术的特征以及审美观念,实现芭蕾舞教学的突破。“开、绷、直、立”自从17世纪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芭蕾舞的四大原则及审美原则。其中“开”始芭蕾舞训练的重中之重,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分男女,都需要实现胯、肩、胸、膝、踝五大部位的最大化向外打开,也因此也被成为“外开”。“外开”既是芭蕾舞教学的基础也是芭蕾舞教学的改革的立足点。高校芭蕾舞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舞蹈基础进行分组教学,以“外开”程度对学生进行分类是最好不过的标准。然后根据分组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大学生的柔韧性比不上小孩的柔韧性,所以其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循循善诱原则。根据芭蕾舞教学对学生身体的要求,让学生相互组队,展开腿及胯部的“开”度训练,通过相互压、搬、踢等环节,让学生在相互帮助中激励,通过一时的酸痛忍耐以及动作的相互性,让学生明白芭蕾舞“外开”训练的方法,教学中要量力而行,即使做不到“开”,也要让学生明白“开”的训练方法以及意义,强化学生对芭蕾舞学习的领悟性,并不拘泥于舞蹈动作的学习质量,更多地在于学生对舞蹈文化以及内涵的了解,强化学生芭蕾舞学习的基础[3]。

(二)结合普拉提训练,提升肌肉素质

由于芭蕾舞教材以及教学理念存在的问题,基于我国芭蕾舞教学发展基础薄弱,因此需要强化芭蕾舞训练的规范性,强化与普拉提运动的结合,构建统一、规范、系统的训练大纲。因此要结合普拉提的核心训练,以芭蕾舞对学生身体的要求为主,提升肌肉素质,从胯、肩、胸、膝、踝部位的外开练习为主。芭蕾中的“外开”不仅注重芭蕾学习者站姿的培养,而且对其心境和气质也有一定的要求,“外开”要求芭蕾表演者拥有开朗愉快的心境和高贵典雅的气质。开朗愉快的心境能够使芭蕾表演者融入到舞蹈当中,使舞蹈中的情感通过表演者的舞蹈展现出来。所以芭蕾舞练习中需要强化对身体素质的训练,利用普拉提中对动作技术规格的内涵联系,提高学生的肌肉素质,通过芭蕾舞动作指导以及练习,展开针对化的实践教学,以芭蕾舞教学强化身体素质。外开训练过程中,要注重身心的放松,可通过静力拉伸,在动作中释放自己内心情感,缓解自身压力,从而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平和的心境,并适当地挑战身体的极限,磨练自身意志,从而获得身体和心灵的锻炼。在芭蕾舞蹈的训练过程中,科学的训练方法能够很好地帮助芭蕾表演者学习芭蕾舞蹈的精髓,不仅能够为表演者塑造漂亮的人体线条,同时能够使表演者拥有舒展的造型和优美的舞姿,从而达到训练要求[4]。

(三)调整教学模式,加强艺术借鉴

高校芭蕾舞练习都是通过在固定区域内,教师喊口号调整学生的舞蹈动作,这样的统一训练既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效率,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芭蕾舞教学的气质以及内涵提升,主要就是在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为了实现创新性教学,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开拓创新性思维,提高芭蕾舞教学效果,调整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从芭蕾舞教学内容入手,改革芭蕾舞教学内容,让学生分组进行相互监督,教师根据学生小组的表演以及文化认识情况,进行竞赛式的课堂教学,通过小组比赛以及知识竞答等,改变课堂的压抑气氛,让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课堂教学的活跃化。亦或者是根据学生特点以及需求调整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师生关系,创新芭蕾舞的教学模式。芭蕾舞也需要借鉴其他艺术形式,例如中国古典舞蹈,利用中国古典舞教学的成熟表演体现以及教学体系,提高芭蕾舞教学的特色,注入新活力,提高芭蕾舞教学的质量[5]。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芭蕾舞教学中对芭蕾舞的核心内涵认识不足,导致芭蕾舞的原则以及教学核心没有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导致芭蕾舞及芭蕾舞教学在我国虽然具有较好的条件,但是实践发展却存在不少问题,应该强化其教学原则以及精髓,促进芭蕾舞教学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姬宁.普通高校芭蕾舞教学的两大核心[J].大舞台,2014,(03):201-202.

[2]曲慧敏.浅谈芭蕾基训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12):24+26.

[3]林洋.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实用型人才——构建芭蕾舞专业中专与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S2):107-111.

[4]章娟.芭蕾舞蹈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03):191-192.

[5]吴珺.师范类高校芭蕾舞蹈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艺术教育,2016,(10):110-111.

[6]周琳琳.浅谈芭蕾舞蹈教学现状与改革[J].黄河之声,2013,(02).

[7]顾妍龙.浅析中国芭蕾舞教学现存问题及优化路径[J].北方音乐,2017,(17).

作者:张琳

芭蕾舞蹈教学论文 篇2:

高校芭蕾舞蹈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各类学科的教育教学体系也不断完善。针对高校中的芭蕾舞蹈教学现状进行相对清晰的阐述,对高校芭蕾舞蹈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对完善的叙述,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芭蕾舞蹈;教学方法

芭蕾舞蹈,源于西方,是一种用音乐、舞蹈和哑剧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的舞蹈。作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舞蹈,其因具有轻盈、优雅等特点,而逐渐成为被众多舞蹈爱好者青睐的热门舞种。随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芭蕾舞蹈逐渐成为高校的一门专业学习课程,成为我国舞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芭蕾舞蹈教学受到重视。但是,芭蕾舞蹈课程在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因此,解决好问题和矛盾,是促进高校芭蕾舞蹈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一、当前高校芭蕾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即使现阶段教育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高校芭蕾舞蹈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阻碍芭蕾舞蹈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些问题和矛盾展开阐述。

(一)教学观念和方法老旧

芭蕾舞蹈本是从西方传入的,直至近代,高校才将其作为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因这门课程发展形成的时间相对较晚,其受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相对较多。这就导致在高校芭蕾舞蹈课程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容易在观念上循规蹈矩,缺乏创新性,将太多的精力放在完成教学任务上,而没有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位。不仅如此,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现阶段高校芭蕾舞蹈教学的通用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1]。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会机械地对教师的动作进行模仿,而逐渐失去自身所具有的特性,也就使得高校的芭蕾舞蹈教学逐渐出现问题。

(二)课程的安排理论性和专业性太强

依托专业的课程教材来开展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必要过程。换句话说,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其依托的专业教材。因此,教材的使用,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由于芭蕾舞蹈的发展时间较短,当前高校芭蕾舞蹈课程教学所用教材往往具有理论性和专业性强等问题,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展开的教学内容显得格外晦涩难懂。

而造成这样的原因,还是与芭蕾舞蹈课程的教材有关。由于芭蕾舞蹈起源于西方,在中国盛行的时间相对较短,编书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采用西方的芭蕾舞蹈教学案例或是方法[2]。这对于高校芭蕾舞蹈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考验。怎样向学生解释清楚这些晦涩难懂的文字成为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但是,实际的高校芭蕾舞蹈教育大纲却将学习内容设置得很简单,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忽略了对一些较为深入的理论知识的研究学习,而更多地关注教学内容的广泛性,使得学生对许多基础知识缺乏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手段缺乏多样性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但是,我国高校的芭蕾舞蹈教学依然保留了传统的纯文字的理论教学和教师示范实践教学的模式。这样枯燥无味的学习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压力,逐渐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仅仅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开展芭蕾舞蹈教学是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的。例如,在芭蕾舞蹈学习的过程中,一些技巧或是动作的展现,只有依托于良好的音乐环境,才能呈现出最好的效果。但是,现今的芭蕾舞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不足,使得学生很容易在机械性的练习后出现疲倦感,进而学习积极性不断下降。

(四)课程时间的设置具有局限性

高校在芭蕾舞蹈教育教学的时间安排上,亦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往往只能依靠课堂学习的时间来对舞蹈进行练习,这样的课程时间设置非常不利于学生舞蹈技能的提高。在我国,对于一些非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周学习芭蕾舞蹈的学时仅仅只有几个小时,这样的课程时间设置,使得学生很难较好地掌握芭蕾舞蹈技巧,进而使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下降。而对于那些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能力的匮乏,使得他们仅仅能够停留在当前水平,而无法在实践中实现真正的进步。

二、新时代背景下对相关教学方法提出的

改革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育改革成为一种必然现象。本文基于高校芭蕾舞蹈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更新教育理念,构建新的教育教学体系

受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通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的强制输入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展现自身的创造性。

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社会对于高校教育教学的要求逐渐转向脱离传统的教育观念。因此,高校芭蕾舞蹈教学要逐渐摆脱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束缚,基于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讓芭蕾舞蹈教学的体系结构,能够更为系统化、新颖化。在更新教育理念、构建新的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渐摆脱传统芭蕾舞蹈教学中模仿、练习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特性[3]。

(二)加强师生互动,实施融合教育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具有距离感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增强课程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手段。而对于芭蕾舞蹈教学来说,教师作为被模仿者,应该逐渐向示范者转变,通过为学生进行动作示范,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切实地认识和了解学生的问题。不仅如此,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增加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例如,在指正学生舞蹈动作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教师应该让学生深刻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从而降低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受伤的概率。同时,这种多学科的融合教育,还能够缓解因芭蕾舞蹈教材的内容专业性、理论性相对较强而使学生产生枯燥感的问题。可以说,实施融合教育,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于芭蕾舞蹈的科学认知[4],还可以有效提高芭蕾舞蹈课堂的教学效率,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积极开展多维课堂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芭蕾舞蹈教学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其教学是难以在脱离教师的状态下顺利进行的,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去解决这类矛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纷纷涌现。高校也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将不同教师制作的多样化教学资源上传至此,来方便更多的学生学习。这不仅能够实现对教育教学资源的持久保存,更是实现了教学课堂的无限延伸。而这样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不仅能够形成丰富的资源存储仓库[5],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以促训练

芭蕾舞蹈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通常需要学生登上更大的舞台,去发挥自己的所学,从而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芭蕾舞蹈带来的美好。但是,由于实践课时有限,许多高校学生往往會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的能力,并且在面对某些大场合时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种现象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学生对实际的舞台锻炼经验的缺乏,从而面对一些大的场合时,表现得并不像课堂上那么优秀。

因此,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一些实践活动来增加自己的舞台经验。不仅如此,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检测的过程。而通过多种实践活动的训练,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也能得到不断提高。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针对芭蕾舞蹈教学方式所存在的问题,高校要不断地提出解决措施,对其进行完善。希望本文提出的一些建议能够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使得高校芭蕾舞蹈教育的体系结构不断的优化,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为我国芭蕾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任晶.浅谈高校芭蕾舞蹈教学[J].艺术品鉴,2015(7):234,265.

[2]张琳.浅谈中国芭蕾舞蹈教学现状与改革[J].艺术评鉴,2018(18):148-149.

[3]王晓丹.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芭蕾舞教学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7):206,208.

[4]杨林轩.芭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文存阅刊,2018(7):77.

[5]顾妍龙.浅析中国芭蕾舞教学现存问题及优化路径[J].北方音乐,2017(17):109-110.

作者单位: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作者:赵齐

芭蕾舞蹈教学论文 篇3:

论芭蕾乐感训练方法在体育舞蹈教学训练中的应用

第一作者简介:习寿华(1953.6-),男,达斡尔族,新疆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

【摘要】目前我国体育舞蹈运动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最大差距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过分地强调纯技术环节而缺乏艺术内涵和音乐个性化表现特征的韵律感。芭蕾完整的乐感教学训练方法对体育舞蹈表现意识的提高及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作用。针对我国体育舞蹈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借鉴、应用芭蕾舞蹈艺术理论和科学训练方法,完善我国体育舞蹈教学训练手段、提高我国体育舞蹈运动技术水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体育舞蹈;芭蕾;训练体系;艺术表现力

On the Application of Ballet Musical Sense Training Method in Sports Dance Teaching

Xi Shou-hua Han Chun-ying

【Key words】 Sports dance; Ballet; Training system; Artistic expressive force

体育舞蹈运动项目已是国际奥委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即将会成为奥运会金牌比赛项目,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些前瞻性的战略措施。世界竞技体育舞蹈运动近年来以意大利和英国为先驱逐渐在向“快、新、美”方向发展的同时又为体育舞蹈注入了更深刻的艺术含义。这就对身体运动技能和艺术表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注重技能而忽视艺术表现力是我国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的着眼点多考虑纯技术动作本身的训练,并把重点放在高难度动作反复的学习上,很少把完善教学训练方法,培养运动员舞蹈意识及艺术表现力的问题提到平时教学训练日程上来。原因:①体育舞蹈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至今还未形成完整的教学训练体系。②多数的教师、教练员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在教学和训练中只是根据自己对体育舞蹈的一知半解和有限的学习、比赛经验施教。因此,在教学训练中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芭蕾舞蹈艺术经几百年的发展,博采众家之长,集成俄、法、英、美和意大利等欧洲舞蹈学派之艺术精华,早已形成自己完整而科学的训练体系。特别是在身体各部位的正确感觉以及舞蹈表现意识的科学训练方法上,具有独到之处。站在这个“艺术巨人”的肩膀上,研究、借鉴其科学的教学训练理论方法,吸收其优点,对完善我国体育舞蹈运动教学训练手段,缩小我国体育舞蹈运动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建立起我国体育舞蹈学科教学训练理论支撑体系有着重大意义。

1.芭蕾乐感训练方法分析与应用

音乐是有声无形的,而舞蹈却是有形无声的,芭蕾艺术之所以能达到如此高的艺术境界,就在于它能将二者完美的融通为一体形成一种形声并茂的表现形式。诚然,这也是体育舞蹈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所以乐感的培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乐感是指对音乐的细腻感受和理解。芭蕾是通过提高音乐修养来培养演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每节课、每一项作业,甚至最简单的动作都要求必须建立在深刻理解音乐的基础上。目前我国体育舞蹈教学还很难达到这个水准,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教师都不是艺术类科班出身,艺术素养不够全面,尤其是音乐素养极为贫乏,甚至对舞蹈音乐节奏、节拍、时值、节奏类型、乐句、乐段这样最基本的音乐常识都认识不够,也就谈不上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形声合一。特别是在基础舞步学习阶段,大多教师都对音乐艺术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很难把握不同动作的正确用力以及动作与音乐之间的变换匹配关系。因此芭蕾在学生乐感培养方面的经验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

1.1 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芭蕾乐感训练注重正确地将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协调能力的培养。每一个组合或舞段的编排都要严格遵循舞曲音乐节奏规律,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表演的力度和性格,如对音乐节奏稍有破坏就会损坏艺术的准确性。其实音乐是与体育舞蹈本身的节奏相适应的,因为动作形象的内涵是要与音乐所表现的生命旋律交融在一起的,也只有当运动员与音乐融为一体时,才能表现出完美的艺术效果。在前几年的各级比赛中我们可以普遍看到,大部分选手在表现舞蹈动作力度时完全脱离了音乐性,将舞蹈跳成了“武蹈”。尤其在青少年中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这与教师的教学有着直接关系。近两年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一味简单模仿阶段,还是没有上升到理论认识层面。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一个成功的舞者和优秀的教师必须细致的处理好每一个舞步的音乐节拍时值以及音乐的表现意图。如果说舞蹈艺术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想象--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乐团,而每一块肌肉都是一种乐器,在完成舞蹈动作时如果我们能以灵活蠕动的肌肉富有气息感的演绎和外化出音乐中所内涵的情感世界,那么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例如在伦巴舞中,我们可以通过身体重心及臀部给地板的挤压动作,以背部交织蠕动的肌肉来演绎和外化出伦巴音乐中所蕴含的那种藕断丝连、如胶似漆,发自灵魂深处如同岩浆一般炽热的情感。

1.2 肢体动作与音乐画面。芭蕾乐感训练强调有意识的用艺术化的肢体动作再现音乐画面能力的培养。要学生善于满怀创作激情地去领会音乐主题旋律。对音乐主题和情绪上的感知必能引起一种冲动和渴望--在训练中不仅做到技术上的完美,而且能创造性地展现音乐主题旋律的内涵。做到在离开训练场的时,不仅要清楚地记住技术动作,而且还要记住音乐节奏韵律,因为没有激情就没有创造性的艺术,这种韵律感知能力会使我们产生强烈的内在激情,同时还可以促进舞蹈整体动作技巧的掌握和提高。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让学生多听听各种不同旋律的音乐,对所选音乐主题先有一个引导性的大致分析,然后再让学生去反复的练习体会,不断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再现音乐画面的能力。

1.3 动作感觉与音乐基调。芭蕾乐感训练还强调动作感觉能准确、自如地表现音乐基调能力的培养。要求演员能细心地感受舞曲音乐的基调,是抒情的、悲壮的、热烈而奔放的还是哀怨而委婉的等等。演员不仅要清楚表现了什么样的音乐基调,而且还要懂得如何来表现。芭蕾乐感训练特别强调舞蹈音乐应该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决不是用来作为减轻疲劳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剂品。更要避免把音乐节奏当作一种没有情感色彩的简单机械操练口令,相反,要把音乐视为舞蹈动作的源泉,是舞蹈富有情感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然后再在音乐中去舞蹈,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动作感觉与音乐基调之间建立起细腻而正确的融通关系。

综合分析以上三个问题,我们应该从中获得一些启迪,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思想观念,在体育舞蹈教学训练中要有意识的安排或加大乐感训练课时比例,从表面上看虽然技术学习的课时减少,但它却能获得事半功倍,异曲同工的教学效果。乐感训练教学应从音乐的情感性着手来调动、启发学生情绪和想象力,帮助学生体会每一段音乐的内在含义,使其真正理解音乐的节奏、节拍、韵律和把握音乐的基调风格并能将每一个舞蹈动作融入其中,使其举手投足都要富有与音乐风格相匹配的节奏韵律感,逐步达到声中有形,形中有声,声形合一的要求,这样舞蹈技巧及艺术表现力就会随着音乐感受能力的不断提高而成倍提高。

其实培养乐感并不需要另外建立一套特殊的教学体系,只要教师有意识的在每节课中潜移默化地营造出一种乐感氛围,坚持不断地让学生养成一种善于解读音乐主题旋律和创造性地领会音乐内涵的习惯就好。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一点,体育舞蹈中所讲的“乐感”决不是音乐的简单复制,它应该是舞蹈音乐艺术的一种再创造,只是借助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力,更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表现形式,将舞蹈形态中蕴藏的神韵更形象的外化出来,形成一幅幅流动的形声并茂的艺术画面而已。所以,体育舞蹈决不是音乐的附属品,它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和方法,不然它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竞技体育艺术表现体系。

2.芭蕾乐感记忆法分析与应用

芭蕾在应用音乐韵律激发、提高演员记忆力方面有独到之处。乐感记忆力是指演员能够牢牢地熟记他要创造的艺术形象,并能把贮藏在意识中的印象和经验在音乐韵律中准确无误地再现出来的能力。乐感记忆可分为三种:①听觉记忆,演员把从教师那里和音乐中听到的一切固定在头脑意识中。②视觉记忆,演员把从教师及音像资料中示范的一切固定在头脑意识中。③运动感觉记忆,演员讲学习中积累起来的技术动作,同过反复的练习固定在自己的意识中,形成动力定型。

体育舞蹈以华尔兹比赛套路为例,通常一场比赛为3分多钟,每分钟30小节,大约100小节左右,有三十多个组合步,三百多个各种不同类型的单个动作组成,选手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不仅要准确无误地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而且还要做到动作舒展优美、音乐节奏准确无误、其乐感记忆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可是在传统体育舞蹈教学中,通常教师都采用重复练习法来达到某一动作和比赛套路的强化记忆,很少有意识的将乐感训练完整的应用于动作和套路的记忆过程,这将是我国体育舞蹈选手在完成同一动作时与国外选手相比缺乏艺术内涵和个性音乐化表现特征的主要原因。借鉴芭蕾乐感记忆训练法,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可把音乐旋律、节奏、节拍的变化与舞蹈动作形象地结合起来,首先让学生建立起准确的听觉记忆。接着再以形象、生动而准确的示范或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视觉记忆。然后再在听觉记忆和视觉记忆基础上采用重复练习法,使学生建立起牢固的运动感觉记忆,最后形成具有音乐韵律感的动力定型动作。

记忆的各种特性彼此密切联系,从而构成统一的整体。学生的记忆是建立在注意力受过良好训练的基础上。有时并不是学生的记忆力不好,而是注意力没有集中或是记忆方法有问题,这都会给记忆力带来最大的坏处。在教学中只有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才能消除记忆力不够理想的缺陷。因此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从学习开始就要有意识的进行系统训练。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记忆力可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①短暂记忆;②短时记忆;③长久记忆;④永久记忆,要想使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形成动力定型,起码要进入第三个记忆阶段。在舞蹈技术训练过程中要实现长久记忆,只靠单一反复的练习是不够的,必须要有针对性的科学训练方法。其次,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还必须能准确的判断学生对所学技术动作的记忆层次,这样才有可能对症下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训练计划。

3.芭蕾乐感训练中的呼吸技术与应用

芭蕾在乐感训练中除了强调音乐韵律记忆外,还要求必须有正确的呼吸方法与之匹配。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指能随着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其呼吸节奏和深度。认为舞蹈没有充分持久而自然的呼吸,就不可能在动作上获得真正的自由,从而达到完美的艺术高峰。正确的呼吸不仅是一种吸气吐气技术方法,更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成套的舞蹈动作内容和韵律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赋予舞蹈动作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就呼吸技术来讲体育舞蹈与芭蕾在原理上没有什么区别,一般要求在动作的一开始,就必须习惯于自然的用鼻子呼吸。如在做一些运动幅度和技术难度较大的舞蹈动作时,最好用嘴吸气,用鼻子呼气,以便在短时间内达到呼吸节律的均匀。因为体育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律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呼吸的搭配也不可能对每一个舞蹈动作制订出一成不变的呼吸公式。但它还是有一些原则可遵循,一般来说在做发力、下降和收紧等舞蹈动作时与之相匹配的是呼气。做打开、延伸或上升等动作时与之相匹配的是吸气,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譬如在表现一些特殊情感的舞蹈动作中也出现有例外)。如果呼吸缺乏训练,完成舞蹈动作时出现上气不接下气或者是憋气情况,这就会导致肌肉运动的过度松弛或僵硬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因为音乐旋律永远在不断的演奏着,所以我们的肌肉运动也不能因为喘气或憋气而失去轻松自然的气息感,舞蹈艺术如果失去了这种气息感,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命。

良好的呼吸训练也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舞蹈的呼吸若能与富有音乐节律感的肌肉运动协调配合起来就会产生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艺术表现效果。例如在拉丁舞中,如果我们要表现一种激情四射的爱慕之情时,在舞蹈动作渐渐打开延伸的同时如果配合用嘴大口吸气直至窒息点,此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艺术表现效果。相反如果我们要表现一种凄惨悲切的痛苦情感时,在舞蹈动作渐渐收紧扭曲的同时如果配合用口鼻间断的呼气至窒息点,此时就会产生一种能震撼人心的艺术表现效果。其次这种“气息感”也是舞伴间连接引带,相互传递信息实现默契配合的最高艺术境界。

4.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借鉴芭蕾乐感训练理论方法,对完善我国体育舞蹈运动教学训练手段,缩小我国体育舞蹈运动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建立我国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理论支撑体系有着重大意义。

4.2 我国体育舞蹈教学训练必须改变以往的纯技术教学思想观念。既然体育舞蹈是一项竞技体育艺术项目,那么我们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思考就不能忽视艺术教学内容所占比例。

4.3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育舞蹈选手缺乏音乐艺术表现力的问题,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音乐、艺术修养,改变以往的动作简单模仿情况,应将乐感教学训练提升到一个理论性的认识层面。

4.4 有关乐感技术的教学训练问题,我们只是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其实乐感教学训练方法并不是简单的身体自动化程序一成不变,在教学中只要不违背一般的艺术理论原则,在解决具体技术动作细节问题时可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有创造性的应用。建议体育舞蹈教员应该深刻研究、体会其中的奥秘,结合体育舞蹈运动特点,在体育舞蹈教学训练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形成自己行之有效的教学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 尼古拉•塔拉索夫.古典芭蕾表演教程[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社,1981.4

[2] 约翰•马丁,舞蹈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 王国宾,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 王国华,国际标准交际舞、拉丁舞大全[M].中国舞蹈出版社,1990

[5] 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6] 邓希翎,影响健美操表现力的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

作者:习寿华 韩春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意饮食文化论文下一篇:休闲旅游文化论文

热门文章

芭蕾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