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2022-09-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 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 各种腐朽思想不断侵蚀着大学生, 少数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令人堪忧, 例如:痴迷网络、考试作弊、宿舍偷盗等。因此, 新形势下, 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显得非常必要。而高校体育以其特有的动态性、学生身心参与性、社会性为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 是发展德育的重要手段。[1]

1 高校体育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1.1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

体育教学大都以对抗性练习和教学比赛的形式出现。这种以运动竞争形式的教学不仅是技术、战术、智力的竞争, 是身体素质的竞争, 也是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竞争。因此, 通过比赛既能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能状况、身体素质, 以及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等要素,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毅果断、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 以及胜不骄, 败不馁、服从裁判、遵守纪律, 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

1.2 增强大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体育教学是为了促进身体的发育, 因而在达到一定的运动量, 教师要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措施, 要求学生按计划完成规定的量和强度, 如特定的比赛规则、游戏的法则、规定跑的距离、限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什么动作等。以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长期参加规范、严格有组织的体育活动, 在教师的指导培养下, 就会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形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

1.3 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 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参加者本身并不总是轻松愉快的, 必须付出较大体力, 在此情况下需要坚强意志克服一系列心理障碍, 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畏艰难、不怕困苦, 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因此, 体育课作为一门参与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可以磨练人的品质, 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1.4 有利于大学生团结合作、助人为乐品质的形成

学校体育从内容到形式, 从方法到要求, 都具有强烈的集体性。因此, 无论参加哪项体育活动的评比和竞赛, 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要大力提倡相互尊重, 互教互学, 相互配合, 团结协作, 抛弃个人的私心杂念先人后已, 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2 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2.1 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实施德育教育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特别是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 应牢记自己育人的使命, 时刻不忘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和塑造。俗话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体育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 必须内外兼修, 自塑形象。首先要语言规范、讲话条理, 表达清楚, 用好听的声音去感染学生[2];其次, 教学态度认真, 动作规范;第三要关爱学生。例如, 对身体状况较差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关心和照顾, 使学生处处感受到教师的表率作用和对学生的关爱。这样学生也就不知不觉中形成团结友爱、不怕艰苦的良好品质。

2.2 通过体育集体活动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由于体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比赛规则下进行, 而且大都是集体活动。因此, 通过体育比赛、游戏,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青少年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靠集体的力量取胜的体育道德, 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在练习中建立深厚的友谊。[3]因此, 教师在各种体育比赛、综合活动中, 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其中, 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在集体的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愉悦, 找到了自身的价值, 提升了学生为集体做贡献的责任感。

2.3 结合各体育科目的具体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每个科目的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 在学习体操、田径项目时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的拼搏精神, 让学生体验到战胜自我, 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感, 树立自信心;进行球类项目学习时, 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团结协作的良好作风;进行队列教学养成遵守纪律、行动一致、听从指挥、顾全大局的优良品质;在进行田径项目的学习时, 要让学生体会到竞争的公正、公平、公开, 按规则办事的好作风;在进行耐力跑练习时, 养成吃苦耐劳、勇于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品质等。

2.4 在体育课结束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体育课的结束阶段, 教师除了在技术上进行总结归纳外, 还要对同学们学习情况, 包括思想品德进行讲评, 肯定优点, 指出不足之处, 教育同学们取人之长, 克己之短, 使他们通过体育课的教学能够在身体和思想上都有所收益。体育课下课时, 教育学生主动送器材多为他人服务, 自觉的对场地、器材进行保养和维护。如需要制作器材时, 可以布置学生自制体育器材。通过这些小事情既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 又培养了爱护公物, 热爱劳动集体观念。

2.5 利用体育课上意外事件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课上意外情况时有发生, 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处理, 如学生受伤、遇刮风、下雨, 学生之间发生矛盾、体育设施出现意外变化等。当这种情况出现时, 教师要从容处理, 借机对学生的应变能力, 克服、排除困难的能力进行培养。例如, 当学生动作不当而造成无关紧要的小伤时, 老师一方面让学生休息或处理一下, 同时要鼓励学生发扬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当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间发生矛盾时, 教师要教育学生发扬团结友爱、宽容大度的风格。这不仅教育了学生当事人, 也是对其它学生的教育。

2.6 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加强德育教育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课外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活动包括课外体育锻炼、课外体育训练、课外体育竞赛等几个方面, 具有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活动内容广泛、活动空间广泛、参与对象群众性等特点。由于课外体育活动一般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活动, 而班级活动的目的是要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因此, 在组织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中, 可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 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陶冶情操、塑造良好的个性、培养高尚的品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 “体育不仅是‘育’体的一种手段, 也是‘育’德的一个过程。”[4]教师不仅要在技能上成为学生的表率, 在思想品德上也应成为学生的表率, 要抓住体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 使同学们在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中, 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锻炼。

摘要:体育教学在高校教育中具有多重功能, 不仅要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 同时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重点就高校体育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品德教育的具体方法作重点探讨。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体育课

参考文献

[1] 钟晨, 兰茹, 孟凡强.发挥高校体育的德育优势强化高校德育工作[J].体育世界, 2007 (7) :78~79.

[2] 梁晓刚.体育教师的素质与基本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99~102.

[3] 蒋亮, 张轶, 戚鹏宇.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7 (35) :241~242.

[4] 胡红权.高校体育教学发挥德育功能[N].中国体育报, 2008-01-1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技术的优化探讨下一篇:新课程下初中英语的词汇教学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