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论文

2022-12-0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出党和政府关注农村建设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水利工程建设是基础, 尤其是干旱少雨, 水资源匮乏的西北部, 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 我国现行的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多种问题日益突出, 严重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 当前我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工程管理落后

目前,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集体工程, 需要大家共同使用和管理。但生产责任制实施后, 部分农民个体意识增强, 集体意识观念相对淡薄, 只知道使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而不对其进行科学管理, 管理方式粗放且落后。例如, 在行洪河道肆意设置鱼网鱼簖, 在圩堤乱垦乱种等现象时常发生。由于各个领域的农业生产进度很难达到一致, 为保个人利益, 随意堵大坝、放水、截流等破坏水线和明渠完整性的现象屡次发生, 长此以往, 农业生产和生存环境都会遭到严重破坏。

1.2 管理投入少, 缺乏运行资金, 工程运行困难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是建立在资金支撑基础上。水费收入和用水户集资是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资金的两大来源。近年来, 由于水费价格较低, 按照成本收取水费难以实现, 即时低成本也难以做到水费的全额收取。在用水户集资方面, 用水户对集资形式、集资多少等内容难以意见统一, 尤其是在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更加难以实现有效集资[1]。由于农田水利是公益性工程, 其资金不应单独依靠农民, 可以建立用水户协会组织, 以此来管理水利工程。但这些组织规模小, 运行不规范, 水费收缴不稳定, 管理水平较低, 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 管理效率自然较低。

1.3 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为了建设新农村, 我国逐步建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 增修水利工程, 扩大其规模。水利工程的扩建促使很多水管单位的诞生, 但水管单位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人力资源分配不科学, 非工程管理职位对于技术职位和管理职位, 技术力量薄弱, 管理效率低下。

2 提高我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效率的建议措施

2.1 采取科学管理模式

提高我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效率关键步骤是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首先, 树立科学管理理念。为了有效扭转管理人员重建轻营的管理思想, 提高管理效益, 管理人员要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 运用科学思维去看待和解决问题。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完工后, 有关单位要在结合当地社会情况基础上, 及时将小型水利资产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 以拍卖经营、专业管护、个人承包等形式给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 切实形成有效、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 确保水利工程的良性发展。

其次,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多种工程, 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是其基本功能, 防洪、除涝、降渍和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也是其重要功能, 而这一功能不具有丝毫经营性特点, 是完全公益性。要想真正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效率, 必须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 并结合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特点, 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2.2 加强资金投入力度

在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 加强各级地方政府资金投入力度是确保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重要途径[2]。一方面, 地方政府要明确自身的财政投入职责, 积极维修改造现有水利工程, 增加新的水利工程项目, 以满足农田生产需求;另一方面, 地方政府要发挥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 借助城府资金的引导作用, 组织农民参加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此外,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期间, 施工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有关部分反映项目进展情况, 协调衔接财政部分, 确保地方配套资金, 发挥农田水利工程最大经济效益。

2.3 明确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权责

目前, 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负有直接行业管理职责, 农田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营、监督检查资金使用和资产管理等都是水行政部分的工作任务。水行政部门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 要转变职能, 坚持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原则, 改善管理方法, 提高管理水平。投资运行企业是具体负责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安全和维护工作, 而一旦出现农田水利工程安全事故, 在追究责任时, 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 追究水管单位、企业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负责人的责任, 切实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权责落实到位。

2.4 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管理

节水灌溉既是解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紧张的有效措施, 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管理是实现节水灌溉的必要手段, 直接关系到节水灌溉效益。近年来, 一些新兴的节水灌溉管理模式相继出现, 如“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公司+农户+价格联动”的糖业模式, 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带动模式等。高校节水灌溉项目结合了农业特点, 引导农民借助群众力量、社会力量, 承包、租赁土地, 实现股份合作制, 建立用水协会, 将水利工程专业养护与用水管理相结合, 有效提升管理效率。

2.5 培养人才, 管养分离

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管养分离, 即要改变现有的“由上自下”的管理模式, 建立“农民本位”的参与式管理模式。借助民主程序, 让农民自己决定所需要的公共服务, 调动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积极性, 提高管理效益。在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科学定岗、核定管理人员编制时, 明确责权利关系同时, 还要从投资运行企业中剥离出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人员和相关业务, 将其独立或者组建成一支专业的养护队伍。为了提高养护人员技术, 培养更多的养护专才, 相关部门可定期组织养护人员参与业务技能培训, 引进其他企业先进的养护技术, 同时注重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3]。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最直接管理者是乡镇水利站, 政府可举办乡镇水利站长培训班, 培养更多的管理和养护人才, 提高基层水利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管理服务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有效攻破管理难题。

3 结语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工程,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设施保障, 在新农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进一步改革与提升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经济效益势在必行。在具体管理工作中, 管理人员要做好全程质量监控工作, 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 加强资金投入, 使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真正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工作, 推动农村经济得跨越式发展。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其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促进粮食生产。但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 我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分析我国现行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希望提高我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建议措施

参考文献

[1] 傅裕.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J].科技视界, 2015 (13) :283.

[2] 李忠现.刍谈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J].技术与市场, 2013 (10) :201-202.

[3] 方仕贤.浅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16) :14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下一篇:如何有效应对课堂生成性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