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信息多媒体技术论文

2022-04-23

小编精心整理了《体育信息多媒体技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中小学体育信息化教学的现状(一)对体育信息化教学不够重视体育课程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平时受重视的程度不高,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课时也非常有限,并且体育主要是在室外开展,教师在体育课上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使用比较少,制约了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体育信息多媒体技术论文 篇1:

高校体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与推进策略

【摘 要】本文论述高校体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与推进策略,通过文献资料法研究和总结高校体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范围、特征及优势,通过调查问卷法、专家访谈法调查、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认为体育教学类APP推广应用初显成效、利用社交软件(手机应用)发展体育教育普及率较高、网络化体育宣传稳步发展,但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应从高校、体育部门和教师三个层面采取推进策略。

【关键词】高校体育 体育信息化技术 推进策略

教育信息化,是指把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管理与科研,并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和共享,其核心是教学信息化,其内涵是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信息数字化和教学方式现代化。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列为十项重大任务之一。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本文试探讨高校体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和推进路径,回答“为何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运用计算机、手机客户端、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现代技术手段”“目前的体育教育信息化技术运用现状如何”和“如何推进信息化教学”等热点问题。

一、高校体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范围、特征及优势

从文献综述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30年来体育教育技术一直在不断进步,从20世纪90年代的电化教学到多媒体技术应用,互联网兴起之后开始出现网络教学,再到近年来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手機端APP应用、智慧课堂等,给教育带来一场场变革。参考发达国家K-12体育教育信息化的成功经验和案例,结合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本研究认为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技术主要包含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运动类APP的使用、利用社交软件(手机应用)发展体育教育和网络化体育宣传教育四个方面。

体育教育信息化在技术上呈现数字化、网络化、多媒化和智能化的特征,其一般依托在数字化电子设备基础上,系统性能可靠、执行标准统一;大部分高校目前基本实现网络覆盖且对师生免费,保证体育信息资源随时共享,在活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实现人际交流合作;多媒体设备持续升级,各种技术应用令教育虚拟环境更为贴近真实场景。体育教育信息化的教育属性体现在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协作性上。开放性打破了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垄断,教育变成社会化、终身化和自主化的公益事业;共享特征使得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广大学习者共同分享,优质的海量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交互性是指信息技术促进人与人(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甚至是人和机器的多向交流;协作性使得教育者、学习者完成人与人、人与机器合作的特定任务。

高校体育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信息传递速度优势,获取信息的速度是社会进步的反映,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面授教育方式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如今网络高速度传播很大程度节约了信息传导成本;二是信息质量优势,互联网系统使得学生可共享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同时令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步得到提升,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三是信息成本优势,共享教育使得教育成本大大降低,使用的学生越多,成本就越低;四是信息交流的优势,信息化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模式,实现交互性教学,网络交互功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释放了学生的想象力,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

二、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课题组实地走访广西区内5所高校,访问其业内专业人士10名;并随机发放100份问卷,对教学主导者体育教师(含体育部门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均达到良好标准。

(一)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基于“互联网+教育”技术上的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快速发展,MOOC、SPOC、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方法纷至沓来。教育部在2017年、2018年共认定了1291门国家在线开放课程,在国内知名慕课平台如“学堂在线”“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等均有大量体育类课程供广大师生免费学习。然而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只有9.6%的体育教师采取了基于信息化技术和混合式教学模式,而有58%的体育教师对于此类在线课程不了解,对于课程信息化建设采取无所谓的态度。究其原因,一是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尚未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的“重大影响”,未能从政策上指导和规定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改革,导致大部分体育教师保留传统教学模式不思变革。据了解,2019年广西教育厅下文开展广西本科高校教师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能力提升行动,要求高校将学习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从而使得大部分体育教师补充这方面的知识。这也说明政策导向在教学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二是体育教学有区别于其他理论课程,体育课以大量技术动作学习、室外课程为主,部分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以静态为主,与体育课程所要求的动态环境不相符,因而对于此类信息化变革较为排斥。

(二)体育教学类APP推广应用初显成效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支付的重要工具,大量的APP(手机应用软件)用于体育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学习资源,而且能监控管理学生的课外运动。调查显示,许多高校体育教师已经在教学和管理中使用APP。例如,一款叫“运动世界校园”的APP,可以记录、统计和监控学生的课后跑步的数据,一些学校的体育部门要求每学期每名学生完成100~120公里不等的跑步总里程,并按照比例计入学生的体育成绩。这一方案解决了大学生课外锻炼难以组织、无人监督、场地不足等问题。数据显示,参与跑步的大学生的体质尤其是耐力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得到广大教师的好评。此类APP应用也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同,取得阶段性成果,成为体育教育信息化技术在APP上应用的典范。

(三)利用社交软件(手机应用)发展体育教育普及率较高

信息化教育的一大特征就是利用社交媒体促进学生学习、交流反馈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其延伸了传统课堂,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微信和QQ是当前国内使用频率最高的社交媒体,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尝试在教学中使用微信或者QQ。从使用程度上看,大部分教师还处于初级水平:构建班级的学生QQ群或者微信群,主要用于学生的管理、信息的发布和一般的教学交流反馈;小部分教师进阶到中级水平:教师有意识定期推送相关教学内容、分享精彩教学视频,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反馈,吸收参与学生的建议;极少数教师进入高级水平:更为系统地利用社交平台,例如构建教学微信公众平台,QQ个性化教学空间,辅助微课的制作、视频的拍摄、资料的整理等,将教学内容系统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定期定时通过QQ视频在线教学辅导。对于少数未曾使用社交软件的教师,他们的主要问题在于年龄偏大,均为50岁以上,他们很少使用社交软件。

(四)网络化体育宣传稳步发展

体育宣传工作也是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体育宣传工作,在推动校园体育和谐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给高校体育宣传带来革命性的飞跃。调查数据显示,85%的体育教师对于所在学校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体育宣传工作感到满意。互联网兴起时,以学校官方网站为主体引导舆论方向,抓住学校具有新闻价值的大型活动和重大事件,达到宣传体育、推进体育工作的目标和效果。随着互联网+时代,各种高科技产品充盈着学生生活,手机移动端的用户在2019年已经超过PC端用户2倍之多。借此机会,移动端自媒体快速发展起来。学校官方、体育部门开始借助博客、微博发声,大学生社团、各种体育协会均有自媒体,如今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自媒体的主流,官方的体育政策、新闻咨询、体育报道借助微信平台、微信朋友圈快速传播,形成一个巨大的宣传网络,覆盖在校的每一名学生。

综合现状调查结果,学校体育信息化改革运用跑步类APP取得不错成效,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社交软件的使用普及度较高,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体育宣传稳步发展,但是最薄弱的环节在于体育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课题组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和推进策略。

三、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推进策略

(一)学校层面

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学校领导尤其是主抓信息化建设和教学的分管领导应主动关注教育信息化的动态及革命性影响,主动将教育信息化纳入本校的总体规划,做好全校各专项信息化发展的深层设计和总体框架,并且针对体育课程的特殊性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实施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设定有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建立基于教学信息化技术的、长周期的研究项目和基地,进行教学信息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平台,突出重点,涵盖各学科,实现整体协同发展;二是组织全校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应用水平;三是规定全校各院系每年推出一门网络精品课程或者线上教学课程,重点提高专业教师信息技术、融合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四是落实教学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不仅解决信息化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且通过奖励形式鼓励各院系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信息化建设中来;五是学校网络信息建设相关部门给予视频拍摄服务等技术支持,提供视频拍摄设备和模拟教学环境,协助解决网络课程制作剪切等技术问题,弥补专业课教师网络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体育部门层面

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高校体育部门墨守成规,对于体育教育信息化建设反应较慢,处于学习政策的阶段,并没有落到实处,有关建设往往流于形式。体育部门应强化落实措施,一是要聚焦体育教育改革发展中阻碍教学、管理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从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与管理中寻找突破口,推动教学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形成适合本部门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二是引进有关得到各界好评的、技术成熟的在线课程平台、跑步APP、校园体育管理系统等。例如“运动世界校园”APP给高校体育带来重大变革,成功经验值得在各校推广。三是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邀请有关专家举办以融合信息化技术为特点的课程与教学法的培训班,或者派出教师参加培训班,鼓励他们参加慕课、翻转课堂、微课设计等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学习,提升信息化教学的功力。四是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学业绩、年终考评体系,对于参与各级别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教研项目给予考核加减分。五是推广优秀信息化教学案例,通过部门内部同行互听互评课的形式,组织教职工旁听优秀教师的示范课程,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有效解决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的应用典型,从而推动全部门教职工朝此方向共同进步。

(三)教师层面

体育教师在课程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目前走在前列的是那些首先改变观念,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教师。传统教学模式和现实信息化教学模式产生一定冲突,尤其是体育室外技术教学与室内的理论教学有很大区别,但是多方面研究证实,信息化教学与体育课程并不冲突,可以成为其有效辅助手段。所以,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改变观念,对于信息化教学技术持有更加开放的态度,主动学习和掌握新型教育技术理论。其次,提升自身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借鉴在线课堂等多门体育课程,查找网络上现成教学资源,逐步进阶到自我拍摄、编辑教学视频,制作适合自身教学的微课,建设自己的教学平台,实现“人人有空间”,并应用网络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在线互动、网络研讨、指导学生学习和监督课后锻炼,将网络学习空间打造成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的主战场。

总之,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信息化技术与高校体育教育深度融合,促进师生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体育宣传稳步发展,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社交软件的使用普及度较高,学校体育改革运用跑步类APP取得不错成效,但是高校体育教学最薄弱的环节在于体育课程的信息化建设,高校、体育部门和教师应积极研究改进措施和推进策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8-04-18)[2020-02-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3)[2020-02-01].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

[3]刘珍,黄爱峰,曹烃,刘林.国际K-12体育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及启示[J].体育学刊,2019(1).

[4]赵海波.我国体育专业信息化教学的时代逻辑与路径选择[J].沈陽体育学院学报,2020(1).

[5]雷敏.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2017(3).

【基金项目】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2019A033)

【作者简介】孙加利(1981— ),女,广西河池人,广西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吴国天(1978— ),通讯作者,男,广西柳州人,硕士,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

(责编 何田田)

作者:孙加利 吴国天

体育信息多媒体技术论文 篇2:

“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中小学体育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一)对体育信息化教学不够重视

体育课程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平时受重视的程度不高,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课时也非常有限,并且体育主要是在室外开展,教师在体育课上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使用比较少,制约了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信息化教学需要依赖于一定的软件和硬件设施,但是中小学在体育教学的投入不多,体育信息化教学需要的软件和硬件缺乏资金支持,这也影响了体育教学的信息化发展。

(二)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形式化严重

在信息化教学的要求下,各个学校都在积极建设信息化教学的设施和设备,比如,配备多媒体设施。但是在实际落实信息化教学的进程中,部分教师只是将多媒体作为知识呈现的方式,通过幻灯片的方式呈现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对体育教师来说,他们的信息技术知识储备比较薄弱,对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掌握不足,难以深度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体育教学,通常情况下只在室内上课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体育理论知识,对信息加工处理技术不够熟悉,导致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形式化比较严重。

(三)对体育教学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

信息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教学,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海量的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引入一些丰富的视频、图片等给学生讲解体育项目或技能。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资源和互联网的教学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并没有深度挖掘互联网上优质的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和效果。

二、中小学体育开展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中小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并不是真正对体育项目和体育运动感兴趣,大部分学生只是将体育当成一门放松的学科,所以在真正学习体育项目或参与体育训练时,学生的热情并不高。而开展信息化教学,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呈现动静结合的教学内容,通过引入一些生动、形象的运动视频和比赛视频等,以生动的图解分解体育运动,营造视听氛围,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项目的学习和训练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例如,在开展跳大绳活动环节,教师可以将跳大绳理论知识,包括需要注意的要领和方法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跳大绳过程中,确保上肢、下肢的自然、放松,注意同伴之间应保持默契,确保动作的协调性。同时,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对动作进行分解,然后对学生进行示范,可以让学生以慢动作的方式模仿教师的分解动作示范。这种信息化的模仿学习,能活跃教学氛围,营造趣味性的学习空间。教师应让每个组别的学生进行趣味跳大绳游戏比赛,两队学生分别形成两路纵队,以跑步的形式出场,然后,进行交叉跳、跑动跳、交叉跳、后摇跳、前摇跳,同时,根据教师的鸣哨更换跳法,教师每吹一次哨,就应按照之前设计好的顺序更换一次跳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缩短吹哨时间,跳法更换错误的队伍出局,而在规定时间内跳绳数量最多的一组获胜。

(二)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学习具有一定的枯燥、乏味的特性,对小学生的身体素养有较高要求,因此,小学生参与兴致不高。为调动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参与意识,教师应对学生开展信息化教学引导,进而对学生形成寓教于乐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使学生在无形中对体育学习产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和质量。互联网上有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讲义、课件以及视频等,数量非常庞大,种类非常齐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互联网中收集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源,将其整合到自己的课件中,从而优化课件的质量,丰富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只要掌握从互联网获取教学资源的方式,就可以通过筛选、整合,让教学资源更加科学、全面,形成更加系统和完善的知识框架,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游戏是现代教育模式的重要媒介,通过游戏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加强孩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达到学生各科教育的需要。科学与运动逐渐开始向生活渗透和进化,使艺术涵养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学生也有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加强艺术涵养在体育游戏中的整合,将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艺术涵养和体育思维的形成。同时,通过信息化体育教学,也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让学生的体育运动学习成为常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这也会在无形中让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培养坚定不移的体育信念,培养坚韧不拔的学习品格。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体育游戏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燃起小学生对体育知识学习的求知欲,让小学生认真思考体育理论知识,并且在此期间更为努力地获得游戏的成功。伴随着现阶段教育目标的不断深化和进步,学习成绩已经不再是唯一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的依据,而是将学生个人综合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标准,这其中也就包含了学生个人体育能力的培养。而对现阶段的学生而言,运动是一种可以帮助其锻炼身体、实现进步的重要体育教学措施,而体育的教学,也应该做出顺应时代潮流的改变,通过信息教学法来实现自身科目的教学完善。

(三)通过监控促进教学和管理的同步

体育课程需要学生运动起来,和其他的课程相比,体育课面临着更大的风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准把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并且在学生运动的过程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这给体育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借助运动监测的设备和系统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对学生的体育训练进行跟踪管理,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把握教学质量,同时监测学生的身体状况,避免发生意外。

三、“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宣传体育文化

中小学体育教学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还要教给学生一些运动技能和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了解和感悟體育竞技的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宣传一些体育文化。而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展现各种各样的教学素材,其中包括体育文化。以往教师在课堂上单纯通过文字给学生讲述一些体育文化的内容和知识,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吸收率非常低。而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宣传体育文化,结合当下的体育热点对体育文化进行讲解和分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载体呈现立体化的教学素材。通过动画素材呈现相关的知识,往往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体育文化宣传充满趣味性,助力学生从中体会到体育文化中的拼搏精神,并积累丰富的体育知识。

(二)信息化教学讲解分解动作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涉及各种各样的体育项目,教师在讲解相关的项目时,要讲解体育项目运动的技巧和动作技能。以往教师一般是自己示范相关的动作,让学生了解,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并不能完全把握动作。在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全方位呈现运动项目的分解动作,每一个动作都通过动画人物的形式全方位呈现,并配合一定的文化说明,讲清楚每一个动作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一目了然。在讲解相关体育项目时,教师还可以引入真实的体育赛事,加强学生对体育项目的了解,让学生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感受体育项目的魅力和精神。比如,在学习“跳远”这一体育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奥运会上运动选手的比赛视频,让学生惊叹运动员的表现,然后引入体育项目,讲解跳远的动作技术,通过多媒体呈现分解动作。多媒体可以实现倍数播放,对学生容易出错的运动技术,教师可以放慢播放速度,更加清晰地呈现动作要领。

(三)利用信息技术监督学生的运动情况

体育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因此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的情况布置一些“课后作业”,比如,让学生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时间,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课后的运动情况进行监督,引入线上打卡的方式,用相关的运动App展示跑步运动的轨迹地图,或让家长拍摄学生跳绳、打羽毛球、做仰卧起坐等的实录视频,将相关的视频或运动轨迹地图发给教师,实现对学生日常运动的监督,让学生能真正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四、“互联网+”时代中小学开展信息化体育教学的策略

(一)建设体育教学信息资源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中小学要构建教学信息网络平台,注重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教学信息平台具有灵活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等特征,能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信息网络平台中,可以设计检索系统、帮助系统、资源中心、论坛和后台管理这几个模块,各模块要有序排列,整体的界面要做到简洁和美观。体育教学网络平台需设置权限,可以将访问者分为教师、学生、网站管理者这几类,其中教师可以获取优质、丰富的体育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登录平台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检索获取信息,并和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

(二)紧扣体育教学目标,优化体育教学信息资源内容

体育教学的信息资源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重大因素。在互联网时代,师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中海量的资源库,获取丰富的教育内容,可以紧密结合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优化体育教学的信息资源,构建更加科学和优质的课程内容体系。教师选择体育教学信息和内容时,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体育教育资源,做好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并确保教学内容内容的充实、优质,知识呈现的方式要新颖独特。信息化教学可以呈现文字、图片、视频和动画,教师要对不同形式的教育内容进行整合,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改进加工信息化体育教学,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组合与开发,建立更加完善、科学的体育教学信息资源库。

(三)促进信息化体育教学与体育课堂教学的结合

相比其他学科,体育具有特殊性。体育教学要走出教室、关注实践,而学生需在实际的练习中提升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并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以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在体育练习中,教师要对学生身体能承受的运动负荷进行精准把握,合理控制运动负荷。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生理反应,比如,出现呼吸急促、肢体无力等反应,教师在课堂上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些生理负担带来的反应,让学生能在合理的运动负荷中增强自己的体质,掌握体育技能。因此,教师要将信息化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教学有效结合,减少讲解的时间,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指导学生有效地练习,将信息化教学和体育实践课有效结合。

(四)完善信息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和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是一体化的。在互联网时代采用信息化教学,教师还应完善信息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信息化体育教学评价不仅要从教学方面评价,还要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评价,关注教师是否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是否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学习的困境,是否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体育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离不开优质课件的制作,要对课件制作的效果和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教师制作微课、多媒体课件的水平和能力,从课件的文字解说、背景音乐以及视频呈现的角度评价,达到以评促教的作用。

(五)引导体育教学信息资源走“产学研合作”之路

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制定相关的政策,促进中小学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引导体育信息资源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信息化教学的统筹规划,建设体育教学信息资源时,可以组织教师以及相关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确定体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确定信息化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当地的政府要对区域体育教学信息资源库做好挖掘和整合,以学校为单位,开发体育教学信息资源,结合学校的发展战略和特色,开发对应的信息资源。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信息化体育教学的重视和科学研究,发挥主导作用,开发建设区域体育教学信息资源,结合国家创新发展计划,打造体育教学信息资源的有效平台,并促进学校和相关研究人员的合作,共同打造优质的体育教学信息资源。

五、结语

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将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有效融合,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不一样的课堂,优化教学过程,改变教学途径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中小学体育教學中,教师也可以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信息化教学提升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丰富教学内容,达到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宋行军)

作者:武涛

体育信息多媒体技术论文 篇3:

刍议网络环境下体育院系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关键词:网络化;体育信息资源;整合与开发

摘 要:体育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对学校体育教学、科学研究、体育训练乃至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目前进一步优化体育资源配置,加强其内容、模式的整合,以完善的运行机制保证体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依托网络技术促进体育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整合与利用对策。

体育信息资源作为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科研的发展,及至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而我国目前的体育信息网络化传播无论从规模,还是传播速度上都与国外体育信息的网络化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对科技成果的利用率高达80%,英国、法国、德国也高达60%,而我国仅占10%。信息的80%来源于文献,而我国每年用6000万美元引进10万种图书和2.2万种期刊,有70%没有被利用,信息利用率不到5%,最高也未达到30%[1]。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体育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要广泛地使用信息网络,加强体育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实现体育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进一步优化体育资源配置,提高体育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1 体育信息资源的整合

1.1 对信息资源内容进行整合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它的藏书,而是取决于它满足社会对知识信息需求的程度[2],传统的“藏书楼”式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体育科学属应用科学,涵盖自然和社会两大学科,有着较强的交叉性、相关性和融合性,体育信息资源便呈现多样化和综合化的态势[3]。面对这些纷繁庞杂的体育信息,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不同资源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将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提高知识的利用与创新。体育学院可根据专业设置和学科特点,在整合、开发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这些特色资源包括:学院教师的专业论文、著作以及学生的学位论文等;一些学术价值较高,能反映学科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的学术报告会的会议资料等;根据不同用户的教学、科研需要,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加工、整理后,所形成的二次或三次信息资源等,这些特色资源的建设能更好地为学科发展服务。

1.2 对信息资源模式进行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模式有多种,如基于OPAC的整合、基于资源导航的整合、基于跨库检索整合、基于超链接的整合等。我们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建立以体育院校为主、体科所和综合院校的体育院(系)为辅、社会上数字资源公司为技术支持的三级结构,对体育信息资源进行一体化综合整合,形成一体化的体育数字资源平台。目前,我校购买了具有权威性,同时又满足学科发展需要的数据库,常用数据库有: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等;试用数据库有:圣才学习网视频资源库,起点考试网、超星学术视频等;共享数据库有:超星电子图书馆、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ALIS书刊联合目录等。本校用户可在统一检索界面,通过题名、关键词、来源、作者名、ISBN、ISSN等途径,进行跨库检索。比如,在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项一栏输入“体育田径教学”,与体育田径教学相关的论文、论著就会全部显示出来,用户可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有的放矢地进行筛选。

1.3 运行机制

在网络条件下,通过对体育信息的研究、分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共建、共享虚拟体育信息资源平台,为用户提供一、二次文献的查询。二次文献查询后,原始文献须通过异地馆际互借或电子邮件、复印服务等提供。我校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技术规范、人员培训和服务措施等制度,以保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正常运行。

2 网络环境下体育信息资源的利用

2.1 借助“万维网”的检索功能。万维网(www)是目前人们通过Internet在世界范围内查找信息和共享资源的最理想的检索工具,它是Internet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的产物。比较常用的有:

http://www.sport.gov.cn/中国体育信息网(国家体育总局)

http://www.sportinfo.net.cn中国体育资讯网(总局体育信息中心)

http://www.chinasfa.net中国大众体育网(总局体育信息中心)

http://www.cs-online.com.cn中国体育在线(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http://www.cctv.com.cn/sports/index.html(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

http://www.sina.com.cn/others/sports/(新浪网竞技风暴)

http://sports.sohu.com/(搜狐体育)

http://www.cnki.net(中国学术期刊网)[4]

2.2 借助网络资源指南。Internet的资源指南相当多,它详细地介绍了资源的类目、网址大全、参考信息、数据库等。例如:

(1)WWW Meat-Indexes and search tools。此指南由美国国会图书馆编辑,是网络资源指南中的指南。

(2)The Virtual Tourist。此指南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提供,是Internet上地区式的资源指南。

2.3 借助搜索引擎。所谓搜索引擎,就是某些专门提供搜索功能的网站,它收集、整理网上信息资源并按一定规则加以整理,这些搜索引擎通常都是提供两种方法检索相关站点及体育信息:一种按主题范围检索,即按类目查找;另一种是关键词查找。著名的搜索引擎如:

(1)Alta Vista(http://www.Altavistadigital.com)由美国数字研究实验室开发,于1995年正式面世,该引擎的Web数据库已索引了1.4亿个页面,可检索包括URL、HTTP、FTP及电子讨论组的信息。在开发体育信息资源方面,Aita Vista是功能最全的全文检索系统,是因特网上最大的搜索引擎。

(2)Infoseek(http://www.infoseek.com)始于1995年2月至1996年4月,采用多元自动跟踪索引技术提供主页、URL、HTTP、用户新闻组、主页评论和万维网“常用问题解答”等内容,是一种高效率的检索工具。

(3)Lycos(http://www.lycos.com)此为美国耐基梅隆大学所开发的检索工具,通过关键词的输入,帮助使用者找出所需的资料。

(4)Yahoo(http://www.yahoo.com)英文雅虎是1994年由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研制,是目前Internet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搜索引擎,目前,直接可以查阅的国外体育期刊就达64类、数千种,最大特点是按分类列出索引,用户依次检索开发利用网络体育信息资源。http://cn.yahoo.com是Yahoo在中国的站点,也是Yahoo的二级域名,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会经常用到,根据分类检索,查找相关信息内容。如选择网页,输入“健美操”,相关的网页就有5180条,你通过甄别、筛选、整理,提取所需信息资源。

2.4 借助电子邮件(E-mail)。电子邮件(E-mail)就是电子信件,它操作简单、速度较快,一般几分钟到几小时就可以到达,深受广大用户青睐。比如,用户可以将电子邮箱以及所需信息内容进行登记,图书馆员根据用户要求,将体育信息用文字,也可加入图像、声音、动画等,通过电子邮箱发给用户,用户也可将信息和意见反馈给图书馆。

2.5 借助远程登录(Telnet)。远程登陆服务也是Internet最常用的功能之一,由本地主机通过网络,登陆到远程的另一台主机上去,从而作为远程主机的仿真终端,直接使用远程主机的资源或运行远程主机上的各种软件。我校校外的用户可以通过远程登陆,进入学校校园网,通过相关数据库,查询体育学科知识,了解学科前沿信息以及发展动态。

2.6 借助文件传送(FTP)。FTP(File Transfer Protocal)是文件传输协议的简称,是以交互方式访问远程计算机的文件目录,并与之交换文件的一种方式,它一直是Internet普遍应用的重要信息服务工具。在Internet这个知识的宝库中有许多文件,诸如免费程序、共享软件、参考资料、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文件,都可借助FTP取得,体育工作者可以在它上面存放文件,或将所要的文件复制到自己的计算机[5]。

3 体育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应采用的对策

3.1 加强队伍的建设。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转变思想,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以用户需求为目标,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用户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需求。不断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理论学习,使他们成为既懂图书馆学又懂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专业人才,并善于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管理实践中,不断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促进业务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为用户提供高层次、多元化的信息服务,适应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信息服务的新要求。

3.2 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在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建设对象不仅仅是传统的印刷型文献,而且还包括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资源等。图书馆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加强数字资源的建设,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补充馆藏纸质文献资源的不足,对众多数字资源进行系统化和优化,将所有的数字资源透明地、无缝地集成在一起,使用户在统一的检索界面中检索、浏览和使用所需的数字化资源。

3.3 校图书馆与体育院系联网,实现资源共享。我校各院系资料室在业务上由校图书馆统一管理,文献资源的采购、编目、登记等工作都是由图书馆负责,由采编部进行计算机规范编目和登记,在图书馆能够详尽地查找各系资料室的文献资源的名称、种类、数量等,但是各院系资料室计算机并没有和校图书馆进行联网,用户无法在院资料室便利地对文献资源进行检索和查找。图书馆应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将体育学院资料室与学校图书馆进行联网,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

3.4 围绕重点学科、优质课程,开发信息资源。体育学院现有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三个专业。2001年以来,田径、足球、体操、大学体育等课程相继被学校评为优质课程;2007年体育教育训练学成为湖北省第四批立项建设的拟增列学位点,且被确立为校重点扶持学科。我们要根据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学科建设特点,着重这些重点学科及优质课程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开发,为教学、科研提供强有力地信息保障。

3.5 适应全球网络化的发展。充分利用网络化条件,结合体育信息资源的特点,制定本系统内部的技术规范,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和保护。在与Internet连接和利用中,不断积累经验,克服全球网络化通路上的障碍,以适应国际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少云等.发展我国信息市场的若干思考[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7(1):70-72.

[2] 郝俊勤等.图书馆与知识服务[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5):38-39.

[3] 林东.体育院校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若干问题-兼论体育信息资源的整体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03(6):48-49.

[4] 于辛纳.网络环境下体育信息资源的特征与获取方式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3(2):117-119.

[5] 孟广均等.《信息资源管理导论》[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作者:肖 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绿色服装与服装设计论文下一篇:金融改革与金融合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