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校园文化漫谈——打造卓越气质培育校园精神

2022-09-11

在几年的实践过程中, 我们感觉这一途径不仅凝聚了学生情感、打造了学校品牌, 也使思想教育有形化、有序化、有效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使德育工作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 我们以校园为阵地, 以人文教育为主旨, 提出了“培育校园精神”的德育策略。

1“校园精神”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校园, 既是学生的成长空间, 又是学生的精神家园, 因此校园文化与校园气质就成为影响学生成长的最直接因素。所谓校园精神是指在校园范围内, 被绝大多数学生和教师所认同并积极维护的一种团队气质, 类似于企业精神。它需要学校领导积极的创设和维护, 进而形成品牌。我校本着“培养社会精英”的办学目标, 将校园精神的主标定位为“追求卓越”, 把它打造成具有局域特色的精神旗帜, 并引领其他文化修养共同作用于教育对象, 使学生在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驱动下, 培养出高雅的气质修养、完善的情感体系、健康的心理品质, 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品质基础。

2“校园精神”全面融合德育目标

“校园精神”立足于校园但不拘泥于校园, 我们把“校园精神”作为一个载体, 将全面的育人目标凝聚其中, 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具体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行为规范、心理安全、情感体验、认知评价等五个方面, 各方面的培养目标, 都以“追求卓越”为标尺, 在自育和他育过程中实现高层次的品质要求。

(1) 政治思想目标包括:爱国爱党、民族自尊、社会主流意识、科学精神等。 (2) 行为规范目标包括:知法守法、遵章守纪、自我约束、职责意识、守时习惯等。 (3) 心理安全目标包括:正视荣辱、直面成败、自我心理调控等。 (4) 情感建设目标包括:亲情观、友情观、爱情观、团队精神、怀善教育等。 (5) 认知评价目标包括:评价自我、评价社会、评价他人, 终身学习观, 网络道德, 国际理解与国际礼仪等。

我们的“校园精神”并不否定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我们将社会的多元文化进行选择和扬弃后同化为校园精神。培养校园精神, 决不是仅仅培养小团队意识, 而是在丰富“校园精神”的过程中, 构建以“追求卓越”为能量核心的校园“德育场”。

3“校园精神”全面启动德育资源

校园是德育教育的主战场, 也是德育实践的试验中心, 所以只有构建立体化的校园德育资源, 才能形成完善的“校园精神”, 才能进行深层次的道德感召和思想同化, 保证德育实施的时空并进。在实现德育资源立体化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环境育人:努力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和高雅的教室环境, 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产生美好的环境体验, 正所谓“物化于心”。我校作为“大连市花园学校”, 校内建有喷泉、石刻、碑亭、柿园等自然与人文景观, 春季夏季让学生享受花香满园, 秋季冬季让学生体验收获与厚重, 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阶一亭都成为德育的载体, 我校将校园“作息钟”做成小的工艺品, 发给学生作为奖品和纪念品, 既打造了品牌效应, 又起到了环境育人的作用。

文化育人:我校作为有80年校史的老牌名校, 拥有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这为文化育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校史”、“校训”、“校歌”、“校徽”、“校园宣言”、“总理题词”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每年对新高一学生进行校史教育, 培养他们的校园情节, 催发他们为学校争光的精神动力, 同时开展“班徽”、“班歌”的创作评比活动, 结合各种节庆日和大型活动开展摄影、书法、绘画等评比活动, 增强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

师德育人:教师既是学生的知识典范, 又是学生的操行楷模, 所以我校非常重视师德的示范作用, 培养教师学术为先、举止文明、操行儒雅的大家风范。通过评选“校园师德标兵”、“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等活动, 促进教师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 目前在老中青教师中均涌现出一些业务精良、乐业奉献、爱生如子的先进典型, 北大数学系毕业的万林涛老师, 作为特级教师, 沉稳扎实, 甘于奉献, 一直工作在班主任工作的第一线, 老将童心, 深受学生的喜爱, 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 感染着周围的年轻教师和学生。中年教师中的崔殿宝老师, 作为大连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和辽宁省优秀教师, 始终与学生打成一片, 他见贤思齐、举人过己, 以一流的业务水平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 将化学组培养成大连市的王牌教研组。我们积极倡导全员德育的理念, 开展了在科任教师中评选“优秀德育工作者”的活动, 改善了科任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局面, 效果显著。师德典范, 是校园德育资源核心组成部分, 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拥有一流的师德资源才能产生一流的德育效果, 在这方面我们还将继续努力。

活动育人:校园内的活动无论大小, 都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 在各种活动中, 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信, 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 培养民族自豪感等等。我校非常注重加强各种活动的德育功能, 如:在军训中注意培养学生国防意识和纪律观念, 对队列、内务、歌咏等进行细致的评比, 在各种文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展示自我和成败观念等等。

网络育人:网络作为现代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校园德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德育资源开展教育, 包括专业的德育网站和网络哲理文章的使用, 利用校园网对社会事件进行评论和思辨, 建设校园文化论坛, 为学生与教师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设立平台, 利用网络交流工具实现师生思想互动, 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让学生在对网络资源的选择与扬弃中, 净化自我, 化害为利。

我校在大连市率先进行了学分制改革试点, 将德育评价纳入毕业考核学分之内, 对有特殊技能、特殊贡献和品质优异的同学给于学分奖励, 让学生获得“优势”利益, 使“校园精神”的培养更具号召力。

通过“培养校园精神”这一实践模式, 我们找到了校园德育的突破口, 感受到了德育工作的多彩魅力, 也从学生欢快的笑声和自信的表情中, 体验到德育工作的成就感。这也鼓励我们将这项实践深入细致的开展下去, 克服缺陷, 不断完善, 培育具有更大影响力的校园精神旗帜。总之, 我校的德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取得了一些突破和成绩, 面对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人才需求, 我们仍然感到任重道远, 我们还应该在德育的系统化和时效性上加强努力。智育和体育决定学生的发展速度, 而德育决定学生的发展方向, 所以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坚持文化育人、德育为先的原则,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摘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作为辽宁省首批重点高中, 多年来一直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我们本着“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教育理念, 坚持“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的德育原则,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关注学生知识世界的同时, 更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

关键词:校园精神,分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县级图书馆如何开展农村儿童阅读推广下一篇:关于甘肃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