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职教育现状走创新改革之路

2022-09-11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理念、新思维、新职业在不断涌现, 众多行业企业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理念, 广泛应用高、新科技成果, 改变了对技能人才的能力定位及用工需求, 中职学校的技能人才培养正面临着迅速的变革与全新的挑战。

目前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招生难、生源差、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高。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难以跟上技能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市场规模和跳跃式高速发展的产业需求, 导致职业教育改革难度大, 问题多, 改革进程举步维艰。职业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认真分析、努力探索,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初、中、高级技能型人才。

1 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封闭的职教理念、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陈旧的教学方法、短缺的资金投入, 薄弱的师资力量与传统的招生、分配制度, 造成中职教育改革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 思想观念陈旧

长期以来我国有着追求高学历的传统教育观念, 国民意识是让小孩进入重点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 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忽略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存在着鄙视职业教育的观念, 职业教育的发展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职业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补充产生的, 人们仍然认为职业教育不是“正统的”“主流的”教育方式。

大多企业未按人力资源基本素质和科技进步长远需求来促进其自身的发展, 只注重劳动力价格而忽视劳动力素质, 用工局限于短期效益。很多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不健全, “先培训后就业”和“持证上岗”的技能人才使用制度在企业难以真正执行。

1.2 资金保障不足

资金投入是影响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问题, 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需要2.63倍的资金投入才能发挥高效作用, 但是现在我国这方面缺口很大。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增长跟不上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导致用于教学的设施、设备滞后于企业的技术革新和跨越式发展。

1.3 师资力量薄弱

一是数量不足, 很多学校达不到国家要求的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比1:20的标准。二是师资结构不合理。突出的问题是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师所占比例不足。据国家职成司的统计数据, 中职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师的比例是46.7%和2.7%, 很多的专业老师从本科、大专院校直接分配而来, 专业技能和教学经验不足, “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更加失调。三是职称结构不合理, 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数过多, 高级职称太少, 导致学校缺乏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1.4 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教学方法落后

把中等职业教育同等于岗位培训, 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不准确, 滞后于市场上技能人才的变化趋势, 不利于学生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形成,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不符合职教规律, 缺少职教特色, 学生所学习或具备的职业技能并不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培训方法有待全面创新。

1.5 缺乏校企双赢平台

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 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 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现有的管理体制与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生产和社会发展需求, 企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良性机制尚未形成, 产学研相结合的职教体系与机制尚未真正落到实处。

2 技能人才培养改革创新背景

随着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提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中职学校正逐渐成为独立的教育本体, 积极参与市场的竞争。进入21世纪后, 职业教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2005年, 国务院印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的决定》;2010年, 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意见》, 支持1000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示范校建设, 使其成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的示范, 这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历史机遇。

3 技能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途径

职业技能人才能否得到社会与企业的认可, 将成为最终衡量教学改革成败的标准所在。所以笔者认为改革的核心是管理体制与课程体系, 关键是更新职教理念, 重点是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难点是创新职教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建设师资队伍, 降低职教成本, 形成职教特色。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能够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用型、智能型技能人才。

3.1 创新职教理念

在中职教育中, 人们对新的教育思想、理念认识不深或有误, 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质量。应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和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能力为主线”的职教理念, 用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发展观强化人才培养的市场意识, 树立以“技能对接岗位、专业对接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观念。努力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这是评价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准绳。

3.2 构建“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建立企业专家咨询制度。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 邀请行业专家, 企业能工巧匠指导专业建设, 参与教育过程。二是学校引进企业文化和行业标准, 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对口企业参观学习、顶岗实习, 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社会劳动环境紧密结合。三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派出教师到企业调研, 根据企业不同岗位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 提取典型工作任务,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四是加强企业优秀人才和学校优秀毕业生案例的校园宣讲, 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学生的职业行为, 形成学生的职业素养, 为学生毕业后就业、择业、创业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与行为准备。

3.3 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以“适度、够用、实用”为原则, 根据职业岗位对技能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按专业能力 (专业知识与专门实践) 、方法能力 (学习方法与工作方法) 、社会能力 (行为规范与价值观念) 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在对企业用工需求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之上, 以典型产品生产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工作流程、工作环境等为基础, 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分解岗位工作能力, 以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课题, 在企业实践专家的共同参与下, 构建满足职业岗位所需的课程体系从而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整合改革课程内容, 从能力结构分析、课程结构划分、教学大纲编制、校本教材编写、教学内容选择、知识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管理改革、实习基地改善、精品课件共享、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整、优化与综合。以企业的生产车间为蓝本, 创新教学环境, 建立一批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室。倡导用任务驱动、行为导向、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 鼓励小组合作、自学、探究、质疑、讨论。

3.4 不断优化师资队伍

制定加强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战略, 尽快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及教师教学质量控制和评价的激励约束机制。以企业实践专家为参照, 鼓励教师采用岗位培训、下厂锻炼、导师带徒等多种形式进行业务学习, 打造理论水平高, 实践能力强的研究型、学习型的教师团队。聘请其他院校和企业的专家担任客座教师, 组织教师到企业第一线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通过与高水平教师和专家的交流, 转变观念, 形成“请进来, 走出去”的人才交流循环机制。

在教改过程中应通过开展科研活动, 建立教学成果评价、奖励体系, 注重技术创新、学术论文、精品课程、校本教材、品牌专业等教学成果的形成和沉淀;加强与推进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的培养, 鼓励以老带新, 以新促老, 完成其学术的传承, 形成合理的师资梯队, 使新知识与新思想不断灌输到教师团队之中;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 缩小地区间师资队伍生活条件与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差距。

3.5 改善学生的结构

十八大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增强就业稳定性。”对中职学校的现状, 学生大都是初中毕业生入校读书, 本身的知识水平较差, 而在校学习期间, 除去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的时间外, 理论课的时间少之又少, 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就业稳定性和后续发展能力。

在中职学校中, 通过加大对中职学生的宣传力度, 鼓励中职学生参加高级工班教育、报读大专继续教育或直接推荐进入本科院校学习, 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有效增强就业的稳定性。

总之, 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只有更新观念、规模适宜、投入加大、队伍强化、目标细化、课程合理、改革深化、质量提高、宣传加强, 才能让社会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更加关注、才能使资源更加优化、布局更加合理、设备更加完善、环境更加和谐。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职教育必须做出变革, 适应全新的挑战, 要分析中职教育的现状, 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更新职教观念等方面创新改革。将学生培养成能够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用型、智能型技能人才。

关键词:技能人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55号文件.

[2] 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EB/OL].201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析高校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下一篇:论如何加强实验检测提高公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