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作文能力的实用途径

2022-09-12

鲁迅的长孙周令飞从台湾回来了,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大陆的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 二怕写作文, 三怕周树人。这话虽然有点夸张, 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中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的状况, 第一怕和第三怕我不敢断定, 这第二怕——怕写作文一定是事实。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 对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谈几点看法。

1 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一句话, 没有背书。没有把语言材料和文章样式存进大脑这个硬盘里, 跟桑蚕不吃桑叶就吐不出蚕丝一样。我们都不会忘记, 鲁迅先生在文学青年向他请教作文之法时, 就不赞成过分追求所谓的作文技巧, 他指出, 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在多读勤写。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今中外的文学宗师, 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只有饱读诗书, 并背诵了大量文章或文段, 写出的文章才有文化底气。请看2003年上海高考的一篇满分作文《杂》的片段。

“杂”就是对各方面知识的孜孜以求, 希望在各个领域有所建树。希罗德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便是踏遍千山万水, 收集各方面资料编纂而成的。既有帝王将相、名吏异士。也不排除饕餮之辈、觊觎之徒。正是兼收并蓄, 才造就了中西史学璧。苏轼博才广识, 诗、书、画, 无一不精。他如果专擅一长, 对另外两门艺术来说都是一大损失。正是对‘杂’的不懈追求, 才为中国的艺术宝库增添了许多瑰宝。

此文底气很足, 将中外文化现象, 信手拈来。作者的底气表现在从杂的含义的角度, 对中外文化大师的成就作了了准确地评述。

平时不大量阅读课外书籍, 不花时间背诵并经常温习名篇名段, 怎么能写得出这样文才飞扬的作文?因此, 提升作文能力的第一要务是要求学生读书背书, 谁要是在背书问题上对学生心慈手软, 那就是对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残酷迫害, 是货真价实的误人子弟。

2 笔耕不辍出灵感

纵观历史, 古今中外, 那一个作家不是勤写不辍的结果?曹雪芹的《红楼梦》“增删五次, 批阅十载”“字字句句都是血”;福楼拜训练莫泊桑, 每天要莫泊桑写一篇小说, 只管交来, 他一篇都没有看过, 而莫泊桑也不知道他的老师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看, 只是不停地写, 不停地交, 终于写成了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我们说读书和背书是写好文章的前提, 但并不是说, 读了大量书, 背了大量文段或文章, 就一定能够写出好文章来。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凡是坚持按时按量写好周记的学生, 作文能力一定不弱, 凡是在周记问题上偷奸耍滑, 讲价还钱的学生, 作文能力一定低下。

不管是大作文, 还是小作文, 都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篇幅, 即字数要足, 决不容许学生偷工减料。写作训练的规律就是先长后短, 不然, 中考、高考为什么要硬性规定600字、800字的篇幅呢。在周记问题和作文字数问题上, 谁要是对学生放任自流或心慈手软, 那也是对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不负责任和残酷摧残, 也是货真价实的误人子弟。

3 丰富内容写细节

成功人士的一句口头禅是:性格决定命运,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是什么?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和情节, 它可以是细微的动作, 也可以是细微的表情, 还可以是细致的景色。细节描写可以使你的文章生动形象, 更加富有表现力。我们来看几段名家的细节描写。

(例1) 我吃了一吓, 赶忙抬起头, 却见一个凸颧骨, 薄嘴唇, 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 两手搭在髀间, 没系裙, 张着两脚, 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啊呀呀, 真是愈有钱, 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 愈是一毫不肯放松, 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 一面絮絮的说, 慢慢的向外走, 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幅手套塞在裤腰里, 出去了。 (鲁迅《故乡》)

这是一段经典的动作描写, “搭”“愤愤的回转”“慢慢的向外走”“顺便”“塞在”等一系列动作, 刻画出豆腐西施杨二嫂在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逐渐破产的大背景下, 生活艰难, 人格下降的形象。

(例2) 有的叫道:“孔乙己, 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 对柜里说, “温两碗酒, 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鲁迅《故乡》)

一个“排”字, 可以想象出孔乙己因口袋里暂时有了钱而装斯文的情态。我们似乎看到孔乙己从容不迫地把九个铜钱一个一个地摆在桌子上, 形成一条直线, 仿佛在向“短衣帮”们宣告:“我是有钱的, 读书人怎么会穷呢!”

(例3)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 已经变作灰黄, 而且加上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 周围都肿得通红, 我知道, 在海边种地的人, 终日吹着海风, 大抵是这样的。他头顶是一顶破毡帽, 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 浑身瑟缩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 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 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像是松树皮了。 (鲁迅《故乡》)

这也是一段经典的肖像描写。从身材、面容、眼睛、衣着、手里的物件以及手的皮肤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形象的描写, 表现出闰土生活的穷困, 精神的萎缩, 内心的愁苦与恐慌, 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 中国农村广大农民日益破产、生存艰难的现状。

4 变换角度出新意

高度决定视野, 角度改变观念。写作是思维的外化, 思维的角度就是写作的角度, 写作的角度与文章的新意有很大的关系, 有新意的文章才有可读性。我们来看朱自清的《背影》片段。

(例4) 走到月台那边, 须穿过铁道, 须跳上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 走过去自然要费些事。我本来要去的, 他不肯, 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

一般人写父母, 写母亲的居多, 而朱自清写父亲;一般人写外貌, 写人的正面, 而朱自清写背面;一般人写清瘦来表现父母的辛劳, 而朱自清写胖来表现父亲的辛劳慈爱。他这样另辟溪径, 从一般人忽略的角度写出来, 就有了新意, 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下面, 我们来看2004年北京高考的优秀作文片段 (文题是包容) 。

(例5) 一百多年前, 法国的雨果曾经这样感叹:“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广的, 是人的胸怀。”古老的东方, 也世代传承着一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法国人的浪漫和中国人的实在碰撞在一起, 于是人们发现, 包容超越了国界、语言、和民族, 是这个美丽星球上的人们所共同拥有和赞美的品格。包容是一种智慧, 也是一种气度。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 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齐桓公对管仲的包容, 成就了”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 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这是一般人的普通的思维角度——引用名人名言赞美“包容”, 列举具有典型事例来论述“包容”的必要性。请看另一片段。

(例6) 有一种包容, 源于勇敢。奋不顾身, 见义勇为, 这是行为上的勇敢;原谅他人的失误, 正视自己的过错, 这是心灵上的勇敢。心灵上的勇敢比行为上的勇敢更难, 就像战胜自己比战胜别人更难一样。但是, 学会了心灵上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昨天——6月6日, 是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日, 法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法国总统希拉克不仅邀请了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等盟国元首, 还盛情邀请了德国总理施罗德——这位敌对国家的元首。难道法国人民忘记了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吗?没有, 绝对没有!但是他们学会了一个词——包容。战争和苦难都是过去的事了, 错误和罪行也不是现在的德国的人民和总理所犯下的。难道法国和德国还要继续仇视吗?法国人民没有这样做, 他们选择了包容。

此段文字的思维角度令人眼前一亮, 说“包容”是源于勇敢, 真是闻所未闻, 仔细想想, 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5 联想、想象与仿写

联想可以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使文章内容丰富;想象是一种创造, 没有想象, 就没有世界的进步;没有想象, 就没有艺术。著名学者南怀谨说:“人类社会是由两个苹果构成的:一个苹果是牛顿发现了, 引来现代文明, 造就了科学;一个苹果是亚当和夏娃偷吃了, 产生了人类, 是艺术想象。”想象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改造并创造的过程, 想象是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体现, 是联想的升华。

(例7) 我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 似乎很早就有, 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 她们是荡着小船, 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 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 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 荡舟心许;益首徐回, 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 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 迁延顾步;夏始春余, 叶嫩花初, 恐沾裳而浅笑, 畏船倾而敛裾。” (《荷塘月色》)

朱自清先生的这一联想, 表明他多么想过一种平安而美好的生活。但现实是何等的残酷, 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摘要:腹有诗书气自华, 笔耕不辍出灵感。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引导学生多读、勤写。同时, 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运用打磨细节、变换角度, 以及联想、想象、仿写等写作技巧。

关键词:多读勤写,打磨细节,变换角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工业遗存的几种改造方式下一篇:“三严三实”新论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