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导论论文提纲

2022-08-19

论文题目:学生主体参与大学治理的机制研究

摘要:学生作为大学治理中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理应作为大学治理的主体。一直以来,学生参与都是西方国家大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较而言,我国大学治理的学生参与问题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术界对此虽有一定呼吁,但实际上在各高校的管理过程中却困难重重、举步维艰。近年来国家教育部欲通过督促高校制定大学章程一事来推动高校建立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但由于我国高校目前普遍存在的对大学治理理念认识不到位和采取措施不到位的现象,使得绝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章程流于形式,大学治理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学生参与大学治理也仅仅流于表面,从而一定程度造成了“政府主张、高校推诿”的客观现象。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也意识到此类问题,也在逐步进行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有关尝试,但这些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参与的方式和渠道都较为有限,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也不太到位,学生实际参与治理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宏观的、中观的和微观的因素,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对大学治理的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不十分到位,与此同时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和能力也不十分到位,而关键点在于尚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机制。该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大学治理理论的基石,以学生在大学治理中的地位分析为切入点,一方面通过理论演绎法对大学治理的学生主体地位加以归纳论证,另一方面通过现场实验法对学生在大学治理中的主体作用进行实验验证,得出了“学生是大学治理的主体,理应参与大学治理”的结论。之后,从“干扰”与“推手”两方面系统分析了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宏观、中观与微观的正向和负向的影响因素。最后,本着求真务实、循序渐进的思想理念,运用系统分析法尝试性构建了适合我国高校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一整套机制,主要包括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参与原则、参与范围、参与渠道、参与方式、参与激励、参与保障等一系列设计,既为我国大学治理学生主体作用的真正发挥指明了清晰可见的方向和切实可行的道路,也为我国多元主体大学治理机制的建立奠定了一定基础。该研究除导论和结束语外,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从大学治理的基本理论出发,借由大学自治与大学共治的角度分析了政府与高校、校长与教授在大学治理中的关系,指出自治与共治并不矛盾,而是有机统一的,但仅有自治和共治还不是完整的大学治理的理念。与此同时,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运用,指出大学治理的主体应是与大学使命高度相关的利益相关群体,大学治理需要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并从学生、政府、教师、社会力量等角度分别阐述了其参与大学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状况。其后得出“学生参与”是大学“自治”和“共治”的共同要求。第二章分别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的角度阐明了学生理应处于大学治理的主体地位的观点,指出了学生主体参与大学治理的必要性,强调学生应从过去传统的被管理逐步向未来的共同参与管理进行转变,即从“被治”走向“共治”。同时从当前我国大学治理的困境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出发,通过分析学生参与大学治理面临的现状与问题等,对当前学生在大学治理中主体地位缺失的原因从政府、学校、学生等层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为后续章节的研究埋下伏笔。第三章以学生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为例,对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地位问题通过现场实验的方法加以论证。文中选取重庆某高校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对控制实验现场环境、选择实验对象、实验调查内容设计等环节的把控,确保实验数据真实可靠,实验结果合理可信。随后通过实验评价模型构建、实验结果分析比较,验证得出了大学治理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的结论,并对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机制设计也得到一些启示。第四章从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三个方面,概括分析了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全球趋势和国家战略、大学定位和人才培养、主观认识和个体差异等。这些因素中既包括对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有推手作用的力量,也包括学生参与大学治理中的各种干扰因素,正确认识这些影响因素,对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机制设计具有基础性作用,对推动学生参与大学治理也具有根本性作用。第五章从务实与渐进的角度,强调学生参与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落实到行动上,系统提出了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机制设计,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分别是参与原则、参与范围、参与渠道、参与方式、参与激励与参与保障。这六大构成部分缺一不可、互为依托,分别为整个机制的良好、有序运作提供条件支持、动力驱动和环境保障,有着较强的内在运作机理,能够较好推动学生主体参与大学治理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大学治理;学生主体;现场实验;参与机制

学科专业:教育博士(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一)顺应历史发展之必然趋势

(二)推动理论发展之当然需求

(三)解决现行问题之应然选择

(四)延续前期研究之实然方向

二、文献述评

(一)核心概念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述与评析

(三)国内相关研究概述与评析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整体评述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目的与创新点

(一)研究目的

(二)创新点

第一章 自治与共治:大学治理呼唤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

一、大学治理的基本理论

(一)大学治理的概念与内涵

(二)大学治理的机制与结构

(三)大学治理的主体与客体

二、大学治理的自治与共治

(一)大学自治与共治的内涵

(二)大学自治与共治的有机统一

(三)大学自治与共治需要利益相关者参与

(四)大学自治与共治需要学生参与

三、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一)政府参与大学治理

(二)教师参与大学治理

(三)社会力量参与大学治理

四、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一)学生参与的目的与作用

(二)学生参与的方法与途径

(三)学生参与的边界与限度

(四)学生参与的障碍与难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被治走向共治:学生主体应参与大学治理

一、学生理应是大学治理的主体

(一)政治学角度:合法性和正当性的基本属性

(二)经济学角度:学校利益最大化的基本目标

(三)社会学角度:民主社会和公民社会的最好彰显

(四)管理学角度:分权思想和权力制衡的重要体现

(五)教育学角度:―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化发展

二、学生需要参与大学治理

(一)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是学生成长所需

(二)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是国家发展所需

(三)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是社会进步所需

三、大学治理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一)大学治理各主体权力分配失衡

(二)大学治理学生参与的实践与探索

(三)大学治理学生参与的不足与缺憾

四、大学治理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原因

(一)政府层面:政策制度不到位

(二)学校层面:观念措施不到位

(三)学生层面:意识能力不到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学生参与实验:大学治理学生主体地位验证

一、学生主体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验背景

(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验过程描述

(三)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验研究背景

二、学生主体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验设计

(一)实验被试对象的选择

(二)实验现场环境的控制

(三)实验调查内容的设计

(四)实验流程的设计

三、学生主体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验评价模型构建

(一)基于AHP的实验数据评价模型构建

(二)两两判断矩阵的构造设计

四、学生主体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验结果讨论分析与结论

(一)实验结果讨论分析

(二)实验结论

五、学生主体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验总结与启示

(一)不同参与方式的对比分析

(二)对学生主体参与地位的启示

(三)对学生主体参与组织形式的启示

(四)对学生主体参与机制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干扰与推手:大学治理学生主体地位影响因素

一、宏观因素:全球趋势与国家战略

(一)社会民主化进程影响多元治理主体认知

(二)全球大学治理发展趋势推动学生主体参与

(三)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政策影响学生参与权的落实

二、中观因素:大学管理体制与人才培养定位

(一)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大学学科构成影响学生的思维

(三)大学章程完善程度阻碍学生参与的落实

(四)大学人才培养定位影响学生的参与能力

三、微观因素:主观认识与个体差异

(一)校长的领导风格影响对学生参与的认知

(二)管理者的惯性思维干扰学生主体权力实施

(三)学生的意识和能力影响参与意愿和效果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务实与渐进:学生主体参与大学治理的机制设计

一、大学治理学生主体参与原则

(一)学生的基本权利与自主权力

(二)―有选择的‖和―有责任的‖参与

(三)以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为前提

二、大学治理学生主体参与范围

(一)参与大学事务的民主决策

(二)参与大学事务的具体管理

(三)参与大学事务的监督评议

三、大学治理学生主体参与渠道

(一)学生代表大会

(二)各级各类学生组织

(三)听证会与满意度测评

(四)学校各相关机构或委员会

四、大学治理学生主体参与方式

(一)直接参与方式

(二)间接参与方式

五、大学治理学生主体参与激励

(一)对学校行为的激励

(二)对学生行为的激励

六、大学治理学生主体参与保障

(一)政府层面: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二)学校层面:构建多元治理主体格局

(三)学生层面:提升素质增长才干

七、大学治理学生主体参与机制的内在联系

(一)参与机制内在各部分有机统一

(二)参与机制的内在运作机理

本章小结

结语 民主与进步:学生主体参与大学治理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学生主体参与大学治理研究结论

二、本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三、学生主体参与大学治理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提纲下一篇:协同系统历史文化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