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教育环境调研论文

2022-04-17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营造良好教育环境调研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中国政府提出在2060年前努力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1年2月2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碳中和理念将不断引领城市的发展。步行友好街道的设计对于优化城市形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营造良好教育环境调研论文 篇1: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

[摘要]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高效转化已经成为当前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产生是由学生个体、教师、学校和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涉及到社会、教育和人的心理等各个方面。为了有效转化学困生,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采用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与家庭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转化策略

学困生在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数学学科学习起来相对较为枯燥,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最终容易产生大量的学困生。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如何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已成为当前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

1.学生心理层面

数学学困生习惯于对数学公式死记硬背,不具备相应的概括、归纳和经验总结能力,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解题策略方面缺乏灵活性。

数学学困生缺乏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自觉性和自制力差,学习意志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外界诱惑。在课后复习环节,学困生往往依赖于家长,不善于对知识进行整理、分析,也就很难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

数学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落后,常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家长的埋怨,因而普遍存在自卑、懒惰、逆反、孤僻、焦虑等消极情绪和心理问题。沉重的心理压力使学困生对自己缺乏信心,烦躁不安,故而很容易陷入学习困境中。

2.学科层面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有其本身的学习特点和要求。首先,数学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需要学生在熟记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和掌握,再通过大量的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其次,在数学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讲的知识往往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如从小数、分数的认识到应用,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掌握到方程的学习等等,不同学段的知识环环相扣,如果对前面所学的数学知识未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又不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就会对后面的学习造成极大的困难。

3.教师层面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每天有大量的时间与学生接触,因此,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直接而巨大的。学生普遍喜欢幽默风趣的教师,但事实表明,很多教师依然沿袭陈旧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与学生缺乏沟通与互动,教学方式死板,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况愈下。

一些教师教学水平有限,不能透彻理解教材,讲授不清晰,僵化地按照答案模板讲解习题,强调解题结果却不重视思考过程,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班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很好地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且有限的课堂互动也相对集中在优等生之间,对待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缺乏耐心、责任心,不能给予针对性的辅导,久而久之,学困生知识脱节情况严重,问题与日俱增。

在以学习成绩为重要考核标准的教育环境中,部分教师在功利心的驱动下,戴有色眼镜区别对待优等生与学困生,认为学困生不思进取,拉了班级成绩的后腿。在他们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或者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也基本由惩罚代替疏导,这使得原本就敏感自卑的孩子更加抵触数学学习,进而对教师产生排斥甚至厌恶的情绪。这种不良的师生关系成为数学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巨大阻碍。

4.家庭层面

随着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的日渐提升,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都是尽量满足,这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与之相对的,那些长期生活在不和睦或者不健全家庭中的孩子,则可能会因为父母无休止的争吵或者漠不关心的态度而变得日益自卑消沉、性格孤僻,他们缺乏安全感,不善于与人交往,更无法专注于学习。

家庭教育在孩子日常成长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不少父母认为给孩子创造衣食无忧的环境就是尽到了父母的责任,或者因为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孩子的日常陪伴,还有部分家庭由于父母受教育水平不高,孩子一旦犯错就是简单粗暴地打骂,不能与孩子进行正确的交流和沟通,致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的良好愿望,丧失了学习信心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最终成为学困生。

二、对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相处,以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要努力平衡教学任务与激发学生兴趣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尊重学生的想法,面对学生质疑的声音要虚心听取,并及时修正自己教学上的不足。

对学困生要秉持宽容和鼓励的态度,在教学中坚持“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的原则,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学校及教师要重视数学学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课堂上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与长处并给予肯定,逐步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2.采用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

教师应在教学方法上不拘一格,讲课时深入浅出,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授课速度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调整,必要时可以选择“放慢镜头”。在教学设计时要顾及学困生,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划分教学层次,制定符合学困生学习能力和标准的教学任务及目标,并积极评价他们在学习上的进步,鼓励他们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方法,拓宽思考与解答问题的思路,逐步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成绩,更要注重过程评价,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要肯定学困生的每一次积极尝试,鼓励他们勇于纠错,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培养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进而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师要勇于走出教学的“舒适圈”,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个人魅力,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做到跳出课本与习题,旁征博引,用更加贴近生活的实例辅证教学内容,提高学困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及需要组织各种学习活动,如分组讨论、速算比赛等,积极引导学困生参与其中。同时,設定不同层次的激励目标,如兑换一份小礼品或减免一次假期作业等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之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此外,还可以更多地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课堂的交流、讨论和展示,鼓励他们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通过自主合作解决问题。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待数学学困生,要耐心地辅导他们,引导他们用简明、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逐步养成课前自觉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

4.实现与家庭的良性互动

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起到了主导作用,但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作为父母首先要努力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尽可能地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营造健康良好的家庭环境,加强与孩子的日常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和内心的真实意愿,逐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教师也可以通过家长会、电话沟通以及家访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引导他们掌握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巧。通过家校沟通,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到学困生在家的学习状态和情绪波动情况,在此基础上与家长共同分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足,进而对症下药。

总之,教师要因材施教,引导学困生逐渐摆脱学习上的困难和枷锁,步入正常的学习轨道;帮助学困生提振信心,逐步夯实基础,在点滴积累中不断进步;引导家长鼎力相助,用关怀、陪伴、信任和鼓励给予孩子强大的支持和信心。

参考文献:

[1]孙俊灵.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成长之路,2012,(21).

[2]沈璐.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以扬州市某小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3).

[3]何文娟.小学中年级学困生的现状转化策略研究:以上海市S学校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4]朱琪,吴晓川.学困生教育研究现状及转化策略探析:以一项区域学困生教育的调研为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4).

(责任编辑 赵永玲)

作者:周先华

营造良好教育环境调研论文 篇2:

碳中和视角下步行友好街道设计研究

摘要:中国政府提出在2060年前努力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1年2月2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碳中和理念将不断引领城市的发展。步行友好街道的设计对于优化城市形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利用现有的城市空间结构实现城市的碳氧平衡,就必须对现有街道进行优化升级,既要减排,又要吸收,合理的街道空间能有效促进城市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文章分析街道参与因素的现状,并结合“绿色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提出步行街道的概念方案,旨在为低碳环保城市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碳中和;步行友好;街道;生态效益

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一系列社会行为提供场所,甚至城市相当一部分土地都用于市政道路建设,而步行友好街道的设计将有助于改善街道,创造出更美丽的场所。文章从碳中和角度着手,探索如何让街道更好地助推社会发展,更好地为人服务。碳中和主要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的方式,抵消掉人类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实现“碳氧平衡”。目前,碳中和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张思敏等从碳中和的视角针对土地优化布局提出了建议,建立了碳中和评估体系,同时提出了完善低碳绿地的建设规划方案[1]。周述明通过对成都市街道绿化景观的实地调研,运用景观评价的方法,指导成都城市街道环境的综合治理,形成符合地方特色的历史风貌街道景观[2]。韩君伟运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街道景观进行数据化细致分析,为街道景观设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数据参考[3]。李强等将生态化雨洪设施用于街道层面,利用SWWW模型模拟,探索适合我国发展模式的绿色街道优化设计方案[4]。结合我国街道更新状况,对街道社会交往空间的设计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1    街道概述

简·雅各布斯曾提出,街道是衡量城市公共空间优劣的标尺。街道作为城市规划、建筑的基本架构,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现,街道的健康发展将获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碳中和概念的提出,对步行街道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步行街道应保持通达性并起到持续提供光、空气和服务设施的作用。步行街道作为开放空间需要融入自然环境,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而满足人们日常的步行需求。此外,街道绿色景观还扮演着“城市之肺”的角色,将开放空间转变为绿色空间,与自然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形成城市的生态链条,更新和过滤汽车尾气,从而实现碳氧平衡。

2    步行友好街道功能

2.1    疏善城市交通

城市居民活动较为密集,出行时容易造成城市交通困扰,加重城市街道负荷,从而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步行方式具有其他交通方式不具备的优势,其自由度、通达度高,不受到地面障碍的影响,开展步行友好街道的设计,有助于完善交通布局,为人的活动提供便利,满足人们步行的随机性及独立性需求,减轻交通压力。

2.2    優化城市整体环境

步行友好街道通过街道绿化、街道设施完善、街道铺装等人性化设计方式,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步行友好街道的设置鼓励人们减少汽车出行,降低城市碳排放,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2.3    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步行友好街道不同于以往的街道,可以承载城市市民各式各样的复合型步行需求,人们交谈、驻足、聆听等与步行有关的需求都能在步行友好街道中得到满足,人们开始从逃离城市转而回归城市,无拘无束地在街道中穿行,自由地交往,恢复了城市的生活气息,增强了城市生活的幸福感。

2.4    步行选择的潜在因素

现代化的发展催生了人们的惰性,人们出行时倾向于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步行出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环境的影响,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出行方式。因此,步行街道的设计需要掌握影响人们步行选择的潜在因素,并在设计中实现深层次把控。如今,城市用地错综复杂,给步行的选择带来了很大的干扰,受定式思维的影响,人们选择出行方式时往往会根据以往的经验预判,通常会避开步行,这样的选择有时甚至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但与此同时,影响人们选择的理性因素如有利于健康、娱乐休闲等,也会帮助人们作出明智的选择。但是,在步行街道设计中需要充分考量各种选择动因,促使步行空间在城市用地中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进而高效应对社会环境带来的适应性挑战。

第一,步行速度。步行速度一方面会受到个体身体素质的影响,通常年轻人比老年人速度更快;另一方面会受地面物理性障碍的干扰,障碍越少,就越有利于提高步行速度。去除步行道路上不必要的景观设施,实现铺装平整化,降低道路高差,在通达目的性更强的街道,拓宽步行街道面积,降低人员密度,尽量满足人们迅速通达的需求。

第二,步行距离。步行选择具有短距离的特性,人们可以接受的行走距离是有限的,但优化步行环境,有助于缓解人们的步行疲劳,适当延长步行距离。宽阔笔直的步行街道容易让人感到乏味,相反,曲折且富有变化的道路,可以遮挡一目了然的步行路线,如此,途中的景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体验,让人们短暂地忘记步行距离,从而缩短心理上的步行距离。

第三,步行空间。一是舒适空间感。形态各异的步行街道存在于城市中,成为连接城市不同空间的纽带。步行空间的比例尺度应该符合人的主观感受,满足其随时进入共享空间的需求,应做到紧凑而不密集。二是空间视觉体验。步行能够促使人们接触更多的环境信息,相应的感官刺激也能得到调动。人们在判断方向时往往漫不经心,但是街道绿化景观通常会成为视觉聚焦点,吸引人们的注意,好的步行街道需要布置相应的特色构筑物,设置提示性的地标、铺装等引导各类行人通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感[5]。

第四,步行路线。步行路线会受到步行目的的影响,当目的性强时,人们会选择以最快的方式到达目的地,因此,更倾向于选择通达性较强的路线,抄近路就成了人们的首选,而此时步行效率会高于其他交通工具。这种情况下,市民广场步行空间的设计,可设置对角线道路,避免交通障碍,为人群提供便利。当目的性弱时,人们更倾向于随机性的步行。观景、闲聊、休息成了这类人群的主要活动方式,其步行路线以连续性为主,富有节奏空间变化的街道环境会让步行更加具有乐趣,但应该注意的是,步行空间的曲线变化需要避免反复多次方向切换,以防止行人方向感错乱,还要尽量避免高差,以不打乱步行者的节奏为宜,为步行提供便利。

3    碳中和视角下的步行街道“碳减排”

汽车时代,在交通工具为主导的环境下,步行街道的设计与道路设计往往采取了相同的规划逻辑,机械、刻板、以通达性为主,忽略了人的步行体验。因此,步行环境的营造需要更多考虑到人性化因素,与实际生活体验结合起来,置于碳中和这一更宽泛的社会背景下,使人们真正意识到步行不再只是一种交通方式的选择,更多的是为减少空气污染、营造健康清洁的生活环境而作出的明智选择。将步行街道与越来越多的因素结合起来,如场所、物质环境、景观等,形成连续性的街道布局,而非局限于交通连接点,因此,在步行街道设计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3.1    提供步行场所

步行街道的功能主要是承载步行人群,协助人群到达不同的目的地。除此之外,极强的可达性可将人们从各处汇集起来,步行街道也将成为散步、交流的场所。步行街道需要具备非常重要的社交功能,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好交流,为步行街道赋予独特的空间体验。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按照生理需求一安全需求一归属需求一尊重需求一自我实现需求一认知和审美需求等级排序,可为步行街道设计提供有力参考。人们在街道上行走,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交流本身成了步行的最终目的。关于尺度,步行场所的尺度应满足人群随心所欲的步行需求,而如今大多数城市的机动车道通常与步行街道共享公共空间,人行道绝不能给人拥挤或孤独的感受,需要有充分的安全感,因此要远离机动车辆的威胁。步行街道每分钟、每米的宽度通行量能达到7~8人,此区间内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行走。

3.2    良好的景观功能

顺应街道现有的地貌特征,减少土方量,减少机械操作。遵循生态优先原则,自然植物群落可以有效吸收二氧化碳,丰富生物多样性,提升街道景观价值。设置交叉路口、小广场、小公园或者一处开放空间,对于长距离的街道而言,中途的景观节点是非常有必要的。街道景观设计要结合地方文化,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将地域传统民俗风情、文化遗产等融合起来,有效烘托城市氛围,赋予城市公共空间更丰富独特的景观体验。因此,展现城市独特文化风貌,是城市步行街道重要的景观功能。

3.3    良好的教育功能

街道教育功能与城市文化氛围相呼应,步行街道营造的教育环境可作为儿童的室外绿色课堂,让其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还可为市民提供寓教于乐的教育环境。因此,要将自然要素引入城市生活,可在街道种植大量的植物,甚至可以设置创意构筑物,以激发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绿色生态环境。

3.4    优秀的街道设计

在街道重构设计中合理利用废弃或可再生材料以及自产废弃物再循环材料。例如,运用环保铺装材料,提高下渗能力,同时为街道提供必要的装饰,标示街道的使用功能。运用良好的铺装设计,辅助营造街道场所,划分不同底界面,展现街道特色。除此之外,处理好色彩与造型、材料与质感、尺度与比例错综复杂的细节关系,需要遵循一定的街道设计逻辑,注重人的使用需求和感受,要做到既有变化又统一和谐。

4    碳中和视角下的步行街道“碳吸收”

21世纪是汽车高速发展的时代,汽车尾气的排放无疑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莫大的负担。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曾将街道描述为一个巨大的车间,在如此庞大的二氧化碳排放体系下,植物成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媒介,其能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释放氧气,实现碳氧平衡。

城市街道作为公共开放空间,与市民日常活动密切相关,街道良好的绿化环境有助于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效益。一是考虑整体形象美观问题,通过合理有效布置街道植物,使空间得到高效利用。街道绿色系统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在进行街道植物一体化设计时,应尽可能利用有限的城市街道用地资源,因地制宜地配置植物,实现街道植物向空间一体化发展,实现街道空间绿化多层次、多功能、高效益。将人们的视线从地上转移到空间探索上,是短时间内改善大城市小环境,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二是有助于吸收二氧化碳,降低粉尘,净化城市空气,释放氧气,实现碳中和效益。不同的植物具备不同的特殊功能,如在街道大量种植布置油松、槐树、侧柏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不仅如此,还能隔绝城市噪声,调节城市温度,形成良好的生态效益,为行人提供优越的步行环境。

4.1    复层结构植物设计

复层结构用于在街道中模拟自然群落,形成具有遮阴及观赏效果的立体景观,一方面能为人们提供休息的场所,另一方面能增加绿化,丰富街道形式。

4.2    分隔带植物设计

分隔带绿化可用观花或者观叶植物搭配,起到引导步行的作用,与乔灌搭配,形成立体“绿化墙”,进而增大植物吸碳面积,净化空气。

4.3    天桥绿化设计

天桥作为街道的连接体,由于栽培土质的限制,可设置植物种植池或垂挂花篮进行点缀,以形成立体绿色墙面的最佳效果,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

4.4    绿色街道雨水处理系统

不同于以往的街道雨水处理,在道路分隔区中设置形式各样的水池装置,以自然的方式对雨水进行处理,形成“渗透、蓄水、滞留、净化、排放”的循环。不同的装置可以丰富街道景观层次,在雨水丰沛的季节还可起到防洪蓄水的作用,同时,为道路植物提供水分,吸收城市地面粉尘,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使街道生态系统更加完整。

5    结语

目前,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忽略了许多人性化空间问题,大多数城市真正的步行街道空间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注重环境效益的提升。在以碳中和为目标导向的大环境下,街道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对象,应置于生态系统背景中考量,将更多的城市空间与城市节能减排环境效益结合起来,为政府重要议程提供重要依据。建设步行友好街道與制定碳中和目标有相同的愿景,即实现城市健康发展,我们都有责任为友好步行街道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思敏,章慧明,徐从广,等.碳中和视角下的低碳生态城市思考与研究[J].安徽建筑,2021,28(9):87-88.

[2]周述明.成都市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评价及其环境效益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3.

[3]韩君伟,董靓.基于心理物理方法的街道景观视觉评价研究[J].中国园林,2015,31(5):116-119.

[4]李强,梁芙蓉,甘霖.基于SWMM的绿色街道优化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19(S1):20-25.

[5]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41.

作者:李海芮 刘伟

营造良好教育环境调研论文 篇3:

新时代中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时期,建设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关键在于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本文结合对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具体内涵的阐述,就当前教师安于现状,教学激情疲乏、教学方法单一、体罚现象频起的问题,提出营造良好教育工作氛围、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和健全师德动态考核体系的建议,推动新时期中职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中职;师德师风建设

1中职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内涵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风,是教师的精神风貌、风气及作风的表现,是师德外化的主要形式。师德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阶级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涵与外延不尽相同。师德师风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一部分。师德师风的内涵应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进步。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潮的较大影响,师生的思想观念、文化转变较大,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熏染,使中职教师容易身份混淆,模糊自身的社会角色和承担的使命。其中,“三维四层”核心结构理论,从敬业维度、育人维度、师表维度阐明了师德师风的核心内容,每一维度又从敬业、爱业、乐业、创业四个层次,动态培养及监测教师的师德师风,这也成为新时代的中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我们知道,教師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直接持续的,会影响其一生;同时,良好的师德师风对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也是深远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通过深入调研、全面剖析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借鉴前人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寻求师德师风建设的切入点,将师德师风建设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和完善[1]。

2师德师风建设的缺失问题

2.1安于现状,教学激情疲乏

部分中职教师难以长时间地维持对基础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初心,缺乏教育教学工作最基本的激情。教学的对象是具有个性发展潜力的学生群体,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发展倾向,教师应在接受和了解学生多类型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教学工作。然而长时间的教学定势很快消磨了教师的热情,出现精神松懈、疲于应付的消极怠慢行为。另外,个别教师的教育思想落后,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方向并没有明确的认知和目标,疏于职业道德的加强和管理,满足于当前的教学现状,无法跟上教育发展的节奏。

2.2方法单一,体罚现象频起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强调,教师不能以变相体罚的方式来挖苦和讽刺及歧视学生,尽管教育部制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对广大人民教师形成了有效的道德约束,减少了教师对学生直接性的人身攻击,但在中职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依然有教师默认的惩罚方式存在。教师体罚学生也说明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个别教师不了解应以何种方式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一旦学生违反纪律,或遇上其他复杂的教育环境,教师常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也是当前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缺陷。

3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建议

3.1营造良好教育工作氛围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应为教师群体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妥善建立教师互帮互助、合作共赢的友好工作关系,集思广益,齐心协力共同推进课堂教学。采用多样的互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和增强教学默契,促进教师在相互学习和督促中慢慢成长与进步,提升整体教书育人的质量。其次,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学校应积极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鼓励家长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形成家校互动的有效机制,以此提高中职教师的从业幸福指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科研主动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日常教学工作[2]。

3.2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在素质教育全面普及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纵向推进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中职教师必须紧跟现代教育发展的节奏,及时革除落后的教育理念和破旧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师为人师表,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仪容,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第一要务,主动吸收教育教学的新思想、新理念,提高自身的育人能力和教学水平。其次,教师要树立平等的学生观,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多用鼓励性的话语鞭策学生努力学习,采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并改正自身的错误[3]。

3.3健全师德动态考核体系

建立师德激励机制是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教师自我道德成长的重要条件。可以在师德动态考核体系中以短期和长期观察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分阶段对教师的师德建设进行评价,并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从低到高的顺序设定教师个体的职业道德目标,在保证道德目标对教师群体有普遍适应性的同时,对教师个人的道德建设提出富有挑战性的目标方向。同时,也应该建立明确的师德惩戒机制,即通过负面强化的方式促使教师不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思想和行为得到有效的抑制、减弱和矫正,师德动态考核体系要采取奖惩结合的考核方式,并坚持以激励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推进新时期中职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4结束语

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师德与师风建设,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纵向推进的新时期,最重要的是建设好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而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点就在于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中职教师必须以职业道德规范为指导严格要求自己,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谢维,侯建成,钟秀红,田敏,任旷.医学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J].国际公关,2019(08):203.

[2]高欣.浅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8):87-88.

[3]张铀.新时代发挥高校工会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8):74-75.

作者:于淑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律师业可持续发展分析论文下一篇:历史实践评判孔子学说论文

热门文章

营造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