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发展论文

2022-04-21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发展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仍存在供给侧改革不足,产业产品同质化严重、传统产业改革力度不足等问题。本文将从高质量特色产业构建的现状与前景进行分析,针对目前所面临的发展短板,依靠发展优势,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以促进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质量的发展。

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发展论文 篇1:

大学生初次就业与专业对口情况调查分析

摘 要: 对福建省某高校2007—2010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专业对口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得出专业初次就业率、对口率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大学教育内容与毕业生工作实际岗位要求差距较大,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还有待提高等相关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重大学教育的特色发展,改进高校就业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等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毕业生就业;初次就业率;专业对口

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这表明我国已经跨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1]。同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2]。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范围不断拓展,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在市场化的就业双向选择机制下,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项关系到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专业对口就业是衡量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有效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保障大学生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主要途径[3]。专业就业对口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适应程度,较低的专业对口率将严重浪费教育资源,导致人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因此,着力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的规律和特点,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一、 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一) 基本概念

文中所涉及的“初次就业率”是指毕业生在毕业当年的8月31日前已落实就业单位的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率[4]。为客观、全面反映情况,初次就业率按专业分别公布。计算方法是:(毕业生总人数-未就业人数)/毕业生总人数。

“专业对口”主要是指个体所从事的工作对各类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与自己在学校等类似地方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相匹配[3]。专业对口率的计算方法是:专业对口就业人数/当年毕业生就业总人数。

(二) 研究方法

1. 调查研究法。本文以福建省某高校(以下简称M大学)为例,从中抽取专业样本进行调查分析。M大学共设置本科专业61个,为提高抽样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新办专业、停办专业等未列入调查统计范围。本次调查抽取2007—2010届均有毕业生的38个专业。样本专业中应用学科专业与基础学科专业的比例为2.5∶1,与学校专业总体比例基本相当。

在统计《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电话访谈和抽样调查的方式对相关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 600份,收回有效问卷3 324份,回收率92.3%。此外还有部分数据源自学校招生办、就业指导中心、校友会和各学院提供的相关资料。这也是该校首次进行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 访谈法。访谈对象主要为M大学学生处负责人、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和学生代表。通过与他们座谈、单独访谈,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初次就业与专业对口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倾听他们关于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 文献分析法。主要查阅了部分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及相关原始档案文献并进行研究、提炼和分析;查阅了大量关于大学生对口就业、初次就业率方面的论著、期刊论文等文献并进行思考分析。

二、 案例分析:以M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与专业对口情况为例

(一) M大学2007—2010届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基本情况

M大学2007—201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平均值的学科门类有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理学、农学,低于平均值的有文学、教育学、法学。其中就业率高于平均值的专业有25个,低于平均值的有13个。对口率高于平均值的学科门类有管理学、理学、文学、经济学,低于平均值的有工学、法学、教育学、农学。其中对口率高于平均值的专业有26个,低于平均值的有12个。

(二) M大学2007—2010届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变化趋势

如图1所示因受经济危机影响,200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下降明显。在大学生就业工作得到党和国家的日益重视,高校就业指导力度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大学生平均初次就业率近年来未见稳步增长,主要还是由于高校扩招后教育质量有所下降所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各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生源质量有所降低。高校大量设立新专业、引进新教师,目前我国高校生师比已经由1993年的8∶1扩大到2009年的17.27∶1[5]。生师比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美国名校相对比,我国高校生师比仍然偏高[6]。这些因素都客观影响着高校的学生培养质量和教学管理,给市场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与全国情况一致,M大学平均初次就业率在2008年出现明显下滑。2008年后M大学平均初次就业率逐年回升,但2010年仍未恢复到2007年水平。在此情况下,M大学专业对口率却呈现出了连年上升的趋势,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当代大学生已经开始理性看待就业,职业发展目标更为清晰,就业岗位选择更为明确。笔者从访谈过程中也了解到现今毕业生不再过于忧虑毕业时能否找到工作,甚至有部分毕业生根本就不急于就业,他们倾向于精挑细选,直到找到满意的工作为止,这造成了专业对口率逐年上升。

图1 2007—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与平均专业对口率变化趋势2007年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数据未见统计。

图2 2007—2010届M大学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变化趋势

第二,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在现代管理中,由于人才的流动和具备职业资格人数的增多,人们往往需要通过公开竞争才能获得职业岗位。跨专业就业已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这也导致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基本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三) M大学2007—2010年各学科门类平均初次就业率、专业对口率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管理学平均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均为最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1年全国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7]。以上专业与2010年的红牌专业基本相同,这些专业就业率低,薪资较低且失业量较大。这些专业就业困难一方面缘于学生培养人数供大于求,另一方面也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企业要求而造成的。

如表1所示,M大学的就业状况与全国情况基本一致,例如法学就业率在M大学中排名最低,法学专业主要对应的律师职业所要求的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很低,刚毕业的大学生要达到职业要求还很困难,造成了法学专业初次就业率总体偏低。工学中环境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专业与其他7个专业相比,无论是平均就业率还是专业对口率均有很大差距,反映了生物技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产业布局中的现实地位。

(四) M大学2007—2010年各学科门类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对比

从图3、图4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学、法学这些专业不仅就业率排名靠后,专业对口率也较低。专业对口率排名变化趋势与就业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就业率越低,专业对口率也越低。我们设就业率为x,专业对口率为y,根据相关系数r计算公式:

r=n∑xy∑x∑yn∑x2(∑x)2×n∑y2(∑y)2

计算可知,全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相关系数r=0.84,因此全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二者呈高度线性正相关关系。

根据计算可知,M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相关系数r=0.58,与全国情况类似,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

图3 2008—2010年全国各学科门类平均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对比

图4 2007—2010年M大学各学科门类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对比

(五) M大学2007—2010年平均初次就业率及对口率前8位、后8位专业比较

通过调查发现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3个专业初次就业率与对口率排名均进入前8位,民族传统体育、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运动训练(本科)、环境工程、英语(师范类)6个专业初次就业率与对口率均排名后8位。

在高校毕业生实行自主择业以来,大学毕业生普遍以找到工作、养活自己为首要目标,以经济待遇为主要标准。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学生首先考虑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相对而言,职业和个人才能发展处于次要、更高层次的需求[8]。毕业生普遍遵循“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如果所学专业容易就业,则学生就业压力不大,因此有更多的空间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挥特长,学有所用;如果所学专业就业困难,学生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往往倾向于跳槽改行,以求一份工作养活自己,造成了学生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的双低。

(六) M大学2007—2010年初次就业率、对口率总体上升专业

从图5和图6中我们看到,专业初次就业率与对口率均有提高的有金融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上升趋势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

从产业的角度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制造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增长的牵引力[9]。因此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为代表的工科专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初次就业率还将保持高位。随着中国金融业的逐步开放,以金融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代表的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初次就业率也将持续走高。

图5 2007—2010年M大学初次就业率总体上升专业

图6 2007—2010年M大学专业对口率总体上升专业

(七) M大学专业抽样结果分析

按照“就业率分段—专业成组—(各组内)专业分类—(各类中)选择样本—调查样本”的方式,选择了8个样本专业进行样本分析。从下页图7中可以看出:从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关系来看,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之间基本呈现正相关性,就业率曲线与对口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专业对口率看,特色专业的对口率为60.91%,低于平均对口率73.54%,而一般专业的对口率为81.83%,高于平均对口率。

图7 8个样本专业2007—2010年平均就业率与对口率关系

三、 M大学数据反映情况与全国大学总体情况异同点

(一) M大学情况与全国大学总体情况的共性之处

1. 我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就业率下降明显。无论是全国数据还是M大学数据,2010年就业率均未恢复到2007年水平,可见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之广之深。

2. 管理学、工学、经济学分别位列前三,与麦可思发布的《2011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排名一致,显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这些应用型的短线专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智力保障。

3. 教育学和农学专业对口率最低。以师范类专业就业为例,师范类毕业生倾向于在大城市、“好学校”就业,使得师范生在城市就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以农业为例,由于我国建国后工农业产品价值的不等价交换幅度过大、时间过长,导致了农业增长乏力、农民待遇低下。农业产业的弱势地位,造成了大学毕业生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同时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的现状,也无法吸纳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就业。

(二) M大学情况与全国大学总体情况之间存在的差异

1. M大学专业对口率持续上升,而全国数据未见明显上升趋势。这与M大学改革发展的趋势相一致。近年来随着M大学的跨越式发展,该校高招录取分数线在同批次的高校中不断上升,生源质量显著提升,加上该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因此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的情况下,M大学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持续上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2. 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3个专业虽然被列入2011年全国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但M大学的这3个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这些专业作为M大学的传统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均拥有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与该校所在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的支柱产业紧密相连,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走特色发展之路对一所高校的重要意义。

四、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 主要结论

通过全国数据与M大学数据的分析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专业初次就业率、对口率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就业率越高,专业对口率越高,学生越忠诚于所学专业;就业率越低,专业对口率也随之降低,学生越倾向于换工作、换行业。

2. 大学教育内容与工作实际岗位要求差距较大。2010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10]。学生就业之后,有75%接受过企业的再培训,24%自费参加过社会培训,以提高个人对工作的适应能力。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大学所学知识跟不上技术更新的步伐;大学一些专业口径较狭窄,导致学用难以匹配;学生专业基础理论薄弱,不能适应实践和创新的需要;高校专业培养模式倾向于培养研究型人才,偏重于理论教学,对于实践应用环节则较少涉及。

3. 影响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和专业对口就业率的主要因素有4个方面。第一,高校在扩招过程中注重规模扩张、校区建设,忽视了内涵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教育质量有所下降。第二,受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经济结构变化的直接影响。金融危机造成了就业率直线下降,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造成了工学就业率名列前茅,农业的弱势地位造成了农学就业率的低下。第三,就业地点倾向于沿海发达地区,造成大学生就业局部竞争激烈。而广大的基层、中西部地区则面临着招人难、留人难的境地。第四,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择业技能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降低了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竞争力。

4.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态日趋理性平和,毕业生职业发展目标较以前更为清晰,不再过于焦虑毕业后没有工作,造成了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专业对口率的总体上升。

5. 专业热门不代表就业热门。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等专业[10]。这些专业录取分数高,但是就业情况并不能与之相对应。

6.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还有待提高。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不强,部分学生就业时处于盲目的状态,说明了日常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没有实现个性化辅导和全程化跟踪,在真正深入学生方面需多下工夫。

(二) 对策建议

针对调查结果反映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律,我们可以从以下8个方面着手,努力提高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

1.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最根本的是优化我国经济结构。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问题。我国经济结构以初级制造业为主,需要的是产业工人,而不是高校毕业生。从微笑曲线理论中我们可以得知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曲线两端的设计和销售环节,这些环节最需要高端的人才,而处于中间环节的组装制造附加值最低,对大学生需求十分有限。彻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提升知识密集型企业比重,大大增加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2. 大学教育必须精准定位、注重特色发展。我国高校必须实现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的精准定位。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只能是少部分高校培养研究型人才,大部分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有学校定位清晰,实现差异化竞争,才能避免当前高校研究型人才过剩、应用型人才不足的培养结构不合理现状。高校发展不应只追求大而全的模式,而应该目标清晰,重点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在某一领域争取一流水平。例如普林斯顿大学1746年建校至今,2010年在校生总共才7 494名,迄今为止学校仍然没有国内热门的商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11]。斯坦福大学重点发展化学、物理和电子工程学科,这3个学科成绩斐然,享誉世界。这些学校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为我国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 高校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认真做好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工作。对生源严重不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偏低的专业,在适当时候可以予以撤销。如M大学2009年就撤销了测控技术与仪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高校应根据国家、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如M大学近年来设置的机械电子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主要就是面向该校所在城市电子、机械、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支柱产业而设置的应用型学科专业。跨学科设置交叉学科专业,也是培育和发展新兴学科的重要途径。如M大学近年来设置的对外汉语、英语(商务)等专业,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重组了学校的教育资源,构建了新的教学体系。近年来这两个专业的平均初次就业率分别达到了86.79%和88.24%,印证了高校设置交叉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

4. 高校可以试行大类招生,培养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12]。传统的专业招生模式由于学生对专业设置不了解,入学后如果发现所学专业与自己所想差距较大,容易动摇专业思想,最终影响专业对口率。目前已经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开始实行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但可以减少学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减少高校对人才需求预测的时间,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要求高校学科齐全、教师素质高,招生改革应主要在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中进行,不能所有高校一哄而上,一概而论。

5. 改进高校就业评估体系,引入专业对口考核指标。以往对高校就业工作的评估,核心内容就是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很少关注专业对口就业情况。单纯的以就业率为导向的检查评估,必然会导致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僵化。大学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投资,国家、社会为培养一名大学生,为之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师资、场地、设备等资源,如果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必然导致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单纯以就业率为指标,应把注意力转移到逐步提高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上来。通过改进就业评估指标体系,引导学校理性看待就业率,重视毕业生就业质量,引导学生实现学有所用、专业对口。

6. 建立健全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就业指导主要有4个方面的内容: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业规划,提供就业实习,传授求职技巧,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特别是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个人性格分析、职业方向定位及咨询服务等内容,它必须通过长期的、个性化的指导和实践才能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就业指导应该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全过程,让学生做到一年级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二年级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了解市场需求,有目的地参加社会实践,提升职业素质;四年级提升面试技巧,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换[13]。高校可通过问卷调查、职业兴趣测评、专题培训讲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做法,让职业生涯规划从新生入学时就开始,与四年学习生活同步,才能让学生做到游刃有余、有条不紊。

7. 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略有上升,从2008年的1%上升至2010年的1.5%[10]。高校要继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和引导,建立健全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各项工作机制,通过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培训课程、服务机构、孵化基地、创业者协会等措施,形成全方位的创业教育格局。如M大学长期重视学生创业教育,学校每年举办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精心组织优秀项目参加省赛和国赛,在历届省赛和国赛中的成绩一直名列全省高校前茅;学校积极开设KAB课程(Know About Business,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教育项目),不少参训同学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项目;启动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1+1”行动计划,开办大学生创业网络服务平台,成立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服务站;大力扶持大学生科技创业实践社团,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活动等。这些措施有力地营造了服务和促进大学生创业的环境,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大学生创业的典型,开创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8. 改变就业观念,鼓励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以师范类毕业生为例,随着我国入学适龄儿童人数的逐步下降,我国大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师范类学生的总体需求量已经趋近饱和。但在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层教育系统不仅面临着师资匮乏的情况,还面临着优质师资不断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动的境地。因此,毕业生应当转变观念,选择到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当然,我们在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同时,也建议国家能够出台有关扶持政策,不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待遇,使得我们的基层岗位能够留得住人;重视基层人才的选拔培养,使得我们的基层岗位能够发展人。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EB/OL].[20120826].http://politics.people.com.cn.

[2] 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20826].http://www.gov.cn.

[3] 贺 伟,龙立荣.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1):8791.

[4] 福建省公务员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通知[EB/OL].[20120826].http://www.fjrs.gov.cn.

[5] 教育部.各级普通学校生师比[EB/OL].[20120826].http://www.moe.edu.cn.

[6]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EB/OL].[20120826].http://college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

[7] 腾讯教育.《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EB/OL].[20120826].http://edu.qq.com/a/20110609/000095_2.htm.

[8] 姚若松,苗群鹰,罗青芳.当代广州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基于前后10年的对比[J].教师博览,2009(11):272273.

[9] 邱晓华.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仍在制造业[EB/OL].[20120826].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208/16/content_527633.htm.

[10] 麦可思.2011大学生就业蓝皮书[EB/OL].[20120826].http://www.mycos.com.cn.

[11] Princeton University.Facts & Figures[EB/OL].[20120826].http://www.princeton.edu/main/about/facts/.

[12]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07:214.

[13] 肖 情,吕社钦.浅谈高校毕业生不对口就业的成因、影响及对策[J].高等教育,2011(1):12.

(责任编辑 赵文青)

An Investig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irst Employment and

Specialty-Job Match: Taking the Case of

a University in Fujian Province

HONG Wen-jian1,2

(1.Institute of Education,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2.Security Department,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China)

Key words: graduates’ employment; initial employment rate; specialty-job match

作者:洪文建

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发展论文 篇2:

乡村振兴战略下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摘 要: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仍存在供给侧改革不足,产业产品同质化严重、传统产业改革力度不足等问题。本文将从高质量特色产业构建的现状与前景进行分析,针对目前所面临的发展短板,依靠发展优势,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以促进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三产融合

前言

2018年国务院正式提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乡村振兴战略中也提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是: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特色产业的发展已逐渐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建设高质量特色产业现状分析

(一)乡镇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文化水平偏低,供给侧改革阻力巨大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及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着重解决好“三农问题”,因地制宜地发展,紧抓“产业兴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目前,在农村进行农产业种植生产的主力军仍为60、70、80后人群,绝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相关的农业专业知识,受传统观念影响,难以接纳高新技术,这给农业供给侧改革带来极大的阻力。对于农产品的生产,农民普遍通过社会经验进行的尝试性生产,缺乏科学高效的生产指导,农业标准化的意识薄弱。面临突发的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时,难以通过有效的解决方案缓解。此外,农民普遍存在盲目跟风生产的现象,生产过剩导致边际成本的下降,致使农民收入减少,极大降低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政策空白影响人才回流,特色产业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人才流入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反观农村地区,相关政策的空白,使得乡村招募人才的环境不堪。人才的流失难以吸引企业到农村地区发展。产业缺乏科研人才投入,产业产品得不到特色且高质量的发展,甚至影响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基础服务无法得到保障,又进一步反制人才回流农村。此外,人才引流政策形式单一、就业福利待遇低下、人才引流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乡村人才引流的短板也成为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屏障。如何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吸引人才返乡,实现人才“梯次回流”是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3、乡镇产业集而不群,产业多元化发展程度低

目前我国乡镇特色产业的普遍特征是“集而不群,散而弱小”,并且县域产业发展曝光度不够、特色不鲜明、产品相似度高,产业集群发展层次和发展质量明显偏低。乡镇产业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化的政府管理,产业分布不均且实力偏弱,不利于高质量特色产业的组织化、规范化管理,产业产品的质量甚至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长期产业分布不均的格局,使得乡镇产业的结构产业链长短不一,所形成的产业集群也会因布局不均导致结构不对称,进一步引起产业发展质量低下的问题。国内部分特色产业定位模糊,主导产业根基不稳,产业体系混乱,导致融合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单一,同质化极其严重,产业链短促等问题的出现。

(二)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1、基于特色资源的小镇发展模式

早在2014年,以特色小镇为单位的促进城乡一体化融合的发展模式首次被提及。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部门的力推下,在2016年特色小镇的供给侧改革模式飞速发展,全国各地出现了一批产城人文资源叠加、三生融合的非镇非区型单元区域。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极大程度地发掘了各农村地区特色资源优势。以企业为主导、政府引导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使得地区特色产业在特色小鎮中实现“市场+政府”的有力调控,促进乡村脱贫减贫,助力特色产业高质高量发展,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2、基于5G高新技术的建设模式

互联网+时代下,我国5G技术将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高度,促进三次产业更深层次的融合,将特色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人才匮乏一直是乡村振兴下特色产业发展的诟病,是发展特色产业的最大阻力所在。我国乡镇产业的特征是集而不群、散而弱小,此特征理论的基础是域空间。5G技术的应用,必将打破城乡之间人才流动在地域上的限制,使得互联网在应用技术基础上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把分散在各地域上产业点以互联网形式联通,实现远距离的统一建设生产,形成一种零散化的特色高质量产业生产发展模式。

二、高质量发展对构建特色产业的前景分析及其意义

(一)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的前景分析

在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央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产业的发展初始阶段,必有大量政策红利加身,促进传统产业向多元化、特色化、高质化方向发展。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有利于带动新生产业规模化的形成,打开更广阔的新市场。发展高质量特色产业,促进社会各类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向创建知名品牌方向发展,打造良好的区域品牌形象、提升区域品牌经济价值。这更有利于企业产能的提升,也更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力、国际地位的提升。高质量特色产业经济体必将成长为社会新的重要经济支柱。

(二)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的意义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已经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要求企业实现对市场产品的深度挖掘,把握正确的市场运营规律,同时进一步开发产业特色,加大科研融合力度,实现产业产品更高质量更具特色地产出。作为一种良性发展模式,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三产融合,吸引人才回流反哺农村,实现因地制宜打造地方特色产业,推动乡村经济结构的转变。打造良好的乡村特色产业环境,延伸乡村经济产业链条,并以技术创新作为推力,助力实现农村地区地方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的建设发展路径

(一)以“特色”为创新支撑点

高质量发展地域特色产业,首要先深度发掘地方特色,依托地域特色元素,与当地优势产业相联系,延伸发展为当地独具特色的“王牌”特色产业。抓准地域特色元素,支撑特色产业发展。目前,各地域产业产品同质化趋向严重,难以吸引群众眼球。各产业应因地制宜,全面审视地域现有条件,深入发掘并合理开发当地特有自然资源并了解、走访地域特有人文历史文化,将自然资源及人文历史特色融入到产业发展当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打造地域特色产业品牌。以特色点推动产业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以“生态+”理念助力发展

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要以生态为支柱,结合“生态+”发展模式理念,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三方面相协调,达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特色产业发展过程当中,遵循“绿色”发展理念,根据地域当地特有自然、社会条件,开发地域特色元素与生态融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对地域现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融入“生态+”理念打造生态产业链。延长产业原有生产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从产品研发到产品生产,保证每一个生产环节谨遵“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由资源生产出的产品衍生出的再生资源的再次利用,充分利用再生资源,研发生产出再生产品。在产品生产的过程当中,严格把控产品生产的能源消耗值,实现产业偏向“低能耗、低污染”方向发展。

(三)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刺激产品供给结构升级,以此提升特色产品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一是通过产业内融合发展,激活产业内发展动力。加强产业内部不同企业及具有密切联系的产业之间的交流,通过资源共享,强化产业内上中下游企业之间及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融合发展,提升地域特色产业的竞争力,形成地域强有力的特色知名品牌。二是通过产业间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发展新模式的形成。通过推动不同产业间优势互补,地域共享一二三产业发展优势资源,促进产业间资源优化重组、交叉互渗,增强特色产业功能,不断形成新的发展模式。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产业应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地方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依托当地特色资源,通过进一步引导,对地方的特色产业进行转型提质,形成一批高密度、特色鲜明、多元化的特色产业群。对企业规范化管理,实现特色产业高要求高效率产出,并重视人才引流,吸引优质人才投入专业技术研发。地方企业也应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发掘地方特色,加大创新技术投入,完善齐全产业结构体系。政府企业共同打造特色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最终实现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搜狐新闻.水墨港园林规划:特色农业引领新趋势,专业布局很重要[N]. 2019.05.05

[2]刘颖,姜钰洁,王凌玥,吴婉婷,吴昕萌.人才流向对公共服务的倒逼機制——基于大学生求职“城市依赖症”的分析[J]. 2019.05.01

[3]周丕东;黄婧 欧美发达国家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以美国、法国、荷兰为例[J]. 2019.06.2

[4]陈智霖,韦艳南,杨鹏.加快推进县域产业高质量特色发展[J]. 2019.10.30

[5]新京报.毕舸.5G牌照将至,打破信息“天堑”可期[N]. 2018.06.04

[6]严斌峰,袁晓静,胡博.5G技术发展与行业应用探讨[J]. 2019.12.20                              [7]涂人猛.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基本思路——以湖北省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9(07):28-31.

[8]郭朝先:以产业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9(09):49-51.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李金生(1997—),男,广州工商学院经济贸易系,专业:市场营销,研究方向:特色产业发展

第二作者:朱楚莹(2000—),女,广州工商学院经济贸易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方向:特色产业发展

第三作者:张子舜(2000—),男,广州工商学院经济贸易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方向:特色产业发展

作者:李金生 朱楚莹 张子舜 曾素梅

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发展论文 篇3:

促进兰白经济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兰白经济区内各市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兰白经济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兰白经济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2009年,甘肃省委、省政府确立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①的区域发展战略,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兰州白银和酒泉嘉峪关区域一体化发展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兰白经济区在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201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支持兰白核心经济区率先发展。在此背景下,为了推动甘肃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实施区域战略发展规划,提出首先要做大做强兰白经济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全面整合要素资源,发挥“率先、带动、辐射、示范”②的中心作用,引领甘肃经济快速发展。

兰白经济区包括兰州市、白银市所辖行政区域,直接辐射区包括定西市、临夏回族自治州所辖行政区域和武威市天祝县①。在中央“十二五”规划的指引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兰白经济区的发展,首要任务是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其中的重点产业之一,其发展对兰白经济区以及整个甘肃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链的延伸,摆脱农业仅提供原料与初级产品的基础地位,成为一种“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关联产业发展,建成现代化的农业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兰白经济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兰白经济区内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概况

甘肃省作为农业大省,兰白经济区内各市(州)、县都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各自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域民族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状况、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情况等有利条件,充分发挥特色优势,逐步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市场为纽带,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以农户为基础的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产品的数量、质量都有提升,龙头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生产加工基地初具规模,农业区域结构不断优化,以优势产区为中心的产业区域分布特征凸显。目前,兰白经济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使之成为中国优质专用马铃薯和啤酒大麦生产基地、西北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甘肃最大的羔羊肉生产基地和小杂粮产区。以这些特色优势农产品资源,初步形成了定西马铃薯、中药材加工,兰州和白银的畜禽、果蔬加工,啤酒生产,临夏的乳制品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分布格局。可口可乐、康师傅、伊利乳品、南京雨润、草原兴发等一些知名企业入住该地区,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骨干企业正在兴起,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二)兰白经济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兰白经济区位于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整体来看,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仍然相对处于劣势,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农产品作为主要原材料的背景下,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1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比较落后。首先,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相对较小,规模整体较小、产业集中度低,尤其系列加工、精深加工企业更少,使得特色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较低,产业链条较短,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同时大多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低,大都以初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创造的附加价值较小,致使特色资源流失。其次,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是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风险较大,导致资金融通能力有限,筹资渠道有限,发展资金短缺,影响了先进设备的引入和加工工艺的创新,使得加工总量的增加和产品质量的升级受到限制,阻碍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第三,有经验的经营管理人才相对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新技术的引进相对落后,使得产品的市场适应力、竞争力较弱。

2各市(州)、县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尚未做强做大,特色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已形成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专业化程度较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产品的档次普遍不高,与发达地区以及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创造的价值较少,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不够,好产品打不开市场,能形成品牌化经营的产品较少,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优势,没有真正步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营销、规模化发展的良性轨道。另外,吸收劳动力较少,辐射带动效应不明显,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链接机制不完善、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分散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多数特色农产品生产企业远离大城市,交通不便,以致运输周期长、运输成本高,再加上甘肃省交通运输条件较差,影响了特色农产品跨区域、跨省外销,导致特色不够“特”,优势不够“优”。

3市场营销方式落后,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有限,促销方式有限,促销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没有形成有效的流通体系,对现代化网络体系的利用程度较低,使得产品的知名度不高,产品销售不畅,市场占有率低,同时加工企业的品牌意识淡薄,很多企业虽然具有原材料优势,但由于缺乏先进的营销理念,而不能将其转化为知名品牌,只能低价出售,降低了利润率。

4中介服务组织发育程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完善。现有专业市场规模较小,功能还不齐全,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提供专业市场信息统计、分析、研究和报告的机构少,难以定期发布权威、可靠的农产品信息,降低了市场化程度,科研、咨询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也不健全。由于农产品大多对保鲜的要求较高,但目前物流体系还不够发达,导致农产品运输过程中坏损较为严重,提高了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

二、加快兰白经济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兰白经济区作为甘肃省在“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核心经济区,当前又处于西部大开发的第二个十年的开始阶段,给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在这一战略机遇期,要使兰白经济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成功转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特色,实现特中选优、优有规模的目标

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根据市场的需求前景、区域农业资源条件以及农产品加工发展的基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统筹规划、集中布局、区域互补、突出特色,达到资源整合、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总体的竞争实力。具体通过培育种植、养殖特色农畜产品,在此基础上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建立特色农产品基地,同时引进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最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特色经济,达到产业转型,提高当地经济增长水平,改善收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

一是扶持龙头企业,打造特色产品,为培育特色产业提供动力。应该从扶持龙头企业、培育特色产品入手,选择那些围绕畜牧养殖基地、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兴办的,与农户形成比较稳固的利益联结关系的,产品科技含量较高、质量过硬、市场销售顺畅的加工企业,在税收减免、土地征用、解决资金、产品补贴等多方面重点扶持,扩大生产规模,使其成为产业的“龙头”。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林、畜、科技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并与外地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建立密切联系,帮助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引进新技术,采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提高产量和质量,做优、做精特色产品,积极与外地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嫁接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大力发展有特色资源优势的品牌,走名牌战略之路。经济区内已经有较多具有一定品牌价值的特色农产品,比如兰州百合、靖远羊羔肉、定西马铃薯等,具有特色资源优势的品牌是无价之宝,是地域经济发展的旗帜,是特色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特色资源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核心。

二是促进兰白经济区内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化经营。从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努力构建和延长产业链,进一步细化加工程序,进行深、精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不断研发适应市场的新产品,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加工产品的种类,增加产品的功效,实现多元化发展。同一类产品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实现标准化生产,从而达到既满足消费者需求,又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实现产业化经营。农副产品加工业的产品还可以广泛进入电子、采矿、化工、制药以及造纸印刷等大型工业企业,应积极促进产业之间的融合,增强核心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延伸产业链,统筹结合农户、生产基地、公司各方的利益,建立“农户+基地+公司”的紧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连带机制,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由专业合作组织指导农民生产,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拓宽产销渠道,提高信息技术,提供种子、种苗及技术。目前,兰白经济区内各市(州)县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在特色农产品加工方面建立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农产品加工链,突出特色、突出重点,有目标、有步骤地实现产业化经营。

兰州市计划重点发展蔬菜加工链、百合加工链、玫瑰加工链、粮食等加工链以及畜产品加工链。

白银市主要培育发展马铃薯、大枣、枸杞、小杂粮、啤酒大麦五大区域优势产品加工业。

定西市计划重点发展马铃薯加工链以及特色药材加工链。

临夏州重点扶持清真牛羊肉加工、乳制品加工、饮品加工以及农产品加工。

天祝县计划重点发展以白牦牛为主的特色畜牧业加工链以及以高原绿色蔬菜为主的食品加工链。

(二)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现有的科技示范园区、科技培训网点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基层科技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支农工作力度。同时,针对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引导发展相应的科研学科方向。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进一步加大新产品和高端产品的研发力度,多出快出成果,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认真研究,尽快出台和报批特色农业的生产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等,实现特色农业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努力打造“拿得出,叫得响,保得住”的知名品牌。三是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努力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兴利避害,使之成为品质上不退化,经济上能发展以及社会上能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四是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的加工程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五是要引进高科技人才,同时加强与外界的交流,转变经营方式,改变经营理念,提升管理能力。

(三)加强兰白经济区内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体系

首先,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平台以及互联网技术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同时加大对产品的宣传,提升区内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让其他城市乃至全球的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产品的质量、功能,增加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从而不断扩展需求量,开拓市场。其次,通过信息服务体系将产、供、销快捷有效地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兰白经济区内农村移动通信网络、广播电视覆盖全面,电脑和互联网络应用在条件较好的农村迅速发展,农村电子政务也开始起步。在“甘肃农业信息网”、“甘肃新农村网”、“甘肃兴农网”、“甘肃农业网”、“甘肃农业经济网”、“甘肃新农村商务”、“甘肃扶贫网”、“甘肃科技信息网”、“甘肃动物防疫网”、“甘肃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等省级网站的基础上,各地政府为了突出区内农产品的特色,相继建立了彰显产品特色的专业网站。白银市重点打造“数字白银”重白银农业信息化体系,创建了“白银神农通”模式,水川镇建立了“白银水川蔬菜信息网”。定西建立了“甘肃马铃薯信息网”等。结合已有的成绩,区内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通过进一步完善网络信息平台,增加网站内容,具体提供农业资讯、政策法规、科技推广、农业专家、供求信息、视频点播、农经管理、价格行情、农业项目、农民培训、分析预测、数据资源、经验交流,增强交流等模块,进行电子政务农业信息管理,同时更要确保信息的有效性,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及时进行相关信息数据的搜集、分析、预测,明确定位,使之能够更好地帮助农户,有助于农户及时调整生产,确保做出正确的生产决策,提高农民的收入,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形成需求,同时注重加强疏通信息互通渠道,方便企业、农户、消费者的有效沟通,以销定产,最大限度地发挥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经济扩张效应,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四)加强兰白经济区内现代化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首先,充分利用兰州作为甘肃省省会,基础交通设施相对健全的优势,以及兰州作为西北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加快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利用各种流通业态,尤其是各大型、中型超市,形成“农超对接”,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农产品进行运输配送,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形成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运营,从而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同时,结合现代化的信息体系,有效地连接农产品供应链的上下游环节,促进和发展“订单农业”,产销直接见面,跨越农产品及加工采购中的信息沟通障碍,取得商品采购渠道的优势。在区内结合各自的产品特色,鼓励建立各种形态的“加工企业+商户”、“运销公司+商户”、“配送中心+商户”的购销组织,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不断强化供应链发展模式。其次,相关部门还要注重产品的零售市场,加强零售市场的管理,改善市场的卫生环境,加强市场体系的建设,始终注重品牌形象的建设,确保质量,推动长远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的收益。第三,在流通领域还可以通过建立专营店的形式,建设兰白经济区内特色农产品的专营网络,进一步提高产品知名度,拓宽市场,确保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工企业还要利用“兰洽会”等销售形式,积极展销自己的产品,吸引各地的销售商,形成更广阔的市场。例如,定西市马铃薯加工企业就形成了物流配送中心,以“一个配送中心,连接两点”的配送操作方式来对马铃薯进行配送。“一个配送中心”主要是指马铃薯经济合作社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对马铃薯加工企业进行配送,“两点”主要指的是马铃薯加工企业与农户。该模式目前整体发展状况较好,产品已经远销国外。

(五)树立品牌营销策略,提升竞争优势

兰白经济区内的各种特色农产品尽管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对消费者也形成了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品牌营销模式,因此,为了推动区内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要积极利用品牌营销模式,在现有品牌名称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新的品牌,要更注重凸显产品的地域、稀有特色,形成自己特有的品牌,加强品牌定位,找准市场的需求群体,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种类,挖掘潜在的市场需求者,进一步增加市场需求。培养企业形成企业文化,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地位,增强市场竞争力。品牌是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经济整体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要不断做强做大品牌,从品牌的创立,到品牌的发展壮大以及品牌的维护上实现全局管理,提升兰白经济区内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创造更广阔的市场。

(六)不断创新和完善机制建设,为加快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保障

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下放投资审批权限,实行以奖代补的政策;建立由政府牵头,银行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参加的会商机制,协调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特色农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制定新的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和非公经济更加踊跃地进入特色农业发展领域,创新制度安排,拓宽资金渠道。各级职能部门应当从现在开始逐渐淡化行政影响,抓紧研究建立以宏观协调和规范服务为主要职能的新的工作机制,通过明晰产权关系,使以契约、合同、订单为主的外部关系更加规范,以股份制为代表的内部关系得以实现和稳固,从而推动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特征的新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法规以及扶持、服务政策,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共同推动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健康发展。地方政府及龙头加工企业要不断宣传附加值较高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竞争力。

注 释:

①兰州—白银经济区发展规划

②甘肃省十二五规划纲要

参考文献:

[1]梁青玉.发展甘肃特色农产品的战略选择[J].物流工程,2008,(10):98-99.

[2]李兴江,肖锋.特色农产品竞争优势培育的技术创新机制分析[J].兰州学刊,2009,(6):94-97.

[3]2011年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R/OL].(2011-02-16)[2011-08-07].http:// weku.baidu.com/view/ c355396f 58fafab069dc024.html.

[4]2011年白银市政府工作报告[R/OL].(2011-01-18)[2011-07-30].http:// www.baiyin.cn/ Item/ 28022.aspx.

[5]吕萍.甘肃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资源优势与发展战略[J].前沿,2008,(6):64-66.

[6]王燕飞.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产业分工与合作分析[J].北方经济,2010,(4):50-51.

[7]蔺全录,王翠琳,梁青玉.甘肃中东部特色农业经营现状及对策[J].发展,2003,(11):55-57.

[8]冯蛟.特色农产品物流管理方向的探讨——以宁夏枸杞产业为例[J].农业经济,2009,(5):90-91.

[9]王兴.特色农产品竞争优势培育的模式选择[J].学术纵横,2010,(2):77-78.

[作者简介]付树农(1968-),女 江西临川人,东华理工大学经管学院;梁海波(1968-),男,江西临川人,东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滕雅琼(1982- ),女,甘肃靖远人,兰州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1-12-15

责编:林月;校对:鲁雪峰

作者:付树农,梁海波,滕雅琼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单招学生素质教育管理学论文下一篇:国外人文主义语言教学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