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专业人才就业前景

2023-05-23

第一篇:音乐专业人才就业前景

音乐专业学生就业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出现了高考艺术生猛增的现象,大量艺术生涌入到各高等院校,接受艺术专业教育。如今,随着大批艺术毕业生流入社会,打破了供需平衡,学生就业不再有优势,就业形势变得严峻。特别是近两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社会各行各业对艺术生需求趋于饱和,艺术类特别是音乐专业大学毕业生面临难于找到工作的困境。艺术系尤其是音乐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工作在哪里?湖南科技大学音乐系邹林波老师和他的同事进行了走访调研,希望能对大家的求职就业有所帮助。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目前我国经济最繁荣、最富足的地区。而位于珠三角出口位置的深圳市,已是我国四大经济特区中的领头羊,成为经济发展的楷模和世界关注的焦点。我们于是把调研地点选择在了这里。

因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与提高,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大。这样使得该地区开始重视文学艺术的发展,并形成广阔的文化艺术就业市场,因而,对各类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提高。这给艺术音乐类毕业生提供了就业空间和机会。

早先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近两年来,随着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外向型企业纷纷转向对内。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再次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一些企业和学校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教育水平,开始大量引进人才。同时,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也得到了重视。

据我们这次考查统计,尽管这一地区经济很发达,但许多学校都还没有配齐音乐教师。在一些学校里,形成音乐课有时无人上的局面,而在广东省一些经济欠发达和偏远的地区,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如:广州市的番禺区,清远市,中山市,四会市,惠州市等地市,近几年内还缺音乐老师。在广东省较偏远的县市更需要大量音乐教师,如今年我校已在广东陆丰、海丰,揭阳,揭西、揭东等县市就业的就有好几名同学,并且这些县市今年还需要音乐教师。在珠三角地区,70%的文化部门和娱乐场所都急需音乐专业人才,50%的企业需要音乐专干,90%的居民生活小区急需音乐小老师和辅导员,50%的大酒店需要大厅钢琴演奏人员、舞蹈演员和音乐文化专干等,如:广州市内三十三家三星级以上大酒店(含商务宾馆、连锁酒楼)有17家需要音乐人才。大量的私立学校,对音乐老师的需求量更大,家庭音乐小教师在这一地区也很吃香。还有旅游行业、文化产业、企业文化、历史文化及保护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音乐专业人才。这些情况,成为我系在这一地区重点设立实习实训基地、创业就业基地开发,开拓就业市场的主要原因和决心。

考察珠三角之后,我们来到了深圳市,这里有我们已挂牌的就业基地——深圳龙岗“大风车琴行”实习实训及就业基地。琴行老板是我系第一届毕业生、是第一任音乐系学生会主席何斌。何斌在深圳自主就业创业已六年,取得了成功,目前琴行规模逐年增大,并开设了分行。目前,我系近几届毕业生就有十多位同学在此就业,或被其推荐到深圳市其他琴行就

业,有效地缓解了我系毕业生到深圳市就业难的问题。

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深圳市有大量的房产小区,居民生活小区,这些小区居住的人员多,各家各户的经济条件都很好,且小区文化开展有声有色,环境优美,是开设琴行的好地方。我们如果以“大风车琴行”作为中心,辐射全市范围,开办起各小区的分琴行,让我们的学生直接到这些琴行工作,这样就可以大大地扩展学生的就业空间了。

暑期里,我们还对贵州就业创业基地——贵州省高考艺术培训班,进行了跟踪问卷调查。这个基地是经过贵州省政府批准,并得到其大力支持,以我系2009届毕业生杨鑫同学为主创办起来的。目前,我系毕业生在此就业创业的人员有:杨鑫,黄丽,李文涛,刘强,应杰等,他们大都是2009届刚毕业的学生。尽管今年该班正处在开创起步阶段,困难重重,但今年的招生还算顺利,已有一定数量的生源,目前运作正常。

通过这次考察和调研,我们得到一些启发,对音乐专业学生就业提出以下建议:

1.就业渠道的丰富多样化,才是就业的真正保障。

2.艺术类音乐毕业生自主创业,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但要避免盲目创业,盲目创业会浪费金钱和时间,更会打击自身就业创业的信心。

3.到基层文化单位(如农村文化站)就业,也是一条出路。当前艺术大学生人数多,全部拥挤到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已不现实,且有诸多困难。而我国基层文化单位又大量需要音乐专门人才。音乐学生走入乡村,将文艺带入农村,为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提高农村文化素质,丰富文化生活,同时,也可以亲身体验我国的国情,建立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掌握一些基本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增加生活体验,丰富艺术实践,是一件双赢的事。

4.提醒音乐毕业生们,一定要打破以前的就业观,确立新的就业观念,清楚认识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在注重专业学习的同时更要重视就业与创业,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做好各项准备。

第二篇:美术、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部分美术专业的就业方向

随着国家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不断加强,美术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从传统的广告行业,环境艺术行业,服装行业以及新兴的动画游戏行业均表现出旺盛的活力。国家对经济增长的要求,必然导致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而那这种发展也会使美术类人才就业前景更加光明。

美术类人才的就业前景并不比传统专业差,甚至有些高校,有些专业还要高于传统理工专业和文科专业。而美术类高校所需文化成绩有相对较低,已经逐渐成为越来越多考生的最佳选择。

1、艺术设计 (平面设计方向)

适合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艺术设计(服装设计方向)

毕业生可在轻工、纺织、商业、外贸等部门的服装工厂或服装设计单位从事服装、服饰设计、研究工作,亦可从事服装、服饰设计的教学工作。

3、 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方向)

可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学校、科研单位,从事平面设计、产品及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以及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 4.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可在装饰公司、建筑房地产企业、园林景观工程公司、教育单位或培训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项目预算、环境艺术项目组织和管理、环境艺术教学及培训等工作。 5. 艺术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方向)

从事纺织印染企业中纺织面料的图案设计、染色以及印花和织花设计;面向服装企业从事服装面料的图案设计和服饰图案的设计;从事染织艺术品设计、纤维艺术品设计、饰品艺术设计等设计、创作、管理、营销、教学及科研工作。

6、艺术设计(汽车表演与营销方向)

可从事汽车艺术表演、组织汽车展示策划、汽车制造企业和销售部门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汽车营销、汽车艺术表演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7. 艺术设计(空乘与管理方向)

可从事乘务管理、地勤服务、企事业单位、大型酒店以及旅游管理等方面工作。

8、艺术设计(服装展示与品牌推介方向):

(1)主要从事成衣品牌与专卖店的营销管理、成衣品牌的静态、动态、平面、立体展示、专卖店的整体风格规划与色彩搭配、成衣买手(Buyer)、成衣品牌的营销策划与推广等。

(2)岗位群:服装陈列师、营销员、店面设计、专卖店店长、服装买手等。

9、艺术设计学专业

适合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出版和文博等单位从事艺术设计学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

10、美术教育专业

高等或中等学校进行美术教学、教学研究、美术教育管理及其它教育工作,也可以进入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行业及各种专业美术创作单位从事装潢设计艺术、环境设计艺术、绘画艺术等的设计、创作、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硕士学位。。

11、广告学专业

在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硕士学位。

12、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

剧院团、电影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从事美术设计。也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硕士学位。

13、绘画专业(油画方向)

美术创作部门从事油画、壁画、宣传画创作工作,在各级美术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在各级艺术馆、展览馆、文化馆(站)从事美术创作和辅导工作,在出版社、报刊杂志社从事美术编辑工作,也可以在有关部门、厂矿企业从事有关宣传工作。

14、绘画专业(中国画方向)

各种文化艺术领域、宣传、教育、设计、研究、出版、管理单位从事美术教学、创作、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及策划、制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也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15、绘画专业(版画方向)

各种文化艺术领域、宣传、教育、设计、研究、出版、管理单位从事美术教学、创作、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及策划、制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也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16、绘画专业(壁画方向)

城建、园林、艺术创作部门从事壁画的设计、创作工作,在各级美术院校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工作,艺术馆、展览馆、文化馆(站)的美术创作、宣传和辅导工作,也可在其他部门、单位从事有关宣传工作。

17、绘画专业(书籍装帧艺术方向)

出版、新闻及艺术部门、学校、科研等单位从事印刷、装帧设计、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18 、绘画专业(综合美术方向)

文化、教育、企事业机构从事社会文化艺术、企业文化、艺术设计教学、科研、策划、创作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9、绘画专业(水彩方向)

文化艺术部门、学校、科研单位、设计公司、新闻传媒机构、出版部门等从事水彩画意识创作、教学、研究与设计等美术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20、动画专业

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动画原画、动画创意设计和编导及三维电脑动画创作理论研究方面。目前我国的动画专业人才紧缺~

21、美术学专业

美术史论、美术教育领域培养教学和科研,美术评论和编辑、艺术管理和博物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适合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方面工作。

22、美术学(师范类)

美术史论、美术教育领域培养教学和科研,美术评论和编辑、艺术管理和博物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适合从事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美术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工作或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23、美术学(中国书画鉴赏方向)

博物馆,拍卖公司,文博书画科研及大学等。

24、环境艺术设计

民用建筑设计部门、建筑科学研究部门、家具研究或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和研究工作,在家具工厂、工艺美术设计公司、展览设计公司、室内设计、装饰、装修公司从事设计和研究工作,在民用船舶、飞机装饰研究、设计部门、环境、园林研究、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和研究工作,在各级美术院校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25、工艺美术学

博物馆、工艺美术展览馆、工艺美术研究所、出版社、美术报刊编辑部等文化、教育、宣传、理论研究单位从事管理、编辑、考古等实际工作和教学及研究工作。

26、美术染织艺术设计

文物、博物馆从事美术史研究工作,在各级美术院校从事美术史教学工作,在出版社、美术书刊从事编辑工作,也可参其他有关部门从事美术考古的教学、研究、评论和编辑工作。

27、装潢艺术设计

轻工、商业、外贸、出版印刷等部门及其企业单位从事产品及包装装璜设计、橱窗设计、展览陈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和研究工作,各级艺术院校从事教学工作

28、电影电视美术设计

全国各级电视台担任某些专题节目的主持人,从事专题节目的编辑工作,在各级有关院校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工作,其他文艺表演团体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

29、陶瓷艺术设计

陶瓷、工艺美术研究部门、陶瓷工厂从事设计和研究工作,在各级艺术院校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 30、摄影专业

从事图片摄影、数字化影像、传媒处理与制作、掌握平面广告、艺术设计基本规律,并能以此手段进行艺术设计与创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综合造型基础,设计构成原理及艺术表现,摄影机槭,暗房、灯光构成原理,摄影基础及专题摄影创作,计算机图形处理,数字化图象,影视艺术创作(DV摄像与后期制作)等。

31、工业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方向)

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研发、管理及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32. 工业设计(玩具设计方向)

从事与玩具设计和礼品设计及其他工业产品设计的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部分音乐专业的就业方向

1.音乐学

在高、中等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群众文化活动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音乐教育专业

在高等和中等学校、文艺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事音乐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与音乐相关的其它工作。

3.学前教育专业

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文化、教育机构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

4.特殊教育专业

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 5.戏剧学

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以及文化管理机关等部门从事理论研究、编审与文化管理等方面工作,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6.戏剧、影视美术

在剧院(团)、电影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从事美术设计工作。 7.戏剧影视文学

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8.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影视和其他舞台演出的美术设计(含灯光设计、服装与化妆设计、布景绘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剧院团、电影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从事美术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9.影视剧译制

本专业为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及相关部门培养国内外广播电影电视节目译制人才,为我国加入WTO、加强影视文化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影视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培养强有力的高级专业人才队伍。主要在各级广播影视单位,广播影视制作公司,外事系统,各大专院校,译制及情报资料部门等就业。

10.广播影视剧本创作与导演

本专业为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及相关部门培养广播、电视剧剧本创作人员和导演。培养具有较高文学艺术修养和美学修养、能从事广播影视文学作品编导的高素质人才。主要在各级广播影视机构及部队、大型企业、社团、影视剧制作公司、行政机关工会、大专院校及宣传部门就业。

11.广播电视新闻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并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广播工作。

11.广播电视编导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日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日编导、艺术摄影、音响设计、音响导演、撰稿、编剧、制作、社教及文艺类节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13.广播电视文艺节目创作与编导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广播电视系统及相关部门培养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策划、写作与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美学修养的高级专业文艺创作人才。主要在广播电视系统、影视剧制作公司、文艺团体、机关、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各级工会、部队、高等院校等就业。

14.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传媒行业、文艺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采编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也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公关、文秘及一般行政工作。

15.录音艺术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素质和修养,具备深厚的音乐功底,熟知各种录音设备,同时又掌握一定的录音理论及技巧,能在广播、电视、电影系统和文化艺术部门从事声音(音响)设计、录制的高级专门人才。

16.音乐制作与录音工程

本专业主要为国内外各类音乐表演团体输送创作人才,电视电台音乐创作编辑,音像出版部门的创作、策划,音乐公司的编曲,录音技术人员、各级院校师资等。

17.传媒艺术策划与营销

本专业为广播影视行业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和市场运作的影视节目制片人,又能在广播电视机构和其他媒体从事媒体管理、策划、组织协调、项目运作、受众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在广播影视单位、音像出版发行部门、电视剧制作中心(公司)、各级新闻媒体、文化传播艺术行业就业。

18媒体创意

本专业为广播影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大中型信息企业以及社会传播机构培养以网络、视听、平面媒体设计艺术,具有数码音视频设计创意、企划营销专业知识,能够进行跨媒体设计与制作的高级媒体创意专业人才。主要在各级广播电视台及制作部门,音像制作公司,广告传媒公司,新闻出版单位及各类报刊杂志社就业。

19.明星包装组合艺术

本专业为广播影视系统及演艺市场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和市场运作的高级专业经纪人和影视节目制片人,又能在广播电视机构和其它媒体管理部门从事媒体管理、策划、组织协调、项目运作、受众研究、演艺市场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市场适应能力较强、知识面广、文化底蕴深厚、策

划能力强,能适应演艺市场、影视文化界、部队、大专院校、广告公司、文化企事业单位及网络、多媒体、影视制作等部门的需要。

20.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制作艺术

本专业为各级广播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音像制作机构、新闻出版部门、网站等,培养利用高科技手段从事数字影视创作与制作,新媒体设计与传播,融合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主要在各级电视台、影视节目制作公司、广告公司、音像制作机构及其他影视制作机构、大专院校、部队及企事业单位等就业。

21.多媒体应用设计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从事多媒体策划及计算机应用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应用、运作及艺术创作的高级专业人才。主要在广播影视系统及互联网站、新闻出版单位、部队、大型企业、集团公司、高等院校及广告设计制作机构就业。

导演

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导演、电影、电视剧导演和表演、戏剧理论研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剧院(团)、电影制片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等部门从事戏剧、戏曲艺术、电影、电视剧制作等方面导演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2.音乐音响导演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文艺团体、广播影视、音像出版、演出场馆等部门的音响导演、音乐录音、影视与通俗音乐创编的高级专门人才或独立音乐制作人。

23.表演

本专业培养具备和掌握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能够在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和舞蹈等表演中独立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创作的群众文艺和对外交流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24.音乐表演(指挥、演唱、乐器演奏)

本专业培养具有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的部门、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5.影视表演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电影、电视剧、舞台表演、艺术创作、节目主持及表演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在各种艺术团体、电视台、电台文艺部担任演职人员及节目主持,在各企事业单位、机关、部队、学校等从事影视艺术专业性工作。

26.表演(化妆与形象设计)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影、电视人物化妆造型设计,又能从事舞台话剧、歌舞化妆造型设计,并能从事艺术影楼化妆形象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主要可以在电影制片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剧院(团)、文艺团体、影视广告公司、艺术影楼及相关单位等从事影视化妆、美容造型工作和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27.舞蹈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能从事中外舞蹈史、舞蹈理论的研究、群众文艺、舞蹈教学对外交流以及编辑等工作的高等专门人才。

28.舞蹈编导

本专业培养能在专业表演团体、学校、科研单位、演艺机构等从事中国舞、芭蕾舞、现代舞等舞蹈、舞剧编导、群众文艺、对外交流以及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9.乐器演奏专业(包含民乐、西洋乐)

本专业主要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适应各种音乐风格并能胜任录音工作的职业乐手;同时针对社会对器乐人才的广泛需求,为专业演出团体、唱片公司、电视台、各级院校、部队、企事业单位等输送演员、师资及艺术人才。

30.乐器维修专业

本专业主要为社会培养专业的乐器维修师。 31.器乐调律专业

本专业主要为社会培养专业的调律师 32.通俗演唱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基础理论扎实、知识结构完善、艺术修养全面、与国际接轨的演唱表演技能、丰富的创造力和艺德高尚的复合型前沿音乐人才。为专业文艺团体、部队、企业、学院、学校、电台、电视台、杂志社、报社及社会团体输送独唱、合唱、歌舞、组合、音乐剧演员和各类音乐编辑及音乐教师等。

33.流行歌舞专业

本专业主要为专业演出团体、唱片公司、电视台、各级院校、部队、企业等输送演员、师资及艺术人才。

34.流行器乐专业

流行器乐包含流行吉它(电吉它、民谣吉它)、电贝司、爵士鼓、萨克斯管四个小专业方向。该专业是将流行器乐的教学融入在传统器乐教学科学、严谨的理论框架之中,打破对于器乐的单一理解。为社会培养真正优秀的、适应各种音乐风格、音乐组合,并能胜任录音工作的职业乐手;同时针对社会对流行器乐人才的广泛需求,为专业演出团体、唱片公司、电视台、各级院校、部队、企业等输送演员、师资及艺术人才。

35.现代音乐文学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备高水准音乐文学专业素质和富含艺术修养的多层次文化知识结构人才,针对流行音乐的歌词创作、音乐欣赏、文案设计、音乐评论等相关音乐文学专业知识教学,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音乐编辑、记者,唱片娱乐业策划、执行人,音乐研究、音乐评论人、歌词作者及各级院校师资等。

36.现代流行舞专业

该专业以培养具有一定文化艺术素质和专业舞蹈技术素质、表演、教学、编导的复合型人才。为表演艺术团体、中专艺术学校、文化艺术中心、文化馆(站)、师范及大中小学培养表演、教学、编导人员。

37.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较全面的音乐创作知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能在有关文艺单位、艺术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创作、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8.音像技术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MIDI与多媒体制作的人才。 音乐电子信息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广播电视、大众传媒、音乐网站、软件工程等部门的音乐信息采编制作与技术管理的高级人才。

39.文化艺术管理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在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物博物等企事业部门从事文化艺术营销和管理,从事对外贸易和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与传播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40.形象艺术(服装模特、形象大使等从事公共与管理)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代表国家、民族或企业形象的高级形象艺术专门人才。毕业后可到国内外相关的文化传播单位、服装公司和大型企业担任服装模特、形象大使或从事公关与管理工作。

41.群众文化管理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开展社区科普、教育、文化、体育等活动和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能胜任群众文化娱乐健身活动管理工作及能担任一定的业务指导、培训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42.影视戏曲文学专业

本专业为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及其相关部门培养掌握传媒策划原理、脚本写作和编辑技能,具有节目编导能力和一定相关理论研究能力的高级文案、文学脚本创作及评论人才。毕业后具有较高的知识内涵和深厚的文学底蕴,并具有广播影视编导及策划能力。其就业范围较为广阔,适应能力强,适应于广播影视电视系统和文化、新闻、出版、网络传媒及相关影视、广告制作公司及各大专院校、宣传部门工作。

第三篇:法国留学:音乐类学生就业前景

法国学生从地区级音乐学院毕业后,出路基本有三条,现在小马过河留学频道小编就为大家做详细的分析。希望能为广大考生提供帮助。

1.法国教育体系和中国教育体系从观念上本身就有区别,中国人习惯的观念是看重文凭,读完文凭后再找工作。而法国人首先看重的是以后的就业问题。所以,法国音乐类学生从地区音乐学院毕业后,很多就开始尝试进入各种交响乐团、歌剧院或各种音乐团体。继续深造只是一种选择,而不是必然选择。

2.法国音乐学院的学生从通过金牌考试,获得金牌后,就具备了考取巴黎或里昂高等音乐学院的资格(注:不一定非要获得D.E.M的音乐国家教育文凭,这样对主专业非常好而音乐基础课程差的中国学生提供了途径)。一部分学生参加法国国立高等音乐学院的入学考试,再继续深造。这个考试的确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们也鼓励赴法留学的中国学生考取法国高等国立音乐学院,继续到世界顶级的音乐学院学习,这也是各位留学生的真正目的。这个考试是面向全世界的优秀的青年音乐家的,在国内的一些中国音乐学生可能专业水平已经非常高了,但也是很难考取的,原因到不是因为其专业水平不够,很可能是法语水平限制了其发挥,也因为直接报考,很多规矩习惯不熟悉,再加上心理紧张,能通过者寥寥,但学生先赴法国地区级音乐学院学习。

首先,法国地区级的国立音乐学院本身水平就比较高,学生完全可以获得很大的提高。也可以获得国家级的音乐教育文凭。其次,对于准备报考法国高等国立音乐学院的学生,地区级国立音乐学院的学习经历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准备过程。即可以适应法国音乐教育的教学习惯,又补习中国学生普遍偏弱的音乐基础课程。而且,大部分教授都是毕业于高等国立音乐学院,他们将对你的报考提供很重要的指导。

3.还有另外一部分法国学生考取教师学校,这类学校将颁发法国国家音乐教师资格,获得此资格者将可以在音乐学院担任助教以上等授课型职务。这些教师资格文凭,外国人同样可以获得。

补充:法国是一个艺术多元化的国家,对国际音乐的研究远远领先于中国。对中国学生而言,能学习到很多在中国学不到的专业。其回国的前途也是非常好的。譬如:法国的钢琴专业在获得国家音乐教育文凭后,还有一个钢琴伴奏的专业。专门的钢琴专业在国内是没有的,但需求量很大。中国对个性化舞蹈的人才需求非常大,法国许多音乐学院都开设有踢踏舞、弗拉明哥舞等专业。对于作曲专业的学生,法国则有专门的电影音乐可供选择。

第四篇:音乐学院就业工作计划

音乐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为更好的做好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现制定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1、建立全程就业指导的工作思路。主要包括职业与就业政策指导、职业意识训练与指导、创业技能指导、就业技能指导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教育,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和形式。

2、持续有序地进行日常就业指导工作,经常通过主题班、团会、座谈的形式对在校生进行就业专题教育;采取报告、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形势教育、就业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3、加强对学生进行求职技巧的日常指导。组织拟写自荐材料并进行检查、评价、修改与评比;通过三分钟自我介绍演讲比赛、模拟招聘等系列活动加强求职技巧的培养;定期不定期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观摩、参与人才招聘,认清就业形势,体验求职。达到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心理的培养与提高。

4、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通过开展大学生自主创业培训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设计大赛活动,积极宣传往届毕业生自主创业典范等形式激发学生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5、认真完成毕业生就业及离校工作。密切关注毕业生的思想动态,注重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毕业生要立足岗位、诚信就业、艰苦创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择业和就业,并及时为毕业生就业

提供帮助和信息服务,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用讲座、报告会、咨询等多种形式,使毕业生了解当前就业环境与形势,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如人才代理政策、就业协议签订要求;了解就业流程中推荐表、协议书的填写,以及与就业相关的各项手续办理程序。

6、以评选校优秀毕业生工作为契机,做好毕业生思想品德鉴定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确保毕业生文明安全离校。

7、有计划的组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加大毕业生见习力度。

二、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争取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1、在系里开设 "毕业生就业信息专栏",及时发布各类信息,让毕业生能及时地了解就业动态。

2、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力争新建3-5个就业实训基地,并签订合作协议书。

3、组织好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各种小型招聘会。搜集相关就业招聘信息,及时通知毕业生参加各种招聘活动。

4、发动全系教职员工,利用他们在相关专业、行业的联系及影响力,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

5、加强对毕业生择业的合理引导,鼓励毕业生多渠道就业,优化就业市场结构。鼓励毕业生通过亲朋好友的帮助和自主创业等形式实现就业;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发动与组织工作;鼓励大学生到偏远贫困地区工作。

6、积极组织就业服务人员利用假期或闲暇时间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当前就业形势,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质量和数量。有效为毕业提供满意的就业单位及就业岗位。

7、结合当前就业形势与学生专业特点,鼓励并引导学生向浙江、广东地区拓展就业市场。

三、加强就业队伍自身建设,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1、有计划地组织就业指导人员外出学习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修养与工作能力。

2、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研讨或座谈会,总结工作经验,解决就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组织就业工作人员利用假期等空闲时间到兄弟院校进行调研,加强沟通与合作,取长补短。

4、成立以学院党支书记、学院党政领导、毕业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就业指导小组。

5、将就业任务与下发至每位专业教师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就业意识。

6、联系我校毕业的优秀校友,将其就业或创业宝贵经验拍成宣传片,以鼓励毕业生就业或自主创业。

四、认真细致地做好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

1、做好与毕业生的通讯联系工作,建立班级联系人制度,建立毕业生个人跟踪档案,多渠道收集毕业生就业信息,并通过飞信、微信、班级邮箱等途径,做好学生在校内外的联系工作。

2、 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登记工作和离校后的联系工作, 与毕业生建立良好的通讯渠道以便及时了解毕业生的最新工作情况,保证就业率等统计工作能顺利进行。

音乐学院 2013年9月

第五篇:十大专业就业排行 详解热门专业就业前景

十大专业就业排行 详解热门专业就业前景

一、本科专业分析——

要求较高的专业其就业率处于最高行列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前10名。从中可见,这些专业的就业率最低的也有96.8%。在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其职业工作要求的专业性很强,外专业毕业生不易进入,这些专业所就业的行业和职业是中国增长较快的的行业如医学仪器、建筑业、运输业、注册会计师等。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薪资也较高。

二、高职/专科专业分析

老专业不等于夕阳专业,重工业土建等高速增长产业对传统高职/专科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旺盛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高职/专科专业前10名。从图中可见,就业率最高的高职/专科专业绝大多数与中国高速发展的传统产业如能源、土木工程、机械、化工、交通等相对应。这说明传统产业对高职/专科毕业生需求比较显著。

三、就业率最低的10个本科专业集中在艺术和生命两大类专业之中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前10名。从中可见,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前10名集中在两大类专业,一个大类是艺术类专业,包括美术、音乐和音乐表演专业;另一个大类是生命科学类专业,包括医学、生物学和农学专业。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薪资也低。

四、公安法务和教育类高职/专科专业的就业率最低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的高职/专科专业前10名。从图中可见,就业率最低的高职/专科专业中,公安法务占据了前三名,教育类专业则占据了半壁江山。

2010年高校热门专业 毕业生就业趋势预测

未来几年里,热门专业有哪些?哪些是缺口专业?

《2005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人,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人。此项数据显示,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到2010年,第二产业人才缺口数字最大,将达到 1220万人。

作为服务业的第三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心理咨询等,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

《2005中国人才报告》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将大量需要如下人才: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物流人才;金融服务人才;律师人才;体育事业管理人才;石油勘探开发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等。

航空航天专业升温

随着“神舟”六号成功发射并顺利回收,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业已经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当中。航空航天类包括哪些专业?毕业生去向和前景如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院长孟庆春介绍说,我国飞行器可供开发的空间很大,许多应该用到飞行器的民用领域目前还未开发利用,在私人使用上也几乎是空白,因此,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人才会是我国将来急需的人才。

孟庆春介绍说,科技的发展需要既能研究又懂得应用的科技人才,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属于亦理亦工的学科。专业对学生数学、物理、模型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大致是航天局等科研单位、研究所,或民用航空公司。由于基础学科是力学,这些学生还可前往一些企业担任研发工作,如替企业设计冲床等。

此外,在航空航天类专业中,以电子学和自动控制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培养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人才的飞行器动力工程等,都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既可以在研究部门从事固液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实验、研究、运行维护等工作,也可以从事一般机械设计和实验工作。

材料类研发人才成为焦点

“十一五”期间,国家产业政策明显向以新材料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领域倾斜,这对新材料产业发展无疑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国内支柱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扩大。研发此类新型材料的人才自然成为企业的注目焦点。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孙景宏说,毕业生可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强化材料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体育产业人才热

据北京奥组委人事处处长徐志军介绍,到2008年,中国将至少需要1万名体育专业管理人才,特别是奥运会召开期间,仅在奥组委任职的工作人员就要达到4000多人。而相关体育营销、评估方面的体育管理人才也将十分走俏。

同时,我国体育用品市场在2005年已经达到500亿美元,今后还将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增长。然而,我国体育产业一直深陷经营管理人才奇缺的痛苦之中。在过去近20年,中国企业在体育赞助方面的花费已超过100亿元,但最后大都以失败而告终。VOLVO盛事管理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梅尔·派亚特认为,中国企业在赛事赞助中最大的弱点还在于赞助管理人才的缺乏,对体育运动有深入了解同时具备管理经验的人少。

就此,教育部把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列为2006年高考招生新专业。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孙葆丽说,体育产业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在体育以及体育相关领域从事体育产业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以到各类体育企业、职业体育俱乐部、健身俱乐部、体育中介公司、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体育事业单位等就职。

物流管理业将快速发展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现代物流将进入快速增长、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预计,中国物流需求高速增长期将持续10~15年,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物流需求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据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网上人才招聘的数据显示,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物流业招贤“绣球”已被高高抛起。到2010年我国本科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约为30万~40万人,而目前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在5000人左右,物流规划咨询、物流外向型国际、物流科研这三种人才在业内最为缺乏。

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系主任邬跃介绍,目前,教育部已经批准75所高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该专业主要侧重培养具备物流管理、规划、x 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的高级现代物流管理人才。毕业生适宜到国家和省区市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内外贸公司、工商企业以及物流中心从事物流和与之相关的运输、仓储、物流管理工作。

金融人才争夺白热化

随着中国银行业在2006年年底全面开放的时日迫近,外资银行抢滩北京、上海等中国大城市的步伐开始加快。科锐咨询CEO高勇表示,目前,全国主要城市的金融市场正悄悄上演一场“人才争夺战”,银行信贷、国际金融、金融法律、资本运作、保险顾问、投资分析等都是需求量大、要求高的职位。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系主任李健说,金融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能在银行、证券、信托、投资、保险等机构任职的人才。

高勇表示,国际金融公司取才的标准首先是外语水平高、熟悉国际金融业务并与客户建立了良好关系的人才,具有服务意识;其次是比较熟悉银行业务,精通软件知识的科技人才;第三是中高级管理人才。

国内十大人才短缺职位以"技术人员"为最

国际权威人力资源调查机构万宝盛华(Manpower)最新发布的“2008年最难找到合适员工的十大职位”中,从事生产、运营、工程、保养等工作的技术人员成为其中最短缺的职位。 这份调查是万宝盛华今年以来对国内3900余家企业进行跟踪调查后统计得出的。调查显示,有15%被调查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寻找合适人才方面存在困难。 “2008年最难找到合适员工的十大职位”,依次分别是技术人员、销售代表、高级管理人员、销售经理、机械师及机器操作人员、工程师、生产作业操作工、电木焊工、一线员工和餐饮酒店员工。 根据万宝盛华历年的调查结果,“技术人员”已经连续两年位列十大人才短缺职位的榜首。调查报告称,国内的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刺激了企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并且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着高管短缺问题,亟需大量拥有国际化视野和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

当前大学生就业呈七大趋势

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日前共同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指出,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存在七大趋势。除了区域人才一体化、订单培养、多次就业代替一次就业等已为人熟知外,《白皮书》还指出,企业将越来越多的业务外包给派遣机构已成一种趋势,而内外职业生涯兼修、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力培训将掀起中国职业培训新热潮。

首先,区域人才一体化趋势明显。《白皮书》指出,区域经济与区域人才一体化存在着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随着用人制度的进一步市场化和户籍制度改革,大学生就业的跨区域流动速度加快,范围更广,异地求职、全国网络招聘、跨区域就业、跨区域流动成为大学生就业趋势。同时,各地政府为吸引人才,也大力开展区域人才服务合作,实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

其次,订单培养,实训与就业相结合效果良好。《白皮书》分析,不少企业逐步从注重“现货”向注重“期货”转变,和学校签订了人才智力合作协议,设立学生实训就业基地,建立了学生实训就业合作关系。这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将改变企业“即缺即用、即招即用”的传统引才模式。根据上海人才市场发布的《长三角地区企业用工状况调查报告》,有超过74%的用人单位倾向使用具有一定经验的社会从业人员。

第三,多次就业代替一次就业成主流。近年来,深圳等地的一些广告及咨询企业一直为员工流动太快而大伤脑筋,员工流动已成为企业最不确定的风险。未来社会中,一辈子做一份工作的几率大大降低。一方面,企业会优中选优,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因为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暂时性地选择就业,然后择机跳槽。

第四,人才派遣进入大学生就业方式。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加剧,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找工作的竞争变得空前激烈起来。人才派遣企业一方面可以实现毕业生和企业进行求职愿望与用人需求的“双匹配”,帮助更多大学生了解就业信息,调整择业策略,更有效地跨出职业生涯发展的第一步;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的人才派遣多侧重于辅助性岗位,这正好和没有什么经验的大学生能扮演的角色相吻合,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也乐意通过人才派遣的方式录用毕业生,可以说人才派遣的就业形式快速促进了“学生军”向高绩效“职业人”的转变。

第五,内外职业生涯匹配与兼修。内职业生涯指从事一项职业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经验和内心感受的组合及变化过程;外职业生涯指工作内容、条件、待遇、职务、地点等因素的组合及变化过程。职业生涯早期,大学生此时在组织中的主要角色是初学者,最大的收获应是在内心与外界的碰撞中使内职业生涯发展大于外职业生涯发展。

第六,职业生涯规划成就业指导新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唐钧的研究表明,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做出规划的大学生只占37.7%,还有60%以上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发展没有做出规划。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肖鸣政认为,随着大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现行偏重于“成品包装”的就业指导模式将被“产品设计”式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提升就业力的新模式所代替,大学生将更加关注个人发展的持久性,而非把重点放在可就业性上。

第七,就业力培训将由社会共同承担。在国外,几乎没有大学生不去接受心理或者就业、职场的专业辅导。《白皮书》称,就业力培训将会从学校独自承担过渡到由学校、社会共同完成,职前教育和生涯管理培训将掀热潮。到目前为止,就业力及人生规划在中国还处在一个启蒙的阶段,各高校的教育改革将会如火如荼展开,大量职业设计及能力提升课程和培训将进入大学的课堂。

越热专业就业越难

“我都快愁死了,分数一下来就要报志愿了。到底该学什么专业呢?”山东省青州市第二中学的杨彩凤这几天非常焦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根本不懂志愿填报的事情,班主任老师倒是提了一些建议,但是也不是明确的意见。 随着高考发布分数日期的临近,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成了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热门专业年年都吸引大批考生填报,但是热门专业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吗?什么样的专业才不会“毕业即失业”?

在麦可思公司(MyCOS)新近完成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中,结果显示,我国最热门的几个本科专业都是供大于求,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3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都在万人以上,在10个失业人数最多的本科专业中,热门专业占了9个。

这项研究共调查了20万毕业半年后的学生,结果发现,在635个本科专业中,最热门的10个专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32.9%。在573个高职/专科专业中,十个热门专业半年后的总失业人数高达11.6万,占了高职/专科半年后失业人群的28.6%。失业人数最多10个高职/专科专业中,就有8个是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的失业率如此之高,与高考志愿填报有分不开的关系。“班里很多同学要么报经济,要么报法律。”河南省信阳市关庙高中的黄开祥说,大家觉得热门专业应该好找工作,就一窝蜂地报了。麦可思的调查显示,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依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调查还表明,毕业半年后,本科专业的平均就业率是91.2%,但是很多热门专业的就业率并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其中法学专业就业率只有86%,存在严重过热迹象。麦可思的王伯庆博士认为,考生扎堆学热门专业,造成今天有生源,明天无就业的状况。另外,“高校有些新设的专业和招生数量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没有根据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王伯庆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的情况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再好的专业也有可能出现人才饱和的现象。大学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控制招生量。 天津市大港油田实验中学的段静估完分,就一直在搜寻与填志愿有关的信息。“先是仔细看学校发的《普通高校在津招生录取统计资料》,又上了好多网站查资料,看每个专业到底学什么课,就业率怎样”。但是做完这些工作之后,对于报什么专业她心里还是“没谱”。然后跑去咨询老师,又查看各个专业的全国排名,还看了几个不同版本的大学排行榜。但是大学排行榜令她很失望,“大学排行榜太多了,比较杂,看来看去就不知道该参考哪一个了”。

很多家长和考生填志愿时,手里都有学校发的《报考指南》,但是这一本书的信息量明显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要求。近几年,潜能测试开始介入高考志愿填报。“潜能测试能帮助考生科学地进行自我认知和定位,找到适合自身潜能特征的专业和职业方向。”北京金帽子潜能测评中心咨询师李顺赋介绍说,潜能测试依据的是职业兴趣理论和个性理论。金帽子的完整测试有五套测试题,包括正反向的个性测试、职业兴趣测试、日常活动能力测试和潜能测试,最后为每个考生生成一份测评报告。在报告里,列出了110个大学专业与这个考生的匹配程度,匹配分数越高说明这个专业越适合这个考生。这会形成两个必然结果,一个是进入大学后,学生的专业学习会相对更有兴趣,取得学术成就的概率越高;第二个是未来就业时更容易找到感兴趣的对口职业。但是,有调查发现,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潜能测试的使用率极低,仅有7.4%。大多数学生(56.7%)选择和父母一起商量做出决定。与老师商量做出决定的占20%,另外15.9%的人自己决定。李顺赋介绍,学生、家长不认可潜能测试,可能与前两年潜能测试的泛滥有关系。潜能测试要求极高的专业性,滥用测评工具必然降低大家的信任度。在美国和日本,学生在进大学之前通常都会接受类似的潜能测试,帮助选择大学专业。

互联网企业也开始注意到高考志愿填报的巨大需求。今年高考期间,搜狐网下属的网络搜索引擎搜狗推出“高考搜索”服务,除了能搜到一般的报考信息外,还根据考生的预估分数提供报考专业的信息,包括各个专业的就业信息。

“输入你想报考学校的名字,就能搜到这所高校各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考生可以了解该专业的基本就业流向。”搜狗搜索的高级副总裁王小川说,一般考生都会拿到关于填报志愿的参考书,但这些书不能让考生对自己想学专业的就业情况有一个很好的了解,网络搜索是一个补充。

高傲的专业都是父母给选的。她听从父母的选择,专业填的是经济管理、土木工程和会计学。“这几年一直在学校里闷着学习了,对于社会上的情况不太了解。”高傲说,听爸妈说这几个专业好找工作。

智联招聘曾经进行过一项调查。有高达52%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个机会,我会选择另外一个专业”,有34%的人希望在原来所学专业基础上再学第二专业,只有14%的人对当年的选择不后悔。 “不论是家长、老师还是考生自己,都缺少一个了解相关专业的信息平台。”河北省一所县级中学的高三班主任赵进存说,高校和招生部门对专业内容、专业要求、专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相关情况所做的宣传和介绍也不够到位。学生的选择、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免不了就会有些盲目、草率,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王伯庆博士认为,考生报考时了解的信息不全,是造成教育资源浪费的原因之一。就业率高的专业没有人报,就业率低的“热门”专业扎堆儿报。大部分考生在挑选大学专业时没有做过职业规划,加上老师、父母的经验和知识有限,观点有时也存在偏差,没有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可供参考。 麦可思的调查显示,200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依次为:机械电子工程(100%),医学检验(99.1%),医学影像学(99%),注册会计师(98.4%),物流工程(98.3%),勘察技术与工程(98.2%),建筑学(97.9%),车辆工程(97.7%),信息安全(97.2%)等。

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高职/专科专业依次为:发电厂及电力系统(94.9%),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93.5%),机械设计与制造(93.4%),护理(92.8%),应用化工技术(92.8%)等

全球面临工程师短缺

“虽然我国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同时也进入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期。”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近日在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所做学术报告中,明确提出这一观点。

无独有偶,紧随其后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前校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长查尔斯·威斯特博士也在其报告中提出:“21世纪,许多国家在共同面对和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进行合作,这为工程师们提供了服务于全球利益的绝佳机会。”

全球都面临工程师短缺

“我们必须提高公民中拥有物理学、工程学和数学学位的人数和比例。”

“由于德国工程师缺失,有些要从印度引进。”

“日本高科技行业工程师严重缺失。”

查尔斯·威斯特博士,先后担任过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布什的科技顾问,把他最近搜集来的几个发达国家对于工程师和研发人员的需求一一列举在屏幕上。台下听众席上许多中国工程院院士认真地用笔一一记录下来。

威斯特博士的学术报告题目是《21世纪的工程及面临的挑战》,这同时也是美国工程院的一个研究项目。在报告中,威斯特博士认为20世纪,技术的发展推动发达国家的经济不断实现增长,进入21世纪,现代化的技术为更多的国家、地区和人民加速发展经济提供了条件。

这种工程科学与工业全球化的趋势,导致了各国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对工程师的需求大幅增加。

而潘云鹤院士所做《关于国家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研究》报告中的一组数据更好地印证了这个结论。这一研究报告是中国工程院的一个重大咨询项目,有170位院士、268位专家参加。

“全球近40%的雇主难以在市场上找到合适人才填补空缺,最缺的前三名人才是业务代表、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日本数字技术行业缺少50万名工程师。德国急缺1.5万名工程师,英国、澳大利亚、巴西、波兰等许多国家都存在工程师短缺的问题。”

报告同时指出,在工程师短缺的同时,工程师的素质也正处于换代升级之际。美国工程院提出了面向2020年的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关键特征是:分析能力、实践经验、创造力、沟通能力、商务与管理能力、伦理道德、终身学习能力等。

我国工程专业学生生源好但创新不足

由于全球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国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在未来10~20年,我国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将进入一个难得的机遇期。”

潘云鹤院士指出,一方面我国大规模的制造业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用武之地,另外,我国庞大的基础建设和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为我国工程科技人员的成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2004年9月,第三届国际工程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美国工程教育界最具影响力的组织——美国工程教育协会(ASEE)第一次选择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工程教育大会,它们选择中国的理由非常简单:“中国是未来的制造业大国,未来的中国急需大量的工程师,工程教育在中国的前途不可限量。”

另外,潘云鹤院士认为最重要的一个机遇就是我国的创新战略已经显现出良好的开端。国家逐年加大科技投入,国内发明专利逐年增加。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具体目标: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

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也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2006年,我国本专科的工科毕业生达到614万人,研究生达到41万人。

对于这一点,威斯特博士的报告中的一组数据也提供了相同的结论。美国培养的金融类学生最多,而中国培养的工科学生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我国工程专业的学生生源好、规模大,就业市场和创新空间广阔,在这种条件下,就是要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潘云鹤院士在报告中指出,我国在21世纪的发展中迫切需要五类工程人才:第一类,理论+技术实践,解决工程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第二类,理论+发展新技术,发表科研成果的工程科学人才;第三类,理论+技术实践+新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技术集成创新人才;第四类,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设计,产品创意设计人才;第五类,理论+技术实践+创业与市场能力,工程管理与经营人才。

我国工程教育存在工程性与创新性缺位现象

虽然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面临着许多难得的机遇,但是潘云鹤院士在报告中同时指出了目前我国工程科技人才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工程教育中存在着工程性与创新性缺位的现象。”潘院士解释说,这种缺位具体表现在:一是教育过程中工程性缺失,实践环节薄弱;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少多样化和适应性。另外,基础教育也缺乏对工程科技创新的兴趣培养。“在现在的中小学生中,想当科学家的多,想当工程师的少。学校注重对他们传授知识,但忽视了从小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潘院士在报告中也肯定了一些工程学科的成功教育。他说,课题组经过调研发现我国工科中的土木类专业的学生普遍受到好评,原因就是这个专业的学生在上学时,经常有土木设计方法的实践。

潘院士认为,对于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能力要求包括工程实践、工程设计和工程集成。

对于潘院士所做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工程院的一些院士们表示赞同。李国杰院士说,现在许多高校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实习减少了,有的甚至没有了,学生们没有实践锻炼当然没有创新的来源。另外,现在工程教材陈旧,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要的知识脱节。

博士出身的大学教师几乎100%没有工程实践背景

有教育学家认为工程教育的师资是个大问题。原来在工程教育界任职的教师,也在向着科学化发展。现在大学科技成果的评价方向强调论文和SCI,多数大学教师对自己的发展定位也势必会向这个方面努力,于是工程背景被淡化。而大学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更多的博士被聘为教师。他们在国内外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博士学习,写出过优秀的研究论文。但问题是,他们几乎100%没有工程实践背景。老师不会做工程,又怎么能带出善于做工程的学生呢?实际上,他们对学生的帮助更多的趋向在科学方面。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汪应洛院士认为,我国工程教育培养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但是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和现实需求存在巨大差距的原因一部分在于应试教育。

汪应洛院士说,高考是目前选择人才相对公平的一种方式,但还是应该在某些方面进行调整,多方式选拔人才,在平常的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汪院士说,现在工程类高校也在改进工程人才的培养方式,教材在变,给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越来越多,参加国际交流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些都需要国家的大量投入。

新闻、法学09年就业压力大高考志愿选择需谨

根据江苏省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信息,由于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受编制、计划、招考等影响,或数年前的培养规模已超出社会需求,导致此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长期偏低。比较典型的有临床医学类、法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师范类等。相关人士称,多数院校的传统特色专业就业情况相对较好,而部分新开专业、尤其是与原有特色专业关联度较低的专业,往往成为提高该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瓶颈。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航天类专业毕业生受到国家发展航空利好政策影响,毕业生就业一直供不应求,而该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就较大。

据了解,今年是江苏省师范类毕业生与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完全并轨、师范类毕业生进入市场双选的第四年。目前,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压力相比其他专业压力大。据分析,影响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师范类毕业生虽已进入市场双选,但需方仍未走出计划分配的模式,即广大的中小学校仍无用人自主权,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选择。

南京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相关人士指出,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此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从地区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而西部不足20%;从学历看,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

大学生初次就业对口率 医学类最高历史学类最低

由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人才供需预测》课题组对高校毕业生省内就业情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初次就业对口倍率的学科间差异十分明显,最高者为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其次为农学类专业毕业生,最差为历史学类专业毕业生。

调查结果表明,高等教育的12大类学科毕业生初次就业对口倍率最高的为医学,其对口就业倍率为9.958;其后依次为农学(5.732)、理学(4.246)、军事学(4.244)、工学(3.837);高等教育12大类学科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对口倍率最低的4类学科从最低依次为历史学(0.863)、哲学(1.000)、法学(1.118)、管理学(1.631)。

另外,纵向分析表明,山东省大专以上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对口率近年呈走低趋势。调查数据显示,2000年以前,全省大专以上人才初次就业对口率高达70%以上,2001-2007年这一比率均值降至不足58%,2007年仅为55.6%,比2000年以前低15个百分点。

此外,许多专业初次就业对口率较低且日趋下降,如哲学、历史学等。在2000年以前,全省哲学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对口率为44.49%,2001-2004年间,这一比率降至9.35%,2005-2007年又继续走低至3.49%。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近年对口就业率的降低更为严重,在2000年前,全省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对口率为41.57%,2001-2004年间,这一比率降至22.73%,2005-2007年这一比率竟降为0%。来源:三秦都市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医疗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一年级入学教育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