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2022-09-19

前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的是通过对特定时期的土地资源进行重新的开发、整治、保护与利用的安排, 是土地管理的基础项目。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 我国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对国内土地资源进行了为数三轮的总体规划。站在生态环境的改善、建设用地的扩张控制、耕地资源的保护角度来看, 土地资源的总体规划是有着极高的价值的。不过虽然我国土地规划得到了一定的成绩, 但实际过程中却也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 包括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冲突、弹性不足、预测能力较差、宏观调控水平低等, 这些要素的出现必然会应向土地规划的权威性与严肃性。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特点

(一) 自上而下传达指标

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为国—省—市—县—乡五级。每一级在执行工作前, 都需要根据上级下达的指标, 包括耕地规模、城建占地规模、城建占农用地尺寸、新增城建第、城镇工矿地、城乡建设地、城建规模、农地面积、耕地保有量等数据指标严格规划当级土地。

(二) 指标控制土地利用

国、省级别土地规划, 包括用地布局及土地控制指标为国家宏观性土地规划。而到了市级别的土地规划, 由于需要严格按照省级制定的标准落实, 因此市级规划为中观规划。县、乡级别的土地规划是在市级下达的中观规划标准下, 对各项指标做的层层规划, 用于落实各类土地的使用与布局重新调整与优化土地使用结构, 并根据土地规划需求建立规划数据库, 因此县、乡级土地规划为微观规划。

(三) 三界四区控制城乡用地

城乡土地规划工作一般通过占地边界划分土地使用类别。如允许建设区、禁止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这四种建设区依靠三种占地边界划分不同的功能和使用需求的目的是, 防止出现建设地大肆蔓延, 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规划凸显问题

(一) 土地资源数据不准确

目前国内土地规划编制使用的是二次国土调查数据库数据。由于数据库年久失修, 一些土地资源出现了较大的变更, 而数据库却没有对土地资源项目中的耕地以及建设区进行补充。导致在实际规划时, 经常出现数据矛盾和冲突的问题, 影响了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

此外由于土地规划数据来源不一, 同样会导致土地规划部无法得到准确的当地人口基数。这所带来的影响是城市规划时, 城镇工矿地、建设地、总规划地、农业用地数据不相符时常出现出入, 无法满足城乡人口用地需求。

(二) 规划研究不深

土地规划时, 由于缺少土地能力评价包括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适应性评价等, 导致土地资源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并不合理, 出现随意性布局土地的问题, 农田、耕地的布局不合理情况。此外在评价土地规划时, 仅仅将数据指标作为依据, 很容易导致土地无法合理的规划, 编制有效的土地规划指标。

(三) 土地分类不合理

根据土地的使用功能划分, 可以将土地分为建设用地、农业用地、其他用地三种。将上述用地细分, 又能够得出若干小的土地使用类别, 主要包括交通用地、水利用地、城镇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畜牧业用地等。

乡政府用地被归纳为农村居民用地, 而我们知道这显然是与实际情况不同的。此外土地利用包括采矿用地以及其他建设用地都被划分为城乡建筑用地, 不过却没有明确的设计划分。另外水库水面被划为交通水利占地, 属建设用地的一种, 这和我国水库面用地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被归为非建筑用地定义相冲突。

(四) 用途分区不严格

土地用途包括牧业用地、林业用地、文化遗址保护区、生态安全控制区、旅游景区、独立矿区、城乡建设区、农地区、农田保护区等。一直以来旅游景区单独列出在我国就有很大的争议, 此外文化遗址保护区和生态安全控制去的具体内涵也并不明确, 缺少土地实际用途分区和划分, 导致一些地区的分区方式较为随意, 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五) 缺少公众参与

虽然土地规划有听证环节,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 地方部门并没有寻求群众意见。只是单纯的按照流程完成国家规定的法定程序。

(六) 缺乏保障措施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地区的土地规划虽然做好了前提准备, 但在实际操作时, 却因为缺乏后续保障, 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土地规划效果。

三、改进建议

(一) 更新土地规划理念

为确保土地规划有效, 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土地规划合理、科学的研究。针对农田基本布局、耕地实际情况、建设用地需求等深入研究, 从而明确土地使用定位, 了解区域发展方向。保障获得的土地数据更加准确, 以便土地规划更具权威性价值。

(二) 加强公众参与

为提高土地规划质量, 地方政府有必要汲取本土群众意见。要将公众参与贯穿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全过程。将科学决策、公众参与、部门协调、专家领衔作为土地规划基础原则。将共享、开发、绿色、协调、创新作为土地规划理念, 接受社会监督, 听取群众意见。这样的土地规划才能够切实保障群众利益, 为土地规划合理性, 提供顺利的推广基础。

(三) 提供保障措施

为确保土地规划执行有效性, 政府部门必须为土地规划提供技术、经济、政策、制度以及法律的保障, 为土地规划提供完善性的保障措施。确立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的同等地位, 根据土地调查结果, 分析土地规划问题, 调整土地规划方向, 以便土地规划顺利实施。

结语:土地资源的妥善管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帮助。合理科学的分区能够帮助区域正确使用土地, 从而推动区域与社会之间经济关系的协调建设。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对当前国内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问题的基础, 分析出目前国内土地资源问题主要包括数据不准确、分区不合理、缺少公众参与和相关保障措施, 对此笔者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当然仅通过土地资源的重新规划并不能准确预测未来, 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外在要素的影响, 出现突发性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 不断探究新的模式研究新的思路, 将保护环境、协调发展、资源合理利用作为土地规划根本方向。

摘要:本文以国内土地使用与规划的特点为基础, 围绕规划存在的问题, 分析我国的土地规划实情得出, 为实现国内土地资源优化, 必须做好基础项目的研究, 对规划理念进行全面的优化与创新, 确定分区的优势和分区的依据, 加强对公众建议的分析和采纳, 确保土地资源的优化分配可以保障提高人民群众的权益, 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问题,改进思路

参考文献

[1] 靳取货.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 2018, 46 (02) :192-194.

[2] 李进华.当前城镇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 2017 (08) :194.

[3] 唐燕, 赵文宁.乡域规划中农用地规划策略与技术要点[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6, 8 (02) :80-9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简析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下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