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通讯效率的无线通信论文

2022-04-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提升通讯效率的无线通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提出了以用户特征获取与分析、工作参数配置与调整、智慧资源管控与优化、承载能力提升与进化为支撑的智能无线网络功能架构。以网络资源与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为目标,研究了大数据分析与无线网络人工智能特性间的耦合关系。给出了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在无线网络中的典型用例,并初步验证了其有效性,同时展望了智能无线网络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提升通讯效率的无线通信论文 篇1: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形象传播及其策略研究

摘要:形象传播是高校提高管理能力、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形象传播存在形象传播意识不强、传播内容超载失实、传播策略不当等问题,基于分众理论,高校应重新审视大众传播思维,结合学校办学特点,在传播意识、组织架构、制度建设、要素挖掘、传播过程和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策略调整。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形象传播;分众理论

品牌形象是组织的灵魂和生命线,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高校形象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树立良好的形象并进行传播,是高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各类机构组织文化传播的内容、方式等方面都在发生巨大变化,高校这一重要的社会组织也不例外。形象传播离不开媒介,媒介是形象传播的主要路径和渠道。一直以来,国内高校与媒介的关系未引起足够重视,已有研究大都把注意力放在了高校内部要素建设和公众需求两方面,而忽略了作为中间环节的媒介的作用。进入21世纪,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使媒介作用日益凸显,媒介在高校形象传播中的角色不再仅仅是“管道”那么简单,而是演变成为高校形象的“过滤器”和“控制器”。

面对这一转变,高校管理者不仅要深入和广泛了解新媒体及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形象传播特点,还应有机结合本校办学特点和新媒体发展趋势,科学制定学校形象传播策略。针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形象传播存在的信息超载、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等问题,与传统大众传播理论不同,分众理论为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传播目标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一、新媒体概念及其特征

当前,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新媒体凭借其信息传播即时、互动性强等特点,显示出强大的传播力量,传统的大众传播逐步演变为分众传播、小众传播和定向传播,品牌传播的模式与趋势正发生巨大变化。为此,需要对新媒体的概念及其特征有一个全面和准确的了解,才能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形象传播工作。

新媒体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前所指的新媒体是一个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一个概念,是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在内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是主要采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新媒体传播形态。

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各类媒体的软硬件不断升级,功能不断完善,内容不断丰富,以微信、微博、电子杂志、手机短信、触摸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它在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等诸多好处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给高校形象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新媒体拓展了高校传播和收集形象信息的渠道。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计算机、手机等平台,只要联通互联网,公众就可以接收并传播学校各类信息。另一方面,“在法不责众的心理下,群体成员往往会不假思索、不顾后果地将流传到自己这里的信息传播下去,甚至做出种种冲动举动。这样,信源与信宿都具有不确定性,也即信息是谁发布的,向哪里流传,会引发什么样的效果,都是不确定的。这就为谣言、流言的滋生提供了天然的温床”。[1]由此导致的行为失范、关系失调、矛盾冲突、利益侵害、秩序紊乱等现象,亟需有效规范,以充分发挥新媒体在高校形象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传统传播模式中以媒体为主导的上传下受的话语模式被逐渐弱化,“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与传统传播模式相比,新媒体具有以下特征。

(一)传播主体多元化及匿名性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是打破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的界限,迎来了全民传播的新时代。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当每一个人都持有一部手机或其他信息传输工具,可以随时发布信息并获得反馈时,信息传播主体的身份变得更加多元,且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身份相互转换更为迅速。另外,传统传播模式中的传播主体具有权威性,新媒体环境中的传播者具有身份平等性,信息传播的参与者对传播过程的参与和控制程度越来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环境中传播者的身份具有匿名性,由此会带来信源的不确定性,又因信源不确定而导致传播内容失真,因其集合行为而引发情绪感染,带来诸多负面社会影响。

(二)传播手段多样化及交互性

新媒体包含种类繁多的多媒体技术,是多种传播手段的融合,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机短信、微信、飞信、微博等应用,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更是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使信息传播空间走向网络化,具有了快捷性、渗透性等特征。新媒体传播信息的交互性特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作为受众对内容控制的交互性;二是信息传播的“传者”和“受传者”之间日益增长的交互性关系的构筑,即接受者对信息发出者信息反馈的可能性。而且,信息不仅通过网络传播,还能迅速进入人际传播渠道,以短信、电话、面对面口口相传的方式,传递给更多的受众。

但正由于新媒体时代,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导致了某个单一媒体的信息接受者越来越少,如何把有效的信息通过合适的手段传递给目标人群,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传播过程实时性及偶然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制作与传播信息的速度要快得多。传统的报纸印刷、广播电视等媒体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设备做基础,还需要耗费一定时间,而新媒体技术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可将信息传播出去。新媒体技术使信息传播“及时性”、“实时性”的标准不断攀升,从“几小时前的新闻”、“几分钟前的新闻”提高到“几秒钟前的新闻”,最终变成了“即时性”。[2]

新媒体时代,传播过程存在双重偶然性,即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由此很容易形成传播无序的局面,导致大众的盲从。由于新媒体信息传播源的开放性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信息传播过程和接受信息更为开放,为“人人都有麦克风”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传播内容海量化及不确定性

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总量不多、时间滞后,社会大众对组织形象形成的认知体系相对封闭和单一。网络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线性组织文本的局限,应用了数字和网络技术,传播内容资源极大丰富,创造了最具爆发力和传播力的传播形态。信息量极度丰富,满足了人们对各方面信息的需求,但同时,信息量爆炸,超出人们的注意力负荷,会出现“注意力匮乏”的问题。信息的泛滥,无意义的信息和虚假信息耗费人的注意力,所引发的谣言更是扰乱社会秩序。新媒体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

二、高校形象传播的理性思考

高校形象是高等学校内外部受众对学校内在办学理念和外在行为表现的感知与评价。高校形象包括可视因素与不可视因素,可视因素主要指外在视觉层面的标志,以独特的标识符号等能够被识别出的特征因素,包括学校名称、校徽、校门等标志性建筑、环境设施等。不可视因素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和文化底蕴等。高校形象是除人、财、物之外的第四资源,是高校最重要的无形资产。高校形象在功能上,代表学校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水平,可以保证学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在情感上,学校的文化内涵和气息可以给受众在心理、精神和文化等方面带来享受。

长期以来,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高校绝大部分办学资源由政府提供,高校没有生源压力和就业危机,只要照章办事即可。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给予了各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同时,每所高校都面临着各方面竞争压力,高校除了努力提升自身办学实力之外,还要着重考虑自身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位置。这就需要高校对新媒体环境中的高校形象传播进行深入研究。在制定形象传播策略和正式实施之前,高校应准确认识传播目的、传播内容及方式等问题。

(一)高校形象传播的目的

高校形象传播与社会一般组织形象传播既具有共性,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形象传播,高校至少可以达成以下两个目的:第一,对内而言,发挥整合控制功能。这一功能很容易被大多数高校管理者所忽视。系统化的形象传播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对校内各种资源和信息进行梳理,以确定哪些内容符合传播目的和需要,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以往工作的总结和回顾,可以发现不足并改进提升。另外,形象传播过程所需要的内部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可以增强校内各部门的联结度,提高工作办事效率,从而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第二,对外而言,可以提高知名度。这一视角下,可以把高校形象传播看作一条管道,通过主动宣传,把学校各方面信息向公众进行传递。通过积极有效的对外宣传,高校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优质生源,可以获得政府更多的资源投入,可以凝聚更多的校友资源,可以更广泛地与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合作。

(二)高校形象传播的要素构成

如图1所示,高校形象传播至少应包括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过程及方式、传播媒介等五种要素。

1.传播主体

高校形象的传播主体是高校形象信息的发出者,包括所有校内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和后勤服务人员、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关注学校发展的人员。由于媒体资源越来越丰富,更多人员正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参与到学校形象的传播中来。

2.传播内容

高校形象传播是高校形象信息的一种共享活动,是一个将校内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转变为校内外多数人所共有的过程。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意义是信息内蕴的精神内容,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高校形象信息由高校形象符号和学校形象意义两个部分组成,是学校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的统一体。

3.传播对象

高校形象信息传播的对象,从范围上看,包括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主要包括学生和教职员工,校外主要包括家长、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上级主管部门、用人单位、校友和其他相关群体。小学和中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是高校形象传播的主体,因为这些学生是高校的主要生源渠道;家长群体对未来大学生的择校行为会产生较大影响,高校的教学科研实力及招生就业情况等信息都将成为学生择校的依据,并通过人际传播影响着高校的品牌形象。

4.传播过程及方式

高校形象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视角下,可以把高校形象传播看作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过程”视角下,着眼高校形象传播的动态和运行机制,考察从信源到信宿的一系列环节和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系统”视角下,可以把高校文化传播看作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不但考察具体的传播过程,还考察各种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引起的总体发展变化。

5.传播媒介

高校形象传播媒介可以分为广告传播、公关传播和人际传播。广告传播是利用传播媒介如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传播高校信息,以提升高校在社会的品牌形象,扩大知名度、美誉度等。公关传播是高校可以借助热点新闻事件、热点人物、校友名人,正确处理高校危机事件,通过公关危机转危为安。人际传播指的是通过高校的内外部公众(内部的师生行政人员,外部的社会公众)向外界传达高校品牌形象,其实质是一种口碑传播。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形象传播存在的问题

1.形象传播意识不强

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各高校不愁生源,不参与社会各类资源竞争,因此也就不需要进行形象传播。惯性使然,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部分高校领导者还囿于“象牙塔”之中,不习惯于宣传自己。加之,部分高等学校管理者,或者忙于工作事务,或者很少接触新媒体,与外界难以保持即时联系。且在传统媒体时代,强调政治性、“报喜不报忧”的思想因袭至今,也贯穿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各项活动中。

2.传播内容超载失实

(1)传播信息超载。当信息接受者被传送来的必须要处理的信息所淹没的时候,就会发生信息超载。数量、速率和复杂性都可能成为造成信息超载的原因。[3]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泛滥经常超越人们的信息接受能力,也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信息超载。面对过量的信息,人们很可能会进行主动屏蔽并对信息内容产生反感。这带来的启示就是:高校形象传播的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快越好,更不是越复杂越丰富越好。高校作为一类结构复杂的社会组织,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哪些信息应该进行传播、应该在什么时机进行传播等问题都需要审慎行事。

(2)传播信息失实。信息传播中的歪曲事实指接收者错误理解了信息发出者的本意。歪曲的原因可能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是接收者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曲解,客观原因则主要是由于信息解码中的噪音造成,这一类的噪音可能包括语义的、物理的或知识背景等。新媒体时代,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包含的各类噪音越来越多,高校在形象传播过程中应尽可能预先估计受众所可能经历的噪音,最大可能避免信息歪曲。另外,在高校形象危机的时候,个别当事者,采取了极不负责任的做法,不仅未将事件涉及的真实情况如实向社会公布,反而以模棱两可、甚至先入为主的说辞,达到其隐瞒实情、欺骗群众的目的。如果高等学校发布的信息不真实,后果将更加恶劣。

3.形象传播策略不当

(1)缺乏准确的对象定位。部分高校在进行形象传播时大而化之,把所有的信息推送给所有可能的受众,忽略了信息到达情况。高校形象传播所面向的对象范围较广,每类对象的需求和对不同媒体的接受度不同,因此各高校需要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对形象传播对象进行细分,并对不同对象的媒体接受度进行深入研究,以提供形象信息的到达率 。

(2)传播时机延误。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曾提出关于危机处理的三原则:以我为主提供情况;尽快提供情况;提供全部情况。但是,高校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和多层性,具体管理部门的模糊性,常常导致高等学校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反应不及时,应急机制常滞后于事态进程,从而给流言留下了滋生空间。

(3)有效互动不足。传统媒体传播时代,受媒体设备限制和传播制度制约,高校形象信息主要完成了对外传播环节,各类信息的对内反馈较少,即高校信息的发出者与接受者之间缺乏有效互动,这非常不利于高校吸取经验、改进工作。

三、分众理论指导下的高校形象传播策略

分众,是一个与大众相对应的概念,指的是受众并不是同质的孤立个人的集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4]分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根据社会不同特征群体选择特定媒介,为其进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分众传播具有较高的到达率、良好的性价比和灵活的表现形式。

传播学中,往往把大众传播的受众在本质上看作是同质化、无差别的,其传播方式主要是“点到面”,传播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受众是一个模糊的集合概念,它并不特定指社会的某个阶层或群体,而是指社会上所有的“一般人”。而分众传播主要是“点到点”,其前提假设是:个体具有不同的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因而其媒介需求、接触动机、兴趣和爱好也是不同的,媒介如果能对受众进行准确定位,应该可以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其核心内容是:社会结构具有多样性,是多元利益的复合体;社会成员分属不同的社会群体,其态度和行为受群体属性制约;分属于不同社会群体的受众个人,对大众传播有不同的需求和反应;在大众传播面前,受众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存在,他们在媒体接触、内容选择、接触和理解上有着某种自主性和能动性。

社会生活当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知识结构的用户,需要不同的信息渠道和信息内容。高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在自身形象传播过程中也面临同样的情况。尤其在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的媒体“变革”的当前背景下,高校形象信息必须通过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环境媒介,才能成功地抓住目标受众的注意力资源,达到成功传达的效果。基于此,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形象传播应重新审视原有的大众传播思维,结合学校办学特点进行传播策略调整。

(一)提高形象传播意识重视形象传播工作

高等学校的形象建设,关系的不仅是一校的荣辱,更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成败。公众对高校现状与未来的评价建立在有关信息基础之上:办学特色、办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条件、校风、校史等综合评价,亦即高校组织形象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确认。部分高校管理者重实干、轻传播,认为练好内功最重要,但实干和传播之间并不矛盾。教育市场和产品市场一样具有品牌效应,高校通过品牌和知名度可以影响教育消费者的选择和判断。随着高校产业化的发展,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加大,高校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树立良好的高校组织形象,是高校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高校的品牌形象建设与传播可以成为抵御内外竞争的重要途径。

高校应重视形象传播工作,应致力于建立并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从而实现组织的长远目标。随着新媒体技术变革速度加快,高校管理者应尽快提高媒介素养,并应在人、财、物等方面支持媒体建设。第一,高校领导应重视学校形象传播工作,要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进行战略规划;第二,投入必要资金,保证所需的各项硬件设备到位;第三,对媒体从业人员进行有效配置。从新媒体传播的有效性出发,成立专门的媒体管理部门,从编制上定员定岗,对人员的专业结构进行科学配置,统筹管理校园网、官方微信微博等媒体,及时发布各类消息。

(二)整合更新组织架构完善传播制度建设

分众理论强调,媒介组织必须根据社会不同特征群体选择特定媒介,进行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形象传播特点,高校应系统谋划,建立健全形象传播组织机构,加强媒体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发挥学校的信息主导作用。

高校形象传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指导协调机制。在组织架构上,大多数高校还是基于传统媒体在开展工作,与新媒体的特征对接还不充分,为此,高校应根据新媒体发展态势,加强和改善对形象宣传工作的领导,大力整合传统传播资源,明确管理主体,组建专门的新媒体中心。人员组成方面,既应该有决策型人员,如学校各级领导;也应该有智囊型人员,如各领域专家学者;还应该包括专职的事务性人员,如通讯员、观察员、评论员和新闻发言人等,通过培训、组织开展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形象传播能力,以便能够对各类事件做出即时反应。

新媒体不仅作为技术平台而存在,还营造出一个新的同时又相对特殊的行为活动场域,使高校信息传播的渗透更加潜移默化。为此,高校应建立完善的传播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进行制约,以应对新媒体的弱把关性和门槛低等特性。要充分发挥网站、微信等新媒体作用,建立各种媒体联络协调沟通机制,形成横向和各类受众密切联系,纵向与校内各院系有效对接的立体化宣传网络。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制度建设。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是实施“依法治校”的一项基本制度,高校应当编制信息公开指南,建立公开信息查询系统和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要建立完善的学校形象传播反馈机制和传播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互动渠道和平台,通过尽可能多地获取受众意见,及时纠正错误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用以筛选和检验传播信息的对外形象传播评价体系,让社会对学校有一个准确的正面认知。

(三)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关注形象要素挖掘

高校形象传播不能脱离活生生的教学育人实践而存在,远离了校园生活这片热土,高校的形象传播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也只有真正地把学校文化建设好,将高校品牌特色与内涵准确地传达给外界,使高校品牌在受众之间产生一个“未知一理解一行动”的过程,才能使高校能够被受众接受,并产生预期的品牌效益。高校文化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为学校大多数成员所普遍认同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高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全方位统筹。基于分众理论视角,高校应结合不同受众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建设,以提升传播效果。

在信息快餐时代,要增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信息吸引力,就要在媒体内容整合上下功夫。形象传播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象传播要素需要在规划文化建设之时就提前布局,然后在后续建设过程中深入挖掘。要改变高校品牌形象表现形式单一的现状,就要在传播学校办学历史和传统基础上,根据不同受众需求,增加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感的内容,增加针对性强、感染力丰富的报道内容和传播渠道。新媒体时代,信息形态具有多媒体性,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动画等几乎所有的符号形式,并且能够实现这些符号形式在同一文本中的融合。这说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还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结。高校应遵循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发展规律,在技术和内容层面一手抓管理、一手抓融合,提升组织策划能力,对传统媒体、互联网、户外媒体、移动媒体以及数字媒体进行有机整合,深入挖掘贴近受众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作为学校形象传播的载体,宣传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事件,加大权威信息发布力度,积极回应群众对学校的信息需求。

(四)优化形象传播过程创新形象传播方式

分众传播更加注重沟通效率,信息的到达率、媒体购买成本和沟通效果都是影响沟通效率的关键性因素。分众传播可以提供更多受众所需要的信息,避免无效的、被动的注意力集中,节省受众时间,减轻传播代价,提高传播效果。

高校传播过程优化,一方面,要选择准确的传播时机。高校形象信息的发布时机对宣传目标的达成至关重要。新生或者新学期开学、突出成就事件、发生形象危机之时等都是重要的形象传播时机,高校应梳理并制定相应的传播方案,进行及时、权威和有效传播。另一方面,要增加有效的反馈互动。传播是保持人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社会互动行为。高校形象信息的传递是一种双向社会互动行为。传统的媒体传播主要是单向传播,是由发送者推向受众,具有强制灌输的特性,试图抓住受众的视觉、听觉高潮,将有关信息或意向强行塞进受众头脑中。新媒体使得被动传播转变为互动传播,原来由信息传播者单向传送信息的格局被打破。高校可以通过增加热线电话、短信互动、网络直播等互动平台,有效地增加与各类受众的互动。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传播方式创新,第一,要对媒体资源进行持续深入开发并加以综合利用。系统化和整合过的媒体资源在对外传播学校形象时设立统一的目标定位和宣传口径,可以使受众对学校有一个整体而明确的认知。第二,结合新媒体特点,从感官体验角度创新学校形象传播方式。传统形象推广设计注重平面视觉形象的感染力,而数字媒体技术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感官体验。如学校网站可采用虚拟3D图像设计校园,浏览者可以在虚拟图像中“走动”,参观学校内部和周边的风景,采用这种数字媒体的学校形象设计,能带给受众更深刻的感官体验。第三,创新与学校形象定位相符合的节事活动。将整个节事活动作为一项系统的整体规划来运作,以进一步发挥学校文化传播等对外形象柔性传播方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隋岩,等.从谣言、流言的扩散机制看传播的风险[J].新闻大学,2012(01).

[2]舒咏平,等.新媒体与广告互动传播[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2.

[3]埃里克·M·艾森伯格.组织传播:平衡创造性和约束[M].白春生,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19.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61.

(责任编辑刘第红)

作者:李长波

提升通讯效率的无线通信论文 篇2:

大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无线网络

摘要:提出了以用户特征获取与分析、工作参数配置与调整、智慧资源管控与优化、承载能力提升与进化为支撑的智能无线网络功能架构。以网络资源与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为目标,研究了大数据分析与无线网络人工智能特性间的耦合关系。给出了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在无线网络中的典型用例,并初步验证了其有效性,同时展望了智能无线网络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无线资源管理;服务质量(QoS)

Key words: big data analysi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reless resource management; quality of service (QoS)

无线网络是大数据应用的重要载体之一;另一方面,无线网络的规模化、密集化发展也将产生海量的运维数据。以某区域运营商现网情况为例,无线基站每日操作维护中心(OMC)产生的各类数据将近数百吉比特,但目前运营商对于该类数据的应用率仅约30%左右。因此,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网络运维大数据来支撑无线网络的智能化已经成为未来无线网络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

本文从“人”(用户特征获取与分析)、“工”(工作参数配置与调整)、“智”(智慧資源管控与优化)、“能”(承载能力提升与进化)4个方面阐述了支撑无线网络智能化发展的功能架构,如图1所示。同时,结合不同功能和应用场景的特点,提出了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在无线网络中的典型用例,从而实现网络资源与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本文旨在给大家提供一种启示性研究思路,使得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在未来无线通信网络中得到广泛关注,支撑未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全面互联需求。

1 “人”:用户特征获取 与分析

用户是无线网络服务的核心对象,实时、准确地获取用户的业务信息同时对用户的体验信息进行有效建模、评估是保证无线网络智能运行的基础,与此同时掌握用户的行为特征、业务特征也有助于网络的资源分配与管理。

1.1 业务特征分析

无线网络的性能与业务模型紧密相关,而移动互联网新兴业务的不断涌现给无线网络的运维提出了挑战,传统无线网络是通过采集核心网信令进行业务深度解析并检测出业务类别。然而其业务识别种类及实时感知控制能力尚不能满足未来智能化无线网络的应用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建立终端、接入网、核心网、业务提供商的全链条业务识别与分析体系,可有效改善整网的业务保障能力,例如:可改善时延敏感类业务的用户体验,提升高价值业务感知,限制低价值业务的资源占用等。

另一方面,随着数据分析手段和计算能力的提升,使得利用业务特征数据建立大量用户及业务的时空关联特征成为可能。例如:在文献[1]中作者建立了贝耶斯网络结构学习框架,利用观测样本数据来确定业务的空间统计分布及依赖关系,进而可以进行小区间业务的合理推理与趋势预测。基于业务数据的时空关联关系可为网络资源分配与预留提供重要依据。

1.2 用户体验分析

用户体验是判断智能无线网络优劣的基本准则。现如今,各类移动数字设备层出不穷,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化不断加深,因此,存在大量与人类领域、技术领域、经济领域、环境领域相关的复杂因素影响着移动用户的业务体验,分析的维度以及关联关系复杂度不断提升。此外,研究表明:85%以上的用户并不愿意反馈自己的业务体验,导致用户的实时准确信息难以获取,使得用户体验的分析变得更加困难。因此,通过用户的客观行为建立用户的真实体验模型成为了极具吸引力的新方向。

以移动视频业务为例,用户的客观行为表征参数,如放弃率、观看时长、快进频率等具有较好的可测性,可在用户无感知的条件下为用户体验的建模提供基础行为数据。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移动视频应用环境来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建模的准确性。例如: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和基站信息确定用户所处位置;利用终端的麦克采集环境噪音强度;利用终端感光器采集环境的光强;根据时钟信息确定时间等来判断用户体验业务时的周边环境,将此类数据与用户客观行为数据进行联合处理可以有效地获得用户的一些真实业务体验。

传统的无线网络中的数据报表往往是单维的、无关联的,无法描述网络的运行细节,更无法体现用户的真实感知,因此通过用户体验与业务特征的智能分析为网络的智慧运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工”:工作参数配置 与调整

为了应对数千倍容量需求,无线网络的基本形态将是超高密度布设的小基站(热点/家庭基站/微微小区)+微小区+宏小区,并与无线局域网络互补共赢、异构融合。因此,站址位置的选取以及基站工作参数的配置复杂度将成指数增长,通过引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处理手段,可有效减轻网规网优人员的负担。

2.1 站址位置优化

传统无线网络规划通常需要考虑网络结构、业务分布、网络覆盖、无线传播环境、干扰规避、边界协调等方面的要求,目前已有针对2G、3G和长期演进(LTE)系统所量身打造的网规网优系统,比如中兴通讯的ZTE UniPOS无线网络规划系统和ZTE UniPOS无线网络优化系统,但传统网络规划问题站址个数和备选位置往往相对较少,随着微站和微微站的大规模商用使得网络站址选取与优化复杂度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家庭基站的引入使得蜂窝基站的布设位置不再受运营商精准控制,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无线网络规划的难度。因此,面向5G超密集基站部署问题传统的测量与优化方法将不能很好地满足应用需求。通过粒子群优化、量子粒子群优化等智能算法的引入,可有效解决站址个数、站址位置的双重优化问题,同时提升网络规划的自主性、最优性以及鲁棒性。

2.2 设备工参配置

网络的密集布设使网络需管理和配置的参数大幅增长,例如:在2G网络中,单节点需要配置和优化的参数大约为500个;3G网络需要配置和优化的参数达1 000个;4G则有1 500个参数,而在下一代网络中,单节点[2]可能需要配置和优化达2 000个参数,与此同时,各个工作参数间的关联关系更为复杂。

针对无线网络巨量工作参数配置复杂度指数增长的挑战,我们需要构建多维工作参数的网络化自配置架构,设计分层分区的低开销分配与配置方案。例如:可根据网络规模与密度,将覆盖区域划分为紧密相接的弹性虚拟小区,根据最大化空间复用原则为每个弹性虚拟小区分配局部最优的工参配置表。基站可根据自身地理位置与密集小区工参配置表进行映射,快速配置多维工作参数,从而减少多个密集区域配置参数及配置开销,且仅需低频次网络化的联动交互,就可实现网络工作参数的无冲突分配和配置,使得网络资源分配和配置开销不随网络规模和密度增大而显著增长。此外,网络化的自配置架构同时可以支撑网络参数的在线调整,为网络资源的按需流动提供了基础。

3 “智”:智慧资源管控 与优化

智慧的资源管控是智能化无线网络的核心,其目标是通过无线资源的优化分配与动态流转来匹配用户的需求。

3.1 资源结构优化

网络资源结构的优化是在相对较大的时间尺度上为网络提供优化的资源结构,主要包含小区结构优化、频率结构优化、时间结构优化。

(1)小区结构优化

由于基站布设密度、用户密度以及业务密度的不断提升,网络干扰成为了制约网络服务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小区边缘用户服务质量更是无法很好地得到满足,通过统一网络化资源管控架构可以实现物理小区的合并与拆分,也就是在网络部署后可以实现网络结构的动态调整来适应不同的业务分布。因此,可以通过将小区结构优化与业务特征分析相结合,构建最佳的小区结构。

(2)频率结构优化

当前的无线网络有D、E、F等多个频段可以使用,未来5G在3.5 GHz以及更高频率将会有更多可供使用的频段,大量接入点的频点配置及其形成的网络频率结构自优化将成为关键。文献[3]中将该问题建模为一个非合作速率最大化博弈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完全分布式的频点分配算法,在不需要大量信息交互的条件下实现了即插即用的自主频率优化。

(3)时间结构优化

由于业务的多样性和时变性导致上下行业务存在不均衡的现象,而在时分双工(TDD)系统中可通過动态调整上下行子帧的配比来动态适应网络中业务的变化。然而,不同接入点使用不同的子帧配比也将引入交叉子帧干扰,从而降低了网络的整体性能,因此需要整网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来实现最优的子帧配比。文献[4]、[5]中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TDD的匹配网络业务分布的最优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网络中小区的业务需求将小区进行聚类,推导了不同业务负载对蜂窝链路成功传输概率的影响。以最小化每类小区的服务时间为目标,求解出了与每类小区上下行业务需求最优匹配的上下行子帧配置因子,实现了网络业务与资源的最优匹配。

3.2 资源动态流动

资源动态流动是在小时间尺度上智能地为用户提供最佳资源,主要包含动态资源转移、动态资源关断、异质资源转化。

(1)动态资源转移

根据无线资源细粒度调度和自适应调整的需求,可在优化的资源结构基础上,通过资源状态交互,发现并利用空间隔离区域小区间的隐藏关联关系,将多个相互独立小区的接入资源进行聚合,形成网络化的群聚资源。根据用户业务时空变化特性,综合考虑密集区域内站址的空间分布与频率资源的耦合度,以密集区域内接入用户数最大化为目标,动态构建最佳小区形状及动态区域结构,进行资源的分配和网络化加载,使用户在新构建的区域小区间平滑流转,实现了资源加载过程的快速收敛和区域间的负载均衡,有效地降低系统的阻塞率,提升了系统容量。

(2)动态资源关断

在优化网络运行状态的过程中,除了系统吞吐量,网络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效率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5G密集组网场景中除了较大时间尺度上对密集接入点进行关断/开启外,载波关断技术也作为一个节能策略被广泛研究,例如:在分时长期演进(TD-LTE)网络中,当业务负载较轻时,将一帧中的下行子帧配置成一个或多个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子帧,可以实现更多的符号关断。通过动态配置MBSFN区域内的小区,并分配MBSFN区域间的多播帧配置,可以实现多小区资源的联动和干扰的有机规避,从而在节省基站功率消耗的同时提升了网络吞吐量,进而可以支持更多用户。

(3)異质资源转化

在密集接入场景下无线局域网与蜂窝网络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两种网络资源在时、空、频多个维度均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对异质资源配置进行实时优化,以适应无线信道状态的随机变化,匹配不同类型用户的业务特征,文献[6]中作者提出了一种两种异质网络的联合资源转化方法,充分利用不同网络的业务负载与传输能力的异质化特性,细粒度地缓解网络间干扰,保障用户服务需求。此外,计算资源与存储资源的优化分配及其与通信资源间的有机转化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4 “能”:承载能力提升 与进化

支持增强移动宽带业务,如无线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超高可靠低时延业务,如车联网控制信息;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如物联网业务,是5G无线网络承载能力提升的重要目标。以数据为驱动力,我们突破了网络化智能资源管控技术,并在第3届全国互联网+大赛主会场——西电远望谷体育馆构建了“繁星”密集无线通信试验系统,系统通过认知资源弹性配置、区域资源链式联动、跨域资源聚合协同,实现网络连接密度提升与无线全息业务承载的新突破,保障了互联网+大赛的顺利圆满进行,为用户提供了“身临其境”的极速无线业务体验,如图2所示。

无线网络是数据传输的载体,同时数据的不断积累也成为无线网络智能化水平不断的先决条件,未来无线网络将成为不断具备自配置、自优化、自愈合的智能化系统[7-9],甚至将具备自进化的能力,如图3所示。

5 结束语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已经在一些规则的、有边界的问题处理中取得了比较好的应用效果,如围棋、医疗等领域,然而针对支持万物互联的无线网络是否有惊人的优势还在不断探索中;但海量数据与智能算法一定会成为无线网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在用户特征分析、工参优化配置、智能资源管控、承载能力提升等方面引入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们在系统布设、自动化运营和优化等各个核心环节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能进一步满足并催生新兴业务。

参考文献

[1] HAN W J, SANG H Y, SHENG M, LI J D. Efficient Learning of Statistical Primary Patterns via Bayesian Network[C]//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USA:IEEE, 2015 :4871-4876. DOI: 10.1109/ICC.2015.7249094

[2] IMRAN A, ZOHA A, A ABU-DAYYA A. Challenges in 5G: How to Empower SON with Big Data for Enabling 5G [J]. IEEE Network, 2014, 28(6): 27-33. DOI: 10.1109/MNET.2014.6963801

[3] XU C, SHENG M, WANG X J. Distributed Subchannel Allocation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OFDMA Femtocells: A Utility-based Learning Approach[J].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2015, 64(6): 2463-2475.DOI: 10.1109/TVT.2014.2344434

[4] SUN H G,SHENG M, MATTHIAS W, et al. Traffic Adaptation for Small Cell Networks with Dynamic TDD[C]//Proceedings of 2016 IEEE Global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USA:IEEE,2016

[5] SUN H G,SHENG M, MATTHIAS W, et al. Traffic Adaptation and Energy Efficiency for Small Cell Networks With Dynamic TDD[J].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2016, 34: 3234-3251. DOI: 10.1109/JSAC.2016.2600442

[6] WANG L, SHENG M, ZHANG Y, et al.IM-Torch: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via Traffic Offloading in Macro/Femtocell+WiFi HetNets[C]//2013 IEEE 24th Annual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onal, Indoor,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USA:IEEE, 2013:1705-1709. DOI: 10.1109/PIMRC.2013.6666417

[7] KHATIB E J, BARCO R, MUNOZ P, et al. Self-Healing in Mobile Networks with Big Data [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16, 54(1): 114-120.DOI: 10.1109/MCOM.2016.7378435

[8] GOMEZ-ANDRADES A, MUNOZ P, SERRANO I. Automatic Root Cause Analysis for LTE Networks Based on Unsupervised Techniques[J].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2016, 65(4): 2369-2386

[9] BARCO R, LAZARO P, MUNOZ P. A Unified Framework for Self-Healing in Wireless Networks[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12, 50(12): 134-142. DOI: 10.1109/MCOM.2012.6384463

作者:张琰 盛敏 李建东

提升通讯效率的无线通信论文 篇3:

无线通信基站工程施工管理分析

摘 要:随着4G时代的到来、通讯设备的广泛使用,无线通信基站工程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但仅仅依靠速度是远远不够的,在无线通信基站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务必要重视其施工管理问题,只有在确保无线通信基站工程质量有所保障的前提之下,不断提升其发展建设的速度,才能充分凸显其对我国通讯行业的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无线通信基站工程;施工管理;问题;措施;故障

无线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民日常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对无线通信基站工程的建设速度以及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无线通信基站工程的建设仅仅依靠速度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确保其建设质量有所保障的前提之下,不断提升其发展建设的速度,才是真正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正确途径,而这则就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无线通信基站工程施工管理的力度以及强度。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通讯技术手段的迅猛发展,无线通信基站工程施工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因此本文将从无线通信基站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以及无线通信基站常见的通讯故障等两方面進行阐述,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帮助。例如:上海、湖南等地已经建设一批光网城市。

一、无线通信基站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一)工程选址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无线通信基站工程在选址时通常会涉及到建设地点的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是否远离居民居住地区等情况,如若无线通信基站工程的建设地点与居民的居住地区较近,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困扰,还会因无法与民众取得一致意见,而逐渐激化二者之间的矛盾和误会。因此,无线通信基站工程在建设时应尽可能将站点设置在与居民居住地区较远的郊区,如若无法绕过居民居住区,则应事先做好居民的协调工作,对于个别居民误会无线通信基站会大量释放对人体有害的电磁辐射一事,则需要施工管理部门积极向居民普及与无线通讯有关的技术知识,用理论知识向居民证明无线通信基站是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的。与此同时,施工管理部门还可积极通过分发宣传手册、公益广告等形式向民众普及无线通讯相关知识,促使民众客观看待无线通信基站,从根本上杜绝谣言的扩散及其对民众造成的恐慌。

(二)通信基站的天线辐射及解决策略。通信基站的天线是电磁波向周围环境发射窗口,同时也是环境电磁辐射的源头,引发潜在的电磁辐射污染问题。裸露的基站天线常常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影响城市景观,更有可能引发公众对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过度心理恐惧和担忧,最终导致居民对基站运营商投诉的激增。因而,城市景观问题与公众担忧已经成为了通信基站建设运行过程中两个敏感议题。为了解决这两大问题,美化天线应运而生,也称为“伪装天线”,即在不影响天线正常功能的情况下,采用损耗小、反射少的非金属材料对天线本身的外表进行装饰,或是在天线外部加装美化罩,使天线与楼宇及周边环境相和谐,进而达到美化的目的。美化天线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减少了公众对基站电磁辐射的心理恐惧和抵触情绪,减少了公众与基站运营商之间的纠纷,为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

(三)设备加电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施工安全的基本理念,加强安全管理,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应急预案。对此,可在工作人员正式上岗前,就对其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以及训练,并教会其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及救急措施,以此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充分具备相应的技术操作能力、熟练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方式,并能在出现操作故障的第一时间快速实施自救以及他救。另外,还应着重强调工作人员在设备加电过程中,务必要穿戴塑料绝缘鞋,并保证其在操作过程中所使用到的任何工具器械都具备较好的绝缘性能。定期对安全设备进行检查、抽查,不合格或有安全隐患的工具、器材及时更换报废。

(四)天线安装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常见的天线安装问题主要有天线安装的牢固程度不足、天线安装的位置以及高度不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天线的接地性能较差、等电位接地措施不充分等问题。对此,在无线通信基站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务必要确保天线安装的垂直角度以及倾斜角度都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对于不同的引下线一定要分开将其与地网连接起来,并使得邻近两条引下线之间的安全距离不低于1m,而定向天线与邻近铁塔之间的安全距离应不低于0.7m、全向天线与邻近铁塔之间的安全距离应不低于2.5m。施工前做好施工方案,严格执行国家国家强制性标准及行业标准,关键工作及节点要做好专项施工方案。

二、无线通信基站常见的通讯故障

(一)因基站软件而引发的通讯故障。随着电子科学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通讯行业也在逐渐朝着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因此,电子软件也在通讯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并在无线通信基站工程的建设以及后期运行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逐渐成为无线通信基站工程建设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可用于无线通信基站的电子软件种类极其复杂,再加上电子软件的类型对无线通信基站运行的正常与否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选择电子软件时,一定要根据无线通信基站的数据类型选择与之最为符合的电子软件。如若所选择的电子软件与无线通信基站的运行数据不相符合,不仅无法起到提高无线通信基站运行效率的目的,还会无线通信基站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干扰。

(二)因基站硬件而引发的通讯故障。任何一个数字系统都是由软件和硬件共同组成的,所以基站硬件也是影响无线通信基站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如若基站硬件出现使用故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无线通信基站的运行效率以及运行质量,而且因基站硬件发生使用故障而引发无线通信基站出现通讯故障可以说是无线通信基站最为常见的运行故障之一,因此,管理人员一定要对基站硬件的运行状态引起高度的重视。一般情况下,数字系统都会配备相应的警报器,以便于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基站硬件的使用故障,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一定要时刻关注基站硬件的运行状态,按期定时对基站硬件进行检修,并在出现故障的第一时间对其实施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此将损失降到最低。恶劣天气等突发状况,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三)因外界干扰而引发的通讯故障。外界环境的干扰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直接影响着无线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行,常见的外界干扰主要有同频干扰、互调干扰、临频干扰等。目前,陆地蜂窝移动通讯技术可以说是我国通讯行业使用范围较广的一种移动通讯技术手段,其主要通过采用施工同频复用技术来提高其通讯频率,虽然此种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移动通讯系统的通讯容量,但仍然有着易受外界环境干扰的弊端,从而降低其通讯效率、影响其无线基站的运行效果。对此,通讯企业可积极与网络优化部门取得联系,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科学选取频点,以此消除外界干扰对无线通信基站的不良影响。

三、结语

无线通信基站作为无线通讯得以正常进行的关键所在,其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好坏与否不仅与基站工程建设质量的高低有着直接的联系,施工上应加强组织方案、技术方案、进度、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后期维护等方面。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充分重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等,就一定能不断提升基站工程的建设质量,进而确保无线通讯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陶春花,朱伟健.浅析无线基站蓄电池恒温柜方案[J].通讯世界,2013,(16):24-25.

[2]王士磊.无线通信基站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6):201-202.

[3]朱振南.试论无线基站的集约化建设办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8):4149-4150.

作者:林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子白板交互式美术教育论文下一篇:赛课结合理念的智能建筑论文


Fatal error: Call to a member function setFuzzy() on a non-object in /www/wwwroot/99xueshu.com/e/data/tmp/dt_temptext1.php on line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