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冉庄地道战有感

2022-08-23

第一篇:参观冉庄地道战有感

参观冉庄地道战有感

5月民进××市委组织全体会员和积极分子到抗日战争革命根据地——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学习,深入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学习教育活动。大家先后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陈列馆、冉庄抗日军事指挥所,并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到地道感受当年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据陈列馆讲解员介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八路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人,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共产党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兴高采烈,学习了党的历史,重温了党的光荣传统,过了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

这是我第一次来冉庄地道战,这次活动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我们正开展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就是要求我们年轻会员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代革命家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动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年轻会员应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体要做到三个“始终坚持”:

一、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这是学习的根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规定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制度发展的方向,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始终坚持这条发展道路,是本会长期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形成的最基本、最广泛、最深刻的共识,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共同任务。

1 中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中国的国情和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优势在于:既能实现广泛的民主参与,集中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智慧,促进执政党和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又能实现集中统一,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求;既能避免一党执政缺乏监督的弊端,又可避免多党纷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混乱和社会不安定团结。

二、始终坚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学习的关键。

要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自觉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建言献策、分忧解难。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始终不渝地与共产党同心同德、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生活幸福的长期斗争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向世人昭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找到了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找到了一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正确道路。

2 实践充分证明,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把广大人民团结起来,使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实现共同利益、共同事业、共同理想和中国更美好的未来,同心同德地共同奋斗。

三、始终坚持弘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这是学习的重点。

学习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新形势、新阶段的全新事业,我们要将老一代民进领导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坚持爱国主义、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参政为民、坚持发挥特色、坚持与时俱进的五项准则,以及民主、团结、创新、奉献四种精神这些宝贵财富继承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还要不断从工作和实践中赋予优良传统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新的时代精神,使民进的优良传统得以创新和发展。努力将民进建成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参政党队伍,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通过参观学习,我感到新时代新形势要求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要以实实在在地行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强大和进步增砖添瓦。

第二篇:参观冉庄地道战后的感想

2010年11月18日上午8点整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党群工作部的领导组织全院09级第二批积极分子代表到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的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学习。

说起地道战,人们常把它与中国人民的团结和智慧联系起来。小时候,我曾接触过许多包括《地道战》在内讲述抗日时期故事的电影,使我惊诧于中国人民的伟大。我也曾来到河北省清苑县的冉庄地道战遗址,亲身领略地道战的奇妙。今天再次来到地道战,我感受颇多。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路途,我们从城市到了农村,来到了这片红色的土地。纪念馆周围非常清净,四周没有特别的建筑,唯有纪念馆显得庄严和威武。进入展览室,旅途的疲惫全无,我们立刻被抗日时期的图片和实物所吸引,迫切地想结合着讲解,了解几十年前发生的一切。简洁的展览和简短的介绍囊括了在这片土地上英勇抗争的事迹。

我们先后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陈列馆、冉庄村公所、冉庄抗日军事指挥所和星罗棋布的掩体工事,并在讲解员的引领下,下到地道感受当年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据陈列馆讲解员介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八路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人,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共产党给予了高度评价。使我深刻认识到,正是依靠人民的支持,我们党的事业才获得了不断胜利前进的基础。现在的冉庄,地道和与

革命相关的建筑都被很好地保护着,这里的人们希望后人们能够铭记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作为一名党员,对于这点我们当然更是责无旁贷。在今天这样的和平年代里我们不用像前辈们那样在前线上英勇杀敌,但作为他们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记住他们为中国所付出的一切,包括鲜血和生命,作为他们的接班人我们有义务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地道中我们排成一条线,跟在讲解员的后边听着讲解员对地道内的各种物品做详细的讲解,我们认真听着每一句话,理解着里边的内容。在地道中我们为了带起大家的气氛,唱起了《地道战》之歌,大家都很开心,在1500米左右的路中我们感受到了地道的气息,感受到了革命的气息。离开地道,我们来到了一个院子里,我们在院子里合影留念,大家在各个地方照相,为这次活动增添了色彩,也使这次活动变得活跃起来。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端正思想,进一步明确入党动机,入党是光荣的,在党的领导下,在党组织的大熔炉里,更好地锻炼成长,时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考验,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奉献自己的一切。通过这次宣誓活动,我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愈加成熟起来,更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也为我成为一名新党员而无比光荣。我将以新的起点,牢记入党宣誓,为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与时俱进,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为党的事业多做贡献

最后我们来到地道战纪念馆前边合影留念,全院六个系的代表在院领导的组织下一起照了集体相,为这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从冉庄回来我深深地感觉到冉庄人民的伟大,河北人民的伟大,中华人民的伟大!冉庄,不仅显示了中华人民的坚强勇敢,更加显示了中华人民的智慧!地道战,它是智慧的结晶,胜利的法宝,为中华大地的独立自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使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而不衰败经磨砺而更强的精神体现。我们要沿着光辉的足迹,继续实行改革开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热爱祖国,热爱和谐,为使中华大地永无战火而奉献青春,奉献我们的力量!

第三篇:游冉庄地道战有感

对于冉庄地道战的“传说”我已经早有耳闻,冉庄地道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处重要战争要地。冉庄地道战是冉庄人民与日寇艰苦卓绝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 我对那里充满了好奇,为什么“区区”的地道就可以吧鬼子吓的魂不守舍?为什么这些地下通道让我们在综合实力不行的情况下去的大胜?为什么~?带着种种疑问,在阳光明媚的周末我早早的乘车来到了享有很高声誉的冉庄地道战。

在去之前我就做了大量的准备,了解了冉庄地道战遗址相关史料。冉庄始建于隋唐,至宋代时,传说杨业之子杨延昭部将在村北河畔荒原筑营戍守,冉庄因此而一度繁荣,初具小镇规模,故冉庄素有唐村宋镇之说。街上两棵老槐树,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冉庄地道战遗址,1956年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8月建冉庄地道战纪念馆,1961年3月4日,被定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8月,被列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1月26日,被共青团中央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1997年6月,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2003年9月,被河北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第一批省级国防教育基地。2005年被列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

一、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2009年11月,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定为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被团省委、省少工委评为河北省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

很快我们就到了冉庄地道战的遗址,我们先后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陈列馆、冉庄村公所、冉庄抗日军事指挥所和星罗棋布的掩体工事,并在讲解员的引领下,下到地道感受当年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满怀着无比好奇的心情,我们走进了冉庄的地道,地道四通八达,我完全不是道哪是哪,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冉庄地道一般宽0.7至0.8米,高约1至1.5米,上距地面2米多 。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顺延东、西、南、北大街挖成4条干线地道,再由干线延伸出20多条支线,直通村外和周边几个村,最后挖成户户相通、村村相通、四通八达、上下呼应,长达16公里的地道网。地道内各种地下设施设计也十分巧妙,共有23种,256处之多,如地下指挥部、储粮室、兵工厂、双层地道等。

离开地道,我们来到了一个院子里,我在院子里合影留念,为这次活动增添了色彩,走进纪念馆,纪念馆布展风格以庄重、朴实、体现特色为重点,以“抗战奇观,地下长城”为主题,以冀中平原地道的形成、发展、完善及在抗日斗争中发挥的特殊作用为主线,以冉庄地道战为重点,向人们展示了冀中地道战波澜壮阔的斗争史,颂扬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展览采用现代设计语言与写实造景相结合的手法,充分展示冉庄地道战的创建、构造特点和战术战法。同时,展厅内珍藏着宝贵的革命文物500多件,并充实了大量的照片、图表、雕塑、绘画创作 。

在游走中我不时地想起,“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地道战》歌曲,唱出了抗日军民奋勇杀敌的坚强决心,唱出了我们时刻铭记历史的责任,一时豪气冲天。我深深地感觉到冉庄人民的伟大,中华人民的伟大!冉庄,是中华人民的坚强勇敢,团结一致的缩影。彰显了了中华人民的智慧!地道战,它是智慧的结晶,胜利的法宝,为中华大地的独立自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使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而不衰败经磨砺而更强的精神体现。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伟大的贡献,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革命精神。作为大学生的我,认识到想要为中华民族的做出贡献,就要时刻的努力拼搏。热爱祖国,热爱和谐,为了中华辉煌的明天而奉献青春,奉献我们的力量!

第四篇:游白洋淀、冉庄地道战有感

我们首先到达白洋淀的文化苑参观了雁翎队纪念馆、小兵张嘎展览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亲身体验了白洋淀地区人民独特的生产和生活习俗。

雁翎队纪念馆馆名由曾率部驰骋冀中战场的开国上将吕正操时亲笔题写,其时吕正操将军已99岁高龄。馆内展示了全面抗战的爆发与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侵华日军在白洋淀的暴行、雁翎队与水上游击战、端岗楼拔据点、惩处汉奸为民除害、喜迎抗日战争的胜利、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雁翎精神等18个抗日爱国主题,生动再现了闻名中外的白洋淀雁翎队。随着“雁翎队”英雄事迹的传颂和以白洋淀军民抗日为题材的小说《新儿女英雄传》、《荷花淀》、电影《小兵张嘎》的发行和放映,白洋淀已驰名中外。

小兵张嘎展览馆,展现了以赵波同志为原型,为核心的一系列白洋淀人民抗击日伪的英雄事迹,栩栩如生的塑像仿佛把我们拉回到硝烟弥漫的白洋淀,没有革命先烈抛撒热血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美丽、富饶的白洋淀。

下午,我们来到了冉庄地道战进行参观,通过实物教材和文献记录,使我们充分了解到地道战精神:

它是一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灭绝人性的残酷扫荡,清苑人民没有被强敌屈服,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以顽强的毅力,以无坚不摧的勇气,擦干眼泪,挺直脊梁,前赴后继,英勇抗击,保卫了自己的家园,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它是一种机智灵活、勇于挑战、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在敌强我弱又是在开阔平原作战的极为不利形势下,没有盲目应对、固守陈规、更没有束手无策、无所适从,而是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把握自身优势,由地上转为地下,由明转暗,避实就虚,机动作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体现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英雄气概,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

它是一种干群一致、协同奋战、合力攻坚的团结精神。坚持依靠和发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用保家卫国的共同目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群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全民皆兵、全民参战,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使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此次活动使大家对白洋淀人民和冉庄人民的抗日英雄事迹和不屈的精神有了感性认识,倍加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提高了大家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大家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

2011-4-18

第五篇:冉庄地道战遗址简介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抗击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冉庄地道战是冉庄人民与日寇艰苦卓绝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

冉庄地道一般宽0.7至0.8米,高约1至1.5米,上距地面2米多。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顺沿东、西、南、北大街挖成4条干线地道,再由干线延伸出20多条支线,直通村外和周边几个村,最后挖成户户相连、村村相通、四通八达、上下呼应,长达16公里的地道网。

在斗争实践中,冉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艰苦的劳动,把地道网建设得十分完备。地道分为作战用的军用地道和供群众隐蔽用的民用地道。地道内有指挥部、休息室、储粮室,设有路牌和油灯,还有地下兵工厂、翻眼、陷井等多处秘密设施。同时,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特征,在墙壁、地面、井壁、牲口槽、炕面、锅台、衣柜等不易发现处,巧妙的构筑地道口,并加以伪装,使敌人难以发现。为了便于监视、射击敌人,还利用高房、地面等有利的地形地貌,构筑工事多处,并与地道相通。同时,在街道、路口遍布地雷,将引线引入地道。这样,冉庄地上地下各种工事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个立体火力网,成为一座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

冉庄始建于隋唐,至宋代时,传说杨业之子杨延昭部将在村北河畔荒原筑营戍守,冉庄因此而一度繁荣,初具小镇规模,故冉庄素有唐村宋镇之说。街上两棵老槐树,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抗战时期,冉庄人民饱尝了日寇的血腥屠杀,经受了血与火考验的冉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暴,奋起抗日,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野战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余名,其中较大的战役5次,荣获了“地道战模范村”的光荣称号。

冉庄地道战遗址保护区20万平方米,现仍保留着上世纪

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风貌。地下保留着当年的地道3000米,展厅内珍藏着宝贵的革命文物500多件。

许多影视片如《地道战》、《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刘关张传奇》、《擎天柱》、《模范边区晋察冀》、《平原诗篇》、《滹沱河风云》等都曾在此拍摄。尤其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河北省委宣传部、北京洋溢视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地道战》于2009年在冉庄地道战遗址内取景拍摄并于近期在全国热播,对于展示清苑形象、提高冉庄知名度,弘扬地道战精神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每年来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的游客都达到60万以上人次。其中,学生及企事业单位以集体参观形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占参观总量的60%,并先后有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等80多所大中专院校成为纪念馆的共建单位,将纪念馆定为定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由于冉庄地道战遗址特有的教育资源,冉庄地道战纪念馆

1959年建馆,遗址于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被共青团中央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3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省军区确定为首批省级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被全国国防办命名为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被共青团河北省委、河北省少工委命名为河北省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同时又被评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

一、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村官考试知识点整理下一篇:采购员转正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