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生哲学的内涵

2022-12-05

第一篇:庄子人生哲学的内涵

庄子的人生哲学

——读《庄子》有感

庄子是个非凡的思想家——他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富有浪漫诗情、生命体验和批判头脑的诗人哲学家,他妙解生死、漫画人生的旷达与幽默,让一代代的中国人倾心。

庄子的人生哲学,不是一种救世学说,而是一种拯救人心,寻求个人解脱的学说。在庄子看来,“事之变,命之行”自有其客观必然性,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庄子不信上帝,不信鬼神,也不寄希望于明主圣主,不相信“英雄创造历史”,他唯一崇拜的就是哲人。哲人,在晚周时代被称为“士”,即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手里拿着通向真理殿堂的钥匙,然而它不能决定社会的价值取向。这一点庄子看得很清楚,他不仅看清了自己的时代,而且也看清了身后几千年的时代。所以,庄子未曾赋予“圣人”,“至人”以重大的历史使命。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庄子·人间世》庄子奢望这种解脱也仅限于从天刑中解脱。他对社会的看法是悲观的,甚至是敌视的。这是对现实的否定,对过去的眷恋,也是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庄子认为,自从有亲疏、贵贱、富贵、穷达的差别以来,人性就被扭曲了,所以他眷恋上古时代,向往未来“至仁”、“至贵”、“至富”、“至愿”的大同社会。无论对奴隶主的统治,还是对地主阶级的统治,他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好感。如果说他的思想不自觉地打上了阶级的印记,那也只能是士阶级的关于社会理想的印记。

庄子这样的“士”是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知识是他们唯一固定的资本。春秋战国时期,专门从事精神建筑的士阶层已经彻底从统治层分离出来,丧失了对物质财富的所有权。这种分离使得士阶层具有了独立的品格,但也被投进了心物二元分裂的深渊。士阶层有独立的品格,却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以致于不得不依附于物质贵族求生存。他们自视极高,却又不能像君主那样一言定天下,所以又不免有一种失落感。庄子对社会的态度,便是既轻蔑又失望,他的人生哲学所反应的,已是丧失了物质领地而拥有文化的士君子的心态。他的人生哲学的终极目的,也正是士阶层在乱世中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求生存的哲学。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历史的兴衰荣辱不决定于知识分子的存在,圣人可以营运而成。如果生不逢时,不幸遇上“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的乱世,就只能求生存。但庄子傲睨权贵,悻直有余而游刃不足,这便决定了他“非遭时”而被当权者冷落,只有去做避世君子。

庄子的入世思想同他寻求个人解脱的人生哲学是相一致的,这与凭借“士”的身份沽名钓誉之徒不同。的确,庄子对政治心灰意冷,也厌恶官场上的众生相。《庄子·列御寇》载:“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栖牛乎?在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为统治者做“内圣”,而无“外圣”,是救不了人世间的。其实,隐士也不可能与社会完全隔绝,只要有人烟的地方,就没有所谓“世外桃源”,庄子也不可能离开社会谈纯粹的个人解脱。庄子避世,是避官场,不是避人。《山木》载,庄子曰:“且吾闻诸天子曰:‘入其俗,从其令。’”可见,庄子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味。《人间世》云:“法言曰:‘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迁令劝成殆事,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从俗”。“乐其俗,安其居。”道家圣人不过身在世俗,游心天地罢了。

《人间世》又云:“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二,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庄子不反对“爱亲”、“事君”,但认为应该顺情行事,不受个人喜怒哀乐驱使。从俗是“顺物”的社会表现,正像“顺物”是不得意的一样,从俗也是不得已的事。像惠施那样为人臣子,便只好从俗,顺从君臣之义。如果你不愿这么做,那就只有“喻牛辞相”,去做一个普通百姓。但无论从俗还是避世,庄周都劝众人不要有所作为。“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在乱世中能求全生,尽天年,已经可以满足。如果你梦想拯救社会,则外受人间刑戮,内受“遁天之刑”,永远得不到“悬解”。

而所谓“俗”,本身就包含着进化。《应帝王》云:“有虞氏不及泰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仁、义、知、教、德、商,这些都“俗”,把这些俗一一剥去,剩下的便是“天鬻”,那也只不过是上古社会的“俗”。齐古今的庄子自己不免厚古薄今,违悖了他不遗是非的宗旨。倒是他的血肉之躯,不得不与物俱化,在晚周俗世中做一个从俗的俗人。他也未尝不想脱俗,但真要脱俗,须先超越自我。个人最高意义上的解脱,离不开“使物自喜”、“无害私”的社会环境,个人这样去做了,影响的只是自家一人,别人偏偏要把他的意志强加给你,你又怎么能逍遥?所以你超越了自己也难以求生。

从庄子的避世、从俗到明正之治,我们可以看出庄子政治学说的深刻矛盾。避世是庄子个人遭遇所使然,他自己也未尝过得如鱼那般的“从容自得”;从俗是现实所使然,子亲之情、君主之义直到现在也没打破,庄子当然也不可能大破;明王之治是理想所使然,这个理想直到现在也没实现,庄周当然也无法实现。他相信避世是快乐的,又承认从俗是迫不得已,心里却怀着对人人平等的上古社会的眷恋和对“无害私”、“使物自喜”的未来社会的憧憬。

庄子的人生哲学,使我懂得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己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读过此书,让我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码,得到了力量的源泉,伴随了身心的成长,满足了心与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也使我认识到于己于人,无论处在何种岗位上,环境只是一种需要我去顺应的外在世界,而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并让自己尽力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那也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成功。

机械一班

车晓龙

第二篇:浅析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实意义

(胡丹丹

201321011622)

摘要: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出发点,而“道”则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根基。庄子哲学是直指人生,关注生命的哲学。追求心灵的绝对自由和理想的人格,则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基本理论方向和价值回归。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道 现实意义

对人生问题的意义,庄子有着独特的思考,他的豁达、超脱一直被后人借鉴和效仿,但却从未有人能够超越。尽管诞生于两千多年前,但在当今社会,庄子的人生哲学依然会给人们教诲和启发,为人们解决自身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在查阅资料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试从以下几方面浅析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实意义。

一、从“道”中悟出的智慧

庄子本人极赋浪漫主义气息又具有批判精神,他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超越生命困境,达到个体的自由,向世人展示着他从容自然,豁达超越的人生态度。庄子人生哲学中的智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天人合一

在庄子那里,人生中的烦恼和痛苦都可以被道点化,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庄子认为一个经验主体只有通过体道或道同而为一的方式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人生问题,才能使人生具有终极意义。”①一个人真正掌握了道,所有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因为道无形,无声,无穷尽;道生天地万物,无所不包,无所不容。道,意味着对生死的超越、豁达的人生态度还有保持独立自我人格的人生境界。正如庄子所说“道无始终,物有生死„„”

在孔子那里,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还是是“敬鬼神,知天命”,而庄子却认为人与世界是容为一体的,没有隔阂,宇宙万物之间没有界限。庄子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②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告诉人们只有视万物与自身为一体,对人和万物抱有一种大同情之心,才能走出一条真正的康庄大道。

(二)无己、无功、无名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③,至人,神人和圣人是庄子哲学里三种理想人格的塑造。无己的意思是“丧我”,只有如此才能解决精神与自身形体的关系,这样的人才不会自私;无功,才能处理好人与他人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韩林合.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7:79. ③<<逍遥游>>

1 因为热衷功名,势必与别人发生冲突;无名,不贪图名利,才能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三)外化内不化

所谓外化内不化,就是人可以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但内心却是保持不变的。庄子是在提倡外在一定要很通达。外化就是说人要顺应外在,把外在的一切做到最朴素。顺应外在,就是要懂得如何为人处世。庄子认为外在处世中,最难做的是说话。所以我们在说话时,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绝不夸大其辞,也不乱传闲话。除了这些,庄子告诉我们一个人必须要靠心智的聪明,要能看清外在的很多东西。所谓内不化,就是存在于人骨子里的东西是不能变的。无论外界怎么变化,人都要坚持自己的主心骨,不能人云亦云。

二、摆脱桎梏,追求精神自由

庄子是逍遥哲学的开创者,而他的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就是逍遥。他既是一个的文学家,又是一个追求自由、回归自然的哲学家。“庄子认为人生有中有四种限制,分别是时间、空间、生死和义利。”①

(一)超越空间的限制

他的代表作《逍遥游》一文开篇就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超越空间的生物,我们当然知道这种生物是不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哪里有“不知其几千里大的鸟”。可是庄子却展他的想象,超越空间的限制,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种生物。逍遥游的核心就在于破除世间的种种桎梏,不为物役,超脱一切困境从而获得完整、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二)超越生死的限制

对于一个平常人来说突破生死是很难的事情, 但是庄子能够淡然处之。也正是由于庄子深刻的体会出了“道”中的到了,才会有他那样从容的面对生死。“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其踞,鼓盆而歌”②,生与死从他人的绝对,到庄子那里就变成了相对,像昼夜交替、四季变换一样自然。

(三)超越义利的限制

面对义与利,庄子从容的选择了前者。他“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干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最终他隐于南华山,写出了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南华经》。“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 ,庄子认为与其这样,倒不如寻找一片净土去守护自己内心的宁静。庄子向来重视人内心的平静和愉悦,不慕富贵的虚名,他认为荣华富贵往往会让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在他看来,名和利,都不是生命真正的目的。

①②傅佩荣.庄子心得[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1. <<庄子·至乐>>

2

三、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物欲横流,人心躁动。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们需要回归传统,找寻精神上的出路。庄子的人生哲学对当今人们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是帮助人们走出困境的良药。

(一)正确对待欲望

和儒家思想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道家注重避世,提倡清静无为,顺应自然。那一个人怎样才能做到不受外界事物诱惑,保持内心的宁静呢?古语云:“知足者常乐。”在庄子看来,就是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欲望。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人的内心就会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状态;如果过分满足内心的欲望,就会滋生贪婪,威胁到他人的发展甚至是社会的稳定。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不能祈求一个人的人格有多么高尚,多么的无私奉献,他只要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就好。例如,企业经营的目的虽然是为了利润,但是企业不能任由自己的野心膨胀,用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来谋取利益而不顾自己的长远利益;对于为官者者来说,正确对待欲望就显得更为重要。“权利一旦滥用,就会滋生腐败”,如果当官者的欲望无限膨胀,最后受伤的肯定是百姓。如果现在的为官者都能从庄子那里学习哪怕一点点智慧,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有那么的贪官污吏了。

(二)塑造理想的人格

庄子所塑造、构想的人格是对其所生活现实的回应、批判和超越。 在社会的经济、政治结构发生着的剧烈变化的今天,个体自我往往湮灭在物欲中,失去独立的人格和自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之风正在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庄子的这种自我批判的精神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对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有着重要的启示,在社会中个体必须保持自我批判精神,追求一种超越世俗、名利、自我的逍遥境界。

庄子所塑造的一系列理想人物及其赋予的理想人格,都具有“至人、神人、圣人”这种超越的品格。他所主张的超越品格的意义在于,当我们在追求实效,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始终不要忘了我们作为人自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不要忘了人的本性中所具有的超越品格。否则,个体就会成为纯粹追求物欲的畸形人,人的发展就会受到异化的限制。人是可以超越空间、时间的限制,甚至是生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今天,庄子所塑造的人格中追求人与万物的和谐正是人的全面及和谐发展的基础。

(三)寻找幸福的真谛

老庄的思想教人顺应自然,以淡泊宁静的心态去对待世间万事,保持宽容和谐的人生态度,学会“张弛有度、劳逸结合”,这样就能够适应社会繁忙的工作 3 和快节奏的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以退为进、克己谦让,有利于谐调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使人消除自大自负心理,远离纷繁事物中无谓的争斗。用“齐物”的胸怀去对待世事,达到不为外在情境所烦扰的心境,树立洒脱宽容的人生态度,达到心灵上的逍遥自在,从而找到人生真正的幸福。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拥有乐观、豁达、潇洒的人生态度,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坚守自己独立的人格,是庄子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我们也只有将庄子的人生哲学智慧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才能达到“无路可走,卒归于有路可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郁建兴,王新华.论庄子的人生哲学[J].浙江大学学报1994. 4.张玉安.庄子人生哲学的现代意味[J]辽宁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5.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

第三篇:庄子的人生观浅析

(0202011019 思想政治教育 肖遥)

摘要:庄子生活在春秋战国大变革时代,,他以其渊博的学识和包罗万象的知识积累,他在幽居清寒的生活中体悟自然,感受生命,并将这些体验寄寓于他创作的优美而富于哲理的寓言中,作品里,不仅使得与他同时代的人们,也使得千万代后人在淘沥庄子思想的过程中,获得了人生的启迪。庄子及其哲学思想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影响深远,本文将透过庄子的学说和寓言故事,从生死观、价值观、婚恋观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庄子的人生观。 关键词:庄子;生死;价值;婚恋

庄子,名周,字子休。是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在唐元年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

一、庄子的生死观——生不足喜,死不足悲

庄子一生过的并不如意,非常贫苦。有时候不得不去借米,总是粗布麻衣,但他自己却是怡然自得,他看开了一切,将一切之物都置于身外。又或者说,即便是他自己这个人,他也从未看重过。

庄子妻子死时,他两腿伸直坐在地上,鼓盆而歌。闻讯而来的的施惠不禁说:“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过分,不近人情了吗?”庄子却答曰:“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于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生者,假借也;假借他而成为生命的东西,不过是尘垢。死生犹如昼夜交替,故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死生都是一气所化,人情不了解此理,故有悲乐之心生。即明其中道理,以理化情,有什么不堪忍受的呢?况且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庄子的思想,是跨过了怎样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呢,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呢?

死亡历来是为人所不能接受的。统一六国的秦始皇,晚年也是为了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而荒废朝政,追求永生。汉武大帝刘彻,对中国的历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晚年,同样为了长生不老药而炼丹药。从古至今,可以说,想要永生的人数之不尽。不用说那些名人,就是平常老百姓,都是害怕死亡的。但是,庄子却说出了“死生,命也”。死去的是他的妻子,是他的伴侣。可以说,这种痛比自己死亡还要痛苦,可是,他却能淡泊一切。他说:“她本来就没有生,也没有形,没有丝毫的踪影。忽然就有了生命,有了形,此刻他又死去了,就像春晓秋冬,日月星辰,随时在变幻罢了。她正在酣睡,我却嚎啕大哭,我想不通,所以不哭了。” 庄子认为,生命只不过是人的一种存在形式罢了,即使没有了生命,人也只是换成其他形式存在着。因此,生不足喜,死不足悲。在面对死亡时,应当抱着坦然的心态。

二、庄子的价值观——逍遥游

《庄子·逍遥游》说,人之所以在世而为世所局限,是因为人处于与他人、他物的对待关系中,并且人把在与他人、他物的对待关系中的“己”执定为己我。人一旦有己,有待,则无法摆脱有限性而求得逍遥游。庄子认为形成人生苦恼和不自由的根本在于“有待”和“有己”。所谓有待就是指人的某种愿望和要求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这些条件往往成为对人们自由的束缚。

《秋水》篇中记载,楚王让两个大夫去找庄子,请他管理政事,即担任宰相。可是庄子却说,听说楚有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被恭在庙堂之上祭祀,你们若是龟,是愿意被祭祀,被尊崇,还是愿意做一只在泥里爬的活乌龟呢?来人就说,愿意做一只在泥里爬的乌龟。于是庄子就说,那你们走吧,因为我也愿意做一只在爬在泥里的活龟。

《至乐》篇中,庄子又写了一个寓言故事,说他遇到一个骷髅,问骷髅:“你怎么这么可怜,究竟是怎样到了这个地步。”夜里骷髅给他托梦说:“我虽然死了,但是上无君管,下不管臣,没有四时辛劳,自由自在,即使当上了天子也没有我快乐。”庄子不信,就试探着问:“我可以让你复活成人,你可愿意?”骷髅皱着眉头说:“我怎么可能放弃我的这种快乐去遭受人间的辛苦呢”。很多人觉得这篇文章庄子在批判社会的黑暗,实际上间接的体现着庄子的价值观。

在现实的种种绳索的捆绑下,人是无法保持绝对的精神自由。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是庄子的人生价值。庄子认为人生的真正快乐不在于高官厚禄,锦衣玉食,而在于抱朴守真,回归自然,这样活着心才不会受累。

三、婚恋观——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中有篇记载“泉涸,鱼相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段话一直被后人所称颂。相濡以沫,向来是赞扬在困境中不离不弃的人们,夫妻间更是如此,所谓“糟糠之妻不能忘”正是此意。但庄子却说出了“相忘于江湖”的话语。泉水干涸了,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吹吹腮上的水泡,相互泼残存的泉水,这种情形固然感人,但是还不如在江湖之中畅游,忘记对方的存在,这边是庄子的婚恋观,也是追求自由思想的体现。

运用到婚姻中,既然两个人在一起会受很多苦,不如相忘于江湖,给对方自由,庄子也确实这样做了。他一直休书休掉了妻子,让妻子改嫁,改嫁后,妻子过的很幸福。这种舍弃自己的精神,让人敬佩。要有怎样的胸襟,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反观当代人的婚恋观,多少痴男怨女。前段时间在网络上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一则新闻,某地富二代追求女生不成,泼硫酸致对方毁容。恋爱本来应是两情相悦之事,奈何现在的青年人从小养尊处优,唯我独大,没有经历过挫折教育。对待感情,完全没得了理解、包容和牺牲。感情被物化,男方要求女方貌美如花,女方则要求男方有车有房,精神上的和谐被完全忽视。仿佛在当代人的世俗眼里,感情是可以折算成物质的。恋爱就如同小孩子的玩具,或者喜新厌旧,或者得不到你,就要毁灭你,殊不知,爱情是要建立在理解包容和牺牲的基础之上。心智尚未发育健全,却因为体内一点荷尔蒙激素的作用,张口恋爱,闭口失恋,实乃幼稚可笑。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恋人之间固然需要相濡以沫,但不合适的情感,与其误人误己,不如就此别过,相忘于江湖,何必苦苦纠缠呢。能够忘记,能够放弃,也是一种幸福。

从庄子的学说和寓言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对待生与死、名利事业和情感的坦然和不愿被拘束的精神。在庄子看来,死,固然是极大的哀恸,不过在哀恸的背后还有对生的执着和企望。而人一旦被外物扭曲,变成一具行尸走肉,则连这一层的执着和企望也没有了,因而也就更加可悲。而名利金钱、高官厚禄这些身外之物,固然是残害人命,扼杀人性的,但人为的精神枷锁更能戕害人的心灵。因此,庄子过着隐居隐居的生活,这种生活使得他避开了都市人群的喧嚣、连绵不息的战火和世人对名利地位无休止的追逐,同时也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奋笔著书,将自己的心得写成文章,阐发逍遥无为的主旨和自由纯洁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孙通海:庄子[M].中华书局,2007年3月版 [2] 方勇:庄子[M].中华书局,2010年6月版

[3] 傅佩荣:解读庄子[M].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7月版 [4] 王先谦、 方勇:庄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6月版 [5] 童书业:庄子思想研究[J].中国学术杂志电子出版社,1995年版 [6] 皮朝纲:庄子美学思想管窥[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980年, 第4期.

第四篇:《庄子·逍遥游》追求的人生境界

摘要:《逍遥游》作为《庄子》的开篇,列内七篇之首,是贯穿全书的总纲,也是连接所有哲学问题的主线,意味深远。它既是《庄子》的逻辑起点,也是《庄子》的逻辑终点。庄子把现实生活中的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在他看来,追求功名利禄,就不会有无忧无虑的生活,辩乎荣是人的枷锁。至人无己、神人无功无为、圣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便有了真正的逍遥、绝对的自由。

关键字:庄子 逍遥游 自由

一、庄子的“逍遥”

“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诗经·郑风》己有“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此外,《楚辞》、《离骚》、《礼记》等都提到过“逍遥”一词,这些所谓“逍遥”都是安然自得之意,且多与形体之怅然徘徊相关。但是《庄子》中的“逍遥”不拘泥于形体之逍遥飘摇,而主要是喻心态之逍遥自得。《逍遥游》表现的是庄子所向往的一种人生境界。 从本篇内在主线看,庄子借助一组组寓言,层层推进,重重否定,最后导出了一个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人生境界。庄子的《逍遥游》要说明的是“人”怎样才能逍遥,目的落在“人”上。举大鹏和小鸟是为了说明“人”的,所以庄子在例举了大鹏、小鸟的“小大之辨”后转向了“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能征一国”的“人”,庄子例举的这些人或热衷功名,为君所召,高登显位,得意忘形,以为

天下莫不如己,却正如鸠之流,自得于蓬篙之间而已,这恰是不能逍遥之根,宋荣子虽不为外物所动,不汲汲于个人功名,但他窃笑他人,自以为是,却仍有内外荣辱之分,还不能“物我两忘”超脱净尽,所以“犹有未树”未立逍遥之基,列子能乘风遨游,不汲汲求福,但若不御风则寸步难行,充其量与大鹏同列,所以“犹有所待”未得逍遥之妙,接着便引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一语,强调“无所待”。紧接着说“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更确切一点说,这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在这里,庄子强调的是“至人无己”。所谓“至人”,就是道德修养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的人,“无己”是这种至高无上的“至人”所达到的境界。反过来说,没有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不能说是“至人”。“无己”就是忘记自己。这就是说,人要达到逍遥,必须达到忘记自己的境界,不达到这种境界,就不能排除“物”的干扰,为物所累,就不能逍遥。庄子所讲的“逍遥”是一种绝对的自由,而不是相对的自由。

二、逍遥游对人生的启示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文章开头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之画卷,描绘了不畏艰难险阻、执著于自己之追求、展翅翱翔之大鹏形象,而与之形成对比之是安于现状、没有追求之蜩与学鸠。“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九万里而南为?’”对于学鸠之嘲讽,庄子斥

责曰:“之二虫又何知!”,并提出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观点,并以形象之例子加以论述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并由此得出结论:此小大之辩也。由此可见庄子对鲲鹏生活态度之肯和对蜩与学鸠生活态度之否定,可见庄子积极之人生态度。人生追求之目标是不同的。人生不能没有追求,没有追求之人生是可悲之。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以风为喻,强调了积累对成功之重要性。 庄子不仅是一个浪漫之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清醒之现实主义者。他高举着理想主义大旗,引导人们在人生之道路上积极拼搏、努力探索、实现人生之最大价值。同时他还告诫我们要重视积累,为实现人生之跨越打下基础。

庄子把人生之最高境界描绘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那是一种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没有功利目之、心中无我之崇高境界。只有如此,才能潜心学习,为人生之腾飞打下厚实之基础,才能不畏险阻,翱翔于九万里之蓝天,才能战胜自我,不被荣誉所累,才能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以热爱作为奋斗之动力。

像鸿鹄那样,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注重积累,不为荣誉所困,潜心治学,方可达到真正的逍遥,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与逍遥。

三、“逍遥”的人生境界

从庄子思想出发,如果达到“逍遥”的人生境界,必然具有去掉世俗杂念的过程。庄子的人生境界无物无我,达此境界需要通过“心斋”“坐忘”等层层内在的精神超越完成。这个境界只存在于精神世界中,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达此境界的至人、神人、圣人,是超越世俗的。

1、“逍遥游”是心灵之游。

心灵之游就是心神贯注于某一境地。在《庄子》中,“游”与“心”经常连用,如“吾游心于物之初”(《田子方》),“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养中,至矣。”(《人间世》)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庄子的“游”是心灵、精神的漫游,即庄子所谓的“游心”,不仅可以游于形骸之内,还可以游于形骸之外;既可以将外部物质世界内化到心灵深处,也能将内部心灵世界外化到世俗社会之间,整个世界幻化为任精神自由往来于其中的逍遥之境。“游”是“心”与“道”的契合,是主体与客体的交融。“游心”集中体现了人在现实生活中深层的心理和潜意识活动,是心灵自由的最高体现。

2、“逍遥游”是飘渺之游。

由于“逍遥游”是心灵的漫游,是个体内在的精神活动,因而决定了“逍遥游”是飘渺之游,而不是现实之游。从《庄子》书中,可以看到所游之处都是虚无飘渺的,带有虚幻、玄妙的特征。如“以游逍遥之虚”(《天运》),“上于造物者游”(《天下》)等。在《山木》中提到的“建德之国”,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从学理的角度来讲只能算是一种理论构想,是人为设想的理想社会。在西方也有不少理论

家和实践家构想过雷同的理想社会。至于“至人”、“神人”、“真人”等,更是远离人间社会,不可能真实存在的。“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逍遥游》)“逍遥游”是心灵之游,又是幻化虚无的过程,决定了“游”离不开想象。故而,以想象为特征的“逍遥游”,自然的通向了幻境、理想的殿堂。

3、“逍遥游”是自然之游。

庄子之道乃自然之道,由此决定了作为“体道”、“闻道”的“逍遥游”必须是自然之游。老子和庄子都没有讲“自由”一词,但是多次提到“自然”。他们的“自然”就包含着自由的涵义。庄子使用“自然”来反衬“人为”,如“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应帝王》),“无为而才自然矣”(《田子方》)。自然的境界就是无为的境界,无为就是“顺物自然”,即是“逍遥游”的虚无境界。

四、总结

《逍遥游》的主旨是人应该摆脱一切功名利禄权势的束缚,在精神上达到一个超然物外、悠游无为、绝对自由的境界。庄子借《逍遥游》为人们开辟了一个自由空灵超拔高远的天地。他不但表现出了高屋建瓴的洒脱与豪迈,同时也寄寓了他对社会人生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对历史和现实未来的冷峻思考,蕴涵了深刻的哲理——对社会人生的理性分析和深切关照,表达了对社会人生最深刻的体验和觉悟,对荣辱、毁誉的选择,对尊严、理性的追求。“逍遥游”是庄子哲学的总纲,是庄子对人生的理想的追求,对精神自由的祈向,是精神从主观形体

和客体现实环境中的提炼。《逍遥游》体现了庄子智慧的思维方式,他将老子的哲学之“道”转变为审美之“道”,在庄子那里,身体的解脱与心的希冀是以人向着天地本体——对道的体悟与认同为目标的,这也是庄子追求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庄子正宗》,马恒军 著,华夏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2、《庄子的思想世界》,杨国荣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3、《逍遥之祖:<庄子>与中国文化》,白本松、王利锁 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4、《虚已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韩林合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第五篇:浅谈庄子哲学及其对现代的启示

中国哲学概论

浅谈庄子哲学及其对现代的启示

王名利

西北民族大学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2级生物技术1班 P122115104 摘要:庄子的哲学蕴含了无尽的智慧,他的自由观、境界论以及自然观等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状态以及我们生存的环境在不断恶化,而庄子的哲学一方面能够让人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另一方面也对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庄子;自由观;境界论;自然观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神,在历史长河的潮起潮落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大家,其中,以春秋战国时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最为突出。儒家,道家,法家,释家,阴阳家等各自宣扬着自己的思想,各自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独占一席。

于丹说:“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二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化身。”[1]那么,“圣人”与“神人”的哲学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孔子,儒家的代表人物,其主张恢复周礼,以礼乐治天下,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认为儒者应该入世,应该以自己的才能辅佐君王治理天下。而庄子,则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认为自然的总要好过于人为的。庄子一生,只做过宋国的漆园吏,几乎一生退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

我想,正是由于孔子、庄子不同的人生观,才造就了其他们不同的思想主张。孔子之入世思想影响了中华民族2000多年,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中华儿女的脑海中可谓根深蒂固。而庄子之崇尚自由的出世思想,也对中华民族造成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一、 庄子哲学——庄子的自由观

遍观整部庄子,自由境界无疑是庄子的最高追求。而庄子所认为的最大的自由则是“逍遥游”。

那么,究竟什么是逍遥呢?“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2]王先谦分疏庄子这句话:“无所待而游于无穷,方是《逍遥游》一篇纲要”[3],此

1

中国哲学概论

语可谓知言,然犹有未尽处。这句话是理解庄子逍遥的关钥,其中“游无穷”三字最为吃紧。通观庄子所论,只有将逍遥理解为“游无穷”方密契庄子本怀。[4]

《逍遥游》开篇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齐谐》中记载说:“当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时,一扇动翅膀激起的水花就达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而起,飞往九万里的高空。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北海的。”鹏鸟虽能飞上九万里的高空,但必须借助于海风,故其仍有所待,还不是完全的自由。“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真正的自由是突破一切外在的桎梏,达到真正心灵上的自由。

二、 庄子哲学——庄子的境界论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的思想,然而庄子的“道”又不同于老子的“道”。

老子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5]即老子认为宇宙中有四种伟大的存在:道、天、地、人。在这“四大”之中,“道”居首位,因为它是天地之本和万物之母,理所当然地处于最高地位。但天、地、万物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环境,而老子讲的“四大”却没有将万物包含在内。

而庄子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6]的博大胸怀继续弘扬者“天人平等”的思想,且庄子又指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庄子·秋水》)[6],意思就是说在道的立场来看,万物之间平等齐一,并没有长短、贵贱之分。可见庄子的“天人平等”的思想已经上升到了“万物一齐”。

是啊,既然天、地、万物同为“道”所生,那么三者理应平等,理应无贵贱,无长短。仅强调天人平等,而将万物排除在外,未免太狭窄了些。

三、 庄子哲学——庄子的自然观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而庄子作为老子思想的传承者,更是将这一思想发扬到了极致。庄子认为,大自然本身就是美的,它一直都是自在自为的存在和发展。《庄子·逍遥游》中惠子对庄子说:“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雍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回答说:“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之侧,逍遥

2

中国哲学概论

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惠子从实用出发,认为樗树“大而无用”,而庄子则认为樗树存在的意义不在于对匠人的有用,无用才是它的真正意义,也才是其大用。很显然,惠子对于"树#存在的意义的认识是建立在是否有用的基础之上,执著于物是否有用的功利观点,是将物的意义工具化,这样人们难以在物中获得美感和真正的享受。庄子则摆脱了世俗功利思想,把大树的意义还原于它自身,认为大树合于自然和本性的生长就是美的。以此为例说明庄子对物的爱,不在其有用,而在于物的本性美。

的确,当自然之美没有被人类破坏的时候,人就能享受这种美丽的自然,这种精神的享受大概就是庄子“道法自然”的核心吧!

四、 庄子哲学对于当代的启示

当今社会,一方面,人看上去自由自在,实为离真正的自由越来越远。人们越来越被外物所束缚,逃脱不了各种各样法则的桎梏,由此也导致了人们的身心疲惫。而庄子哲学就是治愈这一“病症”的良药,庄子的自由观能够让你在车水马龙的大都市中找到心灵的自由天空。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以及人们的物质生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环境的破坏。故而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而在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就早已提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思想。

《庄子·知北游》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认为天地人之间的“和”是相当重要的,“和”一方面是指宇宙自然本身的圆融,是宇宙间多样性存在物的和谐统一关系的体现。另一方面是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同时还蕴含了人的生态和生命基质的平衡与调和。庄子从“和”出发构建了自己的生态道德观。庄子在他构建“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至德之世”中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平等观。[7]

地球的资源日渐短缺,我们生存的环境不断恶化,作为拥有高智商的人类着实不能再被经济发展的“恶魔”摆布了,是时候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了。庄子自然哲学观中“万物齐一”、“道法自然”等的生态发展观所表现的生态智慧,不仅体现了庄子自然哲学观的生态中心主义的认识思想,而且对于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了挽救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弘扬庄子哲学,践行科学发展观势在必行。

3

中国哲学概论

参考文献:

[1] 于丹:《庄子》心得[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2] 《庄子·逍遥游》,载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3] 王先谦:《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4] 李耀南.“游无穷”: 有限人生的无限自由——庄子的逍遥观[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2,26(05):31-36 [5] (春秋)李聃著;范永胜译注《老子》[M].安徽:黄山书社,2006年版. [6] 方勇,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 [7] 齐冬莲.论庄子自然哲学观中的生态美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1):120-123

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组织生活会交流发言下一篇:自治区党委八届八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