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的临床评价

2022-09-1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61.8%[1],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对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次研究特选取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在该院治疗的60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别给予患者单一的甲钴胺、α-硫辛酸和甲钴胺以及前列地尔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不良反应,以探讨 α-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指导意见。 现整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在该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被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所有患者均符合入组标准,经患者同意,将这60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此次研究的病例中。

采取数字随机抽签法对这60 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各有30 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值为14:16,年龄60~79 岁,平均年龄为(68.17±5.32)岁,患病时间长达1~11 年,平均(5.83±2.21)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值为15:15,年龄62~78 岁,平均年龄为(68.21±5.63)岁,患病时间长达1~10 年,平均(5.79±2.34)年。

对照组和观察组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参照1999 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患者出现糖尿病症状; 任意时间的血糖超过11.1 mmol/L;空腹血糖值超过7.0 mmol/L。 如患者满足以上3 条中的任意2 条,即可被确诊为糖尿病[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1具有明确的糖尿病史;2确诊为糖尿病后出现神经病变;3出现典型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4温度感觉异常,尼龙丝检查过程中足部感觉出现障碍,振动感觉出现异常,踝反射消失,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具备以上任意2 项及2 项以上者,即可被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的患者;2成年人;3近3 个月未服用降糖药物或影响神经系统的患者;4配合研究,积极性较好者[3]。

排除标准:1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急性感染患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患者,脑血管疾病患者,颈腰椎病变患者;2药敏试验不合格者;3临床资料欠缺者;4治疗依从性不高者。

1.4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进行饮食控制、运动锻炼。 对照组的30 例患者采用甲钴胺进行治疗, 肌肉注射, 1 次/ d ,0 . 5 mg/次。 观察组的30 例患者采用 α-硫辛酸、 甲钴胺、前列地尔进行联合治疗,甲钴胺使用方法同对照组;α-硫辛酸静脉滴注,将600 mg硫辛酸加入至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100 m L中,1 次/d,滴注速度控制在50 mg/min以内;前列地尔静脉滴注,将20 ug前列地尔加入至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100 m L中,1次/d。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进行监测,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即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神经反射和痛觉均基本恢复,肌电图显示患者的神经传导基本恢复正常;有效,即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神经反射和痛觉均有所恢复,肌电图显示患者的神经传导有所改善;无效,即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神经反射和痛觉无好转,肌电图显示患者的神经传导仍存在明显异常,甚至出现恶化。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方法

在SPSS 17.0 软件中录入数据,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表示为百分比(%),进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进行t检验。 以P<0.05 表示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得到有效的改善(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 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仅有1 例患者出现轻微头痛,无需处理即自行缓解。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5],目前,临床上尚未明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临床学者普遍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患者机体内的血糖长期处于过高状态、 机体内糖代谢发生紊乱、微循环出现障碍、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血管损伤、免疫功能减弱有关[6], 因此, 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是通过改善机体内微循环,纠正紊乱的糖代谢,修复神经纤维,从而达到有效缓解神经病变、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的效果[7]。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甲钴胺是一种由维生素B12衍生而来的物质,能够促进神经细胞中的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促进髓鞘有效成分的合成,使神经纤维得到有效修复,同时,甲钴胺还能使神经递质增多,恢复神经突触的传递,是较为常用的抗神经病变药物[8],但甲钴胺无法解除神经细胞的血氧供应不足状况[9]。 前列地尔是一种常用的血管扩张剂,能够刺激环磷酸腺苷的活性,促进生命信息的传递,使神经细胞抗缺氧缺血的能力有效增强,从而有效改善微循环,增加神经细胞的血氧供应[10]。α-硫辛酸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具有双重溶性,能够深入至患者机体细胞内中,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效果[11],α-硫辛酸与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神经细胞的氧供,促进神经传导速度的提高[12]。

该次研究为探讨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特选取60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说明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的疗效较单一用药更加显著。尽管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得到有效的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改善幅度更加显著(P<0.05),说明三种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和神经传导速度。另外,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在加用大剂量的甲钴胺后,并不会诱发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 α-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α-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数字随机抽签法对这6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各有30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采用甲钴胺进行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采用α-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进行联合治疗。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进行监测,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得到有效的改善(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α-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α-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让历史教学在生活教育中鲜活起来下一篇:循环经济模式下公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