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研究

2022-09-13

科技革命正在改变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 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 导致了国家间、地区间和企业间竞争方式的改变。一个地区能否持续发展, 关键在于能否驾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 推动本地区进行持续创新。可以说技术创新已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重庆市是一个传统产业占有相当大比重的重化工业城市, 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和区域间的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经济竞争,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是摆在重庆市政府面前的极为重要的战略选择。正确揭示重庆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特征, 从而制定合理的区域经济及科技政策, 其意义甚为重要。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推进重庆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持续动力。

首先, 本文以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理论作为研究分析的理论基础, 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出发, 对重庆市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分析发现: (1) 重庆市技术创新投入能力需要加强。在创新经费支撑方面主要表现为R&D经费内部支出总量尽管近年来有所增加, 但总体数量还是偏低。2006年我市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例仅为1.06%。政府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的数额在科技经费筹集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 企业资金仍然是科技经费的主要来源。技术消化吸收费用也没有大的变化。在创新人才投入方面, 科技人员数、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总数均增幅不大, 创新人才投入严重不足, 只有试验与发展人员当时全量在2004年以后有了一个相对较大的提升。此外, 技术人才结构失衡, 学科带头人少; (2) 重庆市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有待提高。在创新基础设施方面, 科技情报机构和文献机构数量少, 截止到2006年, 我市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数仅有12个。在创新机构参与方面, 由于创新政策不健全、不完善, 创新政策环境不宽松, 加上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不多,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 难以激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创新欲望, 2006年重庆市参与技术创新的高等学校数量为28所, 大中型工业企业数为493个, 高校与企业参与创新力度仍然不够; (3) 重庆市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不足。在科技产出方面, 专利授权数相比专利申请受理数增长缓慢, 两者差距有加大的趋势。在创新产品产出方面, 本市技术引进合同金额严重不足。另外, 新产品的增量也不大。在经济发展水平发面, 国民生产总值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并没有被地方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而拉动, 国民生产总值水平低。

在对重庆市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构建一套科学、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重庆市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分析, 并与上海、广东、湖北、四川四省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1) 重庆市技术创新能力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 重庆市技术创新正呈现稳步发展的有利局面。 (2) 重庆市技术创新整体能力较差, 与中国东部、中部及西部部分有代表的省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3) 与中国东部、中部及西部部分有代表的省市相比, 重庆市在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支撑方面差距较大, 但在产出能力上与其他省市的差距已经明显缩小, 说明重庆市在未来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中, 在良好的技术创新支撑环境下, 注重技术创新投入的增加和投入结构的改善, 那么其在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上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其次, 本文以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为基础, 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部分先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 通过ADF检验来考察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序列的平稳性;在各序列都是同阶单整的基础上, 对他们进行协整检验, 证明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考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上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 我们发现: (1)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间确实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 而且技术创新的产出因素专利申请授权量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动因, 这一点与学术界其它研究结果相同; (2) 科研经费支出, 科技财政拨款和研发人员都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这与我们的理论预期不相符。主要是由于物质经费的投入由于中间环节的复杂, 不确定性较多以及投入数量有限, 所以不能对经济快速增长起作用;而对研发人员来说, 他们的劳动成果要转化成促进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因可能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力资本的作用。因此, 我国的技术创新的物质投入和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本投入效果不明显; (3) 经济增长能导致科研经费支出和研发人员数量的增长。因此,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为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中国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物质投入和人力资本的投入。要加强对物质投入的管理, 使之快速有效地作用于技术创新, 要增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努力提高人力资本的工作绩效, 此外要加强对专利的申请和保护力度; (4) 注意各因素的综合协调发展, 调动一切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技术创新因素, 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后, 本文构建了能够反映地区差异的技术创新—经济增长面板模型, 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 (1)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间确实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 而且技术创新的产出因素专利申请授权量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动因。 (2) 与理论预期相同, 专利授权量的增长率和研发人员的增长率与反应经济增长的劳动产出比的增长率正相关。研发支出和地方财政拨款的增长率则与经济增长负相关, 这说明物质经费的支出小于技术创新的回报。 (3) 当对各地投入相同多的技术创新资源时, 东北地区, 北部沿海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 南部沿海地区, 黄河中游地区, 长江中游地区的技术创新所创造的劳动产出比的增长率分别高于重庆地区52%, 56%, 68%, 46%, 19%, 18%。并且前四个地区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第五个地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后两个地区不显著。在大西南和大西北地区, 同样的技术创新投入, 带来的劳动产出比的增长率很小, 明显低于重庆地区, 而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最后, 本文根据上述实证结果, 结合重庆在技术创新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 提出提升重庆技术创新能力, 增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对策建议。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政府培育管理;其二要注重知识产权的开发、保护建设;其三是加大财税扶持力度, 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其四是加强中介服务平台和科技创新虚拟基地建设;其五是健全人才引进、激励机制, 培养多层次的创新人才;其六是开展更广泛的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

摘要:本文首先以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 在对重庆市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构建了一套科学、适用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对重庆市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并与上海﹑广东﹑湖北、四川四省市进行比较分析。其次, 在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与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构了建能够反映地区差异的技术创新—经济增长面板模型, 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 本文根据上述实证结果, 结合重庆在技术创新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 提出提升重庆技术创新能力, 增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主成分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

参考文献

[1] A.Alm.Environmental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2 (26) .

[2] R.Baptista.Geographical Clusters and Innovation Diffusion.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1 (66) :31-46.

[3] R.Capella.Spati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Hitech Milieux:Learning Versus Cellective Learning progresses.Regional Studies.1999 (33) :353-365.

[4] 白波.区域技术创新过程的探讨.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 (13) :31-34.

[5] 毕克新, 孙金花, 张铁柱, 冯英浚.基于模糊积分的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 (2) :40-46.

[6] 陈光, 王永杰.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论纲——兼论中国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 (21) :71-74.

[7] 陈宏愚.关于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及其配置分析的理性思考.中国科技论坛.2003 (9) :36-39.

[8] 陈健, 何国祥.区域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 (3) :78-82.

[9] 邓寿鹏.技术创新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0] 丁焕峰.论区域创新系统.科研管理.2001 (11) :1-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有破产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措施下一篇:新媒体电子商务环境下房地产销售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