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征文活动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系列征文活动范文

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之“征文赛”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争当潇湘党员模范”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了纪念和庆祝党的伟大生日,弘扬主旋律,激励我院学生党员进一步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奋发进取,在广大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中彰显凝聚力,现就组织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征文比赛活动具体事项安排如下:

一、 活动主题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争当潇湘党员模范”

二、活动目的

引导我院学生党员重温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光辉历程,歌颂党的伟大成就,充分展示我院党建工作的崭新面貌以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展现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发展的良好风貌。

三、活动意义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全面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弘扬党的丰功伟绩,引导广大党员了解党、热爱党、拥护党;激励广大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员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永葆先进性。

四、活动主办单位:潇湘学院学生工作党支部

活动承办单位:潇湘学院学生党支部第二支部

五、活动参赛人员:潇湘学院全体学生党员,学生

六、参赛报名时间:2011年5月11日至15日

七、参赛时间:2011年5月20日至22日期间(具体时间再行通知)

八、参赛地点:第五教学楼2-

3九、比赛形式与要求:现场书写,比赛时间为两个小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十、作品要求:

⑴作品诗歌、散文均可。诗歌作品行线不超过80行,古体、现代体均可。散文不超过1500字。

⑵作品内容包含歌颂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回顾建党90周年以来的辉煌成就;鼓舞广大学生党员加强自身政治理论修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广大学生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⑶作品要能够起到体现党的先进性,宣传党的光荣传统,号召广大学生自主学习党的知识,了解党的发展历程,努力提高自己,不断向党组织靠拢。

⑷作品要紧扣主题,思想健康,立意新颖,语言流畅;若作品为诗歌形式,除以上要求外还应易于传诵。

⑸作品必须是原创,不得剽窃使用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则立即取消评选资格。

十、奖项设置(奖品以及荣誉证书)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优胜奖(5名)

十一、评委:

初审:宣传部

复审:柏兴坤、姚健、刘婷、各党支部书记

十二、活动具体事项:

1. 前期准备:

⑴赛场布置:提前占好教室,安排好各支部位置,比赛时坐在规定的

位置(由谢婧、首润文负责);

⑵请老师为参赛文章进行评定(由肖闯负责);

⑶活动宣传(由陈威、邱迪负责);

⑷比赛所用统一纸张的领购(由张文负责);

2. 活动流程:

(1)比赛当天提前半小时安排参赛人员进入教室,找到自己支部所在位置,对号入座;

(2)比赛开始,由杜瑶、伍敏负责分发比赛专用纸张,期间比赛纪律等由规定人员负责;

(3)时间结束,没有写完的参赛人员也一律要求停笔,交卷,安排具体人员负责收好比赛作品。

3. 评奖流程:

(1)由宣传部进行初选,选拔80份优秀作品;

(2)对初选中较好的文章送由各支部书记评阅;

(3)最后由柏兴坤部长、姚健书记、刘婷老师评出等级。

4. 评奖结束后,安排具体人员整理统计获奖情况,并写好这次活动的总结。

十三、经费预算:

1.

2.

制作宣传海报; 购买奖品。

第二篇:学院记者节系列活动“年华”主题征文

大赛方案

为庆祝中国第十六个记者节,增强xx大学师生对记者节的认识,开阔知识视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表达对新闻工作者节日的祝福和崇高敬意,由我校党委宣传部主办,学生传媒中心承办的“xx大学第八届记者节系列活动”将于11月8日拉开帷幕。

为配合记者节活动开展,为《xx大学报·学生版》和新浪“xx大学官方微博”征集优秀稿件,现面向xx大学全体师生发起“年华”征文大赛。

未来,有着无数个不可预知的可能。

只要怀抱憧憬,永恒就不会消逝;

只要相信可能,心灵就不会彷徨。

在色彩斑斓的不断变化中,静静的感受心灵最深处时光交替的模样;

在某个纤细的片刻间,写下你的纤纤心思,让心找到归宿,品味年华中的喜乐哀伤……

一、

征稿主题:年华

二、

投稿地址:

1、邮箱:xx;

2、xx社办公室:二教A区六楼

三、

征稿时间:即日起——XX年11月11日

四、

征稿对象:xx大学全体师生

五、

结果公示:XX年11月14日

六、

稿件要求:

1、投稿作品必须出自原创,不得抄袭;

2、体裁不限: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评论、论文、游记等均可;

3、字数要求:1000字以上,诗歌不少于20行;

4、来稿请注明姓名(笔名)、学院专业及联系方式;

5、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

七、

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

奖金:100元+荣誉证书;

二等奖2名

奖金:80元+荣誉证书;

三等奖3名

奖金:50元+荣誉证书;

优秀奖若干

荣誉证书。

八、

备注:优秀作者将于11月15日受邀参加xx大学第八届记者节闭幕式并被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其优秀作品将选登在由校党委宣传部主办、xx社承办的《xx大学报·学生版》。

主办:xx大学党委宣传部

承办:xx大学xx社

XX年11月1日

第三篇:“我的家乡在美丽河北”系列征文活动征文一等奖名单(20篇)

胡向明 唐山人的回家路 接轨幸福 牵引希望

张峻源 那一口面花的味道

王 月 “蜀州道”变“亲民路”我和世界只是这一条路的距离

王 健 归乡的路

赵志勇 赶年集

张复利 守岁之夜——故乡记忆里的年俗

封新河 水之韵?梨之味

杨国良 “井”的变迁

张昆明 家乡涉县的大变迁

王秀丽 古城新韵

郭文岭 一个村庄的英雄气

赵明欣 巾帼党员挺起富民强乡“脊梁”

赵 芳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刘永丽 井陉之和谐知音

王金保 谁还记得西沙坨

苏倩岚 和谐的音符,是那文明的脉动

陈丽辉 爱上这座城

王 超 古冶,一个奇特的地方

赵志勇 铁扬的乡愁

李俊英 我以笔墨报吾乡

征文二等奖(40篇)

刘 锋 通往家乡的路

刘 然 回家的路,在„„

樊卫东 山乡路边

靳国新 冀南路赋

李 琳 回家的路

牛兰学 抬望粮语画音

赵志勇 母亲喜爱的三个公园

郝华娅 塔冢的变迁

张福生 我家锅灶及其他

屠 森 唐山南湖,化腐朽为神奇

张万年 乡韵:老人--鼓--老鼓手

殷建光 我和树哥写村史

纪双明 母亲的年

李学彦 年味

杨晓鹏 涉县闹鼓拳

赵慧杰 我眼中的创新时代老农民

李 翠 从俏夕阳到广场舞,舞动着健康舞动着美

苏倩岚 点亮文化名片,扮靓幸福山城

任河松 河北有个马祠堂

赵富山 腊月里的一股暖流

史新慧 过年摊奴脑子

郎 琦 美丽家乡,魅力唐山 王敏莉 动人的小五台

高明智 大学生村官高明智的“创业梦”

高永维 火火的秧歌扭起来

孙 丰 搏击风浪向蓝天

张 威 与爱同行的城市

柳景馨 山美 水美 人更美

王福利 秋园人未老

李国强 雨润邢州湖

常书侦 篱笆墙上的乡愁

元庆彦 梦想在四匹缯上开花

程建国 人在宣化

张 晶 家乡的山水美如画

张俊伟 乡味?乡情

赵文燕 梦里故乡

王德峰 梨乡水城仲夏夜

张 羽 互助自救建家园 大爱无疆暖人心

张军霞 孝老敬亲李恒英

张 欢 思蝉鸣,忆瓜香

征文三等奖(60篇)

胡敏强 回乡路的变迁

元庆彦 回乡的路

李 鹏 李杜路的变迁

陈海宾 缘路浓情

国鑫元 五年回家路,四旬父母心

张魁兴 家乡的路

张建义 大汤河上的桥

张绍臣 故乡的路

曹彦斌 彭城老街的文化味儿

史新慧 燎星

张沙沙 乡村文化人家

张浩洪 想起村南的小河沟

苏倩岚 美丽乡村里品味年的“味道”

尹 川 年味儿

刘华威 家乡的精神文化生活

樊新旺 情洒太行山水间

王敏莉 让梦想成为传奇

李 琳 家乡的创业人

刘 朴 美丽山村苇子峪

房 静 家乡的山水美如画

苏晓辉 我的家乡—遵化市石门镇

钱雁华 那一抹乡愁

孔雪靖 创业路上展英姿

艾立起 家乡的餐桌“文化”

王 乔 花甲老人热心肠 文艺活动领头羊

李俊英 翠荫深处有俺家

赵同胜 一挂鞭炮的年味记忆

张建义 春节之前说年味

韩云武 回家过年

蔡永庆 回家过年解放乡愁

杨璟晶 山里人

张福生 奔跑的农福缘

刘 伶 我爱我的家乡 霍龙飞

宁川颉 走进遵化最美乡村—山里各庄

张春景 寻找蘸着麦香的味道

赵欣雨 婚礼在农村

颜征华 身残志坚勤创业 常怀感恩助他人

李腾飞 甘于奉献 无怨无悔

曹荣芳 家乡的和谐音符

张艳军 小村情怀

李金梅 人人争当“和谐音符”

闫雪萍 我的平泉,我的家

王福利 追寻,等候

姚良建 美丽的乡愁

杨佐琪 慈母企盼团圆年 孩儿忠孝难两全

赵同胜 两点一线看两边

孙建军 观念一变”霉”变”美”

郝思文 “电亮”:回乡创业新天地

李艳君 稼穑的定义

黄晓杰 德艺双馨的老阿姨

张俊伟 荷塘荷韵荷花香

张鸿飞 还乡,还乡

樊新旺 童年的炊烟

宋红霞 家乡的变迁在我眼中

杜春阳 勇于担当 筑梦平泉

卢龙龙 聆听家乡的乐曲

魏亚妹 难忘那乡愁

吕海峰 从伸手要钱到主动帮忙

第四篇:民族精神代代传系列征文

伸出你的双手,还人间一片温暖

作者:五6班樊舒颖

只要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

当你给别人某种帮助,你的精神才能变得丰富。

无论是朋友或是生人遭到了危险,我们都要大胆地承担下来,尽力帮助人家,根本不考虑自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题记

故事一

林浩是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学习成绩很好,一直是班上的班长。在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小林浩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往教学楼外转移,还未及跑出,便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此时,身为班长的他在下面组织同学们唱歌,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自救成功,他爬出了废墟。但此时,小林浩的班上还有几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9岁的小林浩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惊慌的逃离,而是又镇定的返回了废墟,将压在他旁边的两名同学救了出来,交给了校长,在救援的过程中,小林浩的头部和上身有多数受伤,但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和镇定。当被记者问到为什么去救人时,林浩平静地说:“因为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你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

这只是汶川大地震中精彩救人的一幕,在小林浩身上那股舍己救人、临危不惧的精神让我由衷的敬佩,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几千年来

一直流传,生生不息。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炎黄的子孙,更让我为同龄人感到骄傲。林浩,一个和我一样大的孩子,支撑起全班同学“一定要活下去”的信念。老师经常教育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的亲人,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要学习那些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好行为,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需要我们伸出双手来帮助他;在别人有危险的时候,需要我们挺身而出。是的,在四川大地震时,我们的解放军叔叔做到了,他们日夜奋战,抢救那些埋在废墟下的人们;我们的老师们做到了,他们为了解决自己班上的学生,牺牲了宝贵的生命;我们的同龄人林浩也做到了,他想办法鼓励同学坚强乐观,帮助同学树立信心,等待救援,他伸出自己的双手,在废墟底下救出了两位同学……

故事二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广东佛山南海广佛五金城,天空渐暗,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两岁的小女孩悦悦刚从幼儿园回来,妈妈收衣服去了,小悦悦像往常一样一个人在家门口的巷子里玩耍着。厄运突然降临了,一辆迎面驶来的面包车猛然加速,将小悦悦撞倒卷到车底,右侧车轮从悦悦的面部碾过。痛苦的小悦悦已经无力大声呼喊妈妈,更无力挣扎着爬起来。一个目击者从她瘦弱的身边走过,看都没看一眼,又有两名路人走过,同样冷眼漠视。这时一辆小型货车开了过来,司机好像没有看到无助的小悦悦,再次从她身上碾压过去,此时小悦悦已经一动不动。接着七分钟里有10多位路人从她身边走过,每个人只是看了看,没有人伸出援手,哪怕是打个电话求助。生死关头,一位身材矮小的捡破烂的阿婆发现

了小悦悦,她立刻放下手里的麻袋,试图扶起小悦悦,但悦悦已经瘫痪,她只好向四周呼救,可是没有人站出来,她把小悦悦从路中间挪到路边上。这个时候,小悦悦的妈妈惊慌失措地跑过来,抱起小悦悦疯一般地冲向医院。可惜,在10月21日的午夜12点32分,小悦悦与人间告别。

这是前些天发生在广东佛山真实的一幕,这一幕让人痛彻心扉,心灵受到巨大的冲击。这几天,我的脑袋里一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问号,心情也犹如大海上的波浪翻卷,冲刷着记忆的贝壳。看到小悦悦的命运,我不禁想问:我们中国人究竟是怎么了?那么小的孩子倒在血泊里,多么需要有双手伸出来,帮助她呀!在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小孩子都能伸出自己的双手,尽自己微小的力量帮助废墟底下受伤的同学,可是,让我气愤的是小悦悦等来的却只有冷漠的眼神!现在,带着悲哀和无助离开人间的小悦悦一定是去了天堂,她一定化成了一个美丽的影子。也许她的幼小的心灵里会充满着对人间的疑问和不满;也许她会质问那些见死不救、冷眼旁观的叔叔和阿姨;也许她会对最后见到的陈贤妹阿婆说一声:谢谢!是你让我知道了人间还有一点点的温暖。好人一定会有好报……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文明的传统,有着“一方有难,八方来援”的优良古训,在当今道德缺失的年代,我们作为小学生——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在这里呼吁:叔叔阿姨们,哥哥姐姐们,请停下您的脚步,伸出您的双手,还给人间一片温暖,一片真情吧!要知道,只要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当你给别人某种帮助,你的精神才能变得丰富起来。

(此文获得龙华街道征文比赛 等奖)

第五篇:珍爱绿色家园,关注森林防火系列征文

振丰小学

六年一班

孟霖浛

请珍惜绿色家园

昨天,我回到儿时的住处,可惜它已不再是我印象中的那个青山环绕,绿野阡陌的“世外桃源”了。如今,那已经成为一个云缠雾绕、工厂林立的大城市。原来红瓦灰墙的小庭院早已无处可寻,取而代之的则是工厂那庞大的制造车间。而我小时候和伙伴们一起玩耍时那片麦田也已经一去不复返。此时伴随着我的是各种机器的嘈杂声,金属之间的碰撞声,高音喇叭的叫喊声震耳欲聋,令我心烦意乱。难道这就是我儿时的乐园吗?我不敢再看,怕我美好的记忆因这一瞥而消失殆尽。

我又继续向前走,“嗖”的一声一辆卡车从我身边疾驰而过,紧随其后的漫天黄沙令人难以睁眼。我一边用手捂着鼻子一边寻着车的方向望去,原来不远处有一座大厦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灰色的圆锥形屋顶、深蓝色的反光玻璃、墨黑色的天线,使得大厦增添了不少气派。但是那玻璃却不大

好——反射的光太足了,刺得人眼睛发烫。

我不得不转过头去,突然发现了我儿时经常去的一家餐馆。“对了,这家餐馆的附近应该有一座山才对呀!”我四下张望着,偶然间我发现,在那座大厦的身后还隐约的可以看见山的一角。原来他们是劈山建房,我不禁有点愤怒了,同时也为那座山感到悲哀。可怜那座山曾经左边有参天绿柏;右边有百花齐放,每天早上登山的人有增无减,那也是我曾经的乐园,可现在……唉!伴随着叹息声,我醒了,窗外依旧挂着青黛色的幕帘——天还没亮呢。我走到窗前,主着窗台,望着外面的万家灯火想了很多很多。

如今城市化以惊人的速度向周边农村推进,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得以改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大批的农民住进了充满乡村特色的乡间别墅,抛弃了祖祖辈辈留下的砖瓦房,房前是自家的小院,屋后是邻家的菜园。这使得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又增加了不少。可是人们往往看到的是正面的,负面的影响很少提到。这可能是不想提的原因吧!可是问题不是不想提就没有的,它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目前大多数农民还是更容易接纳那些新潮的东西,他们认为只

有跟得上大城市人的脚步自己才不会被人们所遗忘。可是由于农村的城市化刚刚起步,许多事情还处在模仿阶段,但是光表面模仿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刨根究底,否则我们很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而且要在模仿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自己的特色,吸引更多的目光。只有被别人发现,潜力才能被挖掘。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沿海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几十年过去了,城市化的影响已经开始向内陆腹地的农村进军。大量新鲜事物的涌入使得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山里的人们十分想看看外面的世界。这就给了那些坏事物进入的机会。刚刚接触外界的人们对什么事情都很好奇,总想尝试尝试:有的人接触到了正面的事物,结果农村原来的那些封建思想和观念得以改变;有的人接触到了负面的事物,结果农村原来那特有的田园景观也变成了荒岭。

朋友们,请珍惜我们那些仅存的几片净土,不要再让它受到任何污染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协会理事名单范文下一篇:心路成长之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