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下影视剧论文

2022-04-25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女性主义下影视剧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以女性主义为主题的影视剧在世界的影视界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百花齐放的各种女性主义电影和剧作一直不遗余力地在挖掘并试图呼吁改变在男权制度下女性的“被凝视”的境况。其中,近年来的一部黑马剧作《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对女性主义的探讨可谓是非常深刻和标新立异的。本文从“凝视”理论的角度出发,揭示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女性主体性的构建。

女性主义下影视剧论文 篇1:

浅谈纽约时报中包含的女性主义

摘要:在当今跨历史跨文化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女性渴望身份上的认同和尊重,于是女性主义即被催生。针对目前女性主义主要根据地所在为西方社会这一现状,考虑到媒体具有引导舆论走向和传播新兴理念的功效,本文选取了作为西方社会代表的美国所具有的深远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媒体《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莫琳·多德的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探讨专栏文章中所透露的女性主义观点以及《纽约时报》对这种观点的态度。

关键词:女性主义;莫琳·多德;《纽约时报》

一、研究背景

当前女性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有壮大之势。伴随着政治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主要为西方国家),女性对自身地位提升的渴求愈发强烈,开始在影视剧、书籍等渠道表现出来,而大众对其的认同也能从这些作品的成功中体现。大众认可度的提升意味着在大众媒体中,女性主义的“出镜率”也得到了提升,我们所熟知的媒体正在扮演传播女性主义这一理念的载体。

相比影视剧,无疑纸质媒体尤其是报纸的传播面更广,信息更真实确切,传播效果更理想。本文选取了在美国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纽约时报》作为代表,来研究和探讨奉行自由主义的国度其大众媒体对于女性主义的看法。

女性主义,归根结底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被划分为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两大类。女性主义宏观理论包括一些对世界和历史加以阐释的宏大叙事,包括被增加了些新理论要点的世界体系理论;女性主义的微观理论包括交换理论、地位期望理论等。从对女性地位的总体看法上看,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女性的地位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最好尺度。女性主义的著作主要有彼森的《女性之城》等七部奠基作品。

二、 研究对象简介

1.《纽约时报》简介

《纽约时报》是在美国纽约出版的报纸,全世界发行,有相当的影响力。它也被戏称为“灰色女士”或简称为“时报”。他是美国高级报纸和严肃刊物的代表,具有良好的公信力,有可靠的新闻来源。它的社论被认为是比较开通的,不过实际上它的社论是由许多不同的作者撰写的,而他们的观点则各不相同。

2. 莫琳·多德简介

莫琳·多德是1999年普利策奖获得者,《纽约时报》最受欢迎的女性专栏作家,以敏锐犀利著称,曾经为《时代周刊》《哈泼时尚》等刊物撰稿。从政治到两性,她对当代社会问题的观察很深刻,令人拍案叫绝。

三、女性主义在美国的现状

当代美国女性主义思潮主要呈现六种分支:

一是自由派女性主义,其思想来源主要是贯穿美国历史、被资产阶级顶礼膜拜的自由主义。它不触动整个制度、基本的传统及父权制,它只是强调女性也可以按照男性社会的框架、规则行事,尽管理论上存在不少漏洞,但它在白领中产阶级女性中影响甚广,而且在实践中为女性争取了许多权益。

二是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其是对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一种反动,它认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妇女受压迫不是由于偏见、无知或个人的故意行为,而是资本主义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的产物。

三是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同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一样,也是由英国女性主义者最先倡导的。美国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同英国的一样,强调父权制与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制度这种二元体系分析,但是理论特色不够鲜明。

四是激进主义女性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践,它主张革命而非改良,在“个人就是政治”的旗号下,致力于“提高觉悟”和“对性别敏感”。它可以说是真正的“美国女性主义者制造”而非男性思想的翻版。

五是第三世界女性主义和黑人女性主义。美国的少数民族妇女对以白人妇女为主的主流女性主义或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提出质疑,甚至认为那是种族主义的资产阶级的观点,不代表她们,并进而根据自己的经历提出各具特色的女性主义。

六是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否定了启蒙时代的思路,它虽然也承认存在着父权制和性别不平等,但不认为有着统一的认同和一成不变的父权制。它也不像其他流派一样提出宏大的、普遍的解放理论,更多地看到差异性,无视普遍性、统一性、一致性。

总体来看,当代美国女性主义思潮丰富,既吸纳了众多的理论思想,又对女权运动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它为社会、政治思想提供了新的角度,并且在实践中为人权的进步、妇女地位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四、作品分析

本文选取最近几个月内莫琳·多德专栏中具有典型性的文章从各个角度来评析,所有文章均曾刊登在《纽约时报》上。

1.显性角度

(1)选材角度。在莫琳·多德的文章中,把同样具有影响力的男性和女性拉出来作比较是很显而易见的。2009年12月5日的专栏中,作者在题为“The Lady and the Tiger”的文章中将美国社交名媛、担任白宫社交秘书职务的Desiree Rogers与美国高尔夫球界泰斗Tiger Woods拿来作比较,在文中对此二人近来突发丑闻后的应对行为极尽讽刺之能事,但是她将一个女性和一个非常杰出的男性放到了平等的位置,尽管是带着批评而非赞扬的态度,但是其将女性和男性放在了同等的高度,突出了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提倡的男女权利上的平等。同样,2009年10月24日的文章标题“The Nuns’ Story”就明确涉及带有特定性的女性群体——修女。作者开门见山地表明了文章所谈论的对象为修女,阅读文章后会发现,作者提出修女在女性主义泛滥的今天仍然是第二等级的群体,她们受到了许多不人道的待遇。“Nuns were second-class citizens then and — 40 years after feminism utterly changed America — they still are. The matter of women as priests is closed, a forbidden topic.”直接点明了女性受压迫的现状,文章全篇抨击父权制下的天主教,为修女们的悲惨遭遇鸣不平。2009年12月17日的专栏文章“Rogue American Woman”则全文围绕美国共和党前副总统候选人萨拉·佩林来展开,在时政这一主题下,把更多的目光投到女性从政人士这一并不壮大的群体上,本质上就是女性主义的体现。

总之,作者在主题的限制下尽可能地将重点投向女性,在写作过程中将女性和男性放置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甚至全篇关注的都是女性。

(2)文章意义建构(用词遣句)。同样回顾2009年12月17日的专栏文章“Rogue American Woman”,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标题上大大的“Woman”,这是一种符号象征,是对男权社会的一种反抗的标示。文中有:“Because she is the lovely avatar of real Americans — ordinary, hard-working, God-fearing, common-sense, good, ordinary, real Americans.”将萨拉·佩林称为“真正美国人的化身”,在含义里就是女性可以用来代表真正美国人,这与电影“Bruce Almighty”中使用黑人演员Morgan Freeman来饰演上帝有异曲同工之妙。12月1日的评论“Who’s Sari Now?”中描述白宫社交秘书Desiree Rogers被邀参加白宫宴会时使用比喻“Instead of standing outside with a clipboard, eyeballing guests as Anne Hathaway did in‘The Devil Wears Prada’”,此处描述了著名的女性主义电影“The Devil Wears Prada”。前面提到的“The Nuns’ Story”一文中有一段:“The church enabled rampant pedophilia, but nuns who live in apartments and do social work with ailing gays? Sacrilegious! The pope can wear Serengeti sunglasses and expensive red loafers, but shorter hems for nuns? Disgraceful!”将教皇等男性的权利和修女的权利作对比,连用Sacrilegious和Disgraceful两个力道很重的形容词加两个感叹号来讽刺男权制社会对修女的压迫。

总之,作者的文章标题切入角度多为女性,对涉及女性角色多用主动句式和褒义词,文章要素则偏向女性这边,作者通过这些表达自己对男权制社会不满的态度以及对女性主义的拥护。

2.隐性角度

(1)女性角色定位(塑造描写)。在2009年9月19日名为“Blue Is the New Black”的专栏文章中,作者说“现代女性越来越不开心,而与此同时男性则越来越感到幸福了”,指出女性在金钱、婚姻、物质方面的看法越来越黑暗。结合前文“Rogue American Woman”和“The Nuns’ Story”,作者通常都将女性放在主动的地位,如果写作对象是某个政治女强人的话,就会突出她的功绩和个人魅力等强势的方面;如果文章关注的是某个女性群体的话,通常这个女性群体会处于弱势地位,且会被拿来与男性群体作比较,再加上作者犀利辛辣的讽刺。因此,作者的目的实际在于凸显一些地位已经得到提升的女性来跟男性抗衡,然后呼吁人们去关注那些地位还没有得到提升、仍然受着男权主义压榨的女性,从而在总体上扩大女性主义的影响力。

(2)文章分类(比重)。《纽约时报》专设专栏版,因此在文章分类方面就不存在其他新闻来分散其吸引力,况且专栏作家为定期写作,受众群可寻找自己喜爱的作家去观看他们的文章,较为固定,传播效果较佳。

五, 结论:

《纽约时报》对于本报专栏作家作品中充斥的女性主义(显性和隐性)持包容态度,对于公众的宣传产生了一定效果。由此,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纽约时报》中包含的女性主义内容和观点并不是从其官方新闻角度出发的,而是通过专栏作家这一方式。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其一,报纸可以顺应当下的潮流,朝着大趋势的方向来引导舆论,吸引一部分女性主义者阅读,叫座又叫好。其二,当今社会仍然是男权当道,有不少男权主义者较为激进,这就避免了将女性主义这一话题明显公开地宣传,如果出了什么问题也可推说“专栏作家言论与本报无关”,既保证了传播效果,又不会被社会上的激进男权主义者所抨击。这样的情况对于莫琳·多德本人和《纽约时报》来讲是个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时光网(www.mytime.com)Unicorn的博客.张立平.当代美国女性主义思潮述评.

[2]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美)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M].巫漪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李丹)

作者:陈 宸

女性主义下影视剧论文 篇2:

了不起的《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摘  要:以女性主义为主题的影视剧在世界的影视界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百花齐放的各种女性主义电影和剧作一直不遗余力地在挖掘并试图呼吁改变在男权制度下女性的“被凝视”的境况。其中,近年来的一部黑马剧作《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对女性主义的探讨可谓是非常深刻和标新立异的。本文从“凝视”理论的角度出发,揭示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女性主体性的构建。

关键词:《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女性主义;凝视理论

作者简介:卢云川(1979.9-),女,汉族,云南姚安县人,硕士,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女性主义”(feminism)一直都是文学作品和影视界追捧的热门主题,直到近几年,热度也不减分毫。毫无意外,“女性主义”成为韦氏词典评出的2017年度词汇。无论是针对特朗普大选的女性大游行(Women’s March),电影《神奇女侠》上映,还是哈维·韦恩斯坦性骚扰事件为导火索的“反性骚扰运动”,都让“女性主义”这个词热度只增不减。在影视界,从早年的《欲望都市》到近两年的《傲骨之战》、《大小谎言》、《使女的故事》、《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致命女人》等女性主义影视剧层出不穷,且口碑不俗。

在近年众多的以女性为主的影视剧中,《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The Marvelous Mrs. Maisel)绝对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美剧。它一口气拿下了第70届美国电视艾美奖最佳剧集、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和最佳编剧5个大奖。单从这些重量级的大奖,就可判断这匹当季的黑马不可小觑;它绝非一个许多观众和影评人眼中的家庭主妇成功转型为单口相声喜剧演员的励志故事。本文从“凝视”(the Gaze)理论的角度剖析这部剧中女性如何从“被凝视”的境遇中跳脱出来,继而激发女性意识的觉醒的過程和意义。

一、“凝视”视角下的女性意识觉醒

米琪·麦瑟尔是生活在20世纪50年代纽约上西区典型的白富美。她出生在一个富裕的中产犹太家庭,父亲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母亲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富家小姐。米琪对自己的人生有着完美的规划:12岁找到适合的发型,13岁宣布要去布林茅尔上大学,20几岁嫁给帅气多金的富二代男友,之后成为一名家庭主妇。她的人生规划也如愿一一实现了,婚后的生活也是完美典范:家有豪宅,丈夫是家族企业高管,儿女成双。米琪作为完美家庭主妇,对自己的身材、容貌的管理也丝毫不松懈。她每天都要测量自己的腰、腿和脚踝的围度;每晚米琪都要等到丈夫睡熟之后悄悄起床卸妆,做面膜保养皮肤,第二天清晨趁丈夫还在熟睡之际起床化妆打扮,然后继续躺回丈夫身边,装作刚刚睡醒的模样,让丈夫每天看到的都是自己完美的面容。从拉康的“凝视”理论来看,此时的米琪的形象和行为是非常符合男权制度下被男性凝视的状态的;同时也呼应了主流商业影视剧从男权意识凝视视角对女性形象进行的塑造。“劳拉·穆尔维借助了拉康关于看( look)、凝视( gaze)作为欲望器官的眼睛的论述,……指出,主流商业电影的影像与叙事的基本构成原则,首先是男人看/女人被看;是建立在男人/女人、看/被看、主动/被动、主体/客体的一系列二项对立式间的叙述与影像序列。”(戴锦华:122,2004)

然而,米琪的完美生活被丈夫的出轨给彻底打破。一天晚上,米琪喝得酩酊大醉,来到丈夫之前经常做脱口秀的小酒馆(米琪丈夫的业余爱好是脱口秀演员,但是却完全没有天赋),醉醺醺地冲上舞台吐槽自己的狗血生活,没想到却意外发现了自己的表演天赋。自此,米琪的舞台生涯拉开了序幕,也象征着主人公女性意识觉醒的开端。

随着米琪职业生涯序幕的拉开,她也和丈夫离了婚。再后来,米琪和前夫出现了复合的迹象。前夫要求米琪做出选择:舞台还是家庭?米琪毅然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舞台。此时,苏醒的女性意识主动第一次尝试脱离男性凝视,对抗夫权,开始建构女性主体。就在米琪表演事业风生水起之时,一个偶然的时机,忽然发现俨然坐在观众席中的父亲!身为大学教授的刻板的传统的父亲自然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女儿在公众场合满口荤段子。看到愤然拂袖而去的父亲,米琪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她努力争取父亲的理解,尽管过程十分艰难。这个时候米琪的自我认知已经逐渐清晰,思想日益成长,虽然遭遇了强大的父权的凝视,也能够清醒地有意识地对抗,最后终于成功挣脱其束缚和制约。

二、女性意识觉醒后性别平权的实现

在米琪努力摆脱了夫权和父权凝视对其的影响和控制之后,影片最有意思、最精彩的、也是和其他女性主义剧作迥然不同的视角出现了。米琪通过母亲的保媒拉纤,结识了一位堪称完美的白马王子:帅气、高大、优秀多金的外科医生,最难得的是这位白马王子十分支持米琪的舞台事业。按照传统的剧情走向,米琪可谓事业爱情双丰收,她的故事也可以用“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迎来大结局。如果剧情就此打住,那这部剧就只是俗套的失意离婚妇女遇到完美先生重新走上人生巅峰的励志故事。幸运的是,此剧给了观众一个惊掉下巴的安排。在米琪克服了事业上的重重困难之后,她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真正意义的巡演。在出发巡演的头一晚,按照男性凝视视角下的女性生活轨迹,此时女主理应和自己的白马王子外科医生告别,诉说离别不舍。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米琪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去跟自己的前夫来了一夜情 。这个剧情安排是让观众大跌眼镜的。观众,不论男女,普遍认为女主就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女人,亲手扼杀了自己美好的爱情。但事实并非如此。此处如果把女主换成一位男性,一切似乎变得合理合情。在大他者也就是社会秩序的凝视下,男性的善恶仿佛都是合乎社会化的符号秩序的,而女性则不然。观众对米琪的这个“惊人”的举动的反应正如有一次她在舞台上说了“怀孕”(pregnant)一词,立马就被酒吧老板和台下观众撵下舞台,而男性喜剧演员则可以口无遮拦。“作为一位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家,劳拉·穆尔维将凝视解构为一种性别权力关系的运作。在经典论文《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中,穆尔维指出,经典好莱坞电影中的性别权力结构在于,在拍摄过程中,摄影机(背后通常是男性摄影师)凝视着女演员;在故事层面,女性不仅永远是等待着被男性拯救的客体。同时,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观众通过认同男主角的行动,进一步认同男主角的目光,借助影片中男性人物的凝视,坦然地占有银幕上的女性,在获得叙事快感的同时也体验到视觉快感。这一摄影机凝视女演员、男性角色凝视女性角色、观众凝视银幕的三重凝视关系,牢牢锁死了画框中女性的可能出路。”(刘昕亭:99,2018)

从这一点来看,观众认为米琪跟外科医生在一起就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此劇的匠心之处就在于剧情的走向完全打破了男性凝视的视角,把女主角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推到了最高点,同时也打破了男性凝视和大他者的凝视对观众的制约,转而把女性放在和男性同等样的地位来叙事。女性主义的核心是追求性别平权,男女平权即要承认男女平等的主体地位,即男女都有展现正义的勇敢和恶魔的力量的机会和可能。《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了不起的地方,也是区别于同时期其他女性主义主题的影视剧作的就是让女主人公在剧中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性别平权。在这一点上,同样获赞无数的同类别题材美剧《大小谎言》和《致命女人》在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性别平权的探讨上远不如《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深刻和彻底。《大小谎言》里,一个恶行不断的家暴男人激起了小镇上数名女性的愤怒最终被这些女性杀死;《致命女人》用平行蒙太奇的拍摄方式叙述了三个出轨丈夫被自己的妻子设计杀死的故事。这两部剧里女主的力量均是被男性所激发的,而反观众多伟大的男性题材的影视剧作,几乎没有哪一位男性的主体建设是由女性激发而完成的。《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里女主米琪虽然一开始女性意识的觉醒也是由丈夫(男性)出轨后才现端倪,但随着故事的发展,女主人物身上的力量、信仰和不屈的精神等是完全自发的,均不是来自男性或者大他者的刺激,最终摆脱了男性凝视的束缚,彻底从男性的从属地位解放,实现了真实的自我意识觉醒,和真正的性别平权。

值得一提的一个细节是,和前夫告别的当晚米琪并没有如以前一样半夜卸妆,凌晨又化妆来保持在丈夫面前的精致面容。这个细节也暗示了女主已经从被男性凝视的视角下走了出来,摆脱了男性的凝视对女性的身体、思想的衡量和制约,脱离了“‘她’只是欲望的能指,欲望的客体”这样的地位(戴锦华:124,2004)。

三、女性意识觉醒带来的能量传递

在夫权和父权制的社会背景之下,人与人之间正负能量的传递几乎是男传女,长传幼的。这一点在众多的影视剧作品中可见一斑。《大小谎言》和《致命女人》如此,惊世骇俗的《使女的故事》亦如此。然而在《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这部戏里,女主的觉醒却带动了大家纷纷地觉醒。米琪的妈妈曾经也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半夜丈夫睡着才卸妆,清晨趁丈夫没醒就起身化妆的精致中产阶级家庭女性。女儿的变化也唤醒了她女性意识的觉醒。她独自一人去到巴黎,租了简陋的公寓,在塞纳河边跳舞、喝酒,怀念她留学的时光。米琪和父亲赶到巴黎力劝母亲回纽约说:“妈妈,我很想念你”,此时母亲的台词是这样的:“我也很想念我自己”。传统的教授父亲在母亲的影响下,竟然戴起了巴黎小帽,在巴黎酒吧里和一群文艺青年畅谈艺术、哲学,回想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左派革命者。这里,能量的传递是倒过来的:女儿的觉醒唤起了母亲的觉醒,母亲的觉醒直接影响了父亲的觉醒。

四、结语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是一部探讨女性意识觉醒的女性主义作品。它成功地跳脱了男性凝视的视角,通过唤起女性意识的觉醒并最终实现女性的性别平权。在这个意义上,《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堪称一部了不起的深刻的女性主义作品。

参考文献:

[1]戴锦华. 电影批评[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昕亭. 齐泽克的凝视理论与电影凝视的重构[J]. 文艺研究,2018,(02):97-107.

作者:卢云川

女性主义下影视剧论文 篇3:

当代女性在“自我书写”和“男性书写”中体现的后女性主义特点

摘要:女性主义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文化派生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翻译介绍到中国,对中国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产生了影响。经过觉醒时期的探索,再进入到后女性主义时代,当代中国女性的形象、地位和自我认知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将主要从当代女性的“自我书写”和如何“男性书写”这些方面做出初步的探索。通过本文的探讨与研究,我们将更清醒地认识到当代女性形象和地位的变化、对话语权的重塑和对男女平等和自身认同的追求。

关键词:后女性主义;“自我书写”;“男性书写”;女性主体意识

女权主义Feminism也被译为女性主义。对于女权主义有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媒体通过着重突出女权主义者、女权主义事件的激进,对女权主义思想内核的误读,对女权主义符号的商业化消费等一系列或显性或隐性的方式,致使读者对女权主义有所误解,从而实现了对女权主义的污名化。但从另一方面来讲,随着渐渐的发展,从女权主义到女性主义,不再是译法的差别和译者的偏向和喜好,而成为一种理论发展的阶段性递进的过程。女权主义是从出现起就强调男女平等,争取选举权、工作权、生存权以及其他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这些权利在社会解放的进程中逐步获得了成功,故而学者们转向了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的目标确立为争取真正的人权,以及由此产生的真实存在权和发展权。女性主义发展有了自己的特色,与19、20世纪的女性解放运动不同,表现在语境不同、理论任务和目标不同、达成的社会效应也不同。

女性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 19 世纪 90 年代的法国。早在 1791 年奥兰普德古热就因争取女性就业权和教育权发表了《女权宣言》,认为“妇女生来就是自由人,和男人有平等的权利”。后传到欧洲和美国,并逐渐流行起来,主张实现男女平等。五四时期传入中国,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封建社会,在农耕经济与儒家思想的双重作用下,女性解放比西方更加举步维艰。由于中国社会变革的独特性,女性主义在中国不同的阶段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女性主义现今在中西方都得到了深刻的理解与践行,虽然在社会、思想、政治方面女性仍旧是得不到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但是我们可以看见女性依然坚持不懈地对自我权利上下而求索着,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

一、从女性主义到后女性主义

后女权主义作为女权主义的特殊形态,产生于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产物,目前对后女性主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学者黄华(2010)认为后女性主义是 20 世纪 60-70年代中第二次女性运动浪潮的产物,当时,“女性主义已死”的言论在西方学术界盛行,打倒女权主义运动在各地开展,西方媒体纷纷宣扬,后女性主义时代已经到来,标志性事件为 1968 年 3 月 8 日精神分析与政治组织成员在巴黎反对女权主义的游行。1968年法国政治与精神分析组织的成立,便作为女性解放运动的文化和智识的中心,这个组织创办了《女性周刊》。以此为契机,逐渐形成了与以往女权主义不同的理论形态,以及与美国女权运动不同的法国女权运动。它认为女性与男性毫无差别,而且每个女性都是独特的。后女性主义的主要观点:1.强调话语权的重要性,致力于重建女性的话语2. 强调女性作为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重构女性主体性;3. 强调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男女平等观,主张与男性展开全面合作,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这样才能实现女性的解放。安东妮特·弗克强调指出这个运动有双重指向,一是平等,二是认同。这种语境下的身份认同必须理解为相对于他者的独特性而非同一性。从现在的生活中我们可以抓取一些与后女性主义相符合的特点。

二、当代女性如何“自我书写”

中国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在其最初阶段在五四时期,主要表現为对男权的反叛,首先是对父权和夫权的反叛。她们纷纷从父亲或丈夫的家庭逃离,“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千涉我的权利”(鲁迅《伤逝》),这成了她们反叛的光荣旗帜。五四的新女性们只能从一个家庭浮现,又在另一个家庭沉没,回归于原来的角色。五四时期的小说大都反映了这一情形。直到三十年代,情况才有所变化。大都市的发展为逃离家庭的新女性提供了新的可能。她们可以拒绝家庭,投身社会,逃避寄生的命运。然而,等待她们的,也无非是成为都一市文化市场橱窗中的高档商品。只有把自己异化为色相市场的商品才能活下去。女性如果不走这条路,那就只有恋爱、结婚,建立新家庭。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由于“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使原本就不是很强烈的性别意识变得更加模糊起来。况且,这一时期的女性连外在形象都在向男性靠拢,更别提女性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了。80年代后期逐渐强劲的个性化社会意识;如同个人开始更多地从“自我”反思和探求存在的价值一样,女性也渐渐脱离50年代至70年代末的“无性别”意识,重新对性别事实变得敏感而关切,并将其付诸叙事实践,写出以思考两性关系为主旨的作品。在新时代的媒体叙事里,自信独立、条件优越的年轻都市女性形象屡见不鲜,她们弃绝了父权对女性气质的规训,在充满欲望的消费话语里重构自我认知。

(一)女性自我形象的建构

女权化的女性形象。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最早一批女性主义艺术家受到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的冲击,开始有意识地、自发地塑造极具女性意识的“自我形象”,一反长久以来被男权社会规定的“女性气质”,将女性形象从柔弱的、细腻的、顺服的、被动的,拉到其反面——强硬的、粗俗的、反叛的、主动的,甚至是“污名化”的。21世纪初,女性形象出现了一个新的类型,即描绘无名的、群体的女性形象。很多作品描绘了社会不同行业中的底层女性形象,包括售楼小姐、下岗工人、饭店老板娘等。这一类女性形象不再囿于女性的个体命运、情感、经验,更关涉着被边缘化的一个“女性群体”。她们在日常生活、社会劳作中的价值向来被正统历史所忽视、遗忘,而为无名者书写历史恰恰是女性主义宏大历史叙事的重要部分。此外,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女艺术家眼中,“性别”早已不构成问题。她们的成长环境比以前拥有更多性别的平等权,因此更加关注性别之外的议题,也随之出现了大量“去性别化”的女性形象。从平时的穿衣打扮来看尤为明显,一部分女性大胆前卫追求中性风,干脆利落的短发甚至是寸头屡见不鲜,球服球鞋板鞋在街上校园更是比比皆是,女性不再想要突出自己的第二性征,反而追求平胸、瘦削的身材,而不是丰乳肥臀。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是新一代年轻人的写照。大量的作品中,这种“去性别化”的女性形象无疑已成为年轻一代女艺术家的明显倾向,她们的兴趣点从“女性”走入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女性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不再依附于男性,更遵从自己的内心,强调女性作为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正是这样的自我意识重构女性主体性。

(二)话语权的重塑

中国的女性书写并不囿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被动性影响,局限于解构,而是结合了本土的话语资源,做出了建构自己的话语的努力,女性不再偏执于一己的立场,而是站在性别立场的角度,提出了伙伴关系的社会组织模式的设想。正是后女性主义所提出的主张强调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男女平等观,主张与男性展开全面合作,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这样才能实现女性的解放。

在传统的叙事模式中,女性形象一般都是在男性视角下建构完成的,一是以男性作为塑造标准的巾帼女英雄,例如花木兰、穆桂英等;二是被物化的女性形象,作为男性玩物和私人财产般的形象。女性主义电影打破了这一局面,其具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征,首先是女性主人公不再被物化,而是“去欲望化”,她们不再是脸谱化的美色形象;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女性主人公的性格与精神世界的变迁成了电影的主线。从近几年的一些影视剧可以看到,从《甄嬛传》到《欢乐颂》再到现在的《三十而已》带有明显的从传统女性主义到后女性主义的转变。这里的女性角色不再是失语者,强调与男性对话语权的争夺,而剧中女性本身就是拥有话语权的主导者,在与男性的关系上也不再是受害者,而是能与男性开展合作的能动者,从他者形象转变为自我形象的建构而实现女性意识的觉醒。

包括一些女导演的崛起,相对于男性导演,这些新兴的女性导演所拍摄的电影中,很多时候都是把女性理解成和男性相对的另一个性别,女性的身份不仅仅局限于“母亲”和“人妻”,更多的是“女人”,有着独立人格能够独当一面的女人。通过银幕上这些女性形象,将女性作为世界一半所体现的价值确立和呈现给世人。这些女性导演通过自己的作品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对女性世界进行深入挖掘以及对女性心理敏锐洞察,从而准确地表达现实中大多数女性的生存状况及精神意识,借助影视手法将现实中女性的内心诉求、心理状况呈现出来,在她们的电影作品中,女性主人公都是处在一个行动主体的位置,始终坚持女性的表达,即使女性表达还不够成熟,但依然能让人看到女性构建主体性的希望。如今年上映的《我的姐姐》一度引发探讨,女导演刻画了集多种社会矛盾于一身的女主人公,展现了对社会问题的关心,对当代女性如何寻找自己的出路提出疑问,对于女性构建自我主体性有一定促进作用,虽然结局有所非议使得女性表达不够成熟,但仍是一部值得我们思考的影片。

三、当代女性对“男性书写”——以耽美小说为例

随着当女性的主体意识茁壮成长,女性的目光就不再仅局限于自我狭小的空间,她们在关照自身生存和命运的同时,真正与男性开始对话,以“他者”的目光审视作为自己对立面的男性群体。女性对男性的审视实际上也是对自我的解剖,她们只有消解了男权意识对她们的禁锢,方可重建女性的自我与话语空间。因此,她们对男性的书写绝非可有可无,而是重塑女性自身的关键所在。

(一)“男色消费”体现出的“女性凝视”

在异性恋视角的文学、影视作品中,女性长期作为“客体”出现。她们被男性角色观察、评论,为了男性你争我抢,并最终归属于男性。而耽美小说大部分作者为女性,小说中是一个由女性影响、塑造、挑选男性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男性成为了客体,女性借此将两性关系的支配权力抓在自己手里,挑战父权文化下的权力结构;通过在作品中将男性客体化,反抗女性被客体化的现实。除此之外,一方面耽美作者会更有意识地塑造势均力敌的恋爱双方,解构传统异性情侣“一强一弱”的形象特征,借此表达女性对平等、独立的社会地位的追求。另一方面,在耽美的世界中,性别、性取向、性别认同都是流动的。许多以往只出现在女性角色身上的特征,会集中在男性角色身上,例如长相清秀、温柔体贴、顾家顾孩子,等等。女性通过耽美,将女性的气质和责任赋予男性,借此质疑传统性别分工,打破传统性别规范。

(二)追求平等的柏拉图式精神恋爱

相比于讲述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耽美小说讲述的是发生在两个男性之间的爱情。喜欢耽美的女性似乎认为这种爱情更接近于纯粹的爱情。一方面,同性爱情的产生本身就不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承载着巨大的社会压力。而主人公们敢于突破世俗的眼光,选择社会的非主流,在她们看来似乎体现了为爱不顾一切的理想主义。另一方面,BG 言情小说再美好,也难以逃脱结婚生子的最终结局。她们认为一切以繁衍为目的的爱恋都不能称为纯粹的爱,而同性之间的爱情远离了这种传统结局,更贴近于精神上的纯粹恋爱。再者,耽美小说里,因为性别相同,所以女孩们认为他们的爱是对等的、独立的,不像 BG 里总是出现女性依附于男性的剧情。耽美爱好者们厌倦了众多打着“大女主”旗号、内核依然傻白甜的电视剧,她们在耽美中寻找她们向往的平等。于是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这种纯粹爱情的女性,把对柏拉图式精神恋爱的向往寄托在了耽美小说之中,企图在耽美中找到一种毫无瑕疵的纯粹爱情。与其说喜爱耽美表达了女性对平等的向往,还不如说耽美为她们创造了一个现实中还未能实现的平等乌托邦。正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平等仍然求而不得,所以女孩们才转而在耽美小说中寻找这种平等。

三、结语

现代女性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得到不断的加强,女性表达自己、追求自我的感受,体现在女性形象方面的转变,在影视剧反面方面强调女性话语权致力于重建女性的话语,在耽美小说中对男性的刻画间接反映出女性追求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男女平等观。女性意识早已觉醒,现代女性的诉求是更深层次的平等与认同,正因为现实中仍未完全实现,女性的转变与自我身份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于东晔.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D].苏州大学,2003.

[2] 孟普芬. 女性凝视以及被女性凝视的男人[D].湖北美术学院,2019.

[3] 李银河.后现代女权主义思潮[J].哲学研究,1996(05):65-71.

[4] Wang, J. (2010). The subculture of BL fiction—the toy for young females to fulfill their emotional needs. Literature Review, 9, 33-34

[5] Xu, Y., & Yang, L. (2013). Forbidden love: Incest, generational conflict, and the erotics of power in Chinese BL fiction. Journal of Graphic Novel and Comics, 4, 30-43.

作者簡介:

姜静懿 1997.5.20 女 汉 四川省绵阳市 硕士在读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300000)英美文化

作者:姜静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图书馆计算机信息论文下一篇:失血性休克妇产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