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实习基地水产养殖论文

2022-04-29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专业实习基地水产养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中探索出的一条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了适应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和“订单式”水产养殖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专业实习基地水产养殖论文 篇1:

科研项目提升欠发达地区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创新实践

摘要 欠发达地区办学条件较差,缺乏实验条件和生产性实习基地,教材内容陈旧,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不高。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科研项目实施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了创新实践。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科研项目;创新实践;培养质量

Key words Underdeveloped areas;Aquaculture technology specialty;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Innovative practice;Cultivation quality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1],高职水产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既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一线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办学资源不足,严重影响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科研项目作为欠发达地区办学资源的有益补充,本身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矛盾。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教师资源短缺,教师担负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高职院校的教师能带研究生的比例偏少,科研项目占据教师的大部分工作时间。笔者从欠发達地区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梳理了科研项目实施和水产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了水产专业的创新实践。

1 欠发达地区科研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欠发达地区科研项目实施存在科研管理制度落后、科研平台尚未建成、信息相对封闭等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人才不足的问题。以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2012年开始,广东省省委组织部启动“扬帆计划”,以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为依托,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主持单位承担2个子项目,竞争性扶持市县重点人才工程和引进创新创业团队。2013年,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协作单位承担院士工作站项目。2014—2018年,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师承担的横纵向科研项目30 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超600万元。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师人数偏少,在承担常规教学任务的同时,实施科研项目,人才短缺的问题凸显。

2 欠发达地区水产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制度安排上,从产生之初,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便先天不足,办学基础十分薄弱;在资源配置上,国家扶持的政策导向及地方政府的投入不足又使这些高职院校处于明显劣势[2]。实践教学体系由实验课、课程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4个环节构成[3],实践教学效果直接反映本专业的教学质量[4]。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在实验、实习条件上先天欠缺,专业教材内容陈旧,导致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不高。

2.1 实验条件不足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需要良好的实验条件。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知识范围广,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实验设备之间缺乏通用性。因此,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需要建立独立、功能明确的实验室。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基础课实验可以与其他专业共享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如化学基础课可以与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专业共享实验室;然而,专业课实验很难与其他专业共享实验室和设备。例如,生物饵料培养技术作为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需要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很难与其他专业共享。

实验条件不足导致课程实验的数量偏少,实验内容不够深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会受到一定影响。

2.2 生产性实习基地建设落后

水产行业需要既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生产性实践教学是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影响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技术能力的掌握。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践教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理论课程的生产性实践部分,最主要的是专业课的生产实践;二是纯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课程的生产性实践涉及多门专业课,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纯实践课程的开展,需要生产性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建设涉及资源的投入和管理等方面,模式在不断摸索中。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建设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常规做法有2种:第1种是自建。具备各方面条件的高职院校,在校内(外)建设一定规模的生产实习基地。第2种是校外合作。与校外的水产企业、养殖户合作,共同建设实习基地。

自建的实习基地,方便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但前期的建设成本很高,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很难有巨额资金投入。

合作建设实习基地,是欠发达地区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常规模式。通常企业方投入多,院校投入少,企业出于利益的考量,对学生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教学的参与、配合意愿不高。欠发达地区学生实习企业通常离学校较远,影响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欠发达地区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生产性实习基地建设落后,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资金投入少。

2.3 教材内容陈旧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材建设落后,缺乏真正的水产类高职高专教材,大多数高职院校选用的教材是本科教材。教材更新慢,内容陈旧重复,教材编写缺乏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1]。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各本教材之间部分内容重叠,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学科知识体系的痕迹明显,存在教材理论篇幅过大、实验内容照搬本科教材、实验设置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缺少实习教材,学生实习期间对实习内容缺乏整体性把握,实习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3 欠发达地区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创新实践

2012年,广东省组织实施了“粤东西北地区人才发展帮扶计划”(简称“扬帆计划”),以科研项目帮扶粤东西北地区。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抓住机会,依托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成功申报了“扬帆计划”的2个子项目,获得大量财政资金的支持。2016—2018年,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师还成功申请了一些省、市级科技项目,相关的科研项目经费充足。随着科研项目的增加,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师的工作量急剧增加。在各项目实施过程中,人才严重匮乏,导致进度缓慢,甚至存在影响项目考核和结题验收的风险。

在这种情形下,为解决学生实践机会少和教师科研任务重的问题,可邀请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一方面可分担教师的工作量,获得相应的经费补助;另一方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增加学生實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教师在实施科研项目过程中,将科研项目的相关环节分解成不同的典型任务,让学生参与其中,深入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相应能力。

3.1 实验室研发任务

科研项目的实施涉及到实验室的研发任务,本科院校有研究生承担研发任务,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师中有高级职称的比例偏少,且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也很少带研究生,研发任务的压力较大。

为了完成各类科研项目,邀请对实验室研发任务感兴趣的学生加入,这部分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20%以上。经过教师的前期培训,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科研所需的基本实验技能,较好地完成实验室研发任务。

3.2 科研试验基地研发任务

科研试验基地是为完成科研项目而合作的养殖场。科研试验基地的功能与生产性实习基地一样,学生去科研试验基地的时间可以是课余时间、假期,也可以是跟岗实习的教学时间。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涉及众多品种水生动物,有常规的主导品种,也有特色的地方品种。若学生对养殖对虾感兴趣,可以到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基地参与实际生产,学习对虾养殖技术;若学生对人工育苗感兴趣,可以选择研发疣吻沙蚕或石斑鱼育苗的基地参与研发,学习育苗技术。选择科研试验基地工作的学生数占学生总人数的40%左右。学生在基地可以接触实际的生产、研发环节,掌握基础的生产技术。学生在试验基地遇到问题后,引发思考,反过来可让学生专注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3 科研项目考核、汇报的辅助性任务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师同时承担不同的科研项目,项目有各自的实施期限,短则2年,长则5年。部分重大项目,需要年度汇报和中期考核,甚至临时检查。随着项目的实施,每年都有项目需要汇报。项目汇报需要总结阶段工作和科研成果,提供佐证材料,甚至接受专家团的考核。学生在项目汇报过程中,可以承担一些辅助性任务,例如初步修改汇报材料的表述以及收集、整理佐证材料等。在整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思考能力 。

3.4 调研任务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教师,每学期都有调研任务,调研对象包括公司、个人、市场、资源等。在调研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进来,一方面担任记录的工作,一方面培养调研的技巧和能力。调研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整理调研结果,分析并得出结论。

学生在调研过程中,接触到真实的公司、养殖户和自然资源等,学会倾听和沟通,加深对行业的理解,初步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清晰就业方向。

4 创新实践的成效

科研项目提升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创新实践,属于科研对教学促进的探索。结合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初步的探索集中在科研项目对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探索提高培养质量的途径。 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科研项目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生培养质量,行业人才保留率提升。

4.1 改善办学条件 江锦坡等[5]认为,在掌握和应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离开了主动学习和必要的实践锻炼,实践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场地,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都属于实践场地。这些实践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科研项目有一定比例的仪器设备经费预算,可以用于购买紧缺的仪器和设备,改善学生的实验条件,改善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办学条件。

4.2 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教师在实施科研项目过程中,能够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中挖掘到许多新的教育资源,将各类研究项目中收集的素材及其研究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中,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6]。

素材是书本知识的具象化,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研究成果是书本知识的拓展。教师需要提供大量的感性素材,学生才有可能掌握知识。研究成果是教师实践摸索出来的知识,教师既能讲透,又能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教师在实施疣吻沙蚕(禾虫)的人工繁殖和生态化养殖的项目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成果,扩展了生物饵料培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又将禾虫的人工繁育作为一个实训项目让学生做一遍。学生对课程的热情高涨,能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

水产养殖行业实践性和季节性都很强,作业条件相对艰基,而且管理严格[7]。跟岗实习是检验学生培养质量的第一关,学生的问题会在跟岗实习过程中集中暴露。张安国[8]认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问题,如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撰写的实习报告内容肤浅,实习中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关系不融洽。这说明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需要培养和提高的能力包括思考能力、实践能力、组织思想能力、沟通能力等。 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培养,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是一条重要途径。在课堂外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相关的实践锻炼机会,潜移默化中培养相应的能力。

长期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能提高参与任务对应的能力。3年前学生开始参与科研项目,跟岗实习时同一家公司对这些学生的评价明显高于以前的学生。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开始争抢跟岗实习的学生。

4.3 行业人才保留率提升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属于涉农专业,家长和学生都有一定的成见和误解,招生人数相对较少。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严重供不应求。如果转行的毕业生增加,无疑会严重影响水产相关产业的发展,毕业生的行业人才保留率至关重要。

参与科研项目后,学生留在水产相关行业就业、创业的比例提高。一方面,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得到项目的劳务费,缓解了经济压力,增加了对水产行业的感情;另一方面,学生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会相应的技术,提升了部分能力,就业时专业认同感增强。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后,提高了水产行业的人才保留率,为水产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5 结语

欠发达地区,科研项目是一种有益的办学资源,促进高职院校水产专业的发展。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承担不同的典型任务,集中提高任务对应的能力,学生的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力.高职院校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7(10):38-42.

[2] 陈先哲.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边缘化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8):17-21.

[3] 黄辨非,杨小林,杨代勤.水产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26-27.

[4] 马贵华.高职水产养殖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探索[J].职业圈,2007(19):110-111.

[5] 江锦坡,金春华,徐镇.水产养殖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与课堂教学互动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3(S1):199-200.

[6] 曹凤.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工作及其對教学的促进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1(21):32-34.

[7] 解相林,张新明,黄海,等.高职水产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90-91.

[8] 张安国.高职水产养殖专业生产实践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3):138-139.

作者:李波 许瑞雯 陈兴汉

专业实习基地水产养殖论文 篇2:

高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中探索出的一条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了适应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和“订单式”水产养殖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该文在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新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培养更多水产养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水产养殖技术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   探索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Ordered" Talent Training Mode for Aquaculture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Kunping   LI Huafeng  LIU Jing  OU  Zhijie  LI Yanxun

(Guangdong Maoming Agriculture & Forestry Technical College, maoming guangdong province, 525000 china)

近年來,在强大的社会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水产养殖是我国大农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人才需求也将越来越大,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的前景将会越来越好。但是,当前水产专业人才极度缺乏,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严重供不应求,导致水产企业正面临“人才断层”的窘境。深化产教融合,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为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方案[1]。

1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水产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实现了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0》数据显示,2014—2019年中国水产养殖业的产值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2014年的7 888.05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9 761.89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35%。我国目前注册资本在1 000万以上水产相关企业已超22万家,13家水产相关企业成功上市,其中通威股份和海大集团入选中国上市公司500强,资产在千亿以上。水产企业的快速扩张,导致市场对水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巨大。但是,全国涉及水产养殖专业的高校仅有96所,每年培养水产类毕业生仅万余人,而且60%以上的水产类本科毕业生会选择考研或公务员,仅有少部分毕业生会从事水产对口工作,这对于水产企业的巨大需求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但相对其他专业来说,报读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的增幅并不明显,全国41所涉及水产类的高职院校每年报读的学生约为2 000人[2]。虽然各省农业类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建设水产养殖专业,并大量培养相应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但仍然供不应求,许多水产企业每年跑遍全国水产院校也招不到几个人,在有些校园招聘中水产岗位数量与水产毕业生人数的比例达到了20∶1[3]。因此,目前水产企业依然面临严重人才短缺的压力,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矛盾。

2  水产养殖技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概述

2.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产教融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及规格向学校下达人才培养订单,通过校企双方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校企双方资源共同培养和管理学生,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是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4]。水产养殖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单一的理论教学已不能满足水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水产养殖技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促进学校和水产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将水产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针对性培养符合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5]。

2.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水产养殖生源数量和质量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是由社会人才需求所决定的,并根据每年就业情况调整招生计划,当然也有些学校会根据社会条件、人力资源、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整招生计划[6]。但由于家长和学生对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认识不全面,导致高考填报第一志愿是水产养殖技术的考生较少,甚至出现录取不满额的情况,需要有大量学生调剂过来。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及未来前景[7]。“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有效解决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招生困难的问题。水产企业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辅助学校招生宣传,让学生提前了解水产企业的工作内容、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帮助学生在入学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从源头上挖掘真正愿意和适合本行业发展的学生。水产企业还可通过构建完善的资助体系吸引更多高质量生源报读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例如,在校企合作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企业为贫困学生承担全部学费,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费用。

3  水产养殖技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3.1 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顺应“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需求,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应借助水产企业的实践平台,做好教师培训和考核工作,让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进修,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经验。同时,学校应聘请水产企业的能工巧匠、业务骨干到学校做兼职教师,对学生手把手地教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實践操作能力。水产专业教师要以行业技术革新项目的需求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与水产企业共同进行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科研立项攻关、课题研究、重大项目推进等方面合作,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与水产企业资源互补的优势。此外,校企双方应积极探索建立双导师制度、双带头人制度,建立健全的校企教师互聘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校企职工双向挂职制度,校企共同参与学生评价制度等,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3.2 构建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促进新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教学方式仍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大部分教师仍习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注入式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动手实践机会较少。同时,某些课程的设置偏离了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脱离了水产养殖实际,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进一步导致学生知识、技能等综合素质不能很好地适应水产养殖行业需求[8]。因此,水产教师应掌握水产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收集水产行业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和新方法加以提炼,并进行针对性的专业设置、教材调整以及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进一步提高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当前,教育部倡导和鼓励将学校的课堂开在生产一线,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将水产养殖技术的课程开在养殖场、饲料厂、加工厂等,不仅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实践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整合和梳理水产养殖的知识脉络。此外,在“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校企双方还应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建立健全的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制定教学标准,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和打造高标准实践示范性课程,通过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学校教师教授知识与企业师傅传授技能相结合,使职业教育更具有社会性、实践性、专业性和操作性[9]。

3.3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促进顶岗实习与就业融合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是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实现在校理论教学与职业工作无缝衔接的基本手段,其主要目的是将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获得职业内容的真实体验,锻炼和强化工作能力,提高工作主动性,适应工作环境,为将来实现顺利就业奠定基础[10]。因此,高职院校应为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积极创造条件,寻求校企合作开展顶岗实习的具体途径,完善顶岗实习的规章制度,增设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人数,提高教师指导质量。例如: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与茂名傲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顶岗实习协议,在粤西各站点打造水产养殖技术服务中心,水产实习生按照现代学徒制的模式培养,由企业师傅“手把手”地传授知识和技术。学生通过师傅考核后,可在新的水产服务中心独当一面地开展工作,为当地养殖场提供病害检测、水质检测与调控等服务,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及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与学校深度合作的水产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提前适应实践岗位,对于订单班的学生应优先招聘,确保人才培养的前期投入成本能全部收回来,也保证了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率,符合国家充分就业的宏观调控目标[11]。对于顶岗实习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水产企业应提供适当的激励以便能让他们更好地工作,此种办法在降低公司成本同时,提高了企业的效率,稳定了水产养殖技术人才队伍,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4 加强水产养殖技术现代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目前,全国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以基础实验室为主,与水产相关的生产性教学基地却较少[12]。水产实训基地是将水产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到一起的纽带,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水产企业培养准员工的平台。通过校企深度融合,根据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特点结合水产企业和社会的人才需求共同构建水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项目实践环境。同时,为确保水产实训基地真正服务于教学,必须加强实训基地基础设施、相关设备的引进等硬件建设,加强实训基地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与落实等软件建设。以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水产养殖示范基地为例,在茂名市茂南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以茂南区罗非鱼产业园项目为基础,积极引进水产企业投资建设具备生产和教学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学校负责水产实训基地的总体设计及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企业负责基地的生产及运营管理。教师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切入,指导学生在水产基地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该水产示范基地在校企双方协同管理下,不仅可以满足学校教学实践和科研项目需求,还可以生产高品质的水产品,为企业和学校带来一定效益。同时,该水产示范基地还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周边水产养殖场提供技术培训、病害防治、水质检测等服务。

4  结语

当前,水产养殖业正处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的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顺应水产养殖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对人才质量和数量的需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与方向,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发高标准实践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构建现代化实践教学模式,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促进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理论与水产企业实践的高度融合,最终实现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梦卿,邢晓.区块链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0,11(17):59-65.

[2] 景安磊,周海涛.高质量实现高职院校扩招100万的路径[J].中國高等教育,2019(8):17-19.

[3] 熊良伟,王权,陈小江,等.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22):228-231.

[4] 胡昌荣.以订单式校企合作促进地方院校的校企共育人才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5(1):44-46.

[5] 徐亚超.水产养殖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5,17(12):42-44.

[6] 方晔,方守湖,俞姝.问题辩思与改进:高校招生计划资源的配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11):123-127.

[7] 方守湖,楼玉宇.高职院校优质生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8):88-89.

[8] 朱云干.高职院校水产养殖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240.

[9] 赵文平.现代学徒制企业课程制度建设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4):54-59.

[10] 熊良伟,王权,王建国,等.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8): 232-234.

[11] 高志帅,于会国.高职学生职场化教学实训中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学实训为例[J].黑龙江水产,2019(6): 25-27.

[12] 肖俊生.水产生态与养殖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1):150-152,155.

作者:陈昆平 李华锋 刘婧 欧志杰 李彦勋

专业实习基地水产养殖论文 篇3:

地方本科院校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培养方向的定位与实践

摘要:本文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概述了地方本科院校水产养殖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基于中国高等教育供需追踪系统来对毕业半年后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定位了地方本科院校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培养方向。并提出培养国际化人才势必成为该专业以及与该专业类似的农林专业学生培养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培养方向;农林专业

一、农林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以水产养殖专业为例

水产养殖指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增长迅速,在水产业中的比重日益提高。

过去,考生及其家长对水产专业及其就业岗位的工作性质认识有误差,认为从事水产养殖就是与农民一样,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一般。其实,渔排、虾池养殖成品鱼虾等艰苦工作是一般普通员工的岗位,而作为高校毕业生,其主要的就业岗位是技术含量高的室内工厂化人工育苗和病害防治工作,不仅不需要风餐露宿,而且其待遇可观,发展空间巨大,特别是成为技术员后其每年的收入是一般员工的数倍甚至十几倍;还可自主创业。例如,2011年2月28日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在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的招聘会上,1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了水产养殖专业就业岗位超300个,但该院生物系2011届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人数仅为50人,供需比达1∶6,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良好态势。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副书记屠春飞指出,去年水产养殖企业给该学院提供了200多个岗位,最后岗位对接成功的几率不足10%。屠书记分析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该专业的总体毕业生人数少,二是毕业学生在宁波有较大的跨专业选择余地,最终选择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学生不足四分之一。水产养殖行业需要大量技术人员,刚毕业的本科毕业生月薪在4000~5000元左右,这个行业的后续发展很好,技术过硬,三年后年薪二十万没有问题。做这一行眼光应该放远一些,养殖虽然辛苦,但一年的工作时间只有几个月,其余时间都可以自由支配。

根据麦可思公司(MyCOS)自主研发的“麦可思中国高等教育供需追踪系统”(CHEFS)对毕业半年后的上海市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分别为:2008届是3103元,2007届为3853元,下降幅度为19%;高职高专毕业生2008届为2279元,2007届为2275元,基本持平。由此可见,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就业后的收入要高于上海市本科生就业后收入的平均水平。麦可思将中国大学生的毕业状况分为9类:有工作,与专业有关;有工作,与专业无关;自主创业;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正在读研究生;无工作,准备考研;正在国外读研;无工作,准备出国读研;无工作,其他。这9类毕业状况统称毕业生的就业流向。然而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内就业率却不高,这一问题在上海和江浙一带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尤为突出,传统的养殖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但学生却不愿意从事这份工作。在江浙沪地区学生面临的就业选择更多,水产养殖行业对学生的吸引力小于金融和商业等行业。

结合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2009~2012届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就业率的统计结果,以及这几年全国各地企业到学校来抢夺水产养殖专业人才的阵势来看,企业对水产养殖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就业形势非常明朗。各相关院校的2010届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0%以上。近3年来,水产养殖企业主动到各院校招聘的员工需求数均是当年毕业生人数的数倍,人才输出规模已难以适应人才市场的正常需求。

二、人才培养的定位——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

目前国内相关高校水产养殖专业主要立足于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与管理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是国内最早设立的水产养殖专业,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在行业内有着较高的声誉,一直以来是该校的精品专业。从2012年起,该校水产养殖专业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切实的将提高水产养殖教学质量这一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成好。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培养定位于以培养一大批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社会责任感、有献身国家水产养殖事业志向、具国际视野、专业基础扎实、政治和业务素质过硬、创新能力强的水产养殖专门人才。

三、基于学生培养定位制订专业培养方案

以培养水产高端人才为目标导向,以专业的人才培养规律为出发点,上海海洋大学对本科人才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进行大力改革和优化完善,从而制订出符合多样化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总体计划和培养方案,使之更符合高端水产养殖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水产养殖本科专业建设为对象,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推进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大教学投入,强化实践环节;以水产养殖科教结合为突破口,健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学生个人发展期望和综合素质评价,因材施教,培养专业感情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水产养殖专业人才。

通过对专业培养方案的不断完善,上海海洋大学的水产养殖专业力求做到不仅是我国水产养殖相关学校和科研院所的优质生源基地;而且能为我国水产行业龙头企业提供大量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并为水产技术主管和推广部门输送干部储备人才。目前,我校在水产养殖专业培养方案设置上领先于国内设有该专业的同类院校。

四、为适应改革后专业培养开展相应教学改革工作

为适应时代发展和本专业发展需求,该专业正在开展系列教学改革工作,逐渐解决基础课和实践课之间时间分配存在一定矛盾的问题。加强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一年级的公共课程以及二年级上学期专业基础课程教育,使学生充分了解水产养殖的专业特点,培养其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于二年级下学期开学初期,开展对学生的摸底调查,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期望,初步确定各人的发展类型,将处于大二下学期的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拟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并根据两个大类(学术型和应用型)的学生未来发展特点,开设专业课程。

(一)学术型人才培养

对于培养学术型人才,侧重专业基础课程和与考研相关课程(如英语、分子生物学、基础生态学等课程)的学习。结合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的招生要求,开设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专业课程特别增设文献解读部分,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进行剖析,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对将来的研究方向有较深了解。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

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侧重于专业能力拓展和社会实践等内容的相关教学。对于这类班级,将于大三上学期的学期末,进行学生摸底调查,将学生分为未来创业创新人才和未来管理人才两大类。

对于创业创新人才,增强产学研基地实践教学,及时将水产行业对人才的最新需求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及时准确的掌握行业信息。与行业内龙头企业(如江苏中洋集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大四上学期将班内学生输送到国内外各知名企业进行实习交流。

对于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将针对与行业相关的国家和地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用人要求和考核内容,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并积极和相关单位展开合作,增加学生的实习和被录用机会。

五、专业教学和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水产养殖专业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水产养殖专业属于农科专业,大多数刚进大学校门的学生职业规划未形成,很容易产生对本专业的抗拒心理;本专业注重实践,一些产学研基地较为偏远,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在江浙沪地区学生面临的就业选择较多,水产养殖行业对学生的吸引力小于金融和商业等行业,造成每届学生的行业内就业率不高。如何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和专业学习热情,并最终提高行业内就业率是本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1.指导未来发展,调查与梳理本专业学生升学与就业的方向,给出每一方向上的选课、培训、实习、证书或考试等方面的指导。

2.通过“行业发展情况社会调研”、“行业内创业活动”、“专业内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入户夏季行动”、“鱼文化节”、“河蟹大赛”、“观赏鱼协会”等活动寓教于乐,培养专业感情。

3.分析并提炼水产养殖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明确培养方案各环节的具体职能任务与分工。

4.不断优化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形成细化的水产养殖专业培养方案。

作者:刘其根 胡梦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杂技培训艺术民族文化论文下一篇:高校财务风险问题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