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护理论文

2022-05-03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急性脑卒中护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抢救时,应用急诊护理的快速通道对于患者治疗效果与救治时间影响。方法:本次研究2019年11月份-2020年8月份期间在我院急诊科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编号抽样分组,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将常规护理与急诊护理快速通道结合应用,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果。

急性脑卒中护理论文 篇1:

Braden评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测价值及护理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Braden评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预测价值及护理效果。 方法 取2013年12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70例,入选患者均采用Braden评分对失禁相关性皮炎进行评估、预测,对于高危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IAD Braden评分≤12分、13~14分的,高于非IAD患者(P<0.05);急性脑卒中患者IAD患者 Braden評分15~16分,低于非IAD患者(P<0.05);急性脑卒中合并IAD患者与非IAD Braden评分中摩擦力、剪切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卒中合并IAD患者Braden评分中感知能力、潮湿度、移动能力、营养摄取、活动能力,低于非IAD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脑卒中合并IAD患者与Braden能力评分中潮湿度、移动能力、营养摄取能力、活动能力关系密切(P<0.05)。 结论 将Braden评分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效果理想,能预测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为临床护理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Braden评分;急性脑卒中;失禁相关性皮炎;预测价值;护理效果

[Key words] Braden score; Acute stroke; 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Predictive value; Nursing effect

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指皮肤长期暴露在大、小便中引起的刺激性皮炎,该疾病多发生在会阴部、臀部、阴囊、阴唇等部位,导致皮肤受到的压力、摩擦力增大,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护理,容易增加压疮发生率[1]。目前,临床上对于IAD尚缺乏理想的评估方法,常规方法以会阴评估量表(PAT)为主,该方法虽然能了解患者病情,预测IAD发生情况,但是并未充分考虑到每一位脑卒中实际情况,导致预测准确率较低,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2,3]。文献[4]报道显示:将Braden评分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效果理想,能预测IAD发生情况,为临床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提供依据和参考,但是该结论尚未得到进一步证实。为了探讨Braden评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预测价值及护理效果,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2013年12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70例,男37例,女33例,年龄(45~80)岁,平均(67.6±4.5)岁。疾病类型:脑出血41例,脑梗死29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急性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5];②均经过生化指标、头颅CT和(或)MRI检查得到确诊;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0分。排除标准:①排除不符合急性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者;②临床资料不全或难以配合诊断、检查者;③入院时伴有皮炎、压疮者。本课题均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不同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预测方法 入院后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制定相应的预测评价方法。入选患者均采用Braden评分对失禁相关性皮炎进行评估、预测,该量表主要包括感知能力、潮湿度、移动能力、营养摄取能力、活动能力、摩擦力及剪切力等,该量表可信度0.983,效度0.836,评分在6~23分,得分越低,压疮危险性越高。对于得分≤12分视为高危人群;13~14分为中危人群;15~16分为低危人群[6-7]。

1.2.2 失禁相关性皮炎诊断标准 参考文献资料对失禁相关性皮炎进行评定,该诊断方法将人体分为13个区域,即:会阴部、臀裂、臀部四角、外生殖器、下腹部、腹股沟、腿部左内、右内、左后、右后。将13个区域可能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严重程度分为3级,并给予赋值。0分表示未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1分均表示已发生,将13个区域不同区域得分计为总分,得分越高,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越高[8,9]。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 Epi Data 3.0录入调查数据,整理后主要应用Epi Info 2002 和SPSS 13.5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处理数据,(x±s)表示,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脑卒中患者IAD与非IAD Braden评分风险比较

急性脑卒中合并IAD患者 Braden评分≤12分、13~14分的百分率,高于非IAD患者(P<0.05);急性脑卒中合并IAD患者 Braden评分15~16分的百分率,低于非IAD患者(P<0.05),见表1。

2.2 急性脑卒中合并IAD患者与非IAD Braden评分比较

急性脑卒中合并IAD患者与非IAD Braden评分中摩擦力、剪切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卒中合并IAD患者Braden评分中感知能力、潮湿度、移动能力、营养摄取能力、活动能力,低于非IAD患者(P<0.05),见表2。

2.3 急性脑卒中合并IAD患者Braden评分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急性脑卒中合并IAD患者与Braden评分中潮湿度、移动能力、营养摄取能力、活动能力关系密切(P<0.05),见表3。

3 讨论

IAD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患者发病后容易降低皮肤对压力、摩擦力、剪切力的耐受性,容易增加压疮发生率。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急促,病情变化也相对较快,当二便发生失禁时,容易造成会阴部处于潮湿状态,由于粪便、反复擦洗等引起的机械性刺激等,容易引起局部皮肤发生红肿、破损、疼痛等,加剧疾病发展,严重者将威胁患者生命[10,11]。本研究中,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脑卒中合并IAD患者与Braden评分中潮湿度、移动能力、营养摄取能力、活动能力关系密切(P<0.05)。由此看出: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IAD影响因素较多,临床上通过Braden评分能实现IAD的预测,对预测高风险患者能及时制定相应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IAD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期恢复[12,13]。

为了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IAD发生率,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情况加强Braden評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1)会阴部潮湿护理。急性脑卒中二便失禁者应加强会阴部潮湿度的护理,善于采用软纸为患者擦拭粪便,尽可能选择中性清洁剂,禁止使用肥皂等进行清洗,避免细菌滋生,破坏了机体正常皮肤屏障[14,15]。同时,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大便的次数、量等选择合适的隔离器具,避免对皮肤进行反复清洗、擦拭;对于间断大便失禁者,应该选择合适的棉条塞入肛门;对于持续性大便者,可以采用集便袋收集粪便。此外,还应该适当地对患者皮肤保持水分,根据患者情况合理使用皮肤保护剂,维持机体皮肤正常的屏障功能[16,17]。(2)活动护理。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护士时应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正确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促进胃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必要时可以给予合适的缓泻药,避免长期不排便对身体产生影响[18]。(3)加强患者营养支持。根据Braden评分多因素分析,营养摄入也是并发IAD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急性脑卒中患者应该加强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饮食爱好等指导患者饮食,尽可能让患者饮食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叮嘱患者多饮水,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等[19]。同时,护士多让患者饮食纤维粗粮食物,刺激胃肠道功能,尽可能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同时,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该动态加强患者Braden评分监测,了解患者治疗、护理恢复情况,动态调整护理方案,使得患者的治疗、护理更具针对性,降低IAD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期恢复[20]。

综上所述,将Braden评分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效果理想,能预测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为临床护理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爱妹,卢万俊,于金美,等. Braden评分对急性脑卒中病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测价值及护理策略[J]. 护理研究,2015,29(7):2585-2587.

[2] 胡媛媛,杨艳,郝育红,等. 脑卒中患者骶尾部皮下脂肪厚度及体重指数与压疮的相关性研究[J]. 长治医学院学报,2016,30(2):152-154.

[3] 刘艳春,颜玲,黄祝英. 应用改良的Braden量表联合路径式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患者压疮的效果[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7):111-112.

[4] 李绍华,袁义厘,徐利. 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8):75-78.

[5] Kim BS,Kim SH,Kim MB,et al. Treatment of facial seborrheic dermatitis with pimecrolimus cream 1%:An open label clinical study in Korean patients[J]. J Korean Med Sci,2014,22(5):868-872.

[6] 刘亚红,刘燕平,李婷,等. 基于指南的失禁护理流程在脑卒中失禁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14-17.

[7] 桑文旭,王波,李淑红. 三种护理措施在预防重症脑卒中偏瘫长期卧床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中应用比较[J]. 山西医药杂志,2016,45(24):2963-2966.

[8] 廖黎,徐建珍,潘全慧,等. 神经内科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9-13.

[9] Katarzyna Siniewicz-Luzeńczy,Anna Stańczyk-Przy?ska,Krzysztof Zeman.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interleukin-31 level and the severity of disease in children with atopic derma[J]. Postepy Dermatol Alergol,2013,30(5):282-284.

[10] Kasutani K,Fujii E,Ohyama S,et al. Anti-IL-31 receptor antibody is shown to be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option for treating itch and dermatitis in mice[J].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14,171(22):5049-5058.

[11] 张彦红,李欣,刘凤丽,等.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ABCD2评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10):30-32.

[12] 焉双梅,洪渊,张欢,等. ESRS和SPI-Ⅱ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的评估作用[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33(11):1002-1005.

[13] 刘永全. 中医综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FMA评分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6,29(31):144-145.

[14] Guo J,Luo Y,Fan D,et al. Medium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e metabolicflux spectrum of recombinant Escherichia coli for hign expression of human-like collagenⅡ[J].Biotechnol Appl Biochem,2015,57(2):55-62.

[15] 杨艳. 不同护理措施预防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对比研究[J]. 饮食保健,2016,3(13):62-65.

[16] 杨燕,汪苗,徐九云,等. 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风险预案制订及应用效果评价[J]. 护理学杂志,2016,31(12):55-57.

[17] 刘卫红,付吕平,张光辉,等. 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研究[J]. 大家健康旬刊,2016,10(10):39-40.

[18] 宋娟,蒋琪霞,王雪妹. 不同护理措施预防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对比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62-65.

[19] 施佳音,张秀红,胡君,等. 丝塔芙润肤露联合吡美莫司治療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42(41):629-630.

[20] Kim BS,Kim SH,Kim MB,et al. Treatment of facial seborrheic dermatitis with pimecrolimus cream 1%: An openlabel clinical study in Korean patients[J]. J Korean Med Sci,2014,22(5):868-872.

(收稿日期:2017年1月20日)

作者:徐艳 王兰珍 胡军

急性脑卒中护理论文 篇2: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于急性脑卒中抢救效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抢救时,应用急诊护理的快速通道对于患者治疗效果与救治时间影响。方法:本次研究2019年11月份-2020年8月份期间在我院急诊科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编号抽样分组,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将常规护理与急诊护理快速通道结合应用,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果。结果: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接诊至确诊、转诊时间为30.25±8.56、48.75±12.96min,观察组为20.02±5.16、25.52±8.56min,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对照组护理之后,8例残疾、5例死亡,致残率、死亡率为16.00%、10.00%,观察组护理之后、2例残疾、1例死亡,致残率与死亡率为4.00%、2.00%,P<0.05;没有采取护理措施时、对照组、观察组生理舒适、心理舒适评分组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理舒适度评分(81.32±5.31)分、心理(76.55±4.22)分,对照组(70.47±4.24)分与(64.72±3.23)分。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t=10.3982、9.2981,P<0.05)。结论:开通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利于缩短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有效性与患者舒适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

在临床上,脑卒中属于一种常见的危重症,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尤其急性脑卒中起病急。由于脑卒中疾病发展比较迅速,在短时间会导致脑部组织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抢救,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为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与预后效果,要及时治疗,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之中,急诊护理快速通道为常用抢救的措施之一,对于脑卒中患者抢救时间缩短与抢救效果提高至关重要[2]。本次研究2019年11月份-2020年8月份期间在我院急诊科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探讨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抢救时,应用急诊护理的快速通道对于患者治疗效果与救治时间影响,报告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中一共选择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样本,患者均于2015年2月~2018年5月入我院抢救,所选患者被均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前者所用护理模式为常规的护理流程,后者则联合急诊护理的快速通道干预。对照组中男女之比39:11,年龄跨度(中位数)46-75岁(60.25±6.15);26例脑梗死、24例脑出血。观察组男女之比35:15,年龄跨度(平均值)47-76岁(60.86±6.09)岁;27例脑梗死、23例脑出血。两组脑梗死常规在进行比较后发现缺乏显著的差异P>0.05,可比。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所用护理模式为常规的护理流程,即接诊以后分诊,评估患者病情,对其实施急救,缴费,然后再接受相关检查,确诊之后将患者转入专科接受治疗。护理人员应该简单、准确地对急诊脑卒中患者进行分诊,对患者心率与血压等进行密切监测,构建静脉通道,同时需要进行化验与抽血。

观察组开通急诊护理快速通道:(1)护理人员培训,脑卒中护理路径的核心是实现快捷、连贯的同一时间内多科重叠救治的模式,对于护理人员配合度也有更高要求,所以需要统一培训护理人员,对护理人员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通过模拟实践的方式约束并规范其护理行为,以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2)制订急诊护理路径,成立专人护理小组,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及过往工作经验的总结,对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护理需求进行整理和分析,最终制订出包括:接诊前、接诊、病情评估、急救护理等各项具体工作内容。

(3)将院前抢救措施完善,急诊室在接到抢救电话5分钟以内出诊,并积极进行院前抢救指导的工作,接到患者后立即对其实施面罩吸氧、解除心肌疼痛等处理,转运过程中各项护理操作要尽可能的轻柔,到院后开通绿色通道,提升救治效率;要求在15min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系统的评估,期间护理人员要协助医生给予患者心电图近乎、影像学检查及血液化验;患者进入急诊科30min后,对于达到手术指征的患者应遵照医嘱进行各类术前准备工作,并将患者转入至专科病房或手术室接受下一步治疗。

(4)做好物资与人员准备:接到120指挥中心的电话之后,对患者初步情况以及信息进行了解,及时做好救援车辆的沟通工作;接诊之前通过电话描述对患者病情做出初步判断,并将仪器、器械以及担架等急救物资准备好,仔细检查抢救器械与监护仪器。

(5)安排相关接诊人员在快速通道入口等待救护车归来,并及时与相关科室沟通,提前预留抢救人员,为急诊护理快速通道的开通奠定良好基础;在救护车回院之前的10min要再次确认患者病情,合理调整准备情况。

(6)急诊人员将患者接收到之后,便要马上对其病情进行平复,观察患者肢体活动、呼吸以及意识,同时护理人员要行吸痰、开通静脉通道以及供氧等护理操作,送检采集到的血液标本,使得患者病情得以及时控制。

(7)在与各个科室进行协调的情况下开通绿色通道,并在15min之内严格按照医嘱行血生化、心电图、MRI以及CT等检查,若患者需要行手术抢救或者出现手术指征,则要做好术前用药、皮试、备皮、留置导尿管等准备工作,合理布置介入室或者手术室,以便于能随时对患者实施抢救,开展手术治疗。

(8)做好护理记录,在患者入院后接受急救的同时,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家属办理相关手续,并将患者实际情况、医生要求作为依据,与相关科室取得联系,将相关检查仪器预留出来,以便于从快速通道對患者开展相关检查。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致致残、死情况、接诊到确诊的时间、确诊到行专科治疗的时间。(2)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从生理和心理两个环节评估患者的舒适度,每项总分100分,分值高低与舒适度正相关。

1.4资料分析

研究以后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这个统计学的软件中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百分比,差异显著与否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可以表示成(x±s),数据之间差异是否显著用t检验,如果采取t、卡方检验显示显著差异,表示成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

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接诊至确诊、转诊时间为30.25±8.56、48.75±12.96min,观察组为20.02±5.16、25.52±8.56min,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

对照组护理之后,8例残疾、5例死亡,致残率、死亡率为16.00%、10.00%,观察组护理之后、2例残疾、1例死亡,致残率与死亡率为4.00%、2.00%,P<0.05。

2.3对比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

没有采取护理措施时、对照组、观察组生理舒适、心理舒适评分组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理舒适度评分(81.32±5.31)分、心理(76.55±4.22)分,对照组(70.47±4.24)分与(64.72±3.23)分。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t=10.3982、9.2981,P<0.05)。

3.讨论

3.1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脑卒中属于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也被称为脑中风,是因为脑部急性循环障碍,导致脑部功能全面或者局部受损,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了较大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3]。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脑卒中患者数量也明显增多。近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一直较高,多发于老年人群,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致死性疾病之一,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存活下来的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功能障碍[4]。在临床中,脑卒中大多都是由于高血压、冠心病等而使得脑动脉系统产生病变,从而引发脑血管堵塞、痉挛等,抑制了脑循环,且伤害到了肢体功能,最终,引发偏瘫,危害到患者自身的生命。尤其在产生急性脑卒中后,没有及时进行救治,许多患者都具有意识方面的障碍、肢体方面的障碍等,提升了临床中对其实施治疗与护理的困难程度。

缺血性脑卒中作为一种急诊脑血管疾病,因脑血液循环障碍骤然发作所致,以一过性或者永久性的脑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较高,在脑卒中病例中约占比 85%,残疾率、病死率均较高。一旦发生急性脑卒中,会导致患者神经功能或是肢体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患者治愈之后依然有后遗症,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有研究[5]中指出,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实施抢救时,应用高效、合理的护理服务,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残疾率以及后遗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有学者[6]在个人研究中表示,脑卒中属于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也被称为脑中风,可将其归为脑血管急性事件的范畴。相关文献报道指出该疾病通常是因为脑部急性循环障碍,导致脑部功能全面或者局部受损,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了较大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脑卒中患者数量也明显增多。

有资料[7]显示,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一直较高,多发于老年人群,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致死性疾病之一,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存活下来的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功能障碍。有学者研究中指出,在临床上,冠心病与高血压等属于脑卒中这种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因素,因为这类疾病会引起脑动脉病变,引起脑血管痉挛与堵塞,导致脑循环受到抑制,导致肢体受损,甚至于引起偏瘫,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相关人员[8]认为在产生急性脑卒中后,没有及时进行救治,不少脑卒中患者会存在肢体与意识障碍,导致临床医护工作难度加大。再加上,急性脑卒中因为长期卧床,会出现尿路感染与压疮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临床抢救效果,严重者会引起护患纠纷。脑卒中是相对较为常见的一类危急重症,具有发病急、进展快、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的特点,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加之,急性脑卒中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治疗,极易发生静脉血栓与压疮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需要重视治疗过程的护理配合。

3.2急性脑卒中患者行急诊护理快速通道的有效性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急诊护理快速通道不仅能够提升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成功率还能改善患者的舒适度,推动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此外,由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发展迅速,通常需要多科室参与救治,护理难度较大,发病之后6h为最佳救治时间。研究显示,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接诊至确诊、转诊时间为30.25±8.56、48.75±12.96min,观察组为20.02±5.16、25.52±8.56min,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以往所用的传统护理流程具有诸多项目,包括挂号、登记、病情评估、缴费等,会明显耽误救治,促使治疗效果受到严重影响。而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可以规避以往传统护理措施的缺陷与不足,使得急诊抢救效果提高,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治疗。

另外,本研究显示,对照组护理之后,8例残疾、5例死亡,致残率、死亡率为16.00%、10.00%,观察组护理之后、2例残疾、1例死亡,致残率与死亡率为4.00%、2.00%,P<0.05。此次研究结果提示与常规护理流程相比,开通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可以将急性脑卒中治疗疗效提高,将患者抢救时间缩短。这可能是因为开通急诊护理快速通道之后,删减了与抢救不紧密的相关项目,就诊所需时间明显缩短,抢救成功率也随之提高。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是近年来在急诊科室中广泛运用的一种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可以确保急性脑卒中患者得到及时抢救,科学的应用医护人员丽娘,将医護人员凝聚力和协作能力提高。

并且在对脑卒中实施快速通道护理时,要求急诊科护理人员互相合作,将抢救时间缩短,提高治疗效果,使得护理的效果与质量得到最大限度地增强,患者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也较常规的护理获得了极大地提升。此次研究得出,没有采取护理措施时、对照组、观察组生理舒适、心理舒适评分组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理舒适度评分(81.32±5.31)分、心理(76.55±4.22)分,对照组(70.47±4.24)分与(64.72±3.23)分。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t=10.3982、9.2981,P<0.05)。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急诊快速通道的开通可以使得患者舒适度提高。究其原因,通过急诊快速通道可以使得患者更早、更及时的获得治疗,促进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也就可以提高患者机体功能,实现舒适度的提高。

综上,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配合开通急诊护理快速通道護理干预,可以将患者抢救的时间与转诊时间缩短,同时能够将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抢救的有效性提高,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朱菊蕊.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0):1307-1309.

[2]谌礼辉,刘卓.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8):1079-1080.

[3]古贱秀,罗秋兰,蒋志民.医护一体化急救护理对基层医院急性脑卒中患者DNT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6):47-48.

[4]李文苹,王倩.急救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与效果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8):80-82.

[5]李秀云,龙军成,赖勋耀,等.基于成人脑卒中新急救流程构建的急诊绿色通道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救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6):938-940.

[6]李叶华.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实施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8):141,155.

[7]王春英,张颖.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患者急救效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1):2046-2049.

[8]谭春兴,李共甜,尹月萍.动态急救护理在脑卒中重症患者急救中的效果和措施评价[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2):291-292.

作者:唐凯艳

急性脑卒中护理论文 篇3:

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辅助治疗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并分别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显效率46%和总有效率92%均显著提升,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BI)评分值(72.39±8.13)分和简易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评分值(50.27±5.13)分均显著提高,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后,能够及时恢复肢体功能障碍,提高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急性脑卒中;肢体功能;生活质量

近年来,急性脑卒中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趋势不断增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急性脑卒中的患病人数以每年200万人次剧增,并且其中有高达70%~80%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由于残疾而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过去医护人员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相对滞后,往往错过了中枢神经损伤再生和修复的最佳时机,严重阻碍了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重建和恢复,进而导致生理质量的大幅度降低。因此,本研究以我院于2013年1~12月期间所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就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辅助治疗价值和意义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以期为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提高生活质量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将结果详细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入选标准:(1)符合急性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证实;(2)首次发病,且病程在24h以内;(3)无意识障碍,能够进行有效交流。排除标准:(1)病情危重,随时存在生命危险者;(2)存在认知障碍或无法有效交流者;(3)存在精神障碍或阳性家族史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同意参与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7~72岁,平均(65.7±8.2)岁;病程6~24h,平均病程(12.83±2.17)h。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8~72岁,平均(65.8±83)岁;病程5~24h,平均病程(12.75±2.13)h。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一般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急性脑卒中患者则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干预:加强与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掌握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并就患者可能存在心理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从而据此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时舒解患者的抑郁情绪,消除患者的心理冲突,使患者的应激反应降至最低,进而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2)卧床期护理干预:在体位摆放时应尽可能以侧卧位为主,并尽量少用仰卧位,同时还应保证其重心向前倾,采用枕头等予以支持患肢或侧肢。积极协助患者适度开展肩关节屈、伸、外展、旋内、旋外等关节活动动作,每个关节活动时间应控制在2~3min,每天活动次数应控制在2~3次,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3)床边活动护理干预:待患者病情好转相对稳定后,指导其开展站立平衡、体位转换、单腿站立等床边相关训练。平衡训练时应将其患侧肩关节取外展45°位,伸直肘关节后外旋,腕关节被动背屈90°,分开五指支撑床面;并拢双下肢后将足底着地或置于踏脚凳,使躯干部尽可能向患侧适度倾斜,待停留一段时间后坐直,反复练习。(4)下床活动护理干预:在床边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开展重心转移、行走、日常生活等下床活动训练,在促进行走功能恢复方面应通过步行及上下楼梯等动作实现,同时也应进行捡豆子、拍球、穿衣服、涮牙等日常生活活动动作,并逐步开展技巧性和转移性动作训练以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1.3观察指标

分别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肢体功能的疗效评定标准如下。痊愈:肢体肌力达到五级,且生活自理;显效:肢体肌力提高三级,生活基本自理;有效:肢体肌力提高二级,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进步:肢体肌力提高一级,生活不能自理;无效:肌力没有改变。痊愈、显效、有效之和计为总有效率。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BI)和简易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评定生活质量,BI满分为100分,61~99分为轻度障碍;41~60分为中度障碍,40分及以下为重度障碍。FMA最高66分,最低0分,分值越高表明运动功能恢复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显效率46%和总有效率92%均显著提升,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两组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BI评分值(72.39±8.13)分和FMA评分值(50.27±5.13)分均显著提高,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3讨论

急性脑卒中后所造成的偏瘫、失语等致残率相对较高,其中约有75%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而在药物治疗领域近年来除对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外,尚无重大突破性进展。而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急性脑卒中继发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在早期纠正患者的不良心理,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早期活动能够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并有效预防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促进其功能障碍的恢复,并为后续的系统康复奠定坚实的基础㈦。同时显著提高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大幅度降低致残致死率,进一步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护理干预应作为急性脑卒中综合治疗方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目前,医学界对急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发现急性脑卒中中枢神经损伤后,其早期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重新组织能力或可塑性,甚至在在适宜条件下其部分神经元能够再生。本研究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特点积极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发现干预后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其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升,这与李桂兰等的临床研究报道相一致,说明在最佳时机通过输入正常的运动模式来影响输出能够有效促进正常功能模式的形成,从而达到肢体功能最大程度恢复的目的。

本研究中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其在肢体功能得以恢复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简易运动功能,增强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结果与张晶的研究结果相符合,表明早期护理干预能够充分利用脑卒中早期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重组能力和可塑性,使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及时的恢复,从而能够完成日常生活的基本动作,使患者的肢体运动尽可能达到协调和自然,使患者的生活自理程度进一步提升,有效促进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由此可见,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后,能够及时恢复肢体功能障碍,提高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陆少华 罗秀芬 周建仪 曾奕云 李旷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语文教育观管理论文下一篇:学科建设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