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机制公共管理论文

2022-05-04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因果机制公共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公共危机事件的频发时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客观呼唤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机制。针对公共危机的特点,加强危机管理教育,是当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着力点。要强化和谐社会建设等教育理念,凸显危机管理教育等教育内容,建构预防、抚慰等教育机制,切实形成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高效机制。

因果机制公共管理论文 篇1:

试析当前文化管理创新的几个范畴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原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当前政府文化管理应进行创新。文章对文化管理的内容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化管理;创新;途径;原则

[作者简介]吴达君,供职于泉州影剧院,福建泉州362000

当代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社会转型的巨大变迁,在社会变迁的同时也将引起文化的转型和变迁,转型伴随着创新而生发。转型的本质就是创新,没有创新,便没有转型。创新既是转型的动力机制,也是转型得以成功的精神渊源所在。转型期政府的文化管理应该是一种导向式管理,顺时代潮流而动,以新的观念代替旧的观念,新的体制代替旧的体制,新的制度代替旧的制度。

一、文化管理创新的特点

(一)复杂性

当今,我国面临着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全方位的改革与完善。我们需要重新塑造政府、重新塑造企业、重新塑造社会。这些将改变上至政府、下至企事业直至每一个公民生活的环境和内容、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引起社会的变迁。社会的全面重建,不可能直接依靠体系内部习惯势力,没有文化先导的任何体制变革是不会成功的。文化体制的改革在这种正在发生变迁和面临重建的社会里,与社会各要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一方面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也积极地反作用于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因此,文化管理创新具有极端的复杂性。

(二)艰巨性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文化市场的发展和文化工作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前,网络游戏异军突起,各类文化产品的在线交易、网上视频点播、网上售票、网上音乐会、网上拍卖等渐成趋势。这意味着在传统文化市场之外,一个全新的网上文化市场正在形成,甚至有可能成为比传统文化市场更具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市场新形态。由于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监控手段不完备,管理措施不落实,通过互联网传播和销售走私、盗版的非法音像制品、拍卖和销售假冒伪劣及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艺术品,网络游戏中充斥色情、赌博、暴力、愚昧迷信等不良内容的违法现象相当严重。这些现象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三)特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发展在中国的新创造。这个概念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强调了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区别和差异,二是强调了中国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符合并反映中国现阶段的经济、政治状况及要求,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愿,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和潮流,有利于改革开放、发展社会生产力。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现阶段的重要战略任务。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必须以不断发展的先进文化为依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是一项长期的、特殊的历史任务。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需要文化建设者进行许多创造性的探索。实现政府文化管理创新要求我们必须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质,创造性地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开发符合自己的特殊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设计自己独特的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

二、文化管理创新的内容

(一)管理思想创新

管理思想和理念的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前提。首先,要对旧体制的社会假设基础进行重新修正,从体制文化上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对旧的文化管理体制的弊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其次,要与时俱进,树立新的文化价值观,对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要有新的突破,从而破除计划体制下文化从属论的影响。最后,要明确科学的文化发展观,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对文化战略目标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设计作出合理的选择。

(二)管理体制创新

文化体制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核心,体制创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制度创新的过程。文化体制创新,一是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文化管理行政组织体系;二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改革文化体制。

当前亟需加快建立、健全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消除空白和漏洞。譬如,政府管理文化的职能要通过法律形成规范性的文件,对行政组织构建、组织目标、职能、任务、内部分工、权责关系、活动方式、运行程序等进行恰当的界定和严格的规定,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决不干预;凡是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必须及时到位。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的权力要受到法律法规的有效约束,对政府管理文化的内容、方式、权限等作出符合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要求的详细规定,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要有民主和透明的决策程序。

(三)管理机制创新

如果说体制是环境,是管理创新的基础,那么机制是手段,是管理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政府文化管理机制创新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建立市场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文化管理运营机制;二是建立法治性和引导性相结合的文化管理调控机制;三是建立防御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文化管理保障机制。

(四)管理模式创新

第一,公益性文化事业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护事业单位和社会科学研究单位。这类事业机构具有明确的事业发展目标和责任,应按社会化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j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以提高服务效率、质量和水平。政府要保证投入,也可以接受社会捐赠。对于学术研究机构,政府应为其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给予必要的扶持和资助,营造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减少不必要的非学术性干预,尊重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争鸣,发挥人的文化创造力。。

第二,半赢利性文化事业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一些高雅文化、传统文化等示范性艺术院团、文化馆和新闻媒体单位等。高雅文化、传统文化,如京剧、地方戏曲以及交响乐、芭蕾舞等等,着眼于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和借鉴外国有益的文化成果,由于不追随当下的流行审美情趣,因而直接的经济效益可能不大,但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着重要作用。文化馆由于必须注重社会效益,因而也不能积极创收;新闻媒体单位具有“喉舌”性质,所以也不能跟随市场完全放开。对于这类单位,管理上要防止简单化,不能搞“一刀切”。应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分类指导、区别对待。艺术院团实行政艺分开,其经费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国家艺术发展目标和政策,开展

艺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监督管理艺术市场,通过设立各类艺术基金来择优资助和扶持艺术事业,而不再直接参与各类艺术事业组织的经营管理。文化馆实行政事分开,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变投入方式,提高投入效益,主要通过管方向、定政策、作规划、抓监管来实行宏观调控。新闻媒体单位实行分类转制,对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进行科学划分。在报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的运营中,可实行内容生产和编播分离,出版与发行印刷分离,对内容部分进行严格管理,但对其经营部分如电视制作、发行印刷、电影生产、发行和放映机构等,则可完全按照企业方式运行,使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依法面向市场自主经营。

第三,赢利性文化产业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业、演出业、电影业等一些单位。这类单位应实行企业化改造,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政府要加强对外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经验的研究;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积极进行政策创新,建立和完善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制定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战略,从战略布局、企业规模、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

三、文化管理创新的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不动摇的原则

文化管理创新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确保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必然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最科学、最先进、最革命的理论。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精华。它既以人类先进文化为基础,又代表着人类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而且它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方针,是我们任何时候也不能偏离的。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则

保证党和国家重要新闻媒体“喉舌”性质不变、党管媒体和干部不变、正确舆论导向不变。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文化发展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

文化管理创新既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既要遵循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充分考虑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为实现文化的精神价值和社会效益提供保障,同时又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文化资源。拓宽投入渠道,激发文化单位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坚持从国情出发来考虑政府管理创新的步骤和方法,坚持从文化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根据文化单位的不同类型、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分类指导和管理模式。

(四)坚持遵循系统性、科学性、计划性相结合的原则

政府文化管理创新是一个大系统,它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子系统组成的。文化管理创新既涉及政治领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一场复杂深刻的变革;又是经济领域的事,涉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社会领域的事,牵涉到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定位。既有公共管理理念、文化发展观等重要的思想性、观念性的转变,又有制度设计、政府职能转变等重大的体制性的转型,也有文化管理方式的转变。因此,文化管理创新是一个整体,必须进行整体设计,设定总体目标,进行整体推进。在进行整体推进的同时,还应做好各子系统的分步设计,考虑每个环节、每种因素及相互的影响,平衡、平稳推进。

(五)坚持公益性与营利性相协调的原则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事业,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利益,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事业即公益性文化和非经营性文化,文化产业即非营利性文化或经营文化。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为了公益性目的,几乎没有收入,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拨款;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事文化产品生产、流通、经营和服务性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区分两者的关系,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实行分类指导,制定和完善不同的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

(六)坚持继承和创新相协调的原则

文化管理创新,并不是要全面否定现有文化管理的所有做法,而是要在保持现有特点与优势的情况下,在改革现存体制中的缺陷和弊端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创造和发展。我国文化管理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党在领导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对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但同样,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的僵化,已经严重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文化建设与管理必须要有新的突破,才能在社会的大变迁中,适应和接纳世界的潮流,以变应变,促进文化发展。

(四)文化管理创新的基本途径

(一)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理论,为文化管理创新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合法性依据

伟大的实践需要先进的理论作指导,如同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新。才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才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举。当前政府推进的文化管理创新是一场有别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全新的革命,其难度并不亚于经济体制改革。文化管理创新不仅涉及我国的整个上层建筑领域,还将关系到文化制度的重建和文化政策的重塑,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和阻碍将会更加复杂和艰巨。我们没有既成的经验、模式可以照抄照搬,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理论创新,用理论创新指导创新的实践。党的十六大指出:“伟大的实践需要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文化管理创新,首先是思想上和观念上的创新,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建立起一套统揽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全局的,反映时代本质、时代发展要求和规律的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的理论体系,为文化管理的创新提供指导和支撑,防止和避免盲目性、自发性和随意性。

(二)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升政府管理文化事务的能力。为管理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政府文化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解决思想上、观念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实行一系列的转变,作出新的制度安排,进行制度的创新和变革。文化法制的不健全是我国目前文化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这方面,西方国家对文化事务管理的有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政府致力于文化管理创新必须强化文化法制建设,建立起有效的文化法制制度和体系,提高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文化事务的能力。同时,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为文化管理创新提供有利的环境氛围。

[责任编辑:钟 山]

作者:吴达君

因果机制公共管理论文 篇2:

论公共危机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

[摘 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公共危机事件的频发时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客观呼唤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机制。针对公共危机的特点,加强危机管理教育,是当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着力点。要强化和谐社会建设等教育理念,凸显危机管理教育等教育内容,建构预防、抚慰等教育机制,切实形成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高效机制。

[关键词] 公共危机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

On Mechanism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LIU Xin-geng1,2,XIA Ke-zhen1

(1.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China;

2.Political Schoo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China)

Key words: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mechanism construction

公共危机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很大,无论是自然原因诱发的突发事件与群体危机,还是由社会矛盾导致的社会失衡和混乱,都必然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甚至要超出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控制能力,对人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威胁和损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经济工作与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1](P131),必须直面公共危机,创建相应的教育机制,以利及时做好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应对公共危机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公共危机管理呼唤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

所谓公共危机,就是一种社会公共性质的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是指社会遭遇严重天灾、疫情或出现大规模混乱、暴动、武装冲突、战争等,社会秩序遭受严重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遭受直接威胁的非正常状态。公共危机主要包括三类: 一是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洪涝、瘟疫、流行病等。二是人为灾难,来自社会管理的失误、技术管理的事故或工业事故。如爆炸纵火、群集对抗、工业污染、辐射泄漏等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受损等。三是环境恶化,人类行为或者自然原因导致的环境和生物圈的破坏。如森林大火、生物绝种、资源破坏等。

我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公共危机多发的国家,当前我国开始进入多种生态和社会危机频繁的阶段,而且情形较为严峻。2004年的台独“公投”事件、2008年的南方冰灾和拉萨3.14暴力事件以及汶川地震、2009年的新疆7.5事件等等。这些公共危机事件集中表现为以下特点:首先,自然环境灾害较多。如地震灾害发生的几率较高,特大洪水洪灾不断发生,并且受工业发展、人口增加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其次,我国目前的公共卫生情势较为严峻。艾滋病、乙肝等传染性疫病患者及携带者,随着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不断增加。加之我国公共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一旦出现瘟疫、流行病,如果控制不当极易蔓延,甚至演化为大规模的公共危机。第三,工农业生产和市场流通等领域的危机爆发进入高峰期。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轨、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型的关键阶段,各类安全事故、技术事故及产品质量引发的危机事件层出不穷。第四,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深层次社会矛盾和民生问题逐渐显现。如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引发就业、治安等方面的新问题;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等。这些问题影响巨大,波及面广,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公共危机的严峻态势,客观要求加强公共危机的应对和管理,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公共危机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有效提高人们对公共危机的认知和意识,引导人们树立战胜危机的信念,还能帮助人们坚定战胜危机的意志,激励人们去采取行动化解危机。面对重大的公共危机,迫切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合社会整体力量、提升全民的应对能力。及时到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沟通情况、交流思想、说服教育,可以缓和矛盾, 疏导情绪,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可以鼓舞信心,导引人民群众同心同德战胜危机。在汶川、玉树地震中,广大官兵、党员干部和医务人员在危难关头表现出了崇高的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高尚精神,以及全国各地出现的众多的志愿者团队、救助义工和社会各界人民群众踊跃捐款赠物支援抗震救灾等等,都是我们平时长期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在应对公共危机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不可忽视的调控功能。它能动员人们在非常情况下顾全大局、积极配合;能抑制各种错误思想倾向,控制群众非理性的冲动,将个人利益与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统一起来;能有效地化解讹传,遏制流言蜚语,在全社会形成主流思想导向,及时稳定群众情绪。在公共危机事发后的善后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具有十分重要的人文关怀功能。诸如抚慰公共危机事件导致的社会整体和个体的心理创伤,开展社会公德、法律秩序的恢复活动等,这些都是彻底消除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所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应对和处理公共危机,最根本的是要建立科学实用的机制,将预防公共危机、应对公共危机、善后处理等公共危机管理事务全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科学轨道。不仅要建立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制度,还要建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公共危机的相应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于解决公共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从根本上消除社会冲突,具有长效的预防和规避公共危机的作用。现代社会冲突理论认为,社会冲突的原因分为物质性关系和非物质性关系,前者是指权力、地位和资源分配方面的不公,后者是指价值观念和信仰的不一致以及对社会不公的不同认识。而解决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都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2](P136)。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法制的健全,加强思想作风和廉政建设,反对滥用职权和渎职腐败,从而减少社会的物质性冲突因素。同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正确认识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正确对待社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个人利益损失,形成规避矛盾冲突的共识,从而减少导致公共危机的非物质性因素。

二 加强危机管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着力点

国内外频发的公共危机事件,促使危机管理教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点。不仅有我国如上所述的大量典例,美国的“9•11”事件、华尔街金融危机和日本的沙林毒气事件等,无不唤醒各国政府对危机管理教育的高度重视。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虽然大多具有不可预知性和突发性,但其对社会正常管理的影响以及人们心灵创伤的严重后果,促使各国政府不得不日益重视危机管理教育。大量的事实说明,有效的危机管理教育完全可以减少公共危机事件对社会的危害。面对不可预测性的自然灾害型危机,经常性进行有关知识的宣传、有效措施的讲解,可以稳定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们的情绪,避免在天灾的基础上人祸的增加。加强对突发性群体性事件调处能力的教育,可以有效控制其危害范围和消极影响,权威信息的及时发布,核心人员的有效管理,一般人员的强化教育,都是世界各国进行危机管理教育的基本内容。

从理论上看,危机管理教育应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公共危机事件的爆发虽是暂时的,其显性影响是短时的,但却通过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形式,从根本上影响国家对社会的管理,动摇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而通过转变思想和价值认同的方式,使人们对国家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对社会具有充分的认同度,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所承载的重要功能。公共危机事件潜在影响的深远性、对国家政权的危害性,一方面要求加强危机管理教育,使人们认识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客观性,减少政府公信力的损伤,这就从理论上要求将危机管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另一方面,公共危机事件从其公共性来说,主要是破坏既存社会秩序和社会存在的稳定状态,影响社会存在的现有平衡,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从思想上维护现有社会存在的同一性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危机事件与思想政治教育就构成了以当下社会为平台的矛盾,成为社会稳定的否定性力量和肯定性力量的矛盾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度发展的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突显,公共事件频发,社会利益冲突加剧,这就客观上要求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原理运用于危机事件的处置,将危机管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危机管理教育的相对缺失,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创建相应的教育机制。随着对危机事件处理经验的增加和知识的积累,各级政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认识到危机管理教育在危机处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发性事件处理过程的独特功能,但公共危机事件一过,抗险救灾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整个工作就结束了;不少地区平时几乎不搞公共危机预防教育,不进行应急演练,甚至视其为多余。究其根源,主要是缺乏应有的危机管理教育机制。有的相关职能部门甚至根本没有危机管理教育意识,在危机管理方面只注重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危机管理部门能力的提高、危机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改善,忽视了危机管理对象和不特定社会人群的危机管理教育。由此导致了危机管理大多处于经验层面,而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危机管理经验只有“点”上的效果,没有“面”上的功能。此外,危机事件的复杂性质要求创建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教育机制。危机事件是由多因素引发的一种综合性事件,单纯依靠单一职能部门无法实行有效管理,必须实行“多元共治”,多部门协调作战。这种危机管理多元主体的客观现实,要求建立适应危机管理实际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使多元主体在面对同一危机事件时,能够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实现有效配合,使其更好的发挥整体合力。可见,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危机教育机制势在必然,既适应21世纪危机事件频繁发生的实际需要,又能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改革创新中,要着力加强危机管理教育的机制建设。综上所述,危机管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危机管理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改革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优势,可以而且应当在危机管理教育机制创新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这就要求在充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和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把危机管理教育机制的创建提到应有的高度认真研究,尽快落实。首先,要认真研究和把握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知识,这是危机管理教育机制创建的前提。“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3](P241)。其次,要认真研究和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防范模拟训练,这是危机管理教育机制创建的关键。通过经常性危机事件条件下的模拟演习、防范性训练,提升教育对象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的能力,形成在危机事件中依法配合政府部门行动的社会承受力。第三,要认真研究和建设好教育平台,恰当选择教育途径和方法,这是危机管理教育机制创建的基础。“危机是一种打断日常生活的因果链而直面人生的突发事件和精神状态”[4](P13)。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的内在特点,危机管理教育具有效能发挥高时效性的特点,客观要求必须选择适当的危机管理教育途径与方法。而危机管理教育又是一种“非连续性教育”,因为人的生命过程并非总是连续性的,建立在生命过程基础上的教育也就不该总是连续性的。因此,就特别需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应机制,建立健全确保“非连续性教育”效果的公共危机教育长效机制。

三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基本思路

(一)强化和谐社会建设等三种理念

1.强化和谐社会建设理念

在公共危机管理的视野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必须注重强化和谐社会建设理念。要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和谐理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崇尚“仁和中庸”,“仁和”思想有利于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利于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在应对和处理公共危机的关键时刻,特别需要彰显“仁和”精神,促使人们求同存异,多行包容和理解,实现从“仁和”到“友爱”转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顺应这一需要,建立和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教育机制,强化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要求人们在危机关头,应当具有博爱的襟怀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品质。通过和谐理念的教育和确立,尽量避免各种矛盾激化,致力于舒缓和解决旧的或新出的矛盾,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谋求战胜危机的共同意志,妥善化解各种突出矛盾,动员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共同攻坚,共度难关。

2.强化法治规范理念

应对公共危机必须依靠社会主体高度的法治规范意识和主动配合的精神,这种意识和精神的养成,则要靠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培育。任何一个社会个体的大局意识和法治观念都不是天生的、自发的,而是外部灌输的、潜移默化的,是经过外部的教育和内在的体验逐步形成的。只有建立健全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才能落实社会主体的法治教育,才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局意识,才能为积极化解公共危机奠定必要的社会法治基础。

3.强化公共危机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29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5]这种“宣传普及”和“应急演练”的机制,就是一种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要建立健全这种机制,促使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贯彻落实相关法律精神,积极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促使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相关法律精神,积极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教育活动;促使各级各类学校依法加强公共危机的相关法律和知识的教育,将其教育内容纳入教学体系,培养广大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总之,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及其相应手段,大力普及和强化全体社会公民的公共危机意识。

(二)凸显公共危机教育等四项教育内容

1.凸显危机管理教育

危机管理的目的,是人们通过对危机的监测、预警、决策和处理,总结危机发生发展的规律,以期减少和化解危机。危机管理教育是一种对危机处理科学化、系统化的新型管理体系的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是行为的先导,行为是思想的外化。凸显危机管理教育,使全社会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危机管理,是提升全体社会成员应对公共危机意识和能力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证,是当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还不够重视危机管理教育工作,没有明晰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以至于很多人都对危机管理漠不关心,国家层面有关危机教育管理方面的立法也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凸显危机管理教育,构建具有社会化、规范化、效能化、法治化特征的危机管理教育运行机制。

2.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应对公共危机,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统领大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人心、鼓舞斗志。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科学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应对公共危机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是保障全国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战胜危机,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贯坚持的核心内容,更是我们在公共危机管理教育中应该高度重视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在当前,随着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和我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进程,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价值取向多向、利益追求多元的现象,有的人甚至将市场经济的原则滥化,在处理公共事务和人际关系中追求个人利益至上。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根本上教育人、改造人的理论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引人们价值取向的基本准则,因此,危机管理教育中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将其寓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体制之中。

3.凸显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应对公共危机,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团结和鼓舞人民群众同舟共济、战胜危机的精神支柱,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贯坚持的重要内容。凸显民族精神教育,就是要在危机意识教育和危机处理过程中,着力加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教育,加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教育,团结互助的民族友爱精神教育,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教育,让各种力量团结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形成应对危机的强大合力。凸显时代精神教育,就是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危机预警和应对工作。要改革创新危机预警的方法载体,改革创新危机处理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危机应对的预案体系。当前,尤其要着重加强抗洪救灾和抗震救灾的精神教育,这些伟大的救灾精神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完整地体现出了时代精神的本质内核。因此,在新时期新阶段,要着力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之中。

4.凸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应对公共危机,必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人们的行为选择,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世风民风的本质要求,是时代精神的集中表达和社会价值导向的基本尺度,对社会主义公民精神的塑造、公民道德的培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公共危机的发生难以避免,但是人们在危机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却可以选择。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要塑造新时期新阶段公民的崭新精神道德风貌,培养富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体,教育人们在危机应对过程中,选择爱国奉献的行为、选择服务人民的行为、选择团结互助的行为、选择诚实守信的行为、选择遵纪守法的行为,自觉与那些利用危机损人利己、违法乱纪、见利忘义的行为做坚决而不妥协的斗争。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人们在危机应对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努力将危机应对过程中的人为破坏因素降到最低,将危机应对的民族合力发挥到最大效用,保持在危机应对中的社会稳定与和谐。

(三)建构预防、抚慰等四个教育机制

1.事前预防教育机制

公共危机管理要立足防范于未然,在公共危机尚未发生前对危机进行预防,比处理危机更为重要。但人们往往无法知晓危机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降临。所以,明智之举是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规避危机的能力。这就必须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预防教育机制,尤其是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群体性事件高发区,切实做到“有备无患”,一旦危机真正来临,人们就不会惊慌失措、错失逃生良机。正是因为如此,国家教育部做出决定,要求全国各地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收看今年9月1日央视经济频道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要求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笔者以为,危机预防教育机制所涉及的主要对象,还应包括公务人员、企业员工和人口密集的基层社区人员。

2.事发应急教育机制

应急教育是指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普及和教育培训等活动,培养人们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强化对意外伤害应急的技能,全面提升安全应急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应急教育旨在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唤起全社会对安全应急教育的关注和重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公共危机管理领域中的新拓展。公共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决定应急教育必须未雨绸缪,纳入全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常规机制。这是根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教育,不允许有半点的轻视和懈怠。应急教育需要总体谋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应急实训相结合,“拉网式”的全面教育与“选点式”的重点教育相结合,公务专业人员的教育与普通公民的教育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的应急教育工作体系。

3.事中调节教育机制

调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疏导教育的基本方法是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引导、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6](154)。将其运用到公共危机管理活动之中,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国家的政策法律为依据,以解决危机引发的问题为目的。要充分发挥调节教育手段的功能,通过交流、沟通、疏导、协调等措施,实现使危机关联人员平静面对危机、积极配合处置危机的目的。显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建立起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调节教育机制。要秉承思想政治教育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基本宗旨,遵循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从关联人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入一线了解和反映关联人的困惑和诉求,并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政策及时给予帮扶和补偿,及时疏浚思想、稳定情绪、解决问题。当然,这种调节教育机制要与应对公共危机的领导机制、责任机制、保障机制紧密结合来建设。

4.事后抚慰教育机制

事后抚慰教育是指危机发生后,遵循公众利益至上的原则,通过与关联人的谈心对话、政策安抚和心理诊治等措施,控制和弥补由于危机事件造成的物质利益损失和精神创伤,以帮助关联人平息情绪、慰藉精神、重塑信心、积极面对的教育活动。这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政治优势,当前更应将其功能进一步拓展,将其优势进一步发扬光大。要深入现场,深入群众,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传递给广大公众;要借助媒体的力量,把危机的动态、政府的最新措施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布,及时稳定公众的情绪,积极导引心理良性转化;要积极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缓释公众心理压力,提升抗受挫折的能力,帮助其尽快实现危机过后的心理恢复;要大力组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救灾赈灾活动,在精神抚慰的同时,帮助其树立开拓崭新生活的信心。

[参 考 文 献]

[1]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31.

[2]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6.

[3] 列宁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41.

[4] 翁璇.试论危机的教育价值[J].中国教育学刊,1996,(1):13-15.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9.

[6] 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54.

作者:刘新庚,夏可珍

因果机制公共管理论文 篇3: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与管理研究

摘要: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判定及实现尚未引起广泛关注。根据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其社会服务职能不仅不会削弱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职能,反而对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高职院校要形成社会服务职能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机制,管理创新势在必行。高职院校管理创新就要确立管理创新的价值取向,并通过建立高职院校战略地图,实施战略绩效管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服务职能;管理创新;价值取向

高校的职能是指以实施高等教育为主要任务的社会机构在社会发展中应该并能够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承认高校具有三种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并认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其主要职能应有所不同。二战后,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波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高职教育已经占据了高教的半边天,并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革,其服务目标也已进行了多次调整。但就我国而言,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其社会服务职能的判定及实现尚未引起关注。本文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过程中的社会服务项目实施为案例,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判定及其实现条件提出个人见解。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价值判定

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能泛指高校为社会服务所进行的一切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等方面,而狭义的职能仅指高校除正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以外,利用自身优势,以满足社会直接的、现实的需要为目的,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参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职能,包括承担政府部门和企业界委托的技术开发项目,也包括各种咨询工作与社会服务等等。

不管人们所持态度如何,市场环境正在教育理念和价值观、教育管理和运行、教育投入机制和绩效评价等多方面影响着高校的行为。高职教育具有双重支撑基础:一方面由政府公共服务、公共财政和公共政策支持而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有市场服务、市场需求导向和市场竞争中的生存与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高职院校建立自主发展、主动适应、以服务求生存和以贡献求发展的机制,并适时引入院校经营提出客观要求。当然,经营学校,并不是指高职院校要以营利为目标,或者削弱其社会公益性。这只是市场机制下的一种组织导向,或者说是文化转型,即要求高职院校将各式各样的利益相关者(学生、政府、企业、赞助者等)置于决策过程的中心,通过高质量的服务(产品)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高职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已经得到确认,但对其内涵的理解仍存在分歧。多数人认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主要应通过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来服务现代化建设,其主导任务在于推进教学改革,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若过多关注社会服务职能,不仅将占用原本就较为缺乏的教育资源,而且有背离高职教育宗旨之嫌。笔者认同高技能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主导职能,但对于发展社会服务职能将削弱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观点持不同意见。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性对高职教育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例如授业者不仅是课堂上的教师,也要是企业的工程师;高职院校不仅仅是一所学校,还要像是一家面向市场的企业;等等。这些要求的实现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但企业积极性不高是全球普遍的问题,而且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更为突出。因此,笔者以为,在现实中的居于弱势地位的高职院校更需要转换运行机制,通过适当地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以整合、集聚优质的社会资源,从而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为当地社会发展服务。换言之,针对我国高职教育现状,社会服务职能不仅不会削弱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职能,反而对其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二、高职院校管理创新价值取向的确立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有助于实现其人才培养的职能。但是,这一结论的推导是基于理想状态的假设,即高职院校能够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并产生协同作用。但现实总与理想状态存在差距。现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浙江工贸)近年来开展社会服务项目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近五六年来,浙江工贸在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以技术应用、体教结合和文化创意等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并将社会服务中的优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回馈高职教育主业。例如,科技应用服务工程,浙江工贸根据温州传统轻工产业升级需要,结合自身专业建设的需求,通过各种形式,或与行业协会合办,或与重点企业合作,或与大院名校合建,或自主建立,相继组建了18个应用技术服务中心,涉及鞋革、眼镜、印刷等多个行业。这些应用技术服务中心一方面承担课题,以其技术应用创新直接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与行业协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在行业信息、师资培训、学生指导等方面的积极工作,推进了相关专业建设,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对该院的国家精品专业、精品课程,毕业生就业率、起薪率、用人单位满意率及对各省市重点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情况的调查,都可以证明技术应用服务对高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虽然办学实效证明了浙江工贸社会服务项目运行的良好状态,但目标多元、资源冲突、文化认同和市场风险等各种潜在威胁始终存在,一旦这种潜在威胁成为现实的制约因素,将不利于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因此,从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高职院校要形成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机制,管理创新势在必行。高职院校管理创新,首要的就是确立管理创新的价值取向。

确立管理创新的价值取向,既需要对传统的学校管理进行创新,又要对西方教育管理理论进行创新,进而促进高职院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高职院校既有教育内在的规律性,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而且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高职院校自身就会不断遇到新问题,发生新矛盾,提出新任务。因此,只有高职院校自身的创新才能应对社会变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压力。沿用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策略、方法、制度显然无法解决高职院校面临的新问题。此外,由于我国高职教育管理研究自身尚不成熟,大量的教育管理理论来自于西方,来自于企业管理理论。虽然借鉴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吸取他人优势与长处,给我们以启发和帮助,但是中国的高职教育毕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简单挪用只能给理论和实践带来严重后果。

三、实施战略绩效管理的设想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尤其是从最初的规模发展到当前的内涵建设,人们已经对高职教育管理创新进行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如高职院校战略管理、项目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等。就社会服务职能导致的高职院校管理困境而富,笔者以为其关键点在于如何使高职院校的多元目标保持协同一致,从而使其办学价值理念传递渠道保持

畅通,形成统一的管理文化,使各种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优化组合,形成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就具体管理方法来讲,高职院校实施战略绩效管理尤为重要。综观当前的管理理论与实践,战略绩效管理的方法很多,最常见也是运用最广泛的当属关键业绩指标(KPI)和平衡计分卡(BSC)。相比之下,平衡计分卡是一个包括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和员工学习与成长等方面的绩效评估指标的战略绩效管理框架,并且更为注重指标综合反映的组织与环境、成果与动因、过去与未来等各方面的平衡。在平衡计分卡理论基础上,卡普兰·诺顿又提出了战略地图框架。该理论认为,战略地图四个层面目标的协同一致是组织价值创造的关键,而连接四个层面的因果框架也正是开发战略地图所依赖的结构。其中,客户层面界定了目标客户的价值主张,价值主张为组织无形资产创造价值提供了环境,而行动和能力与客户价值主张的高度协调一致是战略执行的核心。

高职院校建立战略地图,可以迫使具有多元办学趋向的高职院校明晰如何创造价值以及为谁创造价值的逻辑关系,也就因此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通过战略描述语言,使战略在整个组织中得到宣传和沟通。多元办学趋势使高职院校面临多样化、模糊化的客户价值主张。高职院校学生(家长)客户、企业(用人单位)客户和政府的价值主张是多样化的,以哪一类客户的价值主张为核心将影响学校的战略选择。客户是高职院校价值创造流程的出发点,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客户的价值主张对内部流程进行梳理。例如将其概括为育人流程、客户管理流程、创新流程、后勤保障支持流程和公共关系流程等,使各流程与组织战略达成协调一致。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可据其对客户价值创造的不同贡献归入不同流程。以浙江工贸应用技术中心为例,以技术应用与推广服务对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贡献而言,可纳入创新流程;若以应用技术中心为中介,加强学院与行业、企业联系,挖掘用人单位(客户)的差异化价值主张,又可纳入客户管理流程。战略地图的实质就是一个变革计划,其执行最为有效的时候也就是在交流战略构想的时候。因此,它的推动需要高层领导支持以及全体教职员工的参与。教职工越了解学院战略的背景和内容,就越能在各自的权责领域内努力行动,创造对执行战略的贡献。

战略地图的成功之处就是将组织战略置于管理活动的中心,在明确其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尽管国外也已经有教育组织运用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进行战略绩效管理的实践案例,但高职院校绩效目标的模糊性、滞后性使得该理论在我国高职院校的具体运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责任编辑:许 佳]

作者:黄专途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薪阶层证券投资论文下一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