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展览解说词

2022-10-03

第一篇:美术作品展览解说词

绘画展览解说词

一年级廊道绘画展览解说词

各位领导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一楼展区,这一展区的主题是“爱我中华

爱我家乡”。爱国、爱家,是千百年来亘古不衰的话题,这样的爱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富强发展的根基。

作为一名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更应该从小就把这种爱牢牢根植于内心。请看,您们眼前的这一幅幅画作可能看似稚嫩,可是它们却饱含着一个个小小的我们一颗颗拳拳的爱国、爱家之心。这饱满的色调,这灵动的画面,诠释出的是我们心中的祖国,我们心中的家乡。

这一活动的开展激起了我们对祖国、对家乡的爱的涟漪,这小小的涟漪看似波澜不惊,但我们相信,这爱的力量势不可挡,它必将逐渐演化为我们快乐学习、生活的不息动力!这也正式我们开展这一主题绘画作品展的初衷。

( 由于一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刚刚入学不久,所以我们开展的是亲子绘画,即由家长和自己的孩子共同设计并完成作品。)

第二篇:校史展览解说词(模版)

校史展览解说词

今年是我校的百年华诞,也是中国国立农业高等教育开展的一百年纪念。作为曾经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策源地,今日中国农业高校的领头雁,农大百年沧桑,经历了晚清、北洋军阀、国民政府和新中国四个时期,校名和校址也屡经变迁,从我们面前的这张历史沿革表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曲折的经历,坎坷的岁月,磨砺了农大坚韧顽强的精神,形成了农大情系民生的传统,也铸就了农大的世纪辉煌。

一、学基初奠 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农学院(190

5、12-19

14、2)

中国农业大学的源头可以追溯至1905年,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的筹建。也许是巧合,也正是那一年传统中国选拔人才的科举制被废除,现代教育真正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农科大学择地建校

京师大学堂自1905年起建设分科大学。在这张珍贵的历史文献——学务大臣《奏请建设分科大学片》中,将瓦窑村地方已购土地留作建农科大学的字迹清晰可见。1908年,望海楼一带取代了瓦窑村成为学校新的落脚地,下面的两个历史文献(《奏请拨望海楼地方苇塘官地建设农科大学片》、《教育公报》)对改址的原因均有记载。 罗振玉,农大人不会忘记这个名字。他不仅是堪与梁启超、王国维比肩的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文化名人,更是农科大学的创始人。1909年,罗振玉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首任监督,他对将农科大学的创建极为重视,这份《复勘钓鱼台地亩情形报告》就是他当年亲力亲为的明证。报告意见被当局采纳以后,农科大学的校址就基本落实了,从望海楼到罗道庄,面积达1200亩,这给日后农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从1908年算起到1958年迁校马连洼,农大在此办学达半个世纪之久。

农科大学校址的选择,严格遵循了四个原则,充分地体现了第一代高等农业教育者的良苦用心与严谨精神。

1912年11月,农科大学从马神庙京师大学堂旧址迁入北京阜成门外罗道庄(今北京玉渊潭公园)校址,石刻“农科大学”高悬于大门(第一张板的门头,回指对照1993年复制实物)。“农科大学”的大学的讲堂大楼(工字楼)和办事楼比赫赫有名的北大沙滩红楼还要早六年。尽管今日我们已无处凭吊,但在这些老照片中,我们依稀可以想像出它们当年的雄姿。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5月,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农科大学改称“北京大学校农科大学”。 1913年,农科大学的第一届毕业生走出校门,此时距1905年建校已经有8年之久,这也折射了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创办的不易:大学堂1904年正式招收预备科第一班学生,1909年预科班毕业后,部分学生和一些同年毕业的师范第四类学生升入大学堂农科,成为农科大学的第一批学员。1913年,在经历时局动荡影响之后,农大的第一届毕业生在12月离校。 他们(指照片)就是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的星星之火!

二、风雨前行 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19

14、2-19

23、2)

1914年2月,北洋政府教育部以“教授高等农业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将农科大学改组为独立的“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成为与北京大学同属于教育部的当时北京国立八校之一。由于其时地方割据、军阀混战,学校在此后9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用“步履维艰、风雨飘摇”8个字来形容,但仍取得了可观的办学成就,师资力量不断加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

民国建立初期,中国教育模式“以美为师”取代“以日为师”的趋势十分明显,这张小小的学年历就是历史的见证。1921年,在校长吴宗栻(图片见第二板)主持下,改革学制:由3学年制改为4学年制;各学科采用单位制(相当于现在的学时制);设必修与选修课程。大家可以参看这个文献(教育部批准改革学制)。 1921年10月20日《晨报》上刊登的《添招女生广告》对我校而言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女性开始进入现代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视野中。可惜当年响应者寥寥,并没有招到学生,直到1926年才有第一名女生入学。从第一名女生于1930年毕业算起,解放前共有71名女生从农大毕业,而今天的农大,女生的比例已接近一半。

当年的校园农场“两岸苇花一溪水,新田千顷尽嘉禾”(1916年校友诗作),当年的农大人“愿学为农意岂奢,田间风味足桑麻”。 农专时期,学校教学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学生的实地调查研究,这些老照片生动的记录了当时的情景。从1916年起,每届毕业班(三年级)都利用假期到国内各地和日本、朝鲜考察实习。第一次考察团的带领者,即这位许璇教授(指照片中的许,再回指上一页照片)。他在农大四个不同时期任职累计长达20年,并四次出任院长、校长,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卓越成就,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做出了杰出贡献。因此,他在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史上享有崇高的声望,被当年教育界誉为“罕有人物”、“一代宗师”。许璇教授1934年积劳成疾而不幸去世后,北平大学为他举行校葬,为一位教授的逝世举行校葬,在北平大学尚史无前例。

这一时期,学校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挣扎图存,不断发展,九年时间里共有三百零五名学生从这里毕业。同时,在农专校园还成立了足球队、网球队,办起了杂志、丛刊,文化生活开展的红红火火。

五四运动中的农大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农专在“五四运动”中做出过重要贡献,是“五四运动”早期发起者之一,并始终站在运动前列(当年13院校,今天多已不存)。这是农大的光荣和骄傲,农大成为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可以说即是从“五四运动”起。

农专的师生在5月4日和其他12所院校学生一起,齐集天安门举行大会,举行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政府投降卖国行径的示威游行,6月3日,学生运动遭到镇压,上千学生被捕,农专学生罗家楷等亦在其中,为了支援学生运动和营救被捕学生,农专学生发动捐款,并在北京第一舞台和北大、清华、高师三校举行募捐义演(义演、捐款启事和义演的剧目单);1920年,农专学生会抗议日本政府就山东问题和中国政府“直接交涉”所印发传单;1920年5月,农专学生创办《醒农》半月刊,把目标朝向农民,《醒农》的发刊宗旨是:“促人民之觉悟”,“谋农业之改进,”它是“五四时期”有相当影响的刊物之一,发行国内外。

三、开拓奋进 国立北京农业大学(19

23、3-19

28、11)

1923年3月,经过三年多时间的酝酿,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改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 章士钊在“改大”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当时他刚刚从欧美考察归来,即投身农专的建设中,并成为改大后的第一任校长。1922年12月,他到农专发表演说,阐述办学方针,声称愿作改造农专的“炮手”。1923年上任之后,章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来推动农大的发展,他刊登在《晨报》上公开纳贤延聘国内外农业专家来校执教的《征聘农业专家特告》就是一例,这一举措在30年代开始显出成效。1925-1926,在他已任教育总长后仍兼任过一段时间国立北京农业大学的校长。章士钊不仅为农大发展规划蓝图,而且在他任校长期间,将每月工资捐赠农大购置参考书籍,至今图书馆仍有遗存。

这一时期,学校不仅学科体系完善,师资力量雄厚,这份经过当时的大总统黎元洪批准的《国立北京农业大学组织大纲》或可说明;学校当时拥有四个农事试验场,增添了大量试验器材和图书资料,学术活动异常活跃,农业化学学会、森林学会先后成立;而且一度经费充足,1923年学生人均经费为一千一百五十元,是当年北大学生人均经费的三倍还多。“不愧为吾国最著名之农业大学。”

这一时期农大革命组织的“萌芽”也值得我们关注。

“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邓中夏等在北京大学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组织“北京共产党小组”,积极探索救国救民之道。1921年初,在邓中夏的直接指导下,杨开智(杨开慧兄)、乐天宇、蒋文xiao(音同“孝”)三人组成了社会主义小组,这样的小组在当时北京高等学校中只此—家。半年后,根据邓中夏指示,在此基础上,建立农专第—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这也是北京高校最早建立的团支部之一。团支部的建立把农专的学生运动推向新的高潮。

1924年1月,根据中共北京地委的指示,农大青年团(此时已改称共青团)的全体团员转为共产党员,成立了农大历史上第—个中共支部,乐天宇为第一任支部书记。农大支部是北京高校中最早成立的中共支部之一。此后,革命运动在校内外迅猛发展,组织迅速扩大。党员人数由最初的十余人,到1926年发展到五十余人之多,最多时占在校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农大支部还在京郊农民中发展党员,进行农民教育,开展农民运动。农大党支部是大革命时期北京地区一支有战斗力的革命队,—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那个时期还有一些事值得我们铭记。“苟且偷生生同朽骨,为国而死死亦光荣。”这是1926年6月,写给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的农大学生林孔唐烈士的挽联,在那场发生上世纪20年代中期的反帝运动中,农大学生用鲜血写就了不能忘却的纪念。这些文献和照片真实地记录了那段历史。

1928年5月,“济南惨案”发生后,北京各界掀起了反日运动。农大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们立即行动起来,集会、游行、宣传、成立反日济案后援会,抗议日军的暴行。8月,为了唤起人们永不忘国耻,在校园里建起“毋忘国耻”纪念碑。“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农大校园被日军占据为兵营,纪念碑被毁。这座“毋忘国耻”纪念碑的建立,足见当年农大师生爱国热忱。

四、发展壮大

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19

28、11-19

37、9)

1928年,国民政府进入北京,改北京为北平,实行大学区制,再提国立九校合并改组,几经抗议反复,北大、北师大各自独立,但农大却从此开始了她作为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的历史。这是解放前农大历史上继农专时期后第二段较长的稳定期,也是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时期。

北平大学农学院校门两侧墙壁上有四个醒目大字:教民稼穑。全校师生也用实际行动为这四个字做了最生动的注脚,他们秉承了农专农大的优良传统,近一步加强了同农民群众的联系,在全国各地农村参加劳作,进行农事推广,设立农村建设试验区,开展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教育活动。据记载,1935年,西郊农民赠农学院七尺大木匾一块,上书“福利农民”。此匾曾高悬生物大楼之上,后屡经战火**,不知所终。这一时期每年举办的“与农民同乐大会”,正是自农科大学建立起,一代又一代的农大人坚持走面向农村,为农业、农民服务的道路中的一种有效尝试,是不断思考与摸索得到的成果。

北平大学农学院任职较长的刘运筹院长,虽然政治上不够明智(阻碍学生运动的开展),但其办学业绩不容抹杀。他提出了心理建设、物质建设和社会建设三大建设计划,对学校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提出并推行“农村建设实验区”,别具匠心倡议以每年11月11日为“中国农民节”,其“双十一”的含义,即为“士”与“土”两字的组合,意为知识、知识分子与土地、农民相结合。

这一时期,学校的学术科研活动渐成规模,各种学会组织多达九个,学术会议不断,农业刊物也有十余种,尤其是随《世界日报》出板发行的《农学周刊》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到20世纪30年代,经过学校二十余年的建设,教学设施逐年增加,原先“水涸已无鱼可钓,池塘只有鸟堪罗”的荒芜校园也是“红桃白李,争风河岸,绿柳青松点缀全境”,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时有“东方小瑞士”之称。

在学习之余,学校的体育运动也是开展的有声有色。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北平大学农学院的学生和教职工也迅速地投入到了救国运动中。10月,农学院抗日救国会在校内外连续举行救国宣传,演出自编自演的新剧,观看演出人数达1500多人。11月时,在突破当局再三阻挠,赴南京请愿的北平各校2000多人大学生队伍中,就有农学院90余名学生的身影。同时,农学院师生还积极进行军事训练,准备投身救国战斗中。这为他们日后从事农业科研活动,为抗战中的颠沛流离、艰苦西迁进行了必要的体力上的准备。

在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中,平大农学院学生同样以巨大的爱国热情汇入抗日救亡的时代洪流之中。

五、共赴国难 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19

37、9-19

38、7)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偌大的中国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国民政府将北平大学等北京数所大学几经辗转,迁至陕西,组成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学校成为西北联大农学院,后又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国立西北农学院。国难时艰中,平大农学院因国土沦丧而消失,新的国立西北农学院建立起来,这对大西北地区高等农业教育而言无疑是一大贡献,但却是以取消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农科大学为代价的。 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已是百岁老人的原北平大学校长兼农学院院长徐诵明教授,在与农大研究校史的老师讲起当年的经历仍十分激动,谈到他极力反对教育部肢解北平大学,甚至当面和教育部部长陈立夫争论。农学院校友胡子昂等也纷纷致函致电陈立夫,表示反对,要求保存农学院建制,以便战后复员。但农大的百年发展还是在这里一度中断。从京师大学堂一路走过,中国最早的农科大学三十三年的起落沉浮,也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史的艰难开篇。

抗战期间,华北伪政府在北京建立了北大农学院,抗战胜利后,其中的部分人员经过甄别,也并入后来的重建的赓续血脉的北大农学院中。

六、浴火重生

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19

46、6-19

49、9)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决定,国立北京大学在北平复校,农大也同饱经忧患的中华民族一起开始了她的重生之路。

抗日战争胜利后,西迁的学校大多开始复员原地办学,而原来的平大农学院,因为被拆散、并迁,已经不复存在。但在校友会的不断努力下,多次与北大校长胡适联系、协商,达成共识,原北平大学农学院得以在原址恢复重建,改属北京大学,农大被中断的历史得以延续。这份当时被刊载于北平各报的历史文献(胡适亲笔致函答复北农校友总会)就是复校的见证,在答复中胡适明确表达了对北大农学院继承原先北农历史的肯定和支持,称“现在之北大农学院,即为延续北农历史之学院。”

在院长俞大绂的主持下,李先闻、李景均、熊大仕、林传光、周明牂、黄瑞纶、陈华癸、李连捷、应廉耕、李荫桢、汪振儒、汪国舆、吴仲贤„„一大批学界才俊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宏大的规模、广阔的教学实习场所和优美的校园环境,北大农学院拥有当时北京大学各学院中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北大农学院设系之多,分科之细为当时全国农业院校之冠,当时北大有六个学院三十三个学系,农学院就占十个。

从1945年到1948年12月(罗道庄解放)的三年间,农学院的进步力量,在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不断发展。从反“甄审”斗争到抗暴斗争,到“五二○”反饥饿反压迫斗争,再到“八一九”大逮捕,到处可见北大农学院师生反抗、斗争的身影。1948年12月17日,北大农学院所在的罗道庄地区获得解放。农学院在历经苦难之后,怀着对光明的热切期待,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迎来了更大的新生。

1949年7月,辅仁大学农学院并入北大农学院。农业大学最粗壮的源流就此形成了。

下面,让我们把目光再次回到风雨如磐的现代中国历史中,梳理农业大学另一个主要源头:清华大学农学院。

一、学科草创 清华学校农科与清华大学农学院筹办(1921-1933)

二十世纪初作为留美预备学校的清华,因为当时学生“多有志向学习农科者”,就以开始设置农学方面的课程,不少学生经由清华赴美学习农学或生物学,学成后即归来报效祖国,他们中的大多数成为中国现代农学研究和农业高等教育的中坚。

1921年,清华学校开办农科学校,又有许多有志学农的青年从这里走出国门;1928年清华改为大学,30年代初即已开始积极筹建农学院,当时的国民政府甚至已将圆明园故址拔归清华办农事试验场。

二、人才辈出 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1934-1946)

1934年,作为农学院过渡的农业研究所在清华创立,由校长梅贻琦担任主任,在有限的条件下在河北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但是,很快的抗战爆发了,正常的发展被迫终止,清华也开始了颠沛流离的转移和在大后方昆明艰难办学的历程。农业研究所克服了种种困难,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农业、生物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更为可贵的是,这一时期的农研所为国家培养储备了一批农业科学技术人才,如展览中所写名单,一个只有60人的队伍,有这么多的院士先后产生,实属罕见。所以说清华农研所是一所英才库,毫不夸张。这是清华农研所对国家最大的历史性贡献。

三、志存高远 清华大学农学院(19

46、6-19

49、9)

抗战胜利后清华复员北平。1946年,清华农学院成立,汤佩松任院长。汤佩松奉命筹备清华大学农学院时,设计了一幅崭新蓝图,拟订了农学院的发展目标。

对于清华大学农学院要办成什么样,培养目标是什么,要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等等,汤佩松在当年的《筹备方案》和日后的回忆中阐述的十分清晰。(汤佩松谈办学目标中的划线部分)这样的设想和全盘筹划,在我国农业教育中可以说独树一帜。

由于不久新中国建立,清华农学院被合并组建北京农业大学,汤佩松的抱负未得实现,但他的办学理念,并没有全被埋没。农大应当办成什么样的学校?这个问题,一直是农大人思考、议论、关注的问题,今日的农大,以国内最高、世界一流的高等农业学府为目标,已经是我们的共识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汇成农业大学第三支源流是华北大学农学院。

一、筚路蓝缕 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1940、8-19

46、3)

华北大学农学院的前身是1940年中共中央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主任是农科大学的老毕业生乐天宇。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为陕甘宁边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家每次听到熟悉的《南泥湾》的旋律时,都会想到王震和他领导的三五九旅。但历史不会忘记,是乐天宇和他领导的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深入细致的考查和科学的研究报告,促成了南泥湾的开发。

二、不畏时艰

北方大学农学院(19

46、3-19

48、7)

1946年,为了“开展农村大生产运动,为战争和人民服务”,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经延安大学农业系的短暂过渡后,在山西长治成立了北方大学农学院。学院在参加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尤其是兽医研究,被国际学界认为是“现代中兽医学”的开端。

三、高歌猛进

华北大学农学院(19

48、7-19

49、9) 1948年7月,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合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农学院随之称为华北大学农学院,并从太行山上搬迁到石家庄办学,对华北地区的农业实践发挥了科学的指导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北大、清华、华大的三所大学的农学院,在中央的支持下,开始酝酿大的调整。三院合并已是大势所趋。从9月中筹备起,只用一个半月,合并与搬迁工作就顺利完成了。12月17日,新领导班子宣布就职,乐天宇任校委主任。钱俊瑞(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兼农大筹委主任)在就职大会上讲话说:“今天全中国范围内以这样大的力量办这样的学校是头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对这个学校方针与实施给以重大注意,我们建设这个学校,对中国农业及农业教育要树立新的榜样”。1950年4月8日,北京农业大学校名确定,农大历史的新篇章就此展开。

“三位一体”办学方针

乐天宇提倡“生产、教育、研究三位一体”,其实早在40年代初就有实践。当时,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师生在大生产运动中,到农村去与群众密切结合,边生产、边教学、边研究,在完成群众生产任务的同时,完成学习和研究任务。 “三位一体”在北方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一直延续下来。

就当时的形势而言,实行“三位一体”办学方针的华北大学农学院为解放区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新中国建立后,乐天宇在主持北京农业大学工作时仍坚持这一构想。1950年起举办的农耕学习班,正是“三位一体”论的重要实践。后来,由于三位一体方针不够明确、具体,又在实践中发生了单纯强调生产的狭隘实用主义的偏向,渐渐地就不再被提起了。

农大建立之初的教改回顾

三院合并成立的北京农业大学后是新中国第一所多科性农业大学,既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又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首先遇到的是如何把具有不同历史传统与特点的三所农学院真正团结起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为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农业大学而共同奋斗。建校初期所采取的一系列各项教育改革的尝试,有的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中央和师生们所肯定,但也有失误,尤其在课程改革上,出现了有违党中央的方针与政策的现象,以致出现了“农大风波”问题。这也是新中国的高等农业教育者们在探索中前进时所付出的代价。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直接关怀下,农大纠正了错误,重新步入正轨。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培养高级农业建设人才”,学校建立较为齐全的教学和学科结构,一面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一面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1954年北京农业大学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之一。

农大的院系调整

从1952年下半年开始,在中央的部署下,全国性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展开。农大原有的11个系调整为6个系、9个专业。(展览所列机构表)。而此次调整中分离出去的森林系与河北农大森林系合并建立了北京林学院,现在是北京林业大学,已经别立新宗;分离出去的农机系,则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北京双桥机耕学校合并成立了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成为新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一所重要学府,1960年,北农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院校。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后来改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又于1995年与北农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它位于清华东路北侧的校址,是现在的东校区。

五年学苏

在教学上,这一时期的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都进行了很多探索和改革。如全面修订教学计划,精简课程,减少学时(见计划表的对比);如在学习苏联取得的经验上,遵循“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针,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建立生产实习制度(有图片);改革考试制度;请进苏联专家;引进、翻译苏联教材等等。 1954年以前学校的科研工作,重在恢复和整顿,为日后大规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做好准备。1954年之后,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号角,从各个方面(展览有说明)加强科研工作。全校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业调查、品种选育、植物保护、兽医、植物生理等方面均有大量建树。

这些珍贵的图片与文献,真实地记录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探索中的曲折发展

从1958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夕,农大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经过了“教育大革命”、全校下放锻炼——调整,贯彻《高教六十条》——试行半农(工)半读等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十年是学校在曲折中前进的十年,学校工作既遇过挫折,也有迅速发展,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克服环境的艰苦,取得了令人称道的丰硕成果。 1958年,北京农业大学搬离了走过半个世纪风雨的罗道庄老校区,新校址位于圆明园西北面的马连洼,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西校区。

遵照毛主席指示,1958年北农大和北农机全体师生均下放锻炼一年,这一年的实践有得有失,获得了不少经验,也付出了代价。但正如1961年中共中央关于讨论和试行《高教六十条》的指示中所说:“不论是成功的经验或者是错误的经验,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认真总结1958年前后的“教育革命”经验与教训,贯彻执行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高教六十条》,学校工作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建立了正常的、稳定的教学秩序,调整了对知识分子的政策,甄别了冤假错案,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特别是老教师受到应有的尊重,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全校科学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为农业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生中认真读书努力学习蔚然成风,教学质量显著提。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共同战胜暂时困难,学校的领导工作,学校的风气和教学质量出现了继五十年代之后,第二个辉煌时期。

文革罹难,坚韧求卓

在文革十年中,中国农业高等教育受到严峻的考验,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机学院都遭受了那个年代特有的苦难与艰辛。

两所学校受到的远大于其他高校的冲击,学校几近瘫痪,甚至面临被解散的境地。学校分别被迁出北京,从东到西,从北到南经历了数次辗转,颠沛流离,甚至几次更改校名,陕西甘泉县的深山沟,重庆山城,河北的涿州和邢台都留下了它们的足迹。许多宝贵的历史文物也因此劫难而散失无踪,那块“农科大学”的石刻门头原本在1958年随校从罗道庄移到马连洼,现在也只能在发黄的相片中看到,永远成为记忆中的风景。

农大是“抗棍棒的种子”,即使在那样的环境中,农大人怀着报国忧民的胸怀,以顽强坚韧的精神,在教学和科研上孜孜不倦。开展贫下中农再教育,进行调查研究,为当地农民培训技术人才。尤其是具有特色的短训班,对普及农业技术,推动当地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作用;小麦育种工作评选出了适应陕北旱塬地区种植的10多个品种,比当地原有品种增产20%~50%。另外,学校开办的兽药厂、赤霉素厂也陆续投入生产。

1972年、1974年,北农机和北农大分别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北农大有6名代表(沈其益、蔡旭、李连捷、俞大绂、沈隽、汤逸人)出席,12项科技成果获科学大会奖,获得6面奖状。

文革结束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北日报》等纷纷发表报道农大的文章,这是对农大极大的支持,也寄托了全国人民对办好这所高等农业学府的殷切希望。

迁回原址,拨乱反正

1978年,经历了文革浩劫之后的短暂调整,共和国拨正了航向,科教事业迎来了春天,农业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迎来了转机。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机械学院也在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两校分别从河北涿县、邢台先后搬回北京原址办学。

(这一段说明作参考)1977年8月4日,沈其益在邓小平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者座谈会上发言,高鹏先、王明远、沈其益联名给中央写信,时任副主席的邓小平同志于8月9日作了批示,并建议国务院派专人调查和处理。稍早的时候,俞大绂、沈其益、熊大仕等著名教授就曾先后联名上书邓副主席、华国锋主席,另外以华北农大全体教职工名义写信给中央军委及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元帅,请求退还马连洼校舍,恢复北京农业大学校名。1978年11月29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华北农业大学搬回马连洼并恢复北京农业大学名称的通知》,在通知发表的第二天,1978年11月30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文章,这恰是经历严寒、迎来春天,农大又获新生的真实写照。

也是在1977年8月,华北农业机械学院王永波、万鹤群、唐文霞、乔东生等十九位教职员工曾给邓小平副主席写信,汇报学院情况,陈述了文革外迁中,学院遭受的损失,反映了广大教职员工要求改变现状的迫切愿望。邓小平接到信后不久就做了重要批示。1979年,胡耀邦和邓小平同志批示同意农机学院迁回北京原址恢复原校名,十五位总理、副总理也批示同意。这两个文件清楚的记载了这一事件。农工大也终于回到了发展的航道中。 迁回北京办学后,北农大和北农机首先面临的就是收回校园的问题。这是当时校园校舍被外单位占用,学生无处读书,教学、科研和住宿能只能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和厕所里进行的惨状(指收回校园迫切要求一组照片)。经过多年的努力,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才收回大部分北占用的校舍。今天,中国农大的两个校区中还能清晰地看到那段特殊历史留下的印迹。

十年浩劫也是人才的浩劫,北农大和农工大在8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了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同时进行的队伍整顿与建设和也经过十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对照这些图表,我们可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致力建设,成果斐然

1984年,国务院将北京农业大学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1988年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本科、研究生招生自1980年起开始恢复,且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上成绩巨大,学科设置日臻完善,教学研究成果斐然。研究生教育方面也获得了较大发展,可以称作中国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的摇篮。(指招生数字及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导数字)育天下英才是学校的宗旨,学校不仅重视本、专科及研究生的培养,还十分重视成人教育及干部的培训,为国家的农业建设输送不同层次的人才。这是学校继续教育的情况(指继教图片、文字) 农大人以解民生之多艰为己任,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三农”服务,解决农业生产建设的实际问题方面农大的老师们辛勤奉献,孜孜以求,1978—1995年间,取得科研成果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约280余项(指科研成果统计数字和奖状)。许多具体细节,我们在一楼的参观中都有了了解。 学校在国际交往与合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与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建立校级关系的情况(指64板上半部分图片)。这是与以色列、德国、泰国、韩国建立国际合作项目情况(指64板下半部分图片)。1980—1995年,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主办国际学术会议50多次,这几项是主要的,涉及到土壤改良、动物、农业工程、生物技术、可持续农业综合管理等诸多方面。(指65板上半步图片)。国际交往增多,打开了师生的国际视野,派出留学、进修、接触外国留学生、聘请外国专家数量多、地域广。获得了国际资助,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指65—66板图片)。对照一楼的关于交流与合作的介绍,我们会对中国农业大学近年来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

这是这一时期校园风貌及文化活动(指67页板面作部分介绍即可)。

两校合并,宏图大展

1995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北京农机学院)合并,一所规模更大、学科设置更趋综合化的新型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正式形成。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欣然为学校题写的校名。

1998年,学校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211工程”高校;2003年,学校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985工程”高校行列。

合校后的十年,中国农业大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点您在一楼展区已有较深刻的了解。三届领导班子(指六位领导人照片)在实现学校平稳过渡、逐步地推进学校实质合并、机构改革与创新、提高教职工待遇、校园综合治理等等方面,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努力拼搏进取,迎来了今天中国农业大学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等大好局面。 天地玄黄,中国农业大学从20世纪初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源头一路走来;百年沧桑,学校的命运与国家现代化的命运息息相伴。百年发展铸就了她的辉煌,百年积淀造就了她的品格。“长风破浪正当时”,中国农业大学正以开阔的胸襟、开放的眼光,开创属于自己更为光辉灿烂的未来!

第三篇:十字绣展览解说词(推荐)

陈:十字绣是一种古老的民族刺绣,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一直以来就普遍存在着自制的十字绣的工艺品。由于各国文化的不尽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十字绣在各国的发展也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无论是绣线、面料的颜色还是材质、图案,都别具匠心。

陈: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我们十字绣团这个学期的成果:

高:首先为大家呈上的是“四君子”中的梅花。梅花是一种外柔内刚的花。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连毛主席都赞它:“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一针一线体现了女孩子们的柔情,而这梅花却显示了她们的坚韧,充满着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陈:傲骨梅无仰面花, 虚心竹有低头叶。说到梅花就不能不提到竹子。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 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 竹外直中通,襟怀若谷, 竹玉竹临风,顶天立地, 竹化作符节,苏武秉持, 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竹始终是我们所共同景仰的君子形象。

高:接下来是“四君子” 中的兰花。兰花的花语及代表意义是:淡泊,高雅 。众多名人都酷爱兰花,,“芝兰之室”就是一个颂兰美兰的成语。这个成语就起源于孔子对兰花的喜欢。还有一些关于名人和兰花的故事如:勾践种兰;屈原佩兰;郑板桥画兰;鲁迅采兰等等。这些与兰花的象征意义有着莫大的关系吧。

陈:“四君子”中的菊花姗姗来迟,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中国历代诗人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历代歌颂菊花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和艺菊经验,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名谱佳作,并将流传久远。

陈:我们欣赏完了这些含意深远的作品,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贴近生活的作品吧。

高:“爱”在向你走来...... 这个字的发音如此神奇,似呢喃,似咀嚼,似品味,也似叹息.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我们一直的追求,爱,是冬日里的温暖的阳光,爱,是春天里的生机蓬勃,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有了爱,我们才可以像今天这样肆意享受着青春和幸福.

陈:这是一幅玫瑰花,正如你们所见,她娇艳欲滴,她美丽动人,她的美丽让蝴蝶流连忘返。是我们十字绣社团的女孩子们用心赋予了她永恒的生命,让她永远保持着这份美丽,不惧时光蹉跎。这不正表现了女孩子们对美的追求吗?正是这种爱美护美的心灵,世界才变得如此温暖动人。

陈:我们向往美,追求美,但是我们也从不失掉内心的纯真.

这幅是娇憨可爱的活泼喜人小熊.他们生动形象,让人油然而生爱怜之心.这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一个完美的童话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那是我们的童心,这是我们最初和最后都应珍惜的纯真.

陈:最后为大家呈上的是一幅“平安是福”。平安,是平淡而写实的字眼,却温暖而亲切。这是父母和亲人们对我们最大的期盼。新年即将来临,我们十字绣社团预祝全校师生:平平安安过大年,幸幸福福乐团圆。

第四篇: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展览解说词

欢迎大家来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参观。我馆于1999年建成开馆接待观众, 2009年重新改展,年接待来宾80余万人次。党和国家领导人张德江、李鹏、曾庆红、贺国强、迟浩田、周光召、张思卿等来此参观,并向聂帅汉白玉座像敬献了花篮。陈列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我们首先来到瞻仰厅。这里安放着晚年聂荣臻元帅的一尊汉白玉座像。座像背景是巨幅油画《日月山河》,其寓意是:聂帅的高尚品德与日月同辉,聂帅的伟大精神与山河同在。

在《日月山河》的壮美中,江泽民亲笔题写的“聂荣臻同志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分外引人注目。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江泽民题词的时间:1992年5月14日。1992年5月14日22点43分敬爱的聂荣臻元帅永远离开了我们。就在这举国同悲的时刻,江泽民饱含深情地题写了这句话,表达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对聂荣臻元帅的无限敬爱和深深的爱戴。

聂荣臻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我国科技事业尤其是国防科技事业的主要奠基人,长期担任党、国家、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陈列大厅展出的图片和文物是聂帅光辉一生的生动再现,请大家随我到

大厅参观。

第一部分 立志报国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出生在原四川省江津县吴滩镇石院子。父亲聂仕先,老成持重,沉默寡言。母亲唐氏,是个典型的勤俭持家的家庭妇女。聂荣臻出生时,家境已经破落,靠租田务农为生。从他记事起,就没有享受过多少童年的欢乐,打下深深烙印的是父母劳苦耕作、日月的艰辛、农民生活的苦难和人世间的不平。

聂荣臻8岁时,尽管家境困难,但父母很重视对儿子的教育,父亲把他送到外祖父家读私塾,当时在重庆法政学堂读书的舅父唐海潭,思想活跃,经常回家议论时政,聂荣臻耳濡目染,受到一些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政治需要变革的想法,在他幼小的心灵中萌芽。

外祖父去世后,私塾停办,聂荣臻又先后在江津插旗小学,永川陈食小学,江津九如镇小学读书。在陈食小学读书期间,聂荣臻写下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的座右铭勉励自己,在陈食小学还留下了聂荣臻带领同学打菩萨扩校舍等佳话。

1917年,聂荣臻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津中学。在这里,他一面刻苦读书,吸收文化科学知识,一面从当时国内外所发生的许多重大事变中,不断地思考,寻求真理,探索自己要走的人生道路。《新青年》、《天演论》等书籍,他总是爱不释手,这是他在学生宿舍领读《新青年》的情景。

1919年,“五四”爱国学生运动爆发,聂荣臻加入了进步学生行列。在学校,他参加江津学生联合会,号召同学们不要怕,冲出校门走上街头游行、撒传单、贴标语。暑假中,他到街头乡村发表演讲,反对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唤起民众,坚决抵制日货,不买、不用日货。这是江津学生联合会颁发给聂荣臻下乡演讲的执照。(类似通知)

抵制日货,是聂荣臻在中学时期经历的最大的爱国行动。他和同学们将查出的日货搬到东门河边全部焚烧,表达了学生们的爱国激情。

学生们的斗争,触怒了江津反动军政当局。聂荣臻和一批进步青年被迫离开了学校。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他毅然决定赴法勤工俭学。作为家中的独生子,聂荣臻说服了不同意他赴法的父母,在亲友的资助下筹足300个大洋,踏上了赴法的行程。

船过三峡,满目壮丽的景色激起他无限的感慨:“祖国啊!我一定要改变你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你象这大好河山一样壮美。”

经历35天的海上行程,1920年1月14日聂荣臻来到法国马赛港,开始了勤工俭学的艰苦生活。

他先后到蒙塔尔纪橡胶厂、克鲁邹钢铁厂当过炼焦工、钳工、车工、汽车轮胎检验工等,待有了少量积蓄,又进学校读书。

1922年,聂荣臻考入比利时劳动大学化学工程系。这是他与同学们的合影和当时的学生登记表。

勤工俭学期间,聂荣臻参加了3次爱国学生运动,结识了周恩来、

赵世炎、刘伯坚、邓小平、陈毅、李富春等志同道合的爱国青年,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国家与革命》等马列著作。聂荣臻逐步认识到“科学救国”是不现实的,确信要使国家富强,只有先建立劳工专政,实行社会主义。

这是1922年6月3日聂荣臻给父母的信 “……男也,虽不敢云以天下为己任,而拯(救)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况男远出留学,所学何为?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均能享安乐也。此男素抱之志,亦即男视为终身之事业也。”

字里行间里,充满着忧国忧民矢志革命的高尚情操,表达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抱负。这封信是聂荣臻世界观发生根本转变的标志,两个月后,聂荣臻加入旅欧少年共产党,1923年春经赵世炎、刘伯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把一生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入党后,聂荣臻放弃专业学习返回巴黎,与周恩来等一起从事党团工作,担任旅欧青年团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团的训练部副主任。

这是旅欧支部成员在巴黎的合影。图片中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青年时期的形象特别引人注目。

1924年10月,党组织安排聂荣臻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三个月后,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中国班学习军事,并担任中国班班长和党支部干事会书记。

第二部分 开国元勋

一、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1925年五卅运动后,国内急需干部,聂荣臻奉党的指示回国,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和政治教官,这是他和政治部全体职员的合影。

这是1925年10月聂荣臻发表在《军事政治月刊》上的文章:《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他指出:军队打胜仗除了装备和战术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即精神因素,让士兵明白本身的责任和战争的目的,强调了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1926年3月,蒋介石为了排挤共产党人,策划了“中山舰”事件,聂荣臻等被迫离开了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开始,他以广东区党委军委特派员的身份随军北伐,负责向北伐军中分配共产党员和做党的联络工作。

革命军攻克武昌,聂荣臻着手组建了湖北省军委并任湖北省军委书记。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量屠杀工人和共产党员。聂荣臻奉命赴上海协助周恩来处理善后工作,把大批参加武装起义的工人纠察队员隐蔽起来,减少了损失。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从此,中国革命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二、万里转战

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

1927年7月中旬党中央在武汉召开会议,决定武装反抗蒋介石

的屠杀政策,举行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指定聂荣臻任南昌起义前敌军委书记,到九江作起义前的准备工作。完成任务后,聂荣臻奉周恩来的命令到马回岭车站组织张发奎部第25师到南昌参加起义,经过紧张艰苦的工作,成功组织该师2个多团奔赴南昌参加起义。南昌起义成功后,起义军编成

九、十

一、二十等三个军,聂荣臻任十一军党代表,军长叶挺。

南昌起义揭开了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新篇章。

起义军南征失败,聂荣臻与周恩来、叶挺等转移到香港。在香港,他获悉起义军在朱德带领下的艰难情况后,致函中共中央军事部,建议朱德率领的尚存的1500余起义军“闯进湖南去,与湘农民会合”以图发展。这是一个重要建议,至今这封信还保存在中央档案馆里。

1927年12月,聂荣臻参与领导了广州起义,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又一次英勇反击。这是他亲临激战前线指挥阻击敌人的情景。这次起义由工农兵代表大会产生的苏维埃政权虽然仅仅存在了48个小时,但它是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尝试,被称为是中国的“巴黎公社。”

白区斗争

广州起义失败后,聂荣臻先后在香港、天津、北平、上海等地从事了4年多艰险的白区斗争。先后担任广东省委常委、军委书记,顺直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中央特科成员,中央军委参谋长等职务。白

区的岁月是恐怖的,在特科工作时更为劳累紧张。聂荣臻的夫人张瑞华曾在《元帅夫人传》这样回忆:“荣臻从事特科工作,是我没生聂力以前。他天天一清早5点钟就出去了,一直到晚上12点钟,有时是一两点钟、甚至3点钟才回来、、、、、、他总是对我说,如果到黎明时分还不回来,事前又没有说明,那就意味着我出事了,你得赶紧搬家。”

这样的话,聂荣臻几乎每天出门时都要说一遍,他嘱咐张瑞华随时做好他被捕、牺牲的心理准备。

战斗在中央苏区

1931年,顾顺章、向忠发相继叛变革命,上海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聂荣臻奉命撤离上海到中央苏区工作。12月,聂荣臻告别妻子张瑞华和仅有一岁多的女儿聂力辗转来到中央苏区,1932年1月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3月任红一军团政委,军团长林彪,开始了长期的野战军旅生活。

1932年4月,聂荣臻参与指挥了漳州战役。此役歼灭国民党第49师主力,缴获两架飞机,聂荣臻很高兴,和林彪一起在缴获的敌机前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工农儿子惯征战,四破铁围奇中奇”.1933年2月,聂荣臻与林彪指挥红一军团与兄弟部队一起进行了著名的黄陂山地大兵团伏击战役,3月参加草台岗战斗,歼灭和重创敌精锐4个师,活捉敌师长2名,粉碎了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蒋介石哀叹:“此次挫败,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聂荣臻深为红1团战士们的英勇精神所感动,亲自撰写了《把第一团顽强抗战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起来》这一文章,表彰这支部队。

长征先锋

由于“左”倾冒险主义者的错误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中,聂荣臻与林彪率红一军团任左路前卫,浴血奋战,连续突破敌四道封锁线。最为惨烈的是十一月底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红一三军团并肩血战湘江3昼夜,掩护中央和军委纵队顺利强渡湘江。

1935年1月,聂荣臻出席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扩大会议。他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拥护毛泽东出来领导红军。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

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1935年5月巧渡金沙江,三万多红军摆脱了五十多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 五月上旬红军打下会理,召开了会理会议。

会理会议后,中革军委任命聂荣臻兼任中央红军先遣队政委,和司令员刘伯承率部为红军北上开路。他们率部顺利通过彝族区、抢占安顺场、强渡大渡河,从大渡河东岸连夜急行军,策应西岸红军飞夺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把中央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取得了史诗般的胜利。

翻越雪山草地,青稞野菜充饥。聂荣臻率领部队翻雪山过草地,

度过了长征中最艰苦的岁月。在此期间,他还参与了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

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歼敌人。1935年9月聂荣臻率领部队攻占腊子口,打开了红军北上的通道。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 东征和西征

两军会师后,聂荣臻参与指挥了直罗镇战役,给党中央把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此后,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为了抗日方针扩大红军的影响,扩充红军队伍,打击国民党顽固派,他率部参加东征、西征作战。1936年11月,他参与指挥了标志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结束的山城堡战役,歼敌一个旅另两个团,大显红军声威。不久,西安事变爆发,全国抗日爱国统一战线形成。中国革命转入抗日战争时期。

这是我们馆里唯一由聂荣臻元帅亲自拍摄的照片。他反映的是1936年6月聂荣臻率领红1军团指战员在甘肃宁县宫河镇帮助农民夏收的情景。照片背后聂荣臻写道“我们是人民的红军,准备一切牺牲,为着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而斗争;我们是工农的儿子,应随时随地给工农劳苦群众以实际的利益和帮助;帮助群众的夏秋(收),就是给群众最实际的帮助,使群众更深刻的来认识和了解我们。在帮助群众的劳动过程中,是更好的训练和锻炼了我们自己”。字里行间饱含感情,人民军队的性质和任务跃然纸上。

平型关大捷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25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三个师,聂荣臻任115师副师长、师政治委员,师长林彪。

1937年9月25日,林彪、聂荣臻指挥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战,歼灭日军精锐部队1100多人,取得了全国抗战以来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八路军赢得了“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的美誉。

三、创建晋察冀模范抗日根据地 受命一年创模范

1937年11月7日,根据毛泽东指示和八路军总部决定,晋察冀军区在山西五台县石嘴普济寺成立,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从此他率领3000人的武装力量,在晋察冀边区着手创建我党领导的敌后第一块抗日根据地。

他创造性地执行中央关于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和各项政策,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成立民主政府,放手发动群众,扩大人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这是1938年1月10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召开时会议代表合影。这次会议有39个县的149名代表出席,选举产生了边区临时政府。这是聂荣臻与边区政府主席宋劭文在研究边区的建设。

这是人民群众被充分发动起来的壮观场面。

这一时期,聂荣臻还派出部队开辟了冀中、冀东、平北、平西抗日根据地,使晋察冀边区迅速扩大。1938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致电聂荣臻并晋察冀边区党委及八路军全体将士、边区全体党员:晋察冀边区已成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同时指出:“你们的经验将成为全党全国在抗战中最有价值的指南”。此时,经过一年在血与火斗争中的发展,晋察冀边区已发展到3省72个县,幅员10万平方公里、人口1200多万。武装部队已达31个主力团近10万人,另有民兵数十万。成为华北敌后抗战的一面旗帜。

1939年5月,聂荣臻遵照中央指示撰写的《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一书,分别在重庆、延安出版发行,该书系统总结了晋察冀军民的斗争经验。毛泽东亲笔题写书名,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分别作序,有力地宣传了八路军的敌后抗战业绩,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反围攻反“扫荡”战火中

晋察冀根据地是在一次次反封锁、反围剿、反“扫荡”、反蚕食的斗争中巩固和发展起来的。据统计,8年抗战,晋察冀军民对敌作战达2万8千多次,歼灭日伪军30多万人。其中粉碎敌人1万人次以上的扫荡就有10次。挫败了5次强化治安运动。

1937年11月下旬,聂荣臻指挥根据地军民粉碎了2万多日军对刚成立的晋察冀根据地发动的“八路围攻”,这是聂荣臻在前线阵地指挥。

1938年2月至7月,为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聂荣臻指挥所部

三次大规模袭击平汉路,致使平汉路数次中断。图为战斗间隙,聂荣臻在金刚库留影。

就在三次出击平汉路不断取得胜利期间,张瑞华从延安来到晋察冀工作,夫妻俩留下了结婚10年来的第一张合影。

1938年9月,聂荣臻指挥所部在120师配合下粉碎了5万多日伪军的25路围攻。这是聂荣臻在前线指挥战斗。

1939年11月上旬,聂荣臻指挥所部取得了雁宿崖、黄土岭围歼战的胜利。歼日军1500多人,击毙被日军誉为“名将之花”的独立第二混成旅旅团长阿部規秀中将。我们除了用历史图片记录外,还采用幻影成像的方式重现这一精彩的历史瞬间。(播放幻影成像)

1940年8月起,聂荣臻奉八路军总部命令,率部参加百团大战。先后组织指挥39个团和大批地方武装,对正太、津浦、平汉、北宁、沧石、沧保等铁路、公路线进行破击战,有力地打击了日军推行的“囚笼政策”。在攻占井陉煤矿的战斗中,他以革命人道主义的博大胸怀,将战火中救出的两个日本女孩妥善地送交日军,并就此写信给日军官兵,进行政治工作。40年后,被救的美穗子专程来中国看望他,成为中日人民友好史中的佳话。

1941年秋,聂荣臻指挥所部粉碎了7万日军和少量伪军发动的对北岳和平西地区最大规模的“扫荡”。在这次反“扫荡”中,聂荣臻镇定自若地带领军区机关、政府机关、晋察冀分局、北岳区党委、分局党校、抗大二分校等单位的近万名工作人员,在只有一个团兵力的掩护下,三进三出常家渠,历时七天,胜利突围。其间,他机智地

发现敌人对电台的监控,巧妙地指挥电台工作人员,运用电台迷惑敌人,为胜利突围创造了条件。这就是当时八路军用以迷惑敌人的电台。

1942年秋,在战争极其残酷,根据地日益缩小的情况下,聂荣臻提出到“敌后之敌后去”的斗争方针,指挥主力部队分散活动,配合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组织了武装工作队深入敌占区,打击瓦解伪军,伪政权,相机袭取伪军兵力薄弱据点,扩大游击区。逐步挫败敌人的堡垒推进、铁壁合围。到1943年,晋察冀边区恢复并扩大到13个专区、98个县、2000万人口的规模。完全占据了战略主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全面建设模范根据地

晋察冀是全面建设抗日根据地的模范。党的建设坚强有力,民主政治广泛推行,文化和社会事业十分繁荣。在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华北腹地,晋察冀边区军民安居乐业、斗志昂扬。

为了加强党对晋察冀边区的领导,早在1937年9月,晋察冀军区成立之前,就成立了晋察冀党委。聂荣臻到晋察冀后,加强了对党组织的领导,晋察冀军民开始了模范根据地的建设。

广泛推行民主选举,保障边区人民的民主权利。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有利抗战的因素,使晋察冀成为爱国统一战线的模范区。这是村民讨论民主选举的情景。他们还采用豆选的方式,让不识字的群众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

1943年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在阜平召开。

聂荣臻一到晋察冀,就在边区实行减租减息、合理负担政策,成

为发动群众的有力措施。这是聂荣臻参与制定的《双十纲领》。被延安《新中华报》誉为“最适合目前抗日需要的施政纲领”。这一纲领颁布实施后,许多跑到敌占区和国统区的地主、乡绅都回到了晋察冀根据地,成为抗日的一份子。

实现经济保障是晋察冀根据地又一特点。聂荣臻坚持贯彻自力更生的方针,重视组织部队和群众发展生产。这是1939年5月,他在唐县和家庄带头植树造林。这是阜平县高福口村生产动员大会现场。这是边区军工生产的情景。他们还建立了晋察冀边区银行,组织发行边币,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

根据地建设急需大批军政干部,晋察冀军区成立不到半个月,聂荣臻就指示创办了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军政干部。这是1938年夏,在军政干部学校第二期毕业典礼上聂荣臻与校长孙毅合影。

在聂荣臻重视下,晋察冀边区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边区政府成立的第二天即发出通知,要求边区学校全面复课。边区村村有小学,还有6所中学,3所大学,还创办了大批扫盲班、识字班和夜校,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这是边区人民欢迎延安抗大二分校来晋察冀边区办学的情景。

卫生事业迅速发展。1939年6月25日,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成立。卫生工作人才培养有了保障。

文化事业十分繁荣。众多文艺团体创作演出了许多优秀作品。歌声震荡着原野山岗。报纸杂志成为重要的宣传阵地。《晋察冀日报》

八匹骡子办报,游击出报,从不间断。从1942年7月起他们还定期出版《晋察冀画报》。墙头诗、宣传画随处可见,文艺活动丰富多彩。晋察冀培养造就了田间、孙犁、田华、汪洋、周魏峙、胡朋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和近5000名各类文化人才。文化展现出根据地的生机和活力,文化让晋察冀充满精气神。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柯棣华先后来到晋察冀,并为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在晋察冀大地上献出了他们的宝贵生命!

李公朴先生从敌占区来到晋察冀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考察,在1940年出版的《华北敌后——晋察冀》一书中他深情地写道:模范的、抗日民主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晋察冀边区,象征着中华民族解放的胜利,象征着新中国光明灿烂的前景。晋察冀边区是新中国的雏形。

晋察冀的建设成就吸引了国内国际的目光。美国军官卡尔逊先后两次到晋察冀考察,他称晋察冀是新中国的试管。英国驻华使馆武官司品烈等前来访问。国际友人燕京大学教授班威廉、教师林迈可等到晋察冀帮助举办无线电训练班。

情倾英雄土地

模范晋察冀是一座坚固无比的新的长城。这座新的长城是边区人民和子弟兵创造出来的。在回忆录里聂荣臻曾这样深情地写道:“数以万计的共产党员、八路军战士和游击队员,把满腔热血洒在晋察冀土地上”。讴歌、表彰、赞扬晋察冀的英雄模范,关心、爱护、热爱晋察冀英雄的人民,聂荣臻把满腔热情倾注在晋察冀这片英雄的土地

上。(图版解说略)

在延安的日子

1943年10月,聂荣臻到达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和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七大”上,聂荣臻被选为中央委员,这是他在“七大”第八次全体会议上作《晋察冀党在执行人民战争路线中的经验教训》的发言。

四、决胜华北 争取战略主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聂荣臻继续担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根据中共中央:“向北扩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聂荣臻陆续抽调大量晋察冀的部队和大批干部,开赴东北,参加创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

1946年4月,聂荣臻与失散十五年的唯一的女儿聂力在张家口重逢。1931年,聂荣臻离开上海到中央苏区时,聂力仅一岁多点,十五年来,聂荣臻无时无刻不思念女儿,而年仅5岁多的聂力在1935年张瑞华奉命北上与聂荣臻会合后,由党组织负责人毛齐华安排到上海嘉定县一个穷亲戚家抚养,在十分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长大。没有上过学,13岁就到日本人统治下的上海嘉丰纱厂做童工。15年后父女重逢,真是悲喜交加。父女重逢后,聂力以惊人的毅力,才从小学、中学,读到大学毕业。

为了回应国民党军的进犯,巩固发展根据地,聂荣臻率部与国民党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5年10月,聂荣臻与贺龙指挥了绥

远战役,歼敌1.2万多人,将西线进犯的国民党军打回到归绥和包头。

1947年4至5月,聂荣臻指挥所部取得了被战史专家称为晋察冀军区“三战三捷”的正太、青沧、保北战役的胜利。特别是正太战役,置增援之敌于不顾,集中优势兵力,歼敌3.5万余人,攻克了正太铁路沿线7座城镇,井陉等重要矿区。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一片。

1947年10月,聂荣臻指挥所部取得清风店歼灭战的胜利,歼敌1.7万余人,活捉敌军长。随后,他抓住战机,组织所部乘胜发起石家庄战役,全歼守敌2.4万人,创我军攻克坚固设防大城市范例。

1948年4月,毛泽东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住了46天,聂荣臻每天都和毛泽东接触,追忆革命往事,畅谈当前形势,畅想革命胜利,有一次竟是彻夜长谈。

1948年5月,中央决定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合并成立华北军区,同时成立中共中央华北局。聂荣臻任华北军区司令员,华北局第三书记。同年秋,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聂荣臻率部钳制傅作义的数十万军队。先后组织了察南、绥东、察绥等战役,歼敌5万多人,将傅作义的部队牢牢钳制在山海关内,有力地配合了东北野战军的作战行动。

参与指挥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发起后,按照毛泽东的指示,12月上旬,聂荣臻指挥所部包围了新保安和张家口。12月22日华北第十九兵团解放了新保安,歼敌1.9万人。12月24日,华北第20兵团在东北野战军第四纵

队配合下,解放了张家口,歼敌5.4万人,堵住了国民党军的西逃之路。

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平津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作战,取得了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人,基本解放华北的重大胜利。在此期间,聂荣臻提出“打下天津之后,争取和平解放北平”的建议得到毛泽东及中央同意,聂荣臻多次参与领导了同傅作义的和平谈判,推动了北平的和平解放。

为定都北京尽力

1949年2月,聂荣臻兼任平津卫戍司令员,9月,兼任北平市市长,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在他的组织指挥下,迅速整顿了平津地区的社会治安秩序,完成了和平改编国民党军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所属25万人的任务,为新中国定都北京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1949年10月1日,作为开国大典阅兵总指挥,聂荣臻陪同朱德总司令检阅了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

主持总参谋部工作

1949年6月,聂荣臻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主持总参谋部的日常工作;1949年11月,任代理总参谋长,协助中央军委领导人部署人民解放军继续解放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和华东沿海岛屿,肃清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参与组织人民志愿军出国的部署、训练、运输、供给、补兵、轮换等工作,主持人民解放军大规模精简整编;参与组建各军兵种领导机构和一批军事院校;组织制

订各种军事条令条例等。他主张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学习外国经验,重视我军优良传统的继承、研究和发展,强调要大力提高指战员的文化水平,以加速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这是他一生中最繁忙的时期。1952年秋的一天中午,聂荣臻累倒在办公室,经检查,53岁的聂荣臻患有多种疾病,主要有脑系统神经失调、高血压和心脏病。可他仅卧床一个月,又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去了。(其实在卧床期间,他也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

1954年,聂荣臻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主管军工生产和军队武器装备工作。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第三部分:科技主帅

1955年7月,聂荣臻、陈云、薄一波被中央指定为原子能三人领导小组成员。1956年4月,聂荣臻任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主任,1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科学技术工作。1958年任中央科学小组组长,后又兼任国防科委主任和国家科委主任。1959年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主管尖端武器的研制工作。年近6旬的聂荣臻元帅挂帅出征带领我们科技大军踏上了科技强国、科技强军的伟大征程。

一、 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奠基 主持制定规划

参与两弹决策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科技事业几乎是一穷二白。面对西方的核讹诈、核威胁,党中央、毛主席作出了研制导弹、原子弹的决策。钱学

森、任新民等科学家也及时地给国家提出研制导弹的建议。

聂荣臻深情地表示:“热爱科学技术,希望以此来改变我国的贫穷落后面貌,是我青年时期的夙愿。经过革命战争,人民掌握了全国政权,正是实现这种夙愿的好时机。我决心把自己的后半生贡献给我国的科学事业。”1956年11月,聂荣臻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全国科学技术工作。

1956年,在周恩来的领导和聂荣臻等的参与组织下,汇集600多个科学家智慧的长达500万字的新中国第一张科技蓝图,《1956年——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简称十二年科学规划)绘制完成。它包含了57项科研任务、12项重点科研任务、616个研究课题。导弹、原子弹的研制列入国防科技规划的重要内容。

组建机构

组织队伍

科研需要机构,科研更需要人才。在聂荣臻直接领导和重视关怀下,导弹、原子弹研究机构相继建立,导弹试验基地、核试验基地在大漠戈壁开工建设。导弹、原子弹所需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从全国各地选调集结到五院及原子能研究所等刚成立的国防科研单位。为解决科学技术干部培养问题,在聂荣臻重视建议下,中国科技大学应运而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相继开设培养国防科技人才的专业。

就像当年率领3000人马开辟晋察冀根据地那样,在聂荣臻领导下,科研机构不断增加和完善,科技队伍日益壮大,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其中国防科学技术发展尤为引人注目。这是1956年

到1962年,我国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增长示意图。(讲图略)

坚持自力更生

积极争取外援

五院成立之时,聂荣臻宣布了“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成果为辅”的建院方针。这个方针经中央主要领导批准后,成为我国国防科技乃至整个科技事业的基本方针,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当时国防科研机构的条件和试验基地建设都十分艰苦。这组照片生动地反映了国防科技战线将士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情景。

为了争取外援,1957年9月聂荣臻率团访问苏联。经过35天谈判,聂荣臻代表中国政府,别尔乌辛代表苏联政府在莫斯科签定了《国防新科技协定》。按照这一协定,我国的导弹,核武器研制起步工作得到了苏联一定的援助。

二、 坚持两弹攻关 两弹决不能下马

1960年7月,苏联领导集团单方撕毁协定,撤走专家,带走图纸。此时,我国又面临十分严重的三年经济困难。有的人开始泄气了,两弹研制是继续“上马”还是“下马”出现了争论。聂荣臻旗帜鲜明,力主两弹坚持攻关,他发出“搞不出两弹,我死不瞑目”的铮铮誓言,竭力说服持“下马”意见的人。1961年8月20日,聂荣臻签发了《导弹、原子弹应坚持攻关的报告》,直接上报毛主席,报告中说:导弹、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已具有一定规模,聚集了大批技术力量。今后,只要集中力量,缩短战线,突出重点,争取三五年或更长一些时间研制

21

出中程、远程的地地导弹,爆炸初级的原子弹和能装在导弹上的比较高级的原子弹是可能的。这是一张军令状,更是聂荣臻给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庄严承诺。这份报告增强和坚定了中央领导的信心。在聂荣臻的报告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林彪、邓小平、贺龙、罗瑞卿等均圈阅同意。两弹研制在聂荣臻的主持下开始了完全独立自主的艰难攻关历程。

制定科学工作宪法,当好后勤部长

领导就是服务,对领导科技工作的聂荣臻来讲这是真实的写照。他带头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一心一意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支持他们。在广大科技人员和知识分子心中聂荣臻是“勤务员”、是“知心朋友”。

政治上关心。经过认真调研,聂荣臻领导制定了《科学工作十四条》,解决了知识分子红与专的问题,提出保证每周五天时间搞科研,提倡在科学工作中自由辩论等意见。对纠正“左”的错误,鼓励科技人员走又红又专,整顿科技工作的规章,改善党对科技的领导等都产生了积极作用,《科学工作十四条》经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后以中央文件下发,在自然科学界乃至知识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但《科学工作十四条》没能彻底解决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1962年聂荣臻主持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会议充分发扬民主,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成为焦点。聂荣臻请周恩来、陈毅到会讲话,给知识分子“脱帽加冕”,即脱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帽加上劳动人民知识分子之冕,科学家们十分感动。

工作上信任。聂荣臻信任科技人员的事例不甚枚举。至今“技术

22

上钱学森说了算”、“人选的事请钱三强点将”、“梁守槃可以用”等感人肺腑的话还广为传诵。

生活上关怀。从取暖到住房,从吃饭睡觉到生病住院,聂荣臻给科学家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感人至深。60年代初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病榻上的聂荣臻为科学家们“募捐”,从各大军区、海军调拨来黄豆、猪肉等副食品解决大家食品短缺和营养问题。

统领五个方面军

组织全国大协作

原子弹、导弹研制试验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作为领导科技的聂荣臻,在“两弹一星”攻关过程中组织指挥中国科学院、国防科研机构、工业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科研机构五个方面科技大军,形成全国大协作,攻克了各种科技难关。“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后来成为“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

统领科技大军,聂荣臻沿袭他过去打仗的严谨作风,倡导严谨务实搞科研,这是他拟请中共中央批准下发的两个文件。(见文献说明)

聂荣臻高瞻远瞩在国防科学技术研制试验中,提出三步棋走的战略思想:研制工作同时要有三个层次的型号,即正在试验、试制的型号,正在设计的新型号,要探索研究的更新型号。后来的近程、中程、远程导弹发展思路;目前的,一人、多人、出舱的载人航天技术等都是这一战略思想的体现。

三、 历史丰碑 为了炸响原子弹

在毛泽东、周恩来及中央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聂荣臻等率领科技

23

大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用“两弹一星”的辉煌铸就了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丰碑。

1961年,聂荣臻曾给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立过军令状,三五年炸响原子弹。1962年在主持讨论核武器发展规划时,他再次指出:我们要力争在国庆十五周年前后炸响我们的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10月6日,国庆15周年刚过,聂荣臻批准成立核试验委员会。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炸响。

罗布泊里听惊雷

罗布泊是楼兰古国的遗址。方圆数百公里都是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作为我国核试验基地,这片死亡之地书写着太多的光荣和梦想。聂荣臻三进罗布泊,亲自组织指挥炸响了让举世瞩目的惊天雷。

1966年10月,我国决定进行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这是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又风险性危险性极大的试验。面对危险和重担,67岁的聂荣臻向毛主席主动请战,飞赴大漠主持试验。

苏联在进行常规导弹试验时曾有过一次失败,现场指挥的元帅和所有人员全部遇难。我国这次却是核导弹,其危险性更大,试验那天,西北航线关闭,兰新铁路停运,数10万人紧急疏散。主持试验的聂荣臻和参试人员在一起,哪里危险他就在哪里。核弹头与火箭对接是最危险的,人们劝他离开,可他却那把椅子坐下,还说,你们不对接通电完,我不离开,极大地鼓舞了在场人员。

10月27日上午9时,核导弹发射升空,经过9分14秒的飞行,精确命中目标,在预定高度成功爆炸。聂荣臻率领科技大军以闪电般

24

的速度创造了惊世奇迹。为了检查这次核武器的效应情况,聂荣臻第一次踏上了罗布泊的土地。

12月27日,聂荣臻二进罗布泊主持氢弹原理试验。准备着炸响又一个惊天响雷——全当量的氢弹做准备。

1967年6月14日,聂荣臻三进罗布泊,来到马兰核试验基地,带病主持当量达330万吨的氢弹空中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毛泽东提出的“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的目标。

亲临戈壁铸长箭

酒泉西北导弹试验基地是戈壁大漠上又一块承载中国人光荣与梦想的地方。聂荣臻先后四次亲临酒泉,主持导弹发射试验,铸就倚天长箭,大长了国威军威。

1960年11月,聂荣臻第一次来到酒泉,主持我国第一枚地地导弹发射试验。这是一枚用国产材料仿制的导弹,又是在苏联撤走专家后不久发射的争气弹,成败关系士气民心。当导弹飞行554公里成功命中目标后,聂荣臻在给大家讲话中动情地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1966年11月25日,在组织核导弹成功发射后仅两个月,聂荣臻再次来到酒泉,主持我国第一枚中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从近程到中程,从中程到中远程,再到远程,中国的导弹事业一步一个脚印,践行着三步棋走的战略思想,在戈壁大漠倚天铸箭,放飞着一个又一个华夏子孙的骄傲和自豪。

25

为核潜艇研制奠基

研制核潜艇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尖端工程之一。毛主席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聂荣臻在全力领导组织“两弹”研制的同时,就开始为核潜艇研制操心。1958年6月27日,聂荣臻给中央关于研制核潜艇的报告,两天后即获得批准。同年9月,我国的核潜艇 研制启动。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苏联撤走专家。中央军委决定集中力量先搞“两弹”,让核潜艇研制暂停的时候,聂荣臻指示保留五十多人的核动力研究室,继续进行核潜艇关键技术的探索研究。

1965年,核潜艇研制重新全面展开。核潜艇技术上十分复杂,其研制体系涉及27个省市,上千个科研、生产单位。就在聂荣臻领导大家大力协同全力攻关的关键时刻,“文革”**开始了。为了推动研制工作顺利进行,他顶着压力,批准发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央军委第一个特别公函。要求有关单位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阻挠核潜艇的研制工作。

经过聂荣臻与多方努力,在**的岁月里,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我国的核潜艇按中央预定的日期研制成功了。

1971年8月,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试航。

1974年8月,88岁的朱德元帅在碧波荡漾的大海检阅了中国自己研制的核潜艇。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成核潜艇的国家。 领导研制人造地球卫星

26

我国人造卫星事业凝聚着聂荣臻的心血。他在我国人造卫星研制几个重要阶段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见展板)

(首先要简要说明中国研制卫星的由来)1966年11月,到核试验基地视察的聂荣臻又专程到酒泉,部署卫星地面观测台站,筹建工作由基地管。回北京后,他指示总参发文,将各地的观测台站,工程建设交由各大军区实施。同时,他要求国防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承担国防科研任务的研究机构,由国防科委实行军事接管,并得到毛泽东的批准。正是这个决定,使卫星研制在“文革”的风暴中坚持并向前推进。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东方红》乐曲响彻神州。刚从“疏散”地邯郸回来的聂荣臻欣慰地望着天空中划过的东方红一号,喃喃地说:“这颗卫星,本来是可以早一点上天的。”

四、坎坷岁月

文革期间,聂荣臻受到严重的冲击和迫害。1967年2月,聂荣臻与李富春、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谭震林、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因为反对林彪、江青一伙在文革**中的肆意迫害老干部、鼓励打砸抢、趁乱夺权等种种阴谋活动,与他们发生激烈争执。八届二中全会后,被定性为所谓的“二月逆流”反党成员。聂荣臻因此成为国防工业、国防科研系统的主要批判对象。随后,他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利,被迫下放到工厂,“疏散”到邯郸,接受所谓再教育。。

聂荣臻自身受到种种冲击迫害,但他仍以自己的影响尽力保护科

27

研战线的科技专家和许多领导同志,关心科研事业的发展。就在“疏散”邯郸期间,他还写信建议中央推广何横城大队间种套种的科学种田技术。他以顽强的毅力,面对暴风骤雨,坚信春天一定会到来。

第四部分 :新的长征

一、拨乱反正

粉碎“四人帮”,我国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此时,聂荣臻已年近80,但他仍以病弱之躯致力拨乱反正,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了人生旅途新的长征。

粉碎“四人帮”,聂荣臻等老革命家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对那段历史的有关记载。这是拨乱反正后聂荣臻与徐向前、叶剑英、邓小平几个老战友合影。)

拨乱反正,百废待兴,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急需恢复和发扬。1977年9月5日,聂荣臻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强烈呼吁,大力提倡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二、重新参与领导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身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作为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聂荣臻倍感振奋。

重新参与领导工作的聂荣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这是他1979年8月在全国民兵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这是1979年10月他重新挂帅担任中央科学研究协调委员会书记时与邓小平亲切交谈。这是1980年7月他同刘华清亲切

28

交谈,继续他一贯的主张,提出坚持自力更生,发展我军武器装备。这是1985年3月他提出的被军委常务会议同意并组织实施的军队改革方案的建议。

三、支持改革开放

聂荣臻坚决支持改革开放政策。他的许多发言和建议可谓“真知灼见”,这是1978年11月26日他在中共中央工作会上的发言摘要。这是他在1979年6月11日政治局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的发言。

1987年88岁的聂荣臻辞去党内外一切职务,以支持改变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重大决策。但他同时又从改革开放的大局出发,高瞻远瞩地提出“小平同志不能下”的建议,他的这个建议对中央的决定起了很大作用,因此十三大上邓小平仍保留了军委主席的职务。正是有了这一决定,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才得以继续向前。

四、关心科技工作和知识分子

作为科学工作的勤务员,知识分子的知心朋友,晚年的聂荣臻对科技工作和知识分子的感情更强烈。他尊重、支持、关心、爱护知识分子。他倡导、建议和呼吁全社会要树立重视科技、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良好风尚,在这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解说图版内容略)

五、博大情怀

大爱写忠魂。聂荣臻有着大海一样博大的情怀,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他身为独子,却没能给父母养老送终;他身为人父,却让女儿一人流落他乡15年不顾。他一心牵挂着老区阜平,他说:“阜平不富,我死不瞑目”。他与日本孤女美穗

29

子父女般情谊成为国际人道主义的佳话,将永世传扬。

六、绵绵晚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聂荣臻的绵绵晚情依然是对祖国对人民深深的爱。(解说图版内容略)

第五部分:风范长存

1992年5月14日22时43分,聂荣臻元帅永远离开了我们,然而到今天,他好像还在我们身边,他的音容笑貌依然还在我们记忆中。他的思想、他的精神还在激励着我们。我们在追思他、纪念他、学习他。从邓小平、江泽民的讲话中,仰望聂荣臻的丰功伟绩。从聂荣臻题词成为两弹一星精神主要内容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聂荣臻就是两弹一星精神最主要最伟大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从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东风烈士陵园向聂荣臻墓地敬献花圈;从建军80周年广东佛山敬塑的聂帅塑像;从运载火箭研究院成立50周年安放的聂荣臻铜像;从远来近到参观聂帅陈列馆的人流,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对聂荣臻元帅深深的爱戴之情。我们深深地领会了江泽民的题词:聂荣臻同志永远和我们在一起。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重温共和国最后一位元帅聂荣臻的临别遗言吧!(读遗言略)

质朴的话语折射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精神和崇高风范,教育和激励着我们为党、为国、为人民脚踏实地努力工作!

30

第五篇:幸福南路小学美术作品展览方案

“21世纪的教育是创造性的教育,而美术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最好手段”一直以来,我校把抓好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力提倡以艺启智,以艺辅德,以艺创美!生动活泼的美术课,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深深的吸引着学生,使学生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好作品层出不穷。

一、展览目的: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的美术教育,调动学生的绘画兴趣,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展示我校最近两年来在美术教育方面取得的优异成果,特拟举办此次学生美术作品展。

1、提高学校知名度

(1)、我校通过这次正规、大规模的美术作品展,会让社会各界人士更进一步的了解到我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投入的力度及所取得的成绩。提高学校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2)、通过这次展览,教育局领导可以看到我校狠抓素质教育所取得的优异成果。提高学校在领导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2、 推广我校有特色的美术教育

历来,小学美术还停留在简单的简笔画、水粉画基础创作阶段,在幸福南路小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二课堂活动开展的特别好,中国画、版画、油画、泥塑等绘画领域阶段,并取得不俗的成绩!我校紧跟时代步伐,大胆开拓和创新,在最近两年里,先后进行了中国画、版画、水粉、线描画等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条件成熟,我校有能力举办一次大型画展,相信我们的学生美术作品一定可以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进而推广我校有特色美术教育!增强美术兴趣班学生绘画的信心,调动其他学生绘画的兴趣,使我校的艺术氛围更加浓厚。

通过此次展览,美术班的学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鼓励,对绘画活动更有信心了,相信今后他们会更加喜欢画画,画出更好的作品来。其他学生受这样浓厚的艺术氛围熏陶,对他们而言何尝又不是一种鼓励呢?

二、展览时间、地点

1、展览时间: 2014年5月15日------5月16日 共2天

2、地点:各班门口

三、展览作品:

平面作品需装裱,立体作品注意展示的摆放。

四、展览程序:

5月15日开始,由各班班主任带领学生进行有秩序的参观,校领导进行评比。

五、工作人员安排:

总指挥:张国卿 总负责:刘静

美术作品辅导教师:张丽炎、胡文楠、徐智仲 布展人员:全体美术组教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漫谈教师的教学个性下一篇:民事诉讼委托书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