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论文范文

2022-05-13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自主创新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2004年12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中国科学院时指出: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在今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自主创新也成为特别强调的重点,成为一种共识。把创新能力提高到如此高度,这是前所未有的,也是耐人寻味的。

第一篇:自主创新论文范文

培育自主品牌,重在自主创新

品牌兴贸,贸之大计。品牌作为绵延百年货物贸易区隔商品的“符号”,是贸易创造效应中效率最高、效益最好、效力最强的无+形资产。未来10年是中国跻身世界贸易强国之列的关键时期,实现外贸强国的标志,主要体现在中国自主品牌的拥有量和在世界100强品牌排名中的拥有量比重。在倡导自主创新的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外贸发展与改革处于新的国际环境和新的起点,我们要把培育自主品牌作为新时期外贸转型升级的重点,把着力提高出口产品的自主创新力视为当代中国企业与转型同进、与外贸同兴的时代使命。

外贸转型升级重点在自主品牌

“转型”就是要通过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贸易模式向新兴贸易方式转变;“升级”就是要通过全面优化升级市场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区域结构,自主品牌是促进外贸结构整体优化提升的纽带和载体。在现代国际贸易发展史上,品牌在大国崛起和大国合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世界级的产品品牌,形成了世界级的品牌竞争力。国际知名品牌企业用其自有的世界级产品品牌,在参与国际贸易竞争中产生出极高的产品附加值,使国家获得了高额的税收,给企业带来了高额的利润,让企业全体成员得到了高额的薪酬。欧美日贸易强国的跨国公司,正是就轻驾熟的利用“微笑曲线”的两个高端及其拥有的世界级的品牌,从全球贸易中赚取了满盆满钵的高额利润。从品牌附加值理念上讲,拥有世界级自主品牌及其国际市场份额的多少,应是新时期我国外贸转型升级含金量的试金石。

工业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也是我国外贸转型升级和稳定出口赖以依托的主体。2011年,我国制造业总值占世界的19.8%,超过美国的19.4%,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快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无论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还是外贸的转型升级;无论是稳定出口增长,还是推动内需,都需要加大培育自主品牌的力度。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大品牌企业集团和中小国际品牌企业的拥有量,以及名牌企业在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中的拥有量比重;企业自主品牌建设能力、自主品牌拥有量和在世界500强、100强、10强品牌排名中的拥有量比重,均是新时期考量制造业和外贸转型升级水平的关键标志。努力实现自主品牌培育的国际性目标和提高创建能力,对巩固外贸大国地位和推动外贸强国进程更是意义重大和影响深远。

改革开放30年和入世10年来,我国外贸在助推出口产品品牌自主化上做了大量工作,外贸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国出口产品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与日俱增。2011年10月,由美国国际数据集团主办的“2011年全球竞争力品牌暨中国TOP10评选活动”在美国硅谷举行。经过近六个月数万名专业人士的公开网络投票,主办方美国国际数据集团等权威数据的严格甄选,以及来自全球知名品牌厂商、企业品牌资深战略专家、学者以及国际第三方专业评审委员会的专业评选,从候选的中国37个中国品牌中,最终评出了中石化、中石油、联想、中信、海尔、TCL、华为等10家国际知名品牌企业,作为中国企业扩大出口和走向世界的标杆。其中海尔的品牌价值达到了855亿元,连续9年蝉联中国市场最有价值品牌排名的榜首。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我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等出席评选揭晓活动并发表演讲,他们强调指出,未来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的提升,关键在于世界级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的塑造、积累和培育。这是对中国企业诚挚而厚重的祝福,也是中国自主品牌走向世界的方向,是亮点也是难点。在当今世界10个最有价值的世界级品牌中、在世界100个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名牌中,我国无一个自主品牌步入其中。改变这一局面是我国制造业和外贸转型升级面临难点中的难点;摆脱传统贴牌主导出口增长的模式,是外贸中期转型升级中需攻克的重要难点;突破合资自主品牌对国内市场控制的格局,是我国企业中短期转型升级中需要破解的难题。

培育自主品牌关键在自主创新

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水平,是决定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按照先进品牌创建方法及标准进行自主创新,坚持走自主创新中国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应是新时期我国外贸转型升级和培育自主品牌的目标和方向。

(一)培育自主品牌的国际差距逐步缩小

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18.8万亿元,在500多种产品中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总体上在全球品牌价链中处于中低端,许多国内知名品牌的产品难以步入国际市场。据国内品牌管理机构的预测估计,在我国2011年出口总额中,自主品牌出口产品约占15%,同欧美日贸易强国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比75%左右的水平相比,差距十分悬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0.8%,而贸易强国都平均在4%以上,这是企业自主品牌培育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除此,同培育自主品牌相匹配的产业链要素自供率不高,一些关键技术、高端材料、成套装备、核心原器件和重要基础件要依赖进口。我国是世界装备制造业大国,但2011年企业花了7000多亿人民币从国外进口重大技术装备,光纤制造设备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85%、轿车制造装备、高精数控机床、胶印设备的70%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装备制造业是企业培育自主品牌的手段,在大力培育装备制造业自主品牌的同时,为了提高自主品牌制造的质量和水平,今后仍然要从欧美日贸易强国进口一些高技术装备。在国际品牌国内化与国内自主品牌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下,我国工业企业与外贸企业和内贸企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明显增强。企业内与企业之前同步创新的国际差距在逐步缩小,2011年,我国自主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16700项,同美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相比,其差距已由2009年的1:6缩小到1:3。

(二)应用“品牌锁定”理念进行自主创新

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品牌培育能力,是外贸和工业转型升级的一直方向,以自主创新带动自主品牌培育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为依托、政府为助推。企业自主创新要科学运用“品牌销定”的时代创牌理念,坚持走“核心技术专利化、专利国际标准化、标准促成品牌化”的创建路径,这是我国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自主品牌培育水平的高端策略和前进方向。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获得的核心技术,要及时申请国际专利。同时要千方百计将核心技术转化国际标准和国别标准,并同时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将自主国际标准注入自主品牌,用自主品牌锁定市场。让自主品牌在国内、国际和国别的品牌竞争中,不断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市场份额和品牌强度。企业要在转型升级中要着力将中国品牌文化的柔性理念,融入到西方品牌文化的刚性理念中去,创造刚柔相济的中国特色品牌文化。只要企业坚守这一品牌创建模式,并不断创新“品牌锁定”的前沿理念和科学内涵,我国企业进入世界百强名牌之列的时日不会太遥远。

(三)依托国家示范基地带动品牌创新

近年来,我国已先后建成了100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80多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6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船舶、科技兴贸、外贸转型升级专业示范出口基地。这些基地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培育自主品牌作为国家级基地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培育国家级自主品牌在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上,应率先探索与先行示范推广。一是,依托园区基地的产业聚集效力,建立自主品牌集群培育平台。通过平台的统筹和协调,推动实施一批重大品牌培育、创新及出口推广的示范工程。通过平台的技术集成,培育一批创建自主品牌的龙头企业,发展一批品牌策略联盟。针对基地内企业培育自主品牌的需要,平台在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上,以及品牌实验检测设备和仪器上,为园区基地内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及其服务能力的转型升级。发展是解决园区基地成长的总钥匙,而企业则是成就园区基地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企业既要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又要处理好速度与增强自主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之间的关系。坚持“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和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的市场导向原则,着力提升自主品牌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国际市场份额。二是,创建自主品牌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对自主品牌的资产价值,进行客观而科学的评估,有利于企业合理地配置品牌要素资源,能有效地提升品牌的知识含量和附加值水平。品牌资产一般是指品牌的顾客、渠道成员和企业内等对品牌的联想和行为,及其所集成的附加价值。品牌资产分为品牌忠诚度、品牌知名度、品牌认知度、品牌文化浸注度、品牌联想度和其他资产(专利权、商标、营销渠道关系等)。作为高度社会化管理分工的产物,品牌的发展壮大,是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三大园区基地可以在借鉴国外先进方法的同时,创新一个国家级的自主品牌资产价值评估委员会,利用园区基地专家学者的力量,评估国家级自主品牌培育的成果及其资产价值。英国的英特品牌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品牌价值的机构,它对世界品牌的评估具有公认的权威性。目前,国际上有太多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而英国的英特品牌价值评估方法,是现代品牌价值评估中最通行、最经典的评估方法。三是,强化培育自主品牌的人才保障机制。品牌建设人才是决定自主品牌培育水平及其资产价值高低的关键性要素,要通过园区基地与内在企业的共同努力,提高全员对培育自主品牌重要性的认识和品牌建设知识的认知水平,推进园区基地自主品牌专业建设人才资源总量的不断增长,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品牌创建力的品牌大师和领军人才。力争三大基地中每万人品牌管理工程师的比例,要接近或达到欧美日品牌强国的水平。

培育自主品牌与贴牌转型相结合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推动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是新时期外贸转型升级和培育自主品牌极其重要的环节。加工贸易及其贴牌加工依然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务实处理好培育自主品牌与贴牌加工同步转型升级的关系,依然是我国外贸稳中求进与维系外贸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

“贴牌生产”是指一家厂商根据另一家厂商的要求,与其生产拥有品牌自主权的产品。“贴牌生产”实际上就是国际通行的OEM 合作生产模式,即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含义是原始设备生产商。OEM本质上是有品牌自主权的生产企业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具有关键核心知识产权的品牌,负责研发新产品品牌,控制营销渠道,具体的生产加工交给别的企业去做。OEM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的产物,OEM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依然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欧美日贸易强国在推动“制造业回归”的同时仍采取OEM的合作模式,利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优势和加工能力,保护本国企业的技术垄断地位,以获取高额的品牌收益。作为经济转型中的发展国家的企业,通过OEM的贴牌生产,可以降低自主品牌培育的成本和风险,投入少收效快。贴牌加工贸易是成就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主流力量。2011年全贸加工贸易占全部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已降到43%以下,机电产品出口占全贸出口的比重已超过57%,其中贴牌加工出口占机电产品总出口的60%以上。贴牌加工生产不仅在外贸中低端出口产品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中高端贴牌工业加工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航空制造业的贴牌转包生产,从1980年由西飞公司与加拿大航空制造公司合作的CL-215森林灭火飞机的七个部件开始,至今已分别与波音、空客德国、空客法国、空客美国、意大利阿莱尼亚、巴西航空,以及GE、罗·罗、 惠普、霍尼韦尔等飞机发动机制造公司,建立了航空零部件贴牌合作生产关系。

经过30年的发展,OEM在对我国外贸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一些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出来,贴牌生产企业收益低、缺乏技术发展后劲,限制了培育自主品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永远处于低端品牌价值链跟从者和被动者的地位。自主品牌与贴牌生产转型升级同步共进的格局,依然是新时期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层面。加快外贸出口增长由贴牌主导向自主品牌主导和贴牌加工相结合转变,是全球化下中国外贸发展的务实性选择。在推动企业从OEM向ODM(原始品牌设计制造商)和OBM(自主品牌制造商)转型升级的同时,要积极推动贴牌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向贴牌深加工结转,不断提高贴牌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含量,用自主品牌要素改进、改型贴牌产品。

以开放式创牌面对合资品牌挑战

纵观全球汽车产业,强大的自主创牌能力是跨国汽车公司立命的根本,也是国家强势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培育汽车自主品牌是新时期我国工业、汽车产业和外贸转型升级中的最大亮点,也是难点。作为全球的第一大汽车市场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中资汽车企业的自主品牌培育和建设,正面临着来自在华合资汽车企业自主品牌(如东风日产、一汽奥迪、北京奔驰、上海通用等名牌汽车)、在华外商独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品牌(如博世、大陆、德尔福等)和进口国际名牌汽车(如宝马等)的挑战和挤压。2011年,在国内乘用车市场上合资企业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超过42%,进口车品牌销量占比约为8%,在华外商融资汽车零部件自主品牌的配套件,销量超过65%。由于国内对发动机与零部件合资企业没有股比限制,外资企业大量在中国投资设厂,从参股向控股、从合资向独资、从占有市场向垄断市场快捷转变。中资汽车企业轿车自主品牌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29%,而其出口比重却在2011年创历史新高达到了67%。主要出口品牌是大客乘用车、货车和轿车等,排在出口前10名的是奇瑞、长城、东风、上汽、吉利、长安、广汽、华晨、江淮、北汽等。

在华合资的自主品牌,占据中国轿车市场的一多半份额,其原因有三点:中资占控股地位而合资催生的自主品牌,也作为有中资企业自主企业自主权的品牌,得到了众多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其二,品牌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尽管是在华的合资自主品牌,但是却和母国的汽车品牌“技术同步、品质相源、眼务同网”,其三,有强势的渠道控制力、成本控制力、营销推广力。中资企业的本土自主品牌,同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相比,存在较大国际差距:一是自主品牌存量中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附加值不高。某些关键核心技术没有掌握;二是产业制造基础薄弱;三是系统集成和工程成套能力不强。

进入2012年以来,尽管中国汽车产业增速放缓,但是在华合资汽车企业不断推出新的合资自主品牌势头依然强劲,其主要目的在于同中资汽车企业的自主品牌争夺国内外中低端汽车市场的份额,同其自身的外资品牌协同作战,从高端与低端的两大合资自主品牌层面上夹击中资自主品牌。中资汽车企业自主品牌的创新培育,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异常严峻。尽管中方控股的合资自主品牌拥有中国的血脉,但它更多的是卖合资方母国的品牌文化与外国品牌的忠诚度和技术稳势。我们反对用民族情绪来培育自主品牌,但在当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其中商品品牌文化尤其是汽车文化成为中华文化最具影响力的一枝力量。只有民族的本土自主品牌,方是强大发展的力量,本土强势的自主品牌才是纯正的中国味,伟岸的中华形,不变的中国心。因此有必要把培育中资汽车自主品牌的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不违背WTO原则的框架下,在企业强化自身研发投入培育新兴自主品牌的基础上,要加大国家财税对中资自主品牌创新资金的投入,建立较为雄厚的汽车自主品牌技术创新项目基金;要从激励政策上,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产学研联盟和品牌技术共享平台,将投入重点由关注合资自主品牌转向倾力打造中资自主品牌。

未来10年,中国汽车产业将由生产大国向创新强国转型升级。要继续采用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理念,借助合资自主品牌企业的先进品牌管理方法和生产制造技术,将其融入到中资自主品牌培育和创新建设之中,从而带动起我国整个汽车产业的自主品牌培育向更高的起点迈进。在汽车大市场国际名牌国内化与国内自主品牌国际化的全球发展趋势下,要将中国品牌文化的柔性理念,与国外汽车文化的刚性理念结合起来。无论是本土中资自主品牌迈还是华合资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都应在培育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上,携手合作,同步共进,共创辉煌。要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发展步伐,让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新兴自主品牌,在未来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绽放出世界级品牌的华丽光彩。

作者:杨昌荣

第二篇:自主创新与营销创新

2004年12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中国科学院时指出: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在今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自主创新也成为特别强调的重点,成为一种共识。把创新能力提高到如此高度,这是前所未有的,也是耐人寻味的。

记得在第八届北京科博会期间,美国《时代》杂志曾对中国的创新能力提出疑问。该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中国能创新吗?”这样的标题,的确令国人尴尬。曾几何时,中国也是世界的创新中心,从造纸术到火药,大量发明创造都是出自中国人之手。然而,这些令国人自豪的历史并不能让当代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拥有多少优势。

中国经济的发展的确令人瞩目,但是我认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不仅是我们无法摆脱的一块心病,更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例如去年我国汽车总产量507万辆,在各项技术中90%是“舶来品”,而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仅占10%。我国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数控机床、纺织机械都被进口产品占据。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在许多行业的发展仍然受制于跨国公司对核心技术的垄断。

作为一本营销专业杂志,我们恨自己不能直接为中国企业的创新出力,惟有用自己的声音不断地为自主创新鼓与呼。我们在深感我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同时,更加关注企业的营销创新。这并非完全因为我们是一本专业的营销杂志,更因为我们发现即便是在完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中国企业模仿式的营销仍然大行其道。这实在是更加令人尴尬的事情。

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国企业的营销创新?如果说科技创新的障碍更多地是一些客观因素的话,我认为营销创新的障碍则更多地来自主观,来自思维方式的偏差。创新之路是一条艰苦的路,科技创新如此,营销创新同样如此。但是,国人思想中投机取巧的思维常常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自觉地冒出来,或者那种以为产品和资金就可以决定市场胜负的简单思维常常占主导,往往使得智慧的创造无法在市场变现。

因此,我们一直特别关注营销创新这个主题。本刊在2005年作了一系列的追踪,剖析了众多营销创新的个案,年底的盘点虽不能说是对中国企业营销创新的检阅,至少可以说是个小规模的展示,能够给企业界带来一些启发。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行动说明一点,那就是在“创新”这列时代的快车上,科技创新和营销创新是不可或缺的两个轮子。

第三篇:自主创新与通信服务创新的研究

[摘 要]在信息经济时代,人们对于通信服务业务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要想满足这些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通信服务业必须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客户满意度。

[关键词] 自主创新 通信服务创新 差别化 技术质量

一、通信业自主创新的内涵

在新经济发展态势下,自主创新被赋予了新的、丰富的内涵。自主创新不再是封闭起来的自主创新,是开放性的自主创新,我国政府提出了自主创新主要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简单地说是发明创造,它是属于科技创新中具有战略突破性的科学活动,是一种超前的科学思维或挑战现有科技理论的重大科技创新。当前我国在通信服务业的许多核心技术仍依赖追踪、模仿和引进国外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集成创新就是把各个已有的单项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产品或经营管理方式。引进吸收再创新就是在引进别人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并创造出新的技术、方式或产品。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今天,这种创新方式尤为重要。

二、通信服务自主创新的层次和内容

在1998年出版的《World-Class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 Development》一书中,根据现代通信技术中的OSI参考模型,创造性的提出了金字塔式的七层通信服务模型(见图1)。

在这一模型中,要实现任何一层的性能,首先要实现其下面各层,它提供了一个概念化的观念,说明通信服务的层次划分。以下是对每一层定义的一般观点:基础设施:这一层次涉及到物理资产的配置,例如接入、传输、交换和呼叫处理性能。这一层次的工作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费用,以网络设备的新建、扩建以及升级改造等形式进行。核心能力:这一层次构成企业提供业务的环境,不一定直接与某一产品有关,也不一定直接产生收入,但它可以为整个企业或多种业务获益。例如客户服务中心、营销、网络管理能力都是通信服务的核心能力之一。基本服务:这一层次表示通信企业要进入某一通信服务领域,所要必须提供的最基本的服务。增强型服务选择:这一层次表示对现有服务的增强、改进,这种增强是通信企业在一个特定的服务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个稳定的地位之后进行的。例如相对于基本数据线路租用业务、局域网互联和帧中继业务都属于增强型服务。增值业务选择:这一层次通过为所提供的服务增加新的内容扩展了基本业务和增强型业务的功能。增值业务通常作为一种基本业务或增强型业务的可选择来提供。例如语音信箱等服务。部分应用解决方案:这一层次是为一个特定的产业、部门或企业应用开发的解决方案也可能是为特定用户提供的特殊解决方案。包装和定价方案是这一层次的主要内容。整体服务解决方案:金字塔的最顶层表示了满足用户广泛的通信服务需求而提供完全、完整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可以由某个通信企业凭借其网络和内部功能来提供所需要的所有要素,也可以由不同的通信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的各个部分。

通信服务的七层模型对于研究通信服务创新有很大启发,通信服务创新也将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也就是说通信服务创新也可以按照这一模型进行层次划分,其中基本服务以上各层涉及到新通信服务的产生和推广,核心性能和物理网络两个层次通常不涉及新服务产生,而是更多地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根据这一原理,抽象地得出了服务层次与创新种类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通信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信息服务需求的变化,也就是通信服务内容、形式的更新。从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生了巨大的通信服务需求,这些需求带动了整个通信服务行业的高速发展。通信功能创新和基于同一功能的差别化创新就属于服务内容和形式的更新范畴。通信功能评价指标通过传递信息的类型、信息传递方向和通信时的状态三种因素反映出来,将这三因素不同的可能性组合起来,就可表现为不同的通信服务功能。在通信服务层次中,一般通信功能创新将带来一种基本服务的产生。由于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信息经过数字化处理之后,语音、视像、多媒体、图文业务的实现都可以以数据业务的方式进行传递,但是在抽象功能方面,他们还是有区别的。故对于通信服务功能的创新最重要是增加可传输的信息媒介,现有的技术水平已经实现了很多媒介类型的信息传递,但是仍然有许多通信目标没有实现,例如人们的触觉、味觉、嗅觉等一些感知信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无法实现传递,也不能使人在虚拟世界里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传输的信息媒介的创新主要可以从通信方向和移动性两方面来扩展其抽象功能,通信企业在抽象功能方面仍有十分广泛的创新空间,这也为我国通信服务产业自主创新体系的建立提供机遇,这是我国通信企业应该而且也是必须把握与占领的自主创新的领域。

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成本竞争优势地位正在逐步削弱,而通过创新所寻求的差别化竞争优势将成为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克敌致胜的法宝。所谓差别化竞争战略,是指企业在产品、技术、服务、制度和管理等方面彻底追求个性,形成与其他竞争者的显著区别,并利用这种区别,创造具有竞争优势的战略行为。通信产业服务创新要体现两个特点:一是努力提高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程度,以形成市场垄断;二是获得产品或服务方面的专有技术和知识产权,以形成技术垄断。为此,企业应更多地采用主导型或者自主型的技术创新战略。通信抽象服务功能的实现方式的差别化在通信企业服务创新中是内容丰富、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类型。绝大部分新的通信服务内容与方式组合并不是创造了新的服务项目,而是在原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扩展其内容,增加内容有效价值;采取创新的实现方式,提高实现方式的效率和降低整个服务过程的交易成本,一般属于集成创新类型。在通信服务层次中,增强型服务和增值型服务,以及部分和整体应用服务的解决方案层次的创新,都属于这一创新类型。例如小灵通业务的开发与应用,就是在差别化服务创新过程中,不改变通信服务抽象功能,但是会增加一些附加服务功能,从而提高通信服务质量或性能价格比,使通信服务增值。现阶段我国通信服务产业正处于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层面,因此建立与发展同一功能的差别化创新机制和发展模式,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是我国通信服务创新的必由之路,将为下一步我国通信服务产业自主创新发展奠良好的技术与人才基础。

技术质量是服务的“物资”基础,主要指标包括网络接通率、网络传输质量、拨号时延、计费准确度和网络可靠性等。企业的技术质量是可以客观衡量和量化的,提供更适用和更先进的技术质量能有效扩大服务的差异化。通信服务的质量要求非常高,一旦发生通信中断、错误或超越一定限度的延迟,可能会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这种损失往往是无法补偿的。保证和实现技术质量就是以通信产品的创新为基础的,一般直接发生在基础设施层和核心能力层。通信服务本身就是过程,过程中的改变相应地会影响通信业务,在现代通信技术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传输环节中以光缆传输代替电缆传输,大幅度地提高了传输容量,从而大大降低了通信业务的单位成本。另外,通信技术创新的高度渗透性使大多数的服务性活动由劳动密集型向信息密集型转变。根据技术质量的创新阶段理论来说,我国通信产业现正处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初级自主创新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通信产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应用技术体制、标准与服务的用户化创新和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实现技术的创新。从根本上来講,通信设备系统的创新实际是受通信服务市场的市场潜力所推动,如果没有通信服务市场的巨大需求和收益,通信业技术创新群也不可能出现。通信企业通过使用通信设备和系统,对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创新进行检验,良好的经济效益又促使其尝试更多的技术突破,从而形成了通信领域创新的良性循环。若从通信产业产业链角度看,通信技术创新将实现整个产业链条的互动式发展,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决定着其下游通信服务产业群的服务创新,通信服务产业群创新又带动位于产业链上游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

三、通信服务创新的实施方式

1、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创新

服务理念的创新,是服务创新的第一步,也是基础的一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能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谁就能赢得主动权,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服务创新必须从用户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切实把握用户需要什么,努力通过差异化、人情化的“超值”服务来保障客户市场。在摸清客户需求特点的基础上。力求为不同的客户打造更贴近的服务模式和资费政策,以高出一筹的服务方案培养客户忠诚度。创造条件,尽最大能力满足客户的各种要求。也正是因为以人为本,所以更要区分高中低端用户。鉴于高中端用户对价格的敏感性相对较弱而愿意选择个性化服务和较高价格的特征,加大对其专门服务的投入,如移动的大客户厅和大客户经理等,而针对低端用户的需求弹性和流动性大的特征,提供更适合的资费。

2、进行服务流程优化创新

在服务工作中,强化“服务链”的概念,通过加强后台支撑和内部服务,整合优化业务流程,着力解决服务工序间的协调配合问题,切实做到“闭环管理”。改变以往“以生产为中心”的内部流程设计理念,通过调整、优化,千方百计缩短服务时限,精简业务环节,努力减少客户等待时间。如将数据处理从后台直接移到前台,最大限度地缩短手机开通时间,实现手机入网即开即通。或者打破传统的柜台模式,推出点对点商务洽谈室服务模式,使客户在洽谈室里就能轻松自如地办理所有业务,既节约了客户的时间,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客户的隐私。还可以实现“终极”服务,即客户在一处办理一个业务就可以了,不用东奔西走。

3、采用社会化营销渠道创新

随着中国通信体制的改革和通信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企业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营销渠道的力量,综合发展包括直销、渠道营销和电子商务在内的各种营销方式,积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营销渠道及其网络体系。如企业应该主动地接近客户,加强双方的沟通和交流,成立业务推广组,让工作经验丰富、营销能力强的员工为正在休息区里等待办理业务的用户推广公司的增值业务,运用他们的沟通能力消除用户“被服务”的心理。以闲谈的方式向用户推介业务,从与用户的谈话中了解客户的意见和潜在的需求等;建立自己的服务营销体系。既包括网点建设,也包括对中间商和中介营销部门的管理,这种中间部门的建立可以有效弥补运营企业经费不足和营销能力的限制,扩充营销网络。一个覆盖面大、网点多的营销网络体系,形成其他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加大营业网络分布的建设,使之社会化。

4、建立服务投诉的处理机制创新

客户投诉作为通信服务的反馈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处理好客户投诉不但可以提升企业品牌,还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把分析处理客户投诉作为突破口,坚持抓住问题不放松,并着重解决深层次问题,化解苗头性问题,可以培养服务工作的“自愈”能力。最重要的是建立问题发现机制。客户的投诉是反映通信企业服务问题的生动素材,客户服务中心对客户投诉情况进行汇总整理,详细记录投诉的内容、事由、解决过程、责任单位等。再由服务督查部结合通过其他方式得到的客户意见建议,对投诉进行总结归类,对具有普遍性的客户投诉进行初步分析,为改进服务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另外建立问题分析机制也是很重要的,而召开服务质量工作会是进行服务投诉分析的关键环节。这个会议要求通信企业高层和有关职能部室以及所有业务部室的负责人参加,在会上对带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客户投诉进行分析,责任单位现场做出解释,坚持发现问题不回避,原因不清不放松。最后是实施措施要准确,对典型案例既有原因分析,又有解决措施,很多深层次的服务问题被发现后,要在最短时间内制定解决或缓解问题的措施,并通过会议纪要的形式加以明确。

通信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前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因此,现阶段我国要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必须努力促进通信产业的发展,提高通信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参考文献:

[1]梁健雄,张静.通信服务创新[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

[2]陈伟.创新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3]Ellen Ward.World-Class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 Development.Artech House Pulishers,1998.

[4]王四強.自出创新内涵及特性[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

[5]李莹.通信服务创新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

作者:陈 力 周洪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育学理论论文范文下一篇:研究生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