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课堂教学探析论文

2022-04-17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基础护理课堂教学探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进一步改革,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职业教学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和日常教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护理学基础是高职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一个优秀护理人员的必备能力。

基础护理课堂教学探析论文 篇1:

以护理技能大赛促进高职护理教育改革发展

[摘           要]  护理技能大赛为展示护理专业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也促进了护理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护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与行业需求不对等、人才培养素质与临床工作岗位要求衔接不紧密,案例教学引入不足,难以切实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教學与实践学习的联系性不高等都促进职业院校积极改革,大赛的最终目的是引导护理类职业院校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是职业院校确立和完善育人标准的有力佐证,更能促进护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通过对护理技能大赛和高职护理的教育改革进行阐述,分析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改革建议,希望能够给同行以启发。

[关    键   词]  护理技能大赛;护理教育;综合能力;改革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护理专业技能型、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社会人口素养的普遍提高、高质量护理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迅猛发展及全国高校不断扩大护理本科的招生规模,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如何培养有特色、竞争力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护理人才是当前护理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护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与行业需求不对等、人才培养素质与临床工作岗位要求衔接不紧密等,这都要求职业院校积极改革,顺应全国护理技能大赛指挥棒的引领方向,培育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应用型护理人才。

一、护理技能大赛的命题思路

护理技能大赛是以护理工作任务为导向,按照临床护理岗位工作的要求,对病人实施整体、连续和科学的护理。重点考查选手的评判性思维、岗位操作水平、护患沟通能力、人文关怀素养、爱岗敬业及效率、职业防护意识等的赛事。大赛坚持技能竞赛与行业用人、岗位要求、技术进步、教学改革相结合,考核内容涵盖护理专业知识和基本职业素质,是检验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各个赛项均可以作为教学项目和案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深化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因此,大赛为护理专业学生展示综合应用能力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也促进了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大赛的最终目的是引导护理类职业院校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的人才,是职业院校确立和完善育人标准的有力佐证,更是护理人才培养的指挥棒和风向标。

二、护理教育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护理教育改革现状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健康观念的更新、疾病谱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护理工作模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这对护理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转变带来的社会需求,高职护理教育转变课程设置理念,减少公共和医学基础课,增加护理专业课和实训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和岗位胜任力;为教师开辟多种学习途径,在提升教师学历水平的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研讨及培训活动,利用假期到医院了解最新临床医学护理进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护理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1.护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与行业需求不对等、人才培养素质与临床工作岗位要求衔接不紧密,大量的招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护理学生培养质量的担忧,且不能快速应对市场对护理人才的需要。

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关注人们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的整体护理模式,这就要求人文学科在护理教育中应加大比例,而现在大多数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文教育学科开设较少,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不足。

3.近些年,课堂教学已经开始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仍是以传统灌输式教学法为主,未能给学生留出思考、提问的时间,难以锻炼护理专业学生自学和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

4.重视护理技能操作,但过分强调操作步骤,没有灵活的变通,技能教学过于死板,与临床脱节,导致学生进入临床工作难以适应,不能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且学生临床实践时间相对较少,导致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以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这都要求职业院校积极进行改革,顺应全国护理技能大赛指挥棒的引领方向,培养护理岗位胜任力、培育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应用型护理人才。

三、对护理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优化课程设置

大赛反映出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生存在的问题。护理专业学制短,课程设置强调医学和护理专业知识,人文学科教育较少,部分学生存在“轻人文、重技能”思想,导致学生在护理操作实践中,沟通生硬、不灵活,缺乏变通,应变能力较弱。学校培养出来的护士,不应是执行医嘱的机器,而应能与病人产生共情,教师应引导和培养学生尊重、关爱患者,强化护士角色的认同感,课程设置中应将人文教育贯穿护理专业教育的全程。

(二)加强案例教学

护理技能大赛的操作比赛阶段,模拟临床环境,选手分析给出的病例,进行相应操作实操,全面考察参赛选手综合判断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加强案例教学,专业课应以各种疾病为背景,引入护理任务和护理工作,引导学生找出护理问题,给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精讲点拨,强化护理工作思维能力锻炼,培养自学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

(三)注重护理实践教学

开设护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按照基础护理技能、专科护理技能和综合护理技能进行分类,发挥“双师型”教师优势,着重培养学生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学生全员参与校级技能大赛,部分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改、教学相长,推动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四)改进技能考核评价体系

改变传统单项护理技能操作考核的方式,采用病例综合考核法。考核中学生抽取病例,分析病例后进行相关护理技能操作。教师根据学生针对不同病人、不同病情、不同身份、不同心理状况、不同年龄等情景进行技能操作、心理护理、沟通能力和健康教育方面综合评定,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

(五)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加强教师人才的培养,因为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及知识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在护理教育改革中,学校引入“双师型”教学人才,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拓宽教育渠道,使护理专业学生能够学习到更丰富的知识和技术。护理专业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可向学生讲解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疾病预防等知识,使学生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四、结语

护理技能大赛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为职业院校教师沟通交流搭建了平台,也是社会关注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的窗口。借助护理技能大赛,推动护理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水平和护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职业院校培养出具有良好岗位胜任力的技能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莎日娜.以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引领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20):35-37.

[2]羅先武.关于中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和策略[J].中华护理教育,2016(5):342-346.

[3]苟敏.开展护理技能大赛推动护理教学改革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6(17):250-251.

[4]龚丽君.护理技能竞赛对高职护理教育的效用分析[J].科教导刊,2019(8):44-45.

[5]程莉敏.浅谈新时期护理教育的现状研究[J].科技视界,2016(10):117,158.

[6]王奇.高职院校护理教育改革策略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34):136.

◎编辑 王海文

作者:刘晶晶 刘书莲

基础护理课堂教学探析论文 篇2:

探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

[摘           要]  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进一步改革,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职业教学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和日常教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护理学基础是高职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一个优秀护理人员的必备能力。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是一门以临床护理教学为主的课程,单纯的“满堂灌”和“照本宣科”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就业需求,也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操作水平。教师应该把新颖的信息技术和传统护理理论知识教学联系起来,制作微课教学视频,凸显护理学课程重点;开创在线网络开放课程,构建智慧护理专业课堂;引入网上实训平台,促进护理专业知识的共享。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护理学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策略

传统的护理学基礎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结合课本内容进行示范讲解,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远远不够,学生在课堂上听得一知半解,很容易遗忘关键知识点,产生学习倦怠心理。护理专业是应该时刻谨记“以生为本”“以病患为先”的教学理念。基于这种现状,护理专业教师应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巧妙运用微课、多媒体设备、在线课程学习、网络学习平台等信息化教育资源,实现护理知识的共享。信息化教学可以为高职护理专业插上改革的翅膀,在提升学生对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效率以外,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学生对护理精神的深入了解,培养高素养、更贴心、更全面的护理人才。本论文深入剖析了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教育信息化视角下优化该课程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教学现状

(一)教学程序教条化,缺乏师生互动

传统护理专业教学模式比较教条化,教师会严格按照教材章程来进行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阐述护理学基本理论、演示护理工作流程、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为主。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学生只是出资按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上,知识机械地模仿教师的护理动作,并没有真正理解护理工作的内涵和标准化护理动作的原因。单纯的模仿训练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懈怠心理。教师忽略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注重于纠正学生的护理动作,力争让学生的护理动作规范化、标准化,忽略对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不同病患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过于教条化的护理教学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应变能力,对学生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教师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偏见

高职护理专业教师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偏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割裂开进行教学,理论教学占据了大半的教学课时,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护理专业归根结底是一个与病患、仪器、医生、病患家属打交道的专业,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护理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用精准、专业的护理赢得病患和家属的认可,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练习,对一些护理流程缺乏熟悉度,在临床实习时很容易出现工作失误,一些学生在临床实习时面对突发情况,常常会感觉到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学生缺乏临场应变能力,这在临床救治中会耽误救治工作。

(三)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创新性有待提升

目前,很多护理专业教师教学模式相对单一,主要以口头叙述和动作示范为主,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大学生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除了基本的护理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能和医生和患者进行顺畅的沟通,安抚患者及家属,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护理学基础包括具体的护理操作和基础的护理理论知识,教师需要把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枯燥的护理理论知识“活”起来,提升学生护理实践操作的熟练度和准确度。

二、教育信息化对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影响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医院设施在进一步完善,一些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护理设备开始走进医院,这些是书本不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把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器械的使用传授给学生,把一些先进的护理经验传授给学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帮助学生提前适应护士岗位的工作职责。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猎奇心,新颖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可以满足他们这一心理诉求,激发他们对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护理学基础课程涉及很多的理论知识,枯燥的文字叙述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信息技术可以运用教学视频和精美的课件,把学生从课本中解放出来,用更为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策略

(一)精心制作教学课件,增加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程序,把教条化的教学方式转化为新颖的信息化教学,如教师可以制作微课教学视频,凸显教学重难点,增加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品,这为微课教学的推广提供了可行性保障,教师可以把教学重难点浓缩为5~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提前下发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新课内容有一个了解,这样他们在课堂教学时会更加配合教师,增加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如教师在讲解“无菌操作”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录制教学视频,可以在无菌操作间进行录制,教师要一步步演示无菌操作的流程,演示无菌操作基本操作法,演示静脉注射、血样抽取等无菌操作方法,强化学生对无菌操作的重视,因为无菌操作是一切护理工作的前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个微课视频,在教学中穿插微课视频,此外,还可以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无菌操作进行录制,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观看自己的无菌操作,了解自己在操作中存在的不足,教师可以对学生操作进行及时评价,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教学效果。

(二)以技能大赛为切入口,提升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理人才一直是紧缺型人才,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举办了护理技能大赛,护理专业也涉及了护士资格证考试,对学生的护理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可以以技能大赛为切入口,提升自身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考试合格率。如教师在讲解“药物过敏试验法以及过敏反应的处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下载一些护理专业技能大赛的视频和历年护士资格证实践考核环节的视频,让学生对护理实践环节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药物过敏以及处理是临床护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一直是考试的重点,教师可以结合视频,让学生准确记忆不同药物的典型过敏反应以及对应的缓解过敏反应的要去、一些不能一起使用的药物。如青霉素过敏通常伴有皮肤瘙痒、起疙瘩、流泪、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出现休克,面对这种急性过敏患者应该及时注射抗组胺类药物进行脱敏治疗。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升教学针对性和創新性

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提升教学针对性和创新性。如教师可以开展体验式教学,最近几年反应医患关系的影视剧非常多,如大受好评的《心术》《急诊科故事》等,都讲述了一线护理人员、医生、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故事。教师可以截取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影视剧片段,开展体验式教学,如基本的心肺复苏术,教师可以截取不同影视剧中心肺复苏术的运用,让学生对这些片段进行评分,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引以为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角色演绎急诊科急救故事,扮演医生、护士、患者,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术以及为重病人的抢救工作,丧失自主意识病人的检查、向家属了解患者以往病史以及发病经过,建立病历档案,为医生的救治工作提供参考。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创新了课堂教学方式,把枯燥的护理学理论转化为生动的体验式教学,既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还可以增强护理实践教学的创新性。

(四)开创网络在线开放课程,构建智慧护理专业课堂

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分散,既包括了基础的护理学理论、患者的出入院办理、患者的日常护理与饮食护理,也包括了给药以及静脉注射、检查样本的采集、药理知识等,涵盖面是非常广的。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开创网络在线开放课程,教师可以针对每一个章节的重难知识点进行梳理,制作专门的教学视频上传到学校官网上,以供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学生可以针对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观看的课程,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此外,教师可以上传一些在线测试题,学生可以进行在线答题,教师通过后台数据搜集学生的答题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计划作出调整,师生还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交流,构建智慧课堂。

(五)结合网上实训平台,促进护理专业知识的共享

教师应该了解一些适合护理专业的网上实训平台,在教学中引入网上实训平台。网上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学习一些重点医学院校的护理知识,一些优秀医院会上传一些经典的手术以及护理案例,这些都是学生宝贵的学习财富,他们可以学习到最先进的护理经验,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学生还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测试和模拟,平台会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职业生涯规划建议,学生也可以在平台上申请临床实习单位,选择自己心仪的医院进行实习,在实践中提升护理实践经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运用先进的新技术“武装”课堂,运用信息技术打开学生学习护理知识的新思路,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与时俱进,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护理专业教学内容,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开展教学,精心制作微课课件,开创网络在线开放课程并引入结合网上实训平台,构建智慧护理专业课堂。

参考文献:

[1]戴叶花,李春艳.浅谈护理学基础中的微课制作与教学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5(47):160-161.

[2]丁万洁.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53-254.

[3]李慧.浅谈护理学基础中的微课制作与教学应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4):85-87.

[4]马卫芳.《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微课制作与教学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4):193-194.

作者:刘玉婷 何香君

基础护理课堂教学探析论文 篇3:

护理技能大赛引导下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探究

摘要:通过组织参加护理技能大赛可促进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主要从建立健全护理技能竞赛各项制度、教学内容突显岗位要求、规范护理技能操作、多站点护理技能考核进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技能竞赛;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能力培养

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的创新,是职业院校展示其技能操作水平、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平台,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其目的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改,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其基本技能是护士执业后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是医疗机构的面试、是临床的技能考核、护理技能竞赛考查的基本技能,该课程的建设需要持续进行课程改革才能保证课程的生命力和和课程质量[1]。

1.课程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5+X”需求导向型课程体系的一门桥梁课程、主干课程、核心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对护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支撑和促进作用[2]。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是师生展示风采的舞台,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受到职业院校师生的重视,我校连续多年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护理技能大赛和组织承办市级护理技能大赛,在大赛训练中,教师不难发现学校专业教学与护理技能竞赛及临床护理的差距,大赛选手与普通护生的差距[3],这对护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护理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导向性的作用,有利于基础护理学课程的改革。

2.护理技能竞赛引导课程改革

2.1建立健全护理技能竞赛各项制度

我院高度重视技能教学,建立健全了护理技能竞赛各项制度,形成了“专业全覆盖,师生全参与,学科有比赛、层层有选拔”的护理技能竞赛机制。每年4月是护理技能大赛的海选月,通过护士礼仪、自我介绍、技能操作选拔优秀者,选出的优秀者通过集训,参加5月校赛,校赛的优胜者再备战省赛、继而国赛,实现 “人人参与、好中选优、优中选强[4]”,使技能大赛从阶段性工作变为常态性工作,从少数师生参与变为全体师生参与,将精英赛向常态化、群众化转化,满足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行业需求的能力。

2.2教学内容突显岗位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护理技能大赛赛项内容是以临床工作任务为导向,按照护士岗位工作要求,对患者实施连续的、科学的护理,护理技能大赛是医院护理工作实景再现,是最新护理技能要求和临床对护理人才的需求的体现,对课程建设是一种指引作用。通过解析大赛规程和对护士岗位的调研,确定了六大课堂教学项目和二十一个课程教学任务,并针对每一教学任务进行教、赛、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情境的设计,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的优势,变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变革了教学评价方式[5],强化职业技能培养,提高护理技能操作执行力,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人文素养。

2.3以国赛标准为导向,规范护理技能操作,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解析大赛规则发现,护理技能大赛的操作流程、评分标准与临床护理工作紧密相接,人文关怀意识、语言沟通所占的分值逐年提高,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一些护理操作虽统一规范,但随着临床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的操作已不能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如单腔导尿管导尿术、单侧鼻导管吸氧法等[4],需要进行课程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将技能大赛流程和评分标准融入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按照“国赛”要求,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熟练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及人文关怀素养。同时要让护理竞赛机制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上、教学任务的每个细节上,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竞赛项目中增强自信心,强化时间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及学会与他人合作及承担责任。

2.4多站点技能考核,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护理技能竞赛有理论测试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在技能考试站,选手根据临床案例在相应赛室完成護理技术操作,旨在考核参赛选手临床护理基本技能操作水平和独立执业的工作能力。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50%以上,应重视对考核方法的研究和改革,采取综合病例下多站点技能考核,使用学生标准化病人(ssp)、医学模拟人,提供一个高仿真性、低风险的模拟情境,设置护理评估站、护理计划站、护理实施站三个考站(学生标准化病人课前要做前期SSP 的招募、编写SSP表演剧本、SSP培训的准备),分别完成护理评估、用物准备、完成护理技能操作三个项目,考核学生的护理技能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人文关怀意识及语言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3 小结

护理技能大赛是师生展示能力,学校展示水平、扩大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舞台,是教学改革的指挥棒,大赛所考核的选手的综合职业能力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组织参加护理技能大赛可促进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通过改革,缩短课程课堂教学与临床护理距离,实现学校教育与临床实际工作需求无缝对接,培养学生竞赛考核所需的、临床工作所需的护理技能操作执行力、临床思维能力、人文关怀素质、沟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培育学生成为心中有爱、目中有人、手中有技、腹中有墨、脸上有笑、勤于思考的集“品德、知识、技能、人文、创新”五位一体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慧玲、郭丽 高职基础护理学课程建设创新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0):164

[2]郭鹏 如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J],中国医学工程 2013,21(4):180-181

[3]刑世波 护理技能大赛引导下的教改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4):23

[4]罗桂霞 李泽 护理技能大赛促进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J] 中华护理教育.2016.13(8):640.

[5]梁党 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学基础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5.11:125

作者:杨再艳 罗贤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医医院护理学科建设论文下一篇:收入分配的个人所得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