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2022-04-28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篇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

【摘要】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和执行的历程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处于不断调整和转变的状态,在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发生改变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文章从这个角度入手,首先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后到上世纪末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接着对于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切口-均衡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究,由此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历程进行深入剖析,指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战略;战略调整转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就是要求要结合当时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继而准确定位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由此制定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和执行历史进行探究,就会深刻的明白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由此探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历程,可以使得我们更加清晰更加深刻的理解我国经济发展态势。

一、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必要性

理论上来讲,宏观经济出现扩张或者收缩的时候,国家都会采取对应的宏观调控手段,其在空间经济中的表现方式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从本质上来看,这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意味着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意味着区域经济结构的不断变迁,继而对于中国经济波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要想深入了解我国宏观积极发展形势,有必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历程进行深刻剖析。

二、改革开放之前阶段的区域平均发展战略分析

建国之后,平均主义思想盛行,有计划的实现生产力的平衡分派,消灭地区与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成为生产力布局的基本原则,由此形成了区域平衡发展理论。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国家在投资的时候往往会倾向于中西部地区,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生产布局,都希望各个地区能够百花齐放。客观上来讲,这种区域平均发展战略的确在缩小区域之间差异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却是以东部沿海地区利好地区利益为代价的,此地区工业基础优势的发挥,由此使得其进步进程受阻。除此之外,还应该看到的是区域平均发展战略违背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无视区域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性,片面的强调平均,造成投资效益难以发挥,区域经济活力不再,在当时甚至向西部引入重工业,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和进步。

三、改革开放早期阶段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分析

改革开放之后,地区均衡平均发展战略的弊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揭露,并且开始将非均衡发展战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战略指导思想。所谓非均衡发展战略,就是正确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认为在区域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没必要严格依照平均主义来执行,而是尊重各地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条件,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去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充分体现出不平衡发展的特点来。在这样主导思想的引导下,纷纷出现了多种理论:其一,梯度推移理论,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层次,三个层次的地理位置,劳动力素质,科技素质,经济条件都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其经济技术梯度性是比较明显的,空间推移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就需要从不同梯度的实际情况出发,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过渡到中西部内陆地区,由此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不断缩小。从本质上来讲,此理论充分体现出效率优先的基本原则,是当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之一;其二,反梯度推移论,生产力水平存在梯度性,此时没有必要依照技术和经济发展程度为顺序标准,对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而言,如果可以得到有效的政策扶植,运用高新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完全可以向第一梯度和第二梯度过渡的。此理论认为我国应该先向矿产,原材料工业倾斜,将其作为区域发展的倾斜方向。很显然此理论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地区倾斜的过程中,无疑会对于统一市场的建立造成不良影响;其三,点轴发展理论,生产布局需要考量到产业在各个地区的分布问题,还需要从宏观的点线面上达到要求,由此处理好产业城市,产业基地,产业区域之间的关系,就是需要在聚集效益下,以辐射擴散的方式实现产业的不断扩张,由此实现多层次经济网格体系的构建。

四、进入21世纪后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战略

进入21世纪之后,原本执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成为越来越多学者和专家抨击的对象,认为其在区域矛盾加剧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由此诞生出全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思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其四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史进行深刻研究之后,对于平均发展,非均衡发展战略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探究,认为应该在保证各个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找重点,找优势产业,依照公平和效率兼备的原则,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和互补发展。在这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国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调控措施主要涉及:其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始于1999年11月,组件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地区开发会议,提出在未来的十年间,西部地区经济要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使得区域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升,处理好基础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预计到21世际中叶,使得西部地区落后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其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始于2003年,以东北地区老化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为主要话题,以东西互动,协调发展思维为引导,希望可以引导东北老工业基地朝着更加好的方向发展,并且制定了六项工作任务目标。其三,中部崛起战略,始于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次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被提及,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高度重视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安排,以发挥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为契机,整合农业资源,交通运输资源,制造业资源,高新技术资源,教育资源,交通资源,使得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朝着更加快的方向发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发展在宏观经济形势发生改变的背景下,其方向是不同的,是理论支撑也有所区别,在对于我国不同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和制定的过程进行分析之后,可以使得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而这对于引导我们更好的去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而言,是非常有实践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俞建群.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新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冯静,198801,女,汉族,山东省招远市,研究生,经济统计。

作者:冯静 王燕悦 吴佳佳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篇2: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摘要]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继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本文立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互动性较差、差距扩大三大问题,借鉴区域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和区域阶段发展论,探讨了国外典型区域经济政策的战略选择,重点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变化和政策调整,提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和谐、互补和循环四个新型发展战略。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政策 经济理论 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 F127.9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呈现出不同的转型特点。从中国经济区中,东、中、西“三大部”分别实施的梯度推移非均衡发展战略中,一些区域的地区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实际上区域之间经济差异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为此,研究中国区域经济的现状和相关理论,将有助于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选择。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1. 区域平衡增长论

关于平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按照罗森斯坦、罗丹和纳克斯的观点,平衡增长是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大规模投资来实现的。平衡增长战略通过一定规模投资打破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恶性循环,为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外部经济效益和各部门之间相互关联和补充的性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roux)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这些理论均强调: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因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所产生的“极化效应”或“反吸效应”和“报酬递增”将促使资本、劳动和产出在一定区域的循环积累,而其所产生的“涓滴效应”或“扩散效应”以及政府的转移支付只能将区域差异保持在一定限度而不足以促进区域收敛。因此,不均衡增长理论认为,“只要总的发展水平低,市场力量的自然作用在任何时候都将增加国内和国际不平等”,要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和周密的经济政策,如在落后地区建立“增长极”和“增长中心”以启动这些地区的发展,培养其自我发展能力,然后利用市场力量实现这些地区的积累增长。

3. 区域阶段发展论

(1) 倒U型理论 (Reversed U-Shaped 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 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他指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增长的差异将会扩大,即趋于不均衡增长。随着经济增长,区域间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当国民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区域间增长差异则趋于缩小,即倾向于均衡增长。

资料来源:J.G. Williamson (1965), Regional Inequalities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No 13: 1-84.

上图中A点是经济起飞期的起点;A至B阶段为国家发展的早期阶段,少数区域由于拥有优势区位或某种优势资源而得到优先发展,区域差距呈扩大之势,但在接近B点时,区域差距扩大速度放慢;至B点,国民经济开始转向成熟,区域差距会递减。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倒U型理论的特征在于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而成非线性变化。

(2) 钟型发展理论(Bell Shaped 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 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在经济发展过程的某一点上,增长达到转折点,社会与区域不平衡和地理集中的趋势达到高峰,而转折期意味着全国经济一体化。在国民经济高度一体化的时候,资本和劳动力更具流动性,从而导致区域增长趋于平衡,城市化更为普遍,不局限于少数大中心。国民经济成熟期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社会不平等减少,区域收入趋于平等,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人口规模增长。

资料来源:W. Alonso (1980), Five Bell Shaped Curves, 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Vol. 45: 5-16.

4. 对上述理论的评述

在区域经济理论中,区域平衡增长论与区域不平衡增长论似乎是尖锐对立的两种发展战略,但实际上它们的差别是表面的。平衡增长强调产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发展会带来外部经济效应,着眼于投资结构合理安排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于经济长期协调发展是正确的,但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期缺少实施平衡增长的资源条件这一关键性因素,从而脱离了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经济发展就是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对立统一运动的过程,将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与区域发展阶段论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威廉姆森(J.G. Williamson)、库兹涅茨(S. Kuznets)的倒U型理论、阿朗索(W. Alonso)的“钟形发展理论”、赫希曼(A.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都认为区域差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而变化。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收入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但发展到某一点之后,区域收入差异又明显开始缩小。在经济起飞初期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距,此时完全靠市场的作用不能消除区域差距,必须进行政府干预,而经济发展到成熟期时,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给平衡增长创造了条件,市场机制最终消除区域差异,这实质上是一种有时间变量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它将均衡成长与不均衡成长统一于同一过程,并通过扩展效果和滞后效果的互动实现。根据梯度推移理论,其梯度形成原因在于区域间的收入差距,换言之,区域经济发展从区域差距开始,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最终又将消除梯度差异。

按照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和区域经济状况,正处于区域差异较大,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正在不断扩大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政府应该继续保持对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干预,制定合理的区域政策来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为经济走向成熟期奠定基础。

二、国外典型区域经济政策的战略选择

1. 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中有七个主要措施: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素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美国正是由于在区域经济发展上采取了均衡发展战略,才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为美国整体经济实力增强奠定了基础。

2. 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如1958年下半年,前苏联通过建立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的设计方案, 来促进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生产力的发展。

3. 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这一点与前苏联的“倾斜”战略有相似之处。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为此政府制定和推行了多种有效的具体政策。比如,采取财政刺激办法筹集开发资金、实行农产品最低价格保护政策、加强开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正是由于巴西采取了“发展极”战略,才加快了落后地区的发展,协调了整个巴西的区域经济发展。

4. 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发”、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其中,在区域规划上采取了两种特殊战略:一是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区以外的相对落后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基础结构建设,积极培植和发展地区经济的增长极,刺激地区经济的发展;二是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区立法控制其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过度发展和集中,使其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

三、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战略选择

从区域经济的理论演进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政府的区域政策在宏观层面上进行了不断转型。具体而言,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先后经历了三种不同的战略:(1)均衡发展战略(1950~1978年)。新中国刚成立时农业比重大,工业生产严重不足,属于现代工业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占10%左右,并且70%集中在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许多产业之间不配套,根本不能形成产业链。为了迅速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国家利用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全国的资源,重点对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这一战略持续了约30年时间。(2)非均衡发展战略(1979~1999年)。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借鉴各国区域开发的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调整。根据区域政策重心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一,以效率为重心的发展阶段(1978~1990年)。在这个阶段政府摆脱了原有经济体制下生产力均衡布局思想的束缚,由于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投资效率等因素的差异及资源因素的约束,使得全面均衡发展的状况不可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实现。其二,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发展阶段(1990~1999年)。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战略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随着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差距的逐步扩大,政府在考虑经济增长提高效率的同时,不得不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公平问题,并开始着手从总体上解决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关系。(3)注重公平的协调发展战略(2003年至今)。即通过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东西互动拉动中部,逐步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发展。

针对中国区域发展的特点与区域政策重心的演变,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此,本文提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应该遵循的四个发展战略:

第一,协调发展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一五”规划的六大重点之一,政府应该维持并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区域发展战略,使协调发展战略不仅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要求,而且更符合中国经济发展与工业化水平的需要。为此必须突破地区发展战略的误区,更好地从宏观上处理区域发展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

第二,和谐发展战略

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区分不同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在兼顾整体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提出各自的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可持续发展区划方法,做好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区划,从而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并根据国际社会责任理论,建立各个区域之间的区域、社会和个人的相关责任体系,引进国际上标准化管理体系,制止区域间的恶性竞争,努力做到“十一五”规划指出的“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第三,互补发展战略

政府应该实行新的区域经济战略布局,促进区域经济整合,积极构建泛长三角、泛珠三角及大环渤海都市圈,重点寻觅和培育区域协调型增长极,明确经济中心,打造经济区,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有效发挥中部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使区域之间优势互补,统筹各区域整体发展,逐步形成东中西经济互补、南中北经济联动、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第四,循环发展战略

政府应该使区域发展战略着眼于未来的中国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紧密联系世界经济变化的客观趋势,适时进行调整和修改,并全面系统考虑区域政策的制定,使区域政策的制订更加市场化和地方化,同时注重产业内部升级和循环模式的构建。一方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另一方面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要遵循区域经济理论指出的区域经济发展始于区域差异并将最终终结区域差异的特点,使区域战略与政策能保证区域经济循环增长。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其经济发展必然经历不同阶段,而在每个阶段区域之间的互动与发展以及区域差距是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国家的政策变量要符合自身的发展特征与所处阶段,简单的说,现阶段应该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着眼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和谐、互补与循环四个发展战略,逐步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经济整合,加强区域间互动,为经济向下一个阶段的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Rostow, W.W. (1960):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London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Friedmann, J. (2001):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The Story of a Collaboration,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Vol. 24 No.3: 386-395.

[3] Alonso, W. (1980): Five Bell Shaped Curves, 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Vol. 45: 5-16.

[4] Myrdal,G. (1957):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 London: Duckworth.

[5] Williamson, J. G. (1965): Regional Inequalities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No 13: 1-84.

[6] Hirschman, A. (1974):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A Reader, Cambridge: MIT Press.

(责任编辑/安洋)

作者:白素霞 蒋同明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篇3: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摘 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 U-Shaped 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G. 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 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 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 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 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 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 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参考文献:

[1] 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 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 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 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 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6] 李奇泽、敖明山,对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思考,中国商界,2008年

[7] 单于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势与趋向,时代潮,2003年6月

[8] Rostow,W.W.(1960).The stage of Economic Growth .London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作者:李 晗,姜 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区植物景观设计论文下一篇:世界经济周期试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