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工程施工方案

2022-07-04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测量工程施工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测量工程施工方案

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编制依据

1.1由河南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纸

1.2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关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及地方标准。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1/070-2005)

2、工程概况

2.1宁陵县凯地广场5#~7#楼工程,本工程是小高层住宅小区,位于建设路与珠江路交叉口东北角。工程由河南凤梧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河南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河南省中原建设监理中心有限公司监理,睢县久诚建筑有限公司承包施工。

本工程的5#~7#楼地下室1层,地上为11.5层,总建筑面积为11273.62㎡,建筑高度为41.77m,室内外高差0.45m。地下一层为设备架空层,一层、二层为商业网点,三层至顶层为住宅用房,层高3m。

2.2本工程建筑物的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烈度为六度,耐火等级地下为一级,地上为二级。

3、施工部署

3.1施测程序

3.2施工测量组织工作

在工程正式开工以前,建设单位会同监理单位将施工现场测量基准点向施工单位进行移交,在现场将测量基准点交代给施工单位专业测量人员的同时,其基准点的测量成功必须进

行书面移交。

施工单位专业测量人员对现场的测量基准点进行复核测量无误以后,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办理交接手续。

项目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建设单位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本工程设测量组组长一名,测量员一名,测量结果经自检互检,报验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4.1施测原则

4.1.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4.1.2必须严格设和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4.1.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4.1.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4.1.5

第二篇:工程测量方案

工程定位控制测量方案

1.本工程平面控制采用方格控制网,施工方格控制网一般经初定、精测和检测三步进行。

2.本工程根据总平面设计坐标、由道路上的城市坐标系统结合建筑物规划红线引入定位。

3.根据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条件,选择适当地方按一次埋设、多种用途、长期使用的原则埋设首级控制点、组成一个完全能满足施工放样及沉降观测需要的永久性施工控制网。控制点按要求进行技术处理、控制点所处位置既要保证今后不被占用且障碍较少、以便对控制点进行使用和保护。控制点既作平面控制之用,又作标高控制之用。

4.工程开始前,根据工程结构情况,利用首级控制点,在实地放出二级控制点作为施工的二级控制。该控制点既可用于细部点的放样,同时又可用对工程上各结点的复合检测。

5.利用经纬仪对所有控制点进行精确测定,并将它们与附近的国家城市等级点进行联测,使其坐标与高程统一为一个系统,便于今后使用。

6.利用配套计算机对所有观测值进行严密平差,保证整个精度完全能够符合国家工程测量技术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平差成果存入计算机内存,需要时可以随时调用。

7.随着施工的进展,考虑到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还将经常对所有控制点作必要的检测。

浙江商品城B区4,5,6,7,11,12,13,14栋

2004年4月2日

第三篇:某小区施工测量施工方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2.1工程简介 3 2.2建筑设计概况 3 三、施工部署 4 3.1工程定位内容 4 3.2楼层放线内容 4 3.3高程控制 4 四、施工准备 4 4.1技术准备 4 4.2人员的配备 4 4.3 仪器的准备 5 4.4定位依据的校测 5 4.5图纸的学习与审核 6 五、施工技术措施 6 5.1建筑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6 5.2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7 5.3 ±0.00以下施工测量 8 5.4 ±0.00以上施工测量 8 5.5装饰工程及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测量 9 5.6土方工程施工测量 10 5.7沉降观测 11 5.8成品保护 11 六、质量保证措施 12 七、质量通病 14 7.1梁柱接头几何尺寸不规则;

上下柱错台 14 7.2截面尺寸、垂直度、平整度、轴线位移超允许值过大 14 7.3位移、倾斜 14 八、安全保证措施 15 一、编制依据 序号 内容 1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 2 测绘公司提供的建设工程测量成果报告书 3 XX住宅小区项目工程施工图 4 XX住宅小区项目工程组织设计 5 《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工程地址:

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质量监督单位:质量监督站 监理单位: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工程由高层:1#~4#楼、地下车库。

2.2建筑设计概况 项目名称 内 容 建筑功能 高层、车库 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64925.8㎡。

建筑层 车库 地下1层 高层 地下1层,地上18层 建筑高度 53m 建筑层高 2.9m 基底标高 -6.2m 绝对标高 1#、3#楼:19.80;

2#、4#楼:20.05 室内外高差 0.2m 三、施工部署 3.1工程定位内容 以甲方给定的定位桩(A=4415838.333,488978.152,B=4415976.871,488981.237、C=4415991.683,489097.336)、水准点(现场使用B点引测高程19.12)为依据。

3.2楼层放线内容 主控制轴线、土方开挖边坡线、轴线、边线、墙控制线、门窗洞口控制线、二次结构控制线 。

3.3高程控制 基底标高的控制、楼层标高的控制、楼层高程传递。

四、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1)进入现场的测量器具必须要有法定计量检定部门出具的检定证书,并在有效检定周期内;

(2)校核定位依据桩(红线桩),水准点;

(3)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建立测量数据库。

(5)本工程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进行测量控制。轴线间距≤±2mm,层高垂直度≤±3mm,总高度垂直偏差≤±2cm。

4.2人员的配备 在工地技术负责人和技术质量部的领导和协调下组成测量组:

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测量方案的制定和方案的实施、监控测量、检查放线工的工作质量,测量结果的复核及复验工作。

测量人员配备1名专职测量技术人员。所有的计算结果均由专业测量员复核计算,测量人员必须持有资质等级证书,负责放线工作的具体实施 测量辅助员:测量的辅助性工作。

配备测量验线人员是测量放线的重要质量保证系统,验线人员与放线人员同等重要,在验线过程中验线方法要与放线方法不相关,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检查,这样才能确保放线点位的可靠性和精度,然后交付监理验线。

三级校核是基本原则,决不能缺少其中任何一项。

4.3 仪器的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情况,配备目前较为先进的测量仪器技术设备。

名 称 精度、规格 数 量 用 途 高精度全站仪 ±1mm+1ppm/±0.5“ 1台 主轴线测设、坐标放样、测距、传测标高,竣工测量、变形观测。

电子经纬仪 2“ 1台 施测面的角度测量、次要轴线的竖向传递,变形观测 普通水准仪 S3 2台 常规水准测量 另外,还应配备气压计、温度计、对讲机和一些附属设备。上述各种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必须按《计量法》的规定送到有资质的检定单位进行检验与校正,并取得检定合格证书。

4.4定位依据的校测 (1)定位依据桩(红线)的校核:对测绘院提供的定位依据桩的坐标进行内业坐标计算,得出其边长D、内夹角β。计算后并实地对场地内的定位依据桩进行校测,合格后作为工程定位的依据。

(2) 水准点的校测:对测绘院提供的水准点(要求至少应有2个水准点)实地采用附合测量法进行校核。其闭合差≤±6 mm时作为整个工程高程引测的依据。

4.5图纸的学习与审核 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图纸。首先审核总平面图,校对点位坐标、距离是否对应,定位依据、定位条件是否明确合理,建筑物的几何位置关系是否符合要求和满足规划用地的要求;

其次审核建筑、结构、设备施工图,主要校核平、立、剖面图是否对应一致,轴线间距、高程、结构尺寸和装修细部尺寸是否相符。

五、施工技术措施 5.1建筑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5.1.1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网形选择:通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根据该建筑物的特点及场地情况采用矩形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在施测工作中根据布网原则尽量做到便于施测、使用和长期保留。

5.1.2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根据已校核合格的建筑物定位依据桩坐标与建筑物坐标点关系,通过内业数据计算,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测出平行于建筑物的主控制桩:测量后并进行校核后作为整个工程测量控制依据。

控制点坐标值布置示意图详见附图 测设精度根据DBJ01-21-95的规定本工程采用一级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测角中误差≤±9″,边长相对中误差≤1/24000,合格后作为整个建筑物整体控制的依据。平面控制桩的埋设形式详见下图。

控制桩埋设示意图 5.2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高程控制的建立根据已校核合格后的甲方提供的水准基点,仪器采用精密水准仪测设方法采用附合测法,在现场布设四个水准点:S1、S2、S3、S4,测设精度按四等水准精度要求闭合差≤(±20mm),测设合格后作为整个工程控制的依据。

5.3 ±0.00以下施工测量 5.3.1地下部分主控制线采用外控法投测:首先对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进行校核无误后,将所需控制轴线投测到施工作业面,投测后并对其几何关系进行校核合格后作为施工的依据。

投测方法示意图 5.3.2楼层部位主轴采用内控法投测:因本工程为矩形布置并与控制主轴线平行,所以放线时可以根据设到施工作业面的控制主轴线测设出细部轴线,根据细部轴线放出柱、墙边线及门窗洞口线等合格后作为施工的依据。

5.3.3±0.00以下标高传递:±0.00以下标高传递时,可根据场地高程控制点,采用5m塔尺进行传递标高,如下图,传递时每层至少要由两个不同部位分别进行两次标高传递,当两次传递标高之差在±3㎜以内时,取其平均值作为本层控制高程的依据。

标高传递示意图 5.4 ±0.00以上施工测量 5.4.1 车库及配套商业楼号±0.000以上主控线:地下部分平面轴线投测采用对穿直线法:即根据定位后的桩位,将各轴线引测到建筑物以外,做好引桩,作为轴线投测的依据。高层±0.000以上主控线:本工程整体平面外廓形状为矩形,控制线放线孔留设,进行高层区域测量。

5.4.2平面放线:根据投测到施工层的主控制轴线测设出细部轴线,根据细部轴线放出墙、柱30cm控制线、门窗洞口及其他施工用线,经校核合格后以此作为施工的依据。

5.4.3 ±0.00以上标高传递:

将±0.000标高引测至外墙大角能自上而下畅通部位且通视能垂直向上拉钢尺传递高程。用放线的同一把钢尺进行拉力、温差、尺长改正控制柱各段标高。

根据本工程特点,在首层墙体拆模后,在便于向上引测标高的位置上设置结构+50㎝标线,作为向上传递标高的依据,每个施工流水段要至少设置两个传递点。在向施工层传递标高时,利用钢尺直接丈量法传递,拉力用弹簧称控制,如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应进行温度改正。每次传递至少由两个部位向上传递,当两次传递标高之差在±3㎜以内时,取其平均值作为本施工层标高控制的依据。

二次结构测量 5.4.4二次结构标高引测: 根据设计图纸从±0.000m垂直向上引测每一层标高,此标高为建筑标高。

5.4.5二次结构施测:

在一次结构施工期间,应在顶板模板放出构造柱位置后,便于插筋准确。

二次结构施工前,放出每层二次结构墙体线和构造柱线位置,必须保证每层结构墙体和构造柱在同一垂直面上。

5.4.6测量放线作业面工作结束后,应及时的对所测部位的平面的位置或标高位置进行标识,保证测量工作的有效性及连续性。

5.5装饰工程及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测量 5.5.1装饰工程与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 (1)水平线:每3m两端高差应小于±1mm,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mm,在不便于用水准仪的地方或立面上可安装连通水准器。

(2)室内铅垂线:可用线坠或经纬仪投测,其精度应高于1/3000。

5.5.2地面面层施工测量 (1)标高控制线:在四周墙面与柱身上测设出建筑100cm水平线,作为地面面层施工的标高控制线。

(2)检测标高用水准仪的选择:测量允许误差大于±2mm时,宜选用DS3级,测量允许误差小于1mm时,宜选用DS1级水准仪。

(3)检测标高和水平度的点距:大厅宜小于5m,房间宜小于2m或按照施工交底。

5.5.3屋面施工测量 卷材防水测设十字直角控制线,检查流水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测设水平控制线及各向流水坡度控制线。

5.5.4墙面装饰施工测量 (1)内墙面 A.竖直控制线及水平控制线:竖直控制线应按1/3000的精度投测,水平控制线应符合装饰工程测量的一般要求。

B.分格分块:应按高于1/10000的精度测量。

(2)外墙面 A.四角吊线:用钢丝在建筑物四角固定铅垂线,控制墙面竖直度、平整度、及板块出墙的位置,精度符合装饰工程测量铅垂线的一般要求。

B.水平控制线:符合装饰工程测量的一般要求。

5.5.5窗的安装测量 (1)安装前检测结构:检测门窗洞口的净空尺寸偏差,检查外墙偏差。

(2)控制线:按照装饰工程测量的一般要求,弹+50cm控制线,使用DJ6级经纬仪作竖向投测,根据需要在外墙面弹竖直通线。

5.6土方工程施工测量 本基坑工程,要求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建立高精度的测量控制网的基础上,加强测量组织管理力度,确保测量工作顺利完成。

5.6.1测量控制原则 用由高到低,逐级控制的布网原则。

首先,复核并接受建设单位交给的起始标桩,办理交接桩手续,然后根据起始标桩设计布置现场测量控制网点,其分布和稳定状况均要满足首级施工控制网的技术要求,然后加密施工控制网,布设二级测量控制网。工程测量控制采用两级测量控制,三级测量管理的测量控制办法。

基坑施工阶段,现场情况变化比较大,控制桩点要严格保护。支护桩采用转角端点坐标法定位,直角坐标法测量定位配合的办法。

5.6.2测量控制网布置 现场施工测量拟设两级控制网,分别为一、二级,一级施工控制网,按Ⅰ级建筑方格网技术要求布设,测角中误差小于9″,相对闭合差小于1/24000。观测时采用全站仪观测,水平角左、右角观测各一测回,距离往返测量各两测回。二级网的控制点间距75.0m左右,是在一级网的基础上加密控制点。现场放线用临近控制点,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法放样。

5.6.3测量方法 由于建筑平面比较复杂,采用坐标定位法,使用电子全站仪和计算机,通过对施工放样的数据全部进行解析计算,经计算复核后编汇成数据表格,其内容包括放样点坐标、边长、方位角以及和相邻点间的边长和夹角等。

施工放样采用归化法,对基础结构特征点进行施工放样。归化法施工放样时,对每个待放样点位均经过初测,归化改正和定测三个步骤。当放样点误差满足施工要求时,在该位置上做出定测标记,放完后应闭合检查。

在个别地段按上述技术要求布设加密施工控制点。为尽量保证施工控制点精度统一,加密的施工控制点附合在原平面控制网上,并按原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施测。

高程控制点分布在建设场地变形区以外不受施工干扰,易于保护、便于使用的地方。各高程控制点均利用平面控制点。

同样高程控制点不能满足个别地段施工需要时,可加密高程控制点,加密的高程路线附合在原高程控制点上,并按原高程控制网的技术要求施测。

5.7沉降观测 5.7.1水准测量时视线长度应为20~30m,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m。水准测量应采用闭合法。

5.7.2观测次数及时间:基础底板混凝土初凝后进行第一次观测。第一次观测完成后,每施工完三层应观测一次记录一次。

5.7.3明装式沉降观测点如下图所示。

5.8成品保护 5.8.1.定位标准桩和水准基点周围应做保护(用C15细石砼进行固定)及并做明显标志,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8.2.因现场施工需要,必须破坏控制桩时,应提前向技术质量部提出申请。

5.8.3.本工程主要轴线由项目部进行测放,在交由施工队组前应进行校核,并办交接手续。

5.8.4.已浇筑完的混凝土设专人看管楼面混凝土必须在强度达到1.2Mpa 以后, 方准上人,防止加荷、上人过早产生裂缝。

六、质量保证措施 6.1放线的基本原则:认真学习与执行国家政策、规范,明确为工程服务,对按图施工与工程进度负责;

严格校核起始依据的正确性;

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放线工作程序;

测法要科学、简捷,精度要合理。

6.2认真学习公司的程序文件,严格按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进行工作。

6.3图纸有关的洽商与设计变更中的结构尺寸变动部分及时向测量人员交底,测量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与技术部门联系并反馈到设计部门。

6.4平面控制点要选择在控制性强、安全、易于保护的位置,应通视良好、分布均匀。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定期检查校核,发现桩移位等问题及时修改,控制桩有明显标识以防止用错。

6.5做好质量检查工作:每次放线前,均应仔细审图,放线时要有区段和区段工程师配合并检查工作,放线后由专职验线人员对测量成果进行自验。对于工程就位测设,建筑物控制轴线的校验、高程引测、非标准层标高引测等关键测量工序由公司和总公司测量领导小组成员负责校验。

6.6加强验线工作:坚持“三检制”,每次放线均请技术部门验线,重要部位报请公司和监理验线,合格后方可施工。工程定位后,由北京市测绘院验桩,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验线成果与测量成果的误差处理如下:

① 若两者之误差<1/限差时,成果计为优良;

② 若两者之差≤限差时,成果计为合格;

③ 若两者之差>限差时,成果不予验收,要返工重来。

6.7质量标准:

定位测量的精度不小于1/24000,基础放线轴线投测、高程控制精度执行北京市测量规程的要求。

6.8测量仪器要正确使用、方法要科学:

钢卷尺:要考虑三差改正,量距进行往返测量;

经纬仪:严格对中、定平,角度观测要盘左盘右一测回;

水准仪:严格定平,水准路线要闭合或附合,前后视线等长。

全站仪:仪器专人专用,责任到人,爱护仪器。

所有仪器测量时要撑伞保护仪器,不得让仪器日晒雨淋。

测量员不准远离仪器,以免有人乱动,损坏仪器。

读数前后检查仪器是否安平。

校正仪器时,动作要“轻、稳、慢”,不得用蛮力。

丈量时钢尺应力求抬平、拉直,拉力要均匀。严防钢尺扭曲打结,严防钢尺受重物碾压。丈量完毕后用软布或棉纱擦拭钢尺,将粘附的尘土擦去,再涂少许机油,以防生锈。

使用完仪器注意保持仪器清洁。冬季使用后要等仪器收回后与室内温度相同时,再进行擦拭。以防仪器骤冷骤热,使表面及镜片上产生结露,使仪器受损。

6.9平差—提高精度 为了提高测量放线的精度,在控制测量中,我们要进行平差,计算出改正量,修改测设的点位坐标,以取得准确可靠的点位。

6.10测量数据的记录与计算 记录要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

计算要依据正确、方法科学、计算有序、步步校核、结果可靠。

6.11 测量工作的管理 6.11.1测量实行“三级管理”,项目部成立测量组,公司机关设专人负责,技术质检部检查、监督。

6.11.2建立各项管理制度,主要有:

验线、交接桩、护桩制度;

测量资料管理制度;

测量仪器使用台帐和检校制度;

制定岗位责任制。

6.11.3测量仪器设专人负责保管,同时进行保养;

仪器由专人使用,定期校测,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使用。

6.11.4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法定专业计量部门检定,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仪器不能使用。测量仪器必须正确使用,注意防止外界的干扰、破坏,其购置、检定、报废、封存、降级的使用应遵守《监视 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

6.11.5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准上岗。

七、质量通病 7.1梁柱接头几何尺寸不规则;

上下柱错台 原因:梁柱接头模板碎拼,未进行专项模板设计,加固不牢。上下楼层轴线定位放线有误差。

防治措施:梁柱接头模板应进行专项模板设计,采用定型模板,严禁碎拼,并加固牢靠。楼层放线应对不同层位进行复核,并有专人负责,防止误差积累或放错线。

7.2截面尺寸、垂直度、平整度、轴线位移超允许值过大 原因:

(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压光。

(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支撑松动,土层浸水,致使新浇筑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 MPa时就上人,使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或印痕。

防治措施:

(1)混凝土浇筑后严格按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

(2)模板、支撑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支柱和支撑必须支承在坚实的土层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防止浸水,以保证结构不发生过量下沉。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模板和支撑情况,如有松动变形,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加固好。

(4)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上人操作。

7.3位移、倾斜 基础、柱、墙以及预埋件中心线对定位轴线,产生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的偏移,或柱、墙垂直度产生一定的偏斜(称倾斜),其位移或倾斜值均超过允许偏差值。

原因:

(1)模板支设不牢固或斜撑支顶在松软地基上,混凝土振捣时产生位移或倾斜。如杯口采用悬挂吊模法,底部、上口如固定不牢,常产生较大的位移或倾斜。

(2)门洞口模板及预埋件固定不牢靠,混凝土浇筑、振捣方法不当,造成门洞口和预埋件产生较大的位移。

(3)放线出现较大误差,没有认真检查和校正,或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造成轴线累积误差大,或模板就位时没有认真吊线找直,致使结构发生歪斜。

防治措施:

(1)模板应固定牢靠,对独立基础杯口部分如采用吊模时,要采取措施将吊模固定好,不得松动,以保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

(2)模板应拼缝严密,并支顶在坚实的地基上,无松动;

螺栓应紧固可靠,标高、尺寸应符合要求,并应检查核对,以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或倾斜。

(3)门洞口模板及各种预埋件应支设牢固,保证位置和标高准确,检查合格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4)现浇框架柱群模板应左右均拉线以保持稳定;

现浇柱预制梁结构,柱模板四周应支设斜撑或斜拉杆,用法兰螺栓调节,以保证其垂直度。

(5)测量放线位置线要弹准确,认真吊线找直,及时调整误差,以消除误差累积,并仔细检查、核对,保证施工误差不超过允许偏差值。

(6)浇筑混凝土时防止冲击门口模板和预埋件,坚持门洞口两侧混凝土对称均匀进行浇筑和振捣。柱浇筑混凝土时,每排柱子底由外向内对称顺序进行,不得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以防止柱模板发生倾斜。独立柱混凝土初凝前,应对其垂直度进行一次校核,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

(7)振捣混凝土时,不得冲击振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以防止模板产生变形或预埋件位移或脱落。

八、安全保证措施 1、进入工地必须戴好安全帽,不得穿高跟鞋、拖鞋或光脚进入施工现场。

2、测量放样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内任何机械严禁任意操作。

3、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设施严禁随意移动、拉扯,发现电源线破损、裸露应及时报项目部管理人员处理。

4、工作时要精神集中,不准嬉笑打闹。

5、需要接电时,及时通知项目部有关人员,安排专业电工操作。严禁私自接电。

6、测量放样时应密切注意施工机械与往来行驶的车辆,严禁在危险处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休息。

仅供参考

第四篇:建筑工程测量方案

一、方案编制主要依据

1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 DB11/T446-2007 ) 。

2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 — 93 。

3 、设计研究院测设的高程点。

4 、 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5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J01-51-2003 )。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新左旗罕达盖。建设单位为,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为“内蒙古蒙能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三、测量放线精度要求

1 、基础放线允许误差

长度 L 、宽度 B 的尺寸( m )允许误差( mm )

L ( B ) ≤ 30 m± 5 ㎜

30m < L ( B ) ≤ 60m± 10 ㎜

60m < L ( B ) ≤ 90m± 15 ㎜

90m < L ( B ) ≤ 120m± 20 ㎜

120m < L ( B ) ≤ 150m± 25 ㎜

150m < L ( B )± 30 ㎜

2 、各部位放线允许误差

外廓主轴线度( L )

L ≤ 30m± 5 ㎜

30m < L ≤ 60m± 10 ㎜

60m < L ≤ 90m± 15 ㎜

90m < L ≤ 120± 20 ㎜

细部轴线± 2 ㎜

承重墙梁柱边线± 3 ㎜

非承重墙边线± 3 ㎜

门窗洞口线± 3 ㎜

四、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它包括设计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测,测量仪器的购置、检定与检校,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

(一)、 设计图纸的审核

1 、 总图校核

通过校核总图,了解定位意图,计算定位数据,以及建筑物跟周围的建筑物、市政道路的位置关系,确保建筑物的定位数据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阅读设计图纸时必须校算建筑物轮廓控制点数据和标注尺寸,记录审图结果。

2 、建筑图与结构图校核

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设计人员反映,请设计人员及时变更设计。

(二)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测

1 、根据总平面图及测量成果通知单对控制点的原始依据进行校核。

2 、校测控制点(业主提供的导线点不少于三个)的距离、夹角及坐标。

3 、校测水准点的高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不少于两个)。

4 、 与甲方办理控制点、水准点及相关测量原始资料的交接手续。对移交后的桩点进行妥善保护,防止桩点受到扰动破坏。

如果超出限差要求,及时向甲方和施测单位反映本工程的校核结果。必要时,请施测单位重新复测。

(三)检定测量仪器、量具及测量仪器的选用

测量仪器、量具应按国家计量部门或工程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平面控制测量

(一)、工程的首级控制:业布设成导线网形式,按三级导线精度布设,作成半永久点形式,要求保持到工程结束。

(二)、建筑物场区控制及轴线控制:做出场区控制网,控制网按三级精度布设,

(三)轴线控制网布设原则与方法:

1 、 由于导线控制网精度及覆盖面已经满足放线要求,为避免误差积累,因此直接根据现场导线控制网布设轴线控制网。考虑到基础结构放线的通视情况,轴线控制线偏离轴线间距均为 1m 。

2 、布设轴线控制网依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根据地下室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布设确定。

3 、控制桩用 50 mm × 50 mm 木桩打入土层深度不小于 500mm ,桩顶要平,以便钉钉,确定无误后护好控制桩。

4 、轴线桩点的保护

桩点的保护,先用红机砖在桩的周围砌成 500 × 500 的方垛,内灌混凝土再用砂浆抹好,顶部与桩头抹平,再用木方做成三角架,刷红白格漆作标记。见下图:

(四)建筑物控制测量

本工程可布置轴线控制桩,所以地下部分采用外控法,地上部分采用内控法。

1 、± 0.000 以下控制测量 : 以轴线控制网作为基础前期施工和± 0.000 以下结构施工的测量控制。

基础的位置线:保护层施工完成后,依据建筑物控制桩向垫层上投测建筑物主轴线,投测后校核轴线间距、轴线夹角及对角线尺寸。然后 依 次测放出建筑物的轴线、墙、柱、门窗洞口、楼梯线等结构线。

每层位置线:地下各层依据基坑上的轴线控制点用经纬仪向各施工流水段投测控制轴线,在工作面上用经纬仪和钢尺量测出其它位置线。

2 、± 0.000 以上控制测量:轴线内控法

( 1 )、平面内控点的布设

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布设, 第一施工段内设置 4 个内控点,组成自成体系的矩形控制方格,其余各段各设置 2 个内控点(纵横主控轴交叉点),控制点编号见内控点平面图。(2 )、控制点的测设

将内控点所在轴线分别投测到预埋件上,经校核无误后,在每块埋件上刻出“十”字线,中心点即为各控制点平面位置。内控点校测方法: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点上,后视其他控制点转 90 °,检查是否闭合,然后用 50m 钢尺校测每相邻点水平距离是否与相应的控制点距离相等,分析边、角是否匹配,若匹配证明投测无误,若不匹配证明投测有误,应重新投测,直至正确。

六、高程控制测量

建筑物的高程控制:

1 、 ± 0.000 以下标高控制: 基础施工阶段随着挖土的深入,从现场高程控制点向基槽内引测标高, 采用悬挂钢尺法(尺的零端在下),由基坑上的高程控制点直接向基坑内引测,以便减少测站数,提高引测精度,但应注意悬挂标准重物( 49N )和进行钢尺的尺长和温度改正。

当挖土接近槽底时,根据此标高控制点控制清槽拣底。每 8m 打一钢筋棍,抄上槽底控制标高,拉线清槽。地下二层结构拆模后,把标高返到结构内,放出建筑 1m 线。基槽内标高控制点要定期检查,以便及时修正。引测到结构内的标高要附合到场区控制点进行检查。

2 、± 0.000 以上标高控制:

( 1 )、当首层墙体、柱子施工完毕后,根据现场高程控制点,经复测校核后向首层测设建筑 +1.000m 线。标高控制点设在外墙能够铅直拉上去的地方,每个施工流水段设置 2 个标高控制点并用红三角标示。主体结构标高控制点平面布置图见内控点图。

七、装修施工测量

在结构施工测量中,按装修工程要求将装饰施工所需要的控制点、线及时弹在墙、板上,作为装饰工程施工的控制依据。

1. 地面面层测量

在四周墙身与柱身上投测出 100cm 水平线,作为地面面层施工标高控制线。

根据每层结构施工轴线放出各分隔墙线及门窗洞口的位置线。

2. 屋面施工测量

屋面测量首先要检查各方向流水实际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实测偏差,在屋面四周弹出水平控制线及各方向流水坡度控制线。

3. 墙面装饰施工测量

内墙面装饰控制线,竖直线的精度不应低于 1/3000 ,水平线精度每 3m 两端高差小于 ±1mm ,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 ±3mm 。外墙面装饰用铅直线法在 建筑 物四周吊出铅直线以控制墙面竖直度、平整度及板块出墙面的位置。

八、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一)、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 是本工程测量工作的制度保障。

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基础工作,是各施工阶段的先导性工作,也是各阶段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是保证工程的水平位置、高程、竖向和几何形状符合设计要求与施工的依据,并为工程设计、施工与工程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测绘资料。搞好施工测量管理工作是保证正常施工和工程质量的前提。项目部由两名测量管理人员,放线工作由施工队测量人员完成,项目部测量组负责现场轴线控制网的测绘,负责建立各种关键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及其桩位的交接工作,对各分包单位测量工作的复核验收,向监理的报验工作和对现场所有测量单位的协调工作,向其他部门提供测量成果及有关数据。负责本部位施工范围测量方案的制定、轴线定位、工程放线的实施以及资料的整理、上报工作。

(二)、仪器管理:

1 、仪器选用;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工程放线的精度要求现场需配备的测量仪器如下表: 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一台塔尺一个

2 、仪器现场管理:

( 1 )、所有仪器设备都应有检定合格证,并按周期检定。

( 2 )、仪器检定按照国家(市)各类设备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检定方法、检验准则在国家授权的计量单位进行检定。

( 3 )、保存检定记录,建立仪器管理台帐,内容主要包括:型号、数量、检定时间、搬运、收发使用等。

( 4 )、现场设仪器柜,测量人员负责仪器日常管理。

( 5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杜绝冒险、违章。

(三)、资料管理:

根据《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J 01 — 51 — 2003 )中的有关测量章节内容和要求, 测量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施工测量方案及审批。

2 、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 表 B2-2 )

3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表 C3-1 )

4 、基槽验线记录( 表 C3-2 )

7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 表 C3-5 )

8 、沉降观测记录

九、复核、验线

(一)、要求:

1 、各施工队测量组放线完毕首先自检合格后,方可向项目部测量人员申请验线。 2 、项目部测量员复检合格后,向监理公司申请验线。

3 、经监理公司复检通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 、验线不合格,需立即改正,复检合格后,重新整理资料,申请验线。

(二)、验线范围:

1 、监理验线范围:现场和作业面各级平面、高程控制点,各种分部、分项工程的定位桩点,基槽位置、几何尺寸和标高,各种关键部位的线。

2 、项目部测量员验线范围:除了以上监理验线范围内的必验项目,随时检查各种细部线,验线结果及时反馈各作业队,以便改正。

(三)、施工测量验线工作的基本准则

1 、验线工作应主动及时,验线工作要从审核施工测量方案开始,在施工的各主要阶段前,均应对施工测量工作提出预防性的要求,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2 、验线的依据必须原始、正确、有效。

3 、仪器与钢尺必须按计量法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和校正。

4 、验线的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要包括:

( 1 )、仪器的精度应适应验线要求,并校正完好。

( 2 )、必须按规程作业,观测误差必须小于限差,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应采取措施进行改正。 ( 3 )、验线本身应进行附合(或闭合)校核。

5 、必须独立验线,验线工作应尽量与放线工作不相关,主要包括:观测人员、仪器、测法及观测路线等。

6 、验线的关键环节与最弱部位,主要包括:

( 1 )、定位依据桩位及定位条件;

( 2 )、场区平面控制网、主轴线及其控制桩(引桩);

( 3 )、场区高程控制网及± 0.000 高程线。

7 、场区平面控制网与建筑物定位,应在平差计算中评定其最若部位的精度,并实地验测,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测。

8 、细部测量,可用不低于原测量放线的精度进行验测,验线成果与原放线成果之间的误差处理如下:

( 1 )、两者之差若小于 1/ 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优良;

( 2 )、两者之差略小于或等于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合格(可不必改正放线成果,或取两者的平均值);

( 3 )、两者之差超过限差时,原则上不予验收,尤其是要害部位,若次要部位可令其局部返工。

(五)、 质量保证措施

1 、 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进行。

2 、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

3 、测量仪器和量具除按规定周期检定外,对经常使用的经纬仪、水准仪的主要轴系关系应在每项工程施工测量前进行检验校正,施工中还应每隔 1 ~ 3 个月进行定期检验校正。测量仪器和量具的使用应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应精心保管,加强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状态 。

4 、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5 、所有测量作业完后,测量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报项目部测量员核验,最后向监理报验。

6 、自检时,对作业成果进行全数检查。

7 、核验时,要重点检查轴线间距、纵横轴线交角以及工程重点部位,保证几何关系正确。 8 、滞后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应与超前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进行联测,并对联测结果进行记录。

9 、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10 、 为防止测量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差),必须从人员、仪器、操作环境和管理四个方面解决。

11、尽量选择最佳观测时间施测,在不利环境下施测的结果,应有严格的校核措施,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六)、发生错误的改正:

( 1 )、发现错误,应立即查明原因,向上级报告。

( 2 )、对由此所施测的一切结果进行检核。

( 3 )、对发现的错误立即纠正,有关人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 4 )、填写错误追踪记录,并制定预防措施。

十、沉降观测

由甲方委 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对主体建筑的沉降进行观测。

第五篇:公路拓宽施工测量方案

永兴县环城西路公路拓宽施工测量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永兴县环城西路公路(拓宽),起讫里程K0+000——K3+624,全长3426km。起点位于永兴县便江大桥(三大桥),由北往南依次与在建的龙山北路、已建永康路相连,呈近南北走向,永兴县环城西路K0+000+426(拓宽)具体尺寸布置为:6.50m人行道+8.0m辅助车道+3.0m机非隔离带+15.0m主车道+3.0m机非隔离带+8.0m辅助车道+6.50m人行道环城西路为城市次干道,设计车速40km/n设计路宽为15.0m,主车道已修好。

二、施工测量技术措施

1、做好开工前的测量交底

工程开工前,应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由勘测设计单位进行现场测量交底,按设计图认清现场水准基点、导线桩、交点桩等,做好桩位交接记录,对位于施工范围内的测量标志,必须采取妥善保护措施。关于测量交底方面,需要强调的是桩位的保护,即在设计单位交桩以后,应及时采用砌砖墩或浇筑水泥墩等方法予以保护,以免丢失。

2、中线复测和边线放样

中线测量是在定线测量的基础上,将道路中线的平面位置在地面上详细地标示出来。它与定线测量的区别在于:定线测量中,只是将道路交点和直线段的必要转点标示出来,而在中线测量中,要根据交点和转点用一系列的木桩将道路的直线段和曲线段在地面上详细标定出来。

定线测量一般由勘测设计单位实施,然后把有关桩位和测量成果交与施工方,由施工单位进行中线及施工测量。

路基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边桩。关于中线复测和边线放样,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应注意各交点之间的距离、方向是否与图纸相符;如一个工程项目有几个标段,应注意与相邻标段的中心是否闭合,中线测量应深入相邻标段50——100米;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设计单位查明原因。

二是护桩的设置。道路中线桩护桩的设置,是路基施工的重要依据,但是在施工中这些桩又容易被破坏,所以在路基施工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中线桩的恢复和测设工作。为了能迅速而又准确地把中线桩恢复在原来的位置上,必须在施工前对道路上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桩点如交点、转点、曲线控制点等设置护桩。所谓护桩,就是在施工范围以外不易被破坏的地方钉设的一些木桩。根据这些护桩,用简单的方法(如交点、量距等),即可迅速地恢复原来的桩点。

设置护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道路的每一直线段上,至少应有三个控制桩要设置护桩,这样即使有一个控制桩不能恢复时,仍可用其他两点,把该直线段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两方向线的交角尽可能接近90°,不应采用小于30°的交角;护桩应选在施工范围之外,但不宜太远;护桩之间距离不能太远;所设护桩必须牢固可靠,桩位要便于架设测量仪器和观测。

曲线段边桩的护桩设置。对于曲线段,由于边桩的确定较麻烦,重新测设耗费时间较多,因此在一次精确放线以后,对曲线段的边桩中有代表性的桩位也应设置护桩,这样可减少重复测量工作,减少测量工作量。

三是里程桩的布设。中线桩定出以后,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好里程桩的控制布设。里程桩的布设原则是:在直线段,一般布设在每隔100米的整桩号的横断面上;在曲线段桩位要适当加密,在曲线段起讫点、中点的里程桩位必须布设;里程桩可采用大木桩,上面用油漆或墨汁标上里程桩号,打入道路两侧施工范围以外的地上,最好是每侧各打一个。在保证施工中不易被破坏的情况下,离路基边线应尽量近一些,以方便使用,一般为1——2米。

3、校对及增设水准点

其一,使用设计单位设置的水准点之前应仔细校核,闭合差不得超限,如超出允许偏差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报有关部门。设计单位交付的水准点一般是几个月前设置。这些点位处于野外很容易被人为撞动或因地面自然沉陷而发生变化,所以使用之前一定要认真复核;其二,水准点的增设原则:相隔距离一般为150——200米,以测高不加转站为原则。增设水准点应与设计单位交的水准点闭合,如一个工程项目分几个标段,还要与相邻标段的水准点闭合,闭合差不得超限。

水准点位置,应设于坚实、不下沉、不碰动的地物上或永久性建筑物的牢固处。亦可设置于外加保护的深埋木桩或混凝土桩上,并做出明显标志。水准点应每月复核一次,对怀疑被移动的水准点应在复测校核后方可使用。

4、纵横断面测量

通过中线复测、边桩放线和水准点的布设,就可进行纵横断面的测量。纵横断面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土方量的计算,所以纵横断面测量结束以后,测量结果应与设计图纸核对。凡是与原来的成果在允许偏差之内时,一律以原有成果为准,只有当与原有成果有较大差异时,才能报监理工程师验证后改动。需要说明的是:该项工作,必须在施工前进行。如果实测土方量与设计不符报请监理核准时也应在施工前进行。

5、施工测量

做好以上工作以后,就为施工中的测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关于施工测量的具体方法,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第一,应根据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艺的要求及时将中线、边线撒灰线放出,如果被破坏掉时要及时恢复,应使施工始终能有“线”可依。道路的结构层均为大放脚式,每层结构层的宽度、边线与中线的距离不同,放出线以后又很容易被施工的材料覆盖或被施工机械碾压破坏掉,所以每道工序施工前应放出,如果被破坏应及时恢复。

第二,每层结构层的标高在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推算出来,实践证明:这样做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有效避免测量出现错误。看图纸一定要细致,推算的结果要注意复核。我在某些工地上见到,有些技术人员一边推算高程一边进行测量,工地上很多机械、人员、材料都在等着,在这种比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忙中出错。所以标高应提前推算。要尽量把能够做的工作在施工前就做好。要勤测、勤量、勤校核,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三、测量人员组织情况

测量负责人 :

测量人员 :

四、测量仪器的准备

对施工测量仪器在使用前经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根据施工要求本项目部匹配如下仪器

全站仪:拓普康 测角2秒 单棱镜测程4.5千米

测距精度2mm+2ppm

水准仪:北光 NAS228 ±2.5mm

苏光DSZ2 ±0.7mm

配备钢尺、铝合金塔尺、铟钢尺、棱镜等测量工具。

五、测量仪器的使用、保管和维护

1.测量人员应负责并检查仪器的使用及保管和维护。

2.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并严格遵守测量操规程。

3.测量人员在使用仪器施测过程中必须坚守岗位,避免仪器受震、碰撞及倾倒,雨天或强阳光下测量应打伞。

4.测量仪器必须由专人负责保管。仪器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常温的室内,并要放入防潮、防盗的箱柜中。

5.测量人员必须掌握、检查、了解测量仪器的使用保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

6.测量仪器必须由熟悉仪器性能及有实践经验的人员经常定期维护、按期检定与检校。

7.测量人员应随时清点仪器的附件、工具、以防丢失。

8.测量仪器及工具,应经常保持清洁,及时擦试。

9.仪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误差过大或受损坏时,应及时

送有关部门处理,不得擅自拆换。

六、测量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1. 测量人员应持证上岗,遵守职业道德,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坚持三级复合制度。

2. 测量人员认真学习图纸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发现图纸之中有问题应及时通知施工技术人员,配合技术人员解决图纸中的问题。认真学习有关施工技术质量标准和施工测量规范,严格按图施测。在施工中,如遇施工设计变更,立即调整线位、坐标及高程,并互相提醒。

3.重要部位施工放线完毕后,向施工员进行书面交底、填写测量记录,并作好保存工作。

4.协助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对重大工程的重点部位的施工,测量人员将对控制点、控制线、构筑物的平面位置进、几何尺寸等,行有效的监控。

5.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认真按有关监理程序办事,积极配合测量监理工程师工作,认真完成测量资料的报监工作。

6.注意与现况或新建道路和管线的衔接。

7.对导线进行保护,由施工班组对导线控制点进行砌筑保护。

8.加强内部自检验收和基础管理工作,共同搞好工程质量。

9.严格执行监理管理工作程序中的有关测量管理程序。

七、竣工测量

项目部在工程完工后,严格按照郴州市永兴县测绘管理处的要求施测、调查和整理竣工资料。做好工程收尾修整及内部检查验收工作,以保证及时竣工交验。

1. 日常施工时,注意及时收集保存工程测量资料,以备完善竣工资料。

2. 在工程完工后在规定期限内,将整理完毕的竣工测量资料报公司有关部门进行审核。

八、安全生产措施:

1. 坚持班前会制度,认真贯彻“三不允许作业”的内容。施工作业中互相提醒。

2. 认真保管测量仪器,经常检查仪器状态,确保在施工中正常使用。

3. 进入施工现场时配备安全帽,沟槽作业时,上下沟槽必须走工作爬梯。

4. 调查旧管线时,要经强制通风,下井前必须戴好安全保护措施,严禁冒险蛮干。

5. 在施工中对放线的桩位,点位要加强保护。并对临时导线常复核。

6. 严格遵守项目部的各项规章制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查克斯通曼的一天下一篇:窗口工作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