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幼儿教育论文

2022-05-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活化幼儿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幼儿教学关系幼儿的未来,幼儿教育要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的年龄很小,对事物的理解还没有那么深刻,注意力易分散,有时缺乏自信心、独立能力和集体意识,有时他们会对周围事物盲目模仿。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日常生活和日常活动为载体进行有效教育,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生活化幼儿教育论文 篇1:

初探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与实施

摘要:在当前阶段的幼儿园教育过程当中,生活化的形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幼儿的积极性,更好的满足幼儿阶段孩子的学习需求,进而使孩子对生活进行丰富的认知。幼儿是接触世界的初始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融入生活教育能够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幼儿对生活的认知。本文从生活化的角度入手,探究了生活化教育在幼儿阶段融入的意义和具体的策略,促进生活化教育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化;意义与实施

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回归生活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教育理念的提出,成为目前教师所重点关注的内容。通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生活化教育,不仅符合此阶段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要,还能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容易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获得身体、认知、情感、交互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一、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

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幼儿能够积极地面对社会,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成长和发展。这与生活化教育不谋而合,在对幼儿教育生活化中,首先能够把握幼儿的阶段特点,使教育内容具有趣味性,从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其次,教师通过对幼儿日常行为活动进行观察和总结,创设各种生活情景的方式,将实际生活中丰富的内容进行应用,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能够紧紧关联幼儿实际情况,让幼儿在感受生活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对活动技能进行培养。从而促进幼儿教育生活化总体目标的实现,使幼儿能够健康、快乐了的成长。[1]

二、幼儿教育生活化实施策略

(一)创建生活化教育环境

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在进行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活动中,教师就应对幼儿的兴趣和生活中喜爱的一些事物进行了解和总结,将幼儿所处的活动室环境进行创建,为幼儿营造一个更贴近生活的活动环境,使幼儿能够积极融入,为更好地进行生活化教育提供重要条件,进而使孩子积极主动的融入到生活化的活动过程当中,感悟生活的魅力,提高自身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感受生活主题的教育活动时,为了渲染活动氛围,教师特地在活动开始之前对幼儿所处的环境进行了布置。首先借助大自然中的自然资源,利用一些掉落的花瓣、树枝、树叶等制作了剪贴画,并挂在了活动室的墙上进行装饰;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废品,让它变废为宝制作出了许多小摆件。通过这样的布置让活动室变得更加生动,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自主进行活动室的布置,让幼儿将自己认为具有生活特色的内容带进课堂,让幼儿充分融入到教育生活化的情景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之后进行的教育活动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设计生活化教育主题

随着“生活即教育”理念的提出,明确告诉我们,教师进行教育时只有通过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所以,教师在组织和实施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时,对于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一定要是基于生活,要与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相契合,从日常生活观察幼儿的一些行为,并通过分析整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生活化。这样的方式能够使教师的教育活动更贴近幼儿实际,对幼儿能够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对促进幼儿的整体性发展具有积极作用。[2]

例如,在一次午睡期间,教师发现有的幼儿在睡觉时不好好睡,经常打扰旁边的幼儿,并且在教师发出让幼儿自己脱掉鞋子上床睡觉的指令之后,这几个幼儿迟迟未动,在一旁打打闹闹,在教师几番催促下才开始动起来,不过仍然是磨磨蹭蹭,边玩边做,别的幼儿都已经入睡之后,这几位幼儿仍然在打闹。针对此现象,教师首先联系了这几位幼儿的家长,并对事情进行了告知,后来家长说幼儿在家也是这样。于是教师针对此问题,在园内组织幼儿开展了以此关于这方面的生活化教育活动。教师依据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将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设置为符合本阶段幼儿的内容,进行了《最棒的小朋友》生活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首先为幼儿讲解了正确的睡前事宜,并采用激励法让幼儿进行了有意识的训练。在此过程中,当幼儿能够最快速并且有效地完成教师制定的活动内容时,教师要及时对幼儿进行鼓励和表扬,满足幼儿的自尊性。使幼儿通过参与活动改掉了磨磨蹭蹭的坏毛病,使幼儿在心理上树立了正确做事的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帮助幼儿对生活中的小问题进行了改正,提高了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质量,还丰富了幼儿的认知,帮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幼儿获得了一次丰富的活动体验,提高了幼儿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三)采用生活化教育资源

合理地运用生活资源开展教育活动是进行教育生活化的根本。教师在对幼儿开展教育活动时,不能只局限于已有的教育资源,而是更应让幼儿回归生活,否则长此以往幼儿会对教育活动内容产生厌倦,不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结合生活实际,使幼儿能够充分融入生活,实现教育活动的资源来自于幼儿本身所处的现实生活中,并且还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当幼儿所处的生活情境发生变化时,教师的教育内容也应发生变化。[3]

例如,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秋天的颜色”主题活動时,就组织幼儿对园内的树叶进行了收集,并且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树叶。在此过程中,幼儿通过收集树叶惊奇地发现,原来树叶有这么多的颜色和形状,并且同伴之间进行了相互比拼,有的幼儿甚至脑洞大开,想要拿这些树叶做成玩具、项链等。于是教师为了顺应幼儿的想法,使幼儿能够继续保持这份热爱,就组织幼儿进行了相关的手工活动。教师为幼儿准备一些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在此过程中,有的幼儿用颜料将树叶涂成了自己喜欢的颜色;有的幼儿用树叶作为原材料制作了一条项链;有的幼儿甚至用树叶制作了一个有趣的小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不仅体验到了运用大自然材料创作的美,还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充分体现了生活化教育资源的利用价值。

(四)开展生活化教育活动

幼儿阶段教育活动的开展,就决定了幼儿必须通过结合周围环境进行相互发展。因为幼儿的阶段特点,對外界事物十分好奇,教师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直接影响幼儿的行为方式。因此,教师在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时,可以通过采用形式多样的生活化学习情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动手材料及玩具,使幼儿能够与小伙伴或者老师进行互动游戏或互动生活的方式,让幼儿能够自主进行各种教育内容的探索,使幼儿能够从经验中懂得相应启发。[4]

例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我眼里的春天”主题教育活动时,由于天气的原因,已经连续下了三天雨,今天终于晴天,教师就组织幼儿进行了户外活动。为了进行教育的生活化,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体验感,教师就带领幼儿前往幼儿园中的活动场地进行了活动,并引导幼儿观察下雨之后的春天有什么变化。首先教师带领幼儿去了操场,在行走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发现了一些小水坑,于是拉着自己的小伙伴进行观察,居然在里面看到了自己和同伴,这很快激起了幼儿的兴趣,有的幼儿甚至会找一些小石头往小水坑里扔,溅起的水花让幼儿越来越兴奋,其他幼儿见状也积极地进行了参与。教师从旁通过观察幼儿,为了使活动更有意义,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以此为基础,组织幼儿进观看了教育活动视频。教师首先在活动之前为幼儿设计了活动剧情,并引导幼儿通过观看情景进行感悟:情景中,一位幼儿在路边玩水坑里的水,从他面前走过的第一个幼儿被他不小心溅了一身水,但这个幼儿并没有道歉,反而取笑了那个被弄脏衣服的幼儿;过了一会又来了一个幼儿,他照样把这位幼儿的衣服弄脏了,并且幸灾乐祸;但是过了一会,一辆卡车路过时并没有看到这位幼儿在路边玩水,于是呼啸而过,这位幼儿不小心被溅了一身水,于是委屈的大哭起来。回家之后便将此事告知了自己的妈妈,幼儿的妈妈听到幼儿的表述之后,耐心的对幼儿进行了开导,告诉幼儿,应该换位思考,当自己玩水溅到别的幼儿身上时,会不会也是这种想法,于是该幼儿进行了反思,并向那两位幼儿道了歉。通过视频的观看,幼儿充分认识到该行为是不正确的,并被故事的情景所吸引,使教育活动进展顺利且高效。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进行了感知、体验和理解,使幼儿明白我们平时所做的一些事情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还使幼儿获得了真正的生活体验,使教育生活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进行生活化家园合作

家庭教育资源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是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通过让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的生活化中,不仅能够增加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有效沟通,还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进行幼儿教育生活化时,教师更应注重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教育资源让家长走进园中,通过举办亲子会的方式,为幼儿园增添一些生活化的韵味。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我是小小搬运工”的活动,家长与幼儿捆绑在一起,幼儿手拿教师准备的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用品,通过家长与幼儿之间的配合,在规定时间内运输最多的家庭获胜。除此之外,教师还组织幼儿与家长参与了社会实践活动,当起了小小志愿者,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使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不只是局限于幼儿园。在此过程中,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良好,既让幼儿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并在活动中学会了更多的生活技能,又让家长感受到了孩子的点滴成长,通过生活中的真实写照,使幼儿教育活动的效果得到提升,为今后幼儿接触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三、结束语

以上,是本文对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与实施的策略探究。通过幼儿教育的生活化,不仅使幼儿的教育活动更贴近生活实际,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还有利于促进幼儿子综合素养的培养,为打造全能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冷秋兰. 初探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与实施[J]. 文理导航(下旬).2021(09):86-87.

[2]程凤. 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与实施[J]. 科幻画报.2019(12):177.

[3]毕德林. 浅谈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与实施[J]. 当代家庭教育.2019(05):58.

[4]左雯婷. 试论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与实施[J]. 新智慧.2018(36):50.

作者:吕静

生活化幼儿教育论文 篇2:

幼儿教育生活化、活动化浅析

摘要:幼儿教学关系幼儿的未来,幼儿教育要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的年龄很小,对事物的理解还没有那么深刻,注意力易分散,有时缺乏自信心、独立能力和集体意识,有时他们会对周围事物盲目模仿。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日常生活和日常活动为载体进行有效教育,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性:幼儿教育 生活化 活动化

学习的过程即是生活的过程,让幼儿在学习中生活。这使我体会到,幼儿园教学中虽然没有大事,吃饭、洗手、游戏,幼儿教师每天做的就是这些小事,但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成就了幼儿健康成长的大事。大大方方,习惯良好、兴趣广泛、开开心心的好孩子,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中慢慢地长成,所以也可以说幼儿园里无小事。幼儿园的生活处处是学习,让幼儿在学习中生活。幼儿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就在于于小处见精神,细微处见教育。教师应该使幼儿教育生活化、活动化。

一、通过日常行为培养幼儿自信心

幼儿退缩行为是幼儿的一种消极性社会适应表现,它的基本特征是幼儿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行为常有退缩表现。如果不及时帮助幼儿消除这种心理,将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导致他们形成心理障碍,使其产生自卑感,甚至形成不良性格,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人生历程。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这些“乖孩子”,应及早觉察幼儿的退缩行为,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以帮助幼儿克服退缩行为和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幼儿创造展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信任自己的老师,可以找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是简单的事情让他们去完成,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例如,对那些胆量比较小的幼儿,我经常给他们一些发言的机会,只要他们的回答基本符合我的要求,我就会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给予表扬;每当他们能完成任务时,我都会及时激励,给一个小红花或者给他们一个拥抱,尽可能地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帮助其培养自信心,使他们勇敢地迈出主动和其他人交往的步伐。

二、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幼儿独立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多,家庭的结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很多幼儿成为了家里的“小皇帝”,要什么就给什么,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这就会造成很多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大多是因为教师和家长“宠出来”的,所以教师偶尔也要“偷偷懒”。

有一天午睡时,大部分幼儿已经躺在床上,涛涛小朋友则刚刚吃完饭,坐在床边上正准备脱鞋,当我正在给个别小朋友盖被子的时候,只见他走过来问:“老师,我的鞋子怎么脱不掉呀?”我认真地看了看他,发现他穿着昨天的那双鞋子,而且刚才已经自己脱了左脚的鞋子,因为昨天是他自己脱鞋子的,我本想蹲下去帮他脱,但突然想到前天看到的一篇文章《偶尔也要偷懒》,大概意思就是教师不能什么都帮幼儿做,即不能“包办”。所以我决定等待,于是我说:“你自己再想想办法,去试一试”,过了一会儿,我站在休息室的门口偷偷观察他,只见他先看看左脚,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接着好像发现了什么似的高兴地说:“老师,你快来看,我把鞋子脱下来了!”我鼓励道:“涛涛,你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你真棒。”教学过程中类似的事情很多,幼儿习惯于求助教师和家长,我不禁感叹:到底是幼儿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在退化,还是家长的溺爱在滋长,这样的包办教育,对他们是所谓的保护还是无形杀手。

三、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幼儿集体意识

刚入园幼儿的集体意识差,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许多纪律要遵守。但许多幼儿毫无纪律意识,上厕所、喝水、玩玩具、洗手都是一拥而上、乱挤,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其他的小朋友。我为了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充分利用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强化幼儿集体的意识,逐渐帮助他们形成集体意识,洗手、喝水、吃点心时总是一组一组地请他们去,并提醒他们如果你一个人慢了,或者没做好事情,那你们这一组的小朋友都不会受到表扬。

比如,户外活动游戏时,我往往把幼儿分组进行游戏。因为小班幼儿在户外玩耍时,有几个幼儿总是会乱走,不跟紧其他的小朋友,破坏游戏规则,我就只好让大家停止游戏,并把遵守游戏规则的一组抽出来示范给大家看,尤其是给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个别小朋友看。这样让个别捣乱的幼儿意识到,因为他的扰乱而影响其他小组进行游戏。有一次玩拱形门器械时,昊昊和天宇就捣乱影响了其他小朋友玩游戏,大家都责怪他们没有好好排队,昊昊和天宇也意识到了大家不高兴,难为情地低下了头。我走过去摸着他们的头说:“昊昊和天宇想做游戏吗?好好站队遵守纪律还是好孩子。最后一组让你们做游戏吧!”于是大家高高兴兴排好队一起钻过拱形门器械。

四、纠正错误模仿,培养良好习惯

小班阶段的幼儿喜欢模仿身边的人与事物,在模仿的过程中学习并成长。

模仿的初衷是让幼儿学习好的行为方式,以一个或多个榜样性的例子,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进行模仿,从而成为一种习惯。师生互动,上课教授知识,也是在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幼儿往往容易挑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新奇事物进行模仿,对一些不好的、新奇的、没有接触过的新鲜事物也争先模仿,例如啃手指,带食物、玩具入园,推着小椅子满教室跑跳,满地爬、滚等。这些幼儿模仿的行为,我们称之为“坏习惯”。当然模仿也不全然是不好的。例如,入园与离家时,和老师说早上好、再见,学习穿衣、如厕,绘画、唱歌、诗歌表演等,都是好的模仿行为。在发现幼儿模仿到不好的行为习惯时,应该及时纠正,教他们明辨是非对错。对于小班年龄的幼儿,模仿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无法干涉,只能给予适当的引导,避免他们模仿到错误的行为,养成坏习惯,以至于成为大家眼中的“坏小孩”。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教师一样,都是幼儿最好的导师,为了他们的明天更加美好,请父母重视起来,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模仿行为,表扬他们好的行为模仿方式。要知道,好习惯需从小培养,好习惯可以受用终身。

作者:刘素坤

生活化幼儿教育论文 篇3:

面向生活化的幼儿教育

摘要 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才能有成效;教育与生活原是一家;我们要重视儿童生活本身的教育,实行教育生活化,使生活成为课程资源,让教育融入生活之中。

关键词 教育生活化教育资源家园结合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和核心,它包括三大命题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就是教育”也是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张雪门所倡导的,他提出的“行为课程”也以生活作为理论建构的基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兒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我们认为,幼儿园的大门需要向社会、大自然敞开,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把各种教育内容与幼儿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幼儿创设更为开放的学习空间,从而促进幼儿园新课程的构建和实施。这就告诉我们,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才能有成效;教育与生活原是一家;我们要重视儿童生活本身的教育,实行教育生活化,使生活成为课程资源,让教育融入生活之中。

一、增添课程自然气息,拓展幼儿学习空间

幼儿生活的大自然、大社会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应该在大自然中收集丰富的自然材料,进行园内环境创设,让幼儿园环境更具自然气息。同时,大自然也是幼儿学习的第二课堂,奇妙的自然现象、丰富的科学知识为幼儿提供了学习的活教材。将课堂搬向园外,以大自然为素材,引入课程内容,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让幼儿真切感受大自然,认识和适应大自然,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主题活动“秋的喜悦”中,可组织幼儿到村庄里观察农田忙碌的收割景象,或到果场里看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感受丰收的快乐;还可以组织幼儿听果农介绍果树的种植培养过程,与果农一起收果子,体验劳动的艰辛;运用舞蹈、绘画等多种形式表现丰收的景象,表达幼儿对丰收的喜悦之情,体验劳动的快乐。另外,我们在园内开辟“种植园地”,根据季节种植各种蔬菜,从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收获整个过程都让幼儿参与,让幼儿进行观察记录、最后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幼儿适应能力

学习来自于生活,学习也服务于生活。只有让幼儿了解生活,融于生活,才能更好的适应生活。《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我们从孩子的身边生活着手,对生活中活动进行开发和创新,关注活动能否真正引发幼儿的参与和兴趣,促进幼儿能力进一步的发展。

例如,我们幼儿园中班的主题活动“我去逛超市”,从幼儿区域活动“小小商店”中引发出来,在幼儿已有逛超市经验基础上,引入“超市”的活动,发现超市与一般商店不同的物品摆放规则、超市购物秩序,购物礼仪等,教师与幼儿一同收集材料,将“小小商店”升级为“小超市”,在幼儿的自主活动中体验超市购物乐趣。结合“环境保护日”“劳动节”,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主题活动,播放废气污染、水污染……环境污染录像,了解环境污染带给人们的生活危害,加深幼儿对“环境污染”的理解,萌发环保意识。以“救救地球”为题,开展向社会开放的幼儿画展、设计“爱护环境”提示牌、清扫校园等系列活动,共同关爱我们的生活环境。在此活动中,结合生活中的现象,采用多样的学习形式,引导幼儿的积极参与,各内容相互渗透,引发教育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促进幼儿全面的感知生活,适应生活,关爱生活。

三、通过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渗透教育

生活具有零散性、直接性、具体性等特点,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一些细节值得我们关注,怎样排队?如何走路?如何结合幼儿生活渗透品德教育?美术教育如何进行?如散步时复习点儿歌、简谱,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洗手时要具体教给幼儿节约用水,怎样洗手,洗完后怎么做?吃饭时怎样才不会洒?胸脯靠着小桌子,嘴巴接着小碗等等,这样渗透一些具体的常规培养;在每个环节的过渡,如孩子在等待中该做些什么?像餐点前的准备,不能光让孩子等着吃饭,将短短的时间善加利用,念些儿歌或是听听故事,一来安静孩子的情绪,二来也复习巩固了知识,还避免了时间的浪费。

四、注重家园结合,发挥家长的角色价值

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家长、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而幼儿最初的生活经验则是从家庭中得来的。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将家长作为课程实践的参与者之一,明确家长作为教育参与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定位。

例如,美丽的春天里,家长带领幼儿到公园走走,去田野放风筝,进行种植活动等,自然地将学习内容融于生活实践中。“我爱我家”主题活动中,幼儿能真实地谈到对自己家的认识,积极投入到区域活动“我的家”的布置中,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材料、制作家具投放到区域里,更增添了“家”的温馨。“妇女节”、“母亲节”里,邀请妈妈与幼儿同庆节日,幼儿自制礼物送妈妈;“六一节”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活动,“袋鼠妈妈救宝宝”、“大丰收”、“穿衣服”等活动增进亲子间情感交流,实现家长的角色价值,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让课程内容人性化。

综上所述,生活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关注幼儿,关注生活,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与内容,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实现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体现。在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开展中,我们越来越感受和领悟到:幼儿感兴趣的是具体生动的教育现象,他们的学习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早期的教育知识,应是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联的活生生的具体现象。幼儿的教育,必须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以适合幼儿的方式,去组织教育活动,让幼儿能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周围的人、事、物及其关系,真正做到“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让我们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真正实现幼儿教育生活化吧!

参考文献:

[1]刘济良.论"生活世界"视阈中的生命教育[J].教育科学,2004,04.

[2]高秉江.生活世界与生存主体[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

[3]和学新.现实生活与学生主体性的建构[J].现代教育论丛,2001,02.(编辑郑云东)

作者:邓丽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班主任德育分析论文下一篇:内外网网站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