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下中学语文论文提纲

2022-10-03

论文题目:物候诗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以《诗经》、唐诗、宋词为例

摘要: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深厚的诗词文化传统的独一无二的“诗国”,我国历代文人墨客善于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式结撰诗词,《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就是诗国的奇葩,魅力独领风骚。中学语文教学选文中,《诗经》、唐诗和宋词篇数较多,其中的物候现象魅力独具,值得探索。物候是指自然界动植物在四时气候中的特征与变化,当具体的物候为诗人敏锐的心绪所捕获,时空的鸣奏与诗人心灵相交织,方构成物候诗歌的世界。通过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经》、唐诗和宋词描写的物候现象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掘诗词物候的审美风范,探讨相关的措施和策略,提高中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绪论部分首先明确了选题的来源和选题意义;其次是对古诗词中所表现出的物候现象的研究现状作了阐述,认为,截止到目前,关于物候诗学的研究涉及较少,就研究成果而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物候与文学关系的宏观探究,二是针对具体文学作品中的物候现象的分析;最后,对整体的研究做一个总的评述。第一章探讨《诗经》、唐诗、宋词创作时代的物候特征。《诗经》创作于西周至春秋中叶时期,周朝初期处于温暖阶段,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寒冷,直至春秋时(公元前770-481年)开始变得和暖了。唐诗创作于唐朝,此时气候处于温暖阶段,在公元650年、669年和678年的冬天,国都长安无雪无冰。到了唐末五代初时,气候已经开始变得寒冷,长安和洛阳的冬天时常下雪,冰雪和雨灾接踵而至,竹林已经基本消失,在春秋两季种植的庄稼也会有被白霜和冬雪冻坏的景象发生。宋词创作于宋代,隋唐至宋,中原气温处于下降的趋势。第二章总结了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诗经》、唐诗、宋词中的经典物候描写。经统计,共计《诗经》6首、唐诗26首、宋词15首;这些诗歌的物候描写主要是在春、夏、秋、冬四季,在立春、春分、谷雨、白露、秋分、寒露六个节气方面也有呈现;《诗经》、唐诗、宋词物候描写的情感意韵主要有自然性情感需求和社会性情感需求,自然性情感需求包括人生迟暮之感和豁达适志之悟;社会性情感需求包括思乡怀归和政治情感。第三章经过调查认为学生对物候知识有一定的基本了解,并对物候学引入教学有一定的兴趣和接受能力;教师也对物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有一定的认同感,如果能够有充分地物候知识体系支持,教师也会有根据物候学的知识结合古诗词内容开展教学的意愿,并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第四章基于物候学视阈下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物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改进的措施,并设计了针对《诗经》、唐诗、宋词三个方面的教案以供教师参考。

关键词:物候学;《诗经》;唐诗;宋词;中学语文教学

学科专业:教育(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评述

第一章 《诗经》、唐诗、宋词创作时代的物候特征

第一节 中国物候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西周至春秋中叶的物候特征

第三节 唐朝的物候特征

第四节 宋代的物候特征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诗经》、唐诗、宋词中的经典物候描写

第一节 《诗经》、唐诗、宋词选文的分布及比例

一、《诗经》选文的分布

二、唐诗选文的分布

三、宋词选文的分布

第二节 《诗经》、唐诗、宋词对季节物候的描写

一、春

二、夏

三、秋

四、冬

第三节 《诗经》、唐诗、宋词对节气物候的描写

一、立春

二、春分

三、谷雨

四、白露

五、秋分

六、寒露

第四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诗经》、唐诗、宋词物候描写的情感意蕴

一、自然性情感需求

二、社会性情感需求

第三章 物候诗学视阈下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研究背景

第一节 新课程标准对古诗词鉴赏教学的要求

一、课程理念

二、课程目标

第二节 物候诗学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问卷调查的现状及分析

一、调查目的和实施

二、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

三、调查和访谈的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物候诗学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量体裁衣,体味真实情感

第二节 学以致用,提高审美情趣

第三节 因材施教,实现教学创新

一、《蒹葭》教案设计

二、《次北固山下》教案设计

三、《虞美人》教案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物候诗学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调查问卷

附录二:中学语文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诗经》、唐诗、宋词选读课文数据表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中地理课程案例教学论文提纲下一篇:中小企业品牌建设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