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应用型广告学论文

2022-04-2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民办高校应用型广告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针对广告行业与市场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快速变化更新,而广告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要适应行业特点,以不变应万变的问题(不变:一届培养方案四年不变。万变:瞬息万变的新理念、新科技、新技术、新媒体、新行业形态的产生)。考察法在民办高校广告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既符合了民办高校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办学的出发点,又满足了国家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民办高校应用型广告学论文 篇1:

校企协同视域下广告学产教融合模式探究

【摘 要】在当前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时代背景下,广告学专业也面临着就业的难题,企业要求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高校毕业生实际的工作能力未能实现好的对接,出现了企业找不到人,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实情况,众多高校都在不断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提升高校竞争力。校企合作成为众多高校的首选方式,并加入到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但如何将校企合作真正落实而不是只流于表面;如何全面深化校企合作,真正实现就业的无缝对接,需要管理者结合社会发展新趋势和行业的特殊性,从校企协同创新视角,构建广告学专业产教融合新型模式。本篇论文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校企协同来促进广告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广告学;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新模式

一、高校产教融合现状分析

(一)产教融合概念分析

产教融合是指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产教融合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以对接产业发展为先导,以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为基础,强化实践教育,打破藩篱分割,开展合作育人,产教融合是校企双向互动与整合的过程,校企交往由单向自发走向双向自觉,具有较高的交融性和稳定性特点,是校企合作的高级阶段

(二)现状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明确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的改革任务,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与保护性政策,高校和企业不断提高对产教融合模式的重视。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产教融合模式的建立是当下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产教融合才能更加有效的实现企业选择学校人才和学校人才的自主就业。但是高校产教融合模式的发展依旧存在着许多的现实问题制约其健康发展。

在公办学校中,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职业院校全部归教育部门统管,企业不再举办教育,虽然教学管理严谨了,课堂教学规范了,但是却割断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天然联系,实质性的产教互动逐渐减少。当前企业也大多处于被动状态,对产教融合缺乏积极性,企业缺乏参与人才培养的基本动力。产教融合应该多部门协同联动,主动作为,而不是教育部门一家孤军奋战,这样是难有作为的。同时由于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行业自身水平有限,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不足,学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脱节,教师教学中重视知识传授,轻视专业能力培养,这样就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一定程度就直接影响学生就业。

在民办高校中存在办学经费来源和投资主体单一,教育模式单一,外部支持匮乏等问题,产教融合合作对象单一、合作意愿与现实反差大,企业存在有合作意向但是缺乏行动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产教融合教育改革的发展。

高校产教融合的发展依旧任重道远。

二、广告学产教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一)广告学发展现状

广告学旨在培养具有全媒体新闻传播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及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广告学是一门非常注重学生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但是在当下高校中,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广告学专业学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中企业对于广告人才的需求。教学计划制定权更多掌握在高校手中,大多老师和学生缺乏实践,培养人才不符合企业需求,并不能很好地为企业提供人才,难免造成学生毕业就“失业”,同时造成企业的损失。探究广告学的产教融合模式刻不容缓。

(二)广告学产教融合模式研究数据分析

我们以郑州西亚斯学院为样本,总共发放240份问卷调查表,总共收回有效问卷180份。

1.性别构成:男性50人,占比36%,女性130人,占比64%。

2.年级分布:大一学生占比10%,大二学生占比23%,大三学生占比56%,大四学生占比11%。

3.专业分布:广告学专业占比60%,新闻学专业占比20%,市场营销专业占比20%。

4.经调查,其中43%的学生认为当前学校只重视理论课程,实践能力培养环节薄弱,应该加强实践课程,其中23%的学生认为学校当前和相关企业合作匮乏,应该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联系,其中17%的学生认为学校授课内容不系统,存在教育短板,其中17%的学生认为學校教师结构有待加强,传统理论型教师和企业实践型教师交叉传授。

三、广告学产教融合模式发展建议

(一)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广告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甚至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比理论素养的要求还要高,但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和企业策划的机会很少,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发挥,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热情。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的转型,信息化社会,新媒体时代的激烈挑战,对新兴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无论从广告学专业学科自身角度出发,还是当下社会对广告学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的角度出发,高校都应该加强对广告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深化校企协同、产教融合

通过校企协同与产教融合,深度合作融合,在高校方面,企业为高校提供实践平台,能够更好的构建教师团队,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提供保障;在企业方面,高校可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为其储备人才,促进就业,提高企业竞争力。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双方可以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实现良性循环。

(三)优化师资结构,加强师资力量

在广告学专业教育中,师资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广告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使广告学教师来源呈多样性,既可以是学校的专业教师,也可以来自广告公司、社会团体、相关企业等。多样化的教师来源,将会呈现各式各样的课堂表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所以学校在师资组建时,应充分考虑广告学专业的特殊性,优化师资的结构。

(四)提高企业自主性和主动性

在当前产教融合中,高校处于主导地位,企业处于被动地位。高校的课程设置由高校所主导,企业缺乏参与,最后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很难符合相关企业的要求。高校与相关合作企业,应商定相关鼓励性文件,提高企业的自主权利,进而提高企业积极性,使企业加大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投入。

(五)建立多模式校企协同合作

从最初的学生就业合作模式、生产实习合作模式,到针对性、目的性、专业性更强的企业定向培养模式以及校企互动合作模式。高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建立培训基地,实现校企之间的优势互补,优化两者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资源配置,最终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六)政策支持

政府加大对产教融合的支持和扶植,完善对产教融合教育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产教融合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切实有效的法律机制是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长期健康良好发展的有力支撑。

四、结语

在当前高校教育改革背景下,既要不断提高高校的竞争力,又要保持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走产教融合道路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产教融合将会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好的产教融合模式将会是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走产教融合路线,不仅有利于全面提升人才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的,同时将会间接或直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根本的共赢。因此,要坚定不移地走产教融合路线。

【参考文献】

[1]杨玉新 《 广告学教育的难题及措施》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2.

[2]杨玉新 《我国高校广告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对外经贸,2012年第9期,总212期.

[3]小鱼体香《浅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合的教学模式》,2016.

作者:师林锐 王庆

民办高校应用型广告学论文 篇2:

考察法在民办高校广告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针对广告行业与市场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快速变化更新,而广告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要适应行业特点,以不变应万变的问题(不变:一届培养方案四年不变。万变:瞬息万变的新理念、新科技、新技术、新媒体、新行业形态的产生)。考察法在民办高校广告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既符合了民办高校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办学的出发点,又满足了国家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为广告学后续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培养模式的适用性、第二课堂如何围绕培养目标开展提供了依据。本文供民办高校广告学专业参考。

关键词:考察法;民办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Application of Investigation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Advertising Specialty in Private Colleges

LIU Lin(Jiangxi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Nanchang 330201,China)

Key words :research method;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dvertising; graduation desig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一)考察法的界定

考察法是指在工作现场、工作环境中对事实、经验及具体行为方式等进行有计划地亲临体验考察的方法。它是由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从规划、制订方案、体验、信息收集、考察总结、见闻反思之实践活动。

(二)国内公办高校对考察法的教学应用情况

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美院、江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广州美院等知名高校,在设计类、艺术类、新闻类相关专业培养中的相关课程,均不同程度的采取了考察法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与人文艺术类学科性质有关,而且更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来源。由于各知名高校办学历史悠久、软件、硬件配备齐全、资源丰富、政策扶持力度大,再加上生源经过遴选,具备较好的素质与基础,因而起点高、容易接受新事物与挑战,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考察法的使用相对灵活,使用风险与阻力小,因而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运用。

(三)国内民办高校广告学专业对考察法的教学应用情况

从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民办高校在尽全力缩小学校与企业用人要求之间的距离,设立了模拟公司、工作室、实验室,购置先进的工作设备、提升环境体验等。现如今的广告学专业为综合交叉性学科专业,发展到跨越和颠覆了以往媒体的程度,广告人的边际向多种业态溢出,因此,查考法在民办广告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1)政策因素。民办高校抗风险能力差,对学生安全的管理责任大。(2)学校因素。学校资金来源与支出要充分平衡考虑,给予学生完全免费考察的条件支持有待于逐步拿出方案。(3)教师因素。教师授课任务及对学生的管理任务重,与广告行业、各业界接触少。(4)学生因素。大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大多来自于偏远地区,思想保守,因循守旧;还有部分学习主动性、自我管理能力差,组织性、纪律性等相关习惯养成欠缺,从高中沿袭带到大学的习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修正。

二、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一)考察法在“基础课程”授课中实施的必要性

1.考察中教师采集相关信息为教学改革服务,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与滞后。

2.引导学生开阔思路、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吸收新知识。

3.使学生有兴趣、有责任心自觉完成课堂作业、遵守各项纪律。

4.通过到发达且人口素质比较高的城市考察,有助于提高大部分来自于偏远地区学生的整体风貌和对专业的敏锐洞察力。

5.考察过程中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反思、提高。

(二)考察法在“专业课程”授课中实施的必要性

1.解决所担心的民办高校学生因压力无法毕业而中途退学,但是宽松的作业量、简单的作业内容、不严谨的期末考查或考试,又难以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缩小与大牌院校的差距。通过定期考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意识。

2.避免学生熟悉大学生活后,被游玩吸引而忽略了专业领域见闻积累。

3.培养偏远地区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力与客观评价能力。

(三)考察法在“毕业设计”环节课程中实施的必要性

1.为后续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课程授课提供参考方案。

2.为下一届课程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3.为广告学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提供参考素材。

4.学生得到提高、用人单位可以选择满意的人才,节约招聘成本,实现校企双赢。

三、实施过程

(一)实施思路

1.进一步明确在工作现场、工作环境中对事实、经验及具体行为方式等进行有计划地亲临体验考察的目的。

2. 对考察路线、考察地点、每届学生的特征进行对比,综合考虑如上因素制定考察计划。

3.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和学生进行访谈。从实际出发,找准问题的症结,制定合理方案。

4.对方案进行小范围教学实验。在实验结束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方案的不足进行修正与调整,然后进行一定规模的推广验证,进而进行同专业学生的全面推广使用。

(二)准备阶段

1.考察主体与客体面临的困难

①评估考察过程中的风险压力,通过什么方式分担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安全压力。

②评估考察费用学生承受能力的问题。

③制定在考察过程中引导学生开阔思路的具体计划,如何让学生有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考察任务中有责任心自觉完成考察过程、遵守各项纪律。

④预警,提示学生如何通过开放式的多媒体、互动媒体、参与式展示形式,展示考察见闻与感悟,督促学生有带着问题与任务去考察;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有助于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等反思调整,同时也可以为低年级学生学习氛围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2.制定考察拟达到的目标

①体会专业知识与视野对才能的影响。开阔视野、提高精神风貌、熟悉工作的原理,理解工作形式和工作内容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关系。

②提升毕业设计水平定位、提高成品制作的行业规范性,能够达到本领域技术人员公认的合格水平。

③释放创造力,激发学生自身的设计才能进行创新。

④简化学生选择职业方向的过程,从自身条件出发定向发展,认识自己即将从事的事业。

3.考察方案拟定。包括考察内容确定、考察地点选择、路线规划、考察计划、考察大纲的制定。

(三)考察实施阶段

包括校内考察动员工作、考察组织工作、考察说明会、考察出行安排、考察汇报、考察材料汇总、考察成果展示。以上可以根据具体学情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形式。

(四)考察成果汇报展示与总结阶段

1.重点展示捕捉到的新趋势。

考察法的应用可以实现对行业信息的快速捕捉。考察法的应用,便于捕捉目前广告学专业向多种专业交叉渗透的新现状;相近专业间已经淡化了边际,对新业态的展示,有利于同专业其他年级师生了解行业动态,也有利于低年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重点汇报总结对见闻的新思考。

考察法的应用可以实现课程对行业变化的快速反应。考察汇报对见闻的思考,有利于在媒体形式日新月异的情况下,面对四年一更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采取措施,补充解决学生到职业人的需要更新的基本技能、重构基本素质问题,以便从全息角度培养出能够适应瞬息万变工作环境的合格从业者。广告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创新、创意”,要求从业者的思想、技术始终走在时代前沿。因此,考察的思考总结,可以以课外或其它方式弥补四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无法及时更新的部分,通过考察这种灵活且不与教学大方向冲突的形式,甚至可以对人才培养方案做多方位、多角度的侧面补充。

五、结论

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伴随新技术出现、新业态产生,其教学改革的步伐不仅要加快,而且要比以往更频繁。实际一套培养方案按照目前教育行业的规范与管理,本科最快也要四年才能更新一次;与此同时,学生希望通过学校教育快速体面就业的心情又极其迫切,这也是民办院校生存的根本声誉所在;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过程中学生、企业认可度的矛盾便产生。因此,考察法在广告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可以及时弥补培养方案中的不足,及时补充新兴理念、新兴技术,通过考察灵活调节学生的知识架构,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学校、对专业的认可度;对用人单位而言,接纳学生考察学习的同时,可以选择相对较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节约招聘成本、减少招聘风险,对学校和企业而言可以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 丁蓉,许懋琦.融合式教学法在广告与会展专业设计色彩基础课程中的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04):172-173.

[2] 李珠志.“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产品手绘课程中的创新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03):164-166.

[3] 吴冬玲.主题教学法在产品设计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03):158-160.

[4] 李文丽.项目教学法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上的应用——以《民族文化虚拟仿真创作平台建设》课题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01):172-173.

[5] 张锋美.项目教学法在字体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08):155-157.

作者:刘琳

民办高校应用型广告学论文 篇3:

试论独立学院的发展与转设

摘    要: 以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为例,分析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及发展定位,提出在办学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探索相应的解决途径。对学院的发展定位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分析、理清思路、摸清脉络、围绕独立学院转设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学院的“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建言献策。

关键词: 独立院校    发展定位    转设

近期,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提出《关于2015年列入教育部专家考察申报设置高等院校的公示》中有36所高等学校更名或合并;与此同时,另有9所独立学院申请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民办院校。据统计自2011年2月,全国独立院校里累计有40所转设为独立民办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转设,成为破解独立学院发展瓶颈的最优化路径。独立学院转设使其脱离枷锁、摆脱沉重的财务压力,走向积累资金、加大投资办学、灵活专业设置等发展需求的康庄大道。

一、独立学院的发展定位与转设

转设政策的提出,对独立院校的发展如同雪中送炭,将独立学院的未来归纳到民办普通高等学校谱系。这个新发展定位为独立院校提供了更大的平台,这是其发展之路上难得的契机。

独立学院只是一种过渡模式,是国家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一种尝试和探索。转设后,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独立学院脱离母体校,成为完全独立法人的实体和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民办高等教育学校。与此同时,独立学院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其属性将归属于民办高校的范畴,属于民营运行模式,通过发展逐渐与公立大学形成良性竞争,利用灵活的办学模式,开发潜力,提高教学水平。

独立学院仅用了十几年,便完成了发展初期的规模扩张,其规模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毕竟是这种进阶式的发展选择,并不是独立学院创业初期的最终目标选择,且在独立院校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问题与矛盾逐渐暴露出来,这就促使“时过境迁”之后为谋求更大的发展会有更多的新的诉求,急需新的制度安排和设计为其谋求新的发展。

二、珠江学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成立于2006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天津财经大学与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按照独立学院模式和机制合作建立的一所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院校。学院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日语、视觉传达设计、音乐学、服装与服饰设计、广告学等41个专业及专业方向,覆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领域。现有专兼职教师400余名,在校生8600余人。如今,珠江学院办校已十年,发展迅速、体系壮大,但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学院今后的转设与发展。

1.办学定位与培养过程的脱节。

珠江学院建校初期,把建设有珠江特色的应用型独立院校作为自己的定位。但由于学院办学起步晚、资金薄弱而发展却突飞猛进,从而在培养过程中逐渐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方面学校建校初期以母校财经大学办学理念为模板甚至完全照搬,另一方面在校园建设后期投资规划方面又效仿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发展路线。由于天津学院成立较早、规模体制更完善且都是珠江集团投资,从而导致珠江学院现在的办学定位受到母校与天津学院的影响。珠江学院没有认清自己的发展理念,学院发展理念模糊,无法依据办学主体的个性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

2.专业设置不合理。

在珠江学院的专业设置方面,教育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珠江学院开设的专业应该是天津财经大学已开设的专业。这导致珠江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与天津财经大学专业设置雷同,雷同率达到80%以上,相似度极高。专业雷同设置导致独立院校必须依托母校的师资人才、母校专业的发展方向,从而无法有自己独立创新的思路。另外,会计系和管理系是珠江学院的主创系部,但是现在天津的10所独立院校中,有4所创办此类专业系部。尤其是天津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和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校,在会计、管理、金融方面与珠江学院已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3.缺乏人才储备和建设机制。

珠江学院历经10年的发展壮大,逐渐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年轻有活力的师资队伍,但是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与其规模快速扩张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一方面学院没有人事权招聘教师专业数量由创办单位说了算,学院很难构建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学院没有转设人才引进的专门资金,很难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珠江学院采用“院中院”的模式,为今后学院转设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开始,但是由于人才引进问题,导致珠江学院虽然开设管理学院和艺术学院,但是师资少,根本到达不了一所专业学院的师资数量,一位任课教师一周要上二十多甚至三十课时的课程,这不仅影响教师的授课质量,而且容易引起人才流失。

三、解决珠江学院发展定位的对策和建议

1.办学目标、人才培养合理化定位。

办学目标合理化定位的前提是对办学目标的准确认识,学校的创办者必须明确学校的性质与办学目的,准确认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及治学方略等方面,以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当前,随着公办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及生源的逐年减少,珠江学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科学分析社会需求和学校所处的外部环境,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合理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空间,明确学校的目标、重点和办学特色。面对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独立学院必须跟随市场的需求趋势,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构造选取人才规格定位。同时应针对性地设定特色性人才培养类型,结合学院的办学理念及学源状况,制定新的目标定位。珠江学院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并结合学生状况、学校的学科和专业优势,将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具有创业能力、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正确的目标定位,对高校来说就像漆黑夜里的一盏明灯,有了方向、少走弯路、大步前进。珠江学院历经了十年的发展,应在进行两个方向目标定位:如何建设独立学院、建一所如何的独立学院。

2.专业建设合理布局,形成学科群教学模式。

专业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组织,它直接决定着学校的招生、教学资源配置、教学活动组织及毕业生的就业取向。珠江院校应该在资金、师资配置上对优势专业加大投入,使其做大做强,成为全市同学科领域的佼佼者。学院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社会需求预测,有针对性地选择发展一些专业,而不是尽收所有热门专业,分散了学校本来就不充裕的资源,学院应该使所选热门专业能够与已有优势专业相匹配,这样不仅能够发挥优势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也能够使热门专业的融入增强优势专业的发展。

珠江学院至今仍采用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的课程构架。这种课程构架不仅分割了基础知识与动手技能的培养,而且打断了课程之间内容的紧密连接。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应集中体现为“重基础、多实践、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应在学术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之间培养出既具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又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的复合人才。这就要求学院在课程目标设置上紧随社会发展变化及需求,且在每门课程的设计上要立足于学生知识拓展和能力的培养,避免课程与实际应用发生脱节。应投入更多精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实践、实验教学和交叉性课程。在专家、教师、学生的参与下,重新组合成适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需要和学生特点的课程模块体系。创建素质+技能+应用、基础+专业+实践的模式。做到学科之间适度交叉与融合,建立部分学科成成综合化。

3.广泛引进人才,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机制。

加强建设师资队伍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大学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多数青年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委以重任但经验还是不足,尤其是面对独立学院教师培养机制不够完善的现实,教师培养的实践过程中存在诸多困境,直接影响着青年教师的发展与成长。因此一方面,人才引进不能单一地选取“211”、“985”高校研究生、博士生,更应该引进一批与专业相关的高级人才,主要负责教学中实验、实践应用课程。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学院有能力、有经验的外聘教师与青年教师之间建立导师制度,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学习资历教师的教学特色,而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应指导年轻教师完善教学大纲制定及优化教学方式,从诸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指导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同时制定青年教师到企业事业单位进修学习制度。青年教师需要与外界保持不断的沟通交流,及时从外界的信息动态中获取新的知识,并转换形成自己的能力和素质。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在实践中提升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另外,必须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管理机制,实行绩效激励机制,注重教师的工作实绩,不拘一格用人才,做到“能者上、庸者下”。

独立院校今后如何发展、路径如何选择、转设是否能实现这都关系到独立院校未来的命运。独立学院作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改革与创新的典范,在维护独立学院现有的成果基础之上,更需要结合自身发展定位,权衡各方利益,亟待独立学院更多的新尝试,并使之转化为未来发展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

[1]周文叶.学生表现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

[2]张华,等.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309.

[3]李艳雄.关于独立学院树立教学中心地位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2):62.

[4]武书连.2003中国大学评价[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12-22.

[5]文东茅.走向公共教育:教育民营化的超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9-64.

作者:鲁砚青 鲁玉樑 李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煤炭洗选企业经济效益论文下一篇:高校财务管理模式试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