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

2023-04-25

第一篇: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

浅谈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1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这个名词,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

企业文化被称作第二只“看不见的手”,自问世以来,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就风靡全世界,成为许多企业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和制胜法宝。现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主题。伴随着人类观念、时代背景的变化和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经济的产生,企业文化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无论是基本的价值观念,还是具体的行为准则,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都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工业经济中传统企业文化模式。

2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2.1新经济的概念

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兴起并广为传播和使用的一个概念,从经济表现来看,是指在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下,美国已经出现的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又与低通胀和低失业率并存的一种经济现象,即:“一高两低”现象。而从更深层次上讲,新经济是指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联合推动下,经济发展过程产生的一系列质和量上的变革并导致世界经济的系统关联结构、功能和所遵循的规则发生了质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经济已经由生产实体产品转变成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运用。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知识、拥有知识的劳动力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新经济的支柱产业。可以说,新经济是指建立在网络经济和知识、信息经济基础上的,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以规模收益递增为主要特征、以享受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外部性为条件、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换手段的新型经济形态。

2.2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

2 .2.1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速度文化

由于现代通讯传输工具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时间上的竞争。美国思科系统公司信奉的企业信条是:“在未来的商场中,不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因此,培育起一种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当务之急。

市场充满着机遇也同样充满着挑战,一个企业的成败取决于其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除了要具有针对性,更要具有时效性,其制定和实施的速度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在当今信息时代,慢一步,机会就会一闪而过;快一拍,成功就会如期而至。

首先,企业速度文化要求在最快的时间里发现并满足消费者的当前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现代市场竞争的焦点不仅看谁的技术更优良,谁的规模更强大,谁的资本最雄厚,更要看谁最先发现并满足消费者的当前需求,抢先占领市场。其次,企业速度文化要求企业每个员工更新观念,树立时问观念,增强危机意识。企业要营造出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知识和才智的企业文化氛围,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建立起最快速的反应机制,让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在各自工作岗位上都讲求效率,不断增强企业的合力,牢牢把握稍纵即逝的商机。

2.2.2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人本文化

新经济时代的人本文化主要体现在内外两方面:①是企业内部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文化氛围;②是企业对外要以顾客为出发点,企业的生产与服务必须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标准。

人是一切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已成为成功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表面上看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实际上是技术和管理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最为重要的资源。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事业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美国《财富》杂志一篇题目为《成功的关键:人,人,人》的文章称,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说:“我们所能做的是把赌注押在我们所选择的人身上。因此,我的全部工作便是选择适当的人。”该杂志还调查发现,推断某公司总的经营状况的最可靠依据是它吸引并留住人才的能力。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必须要具有深邃的视力、多维的视角,在招募人才、选人用人上,唯才是举.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不仅要广泛挖掘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资源,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还要谋求人才的科学组合,以充分发挥整体效能。

企业的生产和服务必须要以顾客为出发点和归宿。在多变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成败与否看收入和利润,而收入和利润不仅依赖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在微利的买方市场时代,依赖于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顾客的数量和人次,归根到底依赖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因此,企业必须以顾客为上帝。以顾客需求为根本,开发、生产和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要满足顾客的购买和使用需求,还要注重做好售后服务,满足顾客的售后服务需求。

2.2.3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创新经济时代,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为一种社会主题。国家的强盛需要创新,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也是通过创新得到的,而不是继承来的,创新是企业战略的核心。企业只有基于创新制订战略,才能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源泉,在竞争激烈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敢改变游戏规则的人也就是在思维模式上能迅速改变的人。在信息社会中,“明天意味着重大事件”。未来似乎不可预测,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那么怎么让它确定呢?答案应是自然人或者法人这个经济活动主体本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新时代的企业自上而下,每个毛孔都必须充满着创新,通过自身主体创新的主动性和确定性来对付明天的不确定性。

企业要在市场的大潮中做一个成功的弄潮儿,依靠的是其核心竞争力,要增强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创新,包括企业文化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等,企业文化的创新在创新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文化的创新,转变了员工的思想观念。同时也为企业实施文化管理开辟了新的途径。创建于1937年的麦当劳,从最初的汽车餐厅发展到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快餐连锁店,并跻身世界

5o0强之列。不能不归功于它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罗先生创业初期,就为自己设立了快餐店的三个经营信念,后来又创造性地加上了“v”信条,构成了麦当劳快餐店完整的Q、S、c、V经营理念,即质量、服务、卫生、价值的经营理念。正是以这一经营理念为核心,构建了独具特色的麦当劳文化,使麦当劳创下了世界最大的连锁体系纪录。

2.2.4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虚拟文化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各种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于有形资产。虚拟文化可理解为通过专利局、互联网和其它媒体使无形资产增值的人文环境,例如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网页和广告宣传等,以及由于电子商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引起的市场全球化,营销观念、交易和支付手段的变化所带来的思想和观念上的转变。

企业虚拟文化的要旨在于具有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素质。耐克、可口可乐等美国公司就是虚拟经营的典范,它们不断地制造概念,通过概念来进行市场扩张。此外,在新经济中,企业大小的重要性在减少,因为进入虚拟市场的门槛很低,所以任何个人都能够通过网络象大企业一样向全球市场提供非物质产品,既不需要自己拥有生产设备,也不需要拥有销售网络。虚拟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创造消费、购买消费。在全球生产普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人们的消费越来越超市化,传统的消费概念已经过时,发现消费、创造消费,从有限消费转变为无限消费,就成为虚拟经营的重要内容。

2.2.5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学习文化

崇尚知识将成为新时代的基本素质和要求。有专家认为,近十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是以每3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使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最严厉的挑战。只有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速度和意愿,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才能应对这样的挑战。学习给企业带来利益和机会。知识的积累依赖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这就需要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因而企业不再是一个终身雇佣的组织,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和学校,正所谓终身学习,永久经营。

2.2.6新经济时代的文化是一种融合文化

企业自身具有追求发展的内在要求,经济全球化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企业已经从过去的恶性竞争逐步转向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竞合”关系,主观和客观因素都迫使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文化的融合铺平了道路,让身处这个时代的企业成为跨文化的组织。实际上,企业融合文化应当是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多元优于一元,合作大于竞争,共享胜过独占,企业有了包容性的融合文化,就能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重组,在更为广泛的程度上成双赢或多赢的商业运作。在最近几年以来,市场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形,只有善于竞争和合作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不断做大做强。

第二篇:体验经济时代的媒介消费特征及功能嬗变

[摘要]体验经济时代的媒介功能的嬗变集中体现在制造符号、提供娱乐和创造体验3个方面。而这3个功能都与体验有关,都注重精神感受,又最终归结到了体验上来。体验经济时代的媒介观的变化和媒介产品的新特征,为新经济注入了全新的营销思维、理念和方法,也为媒介工作者指明了努力方向。

[关键词]体验经济;媒介消费;体验化

美国未来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预言: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经济,几百年的工业经济,几十年的服务经济等浪潮后,体验经济将是最新的发展浪潮。体验经济指后现代消费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以客户需求和消费者体验为导向的经济,它反映人类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正在进入较消费社会前期更趋于合理的高级形态。体验经济在新浪潮的推动和作用下,新的消费文化观念通过经济渠道和力量在不断膨胀和扩大。同时,媒介消费作为人类重要的消费需求之一,也深受体验经济的影响。

一、体验经济时代受众媒介观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向度的产品经济或服务经济已经结束,逐渐进入到一种融合产品经济与服务经济的双向度的“体验经济时代”。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媒介观念产生了显著变化,总的来说,更注重参与性和主体性、更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甚至体验本身就创造了一种新的媒介文化。具体来说,在体验经济时代,受众媒介观念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个性化的尊重和差异化的满足

在消费社会前期,媒介生产者通过文化工业进行大批量生产制造出各种“范例”,再通过大众传媒来向受众提供消费“范例”,诱导甚至是软性逼迫受众去消费。媒介受众为达到自我“拯救”,陷入无止境追逐商品符号和意义的消费泥潭中,却不自知和不可自拔。体验经济改变了这一现状。体验经济崇尚“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和人的个性,强调满足人精神、社会和个性的需要的重要性,创造“体验”成为了新兴的媒介观和媒介消费追求。

随着社会对个人生存的个性化需求和对提高生活品质的尊重和认可,媒介消费也打上了个性化的烙印。人们越来越追求那些能够促使自己个性化形象形成、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媒介通过不断提供时尚和快乐,让无法把握的消费需求在时尚和快乐中找到自己的一一对应点,从而满足媒介消费者的个性诉求。当丰富的消费品借助媒介夸张地放大传播后,人们的个性化本能更是得到激发。

2参与性的体现和主体性的凸显

媒介原有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受众,把受众当成宣传、教育的对象。随着市场化的到来,媒介越来越强调受众的地位和作用,受众的媒介观从“对象期”进入了“用户期”,传播形式更活泼,贴近性、可受性、服务性、娱乐性更强。在体验经济时代,受众的主体意识觉醒,需要日益多元和复杂,表达欲和表现欲得以解放。受众以传者的身份参与传播,成为媒介产业新的增长点。

任何一种体验都是某个人身心体智状态与那些筹划事件之间的互动作用的结果。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不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诱导和操纵,而是真正作为主体,参与设计与制造,对于媒介产品更是如此。受众越来越希望按照自己新的生活意识和消费需求,开发能与他们产生共鸣的“共感型”媒介商品,开拓反映他们创造新的生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共创型”媒介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受众参与媒介营销活动的程度进一步增强,从被动接受媒介的诱导、拉动,发展到对媒介产品外在形式要求个性化;再发展到不再只满足于产品外在形式的个性化,而是对媒介产品的功能提出个性化的要求。特别是在媒介技术飞速发展,媒介产品制造门槛降低的今天,受众已经开始自始自终地参与媒介产品的创意、设计和生产过程。

媒介消费者同时也是媒介产品的生产者,通过创造性消费来体现主体性和自身价值,同时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3媒介消费意识的培育和新的媒介文化观的创造

现代媒介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表征,在西方学术视野中,它的发展是创造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过程。无论从什么意义上看,文化总是和传媒密不可分,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传媒是文化的变动着、延续着的载体,一定意义上,传媒就是活动着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传媒天然地与文化的传承、批评、扩散和整合有密切关系。”[3]

传媒对文化领域的占领改变了现代文化的基本面貌,构成了特殊的文化现象,即形成了媒介文化。媒介文化是媒介产品所表征的意义及其受众的解读,它包含着从媒介产品的生产、呈现到接收、运用这样一个过程。媒介既可以对已有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进行归类,将一定的消费行为与一定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也可以建构一整套新的行为模式,开发新的欲望领域和消费领域,鼓动广大受众参与其间,并在参与过程中不断地制造和开拓消费社会新的意义空间。

在消费社会前期,正如许多传媒批评家所指出的那样,传媒加剧了人们心灵的异化和精神的失重,肢解了社会心理和个体心性的健全,甚至在“文化工业”生产中消蚀了意义的功能。而步入体验经济时代,受众的媒介消费观和媒介文化观较消费社会前期更趋于合理和健全,它以对生命本真意义的关注和对高品位文化的追求为价值尺度,满足了人类最高的需求层次——“自我实现”的需求,“体验经济是人性经济”。在体验经济时代,媒介不是在生产产品或服务,而是在制造一种生活方式;不是在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而是在渲染氛围和提供情感体验。当体验彰显出独特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并能让消费者为这种体验付费时,体验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一种新的具有更高价值的经济提供物。从这种角度上讲,体验经济时代的媒介实际上还在培育一种新的媒介消费意识,创造一种新的媒介文化观。

二、体验经济时代的媒介产品特征

在体验经济时代,根据媒介消费观的变化,商品的实在性意义趋于消失,商品的“仿像”文化消费占据了重要地位。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的媒介消费的行为和对象正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媒介产品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和趋势。

1情感型

现代受众消费媒介的目的不再是出于日常生活必需的要求,而是为了满足感情上的渴求,或是追求媒介产品与理想的自我概念的吻合。人们更关注媒介与自己关系的密切程度,偏好倾诉与共鸣。[4]

时下热销的媒介产品,多是那些能与受众的自我心理需求引起共鸣的感性商品。比如市民生活报的副刊专栏,为受众提供了一个情感倾诉的平台。由普通百姓讲述自己生活中的情感遭遇,记者聆听记录而成的口述实录文体在这类专栏中十分流行。1997年,《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第10版记者安顿主持的“口述实录”专栏首开报纸做情感文章的先河。由于读者青睐、市场效益看好,短短几年,情感专栏迅速风靡了大江南北的纸媒。资深心理咨询专家徐毅强曾担任《上海法治报》婚恋情感专栏的特邀主持人,而曾任《ELLE世界时装之苑》首席编辑的吴迪女士,因其情感专栏《ASK吴迪》成就了她两性关系专栏作家的威名。湖北发行量最大的市民报《楚天都市报》的《讲述》专栏,力邀“资深情感述说者”,大做情感文章。四川发行量颇大的《华西都市报》副刊复刊后,新增了家园、博客、心事、印象四个周末专版,盼与读者“婉约一段心事,皎然一轮满月”,声称“无论你心里有多少不解的密,不解的情,创伤总会抚平。”

情感元素在电台和电视台的节目中也日趋凸显。频道定位于“资讯为核心,情感为特色”的江苏卫视,明确提出了“江苏卫视情感天下”的宣传语,用情感剧争取观众、打开市场,博得了不少人气。《夜渡心河》、《心灵之约》等电台晚间节目一度十分红火;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把煽情做到极致,赚取了不少粉丝们的眼泪。上海电视台的《心灵花园》,作为全国第一家探讨都市人心理问题的专业谈话节目,邀请心理学博士担任嘉宾主持,在“讲述都市真实情感故事”的基础上,加入了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深入分析和讨论,为观众提供现实生活的指导,引导人们面对生活困境和心理疾患做出智慧的选择,成为2006SMG的收视“黑马”。

广告商更是顺搭了媒介的“情感效应车”,在品牌定位上大打情感牌。比如纳爱斯的“雕”牌洗衣粉广告,创造了一个生动的“下岗片”:妈妈下岗了,家庭生活日显拮据,四处寻找工作,片中的小主角真情表白:“妈妈说,雕牌洗衣粉,只用一点点,就能洗好多好多衣服,可省钱了。妈妈,我能帮您干活了。”借助“下岗潮”的出现,雕牌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资源,引起了消费者内心深处的震颤以及强烈的情感共鸣,品牌迅速得到认同和提升。

媒介打造产品的情感内容颇广,包括娱乐、审美、休闲、逃逸、宣泄、窥视等情感体验。在媒介的情感诉求中,消费者获得了某种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媒介在受众心中打上的深刻烙印,会让他们产生对这种情感的共鸣和回忆,心甘情愿地去消费媒介本身以及媒介宣传的产品和服务。

2品位型

咖啡在家里自己冲,成本不过2毛钱,但在电视画面中,古典音乐环绕和名家名画装饰的咖啡屋一杯咖啡价格可能超过10元,消费者也认为物有所值;在家里烧一盆洗头水,成本不会超过一元,但广告里分明暗示在洗头洗脚城放松、快慰的感觉,值得花上几百元;报纸甚至用大版面渲染,有幸进入太空旅游的美国富翁丹尼斯•蒂托和南非商人马克•沙特尔沃斯各自为他们的太空体验支付了2000万美元的天价。这就是媒介所宣扬的“品位”。

星座杂志和网站上出现了诸如“十二星座的品位指数”、“从喝酒看男人的性格品位”这样的文章标题。某奢华卫浴器的广告词是“有品位的人是这样生活的”。全国某知名房产公司建立了名为“品位居”的网站,亮出“全球品位人士在哪里”的招商广告词,声称“要喝中国品位地产的头啖汤”。其销售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品位地产是在优秀的建筑、园林、服务等基础上,更注重内涵、文化、气质、品味等精神层面软环境的营造,是高端地产项目一种全面的、整体的、由表及里的综合呈现,是品质地产的升华和飞跃。

有的媒介打的“品位牌”十分扯眼,对追求浪漫格调的女性尤其具有杀伤力。比如,西部某妇联出版的一系列印数高达百万的时尚杂志,就全力为女性打造出一个梦幻般的繁华世界:不是巴黎的晚礼服就是东京的发式,隆重推出的是“最IN的新娘纤体方案”,尽量鼓吹的是“如何穿着衣服杀死你”„„这些媒介十分了解目标受众的消费欲望,竭尽全力地为商品蒙上梦想与欲望的面纱,为大众编织一个美丽的梦幻。还有部分媒介打“品位牌”的手段更为艺术而诱人,或是制造一幅类真实的工作和生活场景,或是邀请明星担任“代言人”展现自己高品位的生活方式,让受众羡慕、憧憬、欣赏并渴望,最后付费消费。

在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从注重媒介产品本身的实用价值转移到注重产品所代表的品位和档次。媒体上介绍的名牌商品,其质量和性能并不比一般商品高出多少,而价格却远远高于一般商品。但人们为了消费“名牌”,宁愿多掏钱,只是为了寻求一种心理上的慰藉和满足。媒介在淡化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的同时,使它屈从于时尚价值并加速更新,媒介产品变成了一种时尚和品位的载体。于是,广大消费者也就不自觉地跟着媒介宣扬的品位走,进而产生了不停的购买和消费行为而不管自己是否真正地需要。

3文化型

法国思想家让•波德里亚曾说,“真正的消费理论并不是奠基在需求理论上,而是奠基在文化意义理论之上。”[5]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体验经济时代,从最世俗的日常生活到最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都被刻上了文化的烙印。

经验告诉我们,广告必须把一辆汽车跟一群成功、英俊、漂亮的白领放在一起,或者把一部移动电话跟一对恋人的爱情细节结合在一起,进行视觉叙事,才能诱惑顾客情不自禁的掏钱购买商品,或者挣钱购买。就这一点说,消费汽车实际上是在消费汽车文化。在媒介话语里,甚至喝茶也不是件单一的事儿,要讲茶道、茶艺、茶品、茶德。有媒体把茶置于佛典和禅语的文化场中,认为“真、怡、静”是茶文化的终极追求和茶道修行的必由之路。

茶文化、酒文化、性文化、丝绸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文化、休闲文化、青铜文化、收藏文化、汽车文化、房地产文化„„凡是能想到的领域,一旦上了媒体,都要粘一点“文化”气才叫座叫卖。媒介自身的研发和营销也逃不脱文化的影响,电视文化节、网络文化博览会、博客文化发展高峰论坛、畅销书文化部落等正日趋盛行。

热衷于打“文化牌”的媒介,创造了需求和消费,创造了观念和习惯,也创造了文化和品牌。无论是丽贝卡的手工蛋糕,迪斯尼的主题公园,还是风靡全球的《哈里•波特》畅销书,欧味十足的世界顶级品牌别墅,无处不激发垂涎的眼睛和消费的欲望,催生新的文化消费市场和经济价值点。人们通过对媒介的消费,获得某种意义的体验和文化的认同。因而,体验经济时代的媒介消费过程与媒介消费文化的生成过程已经相互渗透、相互重合了。

三、体验经济时代的媒体功能的嬗变

媒介的力量,可以通过功能体现出来。不同的学者对大众媒介的社会功能有不同的看法。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媒体的三个基本功能: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和社会遗产的代际传承。社会学家查尔斯•赖特补充了第四个功能:娱乐或表演。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从微观角度论述的关于守望、决策、社会化、娱乐化和商业化等媒介功能,作为消费社会前期的主要的媒介功能特征,对社会产生过巨大的作用。

在体验经济时代,媒介的功能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延伸,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媒介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环境的监控者和社会的守望者,而且也是符号的制造者、娱乐的提供者和体验的创造者。体验经济时代媒介的这些功能进一步辐射到社会各个方面,指导经济的运行,引起消费的变革。那么,在体验经济时代,作为大众的精神消费载体,媒介是如何影响消费的?在消费观念的培育和消费行为的发生中,媒介究竟有怎样的功能呢?

1符号化功能

当今社会,大部分的消费品、消费行为以及消费角色都被媒介赋予了与身份、地位、品位、荣耀等抽象概念相关联的内涵。生产者借助媒介的手段,给商品编码,嫁接了这些美好的文化内涵,使得消费行为变成了一个个象征符号。人们只有事先体验到了某商品的价值和使用该商品的生活趣味,明确了自我主体的形象及自己和此种商品发生关系后的意义,才会产生欲购情结和购买行为。而体验作为出自于消费者内心的精神世界和人性感受,其本身就是一种符号。

符号学家索绪尔认为,隐藏在符号价值背后的逻辑是差异的逻辑。通过媒体的广告赋予,体验经济提供的不再仅仅是千篇一律的商品或服务,它提供专属而特别的个人体验;消费者消费的也不再是实实在在的商品,而是一种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一种情绪上、体力上、智力上甚至精神上的体验。体验本身不是一种经济产出,因此它不能量化,也不能创造出可以触摸的物品。但是,它能使消费者满足不懈的品位追求、享受体贴温馨的服务、感受舒适幽雅的消费环境,从而创造出全新的消费需求。

被媒介“符号化”后的商品,一般来说都要远高于其本身固有的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真实价值,产生了新的“附加值”。美好的、在此时此刻此媒介上被唤醒和激发的体验,让人们意识到其独特的、只属于“我”自己的价值,这种价值超乎实物形态之上,形成了体验溢价。这样,即使没有物质形式的产品实体,但是消费过程带来的快乐、愉悦恰恰满足人们了向往独特生活、丰富心理体验的消费需求。

媒介对消费的引导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对具体的、个别的商品的购买和消费;其次是对生活方式消费的组织和引导;最后是开辟新的生活风尚和消费领域。在体验经济时代,媒介不仅引导受众不断“被消费”,同时也引导受众对自我的消费。“媒介化”的符号成了人们观察和想象城市、国家乃至人类自身的唯一窗口,受众也已经逐渐接受了传媒形象的物化,更开始对自身的现实形象进行自我物化。

可见,决定受众行为的关键是媒介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符号价值,受众的消费需求是被媒介制造出来的对符号象征意义的消费需求。传媒变成了一个梦工场,以满足受众不断增多并不断提升的情感需求、品位需求和文化需求。

2娱乐化功能

体验经济最初是从娱乐业中得以产生的。娱乐化是消费社会传媒业出现的一种潮流和倾向,而在体验经济时代,传媒的娱乐化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和发展。这集中表现为:意识形态色彩的淡化,求新猎奇的娱乐功能的彰显,以刺激、休闲、轻松为特征的娱乐文化向媒介的渗透中保持了强劲的势头。除了大量综艺性的媒介内容形态外,为了吸引受众,媒体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案例、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动态、花边消息等软性内容作为传播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事态、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情节性、贴近性和趣味性,适度加入了人情味因素和事件的戏剧悬念元素,走故事化、文学化道路。

社会语境的嬗变为娱乐化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语言观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政治功利主义到经济功利主义,从崇高崇美到崇尚世俗,从集体狂欢到个性张扬,一切的变革都以感性的形式凸显出来。随之而来的休闲、娱乐成为了人们表达和思考的替代方式。社会语境的这种个人化特征,使受众对娱乐的需求开始增长。

多元化的社会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受众不再需求过去那种单

一、严肃、枯燥、政治味浓厚的信息,也不仅仅渴望获得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变动的信息,从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受众希望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媒体能为他们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消遣。受众这种追求快乐的心理需求为媒介的娱乐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曾经说过,人类在完成了维持和延续生命的主要使命之后,尚有剩余的精力存在,这种剩余精力的释放,主要就是娱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基本的物质需求已得到满足,追求娱乐就成为一种时尚。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下,人们的娱乐要求和消遣欲望得到了空前的膨胀,从而促使了娱乐化的流行。

娱乐化功能迎合了媒介消费者的需求,满足了媒介生产者的欲求,也获得了社会体系的认可。娱乐化给媒体带来了活力,壮大了媒体的实力,同时也疏导和消解了现实社会的种种矛盾,更缓解了人们的社会压力。娱乐化的媒介变成了一个快乐工场,使身处其中的受众尽可能地忘记痛苦、享受快乐。今天,传媒的泛娱乐化已经越演越烈,在给传媒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扭曲人的价值观,降低受众的审美情趣,挤占公共话语空间,减弱媒介的公信力。

3体验化功能

体验经济的发展对媒介提出了新的要求——体验化。大众对传播体验的媒体有着使用和满足的需要。比如说,在一定程度上,大众不但希望看到明星们的娱乐,更加希望得到属于自己的娱乐体验——自娱自乐。这时,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媒体必将成为他们的选择。以《超级女声》为例,它的出现就为许多人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它融入了情感体验的元素,满足了媒介受众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的体验式消费心理,充分实现了媒介消费者的主动性、参与性、选择性以及个性化的需求。通过观看和参与节目,人们看到的是原生态的真实——参赛选手和评委就像自己一样平凡,并且自己的投票可以直接影响到选手的成绩和评委的评价。在比赛现场,常常可以看到泪流满面的“粉丝们”,他们或兴奋、或悲伤、或感动、或狂欢。因此,参与《超级女声》比赛的,不仅有超女,而且还有受众;这些受众不仅在幕后,甚至也在幕前。《超级女声》实际上也是“粉丝们”的舞台,是媒介消费者的舞台。[6]

媒介如何最有效地满足受众越来越强烈的体验需求呢?体验化!媒介符号的交互化和参与性,是媒介体验化的两大法宝。受众通过媒介将别人的体验浸入自己的身心,或是在媒介中直接创造自己的体验。比如看电视,人们很容易就投入到故事情节中去,似乎自己也变成了电视剧中的主角。媒介的体验化满足了人们娱乐、教育、遁世和审美体验的需求:娱乐体验重在“悟”,教育体验重在“学”,遁世体验重在“做”,审美体验重在“赏”。

要牢牢“锁住”受众,使受众更长时间地“守候”自己,媒介的体验化功能十分重要。打造体验媒介对延长受众的消费媒介的时间功不可没。在媒介体验过程中,尤其是一种叫“沉浸性”的体验,它能使受众长时间地、完全地沉浸于媒介构建的环境之中。而且,这种个人主动参与的体验很可能产生高峰体验,更加吸引和满足受众。目前,上网成瘾的现象很普遍,说明网络媒体的体验化功能强大。广播媒体的社会体验性比较突出,通过电波,受众获得了超越空间或心理障碍的美好感受。纸媒的特点之一是它的个人体验性,读者个人结合自身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产生了对文本和图案的独特理解。因此,不论是传统媒介还是新媒介,巧妙运用体验的方法都可以把受众“粘住”。

总之,体验经济时代的媒介功能的嬗变集中体现在制造符号、提供娱乐和创造体验三个方面。而这三个功能都与体验有关,都注重精神感受,又最终归结到了体验上来。

体验经济时代的媒介观的变化和媒介产品的新特征,为新经济注入了全新的营销思维、理念和方法,也为媒介工作者指明了努力方向。媒介产品和服务要得到大众广泛的消费,必须在情感体验、品位打造和文化需求上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以充分发挥媒介的功能和作用,使受众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更趋于理性。同时,在体验经济时代,现代媒介不仅要力求实现更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应肩负更加重大的社会责任。

第三篇:论新媒体时代微电影的特征与发展策略

一、 微电影产生的时代背景

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

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的大众文化开始崛起,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迅速壮大,它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影响着中国大众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大众文化的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的特点让影视文化逐渐变成一种快速消费品。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迫切需要在娱乐中缓解和释放焦虑,而现代都市人又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品味长篇的叙事,于是微电影以其叙事凝练、制作手法新奇、传播速度快并带有浓重的草根气息和个人风格应运而生。网络传播的迅速和便捷让微电影有了普通大众表达情感、消费娱乐快餐的平台。视听影像比文字更能让普通大众的情绪得到直接的宣泄。摆脱了精英阶层的独占鳌头,普通大众以反传统的恶搞、反讽、颠覆等方式不断挑战权威、去神圣、解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草根大众掌握话语权的一种新的途径。

二、 新媒体时代微电影的特征

(一)浓缩的微叙事

微电影的时长从几十秒到几十分钟不等,时间短决定了它的叙事不能长篇展开,故事要凝练集中,要在一分钟内抓住观众,或设置悬念,或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微电影主要还是靠快餐式娱乐消遣、碎片化的叙事方式,有些也会对叙事结构做改变。在筷子兄弟的微电影《父亲》中,影片开头一个老人坐公交车时,突然去掀一个女孩的裙子,在女孩男朋友跑过来理论时,老人居然口吐白沫。随后老人被带到警察局问话,精神显得有些不正常。就在这么一个匪夷所思的情节下,故事用倒叙的方式逐渐展开。开头设置了两个悬念,一个慈祥的、上了年纪的老人怎么会去偷袭女孩?老人的精神不正常是假装的吗?在倒叙中观众明白影片讲述了一位当警察的单亲父亲,独自抚养女儿长大,以及他与女儿之间的情感历程。要展现长达数十年的叙事时间,一般传统的电影会采用线性叙事模式,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而微电影采用拼贴的叙事方式,用父亲英勇抓犯人、独自艰辛照顾女儿、为了女儿错过再婚机会等具有典型意义的片段来结构全片。这些桥段都是碎片化的拼贴,其中充满了幽默诙谐的手法。这种浓缩叙事使微电影形成一种选择性展现,重点放在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情节。这种微叙事形成的情境迎合了观众的观影期待,让观众快速进入情境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二)戏剧性的视听语言

微电影在短时间内用视听语言把观众带人情境,它的画面更具有冲击力,将碎片化镜头进行不规则的组合,用紧凑的镜头语言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用夸张、扭曲和恶搞的形式来渲染气氛,带给观众更大的信息量和视觉冲击。《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作者胡戈以电影《无极》为母本,与中央电视台的法制栏目《中国法治报道》进行拼贴和剪辑,形成20分钟的短片。片子打碎了《无极》的原有故事内容,用滑稽的旁白和恶搞的视频重新组合,形成全新的意义,并穿插了自创版广告,以大量的视觉信息、跳跃性的快节奏剪辑和夸张的特效技巧让观众耳目一新。当然,由于制作设备的简单和非专业化,这些视听语言在技术传达上存在很多瑕疵和缺陷,但从攀升的点击量可以看出,这丝毫没有影响大众的观影激情。这种恶搞经典的视听语言,本身是对传统的一种挑战,它解构了影视语言的艺术性,也是对权威和精英的一种质疑,体现了一种反传统的戏剧性。

(三)草根气息的个人风格

“草根”一词来自英文的grass roots的直译,现在社会把这一词引申为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普通群众阶层,与它对应的文化现象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它有别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用现在的流行词语可以概括为一种接地气的文化。微电影之所以有浓重的草根气息,是因为它的很多创作者都是普通大众,而不是专业的影视导演,他们凭借对影视有着极大的兴趣,自费拍摄、制作上传作品,摆脱了专业电影导演的严谨规范、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草根作品表达着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表达着创作者自己的情感和心声,具有浓重的个人风格。真挚的情感使大众忽略了他在技术上的瑕疵和缺陷。筷子兄弟的作品富有浓厚的怀旧色彩,唤起大众对那个青春年代的集体记忆。《老男孩》以两个对音乐有着执着追求的两个兄弟参加选秀为主线,展现了有关青春、友谊、梦想、现实等的讨论。好斗的天性,配合那个年代的流行音乐李春波的《小芳》、郑智化的《水手》、动画片《花仙子》的主题歌及小虎队的《青苹果乐园》,唤起了无数观众的集体追忆。

三、 新媒体时代微电影的发展策略

(一)保持全民参与和原创性

近年来,微电影的创作主体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从影视发烧友、在校学生,到专业的广告、影视制作公司和资深导演,使微电影的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由于微电影制作成本低、易于传播、竞争相对公平,作品的成功不取决于资历的深厚,只要有新锐的创意、情感的共鸣和切实的执行力就能获得网民的支持。普通百姓与社会精英同台竞技,更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提高作品的原创度,也给很多有志于影视业的普通大众更多的机会。微电影之所以在影视文化中迅速发展,源于它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普通草根百姓真挚情感的表达。微电影的微叙事方式和拼贴、恶搞、反讽、颠覆等手法的运用都具有原创性。另外,普通观众的参与、互动是微电影对专业影视制作模式的颠覆和挑战,也使它迸发出强大创新活力。

(二)商业化道路中的多元化合作

微电影市场从2012年进人产业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草根阶层兴起后,大型门户网站和专业影视制作公司开始投身于微电影创作,这正是看重潜在的商业利益。目前微电影的收益主要靠广告植人、企业微电影广告和用户付费,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有实现良好的商业效应,微电影才能长期发展。微电影目前主要与大的视频网站和社交网站合作,随着新媒体用户增速放缓,如果只依托这个平台而不拓展,未来发展规模会遭遇瓶颈。开展多元化的跨媒体合作是微电影的未来发展之路。一部微电影要实现市场价值,前期的拍摄、制作只是第一步,还要通过后期的包装、宣传、发行。借助网络以外的媒体,比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大众、制造话题,吸纳网民之外的更多受众群体,实现更大的传播价值来推动自身的长期发展。

(三)理论的发展和引导

在新生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理论的发展和形成一般都是滞后的,同时又不可或缺。微电影在中国刚刚起步,还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门槛低,创作人员良莠不齐,加上内容题材没有限制,一些作品制作粗制滥造、盲目模仿、内容浅薄,为了能吸引眼球赢得高点击率,一些作品充斥着凶杀、暴力、色情,长期如此,微电影将面临低俗化的倾向。

微电影与广告的结合注定了它本身具有商业价值,这种商业价值既体现在商品的诉求与品牌营销上,又体现在微电影的营销上。微电影从一开始就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端是由充足资金支持,专业团队水准制作的“电影级”微电影;另一端是由个人或小型团队制作,制作水准参差不齐的“草根级”微电影。微电影相对于传统电影故事长片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投资成本小、拍摄周期短、网络宣传面广。事实证明,商业宣传能凭借微电影的种种优势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微电影行业标准的确立是微电影保持生命力的必要条件,标准化的制作才能保证最终成品的艺术价值和技术水准,这应该是未来亟待解决的。而专业化的运作则是微电影能在未来各种媒体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保证,微电影的历史至今不到3年,依然属于新兴事物的行列,只有专业化的运作才能让商业微电影在后期宣传阶段获得更多的关注,在“电影植人”与广告两者间取得生存空间。有关部门在加强微电影市场的监管和引导的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度”,太过严苛和死板又会限制创作者的积极性和创意灵感,走向另一个极端。理论批评在鉴赏作品的同时督促创作者的艺术创作,使其不断深刻认识自我和提高艺术修养。理论批评的发展可以引导大众如何领悟和把握作品,区分作品的优劣好坏,提高大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趣味。

第四篇:浙江房地产的经济新常态特征与发展建议论文

新常态是中央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深刻认识。如何正确认识经济新常态,把握经济新常态下的房地产市场脉络,促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研究。本文以房地产市场为研究对象,结合全省720位购房者、115家房地产企业问卷调查,阐述经济新常态下浙江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变化特征,以寻求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机遇,提出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对策建议。

浙江房地产市场发展特征

减速换挡成常态。2002年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浙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也大幅攀升,2002年-2009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均增长17.5%,2010年和2011年同比增幅高达34.2%和47.9%;2012年后随着发展速度的趋缓,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开始下滑,2014年浙江房地产开发投资7262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较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较增幅最高的2011年回落31.1个百分点。房地产行业高速增长时代难以为继,减速换挡发展将成为新常态。

市场供过于求成常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房地产市场住房短缺时代已经结束,居民住房拥有率不断提高,浙江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2002年的21.1平方米提高到2013年的38.8平方米,年均增长7.6%.房地产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运行态势,库存量不断增加,去库存周期逐渐延长。截止到2014年12月,浙江11个设区市新建住宅库存套数为303910套,较2014年2月份的库存量增加54.5%.按2014年新建住宅月均销售量计算,消化现有市场总库存的去化周期需要20个月。

自住需求入市成常态。随着房地产市场未来收益预期下降,居民对住房消费日益理性,首次置业比例增大。据对全省房地产市场调查数据显示,53.4%的被调查者是首次置业,38.8%的被调查者是二次改善置业,刚性和改善性需求成为市场主体。

行业分化成常态。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加剧,2013年浙江房地产开发项目企业总数首次减少至 6114家。《2015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以后,房地产市场分化程度不断上升,行业内洗牌加速。2014年,沪深证券市场涉及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不足200家,5年间超过100家企业退出房地产业务经营领域。

浙江房地产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

消费贷款政策执行难到位。2014年起公积金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的额度虽然有提高,但由于公积金总额度缺口较大,部分城市审批与放贷时间被无限期延长,造成部分开发商不能实施公积金贷款购房业务,损害了开发商及购房者的权益。

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增大。2010年以来,各商业银行陆续收紧房地产领域贷款,使房地产融资渠道变得狭窄。至2014年,浙江房地产企业国内贷款占本年资金来源的比例从2003年的28.5%下降到13.9%,而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占本年资金来源的比例从71.1%上升到79.8%.据对房地产市场调查数据显示,52.0%的被调查企业表示资金紧张。

新建商品住宅市场去库存压力增大。截止到2014年12月底,浙江省新建商品住宅库存套数为303910套,若以2014年全省新建商品住宅月均销售15129套测算,库存去化周期高达20个月。另一方面,区域化结构性矛盾导致不同地市间库存量呈现高低不一的分布格局(见表1),部分城市库存去化压力明显偏大。如湖州、绍兴、台州等城市去化周期超过30个月,远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

房价相对偏高。2004年浙江城镇居民房价收入比为4.5,之后不断扩大,到了2010年达到最高峰(12.0),之后缓慢下降,但2014年浙江城镇居民房价收入比依然高达10.7.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度过高。土地出让金收入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对其依赖度过高,使地方政府成为追求利润的市场主体。如2013年,宁波市土地出让金收入734.1亿元,占当年全市财政收入的27.5%;金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174.1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收入的30.1%.

土地供应缺乏长期规划。2013年,在浙江房地产市场升温的背景下,土地市场交易异常火热,土地供应量和成交量大幅增加,从而导致2014年以来浙江商品房库存的高企。据对全省房地产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3.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政府供地计划不合理。

浙江房地产市场发展机遇

新型城镇化战略机遇。截止到2013年,浙江城镇化率达到了6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但距离70%的高度城镇化标准仍有6个百分点的差距。据相关资料测算,浙江城镇化进程带来的潜在住宅市场需求达到110万套(以三口之家作为一户计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浙江仍有2000万农村居民,如果通过"集中安置"或者"货币补贴"等方式将他们由农村民转为城镇居民,使他们能居住到城镇,享受城市功能的便利与福利。只要有 10%的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就会带来近70万套的住房需求。

居民收入增长带动的新机遇。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用于住房消费的开支越来越大,对居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会逐渐旺盛,而当前与户籍挂钩的学区房制度更会助推这一需求。以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35-49岁的中年人口约1537万人,假设20%的人群有改善性需求,按照目前的城镇化率计算,则潜在的改善性住房需求达到95万套。

制度改革带来的新机遇。浙江农房集聚改造、棚户区改造与危旧住房治理等针对特定人群的住房改善政策进一步实施或加码,给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潜在消费动力。据统计,浙江2013年至2017年间需改造的棚户区住户约80万户,平均每年约有16万户的改造需求。

货币宽松政策带来的新机遇。货币政策的调整带来的新机遇。假设购房者商业住房贷款金额为200万元,贷款期限为30年,每月等额方式还款。2014年11月22日五年以上贷款利率为6.15%,本息合计还款438.6万元;中国人民银行自2014年11月连续多次降息后,2015年8月26日五年以上贷款利息调整到5.15%,该贷款本息合计下降到393.1万元,总还款金额下降了45.5万元。

浙江房地产市场发展对策

完善"双向调控"措施,解决市场高库存量。各地政府可以停止建设经济适用房,而通过回购商品房方式补充公租房房源和棚户区改造用房;鼓励刚性消费需求,在公积金、个人房贷、购房补贴、普通住房标准、人才引进、落户等方面继续出台措施,重点鼓励"以小换大"和"以旧换新",支持"刚需"人群购房置业,实现"住有所居"的愿望。

细化"分类调控"政策,防止一刀切。根据对于不同城市特性进行"分类指导",根据各地房地产市场差异,分化政策导向,进行精细化调控。外来人口较多、房价较高的杭州等一线城市,应对市场投资性需求、投机性需求进行适度的调节和控制;对于绍兴、嘉兴、湖州等外来人口较少的城市,政策应继续允许一些定向宽松的措施出台,对改善型购房和刚需购房在贷款利率、首付比例、税费等方面予以"优惠",加快去库存步伐。

完善信贷政策体系,改善市场资本环境。金融部门应完善和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继续支持首套房贷、普通住房贷款、二套改善需求等合理的自住需求,加大商业银行落实政策力度,综合考虑财务可持续、风险管理等因素,适当的提高首套房贷利率折扣;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及时审批和发放符合条件的个人住房贷款。用好用足公积金,全面清理住房公积金使用障碍和门槛,扩大"公转商"贴息贷款试点,提高缴存职工的实际可贷款额度,支持异地购房公积金贷款。

实施科学的税制改革,摆脱"土地财政"依赖。结合地方税收体系在"营改增"背景下的改革契机,进一步优化房地产税收体系,明确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税改革充分的产权激励,赋予其有效剩余控制权和清晰的剩余索取权,解决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转型阵痛问题。本着"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的改革原则,逐步实现房地产税的环节转变,稳定地方财政收入来源。

合理规划土地供给,防止土地"大小年".落实土地供应市区"一盘棋"的机制,参照近三年销售平均面积,初步确定出让总量,将当前市场住宅库存量纳入统筹安排土地的考虑因素之一。合理编制土地出让计划和时间表,确定库存预警线,若库存高于预警线,则及时调低土地出让量,放慢出让速度;若库存低于预警线,则及时增加土地出入量,加快出让速度。

第五篇:新经济时代企业的人才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铁路企业;人才管理;科学方式论文摘要:目前,随着铁路企业改革步伐加快,改革的一项关键问题是企业重组后带来的人员的重新分配、人员的流动,如何促进企业人才流动,发挥人才的作用是促进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重组后的企业,同样面临着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缺乏,如何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如何发挥人才的作用。探讨人才管理的科学方式。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以科技创新和集体创造力为核心的知识资源成为这个时代企业中的另一种资本,有着原来资金资本无从替代的作用。科技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源于人的发明创造、传授推广和实际应用,没有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知识资源也就不复存在。“tE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财富。“21世纪是人才争夺战”之说。其原因就在于此。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人才。如何管理好人才,使人才为企业所用。是企业不能忽视的重要课题。笔者就如何选择适合铁路企业发展的人才。如何发挥人才的作用谈谈自己浮浅看法。

1 招聘人才不能唯文凭唯职称

改革开放后,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把知识、人才推上经济建设的舞台,企业不再视知识、人才为路边草,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在招聘时唯学历、唯职称。时下许多企业招聘人才不是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而是言必称“本科以上”以显示企业的技术含金量。给人以“惜光”之嫌。有的企业对应聘人员提出许多苛刻的附加条件,力求“全才”,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全才”。这些招聘方式都是一种旧观念的反映.应当改革,提倡实事求是。面对知识丰富、热情涌动的人才群体,企业招聘的是人。不是应聘者的学历证明。职称证书。学历、职称是一个人的过去。是静止的,不能说明他的现在,更不能代表他的将来。招聘应当把眼光放到鉴别应聘人员的现实知识水平上。因此,企业招聘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就是根据本企业的实际需要和特点对本企业各层次、各岗位、各工种的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劳动技能、创造能力、心理素质、行为规范等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和考核测试方法,以此遴选出适合本企业需要的人才。人才进入企业后,就有施展其才华的“用武之地”,真正为本企业所用,为本企业服务。也就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学历不在高。有真才实学则灵。如在现实工作中有许多计算机从业人员是非专业人员,他们大多是“半路出家”,而一些科班毕业的高学历者实际技能往往不及他们。

2 形成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化,人员的流动,人才不断流入企业。应抓住机遇,重新调整人才使用的新格局。首先,要成立人才工作指导委员会或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统一指导本企业的人才工作,形成在党委领导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事行政部门组织实施,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其次是针对铁路企业单位比较多,在人才管理上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并存,人才资源整合和利用受到制约的现状,要建立人才信息通报、人才协调培养等项制度,建立各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渠道,协调各方,增强人才工作合力;第三是组织人事部门要切实履行责任,要采取直接管理党政干部和间接管理企事业单位人才相结合,依法行政与提供服务相结合,深化改革与创造环境相结合,着重为各类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计划、财政、科技、教育、劳动、机构编制部门要积极配合。要发挥各自优势、做到谋划经济发展时,考虑人才需求,制定工作计划时考虑人才保证,研究经济政策时兼顾人才政策,部署工作时研究人才的使用和培养,确保经济建设与人才资源开发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3 确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新标准

党管人才原则的提出,不仅需要我们研究如何管人才,还要研究什么样的人是人才,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去界定人才。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评价体系,先当务之急首先是建立和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成立人才测评机构,建立先进的人才测评系统,配备专职的人才测评人员;其次是积极探索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统计标准,以能力和业绩为主导就是要考虑受教育的程度、从业经历和作出的贡献;第三,按照国际惯例,探索制定职位薪酬进行统计的实践方案,积极探索实行人才执业资格制度。

4 创造人才辈出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必须紧紧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做到人才培养立体化、人才引进多元化、人才开发社会化、人才服务产业化。

4.1 人才培养立体化

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按照中央(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制定适合本企业、本单位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和工作目标,确保人才结构的调整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加快发展普通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要搞好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选送优秀人才参加研究生以上学历培训,选拔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各类高级研修、新技术研讨等短期进修学习;要加强同高校的联系,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建立长期、稳固的委托培养关系,有重点、有目的地培养一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要充分发挥地方办学潜力,将地方办学单位纳入到人才培养的体系之中,不断探索和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另外,还要大力加强人才工作者人力资源管理的素质和能力,要着眼干人力资源培训的先进理念。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能力,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先进经验.人才市场建设的最新成果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培训,使之从容应对当今日趋激烈的人才争夺战的挑战,做好人才工作。

4.2 人才引进多元化

要制定特殊优惠的政策,开辟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吸引和鼓励有志之士:人才到相关企业或单位长期工作或短程服务;要实施人才柔性流动战略,打破传统的人事制度中的瓶颈约束,把技术骨干进行企业问的交流联系。作为引智、引技、引才的系统工程,鼓励他们为企业服务;要积极创造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依托大企业和大项目,全面抓好“载体”建设,以项目引人才,切实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承载和容纳能力;要拓宽人才信息渠道,发挥人事人才信息网站快速便捷的优势,宣传各种优惠政策和人才需求情况,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

4.3 人才开发社会化

要盘活现有人才,鼓励中高级职称离退休人才、下岗人才和大学本科待就业人才领办、创办各类企业,兴办科技实体等活动,允许科技人员利用完成本职工作后的剩余时间业余兼职;要大胆启用优秀人才,全日制大学本科学位毕业生可优先安排到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企事业单位中层及其以上岗位要选拔具有高校专科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优秀人才来担任。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等项活动,切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选拔党政领导人才,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实行竞争上岗,坚持优胜劣汰,营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干部管理体制,使优秀的领导人才脱颖而出。

4.4 人才服务产业化

要树立人才服务市场化、产业化的理念。按照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论,以产业化的运营模式。搞好人才服务;要加快人才服务机构的内部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借鉴现代企业运营管理模式。逐步把人才服务机构改制成公司制运营或虚拟公司运营;要加大培育人才市场的力度,站在人才市场和人才产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制定政策和法规,充分尊重人才服务机构的经营自主权,做到依法管理,努力营造有力于人才服务产业化发展的宽松环境。

4.5 落实党管人才原则

党委、政府必须将人才开发纳入到经济发展战略的整体格局中进行规划,要从依托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转为以人才资源开发为中心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把人才视为资本,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产业来发展。以此开创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人才管理模式的选择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做到信念坚定,追求公平。企业领导要胸怀宽广,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有用人才,要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给员工更多的自主权、责任和职责。促进企业人才的“危机”感,它以市场竞争中危机的出现为研究起点。分析企业危机产生的原因与过程,探讨预防企业危机的手段和解决对策。不断引进人才,管好、用好人才。促进企业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先进县的脱贫攻坚经验下一篇:校级家委会会议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