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理论分析论文

2022-04-28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高校德育理论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而道德信仰处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体系中终极的和最具整合力的部分。

高校德育理论分析论文 篇1:

体验式教育在中学德育中的应用

【摘 要】体验式教学与中学德育理论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本文分析了体验式教学在中学德育理论课中实施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并对体验式教学在中学德育理论课中的实践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从而总结出体验式教学在中学德育理论课程中的运用步骤与实践途径。

【关键词】中学 德育理论课 体验式教学

中学德育理论课程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政治素养的课程,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做到不仅让学生理解中学德育理论课中的内容,更让学生在情感上认同,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做到知行统一?需要我们在中学德育理论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相关的情境与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并体验,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中学德育理论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有着较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作为支撑。

一、中学德育课中体实施验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体验式教学的有效运演与成功实现离不开情境的创设与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问题解决源于现实的问题情境,当新的信息与个体已有的认知系统出现不协调时,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实践,促使个体的认知结构由不协调发展到协调。个体积极主动地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沟通、对话与协作,积极主动地将新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反复地联系与深刻地反思,这一对话、互动与反思的过程就是个体自身与外部世界不断融合的过程,也是个体重新认识世界、生成意义的过程。

二、中学德育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依据

中学德育理论课程与其他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不同,中学德育理论课程比其他的课程包含更多的思想道德方面的理论与一些抽象的概念。在中学德育理论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适时地创设经过优化的社会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和教学需要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并体验。通过参与与体验,学生的认知与情感达到了相互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出了一种积极健康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经过优化的教学情境之中接收到教学的内容,并在反思与交流中获得情感的升华、认知的提高,促使学生对中学德育理论课内容产生情感的认同与认知的统一,并将课程内容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自身的行动,從而达到教学的目标。

三、体验式教学在德育课中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在中学德育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中实施,还需要在课堂外实施,通过课堂、校园、社会三种渠道,不断拓展体验式教学实践路径。

中学德育课包含着大量的理论与概念方面的内容,单纯地进行理论的讲述,学生们会感觉到学习的枯燥、乏味,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如何提高學生们对中学德育课的学习积极性,并引起他们对该课程的重视,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良好的课堂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课堂就是将理论知识从单纯地灌输转变为情知交融的互动教学过程,让学生民主的参与到互动课堂之中,在体验互动的课堂中,亲身体验、情感升华、交流提高。首先,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言传身教。“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教师不仅要用语言教育学生,还需要用自身的行动感化学生。促使学生们从心理上体验到中学德育课程的要求,即公民应文明礼貌、诚恳待人、互相帮助、与人友善的基本道德规范的教学要求。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加强情感的交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在讲到“理想信念”有关内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理想信念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并将自身的感受与经历与他们一起分享,从而拉近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与心理距离。最后,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知互动。如在讲到“理想的性质”内容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总结出:理想具备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理想的实现需要人们付诸于行动。

中学德育课程作为一门德育课程,需要大量的实践环节,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实践与体验,还可以在校园生活中进行。教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与进度,适时地安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验意识。如教师在讲授“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章节时,可以组织学生看一场红色电影、组织一场红歌比赛、组织一次爱国主义的演讲活动等。在这些校园活动中,即使没有教师的参与,也能让学生在无形之中体验到德育的教育。校园活动能够触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之弦,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深刻地融入到教学的内容之中。校园生活看似平常,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是德育教育的隐性体验平台,具有很好的体验教育价值。

四、结语

从本质上说,体验式教学可以理解为在事先预设下的学习目标进行教学,学习者可以通过在真实性的学习目标前提下,自身可以进行相应的感受活动或者是体验,之后可以通过反思、感悟和分享,从而实现我国自身知识能力的提升,构建一种知识相对丰富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过程中,社会的变化对教育对象有着深刻的影响,使得当前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更为严格的要求。那么,如何进一步来提升我国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这就成为当前中学德育工作者所要面临的问题之一。而体验式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都能够达到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目标。对传统的教育方式加以改变,对于中学德育教学工作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鉴于当前中学生正在处于学习的重要阶段,社会上的各种变化都能够对中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提高中学生的德育品质,就必须要能够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同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才能利于当前中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发展。使得大学生的德育素养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对此,只有使得中学生不断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思想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体验式教育则很好地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促使中学德育教育工作更加高效科学。

参考文献

[1]银星严.高校心理课体验式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4):18.

[2]王学东.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6):46.

作者:徐继伟

高校德育理论分析论文 篇2: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而道德信仰处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体系中终极的和最具整合力的部分。因为道德信仰既是人们的精神支柱与价值依托,又是置于人们内心世界的信息过滤器,它指导着人们对外部世界信息的接受与处理,规范着人们的行为选择。是人们理性信念体系的拱顶石。

反思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是摆在我国高校德育理论和实践工作的重要问题。正如有人所评论的,当代大学生“有智商没有智慧,有前途没有状态,有文化没有教育,有知识没有思想,有青春没有热血,有个性没有品行,有理想没有实践”。而这恰恰是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所必然造成的后果。因为如学者所指出的,“克服目前德育危机的出路在于确认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内在联系,从信仰教育的高度构建新的德育理念。”本文试图厘定道德信仰对于大学生道德教育及其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梳理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的表现,分析其原因,为开辟重塑大学生道德信仰的路径提供理论准备。

一 大学生道德信仰及其意义

当代社会的“道德失范”问题,究其根源,乃是道德信仰缺失。因为道德信仰是关乎到应该做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对道德理想人格的设定,它表现为对高尚道德价值及道德终极目标的认同和服膺,并以此来范导我们的行为。因此,道德教育必须涉及对终极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必须具有对“人之为人”的超越性理想目标的价值想象,否则将消解道德的超越性意义而仅仅沦为“被规训”的动物。

那么,究竟什么是信仰和道德信仰呢?信仰在不同的历史文化中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但严格来说,它是人对精神层面追求的坚定与执着,并以限定的方式规范着人的行为。正如万俊人所指出的,信仰是指特定社会文化群体和生活于该社群文化条件下的个体,基于一种共同价值目标期待之基础上,所共同分享或选择的价值理想或价值承诺。其最根本的特征乃在于其理想目的性以及对这种价值理想的坚定承诺。仰对个体的言行有着支配性和决定性的影响。而道德信仰作为人道德活动的前提,它内在的要求必须以对道德的信仰为基础,以对善的终极追求为目标,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追求。也就是说,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应该做什么样人”的设定,即对道德理想人格的追求,从而实现生物意义上的人向社会人、道德人的转变。贺麟先生曾对道德信仰作了解释,他说:“对人生和人性的信仰,相信人生之有意义,相信人性之善;对于良心或道德法律的信仰,相信道德法律的效准、权威和尊严。又如相信德福终可合一,相信善人终可战胜恶人,相信公理必能战胜强权等,均属道德信仰”。由此可见,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及其价值依据的笃信和奉行,是人们基于道德对于人的必然本质的价值认知,以及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推动而产生的对道德的笃信和崇敬,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和付诸道德行动的特殊情感。从个体层面来看,道德信仰的本质是人对其自然本性的超越,因为信仰从其本质上看并不是来源于某种物质欲望的需求,而是个体的精神需要,对世界终极解释的需要和寻找自我精神家园的需要,而道德价值的实现则体现了人的本质意义的自由。“人类信仰的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主体力图自觉地对现实关系的积极的创造性克服,它不仅是适应世界而且是改造世界,不仅是趋利避害有效有用,而且是合法合理尽善尽美。”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道德信仰对于当前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道德信仰危机必然引发道德危机,道德危机实质上是道德信仰危机的必然反应。道德信仰一方面使个体对社会核心价值坚信不疑,从而为社会或国家的秩序稳定和有序运作提供伦理价值和政治价值共识、共享的价值基础;另一方面,它无疑又是个体价值和意义的有效保障。而且,道德信仰具有价值整合功能,它能够反思个体价值追求的合理性,从而担保了个体性价值与社会性价值的一致性。道德信仰包含着社会对道德的理性推崇、寄托着现代人们对道德的终极关切及道德人的全部理想与情感。道德信仰的培养可以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战胜现实的不良影响,养成坚强的道德意志,做一个道德完善之人。因为我不仅要成为具有独特个性之“我”,还要成为具有价值分享能力之“我们”的一员,承担着重要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而从个体性之“我”到社会性之“我们”沟通的精神纽带只有通过道德信仰才可确立,舍此别无他途。

二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的主要表现

道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依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有相当的课程支撑,比如“两课”,但收效却令人堪忧。如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所说,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我们正在培养大批这样的“有毒的罂粟花”。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缺失。

当前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则是指大学生对既有道德价值信仰体系的怀疑、动摇,乃至缺失的精神状态。其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精神危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价值成为了人们追求唯一的目标,“它倾向于把丰富多彩的、有深刻的和有意义的生活空虚化……没留下任何能够给生活以深刻而又强有力的目的感的东西;激情失落了……生活中除了‘可怜而又可鄙的舒适’,没有留下任何渴望。”这种把精神价值世俗化的做法实际上是放逐了精神追求。信仰就是关乎人的精神的,是人对生命生活的终极价值的思考,没有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就无从谈信仰以及道德信仰了。这也突出地反映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即只注重专业课或对于今后求职“有用”的课程的学习,而对于“无用”的人文科学不再有热情。“两课”的学习也仅限于通过考试,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诉求则在大学生的视野之外。对于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以及生活的意义问题缺乏必要的反思。

其二,价值观的冲突。随着传统社会价值的解构,市场经济催生的多样性的追求,以及全球化的浪潮,各种互竞的价值观——特别是西方自由主义的价值中立原则——冲击着价值秩序在大学生心灵中的生成。大学生把价值观的问题完全主观化,相信“存在即是合理”。对于社会和网络中流行的各种价值观念缺乏批判,善恶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以至于对一些庸俗的价值观不加反思地接受。而在生活中人际间的价值冲突面前无所适从,同学间的小摩擦甚至演变成大冲突。

其三,情感冷漠。道德情感上的冷漠和麻木表现在人只关注一己之私利,而忽略了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责任。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唯我独尊”的意识带入大学生活。“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使个人的“小我”逐渐膨胀为衡量社会“大我”的基本圭臬,“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成为最根本的信条,这也使得大学生缺乏与人沟通的情感能力以及对社会性价值的认同。对同学缺乏包容,对师长缺乏尊重,对弱者缺乏关怀的现象随处可见。而且这种情感的冷漠使得个人处于自己狭小的封闭空间,从而缺乏走进他人,走向社会的决心和勇气。这实际上是“对人性的否定,或者说是人性的堕落。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悬于世的生命,而是融于他人于自身的关系性存在,是‘与他人共在’、‘为他人而在’的”。

最后,对道德认同感降低和行为失范。人们不再认同和敬畏道德的善举,甚至觉得道德就意味着“吃亏”、“傻”。如在大学生中出现对“黑客”的崇拜,对投机取巧的推崇,而对讲原则的人贬低现象。论文作假、考试舞弊等失范行为,只要不被发现,即可谓“聪明”之举。

总之,伴随着道德信仰的缺失,一部分大学生陷入道德人格分裂的深渊,本应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却犹如一盘散沙,找不到可以统摄整个生活的核心精神。于是沉溺于网络游戏中找些许安慰,但随之而来的失落感、孤独感和空虚感充斥着这些年轻的灵魂。

三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既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又有当前高等教育中道德教育本身的弊病。

首先,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一个社会基本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建立在现实的经济生活基础之上,并由这种社会经济生活决定社会伦理道德的基本形态。市场经济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其运行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意义世界的价值信仰截然相反。在一定意义上,现代市场经济内在特质和经济理性的过度膨胀,是现代社会信仰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市场经济的世俗性和功利性的内在特征,使得社会主体以“经济人”的形式存在,其唯一的目的就是在市场自由竞争中寻找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极容易诱发一些大学生的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激发一些大学生的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贪得无厌的欲望,从而动摇大学生的道德信仰。

其次,政治化的道德信仰消解了道德的超越性本质。长期以来,政治信仰与道德信仰混而不分,甚至以政治信仰取代道德信仰,特别在改革开放之前特别明显。而政治信仰实又仰赖于领导者的个人意志,“这样,政党国家就承担着社会伦理的正当性的证据负担。一旦党的意识形态发生变化,社会伦理秩序就会出现失序。近10年来的情形正是:政党对其意识形态的修改和改善,使由政党国家负担的社会伦理的证据资源出现亏空。”政治激情的消退连带着信仰本身的消解。而当代大学生就是生活在“去政治化信仰”后遗症当中。

再次,社会的转型。随着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的推进,社会层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不公平问题愈来愈严重,德福不一致削弱了人们对道德的想象。而且原本承担社会教化的伦理共同体被瓦解,正如麦金太尔所指出的,由单子化的个体所组成的现代社会失去了整合社会认同的可能,“碎片化”的社会便成为不可避免的现代性后果。社会信仰得以确立的前提是某一特定社会或文化共同体成员的社会认同或价值认同,失去后者,前者就不可能。市场经济 “经济理性”的价值逻辑肆虐社会各个层面,使得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市场社会。

最后,文化的娱乐化进一步消解了人的超越性价值追求。虽然网络社会给予了当代人巨大的文化消费空间,但世俗趣味的高涨以及感官视觉的享受放逐了人的价值追求。特别是当传统文化已经失落,而外来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腐朽的观念被接受之后,让人无法判断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原本严肃的价值冲突被娱乐心态所支解。

此外,高校长期以来的科学主义取向和实用主义观念,使得德育在与专业知识教育中显得微不足道,造成了道德教化功能的削弱和人文精神的流失。更有甚者,即使在德育中也简单套用知识教学的模式,最典型的做法是以灌输的方式来实施,这就割裂人作为知、情、信、意、行等方面的道德结构中的统一性,同时也脱离了与人的现实生活的联系,无视学生内在精神信仰的形成,无视学生作为人的超越性需要。而且,在德育目标的定位上也存在着重要的失误。正如有专家所指出的那样,现在高校的德育目标定位上“取法乎下”的策略,使节节后退的德育目标已经退到了教育目标的最低极限了。似乎只要行为符合底线和规范就是有德的行为了。由于德育目标的节节后退没有对信仰危机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底线”在现实利益的诱惑面前不断地被突破这不足为奇了。

总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贵在道德信仰教育,通过道德信仰教育确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追求美好的生活。而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整个社会道德生态的环境的改善,也需要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的革新。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论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2).

[2]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43.

[3]贺麟.文化与人生[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92.

[4]顾伟康.信仰探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27.

[5]泰勒.自我的根源[M].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787.

[5]高德胜.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C].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6]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520.

作者:杨冬华 毛磊焱

高校德育理论分析论文 篇3:

高校德育从学生的生命整体开始

摘 要:德育理论界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已经成为德育理论研究的新主题。本文试图从德育的回归开始真正的尊重学生的生命整体,以达到德育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高校德育;生命德育;德育主体

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已经成为德育理论研究的新主题,这意味着学生的生命整体越来越得到重视。我们首先需要观察到学生整个人,也就是精神心灵与物质身体的相互作用。德育是高校教育的灵魂,是关于人的生命的教育。因此,使生命焕发生机,使生命茁壮成长,是德育必须承担的责任,完整的高校德育就必须从学生的生命整体开始——真正回到学生这个主体。

一、高校德育首先应回归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

学者普遍认为,造成道德教育实效性差的重要原因在于道德教育没有回归真正的主体——学生的生命整体。知性德育导致了德育与生活的割裂。德育要创新,就要转换与超越以知性和技术化管理为特征的德育范式。

也有学者认为,德育在生活层面上的回归,有利于克服学校与社会相脱离的弊端,增强德育的生活化。但我们应避免实际生活对理想社会的僭越,防止生活取代教育危险的产生。德育的回归,反映了德育的超越性品质,目的是更好地建构生活。但应防止用理想取代现实,造成新的学校与社会相脱离的教育形态。

生活德育的优势在于其整体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总是借助于一定的载体,道德教育总是借助于某种知识学习、劳动活动、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而得以实施的。生活德育的优势在于其整体性和社会性、实践性。只有根植于现实生活,德育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针对德育低效问题,学者分析指出,去生活化是造成当前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表现为德育观念上过度理性化,德育对象缺失主体地位,德育过程脱离学习主体的生活以及德育情境脱离社会实际等。回归生活是德育走出困境的现实路径,回归生活的内核是回归实践、回归多样、回归应用和回归交往。在这一观念指导下,学校德育观念、德育目标等均需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高校要尊重学生主体,把学生看作教育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同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把学生看作能动的、有创造力的行为主体和完整的生命个体,把外在教育引导与学生内在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潜能。

二、德育要重视人的生命本体

现行德育范式应以生命为思维原点,探寻生命维度,形成关爱生命的德育范畴、思维方式和逻辑体系。在生命内涵多维解读的基础上,着重将生命教育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本真要求。同时,反思当前“去生命化”德育范式的种种困境,努力从生命维度对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方法等进行重新审视和更新。这种“生命关怀”取向的德育研究,突出表现在将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死教育、安全教育等作为新时代德育的内涵,生态伦理教育、科技伦理教育、经济伦理教育、网络伦理教育等亦逐步得到重视。

生命德育是具有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德育模式。学校德育与学生的生命实践息息相关,教育现实也正在呼唤着学校德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生命完善和生命实现。这里所说的“生命”,是指学生的生命整体,它不仅是指身体意义上的生命,同时也是指精神意义上的生命。学校德育对于生命实践的脱离,一方面是学校德育在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没能充分关注学生的身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成长,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主体来观照;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德育过分强调道德认知的发展。因此,应探讨人的生命本真,分析研究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融合,以及生命实践如何在学校德育中的具体实施,倡导学校德育对学生生命的回归,对德育过程进行审美化改造,以助于学校德育实践的改善,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三、高校德育要把学生真正看成完整的道德主体

塑造主体性道德人格是主体德育理论的旨归。多元文化中的道德教育必须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受学生的理性选择。在学生选择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训导,是对话而不是灌输。道德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生命整体,它的最高目的是塑造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

道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掌握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身三大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需要、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直觉和道德行为习惯,形成主体性道德人格。就实践过程而言,有学者强调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应该是连续性教育与非连续性教育的辩证统一过程,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是道德哲学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有机整合而构成的互补体系,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方法体系应该是课堂道德教学与课外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教育的科技手段与艺术手段的协调运用。

德育活动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主体,都是具有主体性和潜在主体性的人。其中,受教育者是道德教育的核心。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是对立统一的。在两个主体性的相互作用之中,学生不断得到改造、进化和发展,教师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是不同性质的主体性,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建构的方式也不同。主体性教学建构教师和学生主体性,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建构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德育理论认为,道德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自主、自觉、自愿、自律的行为。只有通过主体性道德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可能具有独立人格。但也有学者认为,主体性德育理论虽然有其意义,但也有缺陷,因为它未能走出个性主义的窠臼,把学生看成单子式个体,忽略了“共识”、“主体间性”的本体论意义。所以,在主体性德育理论之后,德育理论研究又出现了一个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的趋势,主体间性、交往理性、商谈伦理由此得到了更多德育理论研究者的青睐。

四、高校德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尺度。这一思想付诸高校教育,在于帮助青年学子塑造理想人格,确立自我意识,发掘创造潜能。这是教育的“应然”取向。而今天的教育渐趋功利,偏离了大学的神圣使命。表现于教育教学模式上,是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于理想人格的构建和心灵世界的关照;片面强调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忽略了教育的“人本位”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专业遮蔽了人文,随之而来的是受教育者人文精神的缺失。

确立科学与人文融通的教育理念,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必然选择。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高校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就必须走出片面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误区,将教育同人的幸福、尊严、自由和终极价值结合起来。

惟其如此,才能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优势互补,使一个人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共同发展,成为一个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思想,确立注重素质教育,涵养人文精神,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提高于一体,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培养目标,全面推进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整合,努力挖掘、优化教育资源,大力推进教育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编辑部《德育为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郑永廷, 江传月,《主导德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版。

[3]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版。

责任编辑:刘雨凡

作者:钟万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环保教育化学研究论文下一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