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2022-07-28

第一篇: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人民政府

(2011年4月日)

各位领导: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政协的关心指导下,我县蔬

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培育出如香菇、芹芽、设施蔬菜、莲藕、鲜食大豆等规模化的蔬菜基地。多年来,***蔬菜年播种面积、总产量、总产值均位于宣城市第一位,在全省有较重要位置。

一、近几年我县蔬菜工作情况回顾

(一)大力发展蔬菜产业。2010年***蔬菜播种面积16.79万亩、总产量22.39万吨、总产值3.93亿元,蔬菜总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5.34%。目前,全县共有专业蔬菜基地1.5万亩,其中常年菜地0.89万亩,季节性菜地0.61万亩,年产商品性蔬菜5.7万吨。其中大棚蔬菜基地0.31万亩,占商品性蔬菜基地总面积20.6%,大棚蔬菜产量2.25万吨,占商品性蔬菜基地总产量39.5%,种植县域主要分布在城市近郊。

(二)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近五年来,累计培训人员1.5万人次,印发简报62期、技术资料4万余份、发放农业书籍1000册,结合农时加强田间现场技术指导,并在网上发布技术措施指导广大菜农科学生产,帮助菜农解决生产上的实际问题。

(三)加强蔬菜生产源头管理,确保蔬菜产品的质量。一是引导菜农使用低毒、低残留和生物型农药。二是在重点生产企业

- 1 -

建立投入品档案,并在其醒目位置张贴“无公害蔬菜生产农药合理使用规范”、“无公害蔬菜生产肥料合理使用规范”、“无公害蔬菜生产禁止使用农药品种”、“无公害蔬菜生产推荐使用农药品种”等标牌。三是增加基地菜上市前的抽检频率,每年的5-11月份每月到基地抽检蔬菜样品不少于4次,其中2010年共抽检蔬菜样本30批次236个,合格率为98.31%。四是加大对供沪蔬菜产品的监管,2010年我县供沪香菇3400吨、鲜花生400吨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

(四)推广蔬菜生产先进实用科技。通过技术人员联系生产大户、企业、生产基地和科技培训等多种方式,大力推广蔬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抗灾避灾技术、棚室小型机械化耕作技术、蔬菜连作障碍预防技术等先进实用科技,并积极引进蔬菜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促进了本地蔬菜产业科技综合水平的提高。

(五)指导、帮助蔬菜基地做好防灾、抗灾工作。近年来,我县每年的夏秋及冬季,都不同程度地遇到干旱、暴雨、强对流、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为搞好防灾、抗灾工作,及时通过编发手机短信、印发或网上发布技术资料、现场指导等措施,指导、帮助广大菜农及生产企业做好防灾、抗灾工作。

(六)加强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品牌建设。目前,全县有22家蔬菜专业合作社或协会,对加快我县蔬菜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福雪”芹芽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溪口“华阳”香菇获绿色食品认证,**乡刘福村获安徽省“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

二、发展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城县没有一个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无法进行大宗蔬菜交

- 2 -

易,蔬菜产品的市场调控能力较弱;二是本地蔬菜产品销售状况不佳,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蔬菜基地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四是近郊专业菜地逐年减少,城县(特别是春淡、伏缺季节)蔬菜供应矛盾较为突出;五是蔬菜品质不高,缺乏产品深加工或冷链销售体系,产业链不长;六是基地规模较小,缺少生产或加工的龙头企业带动;七是蔬菜产业科技推广队伍不健全,基地乡、村基本无专职或兼职蔬菜专业技术推广人员。

三、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

(一)市场优势。蔬菜消费市场巨大,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产品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对品种、质量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的营销体系逐渐完善,蔬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质量和档次,也为我县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的蔬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效益优势。蔬菜生产具有明显的效益比较优势,在行业发展中潜在优势明显,露地蔬菜亩产值一般在2000-3000元,大棚设施栽培反季节蔬菜亩产值一般达万元,特色蔬菜(如五星芹芽)亩产值在8000元以上,其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率和创造的利润高于其他作物,是农业优势产业之一。

(三)县位优势。我县毗邻江浙沪,生态环境较好,与长三角城市群紧紧相连,交通便利,适合发展优质、高效蔬菜,可建设成长三角城市带蔬菜产品的供应基地之一。目前,长三角地县城市化率全国最高,对蔬菜需求量大,我县蔬菜生产的县域化布局已基本形成,基地建设初见规模,蔬菜产业发展极具优势。

四、下一步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

- 3 -

(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蔬菜批发、零售市场是蔬菜产业发展和保障蔬菜产品供应的桥梁和纽带。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着手筹建市县大型综合蔬菜批发市场,切实为菜农卖菜提供公平的交易平台,从而带动蔬菜产业的整体发展。把城乡蔬菜零售市场的改扩建和社县蔬菜店建设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完善零售市场的管理,城县蔬菜零售市场开辟农民自产自销专县,并免征摊位费和管理费,扶持蔬菜专业合作社或农户在市县设立直销窗口,实行农超对接等工作。通过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的建设,解决当前我地广大菜农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的问题。

(二)要进一步加强生产基地建设

按照 “科学规划、区域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总体要求,重点抓好四大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1、城镇保障性蔬菜基地。以城郊和乡村集镇郊县为中心,建设设施蔬菜和商品蔬菜基地,实行菜地面积、产量的增加与城镇化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并实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提高当地应季蔬菜供给总量和自给率。

2、特色蔬菜生产基地。以五星乡为核心,发挥地方特色和优势,重点建设芹芽、鲜食大豆、水生蔬菜(莲藕)等特色蔬菜产业,建设地方名优特色蔬菜生产基地。

3、食用菌生产基地。在溪口等山县建设反季节香菇、灵芝等木腐菌基地,在古泉、向阳、黄渡、水阳等地,建设秀珍菇、杏鲍菇、金针菇、草菇等珍稀草腐菌生产基地,加快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

4、瓜果类生产基地。在黄渡、古泉、向阳、洪林等地,建立 - 4 -

大棚西瓜、草莓瓜果生产基地。

(三)要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1、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从规范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与管理、规范技术措施着手,建设“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县,从源头上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2、引导和督促蔬菜生产企业、生产基地等委托农残检测机构,开展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并从规模化基地、专业合作社、生产大户入手,建立生产档案,逐步建立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3、建立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健全宣州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在蔬菜批发市场、零售菜市场建立蔬菜农残检测室,有重点地开展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检测;开展经常性的基地蔬菜农残抽检工作;主要生产基地、生产企业逐步建立蔬菜农残检测室。

(四)要进一步加强蔬菜科技创新建设

1、重视蔬菜产业科技推广队伍。对商品性蔬菜基地面积达1000-5000亩和5000亩以上的乡镇从编制、经费上配备1名和2名蔬菜专职专业技术人员;对商品性蔬菜基地面积达500亩以上的村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蔬菜生产技术负责人。支持、鼓励各蔬菜生产、加工企业积极引进科技人才。

2、积极进行蔬菜新品种的引进和示范推广工作。引进适宜***生产的蔬菜新品种,有效提高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普及率,建设优质品种示范基地。

3、推广新技术。大力推广设施栽培、节水灌溉、工厂化育苗、大棚连作障碍治理等多样化集成增效技术,发展蔬菜嫁接、

- 5 -

水旱轮作、周年茬口搭配、有机化栽培等新型高效种植模式。增加精细高档蔬菜比重,扩大设施化和集约化生产规模,提高蔬菜产品产量、质量和档次,努力增加年亩产值超万元的高效特色蔬菜种植面积。结合设施蔬菜发展,因地制宜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农业。

- 6 -

第二篇:通渭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按照“稳玉米、扩洋芋、种药材、兴杂粮、增果菜” 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思路,把加快发展蔬菜产业当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在以平襄、碧玉为主的城郊水川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依托旱作农业项目,在全县大力发展地膜覆盖蔬菜种植,进一步加快了蔬菜产业发展步伐,不仅有效改善和促进了城区居民蔬菜供给,还成了群众增加收入、脱贫致富新的增长点。

一、蔬菜发展现状

(一)种植规模不断加大,产业基地初步形成。通渭县蔬菜种植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是常规露地种植, 1981年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地膜覆盖种植技术,1988年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塑料大棚栽培技术,1993年又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第一代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到了90年代末,才形成了以地膜覆盖栽培和塑料大棚栽培为主,日光温室栽培为辅的设施蔬菜生产新格局。近年来,全县把蔬菜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关键举措,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通过全县各级干部的不懈努力,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1.06万亩迅速扩大到2015年的5.5万亩;总产量由3.2万吨增加到14.3万吨;总产值由4480万元增加到31460万元。平襄镇旧店子、宋堡、河南、孙庄等村,碧玉乡玉关、碧玉等村,寺子乡窑坡等村,陇川乡菜子、蔡铺等村水源相对充足的区域初步形成了以青椒为主、兼顾其它茄果类、

1 瓜类、食用菌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在平襄、碧玉、寺子、义岗、李店、襄南、榜罗等乡镇初步形成了以早熟菜用型马铃薯、白菜类、根菜类、茄果类、葱算类为主的地膜蔬菜生产基地。

(二)种植品种结构逐步优化,经济效益明显增加。上世纪90年代前,由于种植技术落后,我县种植的蔬菜品种比较单一,经济效益较低,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新品种的不断引进,全县蔬菜种植品种逐步得到优化,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2015年,全县共种植辣椒、茄子、番茄、黄瓜、西葫芦、甘蓝、大葱、大蒜、食用菌等9大类60多个品种。日光温室蔬菜平均亩产量达6.2吨,产值3.5万元,纯收入2.5万元;塑料大棚蔬菜平均亩产量达4.8吨,产值1.3万元,纯收入0.9万元;地膜覆盖蔬菜平均亩产量达2.8吨,产值0.5万元,纯收入0.3万元。

(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产销体系日趋完善。近年来,为加快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县上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营销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蔬菜交易市场建设步伐,产销体系日趋完善。至目前,全县建立交易市场20个,培育蔬菜种植、营销专业合组织63个,营销大户320多户,营销网络遍布全县18个乡镇。特别是通渭县西川农产品产业化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建成集蔬菜交易、仓储于一体的专业交易市场一处,贮藏能力达300吨,年贮藏销售高原夏菜1200余吨,为全县蔬菜产后销售、平抑菜价、稳定菜农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该合作社针对华川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贫困户实现长

2 期稳定脱贫缺乏项目支撑的问题,整合国家项目资金,利用村集体的50亩耕地在华川村建设设施农业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该项目占地50亩,建设日光温室6座,塑料大棚32座,主要种植草莓、樱桃、乳瓜、娃娃菜等蔬菜;依托日光温室配套建设村级光伏电站1处,设计装机总容量为215KW。项目总投资1072万元,其中设施农业投资900万元(政府整合项目资金200万元,专业合作社自筹700万元),光伏电站投资172万元,按照1:1:2的比例进行融资,即省级配套43万元、县级配套43万元、村集体向银行贷款86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菜农观念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受传统粗放农业生产观念的影响,加之文化素质不高,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影响了蔬菜产量、品质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二)生产成本较高,投入严重不足。蔬菜生产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不仅建设基地需要大量资金,而且生产经营过程中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尽管县政府多方面、多渠道筹措资金,但县财政困难、农户贫困,政府和有关部门投入蔬菜生产的资金较少,尤其是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经费,科技培训费用,扶持企业、生产基地、种植大户的资金明显不足,农户很难筹措到足够资金,不能满足生产发展需求。

(三)水源极其缺乏,制约蔬菜产业快速发展。我县目前蔬菜生产用水主要依赖地下井水,矿化度较高、盐碱性大,不利于蔬菜正常生长发育,即就是这样的灌溉用水,还存在着水量严重不足和成本较为昂贵的问题,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目前我县蔬菜生产商品理念不强,只有个别专业合作组织实行蔬菜分级包装和注册了自己的蔬菜商标,产品附加值不高,制约了蔬菜产品的转化增值和蔬菜产业开发。

(五)受自然条件影响,不利于反季节蔬菜生产。我县冬季阴天时间比较多,雾多寡照不利于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以春大茬连秋种植为主,冬季精细菜很难生产,市场供应主要靠外地生产,菜价居高不下,提高了居民消费成本。

三、下段工作打算

为切实加快全县蔬菜产业发展,今后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结合引洮二期工程,把蔬菜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特别是以平襄、碧玉、寺子、义岗、榜罗等为重点,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力争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以上。

(二)突出抓好质量安全。一是实行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打造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三品一标”认证,努力提升全县蔬菜品牌。二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

4 测监管网络建设,逐步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在全县形成从生产环节到流通领域全方位的监控,确保蔬菜质量。三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在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销售市场建立质量安全定位监测点,根据生产、加工的农产品主导品种确定监测重点,制定检测规程,加强技术培训和联络,确定专人具体负责,充分发挥行业检测资源优势,对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的产地环境和生产过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等实行定点监测,并在有关媒体上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四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利用现代信息手段逐步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结合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完善农产品档案登记制度。

(三)千方百计增加投入。蔬菜产业是一项强农富农工程,同时也是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县级政府要通过从财政预算中列入一定数量的资金和争取国家、省市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大对蔬菜产业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生产和加工技术培训、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资金上的扶持。同时,加大蔬菜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境内外的民资参与,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提升蔬菜产业发展水平。

(四)不断完善市场和流通体系。市场和流通在蔬菜产业发展壮大中起决定作用,由于缺乏市场、流通不畅,蔬菜生产中出现的淡旺季明显,价格不稳,收入没保障,茬口调整难以实现等

5 现象,严重制约着蔬菜生产的发展壮大,而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只靠农民种植结构的调节和市场利益的驱动来完善,很难再短期内形成,甚至会出现崩溃。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和流通体系,努力打造品牌,扩大影响,通过市场调节和利益驱动进一步发展壮大蔬菜产业。

通渭县农牧林业局

二〇一六年八月八日

第三篇:全市农业工作和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曲靖市农业局 (2008年7月4日)

尊敬的周主任、各位领导:

首先,我仅代表农业局向尊敬的周主任和各位领导莅临我局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欢迎各位领导对我局的工作提出宝贵建议和要求。下面,我就全市农业工作和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汇报。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以促进农业稳步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及早部署,精心组织,克服了凌冻、冰雹、洪涝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狠抓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为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上半年全市农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小春灾后恢复成效显著

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小春粮食播种面积206万亩,超计划6%,总产量达2.2亿公斤,比计划减27%,同比减33%,损失程度由预期的70%降为目前的

1 33%;油菜籽产量达7774万公斤,比计划减14%,同比减13%,损失程度由预期的72%降为目前的13%。由于今年粮食、蔬菜、油菜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油菜籽收购价格每公斤由上年的 3.4元增加到 4.7元,增幅 38%;小麦收购价格每公斤由上年的 1.4元增加到 1.48元,增长 5.7%;蔬菜价格与同期比增幅均在 19.5%以上,全市小春生产实现产值16亿元,同比增4%,农民人均产值达306元,同比增21元,增7%。

(二)大春生产形势较好

一是粮食种植面积扩大。按照“小春损失大春补”的要求,全市不断挖掘潜力,提高复种指数,大春粮食种植553万亩,比去年增加40万亩,增8%,其中:水稻栽插84万亩,同比增加4万亩;玉米种植243万亩,同比增加16万亩;马铃薯种植190万亩,同比增加15万亩;杂粮35万亩,同比增加3万亩。

二是高产创建活动成效明显。全市共举办各级各类高产创建示范样板102.8万亩,其中:部级样板4万亩、省级样板4万亩、市级样板10.8万亩、县乡两级样板84万亩。

三是科技推广力度大。八项重点农业科技措施推广859万亩,超计划8%。其中,推广优质稻69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83%;优质专用饲料玉米196万亩,地膜玉米150万亩,脱毒马铃薯169万亩,旱作高产立体栽培技术136万亩,土壤测土配方施肥161万亩。在科研工作方面,完成国家、省、

2 市级水稻、玉米、小麦、大麦、马铃薯、蚕豆、豌豆等各类作物各项试验200余项;开展了种子纯度盐溶蛋白电泳技术研究及应用,重点攻关种子室内检验工作;拓展了研究领域,开展水稻花培育种研究。

目前,大春农作物长势较好。玉米作物

一、二类苗在90%以上,水稻作物一二类苗在85%以上。如果后期无大的自然灾害,大春粮食有望获得丰收。

(三)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今年,全市大力培育蔬菜、蚕桑、魔芋、花卉、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农业特色化、规模化、区域化趋势明显,成为了上半年农业生产的新亮点。全市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发展262.5万亩,同比增加61万亩,增30%。其中:蔬菜178.8万亩(辣椒32.5万亩,同比增加17.5万亩;生姜23.5万亩,同比增加5万亩,其它蔬菜57万亩,同比增加15.5万亩,秋冬马铃薯65.8万亩,同比增加6.8万亩),同比增加44.8万亩;蚕桑24万亩,同比增加4万亩;魔芋17万亩,同比增加3万亩;万寿菊14.5万亩,同比增加2.5万亩;中药材10.2万亩,同比增加7万亩。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8万亩,同比增10%;水产品产量2.2万吨,同比增42%。各类“订单”农业的品种、区域、规模都在继续增加和扩大。全市已落实6个品种订单156万亩,同比增加27万亩。全市的粮、经、饲之比由上年的57:29:14调整为56:29:15。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的进展

今年,全市深入开展“一村一品”创评活动,在不断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培育新兴特色产业,农产品生产向规模化发展。一是产业区域布局初步形成。全市形成了优质水稻种植区、专用饲料玉米种植区、马铃薯种植区、杂粮种植区、油菜生姜种植区。二是优势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全市形成了一批集生产、加工为一体的优势特色产业:万寿菊种植规模及加工水平居全国前列;魔芋规模化种植、有机魔芋栽培技术、魔芋产品加工开发居全国前列;三是龙头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经济效益和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全市固定资产规模5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160个,其中:全市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1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87个。农产品加工业较快发展,已经形成了以畜牧、杉木林、蔬菜、烤烟、蚕桑、魔芋、花卉、中药材、水产和粮食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240个,加工农产品127.2万吨,加工产值38.2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30%左右。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的产业化经济组织覆盖全市各个优势特色产业,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农业产业链条中的产、加、销环节得到有机联系,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所提高。

(五)支农惠农政策效应明显

4 今年,全市认真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财政、农业部门按照补贴资金下拨时间,分时段及时向农民进行了兑现,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市通过“一折通”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水稻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油菜良种补贴等补贴资金达3.77亿元,农民人均补贴71元,同比增加45元。

(六)农村劳务培训输出成效显著

全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培育壮大农村劳务经济产业,促进劳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市共培训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14732人,完成年计划的57%;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61759人,完成年计划的69%。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20万人,实现转移输出综合收入50亿元;其中 外出务工60万人,实现务工收入13亿元,人均劳务性工资收入2160元。

二、蔬菜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在确保全市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市政府培育“十大特色种养基地”,发展“十大特色产业”的规划要求,全面实施到村到户的“1231工程”和农业龙头企业“127工程”,全市农业部门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快蔬菜产业发展。

(一)蔬菜产业目标任务

2008年的目标:全市生姜、辣椒、秋冬马铃薯、食用菌

5 和其它品种的蔬菜种植面积达159万亩,总产量达200万吨,总产值达27亿元,商品率达60%;科技措施推广比例达50%;农民科技培训5000人次。

(二)蔬菜生产情况

曲靖市蔬菜产业生产势头良好,据统计,上半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78.8万亩,其中生姜种植面积23.5万亩,辣椒种植面积32.5万亩,秋冬马铃薯种植65.8万亩,食用菌320万平方米,其它蔬菜57万亩。在已经种植的各类蔬菜中各项科技措施推广比例达到52%,农民科技培训达7800人次。预计总产量可达266.5万吨,比计划增33%,蔬菜商品率将超过65%,总产值可达29亿元。

(三)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入春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了对发展蔬菜产业的领导,各县(市)区均成立了蔬菜产业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组,并出台了有关培育蔬菜产业的扶持政策,加大了资金的投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合理布局,以发展露地商品蔬菜为主,利用外省夏秋季高温、冬季气温较低蔬菜生产较为困难,而我市夏秋季相对冷凉、冬季无严寒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夏秋和早春反季节蔬菜生产,提高我市蔬菜在省内外市场的份额和比重,

6 提高蔬菜生产效益。在布局上,坚持沿路开发、集中连片、规模发展,依托蔬菜营销企业,推动商品蔬菜生产基地的建立和发展。同时,针对蔬菜品种的多样化、市场对蔬菜需求、供应的均衡性和高质量的要求,在安排茬口、种植品种、种植模式、上市季节等方面合理搭配,做到温室、大中小棚、地膜、山地菜协调发展,实现周年生产,均衡供应。

三是抓点示范,提升质量。围绕蔬菜产业的发展目标,组织实施好蔬菜优质示范样板工程,做到“五有、四统

一、三到位”,即有组织领导、有技术方案、有田间观察记载、有测产记录、有工作总结;四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节令、统一规格、统一管理;三到位,即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全市共举办市级蔬菜高产优质示范样板4万亩(罗平1万亩以生姜为主的蔬菜高产优质示范样板;师宗、会泽各1万亩以辣椒为主的蔬菜高产优质示范样板;麒麟1万亩以外向型商品蔬菜为主的蔬菜高产优质示范样板)。

四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结合农函大、农广校及绿证工程的实施,采取逐级培训,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大范围的各类蔬菜高产优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科技培训工作。据初步统计,全市共培训85余期,培训人员7800人次。通过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是抓龙头,促发展。大力引进、培育和扶持蔬菜经营加工龙头企业,蔬菜产业紧紧围绕龙头企业和市场需求,认

7 真组织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为企业提供优质原料和标准化蔬菜产品。1-3月份,云南慷葆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749万元,沾益珠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100万元,宣威汇丰食用菌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125万元。全市现有供港蔬菜龙头企业8户:麒麟区香港乐颐有限公司,以菜心、芥蓝等为主;麒麟区香港勇记农业有限公司以芥蓝、生菜、黄瓜等为主;陆良田园食品有限公司以芥蓝、上海青、生菜等为主;师宗振华食品有限公司,以青刀豆、朝鲜蓟、甜玉米等为主;沾益“富亿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春菜、油麦、奶白菜等为主;宣威北京四季康公司,以甜玉米、菜豌豆等为主;宣威宏苑食用菌有限公司,以时鲜蔬菜、马铃薯等为主;宣威宝山元宝公司以食用菌为主。8户蔬菜龙头企业共建设基地16500亩,产量20140吨,对全市蔬菜产业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是抓质量,树品牌。全市已认定无公害蔬菜基地23个,产地面积44.78万亩,认证无公害蔬菜产品46个。实施无公害蔬菜产地整体推进14.08万亩。从2004年开始,每年开展3次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全市共抽检蔬菜样品544个;抽检样品农药残留超标率从36.6%逐年下降至4.7%,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合格率有了大幅度提高。

(四)存在困难和问题

8 一是蔬菜品牌创建不够;二是蔬菜产业订单比例不够高;三是蔬菜生产基地规模小;四是蔬菜产业基础设施较差;五是蔬菜生产中质量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五)下步工作意见 一是加强曲靖蔬菜品牌建设。

二是提高蔬菜集约化、标准化水平,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三是加强蔬菜新品种引进、培育、示范推广力度。

第四篇: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政协七届二十二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紧紧围绕 “川区园田化、基地标准化、产品绿色化”的要求,以发展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特色精细菜和高原夏菜为重点,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积极调整结构,建龙头、扩基地、增效益,蔬菜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效益不断提升,成为推动汭河川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一是政府投入加大,助推规模扩张。全县蔬菜拱棚、日光温室分别达到了10000座和1000座,建成于家湾、平头沟和冉李等8个蔬菜专业村,认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2万亩,马铃薯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今年上半年全县种植蔬菜2.9万亩,生产蔬菜2.4万吨。

二是建办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先后招商引资建办了方盛果蔬保鲜和阳光生态苗木繁育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延伸了蔬菜产业链条。于家湾华芮蔬菜专业合作社采用“协会十基地十农户”模式,与农民群众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充分调动了菜农的积极性,在调整发展模式上做出了有益探索。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三是积极流转土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引进韩国、榆中、定西等外地客商落户经营,在冉李、枣林和东庄等村流转土地5100亩,新建蔬菜基地5处,蔬菜生产基地累计达到10处,蔬菜产业发展由传统粗放型经营逐步向科学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

四是健全市场体系,拓宽销售渠道。招商建办的方盛蔬菜公司,配套建成4000平方米的盖棚式交易市场,年蔬菜吞吐量达8万吨。扶持发展了于家湾华芮蔬菜专业合作社等9个蔬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吸纳会员1200多人,带动农户4500多户,签订蔬菜订单5100多亩。华芮蔬菜专业合作社与县内家悦超市、农贸购物中心签订了购销订单,实现了农超对接,蔬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五是加强技术培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举办各类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51期,编发宣传资料7000多份,培训技术骨干850人、农民7300多人(次),推广测土配方、滴水灌溉等新技术,引进航天辣椒、西甜瓜等新品种8类24个。通过开展技术人员和乡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坐诊”技术帮扶活动,有效解决了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等技术难题,确保了蔬菜生产质量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差距和问题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近年来,我县蔬菜产业通过建龙头、抓基地、增效益,产业规模持续扩张,效益不断提升,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差距和问题。一是市场建设滞后,蔬菜流通不畅。目前,全县没有建办一处大型蔬菜批发交易市场,蔬菜交易仍然以零售为主,市场信息封闭,外销渠道不畅,旺季蔬菜销售难问题时常发生,菜农利益难以保障。二是土地流转缓慢,产业化程度不高。受农民认识和观念影响,农民对土地流转参与程度低,积极性不高,土地不能集中连片,增加了管理务作难度,制约了蔬菜产业化经营的效益。三是产业管理粗放,经营方式相对落后。目前,我县蔬菜种植基地,由农民共同投资,合伙经营管理,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科学管理体制,产业化程度较低,土地利用效益不高,影响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大部分蔬菜生产仍以农户分散生产、直接进入市场为主,集约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部分菜农观念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受传统粗放农业生产观念的影响,加之文化素质不高,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影响了蔬菜产量、品质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五是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目前我县蔬菜生产商品理念不强,全县至今未建成蔬菜分级、包装机构,也没有注册蔬菜商标,--------------------------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产品附加值不高,制约了蔬菜产品的转化增值和蔬菜产业开发。

三、意见和建议

要实现蔬菜产业“川区园田化,基地标准化,产品绿色化”的发展目标,就要进一步提升蔬菜产业化发展水平,针对当前我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1、持续加大产业投入,不断完善以奖代补政策,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争资列项为重点,修订完善以奖代补激励政策,逐步建立起以农户投入为主体,财政、企业、社会资金注入参与为辅助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进一步调动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建议县上每年单列一定比例的扶持资金,重点加大对发展蔬菜产业园、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使其做大做强,真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另外,积极争取全省蔬菜大县建设项目,以汭河川区为重点,兼顾黑河川区,进一步加强蔬菜生产基地灌溉渠系、机井、田间道路、电力设施等配套建设,推动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2、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搭建信息网络平台,拓展产业营销空间。逐步建立健全营销网络,搭建信息化平台,拓展市场空间,营造高效、优质、有序的现代营销体系。在抓好--------------------------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政府抓展销、企业搞联销、市场促营销、农民经纪人跑贩销”等途径的基础上,引导方盛等龙头企业和购销大户参与蔬菜营销活动。发展壮大产销合作社和协会等经济组织,不断提高蔬菜产销组织化程度,形成全新的产业化发展格局。积极探索现代营销手段,开辟直销、产销直挂、净菜配送、蔬菜产品销售专柜等营销服务方式,扩大营销渠道。县上建设一处大型蔬菜交易批发市场,配套蔬菜检验、包装、对外推销中介机构,乡镇组建蔬菜生产专业班子,建立对外蔬菜展销网络平台,采取“内销+网联联销+客商主动上门购销”的办法,不断拓展市场空间,方便群众与客商,增强蔬菜产品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树立特色品牌意识,持之以恒抓好蔬菜产业标准化、精细化生产。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更是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和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作为我县农业窗口的蔬菜产业也应把发展品牌作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一要为马铃薯、芹菜、西甜瓜等蔬菜优势终端农产品注册商标,并利用各种途径展销推介,打出地区,占领市场,提升产业效益。二要大力推广反季节、无公害等蔬菜生产技术,实行全方位、长效化、梯次性生产,逐步形成月月有主打品种,天天有蔬菜出售,在管理上逐步形成“环境有检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的蔬菜安全--------------------------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质量监测体系,不断提高蔬菜生产精细化管理水平。三要加强外宣力度。通过宣传推介,使蔬菜产业走进高端市场,拓宽农超对接,实现产品直销,不断提升蔬菜产品的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和流通率。

4、进一步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不断加快川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步伐。一是加快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大力发展大户经营,积极引导和鼓励方盛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规模化、标准化菜田建设,吸引省内外著名蔬菜加工企业到我县投资建厂;大力发展定单生产,引导企业和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实现蔬菜产供销一体化,形成蔬菜冷藏保鲜、物流配送、深加工一条龙体系,进一步提高产业化水平。二是以科学种养、设施农业和标准化生产等农业科技培训和各种专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大规模开展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不断完善汭河川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努力建设集蔬菜种植、良种繁育、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为一体的高规格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不断提升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水平。

--------------------------精品

文档-------

第五篇:蔬菜产业园建设情况汇报

明新街道办事处

按照县政府通知要求,现将蔬菜产业园建设工作运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 主导思想

按照全县“一牌五县”的总体要求和建设现代化大农业规划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一区五园”和“一城五业”建设目标,今年我们明新街道办事处以绿源寒地蔬菜园区建设为重点,依托国土、农开及扶贫等部门项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将园区建设成集生产、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努力将园区打造成滨北“蔬菜第一园区”。

二、园区坐落及功能定位

根据地块情况,经过详细踏察,产业园核心区设计在向荣村东四路东西两侧。

功能定位是:打造成集生产、加工、采摘、休闲、观光及餐饮于一体的一道亮丽风景,使其成为明水新城的后花园和观景台。

三、建设内容及功能化分

蔬菜产业园分三期建设,主要内容有“四区一中心”。

1 核心区总占地约745亩,其中棚室区占地245亩,包括高标准多功能综合展厅(一楼为办公、仓库、食堂宿舍、展厅、实验室等,二楼为透明景观台),裸地蔬菜占地500亩;辐射区涉及明水镇、双兴、永久、兴仁、通泉等乡镇,约15万亩;净菜及农副产品加工区占地20亩,建设加工车间,办公、展厅等;保鲜贮藏区占地20亩,建设保鲜库及常温保存库1万平及办公、安保、宿舍等;特色产品种植区占地100亩,主要是吸纳其它各乡镇或外来企业投资规模大,必须生产具有特色的种植品种或具有拉动作用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交易配送物流中心占地20亩,交易场地5000平方米,办公及门市房5000平方米。

四、经营模式

为了加强管理和集中经营,提高产业园的拉动和示范引带作用,我们的想法是核心区由集体经营管理,具体想法如下:

1、成立公司,提高组织化程度。由办事处熟悉蔬菜生产经营的副书记孙树奎任蔬菜产业园主任,带领向荣村及办事处相关人员,成立专门办公室,负责此项工作。经营方式准备进行公司式运营。下设三个子公司,即温室种植开发公司,主要负责蔬菜的种植及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加工贮藏公司主要负责蔬菜初加工和净菜加工及深加工脱水、干菜、果脯等;经销公司主要负责蔬菜的对外销售,在打进周边城

2 市超市的同时,争取和辽宁及山东等全国闻名的蔬菜经销基地取得联系,借鸡生蛋,进行互利互惠的联营联合。另外,还在考虑通过招商,引进具有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的企业,走联营联合之路。

2、统分结合,提高科学化水平。温室区建成后,进行分区规划成四个区域,即叶菜种植区、果菜种植区、食用菌种植区、水果种植区和观赏花卉种植区。主要是吸收有种植技术的农户经营,同时引带部分有种植意愿的农户参与,再按种植品种成立各自的协会。对外聘请专家能人进行有针对性地技术指导,提高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

3、土洋结合,提高文化品味。在贴近大众的同时,争取在高端蔬菜、水果及观赏植物种植上有所突破,在注册自己的品牌商标的同时,争取绿色和无公害标识。

五、保障措施

1、高站位规划,高标准建设。相关出资部门抓紧拿出准确的拟建温室数量及上级设计要求,请有关专家在进行总体规划的同时,要进行单体温室的设计,以便承建单位做工程预算。另外,便于办事处对园区进行宏观考虑配套设施,例如,道路、绿化、美化、供水、配电、看护房、展厅、景观等设计。

2、千方百计,加快供地。办事处和向荣村要按照县里的统一规划,作农户工作,抓紧把土地从农户手中流转出来。

3 主要办法:一是采取租赁的方式,每亩600元进行承租,时间到二轮承包期末。二是采取置换的方式,一方面是以地换棚,按租地价格每亩600元计算,核算出总地价,然后根据每栋温室的租金进行协商找补转换经营,原承包关系不变;另一方面以地换粮,根据农民种植玉米进行养殖的习惯,秋后按同等地块的玉米常产补给玉米。第三是以地换楼,主要是农民新城用现房作价置换农户承包田,按价找补,农户与村委会按规定程序变更承包关系。三是采取征用的方式。向荣村或开发企业垫资按现行地价进行一次性征地,等棚室建成后收益归出资方所有,棚室产权归村集体,土地归出资方所有。

3、积极工作,争取支持。办事处要克服一切困难,在积极做好群众工作的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取得群众理解和支持,解决前期所需费用;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希望相关部门也要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及相关部门给予资金和物资和技术上的倾斜;积极向县政府汇报和争取,恳请县政府能根据规划需要,给予一定的资金及政策支持,让蔬菜产业园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增长点的同时,也能打造成农民新城的后花园和观景台。

4、戮力同心,打造品牌。园区建设工作已经作为目前办事处的头等大事,摆上重要日程,我们办事处全体干部分成了三个服务小组,并分解了任务指标,争取举全办之力,

4 争取打出特色,打出品牌,打出一张省内外远近闻名的可观、可餐、可试、可享的明水农业观光旅游新的名片。

六、工作运行情况

我们现在初步规划设计了一套园区建设方案,地块初步踏查已经完成,待方案定下后,与农户对接签订土地租赁协议和房屋拆迁协议,按时保障施工方进入施工场地。

建设地点在农民新城南、东四路东西两侧,三块区域,需建设面积245亩,可建设日光节能温室85栋,蔬菜大棚25栋。其中农民新城南一区占地面积89亩,可建设(规格8米×50米)日光温室40栋,4米×5米工作间20座,温室区内可硬化4米宽通道三条,晾晒场5000平方米,并可在晾晒场南侧建一处展示厅;二区占地面积30亩,可建设(规格8米×50米)大棚10栋,4米×5米工作间10座,可硬化4米宽南北走向作业通道两条。三区在村南东四路东,占地面积126亩,可建设日光节能温室35栋,大棚(规格12米×56米)25栋,4米×5米工作间55座,可硬化4米南北走向作业通道4条,东西走向作业通道1条。该方案涉及农防林一条,杨树240棵,唐槭树苗45亩约18万株;房屋52座,砖房44座,土房8座,另有房场一处。住宅面积共5305平方米,仓房面积1402平方米,圈舍面积1658平方米,大棚2170平方米。拆迁后,东四路宅基地部分配建二层商服。后附园区平面图。

七、存在的问题

1、建设用地问题:

⑴如果征地,需要资金970余万元。如果采取租赁的方式从农户手中将其承包田经营权租赁到二轮承包期末,还有15年,租地资金每亩600元,245亩地,需要租地费用2,205,000.00元、补偿树苗费70多万元,这笔费用办事处和村集体暂无力解决。我们准备通过作农户工作,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小先期投入压力。我们建议政府给付征地补偿款的方式解决前期投资问题,这样既解决了园区建设资金问题,又化解了征地补偿兑现问题。

⑵以地换楼的方式,将农户的土地以征地价格作价,在农民新城中以楼的实际价格等价交换,该地块地上建的温室或大棚作价归开发商所有,亦或办事处以实际价格定期给付开发商,这样可能会使园区建成后规模经营受到影响。

⑶按主要领导意见,东四路边拟建二层商服,属于永久性建筑,如果说征地,需要国土部门协调用地指标,如无法协调,能否进行变通。另外,路边商服建成后,可能影响到棚室区的整体效果。建议拆迁农户解决建设永久性建筑问题,这样既解决了用地难题,又解决了新城南北通透问题。

2、征用农防林及苗木补偿问题

一是租地费用,根据项目需要,用地面积为245亩,每亩租金约600元,220.5万元;

6 二是地上附属物涉及农户唐槭树苗,涉及45亩,每亩约4000株,约18万株,每株约4元,共计72万元,同时涉及南北走向林带一条约棵杨树240棵,征用费用为:1.7万元,附属物总费用为73.7万元;一条农防林240棵树,45亩苗木,需费用77.81万元。

3、配套看护房问题:国土资源局建设的50栋温室没有匹配工作间,影响农户生产经营,需配套工作间。

4、动迁房屋补偿问题:在实际动迁房屋前,需要有相关部门配合评估,对民房客观作价,在实际动迁中会涉及到房屋以外建筑物补偿问题,需要现场洽谈动迁补偿。

5、建标准化展示厅问题:为了提高园区品味,将园区生产的产品对外很好地展示宣传,让外界对园区经营品种、经营规模、经营方式有个全面了解。需要建一处标准化的展示厅,共外界参观、接待,可能会涉及到永久性建筑用地问题。

八、下步工作计划

3月14日——3月17日规划设计初步建设方案;3月18日——3月19日按照既定方案将地块落实到位;3月20日——3月31日与农户签订初步协议;4月1日——4月4日缺口资金到位,准备开工前的各种标牌及软件;4月5日——4月14日与农户对接,租地资金、房屋动迁补偿资金到户;4月15日——4月20日,施工方施工材料进场地,标

7 牌树立完成;4月20日工程队正式施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食材配送技术方案下一篇:生产计划例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