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中物业管理论文

2022-05-01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社会管理中物业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基层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突破点。因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心在基层,社会稳定的根基也在基层。随着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剧,以往隐含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凸显且尖锐化,并集中表现、反映在基层。在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部署下,基层政府面对一系列棘手的社会管理难题。

社会管理中物业管理论文 篇1:

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完善之策

社会管理是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的重点任务是: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基础建设,强化城乡社区自治组织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服务体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这是对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的明确要求,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社会管理是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加强我国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迫切需要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第一,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是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基础。我国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点在基层,只有打牢基层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座大厦才能牢牢矗立。在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和农村村民自治组织是完善社会管理的最基础环节,城乡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细胞,社区管理和服务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突破口。城乡社区管理的成败,关系到政府角色的有效转变与公民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是我国社会管理体系与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管理体系是由党委、政府、社会组织、群团组织与企事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公众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多元共治体系。通过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推行参与式、合作式治理,可以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特别是社区管理创造便利条件。

第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是解决各类社会矛盾与问题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不断增多,城乡社区因公共安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污染、物业管理、干群关系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持续多发态势。我国的各类问题和社会矛盾,集中发生在基层特别是城乡社区。城乡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前沿和缩影,是社会的基本单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加快向“社会人”、“社区人”转变,大量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和民办机构在街道社区落户,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大量涌入社区,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聚焦点”、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点”、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城乡社区是维护稳定的源头,是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把矛盾解决在基层,问题就不会积累起来。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社区和基层,把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社区,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从而为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打牢坚实基础。

第三,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是改变社会管理薄弱状况的迫切要求。综合地看,我国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基层。我国基层社会管理主体不健全,基层党政组织社会管理职能有待提高,群众组织、社区组织建设滞后,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责任不清,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渠道不畅。城乡社区还普遍面临资源匮乏,配套支持难以满足社区治理需要的问题。社会管理尚未实现全覆盖,一些地方如城市商务楼宇、集体宿舍、城乡家庭出租屋及城乡结合部存在管理盲区。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在基层构建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体系,可以消除社会管理的空白点和薄弱环节。

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基础建设

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首先要以城乡社区为重点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夯实社会管理的基础。

第一,要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建设。理顺政府与城乡基层组织关系,努力提高居委会、村委会的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能力,增强基层自治功能。以加大投入为“助推器”,在人、财、物等各方面加大基层投入,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保证有人做事、有钱办事。提高居委会、村干部基本报酬,提高基层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水平,加快基层组织阵地建设。

第二,要加强基层资源基础建设。整合基层社会管理资源,将政府各有关部门工作机构下设、工作力量下沉、工作重心下移,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创新服务方式,延伸服务触角,使之真正贴近基层、服务群众;将政府在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等方面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服务资源覆盖到社区,把政法、信访、司法等与群众关系密切的职能部门整合起来,联合办公;探索建立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平台,推进“一站式”服务,提高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积极推动共青团、妇联、工会、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中来。创新治安管理与社区管理、市场管理、行业管理等有机结合的新模式。创新社区与企业的协调管理模式,形成社企同抓共治的社会管理新局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工作机制。有效动员和整合各种群防群治力量,形成人人参与的群众安全防范工作格局。从政策导向、力量配置、经费装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增强基层实力,充分发挥其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第三,要加强基层网格基础建设。推进基层社会管理的扁平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扁平化管理是指将社会管理的层级压缩到最小。网格化管理是指在管理区域内实行坐标分布,每一个人、每个居委会、每个街道都按照坐标的区域进行数字化管理,从软硬件上加强社会管理。通过基层网格基础建设,使各种社会力量和公众纷纷参与到社会管理和服务中来。例如,北京市东城区将每个社区划分为2到5个网格,整合配置网格的“七种力量”:网格管理员、网格助理员、网格警员、网格督导员、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司法工作者和网格消防员。又如浙江省舟山市积极构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模式,把全市43个乡镇(街道)划分为2464个管理服务网格,并通过双向选择的办法,确定每个党员联系10户~20户普通群众;以网格为单位,建立城乡并举、条块联动,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网格服务团队,并根据团队成员的岗位职责、专业特长、年龄结构等因素,进行科学配置、优化组合,使服务团队具备较全面的管理服务能力。

第四,要加强基层信息基础建设。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搭建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以社区实有人口与实有房屋为重点的信息采集工作,做到小区不漏楼、楼栋不漏户、户不漏人,并将人口与房屋信息统一录入社区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与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共享,使公安、计生、劳动、民政等部门都可以依托基础信息库,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社会管理。例如,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巧妙地将人口与地理信息系统运用到社会管理中,建立数字化信息处理平台,该平台的信息以航拍地图为基点,结合计生IPS系统的人口管理信息与出租屋管理系统的编码信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网络体系;根据辖区内的居住人口状况、出租屋套数、社区管理工作难易程度等情况将辖区划分为113个网格,并设置了数字化“一格三员”,即1名社区工作站在编工作人员、1名综合协管员、1个办事处挂点科室,分别担任网格管理员、网格协管员、网格督导员,作为街道社会管理的基础。

强化城乡社会自治组织的社会管理与服务功能

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重点是强化城乡社会自治组织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城乡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10年底,已在全国8.7万个城市社区中建立了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在许多辖区人口较多、管理和服务任务较重的城市社区,建立了社区服务站(社区工作站、社会工作站)等专业服务机构,形成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三位一体”的新型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在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的地方,也普遍成立了由社区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负责人牵头的农村社区议事协商机构,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区单位和农村居民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结构。但是,客观地看,我国城乡社会自治组织还存在着责任不清、社会管理与服务功能薄弱的突出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调整管理模式,理顺管理体制。科学界定和划分市(县、区)、街道(乡、镇)和城乡社区的管理职责。进一步在人、财、物投入上向街道(乡、镇)倾斜,保障街道履行实施综合管理、协调社区资源、指导自治组织、强化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加强基层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城乡基层的社会自我管理水平,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构建由基层政府、自治组织、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促进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建立健全共青团、妇联、残联、老年协会等群团组织在社区的机构,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第二,加强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管理与服务功能。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启动《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工作,扩大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覆盖面。加强城市居民委员会建设,强化城市社区区域性社会管理职能,发挥好社区内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组织、驻在社区的各类机构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居委会在城乡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居委会的自治管理功能;明确居委会与社会工作者团体、业主委员会之间,以及居委会与其他城市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法律关系。如天津市在社区里大力推行居务公开,充分发挥居民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协调会、社区事务听证会“三会”作用,让居民广泛参与社区事务,实行民主化管理。

第三,加强农村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强化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贯彻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深化村民自治实践,确保部分省(区、市)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有序进行。制定《关于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深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创建活动。要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网络。推动村民自治工作,坚持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健全以村委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为主体的村民自治体系,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强化农村社区服务职能,如2008年以来,浙江率先全面实施农村社区建设,着力构筑公共服务基础平台,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组建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提供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医疗卫生和计生等配套服务。

第四,健全城乡社区社会管理体制。推进社区治理结构体制创新、社区服务和保障体制创新,健全社区考核评议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健全社区财力保障机制。在社区建设的主体上,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选齐配强农村村民小组长、城市居民小组长、楼院门栋长、村(居)民代表,形成村(居)委会及其下属的委员会、村(居)民小组、村落、楼院、门栋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体系,改变传统以“老、幼、残、弱”为主要参与对象的情况。

健全新型社区服务体系

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落脚点是健全新型社区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国新型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迅速,有力地满足了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2010年底,全国共建有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8万处,其中街道社区服务中心3928个、社区服务站5078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45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5万个。但是,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我国社区服务体系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社会成员日益多元化与基层公共服务滞后的矛盾,随着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社区,基层社会服务的对象在数量上明显增多;二是城乡居民需求日益多样化与社会服务水平亟待提升的矛盾,城乡居民公共服务需求的全面化与多样化,对社区服务设施、内容、手段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我国城乡社区的服务资源依然严重短缺,一些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基本还是空白,城乡社区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亟待丰富,社区工作条件差、工作手段落后、工作人员待遇偏低等问题突出。

第一,健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社区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由政府直接供给的公共服务,由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承担;二是以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民间组织提供的社区公共福利、居民生活服务等公共服务项目。从这两类公共服务入手,完善覆盖社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促进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与福利工作、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与体育服务、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社区安全等公共服务。同时,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硬件设施体系,制定实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设施建设标准,加强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应将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活动、办公场所纳入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加大政府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并使其规范化、制度化;通过慈善捐赠等活动,筹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资金;鼓励企业与社区建立共建机制,兴建社区服务设施,开展社区服务。

第二,扩大城乡社区服务覆盖面。社区服务对象要从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逐步扩展到全体社区居民。加强社区服务站点建设,不断完善功能,实行集行政管理、社区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社区服务体系,实现社区服务全覆盖。尤其要对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给予更大关注,建立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网络和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全覆盖,有效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入学等问题。如江苏省江阴市各镇、开发区、办事处均成立了外来人口管理服务中心,村(社区)、企业设置服务站,对外来人口在就学、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司法调解等社会管理方面,实行“同城待遇”。

第三,整合城乡社区服务资源,构筑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是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创新的关键。政府部门进入社区公共服务领域的主要有劳动就业、民政低保、治安、残疾康复、计生卫生、城市管理等工作,要把各部门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工作合力,杜绝各自为政、条块分割、重复投入现象。鼓励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社会组织,支持兴办养老助残、社区服务、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文化科技、法律援助等民办非企业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分担风险、社区参与管理的办法,实行社区内学校、美术馆、体育馆、文化宫、展览馆等可共享的公共设施在节假日、甚至全年向社区居民有序开放。整合社区服务,建立为居民服务的综合平台,以社区服务中心为载体,加强社区事务受理、社区卫生、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建设,加快形成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互助服务、市场提供服务相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社区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服务、救助服务、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可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具体承接政府行政部门依法延伸到社区的基本政务服务及有关公共服务。社区居民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可集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为重点,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服务。

第四,整合城乡社区服务的人力资源。壮大社区公共服务队伍,对社区人力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与规范整合,人员不足的社区要统一公开招聘。抓好社区志愿者与社会工作者两支队伍的建设。目前,全国社区志愿者组织已经达到28.9万个,注册的社区志愿者达到3100万人。为更好适应社区服务发展的要求,要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范围,完善社会工作者队伍。加强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和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培育,进一步发挥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在社会保障、残疾人康复、精神病人关怀、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社区禁毒等领域的重要作用。(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作者:李军鹏

社会管理中物业管理论文 篇2:

加强基层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基层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突破点。因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心在基层,社会稳定的根基也在基层。随着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剧,以往隐含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凸显且尖锐化,并集中表现、反映在基层。在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部署下,基层政府面对一系列棘手的社会管理难题。无论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还是在体制、法规、政策的框架内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发展,都迫切需要提升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没有基层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不可能有效完成社会治理的任务,实现社会管理的目的。

一、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夯实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是社会管理能力的核心体现和基础。只有把各项社会事业做实、做好、做到位,社会管理才会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因此,加强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必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1)合理界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权责,特别要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适当调整和规范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实现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的统一,加大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2)建立和完善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实现地方财政能力均等化,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确保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平衡不同区域间财政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差异,从宏观层次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与能力。(3)可以考虑开征物业税、改革资源税、将地方国有资本纳入财政预算等途径,建立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培育基层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稳定财源。(4)推进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财政管理层级,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强化省级政府调节地方财力分配的责任,调整城乡之间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结构,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投入体制,加大对农村及困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逐步形成合理、平衡的纵向与横向财力分布格局。(5)优化公共财政资金对不同公共服务领域与项目的分配结构,重点增加社会性公共服务投入,把公共服务供给的重点放在基础教育、基本公共卫生保健、基本社会保障方面,强化基层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责任。(6)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和市场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方式,选择具有部分竞争性或部分非排他性特征的公共服务,通过委托代理、合同外包、许可经营、用者付费、内部市场等多种方式,构建公共服务的多中心供给体制,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组织能力,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元化、公共服务社会化。

二、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就其实质来讲,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解决,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适应城乡关系的变化,加强基层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必须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实现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1)推进基层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有利于整合社会管理资源的原则,构建以城乡社区为重点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基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机制,建立统一的基层社会管理行政机构,通过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机构建设,凝聚各方力量管理社会事务,调节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有序运行。(2)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将本地农民逐步纳入到统一的市民公共服务管理和福利待遇系统之中,以公安人口信息为基础,融合人口和计划生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教育、交通、工商、税务、统计等部门与金融系统的相关信息资源,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代码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一套能够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体系。(3)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提高基层自治组织的管理水平。城乡社区是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是加强基层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必须在充分发挥基层党委和政府在社会管理中主导作用的同时,理顺基层政府与城乡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尊重城乡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加强和改进城乡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设施建设,夯实基层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实现政府社会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4)推进社会治安体制改革,完善城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进程中,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流动频繁加剧,社会经济关系、利益格局迅速发生变化,社会不同群体间利益加速分化,因利益关系引发的矛盾日渐增多,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提升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必须建立健全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合力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保障社会健康运行。

三、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社会管理方式是政府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进行社会管理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途径和手段。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是加强基层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的必由之路。(1)按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贯彻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同人民群众意愿与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改变目前基层政府社会管理中过分依赖自上而下地对社会实施控制和管制的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方式,着眼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从管制性社会管理向服务性社会管理转变。(2)全面梳理涉及基层社会管理的法规和政策,废止过时的政府规章,通过加强政府社会管理的法制建设,逐步形成覆盖社会管理各个领域的完整法规体系,保证社会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强化基层政府依法管理社会的观念,注重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引导社会和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处理社会矛盾。(3)引入精细化社会管理方式,再造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流程,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降低管理成本,利用更低的成本、更专业的管理手段,提高社会管理效能,实现更优质、更关注细节和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效果。(4)高度重视基层利益冲突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构建公正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畅通、规范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积极化解社会矛盾,把群众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5)顺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趋势,加快基层社区信息化建设,扩大网络社会管理的覆盖范围,科学划分社会管理单元网格,逐步将城乡社区全部纳入网格之中进行管理,通过建构信息化的社会管理方式,开拓社会信息收集源,及时公开重大社会问题的统计数据,加快信息的流转和处理效率,增强政府公共服务的“回应性”与“有效性”,提高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质量。

四、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形成社会管理的合力

随着社会利益的分化,基层面对的社会问题日益增多,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管理社会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加强基层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必须在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1)基层党委要把领导社会管理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科学制定社会管理政策措施,支持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确立基层党委在社会管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2)基层政府要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强化社会管理职能,整合基层社会管理资源,把政法、信访、司法、民政以及与群众关系密切的职能部门整合起来,积极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同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解力量互动的社会协同管理网络。(3)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人员培训等方式,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会管理提供良好的法律、政策、制度环境,通过加大对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的力度,为社会组织的成长提供必要的人、财、物和法律法规支持,推动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志愿团体等在内的各种社会组织发展壮大,提高它们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能力。(4)积极培育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和能力,适当降低准入门槛,拓宽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加强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建设,开辟切合实际的多种渠道,调动、吸引广大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管理,强化城乡社区区域性社会管理职能,发挥好农村社区内各类经济组织、专业合作或协作组织,城镇社区内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驻在社区的各类机构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让公民有更多的机会利用各种载体参与社会管理。

五、强化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应对社会风险的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影响。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防范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是基层政府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职能。(1)建立基层政府综合应急平台,实现与国家综合应急平台的互通互联,形成完整、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信息与指挥协调体系。与此同时,整合资源,加强协调配合,逐步形成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机构体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协作体系,提高基层政府“属地管理、就地消化”的应急处置能力。(2)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反应灵敏、运作有效的预警监测机制,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科学识别、准确分级、及时响应和有效沟通,对有关危机风险源和危机征兆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保证危机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为做好应对和处理工作提供可靠基础。(3)建立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把应急能力评价纳入政府和部门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职责。(4)建立基层政府应急资源储备制度,统筹规划应急处置所需物料、装备、通信器材、生活用品等物资和紧急避难场所,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建立重要物资监测网络及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保障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的需要。尤其重要的是要加强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形成一队多用、一专多能的专业队伍,改善技术装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5)发挥社会力量(基层自治组织、社会团体、志愿者、企业等)在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预警预防、监控等方面的辅助作用,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基层政府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以协调有序地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特别是跨地域的重特大事件。(6)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媒体的强大功能,掌握好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应急响应机制、新闻发布机制、记者采访管理机制、境内外舆情跟踪和通报机制、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积极应对媒体与公众的质疑,并将其制度化、法制化,充分保证舆论的畅通,提高地方政府的公关能力,为危机事件的解决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文系厦门大学“985工程——公共管理学科建设”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加强和创新基层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研究”[2012A030]阶段性成果)

作者:厦门大学公共管理教育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张立新)

作者:黄新华

社会管理中物业管理论文 篇3:

南通:社会管理社会化、专业化、法治化、信息化

试点以来,南通市按照市党代会提出的“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全国领先”的奋斗目标,强力推进六大创新、十大体系26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向社会化、专业化、法治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卓有成效的区域社会管理创新之路。在2011年第一次公众安全感及社会管理创新满意度电话调查中,南通市满意率达96.61%。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聚焦南通社会管理创新。

夯实基础 社会管理社会化

人群多元、矛盾多发、诉求多样,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型社区不断增加,给社会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南通市通过深入推进管理服务阵地和群众自治平台建设,夯实社会管理的根基。在管理服务阵地建设上,全市所有社区建立公共管理服务中心,设立民生服务站、社情民意收集室、社区综治办、劳动保障服务站、卫生服务中心、慈善超市等服务阵地,把矛盾调解、治安联防、民主自治、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等机制引入社区,为各类群体提供便捷化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是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实践中,既突出党委政府主导,职能部门参与,又要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南通市在群众自治上,大力培育社区社团组织,由政府搭台,民间力量兴办,成立“快乐调解俱乐部”、“红白事理事会”、“义工联合会”等一大批群众自治组织,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

南通市在县(市)区层面建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融矛盾纠纷调处、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新市民服务、法律援助、社情民意调查等10多项职能于一体。乡镇层面,构建集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610办、维稳信访办等部门于一身的政法综治中心,实施问题联处、社会联管、工作联动、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平安联创。村(居)层面,推进以“一项保障、三小建设、一套机制”为主要内容的“131”管理体制,每个村居配备1名综治专干、1名社区民警、2名专职调解员、2名专职保安、1名大学生综治社工、1名政法综治特派员,深入推进小技防、小群防、小档案“三小”建设,形成一套完善的村居社会管理长效机制。

针对近几年外来人口聚集、特殊人群增多的实际,南通市从推行同城化待遇、实施人文化关怀入手,着力推动防范控制型管理向权利保障型服务转变。在外来人口管理上,建立110多个融登记办证、就业介绍、房屋租赁、权益维护等多项职能于一体的镇(街)外来人口管理服务中心,使之成为外来人口的“娘家”、流动人口的“管家”、工厂企业的“亲家”。大力推进外来人口集中住宿、集中管理、集中服务,为他们提供生活、文化、社区警务、法制宣传等服务。同时,推进“一证通”制度,将外来人口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在特殊人群管理上,县(市)区构建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中心,集“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帮困扶助、心理矫治”等职能于一体。镇街建立健全专业社工服务中心,为特殊人群提供就业指导、教育引导、管理矫治等各项服务。同时以企业为依托,构建融人群管理、社区矫正、心理矫治、阳光就业于一体的“三中心一基地”。近两年,全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率、帮教率均超过98%,99%以上的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培育队伍 社会管理专业化

“调解的是矛盾纠纷,调顺的是民心民意,调稳的是执政根基”。2011年3月,《求是》杂志专题介绍南通市社会管理创新经验,并对大调解体系给予充分肯定。作为大调解的发源地、发展地,为更好地发挥这一机制在维护区域和谐稳定中综合性的作用,南通市按照“系统化提升、专业化拓展、源头化预防”的方向,不断创新发展“一综多专”的大调解体系。着力拓展综合平台,推动县、乡两级大调解中心从单一调解功能向矛盾研判、排查预警、直接调处、对接互动、管理考核、指导督查、培训基地等综合功能转变。着力探索专业机制。面对近年来涌现的各类区域性、行业性矛盾纠纷,探索构建医患、劳资、环保、征地拆迁、交通事故赔偿、消费价格以及公调、检调、诉调等十多个专业调处新机制。着力深化源头预防,引入稳定风险评估、听证对话等制度,重大政策、决策出台,都事先进行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的产生。

南通市顺应社会事务多样化、复杂化的新形势,一手抓政法职业队伍建设,一手抓社会专业队伍培育,通过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构建起专职调解、社工、巡防、监控、保安以及外口专管、心理矫治、长安服务等10多支新型社会管理专业队伍,总数达23000多人。南通还在每个村居配备两名以上老干部专职调解员,建立起一支人数达4800多名的村级调解员队伍。这些老干部调解员情况熟、威信高、经验多,使全市80%左右的矛盾纠纷真正在村居化解。

依法行政 社会管理法制化

大量社会矛盾往往因权力运行不依法、不公开、不公正、不规范而产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加强依法治权确保公共权力依法规范运行。试点以来,南通市不断创新法治保障机制,扎实推进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法治镇街三级联创,在依法中提升决策施政水平、普法中提升人的素质、用法中规范人的行为。

不“以经济发展论英雄”,要“以科学发展论成败”。南通市委、市政府创新组织领导机制强势推进全市综合试点工作。创新干部任用导向机制,任用干部时,不仅看经济发展指标,而且看社会管理业绩。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将360多个重点创新项目以《项目书》、《任务书》的形式逐一明确领导责任。创新信息发布引导机制,像经济报表一样建立和谐稳定报表,每月呈送党政领导案头,使之科学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在考评奖惩机制上,把社会管理创新纳入基本现代化考评指标体系,率先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法(法治)、安(平安)”七位一体考评体系,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直接挂钩。

提升效率 社会管理信息化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生活也给社会管理带来巨大挑战。试点以来,南通市设立了县级社会管理信息中心,研发涵盖诸多部门数据信息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实现区域内矛盾排查、来信来访、安全生产等数据信息“一网式”汇聚,采集、分析、交办、监督等功能“一体化”运行。在全国首创大调解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社会管理效能。注重运用信息化、科技化手段強化治安防控,着力构筑“全时监控、全面设防、覆盖城乡”的立体式安防新体系,并把农村技防作为民生工程来抓,全市130多万农户安装了小技防设施。坚持虚拟社会现实管理,针对虚拟社会矛盾开展“网调对接”,强化网络阵地建设和网络舆情引导,着力营造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信息舆论环境。

南通片会考察点:崇川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任港社区外滩管理服务中心、南通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南通市公安局社会管理智能化指挥中心、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四海家园

崇川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平台

2010年12月,南通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动员会后,崇川区委、区政府根据辖区社会管理工作实际,创新成立了区社会管理委员会,作为区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领导和协调机构。社会管理委员会挂崇川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牌子,成为全区指导社会建设、统领社会管理、提高全区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综合性实体平台。2011年6月,投资近1500余万元的“崇川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心办公面积5000多平方米,整合了24个部门职能,90余名工作人员进驻中心办公。

中心由区党委分管领导统一协调,相关部门联动工作。由核心层、紧密层、联动层三个层面构成。中心设置了窗口接待服务中心等10大工作平台,内设30个职能科室。中心实行三个统一,统一标识形象:入驻部门统一使用“南通市崇川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名称和标牌标识;统一信息系统:建立了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专业平台;统一管理制度:中心运行实施同一套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职能的有效发挥,区委、区政府精心谋划,分别从组织资源、专业人员、平台设置、财力物力四个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撑。中心在运行机制上,按照“五大效应”精心设计。一是职能聚合,把24个部门的管理功能和服务职能,有效集中、有机统一汇聚于中心,形成了加强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全新混合动力;二是一站服务,有效整合入驻机构人力资源和财物资源,化分散为集中,化中转为直接,形成“一条龙”式解决问题的终端机制;三是关口前移,在社会管理环节设计上,注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的功能配置和建设;四是有機衔接,中心突出成员单位工作协调配合和职能职责的有机衔接;五是多方联动,中心形成了协调左右、联系上下、协同运作的工作链和结合体。中心主要行使畅通诉求表达、调处社会矛盾、及时应急预警、管理公共安全、创新人群管理、加强网络监管六大职能。

崇川区任港街道任港社区外滩管理服务中心:精细化网格管理

任港街道任港社区是一个集城市老居民、农改居居民、安置居民、外来人口等于一体的新型小区。为了加强对社区的管理服务,2011年5月,由任港街道投入200万元装修、总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外滩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心遵循全省统一的“一委(社区党委)一居(社区居委会)一站(社区服务站)一办(社区综治办)”的组织架构,按照100户左右划分为一个网格单元,实行精细化管理。中心设有综合服务大厅、社情民意收集室、“十位一体”综治办、新南通人俱乐部、居民议事厅、社区社团孵化培育基地、慈善超市、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9大类近20个功能区,融管理、服务、活动于一体,成为紧贴居民需求、提供公共服务、整合社会资源、强化社会管理的中心和枢纽平台。

——社区精细化网格管理:社区划分为20个网格单元,由社区20名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担任网格员;每个网格又从居民中推举产生网格协理员和信息员若干名,并给予一定的工作补贴。网格单元按照“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下去一把抓、上来再分家”的工作模式开展工作,并将日常工作获取的各类信息及时录入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网格的精细化、信息化管理。

——社情民意收集站:建立了轮值制度,社区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轮流值班,接待群众来访,倾听群众意见,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建立了群众事务党员代理制度;构建了以网格员、网格协理员、网格信息员、楼组理事会为主体的社情民意收集网络体系,关注社情,收集民意,定期收集汇总,有效提升了社区社会管理的针对性。中心成立以来共接待群众586人次,获取各类信息1000余条,党员干部共为居民群众代理事项120件。

——“十位一体”社区综治办:建成了集治安防范、纠纷调处、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新市民服务与管理、反邪教、社区禁毒、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普法教育等十项职能为一体的综治工作体系。围绕社会矛盾化解建立了以调解员个人名字命名的“钱洪伶”工作室;针对外来人员相对较多的实际,设立了新南通人俱乐部和少数民族俱乐部,组织开展了社区“十佳新市民”评选活动;设立了特殊人群工作站,对辖区10名特殊人员实行分层次管理;开设了“4:30学校”,组织辖区志愿者在社区小学生放学后,开展课外作业辅导、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兴趣爱好培养、社会实践等活动。

——居民议事制度:专门设置了居民议事厅,按照《居民组织法》,成立了楼组理事会,组织居民代表、楼组长议事,对大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商讨,引导居民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2011年,已组织开展了9场议事会,通过居民议事,在社区成立了房屋出租户协会、形成了红白喜事文明办理规范等多个事项,并写进了居民公约。

——社团孵化培育基地:将组建社团作为组织群众参与社区管理有力抓手和有效载体,引入社区管理社会化机制,吸收社团组织培育指导团队进驻社区,指导社团建设,共培育公共管理类社团2个、志愿服务类社团3个、兴趣爱好类社团4个。楼组理事会、纠纷调解团队、平安守望巡逻队等核心社团组织在社区社会管理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促进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管理格局的形成。

南通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探索医患纠纷专业化调解

南通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作为全市专业调解机制的典型代表,成立于2008年2月,是经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的专业调处医患纠纷的专门性机构。市医调中心秉承大调解机制“三免服务”(免费咨询、免费受理、免费调解)工作特色,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以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为宗旨,代表政府依法履行调处医患纠纷的职能;中心负责受理调处崇川区、港闸区、开发区辖区内发生的患者与医疗机构、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医患纠纷,包括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医疗事件损害赔偿纠纷以及医疗服务合同纠纷等;中心还承担对南通市下属的6个县(市)医疗纠纷调处中心的业务指导。

南通市医调中心下设办公室、调处科、接访受理科等职能科室并内设警务室、听证室、联动办公室、巡回法庭等,配备主任1名、副主任2名、专职调解员8名。市医调中心依托大调解体系平台,从整合相关资源入手,实行市、区、医院三级联动,建立和完善了医院、卫生、公安、司法行政、法院及调处中心“六位一体”整体联动工作機制。在运作过程中构建了多方联动的资源整合机制、客观公正的事故鉴定机制、规范有序的调处预防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纠纷理赔机制。南通市医调中心自成立以来,累计受理群众来访和咨询接待9000余人次,直接受理医患纠纷269件,涉案理赔金额达到1000余万元,零赔付6件,协助、指导医院调解300余件,所调案件全部做到案结事了。各医院重大医患纠纷离院处置率达到100%,一般性医患纠纷的处置周期缩短50%以上。市区11家二级以上医院总体上呈现“就诊人数上升、医患纠纷总量下降,患方满意率上升、理赔金额下降,社会公信力上升、群体性事件下降”的良性态势,并有效遏制了令患者头疼、医院头疼、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头疼的“医闹”现象,取得了良好的运作效应、民生效应和社会效应。

——主体上的中立性:市和各县(市、区)建立的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在隶属关系上独立于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之外,是公益性、专业性的中立机构,以“第三方”的身份独立调处医患纠纷,业务上接受司法、卫生及法院的指导,贯彻依法、自愿、不干涉诉权和调解不收费原则,对医患双方负责,以中立性赢得当事人的信任。中心成立以来,直接调处的医患纠纷实现了零反复。

——机制上的联动力:实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卫生、司法业务指导,市、区、医院三级联动,调处中心具体运作、相关部门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调处中心、公安、卫生、司法、法院、医院、保险公司等既各司其职,又齐抓共管,在手段上融纠纷调解、思想疏导、法制教育于一体,综合施策。对重大紧急纠纷,各级调处中心做到第一时间现场控制、第一时间移离医院处置、第一时间启动调处程序“三个第一时间”的要求,强化纠纷处置的决断力、联动力。对涉及患者死亡或致残的群体性纠纷,从注重社会效果出发,以人为本、情理兼融、引导为主,引导当事人以社会公德处理人际关系,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提高调处效果。中心成立以来市区“医闹”事件做到了零发生。

——程序上的人性化:医患纠纷在调处程序设计上以客观为前提,视公正为生命,最大限度地从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方便解决纠纷、维护医院秩序的角度出发,以程序的公正、方法的公开、结果的公平,赢得医患双方的信任和认可。

在具体纠纷的性质认定、责任划分、理赔数额等敏感环节上,做到循序渐进、沟通调解、逐步趋同,严格标准和计算方法,严格规范赔偿程序,既维护患者的权益,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力求患方、医院、保险公司三方共同认可,扭转“大闹大赔、小闹小赔”的局面,体现责任公平和社会正义。中心成立以来,工作人员实现了零投诉。

——实体上的权威度:医患纠纷调处权威度来源于中立性、独立性、公平性与援助性的本质内涵。市一级专门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正副组长的医患纠纷调处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医调工作,下发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经费保障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赋予医调中心相应职权,明确了医患纠纷调处机构与医院、行政主管部门、司法部门、保险公司以及当地政府之间的关系,对调处中心出具的调解协议书从司法、执行层面予以确认,从体制上确保了法定地位。各级医调中心从纠纷受理、收集整理相关证据,到审阅资料、责任初议、专家咨询组责任评定,拟订调解方案、沟通调解、签署调解协议、兑付理赔、履行协议回访等环节,建立一整套严格规范、衔接有序、科学合理的程序,每个程序都制定详细的工作措施和要求,以程序的规范化确保调处工作的权威度。中心成立以来,未有一起医患纠纷事后走行政和司法程序。

南通市公安局社会管理智能化指挥中心:南通市是公安部、科技部联合命名的“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南通市公安局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信息化在公安打击破案、治安管理、执法管理、警务活动等方面的运用,警务信息化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2010年以来,南通市公安局以信息化为引领,主动承担起社会管理主力军职责,大力整合内部信息和社会面信息资源,研究开发了社会管理智能化指挥平台,组建了社会管理智能化指挥中心。中心以社会管理智能化指挥平台为依托,以地理信息(PGIS)、GPS卫星定位和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全面整合社会面视频监控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实有人口信息系统、房屋信息系统、案件警情系统、情报收集研判系统、城市网格化巡防系统、互联网管理系统、网上为民服务系统九大系统的数据信息,实现了“人、地、物、事、案”五大社会管理要素的汇聚关联和可视管理,形成了公安领域社会管理和现代警务机制的核心支撑,发挥了社会管理智能化指挥平台整合资源能力强、信息化水平高、服务实战效能佳、社会管理层次深的核心功能作用。

——矛盾纠纷整合汇聚功能:优化升级“公调对接”信息管理平台,根据矛盾纠纷属性及当事人风险系数,自动加权积分,实施分色预警,智能分析研判,推动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整合汇聚、预警评估、分流处置、跟踪反馈”一体化运作体系,公安机关感知矛盾、化解矛盾的能力明显增强。2010年以来,平台共汇聚各类矛盾纠纷1.9万余起(现场调解除外),化解1.8万余起,成功率达96.2%,民转刑案件同比下降9.3%。

——社会治安的动态掌控和治安乱点的实时排查功能:将公安机关自建监控探头和社会面监控探头等监控信息资源,整合1.2万余套进入平台,成立专业队伍开展图像研判、轨迹分析、视频侦查工作,实现了对社会面治安动态的实时掌控。平台对治安刑事案件数据库、场所行业数据库、矛盾纠纷数据库、流动人口数据库、特殊人群数据库的2000余万条信息,实时分析比对,自动完成治安重点地区的排查,首创四色预警机制,针对性开展打击整治。

——实有人口管理自动分析预警功能:平台完成了315.4万条人房关联信息标注上图,可以实时掌握辖区人员信息和活动轨迹。平台具备实时查询与特定个体相关联的房屋、车辆、职业、活动轨迹等各类信息的功能。平台可对在册重点人口、特殊地区外来人口等重点特殊人群,自动关联其旅馆住宿信息、网吧登记信息、银行消费信息、航空信息、社会关系信息、车辆信息等各类信息,按照预设的危险系数,自动累计分析,实现特殊人群每个个体的网上自动积分档案,达到一定分值,平台自动报警,并自动向基层单位和民警下达管理指令。

——重点要害单位安保功能:系统完成了市区100余个重点要害单位及周边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录入,可提供重点要害单位附近监控点位分布情况、正在附近巡逻的警车和执勤警力情况、单位及周边治安状况、单位及周边的特殊人群分布等情况的实时查询,为重点要害单位的保卫和守护提供了及时翔实的资料。

——指挥调度扁平化管理功能:平台通过整合移动警务通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图像整合系统、接处警系统、有线无线调度系统、三维全景系统等数据,实现了对重大警情的指挥调度、一键式布控、快速启动三道“关城门”预案等应急处置措施,有力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

——互联网综合管控功能:自主研发并投入使用了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互联网综合管控分平台,实现了网民档案的自动建档、网上重点人员管控、网络负面信息的护城河工程、有害信息“一键搜”自动预警等。强化互联网的综合治理工作,建立了网络警务室,积极开展网上警务活动;成立了互联网协会,规范互联网服务单位的服务管理活动;开辟了网上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及时化解网上矛盾纠纷;实施对机关、学校、版主、企事业单位网站的实名制管理;组织开展对网络用户单位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程;建立网络“红军”、网络舆情引导员、网络发言人队伍,有效地实现了网络舆情导控。

——在线为民服务办事功能:升级网上公安局“南通警民e家”,建成了覆盖市局、9个县(市)区(分)局、186个派出所、1798个警务室的四级网站群,设置了户政、治安、网安等10大类118项网上办事项目,其中67项实现网上在线办理,51个简化流程事项服务指南,全方位提供网上预审核、预受理、办事指引等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享受网上受理、审批、查询、反馈、支付、监督等“一站式”服务。目前,在线办结业务30万余件,在线解答群众咨询3万余人次。

南通经济技术開发区四海家园:大力推进流动人口“三集中”

2008年,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一期投入2.5亿元,建设占地1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936万平方米、可容纳2万余外来人员居住的四海家园“三集中”(集中住宿、集中服务、集中管理)集聚区。配套建设餐厅、洗浴场所、商业用房、职工活动中心、休闲中心,并设立话吧、超市、阅览室、教育培训室等公共便民设施。随着开发区的大发展,二期投资5.8亿元新规划的以现代都市精品酒店式公寓房为主要套型的外来人员集聚区五湖家园(12万平方米),作为开发区社会管理创新首批32个重点项目之一近期即将开工建设。

四海家园在管理组织上实行“三管一体”,采取“政府主导、社区管理、企业参与”的方式,由街道政法书记任中心主任,派出所副所长、集聚区所在社区负责人和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任中心副主任,外来人员所在企业配备1名管理联络员,在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间形成管理对接。在工作平台上,实行“三室一体”,建立集警务室、调解室、综合服务室于一体的平安服务中心,履行居住登记、物业管理、法律服务、纠纷调解、党团事务、劳动保障、园企对接等职能,实现整体联动、优势互补。在管理队伍上,实行“三队一体”,集专职保安联防队伍、外来人员协管员队伍、物业管理队伍于一体。在服务力量上,实行“三员一体”,集外来人员法制宣传员、法律援助联络员、劳资关系监督员于一体。通过“三集中”管理模式,园区实现了“三个零”,即外来人员犯罪率为零、民转刑案件为零、投诉率为零;“三个百分之百”,即外来人员登记发证率100%、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100%、满意率100%。

四海家园大力实施外来人口融入工程,在每一幢楼、每一层楼、每一间宿舍,分别推选产生了楼长、层长、室长,提升了外来人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激发了外来人口的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和挖掘外来人员的特长,组织他们参与周末法制夜校、四海家园新浪微博、丰富法治文化长廊、企业文化墙、红色电影周、鹊桥会、达人秀、周末企业文化专场等活动,使得四海家园成为外来人员生活的幸福港湾。投入300多万元,首批投放的1000辆公共自行车在开发区中心区域让外来人员实现外出不花钱,门口有交通。实施外来人员素质技能提升计划,已有近千名外来人员走进四海家园周末夜校,参加了劳动权益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心理健康、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入驻企业中,有70%的管理员住在四海家园,与员工实行门对门管理、心贴心服务。外来人员中,近30%的外来人员在园区内担任自治管理职务,形成了全员自治的良好氛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层档案局档案管理论文下一篇:新课程教育赏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