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2023-03-30

第一篇: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河北北方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教授(主任 )

【摘 要】 目的 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病理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收治的5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此类病人均在手术后3~7 天发病,通过挤压切口,加压包扎,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TDP照射,引流,换药和Ⅱ期缝合等措施均达到切口愈合。结论 皮下脂肪组织肥厚和高频电刀及操作不当以及手术操作不当可诱发此病,早期发现和及时局部处理是治愈的关键。

【关键词】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高频电刀;手术技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人群逐年增多,再加上高频电刀的广泛普及与应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创口愈合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延长了愈合时间,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了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及早发现和恰当的处理,能缩短疗程,减轻医生压力。我院1996 年1 月~2010 年12 月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58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18 例,女40 例,年龄28~72 岁,平均50.2 岁。上腹部手术18 例(胆囊切除术14 例,胃大部切除术2 例,胆总管探查术2 例)。中下腹部手术40 例,剖宫产33 例,卵巢囊肿剥除术1 例,前列腺摘除1 例,阑尾切除术5 例)均为肥胖病人,所有病人手术后3~7 天切口出现黄色或淡褐色渗液,内混有脂肪滴,切口外观无明显红肿,部分切口组织有硬结,渗液涂片镜检,可见较多脂肪滴,

细菌培养阴性。

1.2 治疗方法

根据腹部切口渗液情况,将病人分为三组。A组36 例,条件为发现切口渗液量较少。切口没有裂开,每日挤压切口1~2 次,每次尽量将液化的脂肪液体挤净,然后切口表面敷一层碘伏或酒精纱布,切口TDP照射30 分钟。然后切口再加压包扎。TDP照射每日1~2 次,照射时掀开切口外层纱布块。B组14 例,条件为发现切口中等量渗液,切口部分愈合不良,及时拆除部分缝线,挤净切口渗液,放置庆大盐水纱条引流,每日换药1~2 次,同时应用TDP照射,时间同前,直至愈合。C组8 例,条件为发现切口渗液量多,切口全长均不愈合,皮下组织全部游离,切口凹陷,拆除全部缝线,挤净渗液,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庆大霉素盐水纱布湿敷,敞开引流,每天2 次,至切口肉芽组织、新鲜后,再进行Ⅱ期缝合,用腹带加压包扎。三组病人均静脉应用抗生素3~5 天预防感染。

1.3 治疗结果

A组病人切口手术后3~5 天愈合。B组病人均手术后7~10 天愈合,无需进行Ⅱ期缝合。C组病人一般换药5~7 天后进行Ⅱ期缝合,平均愈合时间18~22 天

2 讨论

2.1 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标准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具有以下临床表现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①多发现在术 后3~7 天,在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时皮下有渗液涌出,绝大部分病人除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它自觉症状。②切口愈合不良,局部凹陷,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③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④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 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2.2 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原因

①切口脂肪液化与体型肥胖,并与术中是否使用高频电刀等有关。其发生机制可能脂肪组织本身血运较差,手术切断血管,使血运更加减少,脂肪细胞因缺乏营养坏死液化,发生无菌性炎症,各种机械性刺激如高频电刀止血、拉钩

压榨等,由于脂肪组织导电不良,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的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脂肪组织发生氧化分解无菌性炎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②手术中缝合切口缝线不易吸收或缝合过紧影响血运,缝合过松使切口没有完全闭合容易留下死腔、形成血肿等都可以导致切口脂肪液化。③胃肠及胆道内消化液的化学刺激作用。

2.3 切口脂肪液化的处理方法

我们认为应该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我院将58 例病人根据切口愈合及渗液多少不同分成A、B、C三组来治疗,均达到了预期目的,病人比较满意。若切口渗液量较少,切口没有裂开,发现后立即挤压切口,排净渗液,切口表面敷盖碘伏或酒精纱布,TDP照射,然后切口加压包扎。若切口渗液较多,部分切口愈合不良,且皮下游离,发现后拆除部分缝线,排净渗液,放置庆大霉素盐水纱布条引流,频谱仪照射,直至愈合。若切口大量渗液,全层均不愈合,皮下组织全层游离,皮缘凹陷,应拆除全部缝线,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再以庆大霉素盐水纱布湿敷敞开引流,及时无菌换药,保持外层纱布清洁干燥,切口创面肉芽新鲜健康后再进行Ⅱ期缝合,腹带加压包扎。抗生素早期预防感染。早期发现,及时正确局部处理,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的关键。

2.4 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措施

我们认为以下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①慎用电刀,对肥胖病人尽量避免使用电刀,如果需要使用时应将电刀强度调整到刚好能切割皮下组织为佳,避免以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止血时,钳夹组织要少,避免大块组织电凝止血。②减少切口暴露时间,切口尽量用盐水纱堑保护,避免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③尽量避免空腔脏器内的消化液长时间浸渍切口,及时更换纱堑保护切口。④缝合切口前,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拭净游离的脂肪组织和冲洗液。⑤缝合脂肪层时应全层缝合,对合良好,勿留死腔。

参考资料

[1] 吴河水,黄文广,史显武.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原则[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11):6.

[2] 叶小春.外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医学杂志,2005,3(7):395-396.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危、病重之一,同时也是致死的主要疾病。冠状动脉造影的普及,使冠心病诊断水平明显提高,并促进冠心病无创诊断方法的发展。冠心病介入性治疗作为冠心病血运重建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发展更为迅速。这些先进有效的治疗方法,

基层卫生人员应有一定认识和必需的掌握,有利于一线救治工作。现将本所近几年来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72~85岁;平均为77岁。既往有冠心病史16例,高血压病史6例,糖尿病史2例,房颤病史2例。20例均为急性起病,其中14例为初次发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的诱因:过度劳累4例,情绪激动、生气等精神刺激8例,洗热水浴2例 ,寒冷天气室外活动2例,无明显诱因4例。起病至就诊时间为10~30min不等。 1.2 症状与体征

出现胸痛、烦躁不安、大汗及休克症状4例,胸痛伴全身不适,乏力、血压无变化16例。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症状不缓解12例;服药后症状稍有缓解,继后胸痛等症状反复8例,其中2例患者肌肉注射吗啡后症状缓解。 1.3 检查 1.3.1 心电图检查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图像10例, ST-T明显改变,伴频发室早6例,ST-T明显改变,伴房室传导阻滞2例,快速房颤2例。 1.3.2 血压监测

血压偏低,服药后症状有所缓解、血压恢复正常14例,血压未恢复者6例。

1.3.3 医院检查心肌酶谱 20例均为异常。 2治疗与结果

常规镇静、止痛、吸氧、抗凝、扩冠等治疗,除以上治疗外冠状内动脉支架6例,20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现药物治疗有6例偶有反复心绞痛发作症状,另14例现病情稳定、恢复正常活动。 3 讨论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在临床表现千变万化,尤其是不典型病例,易造成漏诊或延误诊断,其治疗抢救成功取决于发病最初几个小时的“黄金时间”。本组20例患者,仅10例在干休所为出现典型心电图型,到医院后“心肌酶谱”检查均为异常。本所20例患者,发病时无休克症状16例,占80%;心电图不典型10例,占50%;仅有4例平时无冠心病史,发病突然,心电图典型,胸痛症状服药后有缓解;其余16例平时均患有冠心病,及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笔者在抢救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有以下体会:(1)在老年人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症状不缓解,诊治时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2)发病时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心前区疼痛多不典型,仅表现为胸闷、憋气、恶心、呕吐等。(3)发病前有或无先兆症状,如发病前数日至数周有乏力、胸闷不适、活动时心悸、气短症状等。(4)心绞痛发作较前频繁、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疗效差。(5)心电图有明显ST-T改变,病理性Q波有或无,多伴有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等。对于老年心肌梗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掌握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特点,尽快建

立静脉通道,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及时送院进一步药物、溶栓、介入等治疗,是抢救成功关键。

第二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与分析产妇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青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腹部手术切口处进行每日30min的短波紫外线灯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6.8%,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采用青霉素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紫外线;青霉素;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

脂肪液化是手术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切口处脂肪较多并采用电刀手术时,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层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受阻,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导致切口愈合不良。本文选取我院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64例,对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4月我院妇产科行腹部手术治疗并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64例,年龄19~65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分别给予青霉素和紫外线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腹部手术治疗中均采取无菌操作,术中所用医疗器械均进行高压消毒。对照组患者采用有一定剂量的青霉素与生理盐水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30min/d左右的紫外线照射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

1.3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患者手术切口处无渗液溢出,无红肿疼痛和不适症状,切口完全愈合;显效:患者切口处伴有轻微红肿疼痛,无渗液溢出,但适度按压会有少量澄清渗液流出,切口基本愈合;有效:手术切口处伴有轻微红肿疼痛,切口表面有少量渗液流出,切口部分愈合;无效:患者切口处症状没有消失,无任何愈合征兆,大量渗液流出,并伴有红肿疼痛症状。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 进行分析,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方法治疗,经治疗后,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为(4.87±1.75)d,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为(9.56±3.47)d,两组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见表1)。

从上表中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96.8%,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3%,其中治疗组痊愈25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18例,无效6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临床手术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在妇产科各类手术治疗中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几率较高[1]。这种并发症的诱因与肥胖有着密切关系。由于肥胖妇女的脂肪大多集中在腹部,使得手术操作有一定的难度,术中切口暴露时间过长,易导致切口感染,引起炎症,最终导致手术切口脂肪液化[2]。当然,造成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因素有很多。而在妇产科手术中,电刀操作是诱发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电刀产生的高温会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层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造成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最终导致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

在本文研究中,通过采用青霉素和紫外线治疗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疗效显著,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4.87±1.75)d,明显短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9.56±3.47)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6.8%,明显由于对照组8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紫外线联合青霉素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对于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早治疗,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以促进切口愈合。本文采用紫外线和青霉素治疗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唐欣秀.中药联合微波理疗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3(4):211.

[2]王丽云.丘北县妇幼保健院4a问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18例分析[J].医学信息,2013(6):264-265.

[3]李洁.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中西治疗对比30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9):1980-1981.编辑/苏小梅

第三篇:42 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和防治

何光林 王 波 夏芝炳

(四川省万源市罗文中心卫生院 普外科 6 3 6 3 5 4)

【中图分类号】R 7 1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 7 -8 2 31(20 11)0 9- 1 34 6 -0 2

近年来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逐渐增多,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也有增多趋势。分析42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原因和采取的防治措施。

1 观察对象和内容

我从2000年4月至2008年4月在我院普外科和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病例共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5岁,上腹部手术15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12例,胃大部切除3例)、下腹部手术27例(阑尾切除10例,剖宫产术17例),均为肥胖病人,皮下脂肪厚度4.5-11cm。所有病人于术后4-7天切口出现较多黄色渗液,内混有少许脂肪滴和坏死组织。切口边缘无红、肿、热、痛。切口愈合不良。

2 防治方法

根据切口渗液情况,将切口渗液较少,部分愈合不良,拆除部分缝线,内置盐水纱条,每天换药一次,直至切口愈合,如切口有大量的渗出液,全层均不愈合,皮下组织游离,拆除全部缝线,用甲硝唑盐水纱布湿敷每天一次,至切口肉芽组织新鲜后行二期缝合,所有病例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 讨论

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术后5-7天大部分病人诉切口有较多渗出液外,无其它自觉症状,部分病人于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切口无红、肿、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农村基层医院无法做细菌培养)。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于体型肥胖有一定关系,切口血运较差,肥厚的脂肪组织血液供应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其次切口暴露时间长,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等刺激下很容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引起无菌性炎性反应,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

根据切口愈合的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渗液少,切口部分愈合不良,剪去1-2根缝线,内置盐水纱条引流,通过多次换药切口顺利愈合,不轻易敞开全部切口,以免延长切口愈合时间,增加病人经济负担。渗液较多,切口不愈合,应及时敞开切口,充分引流用甲硝唑盐水纱布湿敷,待新鲜肉芽组织行二期缝合缩短愈合时间。

建议精细操作,仔细止血,缝合时不留死腔,缝合腹膜和切口大量用生理盐水冲洗,将已坏死脂肪组织冲洗掉,减少术后坏死组织的量。将皮下组织全层缝合不留死腔。打结时,动作应轻柔以免切割脂肪组织造成死腔形成。若皮下脂肪组织过厚,估计有脂肪液化的可能,应置橡皮片皮下引流坏死物和液化物,48小时后拔除引流片。少数肥胖病人,术后可采用红外线照射切口,保持切口干燥,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出液,尽量避免切口脂肪液化。 作者简介

何光林,男,1955年12月,四川省达州市卫生学院,四川省万源市罗文中心卫生院,外科主治医生,普外科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第四篇:普外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观察

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普外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 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共收治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90例,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精心的临床护理后,切口渗液消失,3~7d,患者的切口部分有新肉芽生长,7~18d,患者的切口愈合。本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切口感染并发症。结论 对普外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积极的临床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普外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护理措施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现代临床中腹部手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致病因素较多,包括患者的年龄、肥胖与手术操作等[1]。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不仅增加了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为了进一步分析普外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有效护理措施,以保障患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共收治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9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患者的年龄为10~78岁,平均(26.5±7.5)岁。本组患者腹部手术后3~15d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脂肪液化,其中,41例患者手术切口未裂开,剩余49例患者手术切口裂开。本组患者中,52例患者体型肥胖,22例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本组9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诊断标准。本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切口未愈合或裂开、有大量渗出液体、皮下触诊有较为明显的波动感、白细胞计数与患者体温均正常。

1.2方法

1.2.1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腹部术后愈合不良,加之换药时的疼痛与较长的术后恢复时间,患者极易出现各种焦躁情绪与负面心理,护理人员应适当增加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告知患者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原因、护理措施,保障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

1.2.2手术切口护理 护理人员应每日定时观察患者的手术切口状况,密切关注切口的变化情况,包括患者的手术切口是否有渗出、张力是否增加等。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特殊患者,即肥胖或营养不良患者的病情观察,告知患者在进行小幅度活动,即大小便、咳嗽及翻身时应尽量注意保护切口。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在日常休息中应多采用半卧位或半坐卧位的体位,以减轻患者的腹壁张力,上述两种体位应适当交替,以利于患者的腹部切口愈合。确保手术切口敷料的干燥、清洁,定期更换敷料,以最大限度减少引起患者切口感染的不良因素。此外,加强对肥胖患者与糖尿病患者的手术切口监测。

1.2.3营养支持 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健康、合理的饮食方案,指导其适量、按时、合理进餐。若患者在术前与术后的白蛋白、总蛋白量低于正常值,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进行人血白蛋白的静脉滴注。术后食欲不振或经肠胃营养摄入不足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适当的肠外营养支持。

1.2.4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向腹部切口感染患者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建议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纤维素以及碳水化合物的易消化食物,例如水果、瘦肉、鱼类、粗粮、青菜等;告知患者保护手术切口的方法,使其保持大便通畅;告知患者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方法、护理措施以及用药禁忌等,使患者了解此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预防[2]。此外,患者腹部切口经常运用胰岛素加速葡萄糖的利用,胰岛素具有抑制患者体内的脂肪分解,加速组织修复与创面愈合等功效。在为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进行红外线照射时,应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红外线对患者的腹部手术切口进行照射可促进患者对胰岛素的吸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以有效防止低血糖的发生。胰岛素具有较为明显的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从而引发患者出现一系列反应[3]。所以,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腹部手术切口换药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是否出现红肿或荨麻疹等临床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精心的临床护理后,切口渗液消失,3~7d,患者的切口部分由新肉芽生长,7~18d,患者的切口愈合。本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切口感染并发症。

3 讨论

尽早发现腹部手术患者出现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并给与其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不仅有助于保障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4]。患者腹部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众多,包括如下几点:①肥胖。肥胖患者进行腹部手术后极易出现切口脂肪液化,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极易导致其出现脂肪组织缺血,出现无菌性坏死、并在手术切口部位形成渗出液,进而对患者手术切口的正常愈合产生不良影响;②手术过程。在手术过程中,操作者的止血与缝合操作不当易导致患者出现渗血或水肿,并最终致使脂肪组织形成液化或坏死;③手术操作。患者手术过程中,操作者过于频繁的使用高频电刀也是导致患者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重要原因。

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密切观察患者腹部切口的恢复情况,特别是面对肥胖糖尿病与营养不良患者时,定时对患者的腹部手术切口进行检查[5]。护理人员若发现患者的手术切口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例如运用引流、照射等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手术切口再次包扎,以利于患者的术后愈合。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腹部手术患者的切口情况,定时换药、加强观察,一旦发现患者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应及时处理,尽早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治疗费用、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

参考文献:

[1]张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4):198-199.

[2]张新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4):3178-3179.

[3]王荣福.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0上):154-155.

[4]张润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护理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0):3999-4000.

[5]张丽.普外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5,36(3):555-556.

编辑/金昊天

第五篇:临床医学论文投稿网站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8例防治体会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8例防治体会

文章编辑:论文合网站

文章来源:http:///article-4576.shtml 【摘要】目的: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的病理机制、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对收治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例 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类病人均在手术后3~7 天发病,通过挤压切口,加压包扎,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所有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后58例一期愈合,8例二期愈合,无一例继发感染。 结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很多,肥胖、电刀、手术时间、缝合技巧、年老体弱,伴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贫血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采取切口脂肪液化时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关键词】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高频电刀;手术技巧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人群逐年增多,再加上高频电刀的广泛普及与应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对于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创口愈合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则出现伤口迁延不愈或形成瘘道,手术切口不能按期愈合,延长了愈合时间,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了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及早发现和恰当的处理,能缩短疗程,减轻医生压力。我院自2008年7月-2010年12月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58例进行分析认识。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自2008年7月-2010年12月本组病例男17 例,女41 例,年龄28~72 岁,平均50.2 岁。上腹部手术18 例(胆囊切除术14 例,胃大部切除术2 例,胆总管探查术2 例)。所涉及手术类型均包括胆囊切除术、胃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阑尾切除术、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中下腹部手术40 例,剖宫产33 例,卵巢囊肿剥除术1 例,前列腺摘除1 例,阑尾切除术5 例)均为肥胖病人,所有病人手术后3~7 天切口出现黄色或淡褐色渗液,内混有脂肪滴,切口外观无明显红肿,部分切口组织有硬结,渗液涂片镜检,可见较多脂肪滴,

细菌培养阴性。

1.2 治疗方法

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病人分为两组。拆除部分缝线组,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清除坏死组织,挤压伤口排除渗液,内置纱条或胶片引流,每日换药1~2次,当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时用蝶形胶布固定,直至伤口愈合。每次尽量将液化的脂肪液体挤净,然后切口表面敷一层碘伏或酒精纱布,切口TDP照射30 分钟。然后切口再加压包扎。TDP照射每日1~2 次,照射时掀开切口外层纱布块。不拆除缝线组,于皮下深层、前鞘前面放置12号无菌吸痰管。吸痰管远端从切口上端第

1、第2针间引出皮肤2~3cm,近端或吸引端从下端第

1、第2针间引出皮肤,可用丝线固定或不固定。使用持续负压吸引,定期每日使用生理盐水100ml由远端冲洗皮下引流管1~2次,保持引流管通畅,2~5天后无分泌物时即可拔除引流管。

1.3 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经治疗后均取得良好愈合,46例中41例一期愈合,余5例二期愈合,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愈合时间8~20 d。 2 讨论

2.1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

根据病人切口的临床表现,脂肪液化一般可明确诊断。一般认为具有以下临床表现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①多发现在术 后3~7 天,在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时皮下有渗液涌出,绝大部分病人除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它自觉症状。②切口愈合不良,局部凹陷,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③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④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 次培养无细菌生长。体会是:(1)多于术后3~7天发生,表现为皮下组织游离,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黄色渗液,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无异味。(2)切口无红肿、疼痛等炎症表现,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现象。(3)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培养无细菌生长。

2.2 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原因和处理

脂肪细胞因缺乏营养坏死液化,发生无菌性炎症,各种机械性刺激如高频电刀止血、拉钩压榨等,由于脂肪组织导电不良,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的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脂肪组织发生氧化分解无菌性炎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我院将58 例病人根据切口愈合及渗液多少不同分成A、B、C三组来治疗,均达到了预期目的,病人比较满意。若切口渗液量较少,切口没有裂开,发现后立即挤压切口,排净渗液,切口表面敷盖碘伏或酒精纱布,TDP照射,然后切口加压包扎。若切口渗液较多,部分切口愈合不良,且皮下游离,发现后拆除部分缝线,排净渗液,放置庆大霉素盐水纱布条引流,频谱仪照射,直至愈合。若切口大量渗液,全层均不愈合,皮下组织全层游离,皮缘凹陷,应拆除全部缝线,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再以庆大霉素盐水纱布湿敷敞开引流,及时无菌换药,保持外层纱布清洁干燥,切口创面肉芽新鲜健康后再进行Ⅱ期缝合,腹带加压包扎。抗生素早期预防感染。早期发现,及时正确局部处理,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的关键。

2.4 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措施

我们认为以下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很多,预防也要从多方面着手:①加强外科基本操作,减少切口污染,慎用电刀,对肥胖病人尽量避免使用电刀,如果需要使用时应将电刀强度调整到刚好能切割皮下组织为佳,避免以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止血时,钳夹组织要少,避免大块组织电凝止血。②缝合时不留死腔,妥善止血。必要时置橡皮片引流。24 h~48 h后视具体情况拔除;③慎用电刀,对肥胖患者需用电刀时,应将电刀的强度调到以恰好能切割组织为佳, 切勿图快以高强度的电流切割组织,同时应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时间,避免反复切割大块组织电凝止血;④术中以生理盐水纱布保护脂肪层,以免脂肪组织擦伤和干燥,切口尽量用盐水纱堑保护,避免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③尽量避免空腔脏器内的消化液长时间浸渍切口,及时更换纱堑保护切口。④缝合切口前,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拭净游离的脂肪组织和冲洗液。⑤使用消毒液浸泡过的缝线要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脂肪组织被化学腐蚀形成脂肪坏死滴,对肥胖患者术后用红外线照射切口,酒精湿敷,均有利于切口的干燥, 预防切口脂肪液化。需要合理的掌握时机及照射深度及时间 参考资料

[1] 叶小春.外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医学杂志,2005,3(7):395-39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生活部九月份工作总结下一篇:上海财经大学考研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