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2023-02-19

第一篇: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

2、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教学重难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关键文句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

二、出示投影,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三、学生自读文本,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1、分析第一大部分(1-2)的思路

①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②思考: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

2、分析第二大部分(

3、

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3、分析第三大部分(

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四、分析:刘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明确: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的事迹,只是记叙了几次印象。

1、“然而在这样……就有她”。“然而”强调了她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很大的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她的勇气。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

2、“能够不为……反抗……”。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

3、女师大复校,她“虑及……”。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

4、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

5、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五、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1、真的猛士……?

“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黑暗现实。因此,第一句可以理解成:真正的革命者敢于正视黑暗的现实的。这两句话的含义是:真正的革命者,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这里,“猛士”性格正是作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

2、惨象……流言……灭亡

“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3、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明确: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每次触及走狗文人时,都表现出极大的鄙视和愤慨,曾用笔墨形象地描绘过走狗的劣性:“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主人的意旨和使

。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从本文中,也能找出例子:“惨象……流言,尤使我……”同样用了个“尤”字,两次使用,绝非偶然,

它反映了作者对奴才走狗的不可遏止的不同寻常的恨。(朗读时,“流言家”“下劣”要重音读出,读得铿锵有力,只有这样传达出作者的无比愤慨和仇恨的感情)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一开始就升腾交织。

4、作者为什么一再写刘“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明确: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

5、“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要理解这话,得首先立即作者在追悼会之前的心情。

3、24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的遗容。从学校回来偶,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

3、25,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一阵阵低低的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我……”写出了鲁迅压抑不住的悲愤,把读者引入悲愤的氛围。

6、“真的猛士”(略)、“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略)、“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略)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感“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我们可以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看。1926年,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一方面,

他已经广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辨证法及唯物史观,但是令一方面,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表现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的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因此“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

六、总结全文

文章

1、2部分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

3、

4、5部分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

6、7部分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一方面告戒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令一方面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教学反思

第二篇: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导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当他辞世时,宋庆龄亲自绣了“民族魂”三个字盖在他的身上。这是对鲁迅一生的高度评价,也是苦难的中国人民对这位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斗士最高的褒奖。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许广平曾经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

1、写作背景

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三•一八惨案: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祺瑞之命,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惨案发生后,反动军阀的走狗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诬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四至九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严正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继《无花的蔷薇之二》之后,鲁迅相继写了《死地》和《可惨与可笑》,4月1日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

文题中的“记”相当于“纪”字,并非鲁迅写了错别字。因为当时白话文刚刚兴起,有些用词并不是很规范。也有一说,认为鲁迅曾留学日本,他的用语用词受到过日文的影响。“记念”一词来自日文,义同中文的纪念。

2、记念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补充:

《莽原》周刊开始由鲁迅主编,提倡“撕毁旧社会的假面”,注重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办此刊物的宗旨是“率性而言,凭心立论,忠于现世,望彼将来”。后因内部发生矛盾,遂陷分裂。1926年以后改为半月刊,1927年12月《莽原》半月刊出至第2卷第24期停刊,莽原社也即停止活动。 “我早就很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因此曾编印《莽原周刊》,作为发言之地,可惜来说话的竟很少。在别的刊物上,倒大抵是对于反抗者的打击,这实在是使我怕敢想下去的。”(《华盖集·题记》)

“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分析:从容,善良和和蔼;坚韧、乐观、对未来充满信心;“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有远见卓识、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 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分析:“欣然前往”说明刘和珍等人的一片爱国的热忱,单纯可爱的;也绝对没有料到结局的惨烈;反动政府是早有埋伏,居高临下,置之于死地,下劣凶残;可爱的革命青年不畏强权、从容赴死的惊心动魄的伟大。

3、写作此文,除了用作纪念烈士,还有其他深层次的“必要”吗?

第一部分:我也早觉得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了。

分析:抓两个“大抵只能如此”理解其言外之意;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为了悼念死难烈士,让他们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慰;控诉反动政府的杀人罪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卑劣。 (对反动政府) “实在无话可说”——哀痛与愤怒,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第二部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分析:理解“庸人”的形象。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是为了激励人们,不能再苟且偷生,要学习猛士。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为了唤醒麻木的庸人,及时做沉痛的总结,让他们记住这血红的教训。(唤醒庸人)

第四部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分析:抓“流言”和“惨象”。抨击反动文人一类流言家的无端卑劣的诽谤行径。揭示民族衰亡的深层原因。呼唤人民做反抗斗争。(直指流言家)

4、读第六部分,鲁迅对请愿的看法

补充《空谈》

——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但并非因为怕有三月十八日那样的惨杀。那样的惨杀,我实在没有梦想到,虽然我向来常以“刀笔吏”的意思来窥测我们中国人。我只知道他们麻木,没有良心,不足与言,而况是请愿,而况又是徒手,却没有料到有这么阴毒与凶残。能逆料的,大概只有段祺瑞,贾德耀,章士钊和他们的同类罢。四十七个男女青年的生命,完全是被骗去的,简直是诱杀。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并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来看,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明确:反对请愿这一斗争方式,认为是无谓的牺牲。 引用陶渊明的诗有什么用意?

讨论明确:说明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与青山同在,万古常青,还是会给世人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人们会永远纪念死者,记住惨案的教训,从而下定决心投入战斗。

5、那么刘和珍等人的牺牲有什么意义呢?

读第七部分

讨论明确:中国女子没有压抑致死;让庸人看到希望;激励真的猛士前行。

6、“真的猛士,„„这是怎样的幸福者和哀痛者?”

A、揣摩“真的猛士”、“直面”、“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等语的含义和表现力。参考如下:“猛士”指革命志士;“直面”直接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淋漓的鲜血”喻指反动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B、结合下列句子,谈对此句的理解。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论睁了眼睛看》

“叛逆的勇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迭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和末生。”《淡淡的血痕中》

明确:这是对革命志士的热情讴歌,他们能严肃对待血腥屠杀,毫不回避,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反动统治而奋斗。他们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哀痛,他们为能为之奋斗献身而感到幸福。

总结。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板书:感情线索:悲、愤、激励。

第三篇: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标 :

1、认知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2、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3、提高理解句子含义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4、学会依据作者的感情、摘录关键词语梳理行文脉络。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清理思路,把握内容与主旨。

2、学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关键词语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

1、梳理文脉,分析结构及局部思路。

2、理解作者悲愤交加的复杂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敢于去思考、敢于去表达) 课时安排 :

四课时。第一课时了解背景、积累字词、整体感知;第二课时梳理文脉、进一步熟悉内容思路、体悟主旨;第三课时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揣摩词语的表现力,理解和学习记叙议论抒情融于一体的写法。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历史是公正的,只为一己私利而活着的人,会被历史的大浪冲走;“淘尽黄沙始见金”,那些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着的人,将在人民心中永生。年仅22岁的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而她的名字,连同她的高尚精神,永远刻在了人民心中。(出示刘和珍遗像及对联图片)

二、 鲁迅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12月发表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以及十几部杂文集。

毛泽东称其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三、写作背景

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三•一八惨案: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祺瑞之命,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惨案发生后,反动军阀的走狗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诬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

事件过后,鲁迅怀着满腔的悲愤,写下了《死地》和《可惨与可笑》,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4月1日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

四、朗读感知

1、听朗读录音,感受全文内容;

2、正音:

洗涤(dí) 不惮(dàn) 不恤(xù) 尸骸(hái) 桀 ( jié) 骜

屠戮( lù ) 浸渍( zì ) 攒(cuán)射 惩创(chuāng) 荫(yìn)庇 菲(fēi)红 菲(fěi)薄

3、释词:(学生记五分钟后竞答)

寥落 桀骜 屠戮 喋血 洗涤 浸渍 菲薄 租赁 殒身不恤

五、整体感知

1、文章主要写刘和珍,那些文字写刘和珍(

三、

四、五部分)?

——生活艰难中,定进步期刊,学生自治会成员,被开除;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听鲁迅先生授课;虑及母校前途;向执政府请愿;为请愿而死。

2、是怎样描写刘和珍的?请找出相关描写中的关键词。 ——想象中的刘和珍——桀骜,锋利。叙述事件 第一次见到刘和珍——微笑着,很温和。神态细节 赁屋授课时的刘和珍——微笑着,很温和 教职工准备引退时的刘和珍——黯然至于泣下 怎样的刘和珍死掉了——微笑着的,和蔼的 怎样的刘和珍喋血——微笑着的,和蔼的

3、由此看来,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放下节课讨论)?

第二课时

1、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2、为什么要写其生前的微笑和温和及其他情形?

——用来铺垫和反衬下文的遭枪杀;在此基础上再写刘的遇难经过,更突出了烈士的沉勇友爱、为国捐躯的品质,控诉反动军阀屠杀爱国青年的罪行。

3、“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怎样理解作者自称为“苟活到现在的我”? ——鲁迅的自谦,表达作者由衷的敬意和谦恭而深沉的自责。

4、第五节特写烈士遇难经过的用意是什么?

——这样写,是用铁的事实进行反驳,让执政府的暴虐不言自明,让流言的荒谬不攻自破。

5、“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国府卫队的卑鄙。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

6、除写刘和珍外还写了哪些类人,是什么人(杀人者和流言家)?那些文字表现这些人(第一部分第三段第四部分的三四段,第二部分第二段五部分的末段)?

7、作者对这三类人的感情如何?

对刘和珍、革命青年等是沉痛悼念、奉献尊敬高度赞扬 ;对反动者和流言家是愤恨控诉;对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是痛心;全文以悲愤的感情作为线索贯穿始终(其中,悲是悲痛的意思。悲的是刘和珍的牺牲;愤是愤恨的意思。狠杀人者的残忍,流言家的下劣)。

8、文章总体思路。

(1)、

一、二部分交代写作缘由,这缘起有几点?文章是否有提示性的话语?请找出来,并理解作者的写作缘由。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为了悼念死难烈士,让他们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慰;控诉反动政府的杀人罪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卑劣。(第一节)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是为了激励人们,不能再苟且偷生,要学习猛士。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为了唤醒麻木的庸人,让他们记住这血红的教训。(第二节)

(2)、其实这一写作缘由一两句话就说清楚了,可是作者说了那么多,是不是啰嗦呢?那么还有什么用意? ——是为了概括展示各方面的动态: 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请我撰文),反动势力方面(放出阴险论调),中间状态的市民(开始忘却),作者本人(极其悲愤);为下文的议论抒情铺垫。

9、理解“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使我艰于呼吸视听„„此后的几个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尢使我觉得悲哀。”所蕴涵的思想情感。 ——揭露反动军阀制造了流血惨案,走狗文人在惨案后制造流言的罪行,表达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愤怒和悲痛。

10、作业:

(1)、背诵

二、四节。 (2)、完成课后练习三。

第三课时

1、

六、七部分揭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朗读

6、7节

2、讨论六部分的内容:

——劝戒不要徒手请愿,因为这样做代价大而作用小;激励奋然前行。

3、鲁迅对请愿这种斗争方式持什么态度?怎样表达?由此总结出怎样的教训?

——不赞成徒手请愿。

运用比喻,大量木材——小块煤;大量血——社会历史前进一小步;请愿大量流血——不能推动社会进步;“徒手”,更多血——更不能推动进步。 反动派的本质是“吃人”,应该改变斗争方式。

4、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诗有什么用意?

讨论明确:说明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与青山同在,万古常青,还是会给世人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人们会永远纪念死者,记住惨案的教训,从而下定决心投入战斗。

5、第七节前两段有欲扬先抑手法,目的是什么? ——高度赞扬和热情讴歌烈士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6、从这节看,作者认为“三一八”惨案的意义有哪些?

——中国女子没有压抑致死;让庸人看到希望;激励真的猛士前行。

7、小结:

全文由写作缘由入手,评述了惨案的发生与刘和珍的事迹,总结教训和意义,并抒发了作者的悲愤爱憎感情。

8、作业

(1)、总结内容和主旨。

——这篇杂文带着悲愤的心情回忆了刘和珍的事迹,评述了“三一八”惨案的意义和教训,表达了对以刘和珍为代表的革命青年的沉痛悼念并奉献无比的尊敬,对反动势力屠杀革命者的罪行的愤怒控诉,对庸人麻木心态的批判。

2、总结写作手法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 举例说明:

如:第四节,“我向来――喋血呢?”“惨象,――灭亡。”都是议论抒情的结合,穿插于记叙中。

如:第五节第二段在记叙中穿插了“自然,„„罗网”一句,是议论;“当三个女子――抹杀了!”议论抒情结合。

作用: 记叙、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有的融为一体,有的交错结合,相互为用,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使文章波澜起伏,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与感染力,极鲜明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第四课时

1、品读与鉴赏鲁迅《秋夜》

2、《秋夜》的第三自然段语言特点与鲁迅一贯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之处?

秋夜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眨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眨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眨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去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第四篇:《记念刘和珍君》层次划分

沈先良

《记念刘和珍君》的层次其实是十分清晰的,作者给出的是七个章节,就是七个层次了。本文探讨的是,作者的思路层次。作者的思路也是非常清楚的,就是围绕着“纪念”刘和珍写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1、2节):写作原因。

第1节,作为祭品;

第2节,担心忘却。

第二部分,(

3、

4、5节):主要事迹。

第3节,关心母校;

第4节,请愿被杀;

第5节,牺牲经过。

第三部分,(

6、7节):写作目的。

第6节,得到教训;

第7节,牺牲意义。

说明:

1、为什么说第一节是“作为祭品”呢?对于一个死者来说,当然要纪念,但是作者反复说“无话可说”,就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杀人者依然高昂着头颅,御用文人,还在往烈士的身上泼着脏水,牺牲者再也无法起死回生。作者以为这样的做,其实是出于一种无法可想的办法,只能作为“微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就是为什么要写,以及写作的原因。

2、第二部分,为什么概括为“只要事迹”呢?因为在别的部分,有她的事迹,比如第一部分,就有“刘和珍毅然预定了《莽原》的全年”。而第二部分是刘和珍最为人称道的地方,为了母校的前途,向执政府请愿,被敌人枪杀,最能表现她的无畏精神、爱国精神、追求真理的气概。有人概括为“生平事迹”,有点大了,“生平”这个词应该不可乱用的;有人概括为“交往经过”,其实文章的五六两节,刘和珍和作者是没有交集的。

3、第三部分,是作者超出常人的地方。一般人写纪念的文章,到了第五节就会结束了。该说的都说了,有批评的,有愤激的,有赞扬的。但是作者异于常人的智慧,就是要看出这个事件更高的意义。从追求真理,反抗强权的层面来考虑它的,所以格外让人称道,给人智慧,令人击节。

(备课小知》(3))

2017年10月27日

第五篇:记念刘和珍君 鲁 迅

一、导入 同学们,今年是鲁迅逝世七十周年纪念。七十年来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记念着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到他的《故乡》寻找过他,我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寻找过他,我们在《社戏》的时候寻找过他,而先生的心里却时时记念着别人。从孔乙己到阿Q,从闰土到祥林嫂,今天我们要认识到一位女子就是80年前鲁迅深情记念过的刘和珍君,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记念刘和珍,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进这段历史去看一看。

二、背景介绍

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暴行,会后高呼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造成了死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阴风在呼号,血衣在飘荡,青年的血迹还没有干透,执政府却发表通电说请愿学生是暴徒,更有甚的是一些执政府的走狗、帮凶文人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说这些青年学生是受人利用,白来送死的。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能容忍的!更何况是鲁迅先生,他把这一腔悲愤之情诉诸笔端,既是对反动政府的控诉,也是对牺牲青年的纪念。

三、研习文章

(一)从文章第四部分切入,研习第四节。抓住关键句子、词语体会作者在惨案发生后内心的情感。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直接叙述这次惨案发生经过的章节。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第

四、五部分。

2、学生齐读第四节。

问:惨案发生后,鲁迅先生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句看出来?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关键词语:“居然、怀疑、不料、不信”等说明鲁迅对惨案发生的惊愕。 “无端”:爱国学生是举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大旗去援助外交的,但段祺瑞主持的执政府却命令士兵开枪射击。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想不到的。 但是,事实就摆在面前。

作者情感:惊愕、悲愤(板书:悲愤)这种悲愤之情一直贯穿全文。

(二)揭露反动政府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

1、反动政府的暴行。(抓住“虐杀”一词,分析虐杀的整个过程) A、教师范读第五节。 B、讨论分析虐杀过程。

问:哪些细节描写突出了这是虐杀?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如“从背部入”、“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一个兵„„” 说明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乱枪射击,以杀人为乐、残无人道的屠杀。 这就是他们的“伟绩”、“武功” ,作者用反语辛辣地讽刺了执政府的暴行。 幻灯显示:“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2、流言家的下劣。

三个沉勇而友爱,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女子,却段政府及其帮凶文人说成是“暴徒”,“受人利用”的。

幻灯显示:“流言使我耳不忍闻”,

教师总结: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使作者悲愤到了极点。“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只觉得我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七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我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此时此刻鲁迅先生为什么说不出话来? 悲愤到了极点,有很多要说的话却说不出来。 再次强调板书:悲愤 悲——哀伤 愤——憎恨

(三)赞颂青年

1、“但是,我还有话要说。”青年们的血不能白流,鲁迅先生要让中外的杀人者看清楚,他们杀害的是一群什么样的青年? 学生先试作回答。

2、在四十七个遇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是我的学生,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在文章中,作者对刘和珍奉献了自己最大的悲哀与尊敬。 从文章标题中的“君”就可以看出鲁迅对她革命者深深的敬意。让我们从刘和珍身上来看看这是一群什么样的青年。作者记忆中的刘和珍是什么样子的。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一个多么善良温和的女子,每遇到什么事都能够一笑而过。

3、问:文章中鲁迅追忆了刘和珍的哪些事? 个别学生找出 教师归纳明确:

幻灯显示: 毅然定《莽原》——-追求进步

坦然对偏安————坚毅乐观

黯然虑母校————忧思深远

欣然去请愿————勇敢无畏

这样一个善良温和的女子怎么会是“暴徒”呢?

这样一个国立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请愿是欣然前往的,怎么会是“受人利用”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年仅22岁的优秀青年却惨死在自己国人的屠刀之下。

3、鲁迅先生对革命青年的赞颂。

品味:“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幻灯出示) 请一男生读,全班齐读。 问;什么是真的猛士? 真的猛士:真正勇敢无畏的革命者。他们对黑暗的反动统治奋起反抗,他们能把惨淡的人生变得有意义,他们在敌人的血腥屠杀下毫不回避,毫不退缩。 哀痛者——以„„为哀痛 幸福者——以„„为幸福

问:这些革命者以什么为哀痛?以什么为幸福?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哀痛国家民族的悲惨命运,为改变黑暗的社会现实,他们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总结:杀死这样优秀的青年,就是扼杀了中国的未来。“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当局者的凶残,让鲁迅先生愤慨!青年临难的从容,让鲁迅先生敬佩,而我们的国民呢,他们的反应如何?

(四)唤醒民众

1、请接着这一段看,鲁迅先生用了一个转折性的关联词。

学生朗读“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问:淡红的血色、微漠的悲哀,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除了象鲁迅、朱自清、林语堂等少数觉醒的人起来呐喊外,广大的民众对革命者的牺牲是如此地冷漠,甚至过不了多久就会把他们遗忘的。鲁迅深感痛心。烈士的血不能白流,为了唤醒麻木的民众,鲁迅觉得该写点东西了。 幻灯出示:“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现在“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挖掘国民麻木的根源。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问:为什么我们的民族会默无声息?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麻木的国民群体庞大,历史悠久,他们之所以默无声息,可以追溯到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满清的文字狱,到今天段祺瑞执政府的武力镇压、流言诽谤,这些有形、无形的刀枪已经构成中国专制统治的残暴,野蛮而严厉的统治已经使我们广大民众感怒而不敢言了,使我们的民族正义感逐渐衰亡。鲁迅对这类人是深有感受的。看看《孔乙己》中鲁镇酒馆中拿孔乙己当笑料的酒客们,看看那些特意跑来听祥林嫂说“我真傻”的女人们。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青年为革命流血了,牺牲了,其中的价值有多少人看得到。只不过给这些“无恶意的闲人”增添了“饭后的谈资”罢了。鲁迅痛感人民的不觉醒,所以唤醒民众的意识一直强烈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我们面前的路有两条:要么就这样一直沉默下去,最后走向灭亡;要么就让这如洪水般的愤怒爆发出来。很显然,我们的民族要生存,要发展我们必须爆发,必须用行动来反抗敌人的暴行。 所以鲁迅忧国忧民发出了激烈的呼告: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鼓舞生者

学生齐读:“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愤然而前行。” 我们要从革命者等流血中吸取经验教训,看到希望的曙光。呼唤所有的有志之士行动起来,投身到革命实践中来,虽然革命的征程很坎坷,但希望还是有的。至少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烈士的鲜血,循着烈士的足迹继往开来。 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仅以此文作为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四、结束语

今天我们和鲁迅先生一起记念刘和珍君,同时也是记念伟大的鲁迅先生,让我们把最诚挚的敬意奉献在逝者的灵前:长歌当哭,控诉卑劣行径;热血为证,鼓舞奋勇之士。希望是有的,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出示幻灯)

【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悲——哀伤

愤——憎恨 唤醒 鼓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竞聘督导室主任演讲稿下一篇:景区交通管理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