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军营安全文化论文

2022-04-2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构建军营安全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要大力建设安全文化,为安全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加强党和国家安全建设、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如何建立与安全工作匹配运行的文化架构,是当前部队安全文化建设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是培育“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安全理念文化。

构建军营安全文化论文 篇1:

军队油库安全文化建设浅见

摘要:文章介绍了军队油库安全文化建设的涵义、作用,并针对军队油库特点规律提出了搞好油库安全文化建设对策。

关键词:安全文化 油库 军队

胡主席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强调“要把安全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战略”。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广泛开展安全科普教育活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全民安全意识,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舆论氛围”。由此可见,安全文化已成为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从本质上讲,油库安全文化属于安全管理范畴,是一种管理文化,是建立于制度管理之上,而又超然于制度管理的安全管理形式。油库安全文化从属于军营文化,是以安全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军营文化为基础,以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在部队长期安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并为全体官兵接受、遵循的,具有军队油库特色的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安全作风、安全管理机制及安全行为准则规范,为保护官兵身心安全与健康创造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等安全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其最大特点是把安全内涵融入到文化层面,通过培育催生油库安全的土壤环境,切实把管理的重点从对物的刚性控制管理转移到对人的能动管理上来,由靠规章制度的“他律管理”变为靠实现价值的“自主管理”,做到人力、知识、技术与其他安全要素相统一。最大优势是利用文化的微妙渗透与暗示,形成内在的、潜移默化的和主动意义上的约束作用,使官兵自然而然达成安全价值共识和安全目标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油库安全文化的最大作用是,它一旦形成,部队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就不再是印在纸上或贴在墙上的条条框框,而逐渐变成了官兵头脑里的安全理念、思维模式和习惯养成,不论干什么工作,都会在头脑中立刻反映出与之相关的安全制度或规定,考虑各种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安全的防范措施,真正把时时处处讲安全变成共识和自觉的行动。

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在油库不断深入落实,在当代军人履行新使命和实践军人核心价值双重驱动下,油库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军队油库安全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为油库全面建设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强大力量支撑。那么要抓好当前油库安全文化建设,可从“四个强化”着手。

第一,要强化对安全文化意识。目前,仍有部分官兵对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意义缺乏正确而清晰的认识,更谈不上如何去建设安全文化,总认为安全文化是虚构的、幻想的、远离现实的“空中楼阁”。确实,无论情况怎样的变化,安全文化都附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总是存在于一个虚构的氛围中,只有经历系统而有效的管理、执行、激励的全过程,我们才能认识安全文化要素,从文化要素着手建设安全文化,并加以提炼才能“化虚为实”。油库安全文化建设是对全体官兵的共同认知、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锤炼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100%的完美是不可能的,但必然的规律是在坚持与改进中推向前进,安全文化是需要认知、判断、定义、继承、扬弃、积累、变迁和传延的,才能真正做到“文而物化”。油库安全文化建设构想的定位,应围绕“安全包含着文化,文化作用与安全”为主题,通过两者的互相渗透、延伸,以文化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因地制宜,以“新、活、实”为要求安排建设活动内容。为军队油库营造了一个“人人要安全”的良好氛围,使官兵真正把安全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从思想上真正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我管安全”的转变,使官兵从“要我安全”的被动状态逐步转变为“我要安全”的主动要求,从而促进油库安全管理质量和全员安全意识的提高。

第二,要强化安全文化素质。如何落实“安全第一”,如何有效地减少人为失误,那就是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事故致因理论和实践证明,绝大多数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机器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在同一时空相遇而发生的(如未消除人体静电,就进行轻质油料收发作业,而引发静电着火事故);少数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遇到“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才发生的(如雷雨天气违章进行油料收发作业,遭遇雷击而引发着火爆炸事故);更少数事故是由于“机物的不安全状态”处在“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下被引发的(如防雷接地体日斩老化,电阻超标,遭遇雷击引发设备设施损坏或着火爆炸事故)。这就是构成事故的三因素:人员-机物-环境的关系。在这三者中,机物、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唯有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他又是操作机物、改变环境的主体,因而,紧紧抓住人这个活的因素,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人的安全素质包括安全生理、安全心理、安全技术及安全文化四个方面,其中安全文化素质是另外三项素质的整合环节,它的功能是将人的四项素质整合为整体素质,即安全素质系统。油库人员本质安全化就是要求官兵具有与油库系统相匹配的安全素质系统,使人、机、环境达到最佳的安全匹配,实现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

第三,要强化安全教育。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严格的、系统的安全教育是官兵具有基本的安全工作管理力,树立正确的安全态度,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自觉执行安全工作的各项制度。首先,使初任官兵较快地、顺利地适应工作环境,获得必须的安全技术和职业知识,熟悉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培养持续而稳定的安全作业行动,或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履行安全工作职责;其次,保持和增强官兵的安全工作意识,及时纠正忽视安全的问题,交流经验,吸取教训,更新知识,使官兵时刻保持对事故的高度警觉,并在行动中同事故进行不懈的斗争,远离违章。再次,注重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使他们强烈的安全意识的同时,还应具有预备和应对各种安全隐患的专业技能,一方面具有透过各种积压表象,发现潜在的危险、隐忧和惨象的“惠眼”。另一方面要使果断决策,尽可能预先采取本质安全预防措施,强化安全管理,防患未然,即使有意外情况发生,亦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只有培养出具有强烈意识和专业技能人才,达到思想防范与技术防范的统一,油库安全教育才算安全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四,强化安全环境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安全环境是油库安全文化的“硬件”建设,是安全文化建设成果的具体表现。因此,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宣传舆论工具,积极建设安全文化园地、安全文化长廊,开展油库安全知识竞赛、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安全座谈以及征集安全漫画、安全格言警句、举办安全签名等活动,部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要积极开辟安全学习园地,悬挂安全标语口号,设置安全橱窗,为官兵提高良好的安全学习环境;要积极改善安全文化环境,对重点部位进行美化、亮化、规范化,主要工作地点达到净化、牌板化、标准化,为官兵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要通过安全文化的物态化,依靠环境引导人,使广大官兵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从而有效提升油库整体安全文化水平。

五是强化安全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保证。油库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要保证安全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强力推动和组织发动,必须以制度来保障,以机制来引导。要把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到油库全面建设总体规划中,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目标,及时研究军队油库安全文化建设的方针、目标、任务、内容及相应的措施,使安全文化建设能够紧紧围绕安全发展的目标,切实把安全理念培育、安全行为养成、安全形象识别等文化实践活动与安全工作目标与规划、安全岗位责任制制定、安全作业过程控制及监督反馈等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细化油库精细化管理成果,针对油库发展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地提升油库管理水平,真正使安全文化融入到油库全面建设的全过程。

(作者单位:65122部队)

作者:韩万成 李纪鹏

构建军营安全文化论文 篇2:

浅谈如何构建军营安全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要大力建设安全文化,为安全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加强党和国家安全建设、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如何建立与安全工作匹配运行的文化架构,是当前部队安全文化建设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是培育“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安全理念文化。安全文化理念是指官兵所应具备的安全意识、安全准则、安全价值。我国安全专家罗云指出:“没有安全文化的理念,事故就会一个接一个,永远纠缠于事故处理中。”由此可见,事故发生的根源在于思想和意识,安全理念对安全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军营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培育安全文化理念,就是要通过长期、广泛深入地宣传、教育、培训,不断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最终在全体官兵中统一认识,凝聚共识,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从自觉到自发的转变,使“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成为官兵的内在精神需求,内化到官兵灵魂深处。

二是培育“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理念的形成和运行,制度是保证、责任是根本。安全制度文化是指官兵必须遵守的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文化得以开展的制度保障。如管理检查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操作规程、技术标准、防范措施、安全管理责任制及安全条例、暂行规定、责任制、奖惩制等,这些制度和标准起着引导、规范和协调安全行为的作用。培育安全制度文化要坚持逐级负责、按职负责、岗位负责的原则,制定实施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机关部门、各类人员、每个岗位在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形成人人身上有安全责任、人人尽到安全责任的良好环境。

三是培育“从习惯开始,从细节做起”的安全行为文化。只有把安全理念注入官兵个人行为,才能形成人人保安全的能动性。安全行为文化是指官兵日常表现出的行为原则、标准和模式,是规范军人个体行为的文化,是安全制度文化的外在表现。著名的“海恩法则”所描述的安全管理金字塔原理告诉我们,要消除事故,必须从细节上控制不安全行为。培育安全行为文化,就是要通过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开展经常性的道德法纪教育、适时组织安全技能培训和安全演练等,使官兵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应该怎么做,自觉在训练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安全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一种美德。

四是培育“人人想安全、人人为安全”的安全氛围文化。安全理念要深入人心,必须营造浓厚氛围。培育安全氛围文化就是運用横幅、黑板报、军营广播、军营网络、军营展览宣传安全知识,通过张贴安全口号、表演安全文艺节目、播放安全视频、开展安全教育、组织安全知识竞赛等手段和方法强化安全意识,营造时时讲安全、处处重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围。其中,安全口号是安全氛围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如“付出一万努力,防止万一发生”、“绳子断在细处,事故出在粗处”、“放过一个事故隐患,等于埋下一颗定时炸弹”、“不怕工作中有危险,就怕头脑中没危险”等,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从群众中来,又回到群众中去,张贴、悬挂和叫响这些口号,能发挥很强的导向、警示、启迪、辐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习惯行为和行为方式,能使官兵喜闻乐见、一看就懂、一想就通,起到筑牢思想安全防线的作用。

五是培育“硬件过硬、信息主导”的安全物质文化。物质安全文化通常指的是为预防事故、保障官兵人身和设备安全而制造和使用的各种安全设施。硬件环境的安全化是培育军营安全文化的基本条件,培育物质安全文化必须牢固树立“花钱买安全”的思想,依靠完善的设施基础和先进的科技信息手段,为安全发展构筑牢固的物质基础。

六是培育“遵循规律、科学施训”的安全训练文化。训练是部队的经常性中心工作,安全是为训练服务的,抓训练就是抓安全,严格训练出安全,抓训练需要抓安全。训练安全文化是指在执行军事训练任务中形成的安全制度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训练意识、安全保障措施、科学组织方法等。培育训练安全文化,就是要在军事训练任务越来越重、实战化训练风险因素日益加大的形势下,积极研究应对措施,从根本上降低训练安全风险,杜绝训练安全事故发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71407部队)

作者:崔学军 吴震 张伟涛 李友增

构建军营安全文化论文 篇3:

全员参与 多方协作 形成合力 共奏校园平安和谐主旋律

我校是一个远离县城的农村中心小学,现有教学班13个,学生700余人,教师31名。近年来,为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我校以创新学校管理为突破口,实行民主管理,竭力建设和谐文明校园文化,狠抓学生养成教育和生命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声誉明显提高。2005年,被县教育局评为“两基资料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教育创新工程课题研究先进单位”;2006年,被市教育局评为“师德师风先进集体”“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人民满意学校”;2008年,被县政府评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以下是我校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民主管理,凝聚人心谋发展

学校是由人组成的集合,学校即人,学校为人,学校靠人。学校管理的灵魂是人的发展,即以人为本。我校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推行“民主管理,文明兴校”的办校方针,整个学校形成了真心实意干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开展“强师德、铸师魂、创名师”等系列师德建设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了三种意识:法制、竞争、创新意识;树立了三种观念:积极的事业观、全面的学生观、科学的教育观;提高了三种能力:育人、科研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弘扬了三种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倡导了三项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育服务、为社会服务。

——学校建立了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工会、女代会、学生家长委员会等民主机构,广开渠道,让全体教职工都能参与到学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中来。真正让教职工做学校的主人,充分尊重其主人翁地位。学校作出的一切决定,都必须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听取教职工的呼声,再由班子集体决定。学校所有工作,都实行了报告制、评议制、公示制,接受群众监督。

——实行民主管理,落实“十公开、四监督、二会议、一测评、班子成员五带头”等民主管理制度。教师文明执教,倡导尊重教育、赏识教育、创新教育,开展“名师”“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学生文明守纪,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和“我能行”教育活动,全方位营造民主、进取、创新的校园风气。学校竭力做到人性化管理,关心教职工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每个教师的生日,学校都会送上鲜花、蛋糕表示祝贺;哪个教师生病,学校都会派人探视,送上组织上的关心和祝福。学校还坚持每月组织一次集体娱乐活动,让教职工真正感到自己在学校工作很幸福。

二、文化建设,彰显校园灵动之气

校园文化是学校生命之所在,对师生的精神文明追求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我校紧扣“绿”“实”“创”三个字,培育了独具特色的校园生态文化,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抓绿化美化,建设绿色校园,体现“绿”的特色。校园内向上的含笑、茂盛的铁树、挺立的丹桂、耸立的柏树、如荫的麦冬……无不流露出一种绿意。每学期各办公室、教室、留守孩子的寝室都培植盆花,进行绿色办公室、教室、寝室评比。校园内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置身其中,使师生们体悟到绿色不仅仅是一种环境,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取向。

——建设人本和科学相融的制度文化,体现“实”的特点,使校园充满民主气息。学校以“学生成长,教师成才,学校发展”为导向,完善形成了36项规章制度,汇编成了《梅水乡中心小学共同纲领》。在提倡实干勤干、精业乐业的同时,使学校管理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民主化的依法治校的管理轨道。学校把师生发展作为目的和价值取向,把人性激励和开发以及促进师生成长统一起来,把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有机结合起来,在科学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师德的发展,关注师生的生活,关注师生的情感。

——注重校训、名言警句的生成过程,体现“创”的实质,打造精神家园。学校开展向全体师生征集校训、校歌、师生誓词、班训、名言警句活动。征集的过程,其实就是比较、选择、认同并遵循的过程。同时把大家讨论定稿的内容再次返给师生组织讨论学习,进一步内化其中所包含的哲理和精神。走进校园,教学楼顶“勤勉博学、民主文明”八个大字熠熠生辉;校门口悬挂的教师誓词、学生誓词催人奋进;教室、办公室门上镶嵌的“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享读书快乐,书香伴我成长”“知识就是力量”等名言警句时刻警示我们;文化长廊上有“我的作品”“我的设计”;各具特色的学生黑板报;传达室门前的每日“温馨提示”传递着关爱……学校的一草一木、门窗墙壁,无不折射出全体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学校成为了师生的精神家园。

三、养成教育,滋养学生美好心灵

抓好学生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巩固素质教育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从小处细处入手,抓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孩子播下文明种子。制订了“学生在校一日行为规范”,编印了《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着力教育训练学生从每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文明小公民,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由少先队大队干部组织督查,每周进行“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学生”评比。针对留守孩子的寝室管理这个难点问题,专门开展了“创建文明寝室”活动,先后制订了“军营式管理细则”和“文明寝室评分细则”。通过细心指导、训练,持之以恒地督促、检查、评比,从而培养了学生讲卫生、爱整洁的良好生活习惯。现在随时走进学生寝室,都能看到毛巾成一线、箱子摆成行、鞋子排成队、被子叠成方,窗明几净,干净舒适。性格成就人格,人格影响学生的一生。让每一个学生诚信明礼,懂“规”守“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小锻炼,提高独立自主的能力,在家做文明孩子,在校做文明学生,在社会做文明小公民。我校通过德育系列教育,学生人格修养得到提升,形成了情趣高雅、文明和谐的校园新风。“谢谢”“您好”“请”等文明用语成了校园语言,校园处处听得到文明之声。

四、生命教育,崇尚生命安全第一

建设“平安校园”,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重点突出生命教育。梅水乡中心小学以生命教育为最佳切入点打造了平安校园,确保了一方平安,而且还形成独特的安全文化。

对学校而言,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对教师而言,要树立教育直面生命、关怀生命的思想。组织教育活动,必须做到心中想人,目中有人,一切为人。对学生而言,是让他们认识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的价值,能够懂得珍惜生命,挖掘生命潜力,提升生命质量,使有限的生命实现无限的发展。

——注重宣传教育,安全意识得到加强。利用集中讲座、班会、安全专栏,张贴宣传画,播报安全教育,对全校师生进行经常性生命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专题班会,每周1次;全校师生集中教育,包括开学初安全教育课、饮食安全教育讲座、地震避险知识讲座、防火安全教育讲座、卫生常识讲座、聘请法治副校长(派出所干警)和县交警大队干警来校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法》讲座以及地震避险或防火、防洪等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演练,每月刊出一期安全黑板报,内容涵盖“安全用电常识”“雷电安全”“地震安全”等;红领巾广播站保证每天播出安全稿件至少一篇。另外,值班教师经常性地利用课间操、放学时间,针对学生中出现的典型事例,不失时机地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全体师生安全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形成了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的氛围。

——狠抓过程管理,做好安全实际工作。安全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每学期开学初召开由校长主持的安全专题会议,共同拟订安全工作计划,而后安全工作会议每月一次,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每周一次的安全工作检查,处处到位,从校舍到饮食到学校各种设施,每个部位都不放过,关键时段、关键部位站岗守护制度,保护了午休、课外活动师生的人身安全;夜晚巡校、白天巡河(湖)制度,杜绝了学生私自下河游泳行为的发生。细节决定成败,梅水中心校始终牢记这一理念,因而工作细而又细,为学校教学营造了一个安全的育人环境。

——签订安全责任状、协议书。为分清一旦发生的安全事故责任,开学初,学校与各教职工、各幼儿园签订“安全责任状”,学校与学生签订“安全协议书”,学生向学校递交“骑车上下学申请书”,全体师生紧绷安全这根弦,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狠抓安全文化建设。为了使安全警钟时时刻刻在师生耳边敲响,学校非常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在校园显著位置悬挂了“树立安全文化理念,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横幅,在学校过道、楼梯口张贴“上下楼梯靠右行”等多条警示语,在校门口悬挂“禁止私自下河游泳”警示牌,在每个教室张贴“梅水乡小学安全工作十不准、十禁止”,在校外大路口设有“学校附近,车辆慢行”警示牌,“安全温馨提示”每周更换两次,学校还把安全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汇编成“梅水乡小学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形成了学校安全教育文化特色,营造了安全、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在乡综治办的领导下,治安防控进校园。

1.进一步健全学校综合治理工作责任体系,以制度促进建设。班主任向学校签订综治工作责任状。形成学校综治工作“谁主管、谁负责”,人人有责任,紧紧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从管理机制上真正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护好自己的院。

2.根据《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校建立“校园110”开展创建和谐平安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上教发[2007]168号)文件的要求,开展了“校园110”建设工作,关于人防、物防和技防力量三位一体,安装“校园110”监控器,确保不发生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恶性事件。

3.开展经常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要坚持每周一次大排查,经常性排查和重要时期、突出问题的排查相结合,建立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切实处理群众投诉与求助,及时排查调处校园及周边矛盾纠纷,维护教育系统的稳定。

4.为搞好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治理,大力开展以除“暴”、治“乱”、扫“黄”、消“障”为重点内容的整治活动,切实维护学校周边环境的治安秩序。

五年来,我校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学校周边无歌厅、无网吧、无游戏厅,被当地群众、政府誉为“安全放心学校”。

如今,学生家长、社会干群对我校的民主管理、文化建设、养成教育、生命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竭力支持配合学校工作,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建和谐平安校园中,奏响了和谐的旋律。我校校长和老师们一致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使自己有更先进的教育观念、更好的师德、更高的人文素养、更强的专业能力,并将这一切化为情感,化为品格,去感召人、塑造人,素质教育、平安和谐校园的旗帜才能永远飘扬。

作者:彭燕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环境创设班级文化论文下一篇:中职校园文化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