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管的一些看法

2022-09-09

第一篇:关于城管的一些看法

关于课堂教学的一些看法

徐守玉

我随堂听了一些年青教师的课,再加上自己的教学经历,我认为我们年青教师的教学态度应该说是端正的,都是在努力完成着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也不乏教学中的亮点,但是总体感觉在课堂教学中年青教师还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我们年青的教师加以注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现把自己关于课堂教学的一些看法与老师们进行交流,还望老师们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实践。

首先,关于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我们年青教师需要尽快地提高自己,抛开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评价、教育科研、课程资源开发等基本功,首先年青教师要提高传统意义上教学基本功——三字一话(画)的水平,特别是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等。此外,该使用教具就使用教具,不能随手就画,因为老师规范地使用教具——教师的严谨也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

其次,关于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从复习(练习)、导入新课到最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要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教学环节要完整,各环节时间分配要合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练习巩固,而不是用一节课的三分之一或更多的时间来处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或内容,而把这节课的内容又留到下一节来处理,让学生总是不能把当堂学习内容完整地加以理解和掌握。

第三,关于教师的备课。年青教师在备课中应该更加细致,除了通常说的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教学过程之外,是不是还应该在细节上下功夫,怎样启发、诱导,学生会怎么想,易错点、易混点是什么,这个问题我应该提问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练习题怎样分层出题,引入新课怎样更引人入胜,如何激发学生思维与课堂气氛,怎样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预设的教学进程与效果是怎样的,那个知识点容易有课堂生成的东西怎样抓住等等,都需要仔细地思考。此外,应该在课前就把板书设计到位,让自己的板书结构合理、新颖别致,而不是在课堂上找个地方随机板书,自己也显得很被动,最终也无法系统、完整地体现当堂的主要内容。

第四,关于课堂教学的课堂中。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题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这一环节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问题,对于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这一点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 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激活

学生思维很容易被激活,也很容易被压抑,关键就看教师怎样对待上。教师不能完全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有的时候学生的想法也很宝贵,激活学生思维的契机就在这一瞬间,老师们注意了、善于抓住并加以正确引导,学生思维就活了,课堂也就活了。如果老师不顾学生的思想只管照着自己的思路走,可能课堂就是另外一个样子,这真让人感到可惜。毕竞,课堂是思维碰撞也是师生生命碰撞的地方,更多地唤醒学生的生命,让生命健康地成长是更有意义的一件事。

二、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

三、 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和课堂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要在课堂有效的时间与空间里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的组织尤其重要。

四、 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

五、 关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处理

很多时候,在课堂上出现了在备课过程中不曾预设的情形,这个时候就是考验我们教师能力的时候,能否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的教育,是非常难得、宝贵的学习机遇。所以,我们的教师要善于把“错的”变成对的、把“坏的”变成好的、把朦胧的变成清晰的、把与我无关的变成与己密切相关的、把无趣的变成有趣的,只有这样,你才能享受你的课堂,你的学生也才记住了你。

六、 关于课后练习题

我认为在下课时应给学生留一定量的练习题,首先练习题要对应当堂所学的各个知识点,从而起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标;然后还要留一些比较灵活、答案不一的题目,从而能够活跃同学们的思维。 第六,关于课堂教学的评价问题。我认为这个环节也对课堂教学起着很大的作用,因为只有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合理而公平,我们教师才能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有着正确的定位,才能很好的发扬自己的优点和改正弥补自己的缺点。依我看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1.关注教师本身

要看教师是否精神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教法是否得当;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教师对学生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教师在课堂上反应是否敏捷和灵活,课堂驾驭能力及应变能力是否较强;教具的使用是否科学合理适当;板书设计是否科学、清楚整齐、重点醒目、板书是否规范、快捷、美观、流畅。八看教学效率是否较高。 2.关注教学思路设计 要看教学思路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教学设计是否有独创性,超越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否清晰;教学思路实际运用的效果。 3.关注课堂教学目标

要看教学构思是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三维目标与课程标准相吻合,与教材恰当整合,尤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渗透陶冶,而不是油水分离;要看教学目标清晰明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十五看教学目标数量恰当具体,操作性强,而不是笼统,多而乱;要看目标是否有差异,既有统一要求,又要区别对待,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需要;要看是否有动态生成性,既体现课堂预设的教学目标,又能体现课堂上动态生成目标,教师能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目标的资源恰当处理。 4.关注教学方法

要看教学方法的设置、选择和确定是否适合学科以及学生年龄特点,是否适合本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具的选择是否恰当;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否匹配;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照顾到了全体学生并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方法的选用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关注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调控

要看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调控是否适当,时间的分配使用是否科学、合理;教师对课堂中的突发事件的处理是否及时和适当。

6.关注教师是否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

要看学生在学习、探究活动中是否能够真正体现学生间的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精神;还要看师生情感交流得是否适当和充分,是否有助于学生课堂学习等等。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做到:能不说的就不说,让学生说;能不做的就不做,让学生做。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7.关注教学各环节

要看教学各环节的设置是否完整,并且层次清楚,环环相扣、衔接紧凑、科学合理,时间分配使用合理;教师的讲解是否科学和准确,语言是否简练;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否是由易到难,体现出循序渐近的认知规律,教师的点拔是否及时并且到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8.关注反馈练习题

要看反馈练习题的选择是否典型,且难易适度,容量适当,并紧密联系本堂课的重点知识和教学要求;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否开阔且能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罗丹说:“美是到外都有的,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朱永新说:“一个教师不在于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年青的老师们,我们为什么不用心去营造自己的课堂,去发现课堂中时时、处处、人人闪耀着的思维的火花与人性的光辉,把自己的课堂打造成师生绽放生命光彩的绚丽舞台呢?

第二篇:关于四大名著的一些看法

四大名著神点评

关于四大名著的书评很多,但是将四大名著糅合在一起评的却少。 偶然间读到的点评,分享与大家。

此文颇有新意和见地,尤其开篇的对比评述,言简意赅,思之有理。

1. 总结与感慨

三国写了一个大时代, 水浒写了一帮大英雄, 红楼写了一个大家庭, 西游写了一伙大妖怪。 三国玩的是心机, 水浒玩的是义气, 红楼玩的是感情, 西游玩的是感性。

三国在国,治国,兴国,安国,丧国。 水浒在气,勇气,义气,豪气,霸气。 红楼在情,亲情,爱情,宦情,民情。 西游在趣,情趣,游曲,野趣,妖趣。

2. 细分区别

三国写了一次变革, 水浒写了一次冲动, 红楼写了一次恋爱, 西游写了一次旅游。

所谓道,即作者所主张的治国救世之思想。

对于道,各人自有各人的认识,谁是谁非,孰高孰低,自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了。

三国提倡以“仁”治天下,集中体现于刘备身上,仁是他的招牌,仁是他的旗帜,仁是他号令天下之武器,也是他落难逃荒的护身符。

他以仁义感召天下,还真的糊弄了很多人,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有那么多百姓跟随,这仁义成了他的虎皮,成了他失败的理由,也成了他欺骗天下的精神鸦片。

诸葛亮舌战群儒,打的就是这张牌。后而借荆州,取西川,建蜀汉,做皇帝,无不以此通关节,买人情,做赖账,打牙祭。

这罗老夫子却是把仁玩活了,当然他也讲义,讲忠,但对忠和义都是取批判态度的,刘关张因义而结兄弟,但也因义而坏蜀,诸葛先生因忠而成千古,却也因为愚忠阿斗而亡国,其教训之深刻,发人深思。 与三国不同,水浒重义,那一帮不认爹娘,不说君父的虎狼之徒,却在义的旗帜下聚啸山林,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有财大家发,有债大家讨,团结的一个人似的,出生入死,甘苦与共,患难相交,荣辱相守。 在水浒中,义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是非成败转头空,只有义存千古。晁盖虽说是歌莽汉子,却误打误撞歪打正着,举了义的旗帜,为梁山的兴盛,进行了良好的奠基。

宋江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硬是要将义作愚蠢的篡改,塞进什么忠的破烂货,坏了梁山的大事,也坏了自己的性命。 三国旨在治国,水浒旨在救世,三国是皇家大戏,水浒书江湖小品,散货是大政治家玩策略,水浒是小混混闹小脾气。

目的不同,道亦不同,各执一端,各行其是,曰仁曰义,自然是各有其道理了。 三国和水浒,虽是将仁义二字掰开了用,却都没有跳出如家治世思想之老道,倒是西游,在这一方面有一个很大的突破,他主张科技兴国,以技能治天下。

西游首先主张走出国门,向西方学习,混洋文凭,像孙猴子那样,海外归来,便不把地方长官玉皇大帝放在眼里,仗着自己的能耐讨价还价,一口一个玉帝老儿,要了个弼马温的职称尚且不满足,做了齐天大圣还以为没有实权,只是大闹天宫,闹得不可开交。

其二是强调技术和武器的重要性。西游中各种妖魔,全是仗了新式法宝,而悟空战胜妖魔,也是依靠西方的菩萨,如来等处进口的先进武器。西游把先进技术作为制胜对手的最有力手段,无疑是有前瞻性的。

其三,西游的统治和管理思想,也是以技能为核心的,孙悟空服软,是如来手段高,唐僧管理悟空,使用的紧箍咒,孙悟空领导猪八戒,凭的也是自己的本事大。

情感天下,建立和谐社会。整个红楼,可以说是一部情的颂歌,四大家族因宦情结为一体,贾氏宗族因亲情而聚居一所,大观园中众兄妹,因友情而乐在一处,宝黛钗因爱情纠缠于一起。

就是那些丫鬟奴仆与主子之间,除了经济利益之外,也还有一种主仆之情谐和其中,如焦大,敢骂主子也是情之所至;还有晴雯,也因与暴雨有特别的感情而勇于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而凡是失情之处,便是诸多的不顺畅,诸多的不和谐,矛盾丛生,争斗连连,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红楼最终以宝玉出走为结局,就是要想人们表明,这情字,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是多么的重要。

3. 班子与制度

三国中刘备的班子很有点现代企业制度的意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相对分开。 刘备就当他的董事长,诸葛先生很想公司里的总经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先进的管理催生兴旺发达的企业,蜀汉也迅速从弱小走向强盛,成为可与魏吴抗衡的三国之一。

然而这种制度必将还在草创阶段,还有不尽完善之处,没有董事会和监事会,于是又是诸葛亮的经营权却被董事长刘备无端地收回,给企业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如关羽死后,刘备不听诸葛的话,意气用兵,结果闹到了白帝城托孤的地步,险些把整个基业赔进去。

后来刘婵做了董事长,情况更不如前,诸葛亮只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水浒中梁山的班子,虽几经调整,但最终还是没有走出合作制的困境。

梁山先是白衣秀士王龙做地摊生意。他胸无大志,气度狭小,小富即安,小成即满,却少现代企业思想,结果让林冲火并。

后来托塔天王晁盖做了寨主,只嫌生意小,只怕人才少,于是广结天下豪杰。 他的基本经营理念是合作制,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哥们义气占了统治地位,不论投资,不说股份,按人头分红,搞什么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

宋江继任后,做的事投机生意,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他先是搞产权改革,改义字型企业变为忠字型的企业,不动声色便把梁山的所有财产纳入为自己的腰包,把集体财产变为了他自己的私有财产。

然后以此为资本,勾结官府,和高俅做什么皇家生意,结果是赔了一个底朝天,彻彻底底抵账送了梁山基业。

在四大名著中,西游记中唐僧的曲靖小组的班子建设最好,组长唐僧,虽没有本事,却是天生的当官的材料,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言谈举止,皆为楷模。 又是上级任命,说他行他就行了,名正言顺。

当然他官德不错,不贪财受贿,不玩弄小蜜,不喝酒使性。而且又特别会玩弄权术,对有本事的,控制使用,对有劣迹的,合理利用,对于平庸的,也尽其作用。

大徒弟孙悟空,站的直,行的正,又有相当的科技水平,对师傅是忠心耿耿,对同志是一腔热诚,可就是有点玩劣,不善逢迎,不会顺着领导的话说,老是惹师傅不高兴。

这在战争年代,当然还是可以的,假如说没了妖精,这孙悟一定早被捉右派了。

但师傅对他有救命之恩,而且还有紧箍咒攥在师傅手里,他只能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了。

二徒弟猪八诫,业务上虽说平庸了一些,品质上也有点差劲。

但脑瓜不笨,嘴巴会说话,而且还有一个特长,能主动监督二把手,这一个优点,可是其他徒弟不能代替的。

三徒沙悟净,一个特长,就是品德好,忠诚不二,让人放心。

老吴在二百年前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班子最佳模式,就是一把手要稳,二把手要能,三把手会配合领导工作,其他的就是要会牵马抬轿了。

至于《红楼梦》,则是典型的独资企业或国有企业模式。

职工全是家庭成员,资历最老的史老太君自然而然地成了企业的董事会名誉主任。

而作为监事会主任的王夫人,因与总经理王凤姐同志有亲情关系,这监事会实际有名无实。

贾家公司的职工都是有门子的,自然谁也不想干事,做事的都是一些农民工,打工仔打工妹们。制度的腐败导致企业的倒闭,再加上王总经理假公济私,多次挪用公司资产做自己的小生意,结果是“呼啦啦似大楼倾”,这也是这一类企业意料之中的事,板子全打在凤姐屁股上,也是有欠公平的。

4、不同时代代聘人才

三国讲礼骋人才,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传为千古佳话。

诸葛亮请姜维入伙,也是有礼有兵,以情而感之,而后又破格提拔,委以重任,确实不失为明智之举。

但蜀汉却没有建立良好的人事制度,千里马重用与否,全是伯乐一人说了算,以致魏延冤气很大,到最后走向反叛,也是势在必然

水浒讲人尽其材,不用完人,只求能人,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以得到重用。水浒在招骋人才方面,采取了多方面措施,能拉则拉,得抢便抢,该骗则骗。

一百单八将,上山的方式各异,成为水浒最亮丽的风景。

从这个义意上讲,一部水浒,简直就是人才招骋的百科全书,我们不能不认真研读。

在人才引进方面,西游也是别出奇招,主张从监狱或地痞中选拔人才。

这虽是在强化佛教感化功能的伟大,但也反映出了吴承恩的用人思想。

孙悟空是天字号劳改犯,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了,他却让孙做了取经小组的副组长。

猪八戒也是正在服刑的重犯,且服刑期间,又有新的劣迹,在高老庄一带横行乡里,欺男霸女。

沙和尚是流沙河里的妖魔,白龙马也是一条长期作恶的孽龙,唐僧却一一收留并委以重任。吾佛慈悲,回头是岸,不论出身,不论前科,吴承恩在人才选用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

《红楼梦》在人才选拔方面,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揭露了相对稳定时期人才选拔的弊端。

红楼梦中选择最高领导人的方式是联姻。为宝玉选媳妇,这当然就是为贾家选择未来的当家人,选黛还是选钗,不能太顾及宝玉的情感需要,而是要从接班人这个角度进行考虑。

黛玉气度狭小,身体多病,缺乏心智。宝钗就不同了,宽厚仁爱,身体健康,而且有管理方面的才能,所以宝玉这个政治婚姻,是只能选钗而不能选黛的。

从这个角度而言,宝黛之婚姻悲剧,也是其必然。

第三篇:关于学前教育的一些看法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四龙学区王文玉

目前,我们国家对学前教育工作已经是非常重视了,这也就为我们搞好学前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么,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搞好学前教育呢?对此,我有以下的观点。

一、明确学前教育性质

由于教育体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目前出现的“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小学教学中学化,中学教学大学化”现象非常严重,最近还有人指出了一种新的现象非常严重,即“大学教学小学化”。这些现象都反映着这样几方面的问题,即我们各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定位不准的问题,具体地说,幼儿园应该是孩子们玩耍、益智、培养良好习惯的地方,然而却要让孩子们学习很多本应该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知识。而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学习程度很快地就达到了一个不亚于中学生的学习程度。到了中学,就开始学习很多本应该在大学阶段才被引起关注和重视的知识。而到了大学,我们才发现大学生的自理能力、生活习惯等等都比较差,而这恰恰应该是在小学阶段里就应该完成的教育项目,这就说明这些年孩子们光顾着准备考试了,连为人处世最起码的常识都没顾上学,这是多么尴尬的情景呀!

二、规范学前教育规章制度

为什么会出现“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现象呢?这有个强大的“推手”,即在一些小学入学时要参加考试的,且难度还不小呢!这就导致幼儿园如果真的是规范了办园行为,那么这帮孩子们很可能后来还“考”不到小学里,这个问题显然就严重了,幼儿园很可能无力承受来自家长、社会的巨大压力,甚至可能存在着办不下去的问题,这就是问题的症结,这可能也是目前幼儿园教育如此“拧巴”的一个重要根源。那么既然小学入学考试明显不合理,甚至给了幼儿园办园行为很大的消极影响,为什么不取消呢?因为这其中包含着很多方面的“私利”,学校想要打造所谓“一流学校”就不能不想到在生源上做文章,管理层希望出一个或几个重点学校,或者一流学校,也就对小学入学考试这种现象视而不见了,家长是看见了,但可能由于不懂教育规律,或者说不敢质疑权威,或者说了解到自己的话语权在现实条件下是不被尊重的,故而也就只能迎合这种做法,真正苦了的是这些孩子们,一切都不是他们所能掌控的。也许在家里他们是小皇帝、小公主,但面对这种明显不合理的制度或者说是要求时,他们也只能是任人宰割的小羔羊,因而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个问题,要想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从搞好学前教育入手,从制度设计着手,让孩子们得到真正的关心、爱护。

第四篇: 关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些看法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界资源的能力大大增强,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财富。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肆意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却很少考虑环境的供给能力,结果造成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自然正以前所未有的反作用报复人类。

人类要敢于同大自然斗争,但不能破坏自然,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能源危机以及石化企业突发性污染、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源枯竭、臭氧层空洞形成、海洋污染及过度开发等。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全球变暧与海平面上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将出现更严重的温室效应,旱涝灾害可能增加。

2、土壤过分失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980-2000年之间,人均土地总量减少38%。

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世界森林每年几乎减少1%,土地荒漠化.

4、臭氧层的损耗将大影响水生生态系统。

5、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 6. 转基因生物的泛用以及所印记的生态危机 7.工业急剧发展,造成的资源枯竭及酸雨危害

造成这些的原因是多样化的,我觉得首先是人口压力过大。人口的不断持续增长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了粮食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重;其次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类对自然过度开发、利用和索取,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及生态危机;第三是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忽视了经济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和永续发展。从人类生存发展的漫长历史可以看出,人类、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正是由于人类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无节制地盲目开发、利用、索取,有时甚至浪费自然资源,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结果造成全球环境的危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事实证明,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的发展道路,不能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以致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如不能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就必然会受到了自然的惩罚。如何在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今天,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找到一条既符合当代人类利益,同时又不损害未来人类利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当前十分重要的和非常紧迫的问题。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这些问题也进行了深入了解,以下想说几点我认为可行的解决办法:

1.生态保护要尊重自然规律。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些地方今天成了荒芜的不毛之地。”

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正确认识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如沙漠、森林、草原、山地、河流都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对人为破坏的生态环境,应加大治理力度,恢复本来的基本属性,如草原沙化就应加大治理力度,恢复本来的生态功能。应遵循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原则进行生态建设与保护。不该种树的地方就不能种树。

据有关资料介绍,降雨量太小的地方就不宜种树,因为加大了蒸发量。海拔很高的地区也不宜种乔木。已经破坏了的自然环境,本身具有修复能力,不必人为去干扰,靠自然恢复,修养生息也是尊重自然规律,遵循这个原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生态保护要坚持以生态系统管理的原则。在资源开发,区域的经济活动,首先应考虑本地的生态特点,明确生态功能定位。统一虑人为活动是否附合生态功能区要求。区域开发应统一规划、统一立法、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如松花江的污染涉及吉林、黑龙江两省,首先就应制定统一的、共同遵守的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制定防治规划,确定科学实际的排放标准,建立统一监督管理机制,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生态保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是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的需求,体现代际公平,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基本方针和目的。在经济展上应大力提倡生态经济,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不破坏生态环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保护动物是无可非议的,但更重要的是注重生态平衡,如果生物链的某一环节出现不平衡就应人为进行调节,使之趋向于平衡,如我省林区一度野猪过剩,对庄稼的破坏非常严重,就可以有计划,有组织的捕猎一些,不能片面的保护了动物的利益而过多伤害人的利益。日本对野生的鹿也曾有计划猎杀,使生态平衡不至于被破坏,这样才能体现科学的保护环境。

4.生态保护应坚持生物多样性的原则。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科学的合理的引进外来物种也是值得十分重视的问题,任何非本地的物种都称为外来物种,引进物种要经过科学评估,按国家规定的程序和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引进物种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做不好,就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消失与灭绝,还可能危害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植被质量低、湿地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十分重要,主要原则是应尊重自然规律,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加强管理,生态保护应坚持以人为本,要十分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5.对于转基因生物的泛用,政府应该发挥指导作用,可以进行科学普及,改变人们对转基因的看法和了解,同时引导此科学向有利于人类健康发展的方向进步! 总之,全球生态热点问题正在不断的引起人类关注,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大学生也义不容辞,从身边的小事一点一滴的做起,不要以为保护小草,栽种一棵小树没有意义,不要认为捡起一片纸削没有帮助,更不要以为节约一滴水毫无价值!绿色生活,都在小处!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对抗生态危机,保护地球吧!!

第五篇: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一些看法与观点

目前,全国的行政服务中心已达1800多家,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市县。为什么这项由地市一级兴起的自发改革,能够在五六年的时间内遍及全国,并迅速形成燎原之势?我们认为,这是中心在创办过程中始终坚持服务至上与高效便民原则,把政府过去想到而没做到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从而深受社会关注和百姓拥护的结果;也是中心的诞生和发展充分体现并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转变要求的结果。所以,行政服务中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它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共始终。

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则是盲目的实践。行政服务中心这一新事物,要想健康的发展,决不能离开理论的指导。所以,我们在建设行政服务中心的过程中,不仅积极学习外地经验,推动工作实践,而且,主动对这一事物进行理论探讨,用理论引导实践。现将我们这方面的探讨结果作如下概述。

一、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的关系问题

我们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这三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从时间上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先,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在后;从哲学关系上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形式,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是内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因,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是果。从实践过程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速了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和行政服务中心的诞生,而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内容,同时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改革。它们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两个比喻来说明,如果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纲,那么,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就是目;如果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棵大树,那么,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就是这棵大树上结出的两个果实。假如没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那么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和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将会延缓,或更加曲折;假如没有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和行政服务中心的诞生,那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或可能有始无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从行政许可法的出台过程看,行政服务中心可以说是行政许可法的实践基础。譬如行政许可法中关于实行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统一办理、一次告知等规定,以及高效便民原则的确定,都是总结了行政服务中心的做法而上升为法律条文的。反之,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又为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各地当前为提高审批效率,对审批职能进行整合,设立行政许可科或行政服务科的做法,就是根据行政许可法关于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规定而采取的一项改革措施。由此可以看出,在下步的改革中,行政许可法将为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而行政服务中心的不断发展,也将会为行政许可法在推进法制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作出最好的诠释。

二、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时期划分问题

我们认为,中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自发改革时期。即从1996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始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到2001年国务院下发国发[2001]33号文件为止,大体五年多的时间。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国家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只是一般性的号召,没有做出统一的安排部署;国务院一些部门和沿海发达地区开始削减审批事项,减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南方一些城市开始探索建立政务超市;全国人大法工委开始着手行政许可法的调研、起草工作。

(二)统一改革时期。即从下发国发[2001]33号文件开始到行政许可法出台准备实施为止,大体三年的时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国务院批转了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体改办、中央编办《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2001]33号)等文件,并成立了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组织,对全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出统一的部署;全国各地大幅度削减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行政服务中心在全国遍地开花;《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出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三)依法改革时期。即从2004年7月1日实施行政许可法开始到完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为止,大约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全面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行政法规;完善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审批行为,把行政审批工作完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三、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概念问题

各地的行政服务中心,无论是政府的派出机构,还是政府的直属机构;无论叫行政审批中心或便民服务中心,还是叫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其形式和内容都大同小异,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都是按照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管理方式、转变干部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提高防腐能力,服务人民群众、服务改革开放、服务经济建设的思路和要求,遵照“公开、公正、便民、高效、廉洁、规范”原则,把管理与服务、监督与协调、规范与引导有效结合起来,积极应对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由党委、政府共同决定建立的一个从机制上转变干部作风,从审批上优化发展环境,从源头上遏制审批腐败,从做法上同国际接轨,从行为上方便服务对象,从体制上推进服务型、效能型、法制型政府建设的载体和平台。

在一些地方,也有人认为:行政服务中心是一个以透明、便民、规范、高效为特征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务的办公场所。我们认为,这个界定有些过于简单化,未能完全体现行政服务中心的科学内涵。比较而言,我们认为还是前面的概括较为全面一些。

四、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结构与职能问题

行政服务中心与政府其它职能部门的最大区别,在于组织结构呈二元特征。即行政服务中心内部有两个层次:一是中心管理层,一般由中心的协调处(科)、督查处(科)、综合处(办公室)、投资代办处(科)等直属处(科)室组织,其工作人员的行政关系、工资关系、组织关系全部转入中心,工作经费由财政全额供给。管理层不是执法主体,没有具体执法权,在工作中只是代表政府对进驻中心的窗口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和办理的审批业务进行管理、协调、监督、指导和服务。二是窗口服务层。由窗口单位派驻中心的工作人员组成。窗口工作人员除组织关系转入中心外,其行政、工资关系仍在原单位。窗口服务层具有执法资格,代表单位行使法律赋予本单位的审批权力。

窗口单位进驻中心后,单位原有的审批职能、审批责任,以及对窗口工作人员的隶属关系没有任何改变,改变的只是审批的地点、审批的方式和管理的形式,即由分散审批变成了集中审批,由多章审批变成了一章审批,由暗箱审批变成了阳光审批,由串联审批变成了并联审批,由后监督审批变成了前监督审批。正是这些简单的变化,才使中心在提高行政效率、方便群众办事、优化发展环境、遏制审批腐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当前的实践看,各地行政服务中心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赋予其应有的职能,就中心管理层来讲,一般应具有以下职责:(1)落实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单位;(2)确定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许可事项、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并对这些事项的办理建立操作规程和开展日常监督检查;(3)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其它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登记、受理、审查、决定等环节的程序和时间进行规范;(4)对涉及2个以上单位的事项,协调建立联办机制并组织搞好联合办理;(5)督促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及单位,落实好公共服务事项的承诺办理制度;(6)制定中心管理制度,加强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没有落实制度的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员实施责任追究;(7)对窗口人员实施管理,并对其工作、学习、纪律情况进行阶段检查和考核;(8)受理办事对象或社会各方面对窗口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办理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诉,并协调有关部门调查处理;(9)提供与行政审批相关的政策咨询、信息发布、公共服务、投资代理等配套服务;(10)对窗口单位之间存在的职能互相交叉与执行政策不一等问题予以协调;(11)对窗口单位的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和下级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业务指导,(12)行使有本级政府授权的其他工作职责。

窗口服务层作为责任主体,应明确以下工作职责:(1)受理、办理由本单位负责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事务;(2)答复群众由本单位办理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事项的具体政策规定及办理情况的咨询;(3)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在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事项的办理上为办事对象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务。

五、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基本作用与基本功能问题

各地行政服务中心,一般来讲能够发挥6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高效作用。即能够通过减化程序、压缩时间,提高办事效率;二是服务作用。即能够通过“一站式”平台,提供公共服务,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三是监督作用,即能够加强事前控制,实现事前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审批腐败;四是协调作用。即能够协调窗口单位分清职能,理顺职责,促进工作配合;五是规范作用。即能够规范审批行为,促进公平办事,推进依法行政;六是转化作用。即能够通过中心建立的新型运作机制,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促进政府职能转化,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从行政服务中心发挥的作用看,各地行政服务中心一般具有三种基本功能: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二是提高行政效率,方便服务对象;三是强化事前监督,遏制审批腐败。

六、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效率与服务问题

效率和服务是行政服务中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两大前提。所以,提高效率和搞好服务,一直是每个中心都在努力解决的两个问题。

从实践看,提高审批速度,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方能奏效。就多数地方的做法来看,在领导重视、认识到位的情况下,还必须从技术层面上解决好五个问题。

一是工作人员要到位。即窗口工作人员必须符合“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标准,每个窗口工作人员都应该是单位领导信得过的业务骨干,不仅能够独挡一面,而且对单位的其他业务也比较熟悉。

二是领导授权要到位。即能够使窗口人员既能受理,又能办理。一般情况下,应将审批权分为受理权、审查权、核准权、监督权等几种形式,并将审批事项的受理权、审查权、核准权授予窗口人员和首席代表,把监督权授给主管领导,内部配合科室或窗口首席代表,在审批工作上形成“窗口受理办理,提高审批效率;办后及时归档,移交后方管理;后方及时监督,进行批后纠错”的审批权力运行新机制。

三是职能整合要到位。就是成立许可审批服务科或将分散在单位内部各科室的审批职能相对集中到1个科或2——3个科,解决多人管一事,多科管一事,互相掣肘,效率不高的问题。即一个科能干的事不要分给两个科干,一个人能干的事不要分给两个人干,尽量减少参与人员和中间环节,实行专职人员专一审批的办法,提高审批效率。

四是服务前移要到位。就是做审批工作的同志,无论是主管领导,还是具体办事人员,都要缩短服务距离,要全部由单位前移到大厅服务,解决单位科室与中心窗口两分离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办公。

五是基础设施要到位。就是要有足够的办公场地,先进的办公设备,以及内外办公网络,为实现集中办理、统一办理、联合办理、远程办理、便民高效提供必要的条件。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不仅是各地中心大讲而特讲的一个口号,同时也是各地中心积极进行的一个实践。就平顶山的情况看,我们在优质服务方面,把口号变成实践的做法主要有限时服务、微笑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代办服务、跟踪服务、联合服务、快递服务、政策服务、廉洁服务、电子服务等10多种形式。这些服务形式是行之有效的,对各地中心来讲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今后,随着行政服务中心的不断发展,更多更好的服务形式也将会不断的被创造出来。

七、关于影响行政服务中心发展的障碍问题

在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不变和中心结构二元化的情况下,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主要面临五大障碍:

一是认识上的障碍。主要是一些单位对成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成立中心是权宜之计,是临时性的措施,没有看到中心的成立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需要,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从而表现在工作上,有短期行为,应付思想。

二是观念上的障碍。主要是一些部门的中层干部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公共权力当成私有之物,不愿意把手中的权力放到中心去公开运行,接受监督。主要表现是:对审批事项该简化的程序不愿意简化,该去掉的前置条件不愿意去掉,该移交窗口的权力不愿意移交,该给窗口工作人员说明的不愿意说明,该前移到中心服务的不愿意前移,把窗口当成单位的“收发室”和“咨询台”,甚至对窗口审批工作设置障碍。

三是体制上的障碍。当前我们国家实行的分权体制,政府职能分配到各个局委,各局委职能分配到各个科室。这种分权体制下,很多审批事项的办理需要局委之间、科室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调。但是在审批事项进中心后,一些科室工作人员因利益驱动,互相牵制,缺乏创新,不仅不密切配合窗口工作,甚至处处为窗口工作设置障碍,严重影响了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开展。这种体制不改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难以推进,行政审批效率将难以提高。

四是法律法规上的障碍。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法律法规,特别是部门规章的规定与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神、与行政许可法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不一致。尤其是有些规定已明显不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个别部门和单位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总是拿这些过时的规定作“护身符”,与中心讨价还价,不愿改进服务工作。

五是来自上级部门的障碍。主要是有些上级部门的权力下放不到位,有权的事情抓住不放,影响审批工作效率的提高;有些上级部门让下级部门代收费用,却不提供收费依据,增加了下级单位开展工作的难度;还有一些上级部门越权滥设行政许可,下级部门执行不对,不执行也不对,左右为难。

八、关于如何办好行政服务中心问题

通过了解各地情况,结合平时的工作实践,在如何办好中心这个问题上,我们归纳了七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领导决定论。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在当前以分权为特征的行政管理体制和以“一变四不变”(地点变,审批主体、审批权力、审批责任、审批人员隶属关系不变)为特征的行政服务中心组织模式下,一个地方的中心能不能办好,关键在领导,也就是说主要决定于这个地方的党政主要领导。主要领导重视,决心大、措施硬,改革的阻力和杂音就会小,工作进展就比较顺利,效果就比较明显。反之,中心建设有可能流于形式,甚至会垮掉。

第二种观点:“三士”结合论。“三士”即有权之士、有识之士、有为之士。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建立行政服务中心是对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要想打破旧的体制,使改革取得成功,权力、理论和实践这三者不可缺一。也就是需要能够决策拍板的有权之士,能够提供理论指导的有识之士,能够排除困难、勇于献身改革实践的有为之士,这三者只有认识一致,形成合力,办好行政服务中心这项艰巨的改革才会成功。

第三种观点:虎猫配合论。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在行政服务中心这个联合国式的机构中,独立行使审批权的窗口单位,好像一群老虎,权力有限的中心,只能是一只猫。虽然猫可以为虎师,但是,老虎并不一定会完全听命于猫的安排,在利益冲突时,老虎甚至想把猫给吃掉。因此,让一只权力有限的猫去协调一群势力很大的老虎,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在办中心这件事上,各窗口单位与中心的配合非常重要,如果窗口单位不予配合,中心将会成为一个空壳,办不下去。

第四种观点:功能扩大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东南方的一些中心,过去主要以办理投资审批为主,随着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审批事项的减少,其审批功能将会弱化。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把中心办好,必须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观点,也就是在做好审批工作的同时,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大目标,积极完善中心的服务、监督等功能,即把面向群众、面向企业、面向社会乃至面向单位的各类行政审批、行政服务、招标投标、中介服务、行政收费等事项纳入中心,统一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提供优质服务,加强事前监督,遏制腐败发生,促进社会公平。

第五种观点:以人为本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要办好中心,必须充分发挥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作用。一是对全体窗口工作人员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想方设法让这支改革的主力军安心在中心工作,自觉为中心发展献计献策,主动为中心建设出力流汗,贡献聪明才智;二是各窗口单位,在选送工作人员时,要把本单位最优秀,能干事、会干事、品质好、素质高的业务骨干派到中心;三是窗口单位对在中心工作的人员要放心、放手、放权,授权到位,让窗口人员既能受理又能办理;四是各窗口单位不要随意调换窗口工作人员,保持窗口工作人员的长期相对稳定。

第六种观点:科室前移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办事效率的高低是衡量中心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如果各单位设在中心的窗口是个收发室,只能受理不能办理,不仅不能提高审批速度,而且会降低办事效率,给服务对象增加不必要的麻烦。若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提高窗口的办事效率,实践证明,只有对各单位内部的审批职能进行重新组合,把审批权力相对集中到一至两个科室,再将这些科室整体前移到中心办公,使受理——审查(勘察)——决定——打证等环节全部由中心窗口人员完成,变窗口——单位两处办理为窗口一处办理,其效率自然就会大大提高。

第七种观点:体制突破论。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现在各地行政服务中心组织形式上的双层结构,很难使中心的运行质量和效果保持长久的高效。也就是说中心的稳定性很差。因此,要想把中心办好,必须突破现行的管理体制,按照行政许可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要求,把原来分散在各单位的审批职能剥离出来,由行政服务中心统一行使,彻底解决“前店后厂”、中心与单位之间“两张皮”、窗口与科室之间“两分离”的问题,让中心由间接的协调机构变成直接的办理机构,独立行使审批权。

九、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阶段发展问题

目前,各地行政服务中心已经开始由自由探索阶段走向理性发展阶段。我们认为,按照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三权分设”的设想和行政许可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规定,以及行政服务中心不断追求高效率的内在要求,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将要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初级阶段,即初步集权阶段。通过强制方式,把各单位的审批事项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变暗箱操作为阳光操作,变分散办理为集中办理,变间接监督为直接监督,变各自为政为联合行政。通过办公场所、办公方式的改变,有限度地提高行政效率,让群众少跑一些腿,初步改变“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的衙门作风。

二是中级阶段,即适度集权阶段。在各窗口单位内部成立行政服务(许可、审批)科,把单位内部的许可、审批职能相对集中到一个科或两三个科,再将这些科室整体前移到行政服务中心办公,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以解决后方科室与前方窗口不协调不统一,单位内部互相扯皮,让群众两头跑的问题,通过内部体制的适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

三是高级阶段,即高度集权阶段。打破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模式,按照行政许可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规定,在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中设置行政许可局,把原由各单位行使的行政许可(审批)职能剥离出来,上收政府后集中交给行政许可局。通过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彻底解决一个地方政令不通、单位之间各自为政的问题,实现政府职能的统

一、规范、高效运作。

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意义

一、有利于重塑政府形象,改善政社关系和干群关系

过去,公众申请行政审批遇到的推诿、扯皮、刁难现象屡有发生,“衙门作风”、“官僚习气”,“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作风公众最反感,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建立,可较大程度地改进这一问题。公众得到的不仅仅是方便和少跑路,更重要的是塑造了高效、廉政、亲民、为民的政府形象,改善政府及其部门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减少冲突与矛盾,实现行政行为的和谐有序。

二、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长期以来,政府部门越位、缺位、错位并存;在行政管理方式上重管理、轻服务,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管,行政管理带有明显的趋利特征,权与责脱节,权与利挂钩。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建立,从服务机制上,从服务环境上能促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并已成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试验场、检验台和突破口。

三、有利于建设法制政府,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

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建立和《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对从源泉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起到良好作用。这种集中审批模式,规范了审批程序,实现了有效监督,使滥用公权和私用公权的机会大大减少。同时,审批事项进一步清晰明确,行政许可设定清楚规范,审批过程公开透明,避免了乱设行政许可事项和随意增减行政许可主体,对建立有限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目前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尚未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未实质性的开展行政许可制度改革,因此,我旗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处于在探索中发展阶段,各项工作都需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关系都需进一步理顺。各行政审批职能部门按照旗政府的要求,积极转变工作思路,配合中心开展工作,在全市2007考核中,我旗中心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但客观地讲,仍有许多方面群众有意见。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按照成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目的和意义坚持不懈地开展工作,只要各部门积极配合,逐步规范各项审批行为,就一定能推进服务型政府和法治型政府建设进程,切实把这一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古代爱情的事例下一篇:关于辩论赛的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