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十二课

2022-09-30

第一篇:历史必修三第十二课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课教案(自己)

一、 课程标准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二、 教材分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第二课,本课通过从“无为”到“有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和“儒学成为正统”三个方面介绍了新儒学在西汉被重视、推崇和发展为正统思想的过程。它继承了先秦孔孟儒家思想,又对后世儒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这一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十分突出。

三、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有关本课的知识;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文科学生,学生已经学习必修一的有关中央集权的加强的内容,对加强思想控制、君主专制等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认知能力分析:到高二时期的学生认知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已经初步具备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学、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 理解“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以及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3) 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提出的背景,使学生初步形成对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特定的思想文化的认识,即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一定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4) 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归纳整理汉初从无为到有为的原因;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董仲舒及其思想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强学生获取、阅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 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六、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课部分

一问:回忆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简述在儒家思想形成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三位人物及其观点。 二问: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接替秦朝的又是什么朝代?又采取了一些什么措施来加强自身的统治的呢?时代不同,需要不同,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 进而导入课程同学们知道儒家思想在汉朝又有怎样的命运吗?那们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儒家思想在汉朝有怎样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部分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无为而治”: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社会贫困。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西汉初期,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马上打天下”的局面已经结束,当务之急是非常需要安定的环境来恢复封建经济和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理解:什么是无为而治?

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出处:《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当然,无为而治的"无为",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无为而治的"无为"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但所为之为,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所以这种为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而且有利于事物的自然发展和成长。 从汉朝建立到汉文帝,经过四十多年,德政达到了极盛的地步。一方面文帝受老子思想影响,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另一方面文帝为人十分仁德宽厚,这使天下百姓受益无穷,也使西汉王朝逐渐走向强盛。

(2)措施: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休养生息政策) ①减轻田租;

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 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 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3)影响:积极作用:经济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消极作用: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

2、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①汉初的休养生息使汉朝经济恢复发展,国力日盛(基础、条件)

②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诸侯势力膨胀;土地问题: 阶级矛盾尖锐;边境问题:匈奴为患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发展的形势,巩固统治 (3)主要措施: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见必修一第三课。

军事上——对匈奴采取强硬政策北击匈奴

经济上——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平抑物价。 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提出者:董仲舒 (1)董仲舒的生平:

生活在文帝、景帝、武帝时代,大学问家,三次应对,得到武帝赏识。 著作:《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董仲舒对《春秋》的解释十分著名,他的各项学说都可以从《春秋》中找到根据,换句话说,他的理论权威来自《春秋》,这是他把自己的著作称为《春秋繁露》的缘故。 (2)贡献:(也可以说是其思想特点) 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解释: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2、思想主张:

通过史料阅读分析董仲舒的主要思想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得出董仲舒的重要思想之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二:

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公侯不能奉天子之命,则名绝而不得就位,卫侯朔是也 ——《春秋繁露·顺命》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得出董仲舒的重要思想之二:君权神受,说明了君主的至高无上,主要解决王国问题。同时我们从材料中也可看出对君主权利也还是有一定限制的。 材料三: “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 “塞兼并之路”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得出董仲舒的重要思想之二:董仲舒进一步发展儒家思想中的仁政。并在此处讲授其与孔子以及孟子对仁政的不同看法。孔子的仁只是停留在“仁者爱人”这样一个道德层面,孟子已经开始对仁政有了阐述,而到了董仲舒进一步将“仁”的思想运用到政治当中。

材料四: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春秋繁露·基义》

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外方,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三纲五常”的理解: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利用阴阳五行学说来体现天的意志,用阴阳的流转,与四时相配合,推论出东南西北中的方位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而且突出土居中央,为五行之主的地位,认为五行是天道的表现,并进而把这种阳尊阴卑的理论用于社会,从此而推论出“三纲五常”的道德哲学。这里所说的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成为我国古代维护历代封建皇朝统治的工具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

得出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时候,主要内容是重礼、讲仁、崇德。孔子讲礼,要求严格等级秩序,宣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而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为此,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表率作用)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三纲五常,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如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然而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和观念,被写进封建家族的族谱中,起着规范、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2000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国民性。 董仲舒还提倡“孝道”,现在新闻媒体报道的很多人道德沦丧,不赡养老人,不履行公民义务,看来我们还是应该取传统儒家文化的精华来充实当今的中国人,唤起大家的意识。 在此要注意董仲舒的思想是“新”的儒家思想,与最初的儒家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融合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

3、影响:(扭转局势付诸实行)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思考一归纳: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特点: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 内容:A.“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B.“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 C.“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影响:为汉武帝所采纳,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思考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什么被汉武帝所采纳?

1、汉武帝时期,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王国势力威胁中央、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这些要求加强中央集权

2、董仲舒的新儒学(儒学的自我调节与发展)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吸收大一统的思想

(根本原因) 换一个问法后,根本原因就发生变化如:汉武帝为什么要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思考三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他统治思想中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见学思之窗P9 以及思考栏) ①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倡“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迎合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所以汉武帝要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汉武帝的真实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其他所有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都是他吸取的方向,因此,他在统治过程中,采取儒家以外的思想主张就不足为奇了。

三、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问: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政治方面: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他规定,地方定期选出孝子、廉吏当中央任官,甚至还擢升平民、儒士为相。这明显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2)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教育方面:儒家经典“五经”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和设立地方学校进行儒学教育。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前124年,又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其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2、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其中《诗》就是《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书》就是《尚书》,是我国古代商贾文献资料汇编;《礼》就是《周礼》,周代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易》就是《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一定的哲学思想的著作;《春秋》,是孔子以鲁国历史为主线所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汉武帝还立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博士”。挑选“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人为博士,负责传授学问,设置经学博士7人。这是西汉大力弘扬儒学最切实际的举措。 (2)设立太学,儒学地位大大提高。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吏,统一人们的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定太学以教救国”,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年龄一般在18岁左右,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每年考试一次。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起初,太学有经学博士7人和博士子弟50人,后来太学生发展到3000人。东汉时期更达到三万余人。可以说,太学不但是中国第一个官办最高学府,而且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官方创办的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宗旨的高等学府。

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至此,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与之对应的是,春秋战国以来的风云一时的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

(3)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学在民间光大,处于独尊地位。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3、独尊儒术的结果

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

从汉武帝的“贤良对策”到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的提出,再到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反映了新儒学在西汉被重视、推崇并发展为正统思想的过程。这期间董仲舒起到巨大的作用,他为了适应封建政治的需要,借用阴阳家的思想,兼采其他各家学说,重新解释儒家思想,并把它形成一套完整的神学化的思想体系,使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系统化、理论化。他的著作有《天人三策》《春秋繁露》。董仲舒把儒家思想神学化,使儒学逐渐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不仅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柱,而且对中国人的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二篇:必修4第十二课《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

1.教材内容及分析

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第四册《生活与哲学》教材,本框属于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其内容主要分两目,第一目主要介绍价值的含义、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等内容。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内容包括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2.学生分析

学生学习基础分析:

高二,学生学习了前三单元内容。应该说已有相应的知识铺垫,具备了一定的哲学常识基础知识,为本框题的学习做好了知识的准备。

学生能力分析:

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伙伴合作能力。

学生心理分析:

学生的心理包括情感、意志、注意、思维、能力、气质与性格等。高二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因此,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疑惑。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和观点,学生已经有了思考的需要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现在独生子女有良好的生活条件,但是他们大多是不太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索取多而奉献少,因此学习本框题有它特有的意义。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价值、人的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价值和价值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人和物的价值不同,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通过贡献来获得自我满足,奉献着的人是幸福的,奉献着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4.学法指导

锻炼用哲学思维解决问题。

5.习惯训练 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用哲学的思维探究知识背后的问题,留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体现出的智慧。

6.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7.教学难点

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8.解决方法

(1)结合具体领域的价值,深入领会哲学价值、人的价值及价值观等概念。

(2)搜集在汶川地震中的普通人的先进事迹,感悟价值观对人生的导向作用。

(3)师生共同设置教学情境,开展学生的探究活动,采取课堂辩论、讨论等形式,进一步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奉献意识。

9.教学理念

政治课不是说教,学政治也不是仅仅为了考试,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阵地,政治课应对学生的品德产生重要影响,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教师责无旁贷。避免政治课陷入说教的旋涡,教师首先要认真领会教材意图,认真组织教材,用好教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产生共鸣,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所以,要实现学生是学的主体,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形式,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从而内化成学生固有的品质。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阅读小故事

飓风洪水中救人

一位平民被困在洪水浸泡的树上已经六七个小时。救援队接到任务后马上派出直升机和救援人员。风疾水猛,还有树枝叉的阻挠。直升机上绳索吊下的救援人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甚至一度直升机也面临着坠毁危险。但是,他们依然行动。经过艰难万险,救援终于取得成功。

这件事情过后,在社会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用几个人的生命和直升机坠毁的危险作为代价去救援一个人,是否值得。

问:你对这件事有何看法,并说明理由。(设置学生探究活动,展开讨论,学生代表回答)

老师总结:不论是同学们持哪一种观点,其实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那么究竟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一框题 价值与价值观(板书)

老师:要想理解什么是价值观,我们先弄明白什么是价值。首先我们先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对于人来讲有什么价值。

过渡: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人员、财产损失惨重,大量幸存的百姓没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在开展救援的同时捐献了大量的物资。请同学们思考这些物资对灾区人民有什么样的价值。(学生回答)

粮食、水等,满足人们吃的需要

衣服、帐篷、车等,满足人们穿、住、行的需要

书本、宣传资料等,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

(根据具体领域的价值来总结哲学领域的价值含义)

一、人的价值(板书)

1.哲学领域的价值含义:价值就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幻灯片显示)

问:这些具体领域的价值与哲学意义上价值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并回答)

老师总结:具体领域中的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医疗价值、文学价值等是个性,哲学意义的价值是共性,它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问:那么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呢?(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先学习下面的知识即人的价值是什么,然后再讨论并回答这个问题。)

过渡:在上课之前,大家听到由成龙特地为汶川地震而录制的一首公益歌曲《生死不离》,有哪位同学知道成龙还为灾区做了些什么?(学生回答)

播放视频《访问成龙》。

老师总结:这次汶川大地震中,除了他赶制了这首公益歌曲之外,他还和英皇老板杨受成在第一时间就拿出1000万,并且成龙是第一个到达汶川震区的明星,他的无畏、勇敢和影坛上的表现是一致的,这不由地让人发自内心的敬佩。其实,成龙大哥还是一个特别热心慈善事业的人。有数据表明,他前后共捐慈善款8亿3千万左右。在中国龙子学校,共建了75所。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特别重视公益事业的人。他是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

在演艺生涯中,他扮演了一个又一个正义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他一次又一次回报着社会和他人。用他的话说,公益慈善事业有起点,但没有终点,要一直做下去,直到不能做为止。(幻灯片显示)

问:用成龙自己的话说,他现在很有钱,这辈子是花不完的。那么它是不是从小就生活在非常优越的环境中呢?(学生回答)

老师:其实成龙从小家境贫苦,从5岁多开始就进入戏班,其中经历了很多磨难和困苦,由为别人打工最终自己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拍了许多部叫座的电影,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同时,在电影中,他饰演的大多数是代表社会正义角色,电影的主题都在宣传正义和善良,同时他又不断的宣传中国化的东西,又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

问:从成龙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学生活动)

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幻灯片显示)

3.人的价值评价: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幻灯片显示)

问:是不是对社会的贡献是高高在上,普通人无法触及的呢?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最感动中国的捐款者。

问:看过之后有什么感想?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对社会的贡献并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只要是做自己该做的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普普通通的劳动就是贡献社会和他人。

过渡:了解人的价值后,再看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并回答这个问题)

老师总结:就一般事物而言,其价值就在于它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人则不同,人能够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满足社会和他人,并且能够从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对自我的满足。

过渡:在了解具体领域中价值与哲学价值之间的关系后,然后我们进一步探讨生活中我们是如何判断事物的价值的,这种观点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的?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板书)

1.价值观的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幻灯片显示)

注意: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幻灯片显示)(引导学生复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老师:学习价值观的含义后,我们再看上面的小故事,同学们都有自己的价值观,那么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认可的是怎样的一种观点呢?那就是:救死扶伤。作为社会人,必须获得一种社会给予的信赖感,他们永远相信自己在遇难的时候,可以得到救援,不论这个人是谁。大家都坚持这一价值观,人人遵守这个价值观,人人便可心安,社会才能变得更美好、更和谐。(提示: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由于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因此必然会影响着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这正是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之一。(引出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

①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有正确错误之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幻灯片显示)

过渡:汶川地区遭受了这次特大的地震灾害,但是全国和灾区人民没有被吓倒,反而更坚强了。在地震后很短的时间内,灾区重建问题就提到日程上来。如何重建呢?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资料。(幻灯片显示文字资料)

以规划环评积极推进灾区科学重建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在灾区重建问题上指出,环保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维护灾区生态环境安全为第一底线,将生态环境指标作为灾区生产力布局的基础考量,大力推进规划环评,为灾区重建生态和谐的美好家园作出贡献。重点要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

二是科学应对灾区次生生态灾害。

三是统筹灾区化工石化等高危行业布局性环境风险。 四是加强流域水电开发的环境风险管理。

潘岳还强调,重建不应是简单的恢复,而需要更具理性和预见性,必须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做出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的决策。

生态环境必须作为考量灾区重建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基础指标,规划环评必须作为科学决策重建规划的基础依据。

探究:材料中体现了怎样的一种价值观,对什么具有导向作用?(学生活动后回答)

老师总结:

②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幻灯片显示)

过渡:在这次地震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选择。下面我们通过一些视频和文字资料来聚焦地震,看人生。(幻灯片显示)

设置学生活动:课前把全班分为4组,搜集汶川地震中灾区正反两方面人物的表现,然后每组出一名代表上讲台展示,说明搜集理由并做简单评价。

(学生活动后设置探究活动)

探究:是什么使这些同学和老师在危难之中作出了这样的选择?(学生活动)

探究:这些人是在什么驱使下走上犯罪的道路?(学生活动)

老师总结:

③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幻灯片显示)

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生与死的冲突时所作出的选择。

不同的价值观,决定着人们面对问题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幻灯片显示)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第三篇: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二课教案

八年级部政史地组公开课教案

课题: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课标内容]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理解和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与跨学科综合的能力。

(2)通过比较中国近现代对外开放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3)通过思考对外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想像加入世贸组织10年后中国将会怎样,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践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进行合理想像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史实,认识我国对外开放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南到北、由东到西、由局部到全方位的推进过程,学习运用地理知识理解历史内容的方法。

(2)通过比较理解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政策内涵,学会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

(3)在对外开放大格局中,联系身边实际,为当地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比较近现代对外开放的异同,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情感。

(2)认识对外开放是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全球化时代的要求,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和意识。

(3)通过学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思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利弊,强化机遇意识与危机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2)为什么要创立经济特区?(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难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课时] 1课时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较高,对这块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对

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有一定的认知,但是还存在发散性思维、知识连贯性、学科迁移能力读图表理解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创设历史情景,掌握基本知识,理清历史线索,探究解决问题思路”的原则,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填补学生知识的空白点,扫除知识盲点。同时,针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强的特点,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按“体验情景——讲述信息——讨论问题——实践创新”四步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在十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与开放并举。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导入新课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体验情景:通读本目课文,观看《开放的深圳特区》、《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图,以及课件相关内容。

讲述信息:(1)我国在什么时候开始实行对外开放?(2)我国哪一年开始创立经济特区?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3)设立海南省,并作为经济特区是哪一年?(4)请计时 一讲深圳设为经济特区后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情况。

讨论问题:(1)什么是对外开放?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2)什么是经济特区?它特殊在什么地方?它哪些方面又不能特殊?(3)我国为什么要设立经济特区?(4)为什么经济特区都设在广东、福建等南方沿海地区?(5)为什么深圳特区设立后,当地的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

实践创新:深圳特区建设者最著名的口号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一句口号的看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体验情景:通读本目课文,观看《开放14个沿海城市的报道》、《发展中的上海浦东新区一角》、《对外开放新格局》图,以及课件相关内容。

讲述信息:(1)建立经济特区后,我国在对外开放上又采取了哪几大步骤?(2)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是在哪一年?开放了哪14个城市?国家给予这些开放城市怎样的经济政策?开放沿海城市有什么作用?(3)我国哪一年建立了哪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国家给予沿海经济区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建立沿海经济区有什么作用?(4)党中央、国务院哪一年决定实行浦东开发开放?给予浦东怎样的开发开放政策?浦东开发开放有什么作用?(5)我国哪一年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和内陆省会(首府)城市?开放这些城市有什么作用?(6)通过逐步开放,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格局?(7)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讨论问题:(1)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特点?你怎样理解这些特点?(2)我国为什么会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3)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以展离不开世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4)我国现代的开放与近代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实践创新:(1)从《对外开放新格局》中,找一找5个经济特区和1984

年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地理位置。(2)我们所在地区在全国大开放格局中处于怎样的地理位置?我们应当怎样趋利避害地发展本地经济?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体验情景:通读本目内容和史海拾贝内容,观看《中国代表在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上签字》图,以及课件相关内容。

讲述信息:(1)什么是世贸组织?它的前身是什么?哪一年正式成立?这个组织的目标是什么?(2)我国哪一年加入世贸组织?是在世贸组织哪一次会议上签字加入的?请讲一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

讨论问题:(1)我国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2)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哪些利弊?我们应该怎样努力消除加入该组织的不良影响?

实践创新:说一说,对外开放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想像一下,加入世贸组织10年后的中国将会怎样?

[小结]

1、实行对外开放初期,我国先后建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

2、在建立经济特区后,我国在对外开放上又采取了哪几大步骤?

3、我国现在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个格局有哪些特点?

4、我国哪一年加世贸组织?加入该组织对我国有何利弊?

[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龙里县第三中学八年级政史地组

公 开 课 教

政史地备课组 2015年3月

第四篇:毛邓三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思考题

一、单选题

1、“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最早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祖国统一问题

2、“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

A.台、港、澳享有高度自治权 B.中国坚持社会主义

C.一个中国 D.台、港、澳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3、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 A.《告台湾同胞书》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4.现阶段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

A.反对和遏制“台独” B.推进两岸“三通” C.促进两岸政治谈判 D.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 5.香港、澳门、台湾成立特别行政区后,可享有高度自治权。其中可以保留军队的特别行政区是: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香港和澳门

6.按照我国宪法规定,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论断表明: A.“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 B.特别行政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D.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7.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是在:

A.1979年 B.1982年 C.1984年 D.1985年 8.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特别行政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B.特别行政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C.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D.两种制度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9.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寄希望于:

A.台湾人民 B.美国 C.台湾当局 D.国民党 10.2005年3月, 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部重要法律,将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A.九届人大 B.十届人大

C.十届人大一次会议 D.十届人大三次会议

二、多选题

1.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

A.用武力方式 B.通过经济交流的方式来解决 C.力争用和平手段来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2.台湾问题是:

A.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中国的内政问题 C.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 D.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3.在台湾统一问题上,我国政府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 A.在统一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和平方式与非和平方式两种可能性

B.能否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更有利于和平统一

C.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主要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 D.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主要是针对台独势力搞台湾独立的阴谋 4.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正确立场是: A.我国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B.努力用和平方式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绝不允许任何外国势力以任何方式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D.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5.香港和澳门回归是永载史册的民族盛事,其重大意义是: A.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国耻 B.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巨大成功

C.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大步伐 D.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三、判断正误说理

1.台湾问题绝不能无限期地拖下去。

2.“一国两制”中,“两种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是等同的。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以用来处理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 4.在台湾统一问题上,我国政府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四、名词解释 一国两制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3.“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4.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六、论述题

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C 3.C 4.A 5.C 6.A 7.B 8.D 9.A 10.D

二、多选题

1.CD 2.ABC 3.ACD 4.ABCD 5.ABCD

三、判断正误说理

1、【答案要点】正确。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当局割据一方,偏安一隅,使其面临着外国势力插手之虞。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当局拒不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和“一国两制”的方针,并图谋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尤其近年来,当政的台湾民进党及陈水扁之流更加快了分裂祖国的步伐。针对这种情况,党的十六大指出:“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下去。”

2、【答案要点】错误。“两种制度”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方面,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但它们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是有主有次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的主体,祖国大陆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因此,“两种制度”在“一国两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对等的,大陆坚持社会主义为主,香港、澳门、台湾保留资本主义在次。

3、【答案要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的指导原则,也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一国两制”构想把它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用来解决一个国家内部实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之间的关系问题,并取得了成功。可见,和平共处的原则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而且在一个国家处理自己内政问题上,也是一个好办法。

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4、【答案要点】正确。邓小平提出“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就是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是我们的战略方针,但我们不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如果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将使和平统一变得不可能。因此解决台湾问题,是和平方式还是武力方式,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当前主要取决于台湾当局是否搞公然的独立。我们坚决谋求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性。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向世人表明了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和决心,为实现和平统一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保障。

四、名词解释

一国两制是指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

一、推动我国是和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精神支柱。

第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实现繁荣强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过程。

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把捍卫民族尊严、实现祖国完全统

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并带领中国人民为之英勇奋斗。 2.“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答案要点】(1)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中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

(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标志党对台政策的重大转变。

(3)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叶九条”谈话,进一步阐明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4)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 (5)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把“一国两制”写入宪法。 (6)1983年6月,邓小平提出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 “邓六条”,使“一国两制”具体化和系统化。

(7)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澳门回归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现实,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构想是正确、可行的。

3.“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第

一、基本内容:“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具体来说,有十个方面内容。(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2)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3)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第二、“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 (1)“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2)“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

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4)“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5)“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4、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答案要点】首先,用“一国两制”方式,实现祖国统一,得到了全体中华儿女的衷心拥护和国际上的高度评价。

其次,用“一国两制”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考虑了历史和现实,有利于两岸共谋福祉。保持台湾的繁荣和稳定,是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业。

最后,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解决两岸的最佳方式。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1)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围绕台湾问题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变化。

面对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重要论断和主张。特别是江泽民于1995年1月30日发表的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精辟地阐述了“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江泽民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所作报告中关于对台工作的论述,高度概括了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形势的重大变化和主要特征,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宣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坚定决心。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的一贯性、连续性和在新形势下的重大发展,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的决心和诚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重要思想。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可以概括为六点:第一,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第二,在坚持和平统

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备”的总方略。第三,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第四,将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第五,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第六,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2)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2003年以来,台湾当局在“台独”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台海局势日益严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台海局势的新变化、新情况、新特点,做出了关于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论述、新主张,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部重要法律,将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充分体现了我们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主张,同时表明了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这部重要法律的颁布实施,对打击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005年

4、5月间,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先后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访问大陆,开展两岸政党交流与对话并分别发表公报,达成多项共识。在会谈和公报中,胡锦涛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等新的主张。

2006年4月,胡锦涛进一步提出,“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胡锦涛关于祖国和平统一的一系列讲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是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可以概括为五点:第一,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第二,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第三,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第四,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第五,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贯彻“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同“台独”分裂势力进行了坚决斗争,沉重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坚定地维护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引导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推动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巩固了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推进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第五篇:历史必修三第4单元小结

潼南一中学案

2014级历史必修(3)

第4单元小结

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

)

学号(

)

评价(

)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知识结构〗

〖技巧示例〗

1815年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铁路设备、柴油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解题技巧】本题需要确定1815年的工业展品,实际上是判断选项中哪些成果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哪些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由此来考查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A、B、D三个选项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的混合,这是不符合题意的。

【参考答案】C

〖单元测评〗

一、选择题

以下一组图片是世界近代以来的四位科学家,回答下列1-5题

④ 1.上列图片中科学家①是

A.17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

B.18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 C.19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

D.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 2.上列图片中科学家④的理论贡献是

A.创立经典力学 B.创立进化论 C.提出相对论 D.提出量子假说 3.上列图片中的科学家按国籍的一致性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 12345 - / 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下一篇:老师老师我爱你大班